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业企业发展

农业企业发展范文精选

农业企业发展

农业企业发展范文第1篇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农村工作会议以及全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工作会议精神,依托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和主导产业资源,以培育有竞争优势和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为重点,以提高市场化和规模化为基础,以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为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功立业。*年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利润、利税增幅15%以上,出口创汇增长18%以上。

二、加大对龙头企业的金融财政支持。一是放宽信贷业务范围。鼓励各级金融机构将符合授信条件的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列为优先支持对象,增加授信总量,加大信贷投入,增加银企互信,推进银企合作,做好龙头企业和银行之间的牵线搭桥工作。二是拓宽融资渠道。按照“政府扶持、企业运作、风险共担”的原则,积极开展市农业龙头企业贷款担保公司筹备工作,为我市成长性较好、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带动能力强的省、市级龙头企业提供担保业务,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强化服务。鼓励龙头企业直接上市融资或通过发行企业债券筹集发展资金。三是加强龙头企业信用环境建设。引导企业讲诚信、重管理、促规范,提高企业综合管理特别是财务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四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立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开展生产技术改造、发展订单农业、农产品收购、原料基地建设、新产品研制开发、企业信息化建设等,促进农业优势产业的成长发育和产业升级,增强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各县、区也要设立龙头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扶持本级龙头企业发展。引导外商资本、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多渠道投资兴办龙头企业,省级龙头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高效设施农业资金等涉农项目资金向重点龙头企业倾斜。

三、加大对龙头企业的科技支撑。鼓励龙头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联系,通过科技合作,依靠科技进步,努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农业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深入开展“百名教授兴科教百村”活动,加快引进推广一批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不断提高农产品的深加工层次和产品的科技含量,促进农业产业化的技术升级、结构优化和新产品开发进程;鼓励龙头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建重点实验室和研发机构,积极承担重大攻关项目,加强农业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和成果的转化,促进新技术广泛应用到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各个环节,拉长产业链条,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和综合利用技术。引导农业科技机构和科技人员积极投身到农业产业化经营第一线,创办和领办龙头企业,或者通过技术服务、技术承包、技术转让、技术入股等形式,与龙头企业和农户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到2010年,产值亿元以上龙头企业都要建立自己的技术研发中心,逐步发展成为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能力强的现代农业企业或企业集团。

四、提高龙头企业对农户的辐射带动能力。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与基地和农户建立稳定的产销协作关系和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龙头企业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与农户在产权上结成更为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增强带动能力,力争企业在与农户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紧密利益共同体方面取得突破。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发展行业协会、中介组织,提高组织化程度。积极推广西墅公司牵头组建行业协会、福润公司与政府联手发展合作组织等成功经验,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合作组织在产业服务、行业自律、价格协商和纠纷调解等方面的作用,扩展和延伸产业链条。力争全市60%以上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企业发展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业企业化经营;问题;建议

中国农村的改革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为开端的。这一经营体制的确立,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业生产力,实现了我国农业的第一次飞跃。但是,随着中国市场体系的逐步完善以及加入WTO,国内市场被纳入国际贸易组织统一框架内等市场新变化,要求我们必须改变目前这种以分散农户为主,小规模生产、兼业化经营,粗放、低效率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而农业企业化是要将现代企业制度和生产方式运用于农业领域,使农业生产适应大市场的需求。通过农业企业化经营,将分散经营的农民组织起来,优化资源组合,全面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农业综合竞争能力,以适应国际国内市场的需求和国外农业生产者的挑战,最终促进农业实现规模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经营,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企业化经营被认为是一种能够适应当代农业市场化、产业化、现代化发展要求的、最好的农业经营形式,是从根本上消除和克服家庭经营局限性的一项最有效的制度安排。农业企业化经营以农业企业的迅速发展及大量存在为前提。目前,中国已形成农业公司、股份合作制企业、国有农业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化服务组织、专业户及其他多种形式的农民独资联合经营的微观经济组织约6.6万个。这些组织逐渐成了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经济主体,它们对农业结构调整、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中国的农业企业化尚处于发展初期,在实践中农业企业的规模太小,资金来源渠道不畅,产品流通不畅,经营管理者能力有限,不能适应企业进一步发展等问题制约农业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一、当前农业企业化经营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企业资金来源问题

企业几乎都会面临资金短缺问题,农业企业也不例外。然而,由于工农的不平衡发展,农业企业的特殊身份,使其比其他类型的企业更难从金融机构获取贷款,农业企业的迅速发展受到严重制约。虽然目前已经建立了一些为农村部门服务的金融机构,但是这些金融机构为了规避金融风险,维护自身利益,多数贷款只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粮棉油主要农产品收购。农业企业想要从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信用社得到贷款,常常需要通过非正规途径、暗箱操作解决,而通过这种渠道获得的贷款也容易变成银行的呆账、坏账。在这种情况下,民间借贷成为农业企业经营信贷中的重要来源。然而,民间的借贷数量少且不及时,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要。据统计资料显示,2004年农村信用合作社存款总额为27785亿元,贷款总额为19545亿元,存款总额相当于贷款总额的142%,资金净流出达到8240亿元;其中农户储蓄存款额为20766.17亿元,占存款总额的75%;然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总额和农户联保贷款总额为2042亿元,占贷款总额的14.5%,只占农户储蓄额的10%;乡镇企业贷款额为1786.9亿元,占贷款总额的9.1%。这反映了现行的农村信用社不能“取之于农民,用之于农民”,农村金融组织及其服务还远远不能适应农业企业化发展的需要。

(二)农产品市场问题

近年来,我国政府一直重视农业生产发展,但对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储运加工系统的改革和完善重视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企业在农产品储运加工和销售网络建设方面的投入,使农业企业不能适应农产品市场的需求变化,难以分享作为企业应得的平均利润。

农产品市场整体发展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农产品市场制度尤其是市场准入制度建设滞后,不能保证参与交易农产品的质量,质量安全事件屡禁不止;农产品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保鲜、储藏设施不配套,导致参加农产品质量下降;市场交易行为不规范,地区封锁无法形成全国统一的农产品市场。受到农产品市场发展不健全的影响,大多数农业企业不能提供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不能对农产品的需求模式已经由温饱型转变为营养型而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企业产品供给不能从提高生活质量、追求生存安全的角度出发,向市场提供能够满足消费者希望得到低残留、低污染、食用安全、自然生产、营养丰富、口感好的高质量绿色农产品。另外,农业企业还忽视了对产品品牌的树立和形象维护,使得企业产品进入市场没有明显的标示与其他同类产品相区别。

(三)农业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来源问题

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同样现代农业、农村改革的成功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这一最关键因素。农业企业化是一种新型农村经济组织的制度创新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和造就一批新的具有创新精神、市场意识和战略眼光的新型农业企业经营管理者对于培育和发展农业企业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目前绝大多数农业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包括企业家的学历和素质都不高。这类企业很难得到且也不易留住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其原因在于整个社会农业最基础、农村最穷、农民收入最低,农业院校毕业生远离了农村和农业,使得农业院校这条产生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主渠道出现“有渠无水”的尴尬。

(四)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

农业企业化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也是相互制约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农业企业化发展速度受制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我国农村劳动力多,土地资源少,据统计,2005年我国农村劳动力人数为5.14亿,就业人数为4.2亿人,即有0.84亿的剩余劳动力。过去,大约有一亿以上的农民离开他们成长的家乡并居住和工作在他乡或者城里。然而近几年由于经济体制的继续深化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城市中存在大量失业和待业人员,这些人员同进城的农民在就业上出现了冲突,农民在城市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少。同时,由于生产经营方式不能继续适应市场需求,乡镇企业的数量由1994年的2494.74万个降低到2004年的2213.22万个,乡镇企业吸纳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减弱导致农村就业的空间也越来越小。

二、进一步推进农业企业化经营的对策及建议

(一)充分考虑农民和农户家庭的主体作用,积极推进以农民为主体的农业企业组织的创设和发展

农民是农业生产和经营的主力军,农户家庭是农业和农村经济最为重要的基层组织资源,加快农业企业化进程必须高度重视农民和农户家庭的主体及基础作用,有效引导、鼓励和支持农民及农户家庭积极创建和发展经营农业的专业经营组织,使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经营组织逐步转化、演变成为一种农业企业组织。

(二)进一步改革农村金融组织并积极培育、引导和发展各类农村金融组织

首先,农村金融组织应平等对待农业企业和工业企业,不应在贷款方面歧视农业企业。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应开列农业企业专项资金项目,积极支持农业企业发展。如主动支持城郊型农业、资源开发型农业以及高科技、外向型农业企业等高效农业;积极支持“菜篮子”企业的改造、扩建和联合,催化基础较好、辐射较广、带动能力强的食品加工、运销龙头企业等。其次,积极发展农村各类金融组织,构建新型农村金融体系。大力发展农村信托机构,进一步开放小额信贷机构市场,以及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和引导农户发展资金互助性组织,着重解决那些缺乏抵押又难以找到担保却有发展潜力的中、小型农业企业和采取企业化经营管理的农户贷款难的问题。另外,建立一个以政策性保险与金融保险相结合,以商业保险为主体的农业保险机制,以降低农业企业的自然风险。通过促进各类金融组织发展,重塑和强化农业投融资机制,优化投融资环境,调动社会资金,引导各类投资主体增加农业企业投入,实现农业企业的投资主体多元化。

(三)完善农产品市场功能,引导农业企业提供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农产品

首先,政府要对各种中介组织、市场管理者(企业)及市场交易行为进行规范,并为市场的公平竞争提供制度性服务。政府在农产品集散地、大城市和大宗产区建立包括集贸市场、专业市场、期货市场、区域性农产品批发市场、零售网点在内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并且使不同的市场有机地衔接在一起,功能互补,及时各市场的供需信息,协调联动,保障农产品顺利流通。其次,建立和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质量检验检测监督体系,从源头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同时,农业企业及时了解和掌握消费需求变化,根据农产品中长期需求的变化趋势制定企业的经营战略及配套策略。第一,严格按照相关质量标准规定和标准化的要求生产,把农业科技成果大量应用到企业生产中,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和技术附加值,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产品。第二,通过产品的商标注册和绿色食品标示认证,组织各种促销宣传活动,树立企业品牌形象,打造名牌农产品,使其明显区别于同类产品。例如蒙牛奶制品品牌形象的成功树立。

(四)多形式、多渠道培养农业企业管理人才,解决农村人才短缺问题

首先,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包括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的方式吸引各种人才加入农业企业。鼓励农业院校毕业生尤其是经贸类毕业生加入农业企业;鼓励社会各界有企业经营能力的人士承包或创办农业企业,农业院校和农业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领办或创办高新技术农业企业;奖励为农业企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如安徽省正在实施的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就是值得借鉴的例子。其次,通过构建农业企业管理高级人才信息传递机制,有效降低企业与高级管理人才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的状态,既可以充分展示高级管理人才的能力,便于高级管理人才在市场交易中实现较为理想的工资报酬,也可以降低企业的搜寻成本,将选择人才不当带来的风险降至最低。同时,农业企业应该降低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进入壁垒。由于农业企业的人才选择余地相对有限,而且优秀的高级管理人才是经过长期竞争,优胜劣汰后涌现的,所以在选择这些人才的时候要降低进入门槛,给更多人展示能力的机会。

(五)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应以促进中、小企业和小城镇发展为主导思想,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农民工回乡创业,农民进城就业等多种形式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首先,深化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转变企业经营机制,改变产业趋同、产品档次低、质量差的状况,提高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能力,从而吸纳更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其次,鼓励有能力的农民工回乡开办农业企业,特别是开办农业加工、流通、服务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再次,政府应让农民工在住房、教育、健康和其他服务方面享受与城市人同等待遇。政府应该加快建立健全城市廉租房制度,把农民工纳入住房保障体系中,为其提供能够租得起的低成本住房,为有一定经济承受能力、收入相对稳定的农民工提供经济适用房,营造一个鼓励农村人口迁入城市的法律和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胡鞍钢,吴群刚.农业企业化:中国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J].农业经济问题,2001(1).

2、熊健.海峡两岸农业企业化经营和管理[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3、李剑阁.中国新农村建设调查[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7.

农业企业发展范文第3篇

关键词: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传统农业;现代农业

一、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现状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的农业产业化得到进一步发展,已形成一定规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显得尤为突出。就全国来看,进入21世纪以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一直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

(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数量和实力增长较快。2001年,我国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到66000多个,其中龙头企业带动型的有27000多个,占41%;中介组织带动型的为22000多个,占33%;专业市场带动型的为7600多个,占12%;经纪人、专业大户带动型的为9600多个,占14%。2002年,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继续发展,其营业额达1042亿元,利润264亿元。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总额达4693亿元,比2000年增长52.8%。销售收入为9461亿元,其中销售收入亿元以上者达1762个,增长62.3%。2003年,监测合格的350家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总资产规模平均为8.1亿元,比2001年第一次监测时提高30个百分点左右;平均固定资产规模3.2亿元,提高20个百分点左右;平均销售收入9.7亿元,提高20个百分点左右。截止2004年底,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已超过10万个,带动7000多万农户,每户平均增收100多元,初步形成以580多家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为核心、2700多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为骨干的新局面。国内各地区积极引导龙头企业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作制等多种组织形式,与农户形成利益共同体。在582家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方式中,合同方式占83.7%,合作方式占10.1%,股份合作方式占1.4%,其他方式占4.8%。

(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地区分布不均衡。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中部及西部地区龙头企业数量及规模相对较小,表现出明显的地区不均衡性。就东南沿海地区的江苏省来说,2007年初,全省规模以上龙头企业有3657家,总销售收入1823亿元,其中部级重点龙头企业28家,省级龙头企业达200家。浙江省绍兴市拥有农业龙头企业1100家,其中省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23家,2006年龙头企业实现销售额189.6亿元,利润12.8亿元,农产品加工值达155亿元,联结基地728.9万亩,带动农户169.7万户。而中西部地区龙头企业的发展则有所不同。湘西自治州政协调研组2004年9月上旬对湘西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状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全州只有2家部级龙头企业、3家省级龙头企业、9家州级龙头企业,资产总额只有11亿元,远远低于东部沿海地区一个地级市的水平。

(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有明显的地域性。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有非常典型的地域性。它的主导产业往往是以当地的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发展的基础基本上是立足于本地,然后再逐渐向外扩展。当然,这些龙头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突破本区域的界限。如今,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的一些龙头企业利用自身的经济实力,大力开展有关业务,将经营触角扩展到中西部地区。据统计,2004年我国共有1164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从事跨区域经营,并且许多龙头企业开始向多产业、多品种、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方式发展。

(四)各级财政对农业产业化的支持力度逐渐加强,国际化经营势头显现。据统计,2003年和2004年,我国省级财政扶持农业产业化资金达33.6亿元,中央财政从1995年到2003年,支持农业产业化资金总量达12亿元。2004年,江苏省全省引入“三资”达167亿元,较2003年增加46亿元,增幅达38%。龙头企业积极向国际市场进军。2003年,监测合格的国家重点企业中有295家企业具有出口经营权,创汇额达44亿美元。其中单个企业出口创汇超1000万美元的有80多家,超过3000万美元的有40多家,超过5000万美元的有20多家,超过1亿美元的有6家。

二、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目前还处于初步兴起阶段,总体水平不高,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

(一)龙头企业的整体实力偏低,覆盖面较窄。我国的农业产业化起步较晚,发展过程较短,因而无法形成数量众多、实力雄厚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目前,各地虽然已出现一些龙头企业,并且这些龙头企业确实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起较大的推动作用,但各地的龙头企业往往从地方利益出发,各自为战,没有形成有效的合作体系,有的甚至还搞地区封锁,这就限制了自身的发展。同时,各地农业企业的规模有限,相互间的竞争力有限,无法形成重组兼并的浪潮,这对农业产业化整体水平的提高非常不利。我国农业产业化的覆盖面较窄,目前只有50%左右的覆盖面,而发达国家中的美国、日本、荷兰等国则早已超过80%。就龙头企业方面来看,我国的龙头企业所占比重及整体实力也大大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

(二)龙头企业的发展程度较低,带来的经济效益相对较低。我国各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程度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各地龙头企业之间往往各自为政,自求发展,出现各地区间龙头企业的重复设立,致使其规模和发展程度长时期处于较低的水平,很难有大幅度提高。对有限农业资源的争夺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龙头企业间的矛盾,引起了相互间的争夺,这给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带来一系列不利影响。由于农业产业化的程度较低,公司与农户间的协作还不密切,这就增加了成本支出,减少了利润。据测算,价值1元的初级农产品,经加工处理后,在美国可增值3.7元,日本为2.2元,中国只有0.3元。较低的利润水平又会影响龙头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龙头企业的实力较弱,没有形成足够的控制力,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缓慢。全国各地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虽然不少,但由于没有相对统一的管理,因而发展速度较慢,实力扩张有限,始终难以发展成规模巨大、实力雄厚的大型农业产业化企业集团。因此,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移的步伐较慢,所起的作用也不大。同时,一些地区龙头企业在当地所占的比重并不高,对所在地区其它企业的控制力较弱,使其发展受到影响,这种情况在中西部地区表现得更明显。如,湖北省鄂州市虽有20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但规模都不大,集约化程度也较低,对农业产业化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有限。

(四)对龙头企业的发展缺乏统一规划,没有形成有效的合作机制。我国各级政府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政策和措施上都给予充分重视。但由于各地的实际情况不同,各地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也有所不同。有些地区没有统一规划,任龙头企业自由发展,致使农业产业化的合作体系难以形成,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对资源利用的低效率反过来也会阻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和合作机制的形成。对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认识不够,致使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及其它企业的发展存在一定隐患,这些隐患妨碍了合作的进一步发展,给龙头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三、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对策

为尽快发展现代农业,提高我国农业产业化的整体水平,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大力培育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龙头企业,逐步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制订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有关制度体系的建设。要重新认识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重要意义,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的颁布来推动龙头企业的发展。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要把农业产业化当作一件大事来抓,要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适时制订出台一系列有关政策措施,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以改革促发展,以制度促提高,通过完善制度体系建设,推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作为龙头企业也要紧跟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强自身内部各种制度的建设,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来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使龙头企业的发展能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使其发展后劲更足。

(二)发挥各自优势,不断探索农业产业化发展新道路。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在发展农业生产上,各地都有其自身特色。如何发挥各自的优势,推动农业产业化的顺利进行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一个大问题。目前我们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发挥各自优势并使优势的发挥能切实收到实效。我国的农业产业化模式主要有三种类型:龙头企业带动型、中介组织联动型和合作社一体化。要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带动型的农业产业化新模式,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用新模式推动企业化经营的发展。要改变各地区普遍存在的“种(养)什么→加工什么→卖什么”的传统产业化模式,代之以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市场需求什么一加工什么一种植什么”的新的产业化模式,以最大限度地拓宽农业发展路径,增加产品的销售,提高农民收入水平。通过典型事例的宣传,拓宽农民的视野,使农户由过去的单纯关心农业生产变为关心农产品未来的销售。使农户逐渐摆脱传统的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生产模式,转而从事多种农业经营,在经营过程中去改造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最终发展现代农业。

(三)加强龙头企业间的分工合作,积极培育龙头企业集群。要按照专业化分工的要求来从事经营,将上下游企业有机地联结到一起,通过分工协作的方式,充分发挥各协作单位的功效,使其各司其责,各尽其事,共同组成一个产业链条并使之发挥应有的作用。龙头企业对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十分重要。因此,各地区应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大力发展适合本地区的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的发展,带动其它中小企业的发展。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组建农业产业化企业集团,形成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产业园区,充分发挥产业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以农产品加工业为核心的农、工、科、贸为一体的新型产业基地,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国内一些地区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可喜的成绩。如,广东省围绕龙头集团公司的发展,把关联农场改造成它的农业分公司或生产基地。广东东方剑麻集团完成对垦区剑麻种植、加工、销售企业的联合重组,形成广东农垦集团在剑麻产业上的龙头公司,年产叶片33.7万吨,年产直纤维1.8万吨,成为全国最大的剑麻种植、加工和出口企业。

(四)打造名牌产品,增强龙头企业的竞争力,不断拓展国内外市场。作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应以国内外大市场为着眼点,努力提高企业的现代技术装备水平,要创造出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的国际知名品牌,通过名牌战略的制订与执行,不断拓宽企业的发展方向,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一个名牌产品可带动其它相关产品生产和销售,对农业产业化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从事乳产品生产和加工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内蒙古伊利集团和蒙牛集团,就将牛的养殖户和本企业联结在一起,形成了“公司——养殖户”一体化的生产组织模式,并逐渐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名牌产品,扩大了其在国内市场的份额,奠定了在国内同行业中的优势地位。吉林省的德大集团也是采用这一模式,将肉食鸡养殖户和大豆种植户与公司密切联结起来,形成一条龙式的专业化生产,逐渐扩大对国内外市场的开拓。

(五)大力开展科技创新运动,提高龙头企业的技术水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的排头兵,要大力进行科技创新活动,通过科技创新不断开发新产品。政府有关部门也要加大对龙头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龙头企业的产业化水平。要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所及高校进行联合协作,将现代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高龙头企业的产业化水平。要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参与“星火计划”和“良种工程”计划的实施,通过国家有关政策及资金的资助,将最新科技成果引入龙头企业,开发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满足社会需要,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要形成一系列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以新产品、新技术去引领企业的发展,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去创新,形成创新与发展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局面。

农业企业发展范文第4篇

通过调查及对当前贵州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经营情况分析,我们发现贵州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经营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龙头企业规模不大。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龙头企业数量众多,但大多数都是地市级龙头企业,占总体84%的比重,企业资产总额在3千万以上的寥寥无几,只有1%。企业员工人数在50人以下的占56%,100以下的总共占76%。且这些企业大多缺少技术人员,管理不规范,层次偏低,带动能力较弱,辐射范围小,实力不强等。由于受经济发展条件的制约,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起步较晚,规模更小,这极大地削弱了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另外,农业龙头企业多为初加工企业,产品档次低,竞争力弱。国际经验表明,农产品利润的60%是在加工流通领域实现的,产品加工程度越低,产业链就越短,其辐射带动作用就越弱。

(二)企业发展不成熟。这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一是市场拓展困难,从以右图我们可以看出市场拓展时制约企业发展的最大因素,在被调查的企业中有34家企业反应这个问题,其次是企业管理水平不高,有28家企业表现在此方面,占19%的比例。二是企业管理水平低,从右图看,企业发展存在问题出政府扶持力度不足,缺乏针对性外,其次就是企业自身发展尚不完善,这站调查企业的29%。三是企业科研能力偏低。在调查企业中仅有13%的企业设有独立的科研部门,进一笔深入分析却发现这些企业绝大多数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企业,相反技术密集型企业设有独立的研发部门却少的可怜,只有2家。而企业只同相关科研院校保持联系,甚至根本就没联系。

(三)企业融资困难。企业资金来源有限,银行贷款困难。企业普遍感到发展资金不足,既缺乏收购农产品原料的流动资金,也缺乏技术改造资金。龙头企业普遍周转资金紧缺,农业龙头企业多数存在原始积累不足、资金短缺问题。在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中59%的企业面临资金短缺。而在调查中有35%的资金来自企业家个人积累,亲朋筹资和民间借贷各占15%和12%,而来自银行贷款总共还不到30%。此外这些企业信用等级偏低和资产负债情况相对较高以及政府在税收优惠、政策落实、补贴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都是导致其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

(四)人才比较缺乏。在调查中有42%的企业人才得不到满足甚至严重不足,尤其是国家或省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表现的更为明显。而在我们的访谈中也发现这类问题。企业人才的缺乏致使企业发展程度不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低。

(五)企业取得土地使用权都比较困难且土地使用成本相对较高。在调查中有企业获取土地使用权不容易和非常困难总共占61%的比例。且通过政府协调解决土地使用权的比例也相对不高,企业大多数还是通过自身努力解决此类问题,如直接与农户签约或通过合同委托农户生产等方式。这就暴露出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即企业使用土地使用权很不稳定,风险很大。这也导致企业经营风险增加,企业发展规模受限等一些列问题。农业产业化发展经营程度便可想而知。

二、制约龙头企业健康发展的原因分析

(一)表层原因。主要从农业产业化的六个方面来分析。一是从市场方面上看,市场体系残缺,市场导向作用不够明确;二是从龙头企业方面上看,龙头企业的依托作用没充分发挥,企业与合作社、企业与农户、合作社与农户之间的关系还比较疏松,这几者之间基本上处于单向联系,它们之间的配合协作还存在一定错位,衔接不到位;三是从基地建设方面上看,基地建设基础作用不能充分体现,大多数企业对基地建设的需求远大于现有的基地规模,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导致龙头企业基地建设困难重重;四是从利益分配方面上看,利益分配不合理,中心作用难以发挥;五是从产业化经营方面看,产业一体化程度不高,产供销关联不大;六是从政府方面上看,第一,思想认识不够,扶持力度不大。第二,惠农政策落实不到位,农业投入不足。近几年来,虽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农业产业化政策和文件,但具体落实不到位。由于没有一定的资金引导难以把农民凝聚起来,推广新技术、新品种的难度非常大。农业比较利益低。政府有“工业偏好”,投入动力不足;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对农业投入机制也欠佳。

(二)深层原因。主要从农业产业化内部机制的两个方面来阐述。一是农业产业化运行机制不畅通,农科教缺乏结合,知识传播和科技成果转化还存在一定问题。二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不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三、加快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龙头企业能有效地促进了地方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联合经济优势和良性经济结构的形成,造就了一批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龙头企业通过组织农户,实行专业化、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既提高了农业的总体效益,也提高了农业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通过贵州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经营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研究分析,针对当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一)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增强辐射带动能力。龙头企业实力强弱和牵动力大小,决定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规模、速度、水平和成效。一是要建立规模化、集约化的农产品商品基地,坚持以量增为前提,依靠科技创新,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开发培植市场潜力大的劳动密集型特优产品,并通过布局结构调整,提高优势特色农产品的规模化和聚集度,形成产业化生产格局;二是要加大对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培扶力度,采取技术改造、建设基地、扩大规模和联合其他企业,形成优势互补、资金技术上的帮助和政策扶持等多种形式,培植起集信息、技术、加工、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群体和产业化经营集团,三是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通过产业链延长,实现产品的增值,通过引进技术和自主研发,加工适销对路的深加工产品,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推动产品换代、技术和设备更新,实现满足消费者需求和企业效益的双重目标。

(二)加强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推进经营机制的创新。加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自身建设。首先,积极开拓市场。一是研究市场,把握消费者的心理,尽量保证产品适销对路,以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二是在营销方式上要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和现代营销手段,建立和完善市场预测系统,及时掌握市场供求信息;三是强化“质量第一”的观念。其次,搞活经营机制。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明晰产权,明确责任,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规范运作,树立诚信经营的企业形象,建立科学的决策系统、权利监督机制。第三,推进科技创新。农业产业化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加快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有条件的龙头企业要组建自己的研究开发机构,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

(三)引导金融系统大力支持龙头企业,创新龙头企业的融资方式。一是营造投资环境,积极招商引资,吸纳金融资本、民间闲散资金投入农业产业化经营。千方百计缓解农业产业化经营所需要的资金矛盾。二是政府在企业的融资、贷款过程中能有切实的、更优惠的政策,降低门槛。三是适度宽松的融资平台。四是进一步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同时将国家的各项资金支持、补贴等直接落实到企业去。

农业企业发展范文第5篇

(一)发展生态农业可以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发展生态农业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高效作物的比例,并使农、林、牧、副、渔各业能协调发展,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系统的生产力,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增加企业和职工的收入。

(二)发展生态农业可以提高生物能源的利用率,开发清洁能源,推动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发展生态农业一方面可以提高农业内部资源的利用率,特别是废弃物资源的利用率,充分利用作物秸杆、树叶等发展畜牧业,利用牲畜粪便生产沼气,同时提供饲料和有机肥。另一方面发展生态农业可以进一步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水能、地热等能源,解决农业能源短缺及环境污染问题。

二、农垦企业应建立科学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一)生态立体共生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该模式能使处于不同生态位的生物类群在系统中各得其所,相得益彰,更加充分地利用太阳能、水分和矿物质营养元素,并建立一个空间上多层次、时间上多序列的产业结构,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此类生态农业可划分为立体种植、立体养殖、立体种养结合的类型。

(二)物质循环利用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这是按照生态系统内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规律而设计的一种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系统。在该系统中,一个生产环节的产出(废弃物产出)是另一个生产环节的投入。使得系统中的各种废弃物在生产过程中得到再次、多次的循环利用,从而获得更高的资源利用率,可分为种植业内部、种养业结合、种养加结合、种养沼气三结合、种养加沼气四结合等物质循环利用类型。

(三)生物相克避害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是利用生物相克关系,人为地对生物种群进行调节。在生态系统中增殖有害生物的天敌种群,以降低害虫、害鸟、杂草、病菌的危害,从而减少农作物的经济损失,具体分为以虫克虫、以鸟克虫、以草克草、以草克虫、以菌克虫等类型。

(四)主要因子调控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针对当地主要环境问题,采取人为措施对其主要形成因素加以调控、治理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在一些地区由于森林的过度采伐和草原的过度开垦使得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等成为该地区影响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的主要因素,可以通过植树造林、控制沙漠化、治理水土流失等措施改变生态环境。此外还有贸工农结合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以庭园经济为主的院落农业生态发展模式等。

三、农垦企业应加快生态农业科学技术的应用,推动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

生态农业技术是从农业生态系统的资源和环境特点出发,为了提高系统生产力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而采取的调节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协调组合之间相互关系的综合技术。生态农业技术是在生态农业发展和生态模式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建立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自然资源立体利用技术。根据资源立体分布的差异性、农业生物对环境资源需要的差异以及各种农业生物的相生相克原理,将不同生物种群配置到同一立体空间的不同层次上,使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容纳更多的生物物种,充分利用单位空间和单位时间内的光、温、水、肥、气等资源达到提高资源利用率的目的,该技术主要有立体种植、立体养殖(包括陆地立体养殖、水体立体养殖)、立体复合种养(指同一土地或水体中同时分层种养农业植物、动物以及微生物)。

(二)物质能量多层次利用技术。在生态农业建设中,通过合理配置生产者、消费者、资源来达到物质和能量的多层次利用,提高物质、能量的利用效率,主要技术有:一是食物链加环技术,利用食物链原理,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加入新的营养级,从而达到增加系统的经济产品产出,防止有害昆虫、动物危害的方法。二是食物链“解链”技术,生态农业食物链结构的调控与建造的过程,一方面要满足人类的需要,另一方面要严格防止有害于人类的物质沿着食物链进入人体。

(三)推广养地技术。养地技术由一系列的技术构成,根据各技术环节在养地中的作用不同,可分为生物养地和有机肥与无机肥结合养地。一是生物养地技术,是指主要利用生物及其残体培养地力或改良土壤,主要技术环节有强化生物固氮和生物有机体的归还。二是有机肥与无机肥结合技术,有机肥和无机肥各有优点。无机肥的优点是肥效快,短期内能提高土壤肥力和地力,但长期单一使用将导致土壤结构变坏,肥力下降、环境污染等问题,而有机肥恰好相反。

(四)推广有害生物的生态防治技术。利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和某些生物的特性来防止有害生物。目前有害生物生态防治技术主要有农业措施和利用天敌。一是推广先进农业措施,利用轮作、间混等种植方式控制病虫害,通过收获和播种时间的调整可防止或减少病虫害,培育和应用抗病虫害品种。二是利用天敌防治病虫害,每种害虫一般都有一种或多种天敌,能有效地抑制害虫的大量繁殖,利用这一生态学现象,可以建立新的生物种群之间的平衡关系,目前用于生物防治的生物主要有捕食性生物、寄生性生物和病原微生物。此外还有再生能源利用与开发技术、生态治理技术等。

四、制定生态农业扶持政策,促进农垦企业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

(一)国家要制定优惠政策支持生态农业发展。各级政府要制定和不断完善支持生态农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增收,提高劳动生产效率。重点包括:促进农业生产全面发展的政策、农产品价格、流通和交换的政策;农产品消费政策;农业科技研究与推广政策;农业教育政策;农业环境和资源保护利用政策等。

(二)建立多元化的农业投资体系,加大生态农业投资的力度。我国农垦企业近几年在国家加大投入的基础上,农业现代化水平得到了全面提高,但距生态农业的发展要求还存在差距。所以要重点加强生产工具基础设施、生产场所基础设施和产后基础设施建设。首先国家应加大对生态农业资金投资的力度,重点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如农业水利设施、抗旱排涝的投入、清洁能源的使用投入、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投入及农产品深加工的建设投入等。其次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应逐步建立起“以国家投资为导向,以信贷资金为支柱,以企业和个人投入为基础,以利用外资和招商引资为补充的多层次、多渠道的立体多元化的农业投资政策”。国家应实行对农业投资倾斜的宏观经济政策,充分调动地方政府、企业、职工的投资积极性。

(三)加强对生态农业发展的监管。要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注重对生产、生活、资源和环境的各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管。因为只有全社会—政府、企业、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农户和公众,对生态农业的生产、经营的全部过程进行有效监管,才能真正起到正确引导和扶持生态农业发展的作用。监管的前提要制定生态农业标准化体系。国家应尽快制定和完善生态农业标准化体系,并加大宣传和推广的力度,将生态农业的绿色环保观念贯彻落实到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和农户的生产经营理念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