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业基础学

农业基础学范文精选

农业基础学

农业基础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农科;基础化学实验;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新时代,新使命,新农科,新征程。新时代赋予了高等农林教育新的历史使命和难得的发展机遇。自2019年6月以来,由多所涉农高校共同提出的“北大仓行动”“安吉共识”拉开了我国新农科建设的序幕,同时也为深化高等农林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具体行动实施方案[1]。我国是农业大国,加强新农科建设,就是要适应我国现代农业产业升级发展需求,推进农科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为培养视野开阔、知识面宽、创新探究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现代农业领军人才而奋斗,提升涉农学科科研和国际合作能力,不断增加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基础化学实验课是高等院校农科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涉及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和物理化学实验等四门基础化学实验课程内容,知识点涉及广,而且基础化学实验课程的学习会对后续农科其余专业课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2]。基础化学实验的课程体系需要打破原有的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结构,实现学科综合,知识与能力的综合,按照基础技能实验、基础化学实验、综合化学实验和独立设计实验的不同层次,把原来的四门化学实验基础课程重新组合成独立的《基础化学实验》课程。因此,本文在基于新时代背景下,提出构建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新模式,力争培养农科专业的学生对化学基本理论和概念的理解,提高灵活运用化学原理解决农科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农科专业基础化学实验课程现状

基础化学实验是作为高等院校农科相关专业的一门基础必修课程,是培养创新型农林新人才组成内容[3]。基础化学实验是基础化学理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学习化学基本原理、基本操作和实验探究,是对涉农专业学生动手能力、收集证据和实验探究的培养实验。例如无机化学实验中的结晶与重结晶、分析化学中的有机化学中的色谱分析法、茶叶中有效成分的提取与检测、使用薄层色谱法分离苏丹Ⅲ和偶氮苯、制备肉桂酸、β-胡萝卜素分离和含量测定等实验[4]。基础化学实验不仅是大学化学综合化学习的基础,同时也是学习农学的基础,所以在本科农林化学实验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在“新农科”背景下,涉农专业基础化学实验教学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本文将总结农科专业基础化学实验存在问题及探讨相应的实验教学改革策略。

1.1教学地位不适配

实验课隶属于理论课,与实验教学的应有地位极不相称。基础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学科但在课程的设置中,由于基础化学实验依附于理论课程的教学体系,导致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常常不受重视。许多涉农高校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导致学生在进行基础化学实验时过于依附于书本,只是按照书本操作,而没有进行自己的实验思考和实验探究,甚至有部分学生在进行基础化学实验时草草了事,只是为完成实验报告。总之,“重理论,轻实验”的思想不利于发挥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在素质教育和创新探究能力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1.2教学目标分散

大多数的涉农高校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及物理化学四大化学实验还是采用分开教学的方式,但是四大化学并不是完整独立的个体。四大化学虽然侧重点不同,但是它们之间也是存在联系的,例如无机化学实验的仪器操作在有机化学实验中也需要涉及,若将两次的仪器使用操作介绍两次,势必会给学校资源造成浪费。而现阶段,四大化学的教学目标过于独立和分散,缺乏对化学实验自身原理与方法的整体认识,而且在实验教学内容安排上难免有重复、脱节之处。由于四大化学实验之间有相互的联系之处,可将四大化学实验通过合理的整合形成基础化学实验,在保证教学内容不变的前提下,整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不出现重复、脱节之处,同时合理利用实验教学资源。

1.3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单一

在传统实验课堂中,主要由教师讲解化学实验原理、步骤、方法等,学生按照一定实验方法和步骤进行化学实验,依赖于教师和教材,思维固定,而这种机械性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导致学生不积极思考问题,不能主动发现、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方法[5],这样没有充分发展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实验创新探究的能力。在高校化学实验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学过程单一,还是主要以教师的讲为主,教师在学生进行实验前讲解实验原理和基本操作,学生机械地按照教师的讲解和书本步骤进行实验,在实验中没有自己的思考,甚至可以说学生没有和教师形成互动,教师的讲和学生的学完全是两个分开的过程,违背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可以在实验教学中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采用两人一组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演示实验、预测实验现象、讨论等。

1.4教学资源缺乏

由于受到条件、经济、安全环保等方面因素的限制,部分大学化学实验资源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化学实验室的数量不足,部分学校由于资金或其他方面的影响,所具有的化学实验室的数量不能满足实际化学实验教学的需要,因此会限制学生开展化学实验操作的机会;二是化学实验设备陈旧落后和药品更换不及时,部分学校的化学实验设备更换的周期比较长,跟不上当前的形势,并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6]。实验室设备缺乏学生对实际生产中的装置、模式缺乏体验和认识。尤其是在安全生产方面学生无法获得亲临现场的机会,这必将导致学生在安全生产方面意识淡薄,缺乏应急处理能力。

1.5考评方式单一

大部分涉农高校针对化学实验考查方式主要通过实验报告和考核实验来考查学生的化学实验情况,此时学生会产生惰性行为,不以为然地面对平时的化学实验,只是认真的准备考核实验,而没有好好准备及了解平时的化学实验操作及原理,不利于涉农专业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因此,在“新农科”背景下,针对基础化学教学改革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化学实验考核方式的改革,在实际的化学实验教学中可以使用虚拟仿真平台,可通过平台查看学生的使用情况、实验操作扣分情况、问题思考及探究等方面,可从多个角度对学生的化学实验进行考核,考核方式多元。

2农科专业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新模式

目前我国已进入新时代,社会经济以及形态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自然教育事业也要紧跟时代步伐进行改革,所以对于农科专业,提出“新农科”建设。“新农科”时代的来临势必会造成农科专业传统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无法满足当今教学要求[7]。因此为了解决现阶段的教学弊端,高等院校涉农专业必须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状况,对基础化学实验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从而保证基础化学实验能够在农科专业学生学习生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础化学实验》在教学过程中,顺应当前教学改革的方向,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建立虚实交互的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模式,体现知识与能力的综合性和完整性,强化传统知识与现代技术的融合,符合21世纪新农科人才的培养目标。

2.1制定新的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一门课程的教学纲要,教学大纲对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及学生需要达到的水平进行了规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会按照教学大纲的安排进行授课[8]。在“新农科”背景下,传统的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大纲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应在基础化学理论教学大纲基础上,设立符合新农科对人才需求的独立基础实验教学大纲。根据新农科各专业发展需求以及农科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化学实验能力,对现有的教学大纲和专业培养计划进行修订。可按模块设置教学内容,保证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专业需要和化学实验能力的要求,有步骤分阶段地学习。

2.2建立新的实验教学体系

基础化学实验包含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和物理化学实验,这四部分实验并不是完全割裂开来的,需要将四大化学实验整合成一个完整的实验体系。立足于推进新农科建设,培养现代新型农林人才,将传统的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和物理化学实验等课程进行整合与优化,实现四大基础化学的有机融合,优化、综合实验教学内容,避免重复和脱节现象。根据学生专业所需的化学实验能力,修订基础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更新部分实验教学项目,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根据专业类别设置不同模块,例如验证性实验、探究性实验、创新性实验等。在保证学生掌握基本化学实验知识和操作的基础上,可以进行部分选修实验,可以给学有余力的同学进行一个实验难度的提高,有步骤分阶段地进行学习,同时也可以满足因材施教的原理。

2.3构建移动信息化网络教学平台

当前,数字化时代已经到来,构建移动信息化网络平台也必然是水到渠成。建立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实现课程大纲、课程目标、习题库和实验教学课件等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9]。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即时学习”“片段化学习”的移动学习特点,录制适合移动端播放的“小而精”的课程实验微视频、动画等,丰富课程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也可建立在线开放课程,让同学们都可以参与到整个课程中来,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课堂教学效率,利用移动信息化教学手段,进一步构建师生交互的网络教学平台,使每个同学都能够随时随地学习与化学有关的知识。

2.4建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

由于各种限制,部分学校可能不具备大型或先进设备,这样会造成学生不能够体会到新颖的设备,不能感悟化学前沿,因此需要建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建立课程虚拟仿真实验库,增加“练习模式”“考试模式”等模块,实现虚实有机融合。学生利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完成课前预习、课堂实验、课后报告、交流与讨论等环节。教师通过平台记录下的学生操作次数、操作时间、操作情况及扣分记录等,更全面地掌握学生完成虚拟仿真实验的情况,加强过程考核,有利于实时对学生实验效果进行更全面、客观地评价。采用3D技术,搭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使学生置于仿真环境中,充分调动视觉感受,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设立“练习模式”“考试模式”等模块,软件可以根据学生在场景画面上的互动,记录每步操作,并统计操作次数、时间以及扣分情况,准确地统计学生的每一步骤成绩,实现实验课程的仿真练习与操作考核,使得教师更加直观、省时、高效便捷地掌握学生的实验操作情况,准确判断学生对实验的掌握程度,有助于帮助教师实现过程性考核。

3结束语

农业基础学范文第2篇

1践行“双减政策”的重要性

首先,践行“双减政策”能够为初中生提供高质量、高效益、高水平的探究任务与数学作业,因而能够直接提升初中生成长环境的提质增效与创新发展。这样,初中生就会拥有更多更好的闲暇时间,可以从事积极健康的体育运动或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因而非常有助于初中生课余生活的丰富化、优质化与科学化。其次,践行“双减政策”是教师必须遵守的行政指令与教育法则,因而能够提升数学教学以及作业设计的适宜性、指导性、合规性以及实效性,切实推动数学教学的提质增效与科学创新。因此,“双减政策”能够催发教师的质量意识与效益意识,提升教学活动、作业设计以及作业评价的策略性、优质性与实效性。最后,践行“双减政策”能够有效推动新课程改革工作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贯彻执行,鄙弃传统教学思想中的落后做法,以科学育人观为科学指导,为初中生建构一个科学高效的成长环境。因此,践行“双减政策”能够督促教师群体保质保量地完成素质教育使命,发挥个人的教学智慧实现初中生的快乐成长。

2“双减政策”对寄宿制学校的作业设计要求

在农村寄宿制学校中,初中生周一至周五在学校进行寄宿生活,而周六日又会在家生活,因而初中生面对着两种不同的生活环境,因而作业设计自然不同。

2.1“双减政策”对在校期间的作业设计要求

在校期间,初中生拥有较多的自习时间,因而教师可以立足初中生自习时间的多寡进行数学作业设计。“双减政策”要求教师为初中生设计的数学作业要在20分钟左右,因而如果初中生的自习时间较多,教师可以将时间最多拓展到30分钟以内。“双减政策”对于作业时间的具体要求属于硬性规定,20分钟以内属于“绿灯区”,教师可以自主安排;20~30分钟属于“黄灯区”,教师要谨慎对待;30分钟以外属于“红灯区”,教师绝对不能逾越的“红线”。由于初中生拥有很多也需要完成作业任务的同学在身边,教师也经常出现在初中生的周围,因而教师可以为初中生设计一些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作业内容,以此开发同学之间集体交流以及团队合力的实效价值。而且,教师还要注意作业设计指标的难度,不能出现偏激现象,要注重作业设计的实践性、探究性、体验性以及拓展性,能够让初中生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中获得强烈的愉悦感与快乐感,更能够使初中生获得丰富的知识积累与明显的才能提升。

2.2“双减政策”对在家期间的作业设计要求

在家期间,由于初中生身处农村,家长很有可能无法帮助初中生进行课业辅导活动,因而教师在设计初中生的数学家庭作业时就要控制好作业难度。数学作业的难度不宜过大,应以简易为主,具有一定探究难度的作业内容只能有一项,且难度要适中,能够有助于初中生借助充足的周末时间而深思熟虑、独立解决。因此,教师可以提升作业设计的实践性、生活性与拓展性,让初中生在自主学习与深思熟虑中将部分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范畴内找到“归宿”,提升探究体验性。数学课程的周末家庭作业一般控制在60分钟左右为宜,不能搞题海战术,要为初中生预留足够多的家庭生活时间以及自主预习下周课程的时间。初中生在家需要完成数学、英语、语文、物理、化学等课程探究任务,因而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要有全局观念与整体意识,不能随意设计、过于自由。另外,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还要考虑到农作物收获季节的特殊性,这段时间初中生的家长忙于收获农作物,工作压力巨大,势必影响到初中生,因而此时的作业更要讲究质量。

3“双减政策”下寄宿制学校的作业设计方法

“双减政策”是推动数学课堂走向提质增效与创新发展的驱动力,因而教师要注意作业设计的实用性、主体性、适宜性以及有效性,助力初中生的快乐成长。

3.1在校期间的作业设计方法

3.1.1数学作业要突出自主学习性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要立足“双减政策”为初中生提供良好的自主学习机会,能够让初中生在独立思考、自主处理、深思熟虑中将数学作业任务处理完成,有效训练与提升初中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处理能力以及自立意识。因此,初中生能够在自主处理作业任务中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有效提升核心素养。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节“正数和负数”的在校作业设计中,初中生已经在小学时期对“正数和负数”有所了解,因而作业任务的活动难度自然很小,非常适合初中生进行自主学习而独立完成。如“在数轴上,+3与-3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各是什么?”初中生立足课堂学习的知识积累,能够通过独立思考慢慢探究出问题答案。因此,初中生可以先画出一个数轴,然后在数轴上标出“+3”、“+2”、“+1”、“0”、“-1”、“-2”、“-3”等点,再进行细致观察与积极思考,自然能够很快找到答案。“+3”与“-3”的相同点是距离“0”的长度一样,而“+3”比“0”大3,“-3”却比“0”小3,从而使问题解决。有些初中生在学习“正数和负数”时习惯于对一些数学规律如“正数和负数之间的对称性等”进行死记硬背,虽然规律烂熟于胸,却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难以得心应手地去运用。究其原因,还是初中生的自主学习方法欠佳,关于“正数和负数”的数学规律自然需要初中生能够记住,还要自己画一下“数轴”,亲自动手将数学规律验证一边。这样,主体实践活动能够帮助初中生更好地理解数学规律,达到实现深度学习的目的,因而根植于自主学习的数学认知较为有效。3.1.2数学作业要突出合作探究性。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还要立足“双减政策”,注意为初中生提供一些合作探究任务,推动初中生与身边的同学与教师一起交流、积极合作、共同探究,借助集体智慧去完成具有一定难度的作业任务。这样,初中生就会切身体验到合作探究的乐趣以及战胜困难的喜悦,进而激发初中生的认知兴趣与探究动机。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节“平行线及其判定”这一节的在校作业设计中,“平行线及其判定”主要有3个判定方法,分别是“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来判断两条直线平行。因而初中生能够以此去解决作业任务。而且,初中生可以根据已知条件去判断所给的角与其他角之间的位置关系,再去选择判定方法,并以此解决问题。而且,初中生还会在合作探究中慢慢发现上述三个判定方法其实是“内涵相通”,可以整合为一个方法,就是“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也就是说,“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是证明“两条直线相互平行”的基础性论证方法,是其他两种判定方法的理论根基,因而展示出合作探究的有效性。另外,初中生还可以在合作探究中引入引入竞争机制,分别为对方从教辅用书上选取一些高质量的对应习题,然后进行解题比赛,看看谁能够第一个完成探究任务。为了公平竞争,初中生可以将教师提供的关于“平行线及其判定”的作业内容作为竞争项目,以此刺激初中生的认知力、表现力以及竞争力,有效培养初中生的认知兴趣与探究动机,点燃初中生的学习热情、参与激情、竞争欲望,自然也会提升初中生作业活动的实际质量。3.1.3数学作业要突出拓展创新性。初中生不仅要掌握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主体能力,也要学会拓展创新。因此,教师要立足“双减政策”为初中生设计一些难度不大却需要思维拓展、创新思路的作业内容以其点拨初中生的认知思维,提升初中生的思维素养与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初中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之一,自然也是作业设计的重要考量之一。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的这一节内容在校作业设计中,“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是将一个不规则的平面图形折叠成一个立体图形的探究过程,因而具有一定的认知难度。本部分内容非常适合初中生进行合作探究与拓展创新,因而初中生就可以进行集体讨论、友好交流与互助认知。因此,在集体智慧的帮助下初中生能够得到两个创新性解决方法,一是采用逆向思维,先制作一个长方体,然后再将长方体拆解成平面图形,即长方体的拆解过程为平面图形变成立体图形的“可逆过程”;二是先研究较为简易的正方体的组合过程,再研究长方体的组合过程。这样,初中生就利用集体智慧完成了本次作业任务的拓展创新活动。对于初中生而言,拓展训练与创新思维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初中生具有旺盛的生命活力与主体能动,才能够激发出初中生较强的拓展能力与创新能力。为此,教师可以为初中生提供以此“展示机会”,让初中生在讲台上为其他同学进行展示讲解。这样,初中生在展示机会与表现机会的驱动下自然就会积极参与、主动思考、自觉拓展、大胆创新,不仅有助于初中生实践能力、拓展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发展,也能够为其他同学输送一些拓展思维与创新灵感,实现初中生的快乐竞争、互助成长。

3.2在家期间的作业设计方法

周六日的时候,寄宿制学校的初中生一般可以回家,由集体生活转变为家庭生活,因此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也要有所转变,要突出作业内容的生活实践性。寄宿制初中生生活在农村,那么比城市初中生更接近大自然,因而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可以推动初中生去验证数学知识,切实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节“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家庭作业设计中,教师可以为初中生设计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现实问题,让初中生在家运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相关知识进行解决。如“在房子的外墙面上打一个孔,如何判断房间里面孔的具体位置?”于是,初中生就使用粉笔在墙面上点一个“点”,然后进行个人的思维活动,去积极思考这个“点”在房间里面的“对应点”应该在什么位置。很快,初中生就会发现,借助窗户的边缘(房子里外都有的公共参照物)构建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并测量出“孔”的横坐标与纵坐标,再到房间里面借助窗户边缘建立一个对称的“平面直角坐标系”。那么,“孔”的具体位置就会被确定,从而使初中生的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得到有效的实践运用。因此,初中生利用数学知识、家居环境进行理论验证与实践活动,为初中生提供低难度、大跨度的趣味性探究活动,引导初中生开动脑筋、大胆拓展、创新思维,因而能够有效锻炼与提升初中生的实践能力、想象能力与归纳能力。

4“双减政策”下寄宿制学校的作业评价研究

农村初中生拥有较高的学习热情以及渴望知识改变命运的认知动机,因而教师应立足“双减政策”而多激励、多表扬,强化初中生的认知兴趣与学习热情。

4.1注重过程性评价,挖掘思维过程

在数学作业评价中,教师不能对探究任务进行结果性评价,要立足初中生的数学作业内容积极挖掘初中生的思维过程、探究依据、重要考量、解决方法、剖析角度等细节元素。这样,教师能够全面了解初中生的作业任务完成过程,立足“双减政策”对初中生的作业任务作出较为精准、细致、全面的科学评价。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二单元第一节“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的作业评价中,“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共有“SSS”、“SAS”、“ASA”、“AAS”以及“HL”等五大法则。因此,教师在作业评价时要关注初中生是否能够根据已知条件的特点而选对“判定法则”、是否条件准备充分、证明过程是否符合要求等细小环节。如果初中生在作业任务完成中出现问题,教师还要立足初中生的解决方法去具体说明问题出现的原因以及有效解决方法。这样,教师的作业评价就会具有较高的针对性、精准性以及实效性,切实帮助初中生解决存在的问题。

4.2注意赏识性评价,激发生命活力

农业基础学范文第3篇

1.1农业技术革命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人类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根据生存的需求培育出了种类繁多的动植物品种,这些宝贵的生物资源仍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然而,近期农业发生的两次重要的技术革命,彻底地改变了世界农业生产的发展进程[1]。第一次农业技术革命发生在19世纪后半叶,一直持续到20世纪后半叶,尤其是50年代以后,发展趋势日渐加快,对粮食增产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第一次农业革命取得的丰硕成果主要受益于孟德尔遗传学理论在农业育种中的实践,李比希植物营养学说和谬勒有机化学合成农用化学物质技术的普遍应用,以及现代化大工业为农业灌溉技术、机械化技术提供的技术支撑。在这次革命中,世界粮食单产增加了2.5倍,而我国增加了4倍。然而近年来,第一次农业技术革命对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已显著下降,农作物平均单产的增幅已明显趋缓。第一次农业技术革命与现代工业革命有着相似的特点,即强调规模化和对最大利润的追求,表现为片面追求农作物的产量而忽视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和对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我国这方面的问题尤为明显。20世纪80~90年代迎来了以基因工程和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第二次农业技术革命的曙光。第二次农业技术革命的兴起,并非意味第一次农业技术革命的终结。一些传统的技术仍然在发挥着作用,并获得新生。这次革命将使农业和农业技术得到全面、深刻的变革,并将使全球农业的总体水平提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1.2农业对信息技术的需求

农业是一个生命系统、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复合而成的巨系统。系统中有着永不停息的能流、物流、经济流,并伴随着静态与动态的、定性与定量的、确定与模糊的复杂信息流。只有充分而快速地获取、处理、传播和利用各种农业信息,进行科学决策,才能确保农业系统沿着良性循环方向高效地运转。农业与其他行业相比,涉及的因素极其繁多复杂,涉及土壤、气象、环境等,且时空差异和变异性大,病虫灾害频繁,生产稳定性和可控程度差。农业自身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对信息技术的极大需求和依赖。农业生产个体规模很小且高度分散以及面对着复杂多变的市场,生产者和决策者都迫切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

2国际农业发展的新趋势———农业信息化

如果说,农业机械化与农业化学化是20世纪农业的重要标志,那么农业信息化将是21世纪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农业现代化的更高阶段。应该说计算机在农业上的应用才真正拉开了农业信息化的序幕。美国在农业领域的计算机应用大致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50~60年代,计算机主要应用于农业科学计算;70年代主要应用于数据处理和数据库开发;80年代以后,应用重点是农业知识的处理、农业决策支持系统与自动控制的研究与开发。前两个阶段,农业正处于研究新品种、新肥料、新的种植技术高峰时期,被动地应用信息技术。这个时期是计算机工作者开拓信息技术应用领域的时期,农业是一个重要应用领域。80年代之后,随着第一次农业技术革命对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显著下降,农业领域提出了对信息技术的强烈需求,进入了一个广泛地应用信息技术成果的时期。目前,农业信息技术应用最快、最广的领域有[2,3]:(1)对农业资源如土地、品种、化肥、农药的管理和利用。

许多发达国家已建立了全国性或区域性的农业资源信息库,如作物基因信息库、栽培品种信息库、土壤信息库、主要病虫害信息及测报系统、气象信息库、农业科研项目及成果信息库等。这类系统的特点是专业性强,集成了专业领域里的信息、技术及知识精华。(2)农业知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实施了农业知识共享工程,开发了用于育种栽培、施肥和灌溉、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管理经营等专家系统。这些专家系统涉及农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3)精确农业。利用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定量获取田区内影响作物生长因素及最终生成的空间差异性信息。运用科技手段调控,以达到对田区资源潜力的均衡利用和获取尽可能高的产量。美国迪尔公司生产的用于水稻及大豆收割的大型拖拉机上配置了GPS,该拖拉机可以直接测定产量及记录收割量、测定水分、分析土壤成分等。(4)农业信息服务网络。

20世纪80年代之后,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蓬勃发展,国际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更加迅速。尤其是网络基础设施发展较快的发达国家与部分发展中国家,农业的各个方面信息都已进入本国信息网络以及国际互联网络。其中有各种农产品的生产、流通、市场与价格信息;农业的各种环境、资源信息(气象、土壤、生物与品种资源信息等);农业的各种科技信息等。据1997年1月16日《人民日报》报道,目前美国农民上网率达到70%,农民可以从网上查找到品种改良信息,新品种种植方法指导信息,农业机械使用、修理、保养信息,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及粮食价格等信息。国际上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如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人工智能、遥感技术发展现代农业,在最近20年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并成为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热点之一。发达国家在完成农业工业化、农业机械化后,围绕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农业经济效益,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农业信息化工作。从农业硬件设施的操作,到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普及,到市场产品的经营,无一不渗透着信息技术的作用。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已贯穿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

3我国农业信息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科学技术是农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出发,指出“要在广泛运用农业机械、化肥、农膜等工业技术成果的基础上,依靠生物工程、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使我国农业科技和生产力实现质的飞跃,逐步建立起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立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远大目标,描绘出了21世纪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宏伟蓝图,要求在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推动农业信息化和高技术化。我国十分重视发展自己的信息产业技术,许多信息技术领域的成果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为应用于农业奠定了技术基础。近年来国际范围内硬件价格大幅度下降,使得计算机技术得到更广泛的普及,也为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经过9年制义务教育,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得到很大提高,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得到增强,为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普及提供了人才基础。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的农业经济较发达国家相对落后,中国已经加入WTO,农业与粮食产品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这向农业自身的发展提出了挑战,也向农业信息技术提出了挑战。农业信息化工作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令人欣喜的是国内一些农业科研院所,信息技术的科研院所在信息技术的农业化及农业领域应用信息技术方面都开展了许多工作。

80年代以来,在发达国家农业信息化的影响下,我国开展了系统工程、数据库与信息系统、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及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技术应用于农业、资源、环境和灾害方面的研究,已取得许多重要成果,有些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家863智能计算机主题与CIMS主题都为促进农业信息化开展了研究工作。智能计算机主题专门成立了智能化农业信息示范工程专题专家组。专家组围绕农业专家系统主题,开展了有关智能化施肥、生长模拟模型、植保、病虫害防治、节水灌溉、育种等二十几个单项智能化农业信息化项目的研究,成立了16个应用、示范智能化农业信息项目成果的智能化农业信息工程示范区,进一步推进了农业信息化工作。CIMS主题从管理集成、信息集成、技术集成的角度出发,研究如何集成现有技术改造传统农业问题———农业生产管理、生产经营、生产技术等问题,并于1996年在黑龙江省二道河农场开展了农业CIMS工程示范项目,主要研究在大农业生产环境下信息技术的应用问题。

421世纪中国农业信息化框架

农业信息化是我们目前认识到的农业发展的最高阶段。农业信息化建设将是历史上最为复杂、知识高度密集、设备要求高、技术难度大、大规模综合集成的系统工程。农业信息化的实现和完成也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因此借鉴发达国家在发展农业信息化方面的经验,研究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战略,规划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步骤及建设内容非常重要,乃当务之急。信息农业是农业信息化发展的最高阶段。梅方权提出信息农业的基本特征是:农业基础设施装备信息化;农业技术操作全面自动化;农业经营管理信息网络化[4]。农业基础设施装备信息化是指农田基本建设信息化和自控化;农业技术操作全面自动化是指农作物栽培管理的自动化;农业经营管理信息网络化首先是开发适合各自具体情况的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及时进行模拟决策,另外是建立信息网络,及时了解市场信息、政策信息等,按照市场需求选择生产和合理销售自己的产品。根据国际农业信息技术发展的经验、趋势,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我国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本文认为中国农业通过农业信息化并最终进入信息农业社会将持续3个阶段: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农业信息技术的集成开发与应用阶段,最终进入信息农业。

4•1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阶段

(1)农业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的共享是农业信息化的基础。目前情况是信息交流不通畅,导致信息严重条块分割,信息滞后,影响了农业科技的进步,也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21世纪信息交换的广泛形式是信息网络。因此,需要加快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建设,以便使农业信息能够及时地为农业生产经营过程服务。现在一些农业科研院所、政府部门已经建立一些农业信息网络,形成了农业信息基础设施的雏形。未来的工作是延伸网络空间,一直到县、乡、村,与此同时加强专业类农业信息网络建设。

(2)农业信息资源建设。在逐步形成的农业信息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开发农业信息资源,是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另外一个重要内容。包括环境信息库建设,农业资源(土地、土壤、气候、水)数据库建设,农业科技成果信息库、农业期刊数据库、品种数据库建设,农业生产资料信息库建设等。在建设过程中要避免低水平的重复,保持数据库的信息现时性。除信息库建设外,还要加强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各种农业知识库建设。

(3)农业信息获取基础设施建设。3S(RS,GIS,GPS)及各种监测农业资源的仪器(土壤化验分析仪器、气象监测仪器等),是准确获取与利用各种农业信息的重要设施。然而我国在这方面与国际差距较大,需要加大资金研究、开发、应用各种农业信息获取基础设施,以增加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信息含量,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准确而及时地跟踪、掌握农业资源、环境的变化,以便制定正确、科学的政策与对策。

4•2农业信息技术集成系统的开发与应用阶段

(1)农业系统模型的建设。把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作为一个主体对象,支持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作为客体对象(包括环境、资源、市场等),从信息农业角度出发,研究主体内部、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信息流、知识流、工作流、控制流,并建立起系统模型。

(2)集成信息系统的开发。在农业系统模型的基础上开发应用性较强的信息系统、知识系统、工作流管理系统、控制系统等。目前,农业信息系统开发都是农业领域中局部范围的工作,如气象信息系统、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生产计划系统、病虫害防治系统、种子选育系统、田间管理系统等。将单项农业信息技术集成应用于农业生产经营、生产管理、生产过程控制、农业设施装备是农业信息化这一阶段的重要工作,因此信息集成乃至知识集成是这一时期的重要工作。

(3)基于信息的控制模型、通讯模型等应用于农业设施。在前几项成果的基础上,将这些成果与现代工程技术、生物技术、机械制造技术相结合,制造出基于信息与通讯技术的农业设施、设备,这时农业生产将以自动化或半自动化工厂化方式进行,进入高效集约型农业生产时期。信息与知识逐步成为重要的农业生产经营要素。

4•3农业信息技术的产业化阶段

邓小平同志早就提出“发展高技术,实现产业化”,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也要走产业化的道路。当农业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规模、水平,在农业领域得到成功应用,而且农业生产的每个环节都需要农业信息技术及农业信息技术产品的支持时,农业信息化就将进入产业化阶段。这时将有生产农业信息产品的专业部门,种类繁多的计算机软件、硬件和通讯、控制产品直接为农业生产经营过程服务。

4•4信息化农业社会(信息农业)

信息农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信息与知识成为比土地、农业生产资料等更为重要的第一生产要素,农业生产的产值与农产品中应用农业知识、信息多少密切相关。农业生产过程采用信息控制的农业设施进行,农业生产经营以电子商务形式进行,农业生产管理以计算机为辅助手段。例如,农田灌溉工程中,水泵抽水和沟渠灌溉排水的时间、注量全部通过信息自动传输和计算机自动控制。农产品的仓储内部环境因素变化的监测、调节和控制完全使用计算机信息系统运行。农作物施肥,可以在田间设置自动养分测试仪或设置各种探针定时获取数据在室内自动测定,通过计算机分析数据,确定施肥时间、施肥量、施肥方法,使用田间遥控自动施肥机具或与灌溉水结合实现自动施肥。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信息化和自控,在田间设置监测信息系统,通过信息网发出预测预报,利用计算机模型分析,确定防治时间和方法。在农业经营管理信息网络化中,通过计算机手段编制农业生产计划、物资采购计划、种植计划并从中选择最优计划,在计划的指导下,实施农业生产,并通过生产管理系统,进行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农机具调配等。通过信息网络,以电子商务的手段实现农业生产经营。

农业基础学范文第4篇

第一、专业词汇的掌握和应用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本要素,掌握大量的专业英语词汇和应用技巧,是提升专业英语翻译能力的基础。随着农业科技的深入发展,新的农业科技专业英语词汇层出不穷,不仅增加了词汇量,同时也提高了农业科技英语翻译工作的难度。因此,只有在深入了解农业科技领域的发展动态及相关科研成果的基础上,了解并掌握大量的农业科技英语词汇,才能在农业科技类的文章中实现准确、专业的翻译效果。因此,大学生应将掌握专业英语词汇作为提高专业英语应用能力的基础条件,为参阅、学习农业科技领域的文献资料和科研成果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掌握语言与文化的变通

由于中西地理环境、生活习惯、历史文化以及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两种语言的思维方式差异极大,为其翻译工作增加不少难度。例如,英国是欧洲大陆西北部海岸的不列颠群岛的大部分岛屿组成,属于一个岛国。因此,英国的航海业、渔业十分发达,它的语言文化也多与岛屿文化有关。另外,在西方国家都有养狗的习惯,狗是人们密切的伙伴,是忠诚的代表。而在中国,狗是一种卑微的生物,中国带有狗字的词语也大多带有贬义。譬如:“狐朋狗友”、“狗眼看人低”等词语。而英文中的“awaterdog”则指的是水性好的人,“toknowtheropes”形容某人熟知、精通某项业务、套路。中国是典型的大陆农耕环境,其农业语言也多与土地、农业生产方式有关。比如:“揠苗助长”、“挥金如土”等词汇。因此,高校教师和学生都应高度意识到,英语语言的学习与翻译,不仅仅要了解、学习和掌握目的语言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差异,还要提高对本土文化掌握能力。在文化理解的基础上,才能灵活运用翻译技巧,实现语言互通的翻译效果。

第三、加强掌握农业科技英语的基本语言结构和用法,灵活变通

农业基础学范文第5篇

摘要:当前是一个变革的时代。中国古老的农业社会在变革,几千年贫穷落后的农村社会正在向小康社会迈进。高等农业教育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应该发挥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技术,传播先进文化,提升农村教育等方面,这些作用最终是为了人的发展。关键词:高等农业教育;农村小康社会;建设;作用人类发展到今天,不可能没有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发展必然促进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的发展。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的发展需要高等教育。同样,高等农业教育必然要促进农村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的发展。那么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的发展是为了什么,当然是为了人的发展。人的问题是教育的本体问题。本体问题是极为复杂的,本体问题的解决才是问题的真正解决。杜威提出了“教育无目的”,“教育本身就是一个活动过程,它不需要某个终极目的作它的价值指南,其价值定向就在于教育过程之中”。我国教育界似乎对教育的哲学问题缺乏深入思考,对教育应为了什么只是服从性的认同,或者简单地肯定教育的政治基础。教育为某阶级服务已成为实在的教育规训,成为教育制度、管理人文建制的理论基础。“世界著名的高等教育哲学家布鲁贝克先生提出高等教育存在两大哲学基础,即政治论基础和认识论基础”,这种思想符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存在状况,只是我们长期以来强调的是“政治目标”和“为国家服务”,从而忽视了“认识论基础。”而且这种“政治目标”随着社会条件的变化而愈来愈被强化。1958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指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为政治服务的思想在我国已经根深蒂固,而且对我国的教育起着决定性作用。教育为政治服务是合理的吗?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政治吗?教育怎样为政治服务?为政治服务又是为了什么?这些问题是值得研究的。教育要为政治服务,而且必须为政治服务,但为什么样的政治服务,这是需要研究的,教育要为优良政治服务。为政治服务并不等于为无产阶级服务,也不能囿于无产阶级,无产阶级只是阶级社会中的一个阶级。教育要为全人类服务。教育也可以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如职业教育,然而教育的本性是培养人的,培养人也不能囿于生产劳动。随着我国社会文化的发展,特别是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与经济的关系问题已经得到了彰显,教育价值开始转到经济上来了。在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口号中,教育必须为经济服务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了。教育为经济服务是合理的吗?教育怎样为经济服务?为经济服务又是为了什么?这些问题不是有待思考的问题,而是根本“不合理”地成为了“合理”的问题。在中国的社会现实中,教育不为经济服务是难以生存、发展的。教育必须为经济服务,经济是教育生存、发展的基础。经济是最大的政治,归根结底教育为经济服务就成为了为政治服务。政治是一种工具,从某种意义上说,政治是规训人的工具。如果教育为经济服务,经济是最大的政治,这无异于教育服从经济,经济服从政治,即教育→经济→政治。教育在这里不仅成为了“最小”单位,成为了社会的边缘,而且教育还成为了“工具”的工具,成为了统治人的现象。教育不是统治人而是培养人的,培养人不是一种简单的说教活动,而要有雄厚的经济为基础。高等农业教育是教育的一个分支,或者说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教育的发展是为了人的发展,经济是人生存需要的“产物”。高等农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分支也只能是为了人的发展,为了人的发展首先要促进经济的发展。人的发展首先要保障人的生存,生存问题首先是经济问题,经济的发展在一定意义上也就是人的发展。如果说经济是人生存的内容,那么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应为经济服务。为经济服务只是为人服务,为人服务需要促进经济的发展。如果说经济是人发展的必要条件,那么教育为经济服务是合理的。但教育为经济服务并不是直接的,她需要通过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技术、传播先进文化知识等。高等农业教育固然要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高等农业教育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先导性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在人才培养方面。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农业发展是首要的。随着世界范围内的新技术革命的到来,根据我国农业发展的需要,有学者预想中国农业的未来是“精细农业”、“生态农业”、“知识农业”、“社会化大农业”等。这种预想的具体内容可能有些不准确。农业和工业在未来将会消失其界限,农业必然工业化,未来的科学技术是什么样,农业也就是什么样。农业和工业在现代社会已经结合在一起了,现代许多农业产品都是经过科学技术“制造”、“培育”、“选择”等创造出来的。我们预想未来的农业:第一,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天人合一”的农业,即以保护环境为前提的农业。无论是农业还是工业的发展都必然要以破坏环境为前提。人类在地球上每走一步必然要在地球上踏上一步。人类如果要生存就必然要发展农业,发展农业必然要破坏环境。破坏了环境就要保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过程又是破坏环境的过程,这就是所谓的生态农业。第二,信息农业。所谓信息农业,是以信息科学发展农业生产,农业生产以信息技术作为决定性要素的新型农业。农业生产过程完全通过信息控制或控制信息,农业生产将告别面朝黄土,背向青天的传统生产方式,信息农业是农业发展的趋势。第三,系统农业。所谓系统农业是指农业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目前我国一家一户的小生产方式的经营必然转化为联合性的大生产。农产品的种植、收获、加工、运输、销售必然系统化。未来的农业是社会化的大生产,社会化大生产使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有机整体。“这一生产方式将大生产与大服务,大市场联系起来,做到农、工、商、教、科、文,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因而这一生产方式又是一种社会化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是一种系统工程,农业生产的各方面普遍联系在一起,不是传统的一家一户的刀耕火种式的生产。总之,未来的农业是与现代化大不相同的农业,可以预想到,未来的农业是一种“意志”农业,是人们通过科学技术革命,凭着自己的创新,使农业成为人们想象出的一种存在,一种物态化的东西。

这样的农业不是凭经验,更不是凭力气就能进行生产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黄土地上辛勤劳作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未来的农业生产既需要有专业知识,又需要通晓经营、管理,即通晓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这样的人才只有高等农业院校才能培养出来。因为农业院校毕竟是以农业科技为基础的学校,其他院校无法代替。《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高等教育的发展,要坚持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努力提高办学效益。要区分不同地区、科类的学校,确定发展的目标和重点。”高等农业院校的目标和重点,是为农村小康社会建设培养人才。人才的培养是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基础,没有人才就没有小康社会的建设。其次,在发展科学技术方面。邓小平同志说过:农业问题最终要靠科技解决。科技进步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高等农业院校是高等教育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大学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纯的培养人才,而是发展成为多功能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的大学。大学为社会经济服务不同于政府部门,也不同于单纯的科研机构,大学为经济服务是通过人才的培养而发展科学技术,发展科学技术是为了培养人才进行的。“大学为经济社会服务的重要特色在于:它应不仅仅满足于关注社会的当前需要,而应具有前瞻性,走在社会发展的前面,为社会持续发展创造新的思路和机会”。所有大学都应该为经济社会服务,如何为社会经济服务这是任何一所大学都面临的问题。由于大学分工的不同,特别是中国的大学是在学习前苏联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而形成了按行业办学的特色。农业院校如何为农村经济社会服务,首先要分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特点,根据农村经济社会的特点制定高等农业教育为经济社会服务的目标、途径等。从我国目前的实际状况而言,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是重中之重。在农村小康社会的建设过程中,工业支援农业是新的转向;成立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转化是新的趋势;解决“三农”问题,从增加农产品转化农民增收的问题,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迈进,等等,是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内容。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正是这种变化决定了高等农业教育为农村经济社会服务,发展科学技术以及人文社会科学。传统农村经济社会向现代经济社会转化,需要科学、技术及人文精神的支撑。这种支撑是全方位的,例如,农业工业化需要工程技术的发展;城乡一体化需要农村社会学的发展;增加农产品转化为农民增收需要农业科技的发展;农业文明向现代文明迈进需要先进文化建设等等,这些发展变化都是小康社会的内容。高等农业院校既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又是农业科学、技术研究的大本营。农业院校在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方面拥有雄厚的力量,硕果累累。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农业院校几乎都在向综合性大学发展。这不仅能为农业发展提供科学、技术,更为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为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打下基础。第三,在建设先进文化方面。农村小康社会的建设离不开良好的文化生态,当前中国农村的文化生态正处于由“原始”状态向“现代”状态的变化过程中。在几千年小农经济基础上所形成的文化生态是旧式的,已经与现代农村小康社会的建设不相适应。而农业现代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使自然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另一方面又使旧式的文化系统受到冲击,农村文化落后或者说反生态文化仍客观存在着,文化污染现象严重,这对于农村小康社会的建设都是极为不利的。农村小康社会的建设首先需要先进文化的建设,建设先进文化就是建设小康社会。高等农业教育在这种农村文化建设的历史条件下,不仅责无旁贷地要为农村先进文化建设贡献力量,而且肩负着历史的重任。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到今天,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达到了高度统一。我国高等教育虽然是按行业构建起来的,却缺乏系统的功能分工。高等农业院校与农村文化建设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农业院校如果不为农村文化建设作贡献,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高等农业教育怎样为农村建设先进文化服务,这不仅是一个方法论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要建设服务机制,从操作层面上解决农村先进文化建设的途径。高等农业教育与农村先进文化建设有着内在联系,高等农业院校是创造先进文化的学府,高等农业院校创造先进文化就是在建设农村先进文化。农村先进文化的建设主要在于:加强农民价值观念的教育;加强风俗习惯的改造;加强道德规范的建设;加强法制建设;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速科学技术推广;加强社会制度建设;加强自然条件的保护,等等。这些内容都与高等农业教育息息相关,高等农业教育要把这些内容纳入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之中,使农业教育与农村先进文化建设融为一体。例如,为农业发展提供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农村发展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农村教育发展进行指导和提供帮助;加强与各级各类职业技术教育、远程网络教育等的联系;通过“三下乡”流动图书馆、科教电影、农业技术讲座等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从而带动农业生产的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同时还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龙头,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先导作用。高等农业教育不仅是“龙头”的一部分,而且更应该在农村小康社会建设中发挥先导性作用,因为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内容,本身就是高等教育生命力的内容。高等农业院校在农村小康社会建设中发挥先导性作用,同时也是在加强自身建设。参考文献:[1]周浩波。教育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60.[2]李福华。高等教育哲学基础新探—兼评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基础观[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3,(4):26.[3]屈炳祥。我国未来农业四大出路[J].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4,(4):117.[4]王存。组织环境学[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