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业教育课程

农业教育课程范文精选

农业教育课程

农业教育课程范文第1篇

[关键词]网络教育模式计算机教育课程改革

计算机已经成为社会公众群体日常生活和工作的一个基本工具,尤其是在网络时代背景之下,掌握更高水平的计算机设备使用技术,能够更有效地提升自身各项工作的效率。对于计算机教育课程而言,很有必要进行一些相应的改革,构建以网络教育模式为基础的计算机教育课程体系,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完善相关的教学内容,真正提升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一、网络教育模式概述

1.网络教育模式的概念

网络教育模式以互联网为运行基础,教学内容组织和教学过程实施基于互联网运行,进而构建师生之间良好互动的教育模式。网络教育模式应用具有如下特征:一是能够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的限制,在多种环境下更加便利地开展教学活动。二是能够借助网络平台更加直观地展现教学内容,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整体教学效率。三是计算机应用本身与网络技术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构建以网络平台为基础的课程体系,能够将部分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网络教育模式应用的基本要求

虽然网络教育模式具有多方面的应用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中也需要完善相应方面的一些支撑:一是要具有完善的在线网络教育平台,尤其是对于高校计算机课程而言,应当结合高校教学活动开展的实际,构建应用便利、针对性强的平台体系。二是构建完善的资源体系,网络教育虽然具有较好的灵活性,但是面对的学生个体之间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性,只有不断充实和完善优质的学习资料,才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三是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在自我学习过程中能够保持较好的自控性。

二、计算机教育课程深化改革的必然性

1.计算机教育课程多以网络教育模式为基础

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普及,各种软件技术和信息传输模式的进步,有力地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产生活模式,使生产力水平不断得到提升。尤其是在云技术应用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之下,多种基础性的操作也从单机模式转换至网络平台,因而对于基础性的计算机课程而言,其应当积极适应这种变化,不断完善网络教育,创新教学模式,以适应教学环境变革的要求,有效提升教学效率。

2.计算机教育课程以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

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计算机教育课程是具有高度实践性特征的课程,学生学习的目的主要是提升自己的实践应用能力。而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言,则是要能够深度掌握各种不同的计算机应用知识,构建属于自己的、完善的计算机应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体系,以更好地解决计算机应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因此,网络教育模式的应用,能够给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能更深层次地体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从而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3.计算机教育课程模式不够完善

计算机教育课程经过数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课程模式,为社会各界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当下的计算机行业依然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尤其是在此基础上的人工智能技术、新型通信技术、大数据技术和云数据技术,等等,其都不断地朝着独立学科的方向发展。随着这些技术应用门槛的不断降低,使得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得到了不断的充实,计算机教育课程不断朝着低龄化的方向发展,这也就对计算机教育课程的变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就当下计算机教育课程建设而言,这方面的改革还不够深入,不能很好地适应计算机新型技术发展的相关要求,限制了计算机教育课程整体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三、计算机教育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1.改革理念比较滞后

计算机本身就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技术体系,各种新型技术应用水平不断在提升,这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平台是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保持自身学习与技术发展、社会变革同步发展的重要平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大多数高校的计算机教育课程建设依然固守传统教学模式,将课堂理论教学与上机操作作为基本的模式,忽略了网络教学平台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无法很好地依托网络教育资源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造成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提升,同时还不利于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2.对学生实操能力培养不足

在当前的计算机教育课程体系之下,学生能够进行实操学习的时间有限,虽然计算机在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的使用已经很广泛了,但学生多是用来进行信息沟通及简单的信息检索,很多学生甚至是将其作为日常娱乐或者游戏之用,而在专业学习中的应用则极为有限。因此,学生还没有通过使用计算机提升个人的实际操作能力。而且脱离了网络平台,教师无法对学生计算机教育课程的实际学习和应用状况有更为深入的了解,也就无法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评价和指导,进而会影响对学生实操能力的培养及学生学习目标的实现。

3.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较差

随着计算机教育课程体系的不断完善,其学习内容也随之多元化和复杂化,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提出了更多和更高的要求。从长远来说,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需要保持长期兴趣,但当下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引导和督促下进行的,学生难以保持长久的学习自主性。这一现象的存在也对计算机教育课程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学生接触外部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化,接触内容也变得更加复杂化,教师在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便利途径的同时,也要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多元化,尤其是要注意规避一些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受到的干扰因素,以使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不受到严重的影响。

4.教学内容不够完善

在计算机应用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之下,计算机教学内容也不断丰富起来,并朝着深层次、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但是由于教材修订更新的速度相对较慢,教师对各种新型技术的导入存在认识上的一些不足。但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这些新型技术会不断被应用于计算机操作实践中,因此导致教学内容无法满足实际教学的要求。这一现象的存在不仅会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同时还会对学生的计算机操作习惯和思维模式培养等造成不良影响,无法满足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更无法有效促进计算机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

5.评价机制不够完善

计算机教育活动的开展应以一定的考评机制作为指导,但当前计算机教育主要还是以传统的考评模式为主,重点侧重于考查学生的理论水平,虽然也有上机操作考试,但是考核内容也是以单机操作模式为主,这导致学生无法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要求,教师也无法在真实的网络环境下考核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这一问题的存在不仅使教师在教学重点组织方面发生偏差,还会对学生的学习重心产生错误的指导,无法满足网络时代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相关要求。

四、计算机教育课程深化改革的基本路径

1.构建以网络教育模式为基础的课程体系

网络时代背景之下,计算机技术应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给计算机课程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适应这种现实发展的要求,为社会培养出更加多元化的人才,高校就必须要改革计算机教育课程模式,构建新型的计算机教育课程体系。在新型计算机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中坚持三个基本原则:一是要坚持开放性原则,也就是引导学生学会利用网络途径解决计算机教育课程学习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二是要坚持创新性原则,也就是要科学组织教学内容,利用小组讨论和项目教学法引导学生的深度思考,促使学生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断提升学习的实效性。三是要坚持学生的主体性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切实起到引导的作用,要求学生通过网络渠道自主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网络教育模式之下,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深化计算机教育课程改革,首先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方法解决自己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在教学活动组织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问题导向式和分组讨论式等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研究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然后借助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和查找学习资料,不断提升个人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生的创新意识。

3.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网络教育模式之下,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展更多的是以自主性学习为主的,学生在完成对应理论的操作内容之后,必然要辅以相应的操作实践,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实际应用知识。因此,对教师而言,其应当遵循新型教学理念的相关要求,尽量采用翻转式课堂教学模式、微课教学和MOOC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堂讨论,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深化计算机教育课程改革,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4.改革教学内容

改革教学内容是计算机教育课程改革的基础,是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和应用新型应用技术提升自己计算机技术应用效率的前提。在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中,教师要紧跟网络时代的发展趋势,关注不同层面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实际状况,准确把握技术的发展动态,重新组织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真正掌握和应用最新的计算机技术,提升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创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当部分新型技术应用与教材内容出现冲突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对比的方式进行学习,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质疑意识和创新意识。

5.完善教育评价机制

要确保网络教育模式的不断深化,使其真正对计算机课程改革起到导向作用,就必须努力适应时展要求,对现有教育评价机制进行改革。一方面要提升过程性评价的比重,依托网络技术实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另一方面不仅要能够考核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及应用,还要考核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五、结语

基于网络教育模式对计算机教育课程进行改革,是涉及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评价机制改革的综合性改革,过程会比较艰难和复杂。因此,教师应当深化自己的认识,以建立更加完善的教学模式,并不断地将改革措施落到实处,为实现进一步提升计算机人才培养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董安定.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网络课程教育改革浅析[J].中国新通信,2019,21(11):175.

[2]许洋溢.计算机课程体系本体系统[D].长春:吉林大学,2018.

[3]戴纬.新时期如何创新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10(21):5042-5043.

[4]陈洁.高校网络教育统考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研究[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59-63.

农业教育课程范文第2篇

农村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新一代广大农村劳动者的文化科学水平,促进农村社会主义建设,适应广大农民发展生产、劳动致富、渴望人才的要求。农村初中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最高阶段,也是实行农科教结合的关键阶段。因此,制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要充分考虑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水平和发展需求。

《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农村中小学要注重全面素质教育,在适当阶段增加农业和其他实用技术的教学内容,适应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需要,为乡镇企业和农村产业升级提供充足、适用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决定》明确了农村中小学的培养目标和办学方向,成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根本指导思想。

此次课程改革,充分考虑我国农业经济、文化、科技和教育发展的不平衡现状,对农村初中课程进行改革的具体措施是:在保证执行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前提下,不延长课时,不加大授课总量,调整部分教育内容,在农村初中引进“绿色证书”教育,对学生进行一定的现代农业技术教育。试行“绿色证书”教育的地区,要依据地理条件以及农业经济、科技、主导产业等情况并考虑当地农民的意愿,因地制宜地选择“绿色证书”教育的具体内容,不搞“一刀切”;未试行“绿色证书”教育的地区,要切实加强职业技术教育。

在课时安排方面,适当调整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课程,在初中阶段的劳动技术课时和地方安排课时中安排“绿色证书”培训课程,使学生在初中阶段有300课时左右的教学时间,其中60%左右用于理论课,40%左右用于生产实习课。县、乡两级教育行政部门与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当地实际确定2至3门专业课程,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掌握某种岗位生产、经营管理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另外,根据农村的需要,删减部分脱离农村实际的内容,补充农村和乡土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农村实用经济政策、经营管理、就业指导等方面的教育。同时,增加课程的弹性和灵活性,各地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

为使“绿色证书”教育更适合农村普通初中学生,教育部、农业部将对“绿色证书”教育的有关教育内容和要求进行修订,省、地(市)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将据此组织、委托有关人员编写有关教学资料,供不同地区的农村普通初中学校选择使用。

农村初中课程改革涉及农业、科技、教育等诸多部门,各级地方政府应加强领导,采取有力措施支持课程改革,将课程改革纳入社区农科教结合、三教统筹的轨道。要通过对现有文化课教师的培训及聘请兼职教师等多种形式,解决师资问题;同时,要大力推进师范教育改革,发展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为农村培养“一专多能”的新型教师。

在地方人民政府的统筹协调下,可利用当地实施“丰收计划”、“星火计划”、“燎原计划”的资源作为学校的生产实习基地,学校还可与当地生产专业户、科技示范户和各种农民专业协会密切联系,利用他们的基地开展教学、科研、生产活动,把农村初中办成当地人才培养、科技推广、科学试验、技术服务的中心。

农业教育课程范文第3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人才;内涵式发展;通识教育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发展,行业、产业结构升级,生产方式变革,人才需求结构发生变化,创新型高素质人才需求猛增。在国家倡导“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的要求,“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背景下,通识教育在各个层次高校中越来越受重视,应用型本科高校尤其是民办性质的这类高校能否培养出受社会欢迎的高质量人才是其生命线,能否结合自身实际构建适合自身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是关乎学校社会信誉度和生存的重要课题。

一、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内涵分析

1.应用型本科与应用型人才内涵分析

应用型本科是国家构建高等教育分类体系的产物,它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三大类之一,三者通过人才培养定位来进行区分。应用型本科院校以服务地方或区域经济为目标,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办学思路,培养本科以上层次应用型和技术性人才。应用型人才是指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应用于一身,将知识转化成实践能力,具有人文知识,懂管理,从事一线生产、管理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它的内涵随着时代与时俱进。它具有知识结构多样化、实践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应用创新意识强四大特点。应用型本科人才不只是单方面强调动手能力强,还要求具备一定科学素养,受过一定的研究训练,要求熟练掌握本专业科学基础和技术理论,专业知识扎实。

2.应用型本科人才与高职高专应用型人才的区别

应用型本科人才很容易与高职高专应用型人才相混淆,其实他们有很大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从培养目标来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是在宽厚的通识教育基础上培养懂技术并具有技术创新潜力的人才;高职高专培养的是基础知识够用、能支撑其从事其专业的技能和实用人才。(2)从知识结构来看,应用型本科人才注重知识框架的搭建,受过系统的通识教育,知识体系完备,知识储备丰厚、科学创造力要强;高职高专注重技能的熟练与应用,不需要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够用、会用即可,以学生能掌握岗位技能操作要求知识、能上手为目标,要求职业技能扎实、操作运用能力强。(3)从能力培养来看,对应用型本科人才来说知识和能力并重,培养学生应用和创新和开发能力;高职高专注重的是技术和规范的传授,培养上手快速、适应工作要求能力强的人才。综合上述分析,应用型本科人才具有自己的特征。首先,它是相对于理论型人才而言的,突出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将培养创新意识、加强实践动手能力、夯实理论基础知识贯穿人才培养始终,铸就扎实的基础,培育创新开发的潜力;其次,它是一种高层次的人才;再次,它是社会急需的高素质人才,在突出“应用”特征的同时,还要突出“高素质”特征。在知识方面,不仅要求知识广度,还要求知识深度;在能力培养方面,要求实践操作能力与创新能力兼顾;在素质方面,要求专业素养与非专业素养相融合。

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内涵视域下的通识教育

1.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

从应用型本科人才内涵来看,不仅要求具备结构多样化的知识体系、较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更需有敏捷的思维、满满的正能量、精准的判断。而这正是通识教育的任务之一。从社会层面来说,通识教育注重基本能力的训练、健全的人格养成、合格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的培养;从个人层面来说,通识教育更注重个体高层次发展需求,培养学生追求真善美,陶冶高尚情操、形成正确价值选择和判断力,培养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的人。专业教育,顾名思义,主要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专业技能的训练,培养专业精良的人才。专业教育下人的知识面不一定有多宽,但是专业化程度高,业务精良。因此过度强调专业教育的后果就是培养的人才知识面不宽,思维定式固化,变通性差。而通识教育正好能与专业教育相互补充。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不是单独靠通识教育或专业教育就可以完成的,需经过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联手共同实现,因此二者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

2.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譬如鸟之两翼,不可偏颇

(1)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基础。通识教育侧重于最基本素养与能力的培养,它能为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储备更加充分和厚实的知识资源。通识教育涵盖多个学科,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除了知识面的宽广,更多留在脑海里的是面对问题时的解题思路,在解决专业问题时好的思路犹如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通识教育以其广博的学科内容,为学生全面发展铺就平台,在此基础之上因材施教,更能培养高素质、尖端科技专业人才。(2)通识教育服务于专业教育。专业教育对专业知识要求更精细化,带着宽厚的通识教育积累、习得的综合能力进行专业学习如虎添翼,能很快抓住重点,与通识基础较薄弱的人相比学习效率更高,尤其是随着交叉学科与专业的兴起,更需要通识教育提供基本素养支持。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专业教育的问题逐渐显现,长期专业化教育模式呼唤通识教育为其做铺垫。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是全球化趋势的客观要求。综上所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互相融合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

三、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路径

通识教育的任务正好满足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内涵要求,在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中不能缺席,它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质量和特色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尤其在民办性质高校中探索适合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实际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对于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形成办学特色,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加强顶层设计,优化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严格遵守学校人才培养定位,把握高等教育和人才成长规律,摒弃过度注重专业教育忽视通识教育观念,从顶层设计入手,将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优化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意见,从培养方案整体框架出发设计、优化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尤其是民办性质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与公办院校相比在课程资源、师资数量和水平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可通过对已有课程进行优化整合,充分利用网络优质资源开展教师培训,引进优质精品课、慕课等资源。学校可结合各学院特点将部分通识教育资源纳入必选课程,通识教育课程可与专业教育课程进行结对搭配,建立有机联系,实现深层次融合,共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比如,沧州交通学院通识教育课程包含公共必修课程、公共选修课程、素质教育实践课程三个模块。对于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坚持整设计的原则,优化课程内容、对部分同类课程学时学分进行分类设置,供各专业按照需求进行选择,满足专业教育需求。(图1)公共选修课程设置主要通过三个途径,一是在全校征集遴选,鼓励有相关学科专业背景和一定教学能力的教师开设公选课,为保证课程质量设立课程竞争淘汰机制,选课不满80人的课程不予开课;二是引入超星网络公选课,以解决本校课程数量和质量不足的问题;三是借助互联网相关教学平台,整合原有课程开展翻转课堂教学试点,使选修课在教学内容、授课质量上有大幅提高。在课程设置上精挑细选,注重学科的全面性,既有涵养学生人情怀的文史哲课程,又有培养科学思维的天文、地理、数理化课程;还有提高艺术修养的艺术、音乐类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建立融通性的知识体系与思维结构,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学生可根据自身需要、兴趣方向等选择一定的课程进行修读,学习完成后将成绩记录到学生成绩单予以肯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一个很重要方面就是实践动手能力,因此,作为纯理论通识教育课程的补充,开展素质教育实践,也可称作第二课堂。它不占用课堂时间,属于隐性课程。素质教育实践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学校制定了创新创业与素质教育学分认定办法,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教育及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专业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制定学分内容框架及认定标准,学生创新创业与素质教育学分包含五类: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类、职业资格与技能培训类、文体及身心发展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类、其他类。

2.以教学模式改革为抓手,提高通识教育课程质量

(1)改革传统授课方法。在信息化时代,传统授课方法的弊端凸显,沧州交通学院变革原有传统教学方式方法,以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引导,将知识点串联起来,组建教学模块等多种形式,实施教学改革,逐步提高通识教育课程吸引力,加强其与业教育的有力衔接;加强通识课教师能力提升与专业课教师沟通,让通识课教师真正了解专业教育对于该门课程的实际需求,结合专业案例,找好切入点、真正做到相互融合;借助网络信息化有利条件,引入优质超星网络公选课,以兴趣促学习,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法,夯实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互动、讨论式教学、案例式教学为典型案例,培养一批特色鲜明、教学效果好、学生喜爱的通识教育课程。在传统授课方法方面,思政教研室“想方设法”让思想政治课程走进学生心里。数学与物理类课程为实现与专业课程的“无缝对接”按多种学时授课,以供不同专业根据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加以选择,结合专业相关案例进行讲解,根据教学生的特点和理解能力,对于部分难以理解和推导的公式采取简化推导过程、识记结论的方法,根据考研学生需求单独以课下培训形式补齐相关内容,针对部分专业开展数学建模公共选修课程,培养学生数学思维。(2)开展通识教育翻转课堂试点。充分利用学银在线、雨课堂、超星尔雅、学堂在线等网络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面向大一和大二学生开设物理实验类、思想政治类必修课;面向全校开设人文类、哲学类、历史类、艺术类公共选修课翻转课堂试点。其中,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在校级精品课建设的基础上立项建设成为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这些通识教育翻转课堂试点为后续其他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3.以改革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为手段,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

课程考核结果是评价一门课程学习效果的标准,增加过程考核环节或加大过程考核环节比重更能体现公平公正、改革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也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动力。在通识教育课程考核方面,沧州交通学院结合本校课程特点、学情,改革课程考评体系,细化过程考核内容,适当提高过程考核比例。比如,将课堂表现、出勤情况、平时作业提交与完成情况、实践环节等多项指标纳入平时考核,由原先侧重对学生知识记忆能力的书面考核转换为侧重对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初步形成了一套通识教育课程评价体系。(见图2)公共必修理论课程考核成绩基本由三部分构成:课堂表现、平时作业、期末考试。公共必修实践课程将实践考核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标准。比如,大学物理课程平时考核成绩比例为20%,期末闭卷笔试成绩比例为60%,演示实验室作为第二课堂,学习成果以论文的形式呈现,并占总成绩的20%。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采用闭卷形式,注重加强平时考核,包括学生课堂展示、小组讨论、回答问题次数、读书报告等,并把考试与平时综合考查结合起来,平时成绩占比25%,社会实践成绩占比25%,期末试卷成绩占比50%。公共选修课程考核全部采用考查形式,把学生课堂表现、课下任务完成情况作为重点考核之一,通过期末小论文来考察学生的理解、掌握和写作能力。

四、结论

结合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境遇,构建符合本校学生发展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为应用型人才培养铺设宽厚基础,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拓展知识的能力,从而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实践,对于促使学校尽快走上质量和特色兼备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叶忠海.应用型人才培养和高等继续教育改革[J].职教论坛,2015(24):41-43.

[2]王玉萍.地方性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

农业教育课程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内容;渗透

义务教育阶段有没有必要、可不可以渗透职业教育内容?虽然教育综合改革10年的经验已经充分证实了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职业教育法也有相应的规定,然而要真正实行起来,恐怕还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还需要我们提高熟悉,加强对渗透方法和途径进行研究,还需要我们对渗透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本文就此谈几点个人看法。

渗透的必要性

(一)义务教育的薄弱性和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的滞后性的现实情况对义务教育阶段渗进职业教育内容提出了要求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义务教育还相当薄弱。九年义务教育是我国教育中的“重中之重”,但由于经费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义务教育,非凡是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大量学生不能完成义务教育,要害在于辍学和流失的问题不能彻底解决,这既降低了义务教育的普及水平,又囤积下成批的低素质人口,甚至成为不断产生新文盲的重要原因。根据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2000年全国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33年,相当于初中一年级的文化程度,同期城市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2年,相当于高中一年级的文化程度。截至2001年,我国尚有522个县未实现“普九”,覆盖全国总人口10%左右的地区。

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滞后,大量初中毕业生无法升学,制约着劳动力文化水平的提高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据各年度《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的数据,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和2003年全国初中生平均升学率分别为50.7%、50.0%、51.2%、53.2%、58.3%和59.6%,农村地区还远低于50%。这表明有近一半的初中毕业生不能接受高中阶段教育,且地区间存在较大差异。我国目前每年新增农村剩余劳动力有500万至600万,其中绝大多数是没有升入高中的初中毕业生。

义务教育的薄弱性和高中教育发展的滞后性,要求我们必须在义务教育阶段就开始渗透职业教育内容,否则,这些不能完成义务教育的学生和虽已完成义务教育但没有接受过职业教育的学生,一毕业就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升学无门,就业无路,致富无技,步入社会后仍属于体力型劳动力,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劳动者在择业过程和就业之后的不适应对职业教育提出了要求

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没有接受过职业教育的劳动力总体上表现为低素质,在择业过程和就业之后存在诸多问题。

就业难度加大现代社会的大生产,其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对劳动力文化程度的要求亦越来越高,很多用工单位都要求受聘对象具有高中以上学历或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这说明,低文化和无文化的农业富余劳动力受市场竞争机制的约束,其转移难度明显增大,职业选择的余地也受到比较大的限制。有资料显示,全国城镇对熟练工人的需求达58%以上,而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技术素质离这种需求相差甚远。从农村劳动力的后备力量看,即使他们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但因他们在普通学校接受的只是升学模式的教育,很少学到实用技术和从业技能,最终多陷入升学无门、就业无路、致富无技的窘境。

就业岗位层次不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低下既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也制约了农村劳动力就业层次的提高。低素质的“农民工”难以在劳动力市场上和“下岗职工”相抗衡,必然失去在城市“拾遗补阙”的机会,农民工往往只能选择在建筑、运输等部门干体力活,选择在劳动密集型企业就业,就业岗位层次不高。

就业稳定性差低素质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和经济周期的相关程度增大,一旦经济过热,如房地产升温、运输繁忙,“农民工”的用武之地就会增多;反之,一旦经济萧条,已经成为经济学家们研究课题的“民工回流”现象就会出现。这样一来,就使得曾经被一些经济学家看好的中国特色农民流动就业,随着经济周期而上下波动,这一点在2000年和2001年就表现得非常明显。农村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周期的固有联系不可避免地表现出来。

可见,无论是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难度、就业岗位的层次,还是从农民转业的稳定性来考虑,加强对准“农民工”——农村义务教育毕业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职业教育是当务之急!

(三)义务教育阶段渗透职业教育内容最符合农村实际,也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农民的办学积极性

首先,从教育的角度看,基础教育系统在我国农村是最正规、组织最健全、农民花钱最多、在农民心目中也最有分量的教育体系。然而,在许多农村地区,它是否能对农村的社会经济产生明显而直接的促进作用却值得探讨。那些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的毕业生,那些留在本乡本土就业的青少年迟迟不能进入角色,或虽然进入角色,却仍然按照传统方式从事农业生产。所以,在农村义务教育中渗透职教内容,以此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实在是非常必要的,也最符合农村实际。

第,从农民的角度看,渗透职教因素可增加他们对义务教育的支持程度,还可增加学生(未来农民)学习的自主参与程度。农民的支持首先表现在是否愿意对教育做更大的投入;其次表现在是否支持学生完成学业。但是,这两点均取决于农民是否感到教育对他们有着看得见的效益和作用。学生的参与程度主要是指他们是否对学习有爱好,是否愿意把义务教育的课程学完。然而,依笔者所见,情况却不尽如人意,在不少地方,农民投入并不十分情愿,学生亦有相当的隐性辍学率,非凡是到初三,辍学就有相当的数量了。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的基础教育脱离实际,农民不予支持,升学无望的学生也实在无爱好学下去了。假如在基础教育中适当渗透职教因素,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剂良药。

第三,从社会和经济发展角度看,由于农村的发展相对落后,人口相对分散,社会分工、职能分化也不如城市,因此,在农村义务教育内容中渗透一些职教内容是符合实际的,也是必要的。

(一)义务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内容的理论依据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包括初中阶段的职业技术教育。国务院制定的《关于%26lt;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6gt;的实施意见》要求各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要从实际出发,“农村尤其是经济发展程度较低的地区,初中应适时注入结合本地需要的职业教育内容;也可以在初中教育的一定阶段,实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分流;有的地区可试办职业初中。”因此,在义务教育阶段渗透职业教育内容,培养当地经济所需的有一定生产技能的劳动者和各种初级人才,符合《纲要》精神。

()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内容的特点

现行的各科教学大纲,在“教学要求”中,都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以便学生更好地把握所学知识和技术,以及这些知识和技能在工农业生产、第三产业、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从教学内容的可解性看,义务教育中的许多内容与职业教育是相通的,这就大大减少了增加这些内容的难度。例如,义务教育中自然科学的内容只要一具体化,就成为许多实用的科学技术;职业道德、法律、社会交往知识,也不过是义务教育中思想政治课的延伸,等等。

(三)新课程改革提供了有利机遇

教育部于2001年在全国38个部级实验区正式启动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目前全国共有1642个实验区的3500万中小学生开始使用新课程。新课程增加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历史与社会》、《艺术》、《综合实践活动》,以及高中的《技术》等必修课。新课程所增加的必修课蕴含了大量的职业教育内容。2004年秋季全国范围内2576个县(市、区)实施了义务教育新课程,约占全国总县数的90%,2005年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全面进入新课程;普通高中新课程2004年在广东、山东、海南、宁夏4省区开始实验,到2007年,全国全面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

新课程改革为义务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内容提供了良好机遇。教育部部长周济在2004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加强对农村地区课程改革的指导和支持,紧密联系农村实际,开设一些职业技术课程。

渗透的途径方法

(一)加强义务教育文化课中职教内容的渗透

当前,我们应将在义务教育文化课中渗透职教内容作为重点,根据课程特点,结合教材中相关内容,有意识地渗透职业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我国普通学校现行的各科教材,非凡是中学物理、化学、生物、数学、地理,小学的自然学科与生产实践有着广泛的联系,完全可能使学生了解现代生产的基本原理,把握一定的工农业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要充分利用文化科学知识中的有利因素,加强教学与现代工农业生产的联系。各科教学都要重视实践环节,加强观察、演示、实验、操作、练习和实习作业,组织学生到实习工厂、实验园地以及校外挂钩的工矿、企业、农科所进行参观、实验、测量、探求,使学生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理解和把握生产技术知识,将所学的科学知识和原理运用于实际生活,从中培养科学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判定力、创造力得到发展。

()进行农村义务教育与职业教育课程的整合

目前,农村义务教育的课程内容严重地存在着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问题,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不能反映农业现代科技、农村社会发展的新内容,同职业需要很少联系,致使回乡初中毕业生在思想、心理、技术、劳动技能等方面缺乏从事农业生产的必要预备,难以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这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因此,有必要对现行的农村义务教育课程体系进行反思和重构,在农村义务教育课程体系中拓展职业教育课程,使农村义务教育课程和职业教育课程相互整合。要对现行的课程体系中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对学生今后的成长没有多少价值的课程进行革命性清理。除了正常开设国家规定的课程之外,应当有区别地重点开设农村社区服务、社会实践课程及劳动与教育课程。这类课程的设置应根据本社区的地域特点及文化需要,体现出鲜明的职业性,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农村建设或经过培训后转入相应的行业服务。它可以作为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来开发,也可以融入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学习领域中去。

(三)实行“3+1”模式

过去,我国的大部分农村地区实行的是“5+3”模式,即小学5年,初中3年,目前进行的“6+3”模式转换异常艰难,绝大部分农村地区已经习惯了小学5年的教学体系,不愿意让孩子多上一年小学,这种思维模式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从教学纲要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上看,小学6年过于松散,初中3年过于紧张,这也是广大一线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的共同感受,学制改革势在必行。我们认为,实行“5+4”模式比较合适,即小学5年,初中4年。初中实行“3+1”模式,即初中三年文化课学习结束后,根据学生接受水平和实际需要,进行一年的职业教育,使学生把握初级技能。

(四)实施绿色证书制度

自1994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农业部《关于实施绿色证书工程的意见》以来,在总结绿色证书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近年来,有些地方的教育部门根据当地实际需要,在农村初中引进绿色证书教育,即要求学生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除取得毕业证外还应取得职业技术培训合格证。具体做法是:在保证执行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3+1”教育,即在三年初中教育的基础上,安排一年的绿色证书培训,学生就有了更为全面的学习和系统把握农业知识和技能的机会,既奠定了学生升学基础,又为将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和治理创造了必要条件。实践证实,根据本地实际,在农村普通初中阶段试行绿色证书教育是完全必要且可行的。

渗透中应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一)加强渗透宣传,创造适宜的舆论氛围

农村义务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内容是一种新事物,牵涉到学生、家长、教师、政府和社会等方方面面,必然会碰到不少困难和阻力。改革能否成功,要害取决于政府、学校和社会能否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因此,我们认为,要搞好这项改革,当务之急是要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各种新闻媒体大造舆论,宣传义务教育中渗进职业教育的目的和意义,使社会各方面充分熟悉这项改革对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必须突破传统的“质量”标准,端正教育内部以及社会各界的教育质量观,破除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把升学率和各文化学科考试分数当作检验、衡量学校办学水平和学生学习质量的唯一标准的传统,树立全面发展的新观念。

()教材建设

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渗透职业教育内容最重要的问题是教材问题。教材建设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解决:一是文化课中渗透职教知识点,要求教师将教材中与职业教育相关的知识点挖掘、归纳、整理,在讲授文化课时有意识地贯穿其中;是新增职教内容,结合当地实际,组织人力编写乡土教材;三是根据“3+1”模式,有选择地利用其他地区的教材。

(三)教师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是顺利实施“普九”阶段渗透职教的要害问题。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主要有四条:一是通过培训教育、引导教师树立职教意识,热悉职教政策,把握职教动态,了解职教信息,以便尽快适应“渗透”教学;是鼓励现有教师边教边学,自我提高,把握相近专业知识,实现一专多能;三是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做法,选送部分教师到高职院校进修,培养职教专业教师;四是在社会其他部门选聘部分热爱职业教育、专业知识丰富、生产技能较高的专业人员来校任教。

(四)实训基地建设

职业教育的最大特点是技能练习,而实训设施及基地建设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技能练习的提高。因此,重视实训设施及实习基地的建设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主要途径有:一是加强校内实习基地建设,要根据所设职教内容,筹措资金,购置专业设施,开设实习基地,使基地建设与师资、教材建设并举并重,满足教学需求;是个别职教内容由于校内条件制约无法开展教学,可通过校外租借、与企业签订租用合同等,建立长期稳定关系,保证教学需要。

(五)职教内容的选择

职教内容的选择要大胆跳出“农门”,不再局限于传授种植、养殖技能。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2001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到第产业的比例为49.9%,转移到第三产业的比例为44.6%,转移到外地仍然从事农业的仅占5.5%。可见,未来农民迫切需要的是第、第三产业的专业技能,针对农村的职业教育应该适应这种需要。要根据本地经济特点或劳动力输入地的需求选择要渗透的职教内容。

参考文献:

[1]雷世平,姜群英.职业教育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J].职业技术教育,2003,(28).

[2]赵北志.关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渗进职业教育问题[J].教育与职业,1999,(6).

农业教育课程范文第5篇

(一)劳动者在择业过程和就业之后的不适应对职业教育提出了要求

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没有接受过职业教育的劳动力总体上表现为低素质,在择业过程和就业之后存在诸多问题。

就业难度加大现代社会的大生产,其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对劳动力文化程度的要求亦越来越高,很多用工单位都要求受聘对象具有高中以上学历或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这说明,低文化和无文化的农业富余劳动力受市场竞争机制的约束,其转移难度明显增大,职业选择的余地也受到比较大的限制。有资料显示,全国城镇对熟练工人的需求达58%以上,而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技术素质离这种需求相差甚远。从农村劳动力的后备力量看,即使他们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但因他们在普通学校接受的只是升学模式的教育,很少学到实用技术和从业技能,最终多陷入升学无门、就业无路、致富无技的窘境。

就业岗位层次不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低下既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也制约了农村劳动力就业层次的提高。低素质的“农民工”难以在劳动力市场上和“下岗职工”相抗衡,必然失去在城市“拾遗补阙”的机会,农民工往往只能选择在建筑、运输等部门干体力活,选择在劳动密集型企业就业,就业岗位层次不高。

就业稳定性差低素质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和经济周期的相关程度增大,一旦经济过热,如房地产升温、运输繁忙,“农民工”的用武之地就会增多;反之,一旦经济萧条,已经成为经济学家们研究课题的“民工回流”现象就会出现。这样一来,就使得曾经被一些经济学家看好的中国特色农民流动就业,随着经济周期而上下波动,这一点在2000年和2001年就表现得非常明显。农村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周期的固有联系不可避免地表现出来。

(二)义务教育的薄弱性和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的滞后性的现实情况对义务教育阶段渗进职业教育内容提出了要求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义务教育还相当薄弱。九年义务教育是我国教育中的“重中之重”,但由于经费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大量学生不能完成义务教育,关键在于辍学和流失的问题不能彻底解决,这既降低了义务教育的普及水平,又囤积下成批的低素质人口,甚至成为不断产生新文盲的重要原因。根据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2000年全国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33年,相当于初中一年级的文化程度,同期城市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2年,相当于高中一年级的文化程度。截至2001年,我国尚有522个县未实现“普九”,覆盖全国总人口10%左右的地区。

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滞后,大量初中毕业生无法升学,制约着劳动力文化水平的提高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据各年度《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的数据,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和2003年全国初中生平均升学率分别为50.7%、50.0%、51.2%、53.2%、58.3%和59.6%,农村地区还远低于50%。这表明有近一半的初中毕业生不能接受高中阶段教育,且地区间存在较大差异。我国目前每年新增农村剩余劳动力有500万至600万,其中绝大多数是没有升入高中的初中毕业生。

义务教育的薄弱性和高中教育发展的滞后性,要求我们必须在义务教育阶段就开始渗透职业教育内容,否则,这些不能完成义务教育的学生和虽已完成义务教育但没有接受过职业教育的学生,一毕业就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升学无门,就业无路,致富无技,步入社会后仍属于体力型劳动力,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可见,无论是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难度、就业岗位的层次,还是从农民转业的稳定性来考虑,加强对准“农民工”——农村义务教育毕业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职业教育是当务之急!

(三)义务教育阶段渗透职业教育内容最符合农村实际,也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农民的办学积极性

首先,从教育的角度看,基础教育系统在我国农村是最正规、组织最健全、农民花钱最多、在农民心目中也最有分量的教育体系。然而,在许多农村地区,它是否能对农村的社会经济产生明显而直接的促进作用却值得探讨。那些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的毕业生,那些留在本乡本土就业的青少年迟迟不能进入角色,或虽然进入角色,却仍然按照传统方式从事农业生产。所以,在农村义务教育中渗透职教内容,以此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实在是非常必要的,也最符合农村实际。

第二,从农民的角度看,渗透职教因素可增加他们对义务教育的支持程度,还可增加学生(未来农民)学习的自主参与程度。农民的支持首先表现在是否愿意对教育做更大的投入;其次表现在是否支持学生完成学业。但是,这两点均取决于农民是否感到教育对他们有着看得见的效益和作用。学生的参与程度主要是指他们是否对学习有兴趣,是否愿意把义务教育的课程学完。然而,依笔者所见,情况却不尽如人意,在不少地方,农民投入并不十分情愿,学生亦有相当的隐性辍学率,特别是到初三,辍学就有相当的数量了。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的基础教育脱离实际,农民不予支持,升学无望的学生也实在无兴趣学下去了。如果在基础教育中适当渗透职教因素,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剂良药。

第三,从社会和经济发展角度看,由于农村的发展相对落后,人口相对分散,社会分工、职能分化也不如城市,因此,在农村义务教育内容中渗透一些职教内容是符合实际的,也是必要的。

渗透的可能性

(一)义务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内容的理论依据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包括初中阶段的职业技术教育。国务院制定的《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要求各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要从实际出发,“农村尤其是经济发展程度较低的地区,初中应适时注入结合本地需要的职业教育内容;也可以在初中教育的一定阶段,实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分流;有的地区可试办职业初中。”因此,在义务教育阶段渗透职业教育内容,培养当地经济所需的有一定生产技能的劳动者和各种初级人才,符合《纲要》精神。

(二)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内容的特点

现行的各科教学大纲,在“教学要求”中,都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和技术,以及这些知识和技能在工农业生产、第三产业、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从教学内容的可解性看,义务教育中的许多内容与职业教育是相通的,这就大大减少了增加这些内容的难度。例如,义务教育中自然科学的内容只要一具体化,就成为许多实用的科学技术;职业道德、法律、社会交往知识,也不过是义务教育中思想政治课的延伸,等等。

(三)新课程改革提供了有利机遇

教育部于2001年在全国38个部级实验区正式启动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目前全国共有1642个实验区的3500万中小学生开始使用新课程。新课程增加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历史与社会》、《艺术》、《综合实践活动》,以及高中的《技术》等必修课。新课程所增加的必修课蕴含了大量的职业教育内容。2004年秋季全国范围内2576个县(市、区)实施了义务教育新课程,约占全国总县数的90%,2005年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全面进入新课程;普通高中新课程2004年在广东、山东、海南、宁夏4省区开始实验,到2007年,全国全面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

新课程改革为义务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内容提供了良好机遇。教育部部长周济在2004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加强对农村地区课程改革的指导和支持,紧密联系农村实际,开设一些职业技术课程。

渗透的途径方法

(一)加强义务教育文化课中职教内容的渗透

当前,我们应将在义务教育文化课中渗透职教内容作为重点,根据课程特点,结合教材中相关内容,有意识地渗透职业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我国普通学校现行的各科教材,特别是中学物理、化学、生物、数学、地理,小学的自然学科与生产实践有着广泛的联系,完全可能使学生了解现代生产的基本原理,掌握一定的工农业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要充分利用文化科学知识中的有利因素,加强教学与现代工农业生产的联系。各科教学都要重视实践环节,加强观察、演示、实验、操作、练习和实习作业,组织学生到实习工厂、实验园地以及校外挂钩的工矿、企业、农科所进行参观、实验、测量、探求,使学生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理解和掌握生产技术知识,将所学的科学知识和原理运用于实际生活,从中培养科学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判断力、创造力得到发展。

(二)进行农村义务教育与职业教育课程的整合

目前,农村义务教育的课程内容严重地存在着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问题,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不能反映农业现代科技、农村社会发展的新内容,同职业需要很少联系,致使回乡初中毕业生在思想、心理、技术、劳动技能等方面缺乏从事农业生产的必要准备,难以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这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因此,有必要对现行的农村义务教育课程体系进行反思和重构,在农村义务教育课程体系中拓展职业教育课程,使农村义务教育课程和职业教育课程相互整合。要对现行的课程体系中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对学生今后的成长没有多少价值的课程进行革命性清理。除了正常开设国家规定的课程之外,应当有区别地重点开设农村社区服务、社会实践课程及劳动与教育课程。这类课程的设置应根据本社区的地域特点及文化需要,体现出鲜明的职业性,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农村建设或经过培训后转入相应的行业服务。它可以作为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来开发,也可以融入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学习领域中去。

(三)实行“3+1”模式

过去,我国的大部分农村地区实行的是“5+3”模式,即小学5年,初中3年,目前进行的“6+3”模式转换异常艰难,绝大部分农村地区已经习惯了小学5年的教学体系,不愿意让孩子多上一年小学,这种思维模式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从教学纲要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上看,小学6年过于松散,初中3年过于紧张,这也是广大一线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的共同感受,学制改革势在必行。我们认为,实行“5+4”模式比较合适,即小学5年,初中4年。初中实行“3+1”模式,即初中三年文化课学习结束后,根据学生接受水平和实际需要,进行一年的职业教育,使学生掌握初级技能。

(四)实施绿色证书制度

自1994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农业部《关于实施绿色证书工程的意见》以来,在总结绿色证书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近年来,有些地方的教育部门根据当地实际需要,在农村初中引进绿色证书教育,即要求学生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除取得毕业证外还应取得职业技术培训合格证。具体做法是:在保证执行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3+1”教育,即在三年初中教育的基础上,安排一年的绿色证书培训,学生就有了更为全面的学习和系统掌握农业知识和技能的机会,既奠定了学生升学基础,又为将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创造了必要条件。实践证明,根据本地实际,在农村普通初中阶段试行绿色证书教育是完全必要且可行的。

渗透中应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一)加强渗透宣传,创造适宜的舆论氛围

农村义务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内容是一种新事物,牵涉到学生、家长、教师、政府和社会等方方面面,必然会遇到不少困难和阻力。改革能否成功,关键取决于政府、学校和社会能否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因此,我们认为,要搞好这项改革,当务之急是要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各种新闻媒体大造舆论,宣传义务教育中渗进职业教育的目的和意义,使社会各方面充分认识这项改革对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必须突破传统的“质量”标准,端正教育内部以及社会各界的教育质量观,破除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把升学率和各文化学科考试分数当作检验、衡量学校办学水平和学生学习质量的唯一标准的传统,树立全面发展的新观念。

(二)教材建设

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渗透职业教育内容最重要的问题是教材问题。教材建设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解决:一是文化课中渗透职教知识点,要求教师将教材中与职业教育相关的知识点挖掘、归纳、整理,在讲授文化课时有意识地贯穿其中;二是新增职教内容,结合当地实际,组织人力编写乡土教材;三是根据“3+1”模式,有选择地利用其他地区的教材。

(三)教师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是顺利实施“普九”阶段渗透职教的关键问题。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主要有四条:一是通过培训教育、引导教师树立职教意识,热悉职教政策,掌握职教动态,了解职教信息,以便尽快适应“渗透”教学;二是鼓励现有教师边教边学,自我提高,掌握相近专业知识,实现一专多能;三是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做法,选送部分教师到高职院校进修,培养职教专业教师;四是在社会其他部门选聘部分热爱职业教育、专业知识丰富、生产技能较高的专业人员来校任教。

(四)实训基地建设

职业教育的最大特点是技能训练,而实训设施及基地建设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技能训练的提高。因此,重视实训设施及实习基地的建设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主要途径有:一是加强校内实习基地建设,要根据所设职教内容,筹措资金,购置专业设施,开设实习基地,使基地建设与师资、教材建设并举并重,满足教学需求;二是个别职教内容由于校内条件制约无法开展教学,可通过校外租借、与企业签订租用合同等,建立长期稳定关系,保证教学需要。

(五)职教内容的选择

职教内容的选择要大胆跳出“农门”,不再局限于传授种植、养殖技能。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2001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产业的比例为49.9%,转移到第三产业的比例为44.6%,转移到外地仍然从事农业的仅占5.5%。可见,未来农民迫切需要的是第二、第三产业的专业技能,针对农村的职业教育应该适应这种需要。要根据本地经济特点或劳动力输入地的需求选择要渗透的职教内容。

参考文献:

[1]雷世平,姜群英.职业教育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J].职业技术教育,2003,(28).

[2]赵北志.关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渗进职业教育问题[J].教育与职业,1999,(6).

[3]赵秀玲.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中的素质障碍与提升措施[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4]郭锋.农村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课程的整合[J].教育与职业,2003,(17).

摘要:本文探讨了在农村义务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内容的可能性,并提出了在各学科教学中进行渗透,农村义务教育与职业教育课程整合,实行“3+1”模式,实施绿色证书制度等具体的渗透途径和方法以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