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急诊护理

急诊护理范文精选

急诊护理

急诊护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急诊护理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应用效果

医院急诊科收治的患者病种繁多,病情危重且进展迅速,并发症及临床病死率均居较高水平。在急诊科日常工作中,分诊是一项重要环节,可使患者得到及时救治;但因急诊应对的突发事件如创伤、意外事故等远高于门诊,且患者流动性大,护理人员背负着沉重的工作压力,难以准确预测风险事件、制定防范措施[1]。故加强分诊安全管理,减少医护纠纷,对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急诊护理质量意义重大。本次研究就此展开探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观察组200例选自我院急诊科2014年6月—2015年6月加强分诊安全管理后的患者,其中男104例,女96例;年龄21岁~43岁,平均年龄(33.4±2.3)岁。对照组200例选自2013年6月—2014年6月实施常规分诊管理的患者,其中男106例,女94例;年龄20岁~42岁,平均年龄(33.8±2.4)岁。2组患者对本次试验均知情同意,排除有意识障碍、沟通障碍者。组间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病例应用常规分诊管理方案;观察组实施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具体步骤如下。

1.2.1急诊环境管理

急诊与门诊区域需明确划分,设醒目标识,避免患者误入,干扰医护人员正常工作。急诊除分区安排患者就诊外,功能区与诊室需设清晰标识,在醒目位置挂分诊流程图,以节约患者询问时间。

1.2.2风险管理

积极开展安全管理培训,使护士增强预防措施,提高自我防护能力。定期开展风险教育,使护理人员对本岗位高风险性质有正确认识,做好风险信息收集,相关风险事件需及时通报,以增强识别风险的能力。对护理人力资源合理配备,降低护士工作负荷,防范工作繁重增加护理风险。

1.2.3制度及语言行为管理

遵循首诊负责制,如遇到急诊资源有限或接诊患者困难的情况,需向护士长和科主任及时汇报。制定分诊规范服务用语,提高沟通技巧,维护和谐护患关系。

1.2.4法律法规管理

组织分诊护士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另外,可结合医疗纠纷案例开设讲座,提高护士防范意识。

1.2.5分诊业务能力培训

制定合理、科学、有效的分诊标准;分诊岗位由高年资具丰富急诊工作经验的护士担任,以保障分诊准确率。患者被送至急诊科后,需迅速接诊,询问病情。对急救车运送的患者,需与随行医生做好交接,评估病情;危重且凶险者,立即送抢救室。

1.2.6加强监督管理

设监控系统及意见箱,对患者诉求及时了解并针对性处理,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1.3观察指标

护理质量:发放调查问卷,包括护理服务态度、突发事件处理能力等,共100分,分值越高,效果越好。满意度:发放调查问卷,包括服务态度、分诊技术等,总分100分,分值越高,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u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护理质量、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在急诊分诊工作中,环境、护理人员自身、患者及家属、急诊工作内容等均为风险因素。急诊接收的患者素质参差不齐,流动性大,另外,还需接待咨询者,使分诊护士工作量加大,对需就诊的患者有所忽略[2]。另外,患者病种繁多,空气质量差,若护士防护意识不强,可增加医院感染风险。同时,护理人员繁重的工作量会影响工作态度,引发患者不满,或患者及家属焦虑抑郁感严重,遵医性不佳,易滋生不满情绪,均可影响护理质量。针对上述状况,本文观察组应用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先规范急诊环境,设置清晰的分诊流程标识;减轻分诊护士工作压力,另外,合理配备人力资源,可激发工作热情;加强风险管理,重视感染等危险事件防控,可确保患者及医护人员安全,减少医患纠纷;做好制度和语言行为管理工作,为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营造了良好环境;学习法律法规,增强法制观念,使各项操作有据可查,除规避风险外,还可防范纠纷;行业务培训和监督管理,可从根本上增强护士工作责任心,确保分诊工作安全、有效进行。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在急诊护理中应用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可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姚荷英,沈喜,王春燕.分级分区管理模式在急诊输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与评价[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1):64-66.

急诊护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不抛弃,不放弃;急诊护理;以人为本

急诊科是医院抢救急、危、重症的第一线,随着现代急诊医学的发展以及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突发性事故的不断增加,人们迫切需要高质量、高效率、服务好的急救工作,对急诊护理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急救护理人员,应该不断加强学习,具备牢固的护理知识,树立以人为本的护理意识,坚持“不抛弃,不放弃”的职业操守的服务理念。

1、牢固的护理知识是急诊护理的前提

“不抛弃,不放弃”是一种对病人强烈的责任感。掌握牢固的护理知识和正确、熟练的急救技术是有效展开急救护理的前提。急诊工作的突出特点是抢救生命,要求急诊护理人员具备高度抢救护理意识。急诊护理在抢救中时刻处于应激状态,各项抢救操作是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抢救的效率往往决定于某项操作的瞬间。因此不仅要求急诊护士有敏捷、快速的反应和果断处理问题的能力,还要有精湛娴熟的操作技术。一要快,即动作熟练,手急眼快,干净利落,用较少的时间高质量的完成操作任务;二要准,即操作起来准确无误,恰到好处;三要稳,即动作轻柔,灵巧,有条不紊可使病人获得安全感;四要好,即质量高,效率好。娴熟的技术在急诊抢救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往往能为病人赢得抢救时间。

2、应具备良好稳定的心理素质

急诊工作充满风险,具有不稳定性,无规律性。面对突发事件,如自杀、他杀、酗酒、电击等,情绪稳定性差的护士可能心理准备不足,心理防线易被突然升高的瞬间压力所冲垮。若想在处理突发事件和抢救病人时处变不惊、泰然自如,就必须在平时训练中提高心理适应能力时刻作好处理突发事件的心理准备,把紧张的抢救变成得心应手的工作,以筑起稳固的心理防线。稳定的心理素质,有助于专业技能的正常发挥,同时在抢救中要注重病人的心理护理,改变以往急诊护士动手不动口的作风,根据病人的特点掌握与其心理沟通的技巧,反复说明情绪对疾病的影响,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气氛,帮助病人自我放松,积极主动配合治疗。

3、应具备四种意识

一是树立强烈的紧急意识。急诊的特点突出一个“急”字,作为一名急诊护士,必须要有“急”的意识。凡到急诊科的病人都是较重或危急的病人,急诊护理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灵活的操作技能,善于处理紧急情况。接诊病人应在短时间内问清病史,首先从看、查,准确、迅速地评估病情。若有外伤,及时止血,临时包扎。心脏停搏、呼吸骤停是临床上最紧急的情况,如未能得到及时正确的抢救,患者将因全身严重缺氧而由临床死亡转为生物学死亡。相反,如能及时、正确地抢救,则部分生命可被拯救。二是树立责任意识。护理人员要热情为病人服务,具有高度责任心。在抢救和护理工作中,对待病人要态度和蔼、热情真挚、诚恳,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对病人一视同仁,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抢救中即使只有一线希望,就要付出最大努力,才能得到病人的信任和合作。应具有高尚的道德感和真挚的同情心。三是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急诊工作充满着风险,因此要求护士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各种高危性的操作业务不断增多,对病人机体的危害性增大,在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的情况下,向病人及家属说明操作的必要性和危险性,采取理解,给予支持,这样既成功抢救病人,又保护了自己。四是树立团队协作意识。急诊抢救工作是群体劳动,既分工又协作,工作目标是一致的,即抢救病人生命。在抢救危重病人时,无需下命令,大家齐心协力,能力互补,即成为高尚医德、浓厚的集体意识加精湛技术的医护战斗集体,时刻树立护士集体意识,培养她们的集体荣誉感和“集体”就是家的概念,使她们在情感,心理上互相依附,充分发挥非正式组织作用,在抢救病人的时候最大程度地发挥团队协作能力

4、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理念

人性化服务的理念是“病人第一,质量第一,服务第一”。护理人员要树立“尊重病人,关心病人,方便病人”的服务文化意识,实行“以人为本与全程服务”的行为准则。病人走进医院后,由于角色的转变、对环境的陌生、对各种诊疗器具的恐惧易使其在心理上产生猜疑、紧张、焦虑、不安,可采取相应的服务措施,消除病人负面情绪。尊重病人的生命价值,是开展人性化服务的内容之一,也是护理工作的要求。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及生存期望值的提高,护理人员首先要满足病人求生存、求健康的需求。在开展急救护理过程中,“不抛弃,不放弃”,尊重生命。

5、尊重病人个人尊严和隐私

维护病人的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在病人入院时护理人员应立即接诊,主动问候,介绍自己的名字,住院环境和设施,礼貌的称呼病人。在检查、治疗、护理时不直呼病人的姓名或床号,应尊称病人的姓名和职务,并遮盖病人身体的隐私部位,减少暴露,护理危重病人时更应注意这一点,卧床病人大小便及一些特殊部位检查,应用屏风遮挡或安装吊帘,使病人处于相对封闭空间。人性化服务体现在护理工作中的方方面面,给病人做告知时,要合情合理,保证不给病人造成不良后果。

6、结语

“不抛弃,不放弃”,是急诊护理人员医德的突出体现,是对生命的尊重,是急诊护理人员对病人高度负责,不断提升职业素养的表现。同时,这种高度负责的态度与强烈的责任意识,也能增强护理人员工作自豪感。

参考文献:

[1]《急诊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郭静,中外医疗,2009年05期

急诊护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不抛弃,不放弃;急诊护理;以人为本

急诊科是医院抢救急、危、重症的第一线,随着现代急诊医学的发展以及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突发性事故的不断增加,人们迫切需要高质量、高效率、服务好的急救工作,对急诊护理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急救护理人员,应该不断加强学习,具备牢固的护理知识,树立以人为本的护理意识,坚持“不抛弃,不放弃”的职业操守的服务理念。

1、牢固的护理知识是急诊护理的前提

“不抛弃,不放弃”是一种对病人强烈的责任感。掌握牢固的护理知识和正确、熟练的急救技术是有效展开急救护理的前提。急诊工作的突出特点是抢救生命,要求急诊护理人员具备高度抢救护理意识。急诊护理在抢救中时刻处于应激状态,各项抢救操作是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抢救的效率往往决定于某项操作的瞬间。因此不仅要求急诊护士有敏捷、快速的反应和果断处理问题的能力,还要有精湛娴熟的操作技术。一要快,即动作熟练,手急眼快,干净利落,用较少的时间高质量的完成操作任务;二要准,即操作起来准确无误,恰到好处;三要稳,即动作轻柔,灵巧,有条不紊可使病人获得安全感;四要好,即质量高,效率好。娴熟的技术在急诊抢救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往往能为病人赢得抢救时间。

2、应具备良好稳定的心理素质

急诊工作充满风险,具有不稳定性,无规律性。面对突发事件,如自杀、他杀、酗酒、电击等,情绪稳定性差的护士可能心理准备不足,心理防线易被突然升高的瞬间压力所冲垮。若想在处理突发事件和抢救病人时处变不惊、泰然自如,就必须在平时训练中提高心理适应能力时刻作好处理突发事件的心理准备,把紧张的抢救变成得心应手的工作,以筑起稳固的心理防线。稳定的心理素质,有助于专业技能的正常发挥,同时在抢救中要注重病人的心理护理,改变以往急诊护士动手不动口的作风,根据病人的特点掌握与其心理沟通的技巧,反复说明情绪对疾病的影响,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气氛,帮助病人自我放松,积极主动配合治疗。

3、应具备四种意识

一是树立强烈的紧急意识。急诊的特点突出一个“急”字,作为一名急诊护士,必须要有“急”的意识。凡到急诊科的病人都是较重或危急的病人,急诊护理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灵活的操作技能,善于处理紧急情况。接诊病人应在短时间内问清病史,首先从看、查,准确、迅速地评估病情。若有外伤,及时止血,临时包扎。心脏停搏、呼吸骤停是临床上最紧急的情况,如未能得到及时正确的抢救,患者将因全身严重缺氧而由临床死亡转为生物学死亡。相反,如能及时、正确地抢救,则部分生命可被拯救。二是树立责任意识。护理人员要热情为病人服务,具有高度责任心。在抢救和护理工作中,对待病人要态度和蔼、热情真挚、诚恳,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对病人一视同仁,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抢救中即使只有一线希望,就要付出最大努力,才能得到病人的信任和合作。应具有高尚的道德感和真挚的同情心。三是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急诊工作充满着风险,因此要求护士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各种高危性的操作业务不断增多,对病人机体的危害性增大,在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的情况下,向病人及家属说明操作的必要性和危险性,采取理解,给予支持,这样既成功抢救病人,又保护了自己。四是树立团队协作意识。急诊抢救工作是群体劳动,既分工又协作,工作目标是一致的,即抢救病人生命。在抢救危重病人时,无需下命令,大家齐心协力,能力互补,即成为高尚医德、浓厚的集体意识加精湛技术的医护战斗集体,时刻树立护士集体意识,培养她们的集体荣誉感和“集体”就是家的概念,使她们在情感,心理上互相依附,充分发挥非正式组织作用,在抢救病人的时候最大程度地发挥团队协作能力

4、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理念

人性化服务的理念是“病人第一,质量第一,服务第一”。护理人员要树立“尊重病人,关心病人,方便病人”的服务文化意识,实行“以人为本与全程服务”的行为准则。病人走进医院后,由于角色的转变、对环境的陌生、对各种诊疗器具的恐惧易使其在心理上产生猜疑、紧张、焦虑、不安,可采取相应的服务措施,消除病人负面情绪。尊重病人的生命价值,是开展人性化服务的内容之一,也是护理工作的要求。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及生存期望值的提高,护理人员首先要满足病人求生存、求健康的需求。在开展急救护理过程中,“不抛弃,不放弃”,尊重生命。

5、尊重病人个人尊严和隐私

维护病人的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在病人入院时护理人员应立即接诊,主动问候,介绍自己的名字,住院环境和设施,礼貌的称呼病人。在检查、治疗、护理时不直呼病人的姓名或床号,应尊称病人的姓名和职务,并遮盖病人身体的隐私部位,减少暴露,护理危重病人时更应注意这一点,卧床病人大小便及一些特殊部位检查,应用屏风遮挡或安装吊帘,使病人处于相对封闭空间。人性化服务体现在护理工作中的方方面面,给病人做告知时,要合情合理,保证不给病人造成不良后果。

6、结语

“不抛弃,不放弃”,是急诊护理人员医德的突出体现,是对生命的尊重,是急诊护理人员对病人高度负责,不断提升职业素养的表现。同时,这种高度负责的态度与强烈的责任意识,也能增强护理人员工作自豪感。

参考文献:

[1]《急诊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郭静,中外医疗,2009年05期

急诊护理范文第4篇

1.1护理行为的特殊性任何一种护理行为都具有两重性,即有益性和有害性方面。护理人员应预见在治疗的同时潜在的风险,如输注或服用特殊药物、侵入性操作等,如果这些行为符合要求、方法正确,则对患者的治疗康复起促进作用;如果患者体质异常或药物本身过敏就可能发生风险,给患者带来危害。

1.2低年资护士业务知识缺乏低年资护士临床经验不丰富,观察病情不及时或及时观察但不能判断结果而导致患者病情加重;使用特殊药物后(如镇静催眠类、降血压类、心血管类药物)没有告知该药物的注意事项而发生意外;使用特殊药物前不询问既往史和过敏史而发生意外;对新的药物、新的配伍禁忌不熟悉而发生意外;不能及时发现医嘱错误或执行错误医嘱而发生意外等。

1.3护理技术不到位抢救失血性休克时不能快速穿刺成功,需深静脉置管而导致抢救延时;急诊抢救时由于紧张对仪器不能熟练使用(如除颤仪、呼吸机等)而延误抢救;复杂的疾病不知道怎样去正确安置患者而发生意外(如颈椎、腰椎患者不知道要卧硬板床、颈椎制动等);不能及时有效地安排抢救步骤;在转运过程中没能预见到患者可能出现危及生命的问题(如大咯血未带简易吸引器,心肌梗死者忘带急救药品除颤仪)等。

1.4护理职业道德护理人员应有特殊的道德要求:如要对患者一视同仁,工作上要极端负责,一丝不苟,技术上要精益求精,任何情绪不可带到工作中,对同事要团结协作等。

1.5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进行操作时如果没有严格进行三查七对,导致发错药、打错针、抽错血、发生配伍禁忌等;由于责任心不强、交接班不认真、患者或家属提出疑问不核实,巡视记录不及时导致病情变化未及时发现等。

1.6文件记录不及时急诊抢救时往往需要争分夺秒;需要执行很多口头医嘱;需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详细记录。特殊检查、治疗、用药需患者或家属签字。如果文件记录不及时、不真实,与医疗病历不吻合或漏记多记,随意涂改或字迹不清,代签字等,一旦病患治疗效果不佳或死亡,都会对护理人员不利。

2防范措施

2.1加强责任心,提高职业道德护理工作是一项特殊的服务工作,具有高风险性,护士应加强责任心,提高职业道德,调整心态使生理、心理健康,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应具有高度的警觉性,从而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和高尚的职业道德服务好每位患者,工作中摒除杂念,全身心投入工作,从而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

2.2提高法律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组织急诊护理人员学习相关法律知识,特别是对《医疗事故处理条理》、《护士管理方法》等法律知识及与护理人员关系较密切的法律法规,使护理人员知法、懂法、守法,自觉遵守法律,避免差错事故和纠纷的发生,从而降低急诊护理风险。

2.3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准确无误地执行医嘱,121头医嘱应复述2遍,保留急救时用的空安瓶以便抢救后核对。急诊患者病情危重,具有突发性、艰巨性和不可预见性等特点,因此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加强急救技能的培训,注重专业知识和理论的学习,不断充实和更新知识,熟练掌握各种抢救仪器的使用及各种常见病的抢救流程,密切观察病情,随时向医师汇报。

2.4加强护患沟通尊重患者的权利,加强护患间的沟通,对各种检查、治疗方案的实施都需先征得患者同意,必要时履行签字手续:特殊用药告知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做好宣教工作。对老年患者、婴幼儿应加强巡视。另外,要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博览群书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树立“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思想,经常换位思考,加强护患沟通,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2.5规范急诊护理文件书写急诊护理文件记录应及时、准确、连续、完整、无涂改、记录内容真实、与病历相符,护理人员应意识到,每份护理文件都是法律文件,应当规范记录,随时准备为“责任举证倒置”提供法律依据。

2.6建立风险监控组织由科室主任、护士长、医师、护士组成风险监控小组,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及时处理纠纷,不能忽略小事,对科室潜在的风险做出分析评估和预测,特别是危重患者抢救,制定相应的防范和处理措施,保证急诊科护士资历>5年,以预防和减少风险事件。

急诊护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循证护理干预;手术室急诊患者;护理效果

循证护理是基于临床中症状和表现总结关键词语,通过信息数据库搜索相关文献,根据文献提出意见,拟定临床护理措施,并且结合临床和患者需要,制定个性化、人性化护理方案。常规护理措施仅仅针对于书本定义的护理内容,未将临床护理目标和对象转移为患者本人[1]。而循证护理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实施,本次调查主要针对常规护理干预和循证护理干预对手术室急诊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现将报告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特选取我院手术室收治的88例急诊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中男26例,女18例;年龄30~73岁,平均年龄(53.9±9.39)岁;体重47~79kg,平均体重(54.1±8.93)kg。观察组中男25例,女19例;年龄31~75岁,平均年龄(52.9±10.68)岁;体重48~80kg,平均体重(55.2±9.97)kg。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发现无明显差距(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给予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室急诊护理干预措施。

1.2.2观察组

给予观察组实施循证手术室急诊护理干预措施,详细内容如下:(1)评估患者术前状态:术前护理详细评估患者综合状况,如心理、既往病史、过敏史、手术史等[2];(2)收集护理问题:通过信息化数据平台检索,收集问题应具有一定针对性、科学性、系统性,避免搜索无本次调查无关的内容[3];(3)通过检索拟定护理干预措施:①压疮:主要由于患者体重、床单平整等有直接关系,术中应给予体重超重者水床或垫体位垫,以及患者手术床床单应平整,避免褶皱给予皮肤压力导致压疮发生;②低体温:由于患者紧张、保暖不当以及手术时间过长导致,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心理状况进行有效疏导和对于体重低患者应注意保暖避免由于体温低导致麻醉药品代谢异常,以及护理人员应在术中紧密配合术者术中操作,降低出错率,缩短手术时间;③术后颈肩疼痛:主要由于患者手术时间长及术中肢体外展过度所致,应提升手术配合默契度,缩短手术之间,且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摆舒适、易手术的体位[4];(4)术前防护宣导:术前由巡回护士进行访视,主要访视患者综合病情和既往病史,同时给予患者手术环境介绍、术中配合等宣导,提升患者对配合手术的信心和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能力;同时告知患者术前8h禁止食水、禁止佩戴隐形眼镜、义齿、饰品等,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术中发生误伤[5];(5)术中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应在术中注意说话语气、语言,避免相互之间交谈,为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应通过语言和非术野区域按摩等进行疏导,避免由于心理状态变化影响患者药物吸收或代谢[6]。

1.3观察指标

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接受治疗时间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调查采用SPSS19.0软件计算处理。组间计量和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组内计量和计数资料采用(x±s)和%表示,当P<0.05时说明对比数据差距有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是患者手术时间及接受恢复治疗时间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后接受恢复治疗时间均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

2.2对比两组患者对不同护理干预措施的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中,非常满意29例,占比65.91%;满意10例,占比22.73%;一般满意4例,占比9.09%;不满意1例,占比2.27%,满意度为97.73%。而对照组患者中,非常满意10例,占比22.73%;满意16例,占比36.36%;一般满意10例,占比22.73%;不满意8例,占比18.18%,满意度为81.8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循证护理为加拿大学者Guyatt1991年提出的,其核心为明确地、审慎地、明智地以及明确运用当代解决证据,做出解决患者病情的护理方案[7]。而手术室循证护理主要遵循患者目前综合病情寻找解决紧急和应积极护理证据,并根据拟定护理方案实施相应护理措施,且拟定计划应遵循合理、科学的原则,结合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护理经验和基础,以及患者个人意愿和需求,实施个人化、人性化护理计划[8]。通过本次调查发现,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接受恢复治疗时间分别为(68.9±2.79)min和(8.6±1.38)d,而对照组分别为(50.6±3.49)min和(5.2±1.01)d,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73%,对照组为81.8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综上所述,对于手术室急诊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刘犇,陈锐,张静,等.研究循证手术室护理用于手术室急诊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医药卫生:引文版,2016,8:97.

2吴展华,常后婵,别逢桂,等.循证手术室护理在手术室急诊患者护理中的应用.黑龙江医药,2016,29(5):1005~1006.

3刘莉,刘群英,韦性坪.手术室急诊患者护理中的循证护理运用效果探讨.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4:91.

4臧玮娜.手术室循证护理在改善急诊手术患者负性情绪与满意度中的效果观察.当代护士,2017,6:104~105.

5梁燕,王艳艳,薄瑞娜.循证护理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的应用分析.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1:207~208.

6黄丽庄,张红霞.手术室应用循证手术室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及价值分析.中国伤残医学,2015,23(11):161~162.

7杨美好,洪思友,黄桂华,等.临床护理路径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的应用.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28(8):1238~1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