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机服务论文

农机服务论文范文精选

农机服务论文

农机服务论文范文第1篇

1.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渠道单一、融资能力不强企业进行技术研发活动所需的启动资金来源较为单一,多数为企业内部的科研经费投入。一方面,科技型企业拥有较多的无形资产,实物资产相对较少,难以提供充足的抵押资产向银行申请贷款,而银行基于风险管理也不愿意提供贷款。随着地区科技型企业的迅速发展,90%的科技创新企业难以获得贷款,资金问题已成为其发展壮大的最大瓶颈。另一方面,发行股票和债券等直接融资渠道门槛设置较高,地区绝大部分科技创新企业规模小、信用等级较低,无法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筹集科技创新所需资金。银行支持科技创新企业的主动性亟需提高一方面,地区的科技型企业大都为创业型、成长型企业,资金少,经营风险大,难以满足银行实物资产抵押和短期业绩的要求,较难得到银行金融资本的及时有力支持。另一方面,企业进行研发投资的失败率较高,财务风险大,投资回报期较长,银行对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贷款持谨慎消极态度,导致银行“惜贷”、“慎贷”。

2.担保公司、保险公司缺乏支持科技创新企业的业务一方面,地区科技金融服务的类型单一,担保机构少、机制不完善、制度配套措施不全面,政府担保或商业担保均无法满足区域内区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的贷款担保需求。另一方面,专门针对科技创新融资的金融保险产品较少,缺乏产品技术研发责任保险和针对科技创新企业的年金保险等。特别是地区农业科技型企业较多,农业科技创新方面的保险产品更是鲜见,导致地区科技型企业担保难、贷款难。金融中介服务机构缺乏目前地区企业技术研发融资渠道单一、银行贷款难的直接原因在于缺乏专业服务于科技创新企业的信用评估机构和中介服务平台。银行现行的信贷评估标准往往会低估科技型企业这一类成长型企业的信用等级,导致其融资受阻。地区尚未形成统一的科技金融管理中心,科技与金融融合度不高,导致整个地区的科技金融服务水平较为落后。同时,目前金融中介服务型人才相对缺乏,难以满足区域内日益发展的科技金融服务需求。

二、地区公共科技服务模式构建

1.服务模式的界定及比较科技服务集成模式是指集中区域内各种优势研发资源,并统一调配于总管理中心进行管理和运作的服务模式。集成模式的服务面相对较广,虽然多了许多中间环节,但作为一个完整的服务系统,服务效率更高,保障机制更为完善。例如上海市科技委员会下设的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即为该种服务模式,其集成了科学数据共享、科技文献服务、专业技术服务、行业检测服务、创业孵化服务和管理决策支持十个子系统。科技服务离散模式是指重点建设区域内某一类或几类优质科技资源的基础服务平台,将平台建设分为公共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行业专业创新平台和区域创新平台三块。离散模式属于点对点服务方式,服务面较窄,一般只为某一行业或领域提供服务,服务的宣传费用相对较高,但时效性较强。其典型代表是浙江省的平台建设模式,建设和完善科技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大型仪器设备协作共用平台、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标准化技术服务平台等

2.地区科技服务模式的选择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应全面考虑区域内技术资源现状,深入探析其特点、缺陷及存在的问题,趋利避害,将平台建设规划的完整性与功能性模式相结合。不管是国家、省级层面的大型公共科技服务平台,还是地级市和县区、乡镇层面的小型公共科技服务平台,都应充分发挥本地区内的可整合公共科技资源优势,明确细化服务主体和服务对象,重视平台规划的科学性和完整性,有效提升科技服务平台的运行效率。相比湖南省其他地区,地区的科技发展基础较差,科技资源较为贫乏,科技发展水平较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较弱,技术资源禀赋不强,结合集成模式和离散模式的优缺点,应在本区域范围内根据不同地区或行业构建离散型的科技服务模式,并充分利用其农业技术资源丰富的优势,在全区域范围内统一调配农业技术资源,建立集成型的农业科技服务模式。

3.构建以离散模式为基础的区域科技服务平台运行机制一是构建市级科技服务平台。地区应以市级为单位构建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市州科技管理部门统筹规划、协调与引导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平台建设要打破条块分割,实现资源整合,杜绝重复建设。二是完善平台运行管理机制。必须构建资源共享、高效灵活、持续发展的平台良性运行机制,提高平台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必须明确相关主体的权利义务,建立有效的平台运行监督机制,提升运行效率和效果。三是完善平台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属于准公共产品,其经费来源主要为政府的财政拨款。为保证平台建设与运营拥有持续稳定的经费支撑,地区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应制定相关政策,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科技创新主体主动参与科技服务平台的基础建设,构建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社会资本投入为辅的多元化平台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四是建立科技资源共享管理机制。遵循“谁共享、谁受益”的原则,明确区域内科技资源共享的范围、主体、程序、费用分担、权责划分、拒绝共享的制约措施等,使科技资源共享行为规范化、普遍化;政府部门应构建统一的科技资源共享网络服务中心,为实现区域内科技资源共享提供便利,并对提供共享服务的企业、高校和科技机构给予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激励措施,引导其主动进行科技资源共享。

4.重点建设全区范围内的集成型农业科技服务模式地区农业资源丰富,较好地推动了农业科技水平和农业科技服务的发展,出现了大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但各地区农业技术开发各自为政,服务平台具有较强区域局限性,难以形成规模化的片区科技服务平台,极大地弱化了农业科技服务效率和效果,加大了农业科技服务平台的运行成本和科技交流、推广难度,不利于地区农业科技水平的提升。可以充分集成地区整体农业科技资源,构建统一的农业科技信息管理平台,并结合专家决策系统分块建立研发基础条件子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子平台、成果转化服务子平台、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和培训中心五个子平台,对地区的农业科技资源进行集中调配和管理,扩大服务面,促进本地区农业技术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区域农业资源配置效率。

村环境和农民行为方式的新型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提供全程、立体的农村科技信息服务。

三、加大科技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

1.完善创新人才培训体系一是加大地区市县两级高新技术企业教育培训基地建设投入,改善教育培训环境,建立专业技能培训制度,提高师资水平,实现创新人才培训机制化、常态化。二是鼓励支持地区高校、专业培训机构开展科技人员培训。三是引导高新技术企业开展自主培训,或者与高校、科研机构构建产学研合作机制,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培训体系。加大创新人才引进力度一是针对地区高层次科技人才严重缺乏的现状,激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面向国内外公开引进各类学科带头人、技术带头人,地方政府对引进高层次、关键人才给予政策支持,做大、做强科技创新平台。二是地区各市州县区政府应当拓展与兄弟省市、友好城市政府的交流与合作,广泛参与国内相关专业团体、行业协会的人才交流与合作会议,在各一二线城市常设人才招聘平台、高层次人才需求信息,提高引进人才占常住人口的比重和规模。三是各市州县区政府应当设立专项基金,有计划、有主次地支持企事业单位、高校及科研机构高薪聘用科技人才,并重点设立农村科技人才开发基金,大力支持农村科技人才的引进、培训和继续教育,稳定和不断壮大农村科技人才队伍,四是健全科技人才权益保障制度。解禁引进高层次人才、企业家及其家属的户籍限制,解除高层次人才、企业家的“后顾之忧”,促使高层次人才、企业家全心全意服务于地区科技创新事业。

2.促进创新人才的交流与合作一是支持企事业单位、高校及科研机构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人才进修、培育、交流活动,鼓励应用型、开发型技术研发人才积极参与国内外高端科技项目研发,支持基础型科研人才前往国际知名学府或研究机构研修或留学。二是鼓励地区的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积极创造条件,或集中区域科技资源,吸引区域外高层次科技人才前往本地区进行课题研发、项目攻关或专题研讨,借外力助推区域内的科技研发升级。完善创新人才的利益分配导向政策地区各市州县区政府应当根据利益分配的付出与回报一致性原则,支持辖区内企事业单位、高校及科研机构制定适合本单位(企业)发展的创新人才利益分配导向政策,层次上重点向高层次、智力型创新人才倾斜,类别上重点向高端专业技术人才与经营管理人才等倾斜,使各类人才获得的收入与其付出的劳动和所作的贡献保持一致。建立完善的政府科技服务经费保障制度公共科技服务平台作为一项公益性基础设施,具有一定意义上的准公共产品性质,其开发与建设应以政府作为主导力量。特别是地区这一科技创新能力较低、科技服务业发展不完善的地区,地方政府应将科技服务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在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和运行的初期,作必要前期投入和管理引导。一是制定相关科技激励政策,优先资助通过科技检测、咨询服务平台立项的创新项目,以引导企业充分运用公共科技服务平台资源。二是改变政府部门只管建设、不管运行的现状,在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初期通过各种投融资方式统筹平台运行所需经费,持续支持平台运行,强化政府的协调和“造血”功能。

四、创新地区科技与金融结合模式

1.促进地区科技与金融的有机结合一是鼓励企业直接融资。对科技创新能力强的自主研发型企业,政府部门应通过政策倾斜和技术服务支持其在资本市场上发行股票或债券,通过直接融资获取资金,支撑企业的技术研发活动持续进行。二是充分发挥间接融资银行信贷的作用。通过财政补息、贴息、财政担保等政策降低科技型企业的融资门槛和成本,并引导增加信贷品种和担保方式,规范专利权质押贷款制度,拓宽科技型企业的融资渠道。三是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建立与风险投资配套的中介服务机构,规范风险投资的组织形式、运行模式和监管机制,形成弹性可控的风险投资管理模式,不断规范风险投资主体的市场行为。

2.创新高新技术企业信贷担保模式一是普遍推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知识产权已经成为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要资产。鼓励和引导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在地区推广知识产权质押担保,有效化解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难问题。已经取得专利权的高新技术企业,可采取“银行+担保公司+专利权反担保”、“银行+知识产权担保+担保公司”、“银行+专利权担保”、“投资公司+专利权担保”等多种专利权质押模式融通资金。二是试行科技型农业企业租赁土地抵押融资模式。科技型农业企业普遍租赁土地作为生产基地,租赁土地进行生产经营极大提升农用土地使用效率,租赁土地事实上已经具有融资租赁资产的性质,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应当接受租赁土地的使用权、收益权抵押融资。三是发展信用担保。加快个人和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发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建立信用担保机构的资本金补充和多层次风险分担机制,探索多样化担保方式,改善、提高商业银行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质量。

农机服务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磐石;农村科技;服务体系;问题;对策

发达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国家对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国家实施工业反哺农业政策的加强,传统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越来越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广大农民对科技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磐石市三大主导产业中,农业产业占了很大的比重,所以农村科技体系发展创新的要求更加迫切。

一、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多年来,磐石市一直秉承着传统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主要由政府的各基层涉农站所组成,在历史上对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繁荣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农村综合改革的深入发展,传统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已越来越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管理体制不顺,科技服务事业滑坡。由于乡镇机构的多次改革,多数原农业科技服务单位“三权”由乡镇回归到主管局,造成乡镇政府对乡镇农业科技服务机构指挥失灵。同时,上级主管部门将主要精力放在经营创收上,造成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推广等科技服务工作缺人干,科技服务在乡镇出现断层,导致科技服务事业滑坡。

(二)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服务功能下降。目前全市农业科技服务机构普遍存在着经费短缺问题,有的乡镇没有专项的科技服务经费。经费投入不足导致农村科技服务部门的科研和培训条件落后,工作正常开展没有物质保障,农业科技到位率下降,难以为农户提供有效的服务。

(三)科技服务方式陈旧,服务效益不高。一些农业科技服务单位工作方法单调,手段陈旧,环节单一。仅限产前、产中技术指导服务,产后流通、贮藏、加工服务缺少;只靠行政推动,信息引导、示范带动缺少;主动服务、现场指导缺少。导致农业科技服务机构不能真正发挥引导农民调(调整产业结构)、指导农民干、帮助农民销的作用。

(四)农技人员知识老化,技术创新能力不强。长期以来,由于基层农村科技服务部门条件艰苦,经费缺乏,绝大多数从业人员没有机会参加必要的学习、培训、进修、考察,造成知识老化、技术过时、观念陈旧,创新能力较差。在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层出不穷、日新月异的新形势下,农村科技服务队伍现有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很难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需要,广大农民对“专、精、特、新”的技术需求不能满足。

二、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创新的对策分析

(一)政府引导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促进农村科技服务主体的多元化

1.强化政府科技服务的主导作用。主要是加强和完善市、乡镇科技服务中心等推广机构的建设,努力构筑农村科技公共服务平台。

近年来,磐石市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农资服务实体,组建了40余家乡镇科技推广服务站、962个村级服务组,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市、深入到户的市、乡镇、村组三级科技服务网络。服务站和服务组的组建,不仅进一步畅通了农村科技信息渠道,满足了农民对科技服务的新需求,而且还净化了乡村农资市场环境,为广大农民培养了一批科技服务队伍。但在政府主导科技服务方面,还应该注重加强以下几方面的环节:

一是作为全市公益性科技服务的龙头,市科技服务中心要构建“媒体宣传、热线咨询、网络传播、实地指导、教育培训、示范开发”六位一体的农村科技服务模式。如与电台、电视台等传统新闻媒体联办科技专栏,构建行之有效的科普平台。

二是要设立开通科技服务热线,构建了实时、高效的农业生产领域智能化科技信息服务平台。

三是要发挥互联网在科普方面的优势。创办科技服务专业网站,构建现代网络传播平台。

四是组织农业科技专家成立顾问团,组织科普志愿者成立科技支家下乡服务队,构建了立体互动的专家服务平台,发挥培训基地作用,借助田间指导、媒体讲座等形式,构建较为完备的科技培训平台。同时,发挥示范基点和中介组织优势,推广、转化先进农业技术成果,构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示范开发平台。

五是结合磐石市的实际,围绕畜牧、食用菌、中药材和果品四个主导产业,重新调整科普协会成员,重点针对基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聘请省市专家、磐石市涉农部门的科技工作者、农村致富能人成立磐石市科普工作队,开展科技培训、科技咨询、实地指导,深入乡村一线帮助农民群众解决生产和经营中的实际困难和技术难题,推行农技人员包村联户责任制,实现科技服务的“零距离对接”。

2.适应市场需求,着力培育多元化的科技服务主体。

一是积极建立健全农村科技信息协会、农产品行业协会、农民专业协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各类服务主体,并以政府角度进行扶持,使他们成为全市市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关键环节。

二是实施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将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相对接,构建“政府引导、项目扶持、协会运作、多方参与”的科技信息进村入户传播模式。另一方面,还依托一些科技含量高、社会与经济影响强、对大众科技服务热忱的涉农龙头企业、专业种养大户和营销大户,建立科技信息产业联合体。通过对这些联合体进行相关的技术培训,把先进实用的技术出去,辐射、传播给周边农村,带动了农民致富。

(二)发挥优势与创新模式相结合,实现农村科技服务形式的多样化

一是在做好“科技之冬”等传统科技服务及“科技信息村村通”、“户户通”等科技服务信息化的同时,继续强化“公司+园区+农户”、“龙头企业+科技示范户”等科技服务新模式,实现农村科技服务形式的多样化。

二是以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与高度市场化的现代农业之间矛盾为重要载体,探索出了“公司+基地+农户+销售”的育、繁、推一体化的科技服务新模式。

(三)传统服务方式与现代传媒相结合,实现农村科技服务手段的现代化

1.充分发挥传统新闻媒体在农村科技服务中的作用,逐步形成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的科技服务新手段。

2.利用现代传媒技术,构建快捷、实用的现代化信息服务平台,推进农村科技服务手段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变。

(四)体系建设与能力建设相结合,提升农村科技服务水平

1、不断完善乡镇、社区科普组织建设。

结合磐石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进一步完善乡镇、社区科普组织,充分发挥科普志愿者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在乡镇、社区开展科普宣传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的科学素质,推动乡镇及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组织乡镇、社区每名党员分别于村、社区结对,并要求结合结对村、社(下转218页)(上接217页)区的实际至少为结对村和社区做一件实事、好事。

2、继续推进“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的实施。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扶持农村专业协会、科普基地、科技能人。经过多方积极努力,目前我市石咀蛋鸡协会已通过省级审核,并被省科协推荐参加全国评审。

3、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法,提高科技服务能力。通过科技合作,借助技术、成果、人才,提升服务水平,提高现有农村科技服务人员的从业能力。如近年来磐石市紧紧围绕当地农村的主导产业,会同有关部门,邀请有关专家、组织涉农部门的科技工作者当地农村致富带头人,在全市各个乡镇及产业基地,开展了不同形式的科技培训和科技下乡活动。共举办科技培训班20余次,参加农民达10000万余人,发放科技光盘200张,科技资料40000余份。

农机服务论文范文第3篇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积极推进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农村科技服务组织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产生的新生事物,它顺应了社会的发展,具有极强的生命力。2001年,为了加快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步伐,提高科技贡献率,我局根据《大连市农业现代化发展纲要》对科技工作的总体要求,实施了‘“科技支北”示范工程,以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人。长岭镇在实施优质肉牛产业化开发项目中,针对加人WTO后的形势和农产品市场的变化,组织农民面向市场,积极探索和扶持能够适应农业商品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型农业科技合作组织形式,建立了肉牛交易市场,并引导农民经纪人自发、自愿组织成立了“肉牛产业经纪人协会”。与此同时,依托庄河市畜牧技术推广站等部门,组建了“大连市庄河优质肉牛科技开发联合体”。“经纪人协会”、“科技开发联合体”的成立,不仅为农民养牛解决了肉牛品种、市场行情和商品销售等难题,而且还有效地开展了圈舍设计、肉牛品种、饲养技术、牧草种植、农作物秸秆青黄贮、氨化技术等方面的技术服务、咨询、培训等活动,使农民直接受益。庄河市有6000多农户靠养牛走上致富路,有3000多农户靠养牛脱贫。两年时间,通过经纪人协会从外地引进皮埃蒙特、夏洛来、德国黄、比利时蓝肉牛冷冻精液5万剂,改良黄牛5000多头。目前,长岭镇养殖20头以上育肥牛的农户达100多户,养牛专业屯4个,养牛总数1.2万头,仅一年养牛一项就使全镇农民人均收人增加400多元。肉牛养殖不仅成为当地农民科技致富的重要途径,也成为长岭镇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我们及时总结了他们的做法和经验,在全市推广,并于2002年6月18日,举行了庄河市长岭肉牛产业经纪人协会暨大连市庄河优质肉牛科技开发联合体正式挂牌仪式,这标志着市科技局在推动新型农业科技组织的建立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也为我市组建范围更广、种类众多的新型农业科技组织提供了可以借鉴和仿效的成功范例。市人大、市政府领导对这一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辽宁省及本市新闻媒体对我局这一探索给予了广泛关注和报导。

“协会”和“联合体”还是一种初级形态,我们在认真总结协会、联合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思路,拓宽视野,对全市的农村科技服务组织做了调研,并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制定了大连市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总体思路和实施方案,使我市的农村科技服务组织有计划地走上健康发展之路。近几年来,针对加人WTO后的形势和农产品市场的变化,本着服务.“三农”,增加农民收人的原则,我们在星火计划实施过程中,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按照自愿组合、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组织、建立和支持了一些新型农业科技合作组织。这些合作组织在成果转化、技术推广、生产加工和市场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条中发挥了重要的纽带作用,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不可缺少的重要载体和中间环节。

二、结合实际,不断创新,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科技服务组织

在实施农村科技服务组织体系建设工程中,我们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新型农业科技服务创新体系,并进一步引人市场机制,组建和完善以推进政府、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等服务主体并存,推广转化、评估、咨询、技术交易、培训、信息、标准研究与应用等服务内容并存,农村、农业、农民和企业等服务对象并存适应发展现代农业和走农村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主要任务是以机制创新和体制创新为动力,以农村区域科技成果转化中心、龙头企业创新服务中心、星火科技专家大院模式、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培育和农村科技服务能力的建设为重点,围绕水产、水果、蔬菜、畜牧、花卉五大集聚产业和农村区域,建立健全主要农产品集聚产业科技服务体系和农村区域科技服务体系,并强化战略研究、政策制定、资金投人和管理激励,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和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支撑。

1.以国家科技推广机构为主体的新型农业科技服务创新体系

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是现有科技中介组织的基础,这支队伍在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当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政府自上而下的推广体系,可以通过它来实现政府主导的多元化新型农业科技服务创新体系。旅顺口区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提出科教兴区发展战略,现已形成了区、镇、村三级科技服务网络。以旅顺口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牵头,建立旅顺农业科技网站,为农业结构调整、生产技术、市场销售与开发提供信息服务;建立“农业120"服务站,为全区农民提供快速、准确的技术服务;建立农产品安全监测和检测体系,大力发展无公害、有机食品生产;建立各类专业技术协会,实现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建立跨世纪农民科技培训中心,提高全区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从而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了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帮助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并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

2.培育并扶持具有大连地方特色的星火科技专家大院模式科技服务组织支持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技术人员深人农村一线,创办和领办以专家为服务主体的各类科技服务组织,广泛开展技术指导、技术示范、技术推广、人才培训、技术咨询等服务。以大连福龙果品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大连星火科技专家大院模式示范基地建设已建成2万亩标准生产示范园,公司实行订单生产,成立专业技术协会,订单农户达1500户,建成苗木繁育基地、生物有机肥厂和气调库,常年聘请农业技术专家每周定期授课,全年培训会员5万人次,进行统一技术指导,全年跟踪服务。全年为订单农户免费提供讲课人员课时费用和技术资料费用在3万元以上,免费提供生物有机肥和果袋100多万元,实行‘.十统一”管理,即统一品种、统一管理标准、统一药肥、统一技术操作、统一质量、统一收购、统一价格、统一包装、统一储藏、统一销售,实现了一条龙的服务,带动1万户农户,使农民增收千万元,带动了果业和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3.建立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提高星火龙头企业服务农民的能力

我市现有部级星火龙头企业1家、星火外向型企业1家;省级星火龙头企业2家;市级星火科技先导企业10家、农业现代化科技示范先导企业19家。通过国家、省、市三级重点龙头企业创新服务中心的建设,提高龙头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农民的能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新型工业化进程,带动全市农副产品深加工,形成多条集科研、种养、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带动一方农民致富。我们以大连华农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凯富隆食品有限公司等具有带动力的龙头企业创新服务中心的培育工程为突破口,又培育了一批新生力量,带动更多的农户脱贫致富。

大连瑞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利用盐碱地栽桑养蚕,采取“公司十农户十科技”的形式实施订单农业,带动农民致富。公司为了更好地发展新兴的高效种养殖产业,成立了盐碱地科技开发产业中心,现有工程技术人员近50人,设有科研、开发、培训、营销等部门,使栽桑养蚕有了技术保证。公司引进了二丰弛抗碱1号”新品种,新建年产3000万株抗盐碱育苗基地、年烘干能力300万公斤的蚕茧烘干厂、桑树木片药材加工厂,解决近2000人就业,带动1.3万户农民脱贫致富,提高养蚕农户收入1600万元,人均收人提高800元。今年又投资建设瑞奇工业园,主要生产蚕丝和桑果的深加工产品,以此可带动辽宁沿海地区盐碱地的开发利用。

大连璋子岛渔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建设海洋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与省、市多家大专院所建立技术合作关系,加大科研力度,不断提高水产品的育苗、养殖和底播技术,引进新品种进行研究,公司曾多次荣获各级星火和科技进步奖:公司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指导农户科学生产,为农户提供高质量的苗种和新的养殖技术,农户年均收人达20000元以上,公司创造的税收占全县的40%。

4.规范和引导农村专业技术经济协会,提高服务能力和凝聚力

我们进一步加强了对大连市庄河优质肉牛科技开发联合体、长岭肉牛产业经纪人协会、大连得利名优水果产供销合作社、普兰店市特种粮研究协会、大连领富牧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已有农村专业技术经济协会的支持和规范,使其更加适应政府职能转变、农村经济市场化和专业化的需要,提高农业和农村产业服务水平,并在确立农村专业技术经济协会法律地位、规范其服务功能等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党和国家政策的要求予以引导发展。

大连领富牧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专业技术协会的形式运用科技组织和科技手段,有效地将畜牧业生产的各个环节组织起来,形成了一个统一的产业链,通过科技培训、科技服务、良种推广,建立无公害饲料生产基地、科技生产资料超市、化验检测中心和科技经济信息服务中心,为大连北三市的养殖大户提供了优质的一条龙服务,每年可降低饲养种公猪成本150万元,生产“绿色”商品猪30万头,为农民增收1200万元。今年为农民养殖大户开办了培训班11期,人数达500人次,同时接待了外省市学习团6个,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高度评价。作为大连市第一家专为畜牧业生产服务的科技服务体系,为逐步形成畜牧业生产的科技网络、服务网络和畜牧用品物流网络,启动了大连畜牧科技超市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建立30个科技超市,既贴近畜牧生产需求,又以窗口式与农民对接服务,从根本上解决了畜牧业生产战线长、群体大、范围广、生产水平落后及经济效益低的现实问题。超级秘书网

5.建设农业科技孵化器,促进农村区域科技成果转化

以提高农村区域科技服务水平、促进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水产、水果、蔬菜、畜牧、花卉等主要农产品集聚产业整体发展为目标,培育并扶持各类集聚产业科技服务组织,我们筹建了大连市农业科技孵化中心,支持开展成果转化、标准研究与应用、技术评估和咨询、农民培训等服务,为形成市场化、社会化的农村科技成果推广转化体系提供示范。目前,1万平方米的“连体智能温室”建设工作已完工;占地百亩的“新品种风险科技园”已完成,并已引人7大作物、58个品种进行种植;6000平方米的孵化中心主楼已破土建设,星火培训基地工程及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等科技孵化项目正在组织运筹。我们想通过建立“高标准、高产出、高智力、高收益”和“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品种新”的基地,做到农、科、教一趟车,产、供、销一条龙,逐步由品种链向产业链延伸、效益链转轨。将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建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示范基地,农民群众学习观摩的样板基地,农业院所学生、乡村技术员培训实习基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举的精准农业发展基地;集研发、转化、培训、展示、交易为一体,形成新品种的“聚宝盆”,新技术的“超市”。以科技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为农民增效、增收探索出一条可以借鉴的路子。目前还有3家农业科技孵化中心正在筹建之中。

6.加强农村科技信息平台建设,促进农村信息化进程

大连市金州区是部级农业科技园区、全国外向型农业示范区、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县、辽宁省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确立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战略,在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的同时,大力发展农村信息服务。金州区电信网络已实现数字化和光纤化,农村电话普及率达到20.5部/百人,电脑普及率达到3台/百人。区政府投入300万元搭建综合信息平台,投人100万元组织实施农村科技信息"121”工程,即扶持全区所有的村建成1个信息网点,200个专业大户和100个重点企业实现微机联网。在区政府的资助下,村、企、农户自筹38万元,配置微机,现已建成网点220个。我们结合星火科技培训专项行动、星火农村信息化工作和新型农业科技合作组织的示范和推广工作,建成通达农村基层的服务信息网络,整合并集成有关信息资源,在功能上要满足农业科技服务(如新品种、新技术、新方法、新装备以及网上农业技术培训等)、农村经济信息服务(如农村产业政策、农业资源、气候、水利等;市场需求、质量安全及相关政策)以及规划决策支持等基本需求,为农村小康社会建设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建成“两库五系统”:综合数据库和农业知识库,综合查询系统、农技培训系统、专家诊断系统、农村资源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加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信息支撑平台建设,在金州试点区内建成互动式信息网络终端,进行信息沟通、交流,举办信息化建设培训班,农村产销大户、龙头企业、中介服务组织、农村专业协会、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等网络用户,乡镇、街道和村委会负责信息的干部、涉农部门的干部和技术人员参加了培训。同时聘任10位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农业科技人员作为网站的特聘咨询服务专家,热心及时解答农民提出的问题。在内网上还开辟科技园地、供求热线、科技影视等栏目,已广泛、各类信息3000多条。目前,金州区信息服务水平在辽宁省县级名列第二。

农机服务论文范文第4篇

*农机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在中国农机学会、自治区科协的关怀和指导下,在挂靠单位*自治区农机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直接领导下,经自治区农科院农机化所、*机械研究院、兵团农机局的大力支持和紧密配合,与地(州)农机学会的共同努力,为我区科技兴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取得了一定成绩,为我区农业机械化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特别是“十五”以来,学会始终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的中心任务,围绕农机化工作重心,以服务于“三农”为己任,充分发挥农机学会自身优势紧紧围绕自治区农业发展和科技创新,开展了学术交流、调查研究、决策建议、科学普及、论文评选、人才举荐等多种形式的学会活动,推动学会活动向社会化,精品化方向发展,为自治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四年来,曾被中国农机学会、自治区科协评为“先进学会”。回顾这几年的学会工作,主要作了一下工作:

一、抓好自身建设,是学会工作健康发展的保证

本届理事会自上任以来,首先,狠抓了组织机构建设,明确了工作分工,由常务理事会集体领导,一名副理事长主抓学会工作,秘书长主持日常工作,设有*农机学会办公室,财务实行独立核算,配备学会兼职干部,学会有九个专业委员会。学会工作符合社团管理条例。第二,把学会章程和社团条例作为工作依据,严格按照章程规定履行工作的义务和职责,从体制上防止行政化倾向管理,发挥了跨部门,跨地区、相对独立的特点,在全区创造性的开展学会工作。第三,加强了与上级主管部门及理事单位的联系,争取他们的支持和指导,并充分发挥专业委员,地州市农机学会的作用,联合开展学会活动,使农学机会工作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第四,规范行文,加强了文书档案管理,建立了学会资料、专家资料库,为农机学会业务工作的进一步拓展做了准备,使农机学会工作逐渐步入科学化规范化的健康发展轨道

二、组织调查研究,是学会工作发展的推动力

农机学会是一个多学科、综合性、群众性的学术团体,具有人才荟萃、知识密集的优势,针对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大问题,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撰写论文,进行考察和调查研究把学术研讨与决策论证有机地结合起来,当好参谋和助手。“十五”以来,学会紧紧围绕自治区农机化发展目标,每年把我区农机化发展中的热点关键问题确立为学术研讨主题,通过学术研讨会发现和挖掘闪光点,组织有关专家,深入调查研究,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撰写决策建议。*5年组织召开了西北五省(区)农机学会协作工作会议暨西部大开发与农机化发展学术研讨会。会议主题是:饲草畜牧业、草原机械化西部大开发。陕西、甘肃、青海、宁夏、*五省区农机学会理事长、秘书长、理事、专职工作人员,*农科院农机化所、*机械研究院、*农业大学、兵团农垦科学院,还邀请了华东片区浙江农机学会、江西农机学会16位代表、专家、教授、学者共99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各地具有地方特色学术论文43篇,4篇论文在大会上作了重点交流发言。22篇论文评为优秀论文;举办了自治区农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高研班,期间同时举办了为期7天的项目管理培训班,来自全疆各地农机系统的94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此次培训。培训班邀请*农业大学的知名教授以及我区农机行业的专家为大家授课,授课内容涉及当前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农业政策法规、农机推广项目管理以及先进的农机化新技术。学员们在培训期间参加了在奇台召开的全疆保护性耕体学员们经考试合格,均取得了《继续教育岗位培训合格证》。积极参加对我区农机化“十一五”发展规划的研究,以学会为主体的专家组参与对规划的制定和论证。

三、开展学术交流是学会工作的立会之本

“十五”以来,组织开展综合性、跨学科,开放式的学术交流活动3次,编辑、出版论文集2部,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等相互交流的形式不断丰富和创新学术交流的方式和手段,努力提高学术水平和质量,把学术权威性和代表性显示出来不断提高农机学会的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2年8月在新源召开了“农机化发展问题研讨会”,同时组织“玉米青贮机械研讨会”有13个企业,30余种玉米青贮机械机型参加现场演示,现场观摩人数达600余人;*3年七月和喀什农机学会在莎车县共同举办了*3年农牧机械展示会暨现代农牧机械化发展研讨会,大会收到论文43篇,经专家评出6篇论文在大会上交流。为科研院所,生产企业,技术推广部门搭建了一个技术交流和成果转换的大平台,丰富了会议内容,开阔了视野,针对性强,专家们的建议通过学会反映到了有关政府部门,供领导决策,已经引起农机界及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4年8月在塔城成功举办“农机化推广体系建设研讨会,共收到论文49篇,收入论文集34篇,其中23篇论文获优秀奖,5人在大会上交流。

四、科普工作点面结合是学会发挥科普主力军作用的体现

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参加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组织的“三下乡”服务,深入博州两县一市八个乡镇发放维汉蒙哈等科普读物,期刊,图书,磁带,VCD,宣传手册,悬挂横幅,出示展板,咨询等形式为农民朋友提供技术服务,受教育群众8万余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受到当地领导高度赞扬。还积极参加了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农机化科技年活动,根据当地农民朋友的需求,为期提供技术咨询,免费发放了《地膜覆盖机械化技术》,《农田机械化》,《畜牧机械产品目录》,《农机用户购机知识问答》,《获推广许可证农机产品目录》,《农机产品质量投诉及受理程序及范围》,《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等科普图书,资料等共19种,计6000余册(份)。

按照自治区科协的要求推荐评选了第二届中国科协西部开发突出贡献奖2人,成立“优秀学术论文评审组”,为自治区第七,八、九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申报评选,*6年会员杨军、兰秀英获自治区第九届自然科学论文一等奖,陈发获二等奖。*6年11月经中国农机学会七届六次常务理事会审议通过,评为“*2~*6年中国农机学会先进集体”。

由学会协办的《*农机化》汉文版,《*农村机械化》维文版技术期刊,始终坚持为农业、农机化发展和农机工作者服务的宗旨,宣传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交流农机化发展的新经验、新做法,传授农机技术,普及科学知识,提供市场信息,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农村机械化》*5年度被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局,科技厅评为优秀科技期刊。

二、学会今后的工作计划和建议

农机服务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发展;时代需求

论文摘要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农民迫切需要多种农业机械,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如何满足时代的需求问题亟待解决。从农机产品价格与售后服务、农机产品的研制开发、农业机械的推广、宣传及农机发展政策层面,提出了对策。

近年来,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我国大部分地区农机化发展步伐较快。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农民在生产中对适用机械化新技术和各种配套机具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已从过去的单项作业向多功能复式作业方向发展,从过去的大宗粮食作物生产机械设备的需求向经济作物的种植、收获加工处理机械设备的多样化需求延伸,饲料机械、园林机械、青贮机械、棉花、油粮及薯类等经济作物的播种、收获机械等将是以后农业机械发展的重点。

1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农民迫切需要多种农业机械

(1)牧草收获机械。牧草收获机械过去只有在牧区需求,而现在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需求,养殖业发展较快,农民已有大量需求。比如我们小麦种植区的麦秸秆和玉米秸秆,以前都是白白烧掉,而现在可以收集起来加工成牛羊饲料,因此需要大量的麦草打捆机和玉米秸秆收获机等收获加工机械。

(2)马铃薯和果蔬机械。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和果蔬面积的不断扩大,采用机械收获也是当务之急。油菜、花生收获机械也有较大的需求。

(3)水稻插秧机。水稻插秧机在南方大部分稻区已经开始应用,而在淮河流域和一些丘岭地带小面积的水稻种植区却很少见到,这里的农民早就希望摆脱繁重的人工插秧,但苦于买不到适应本地方的小巧的插秧机械。

(4)秸秆还田机。随着农民科学种田意识的加强,秸秆还田机在我们这个地方已开始使用了,玉米收获机配套的还田设施,已基本上能够满足玉米秸秆还田的需要,不足之处是被粉碎后的玉米秸秆有点长,对整地和小麦的播种有一定的影响,现在唯有小麦秸秆还田还在困绕着农民,他们也不情愿烧麦秆,只是没有好的办法来消灭秸秆,以便夏种能够顺利进行。

(5)烘干设备。烘干设备过去只有在制种企业才有使用,而现在为了减少霉烂造成的损失,增强优质农产品供应,粮食生产区逐步重视产后的烘干设备的投入,来解决无日光照晒所造成的损失。因此,烘干设备的应用意义重大,尤其是在今后,伴随着烘干品种的扩大和能源的多样化以及烘干成本的降低,烘干设备有很好的发展空间。

(6)养殖机械。随着农村养殖业的发展和养殖规模的扩大,为养殖机械的运用带来了商机。养殖也可以运用机械,它不仅可以减轻人的劳动,而且还可以减少病毒的传播,所以现在大量需求。自动给料设备、清洁设备、温控设备和监测设备等都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7)设施农业机具。目前我国蔬菜生产主要依靠手工劳动,工作量和劳动强度较大。发展优质、高产、生态安全农业,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推广设施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实现设施农业生产机械化是当务之急。如使用方便的大棚多功能作业机,为设施农业带来了新的需求。目前虽然此类机械种类较多,但还是不能满足广大农民需求。

(8)田间管理机械。需求量最大的是植保机械,其次是中耕和排灌机具。如今粮食作物的田间管理需求已向高层发展,如小型的植保机械将会被大型的植保机械所替代。而对于蔬菜、苗木等生产的田间管理机械相对较少,特别是温室大棚的种植管理,大部分依靠人工管理,效率低,费时、费工。因此,目前需要发展的田间管理机械主要是多功能田间管理机、中耕除草机、滴灌、喷灌机具等。

(9)玉米采摘机。现在的品种不少,但大多数机械只能采摘站立着的玉米,对于倒伏的玉米就无能为力了,而只能靠人工采摘。还有一些玉米采摘机在生产技术上达不到采摘的要求,如有的机器不能随着玉米行距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割宽和行走宽度。因此,造成玉米损失过大,虽然农民需要机械采摘,但也不愿使用这种性能不好的机械。

此外,随着农民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打穴、推土、运输、起苗等农村环境改造及农田基本建设机械也有地域性需求。

2农业机械化如何满足时代的需求

(1)产品价格。由于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及农民的经济收入还不高,如果产品的价格过高,农民虽然需求,但考虑到一次性投资过大,投资的效益又比较低,影响到机械设备的销售和推广应用。如:用于设施农业的电动卷帘机、微耕机等产品,产品的性能和产品的质量已经能够满足当前农业生产的需求,农民也迫切需要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但考虑到价格和使用成本过高,所以一直未能较快地普及与推广。如果产品的生产率高,使用成本又低,并且物有所值,价格又可以接受的话,农民还是愿意购买的。如新疆地区进口的采棉机,每台每天采棉10hm2,可以替代150人采摘棉花,采净率高达95%以上,用机械采摘比用人工经济,经过几年的比对,尽管采棉机的价格高达160万元,但农场职工也愿意购买。

(2)售后服务。现在农民非常注重农机产品的售后服务。调查发现,大部分农机产品能够做到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服务,做到用户基本满意。但有少数产品因销售数量有限,服务网点又比较少,影响了售后服务工作;还有一些生产厂家对机具的研制和开发较快,忽视了老产品配件的供应,用户买不到配件,致使未到报废期的机械提前报废。售后服务人员的业务水平、责任心等也影响到服务工作。有的服务人员服务不到位,配件供应不及时,以次充好,以假充真,有的厂家虽然承诺24h内随叫随到,但由于服务区较远,而延误了服务,农民怨声和责难时有发生。另外,村镇道路的好坏也是影响售后服务的一个重要因素,厂商应当注重售后服务工作,农民买产品也就是买的售后服务。

(3)农机企业要加大对农机产品的研制和开发,要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过去,我国的农机产品都是吸取国外技术发展至今的,加上以前资金少、底子薄,当然无法和外国的一些大企业相比。近年来,日本的洋马公司、久保田公司在华售销的产品不少,对我国的农机行业,无疑是个挑战,同时也是为中国的企业带来了发展的机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国农机企业逐步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有的企业现在已经跻身于国际市场。

(4)农业机械推广机构的完善和推广人员的稳定以及推广经费的运用,也影响着农机化的发展步伐。一些新式、先进的农具,必须经过推广、示范这个过程,才能达到普及运用。如水稻插秧机,我们这个地方就很少见到使用,虽然农机经销商曾引进过,但农民从未见过,不敢购买,也不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