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民生问题论文

民生问题论文范文精选

民生问题论文

民生问题论文范文第1篇

2.1农民对体育健身活动的认知情况

在对体育健身活动有何认识的调查表明,认为农民同样需要体育健身的占79.2%,认为体育健身活动是一种健康文明的活动的有85.4%,认为生产劳动等于或胜过体育锻炼的占80.2%,认为体育健身是城里人的事、参加体育锻炼是游手好闲的占10%。

1.2农民不参与体育锻炼的原因

农民不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原因方面,选择没锻炼兴趣占28.5%,没时间占55.4%,劳动太累占54.6%,不会锻炼、无人指导的占33.8%,没有体育设施占63.1%,身体好不用锻炼占6.2%(见表5)。结合实地调查结果显示,农村体育设施的匮乏是制约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豫北地区农民农业生产方式相对落后,体力劳动繁重,还有26.9%的农民认为生产劳动等于或胜过体育锻炼,所以也就认为没有参与体育锻炼的必要。可见农民不参与体育锻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要想吸引广大农民参与体育锻炼是一项艰巨的工作。

2建议

2.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的体育健身意识

要使全民健身活动在农村深入人心,广泛开展,需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橱窗、墙报、讲座、制作宣传单等行之有效的多种途径,宣传体育文化建设的意义和作用,提高农民的体育健身意识和参与意识,激发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动机,让他们享受到参加体育健身活动带来的乐趣和益处。

2.2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和竞赛,吸引农民参与健康的活动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生活条件改善以后,他们也像城里人一样同样需要丰富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因此,经常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健身活动,特别是一些简便易学、场地器材要求不高的运动项目,适当开展一些趣味性强的体育竞赛活动,吸引广大农民参与健康、文明的体育娱乐活动,帮助他们锻炼身体,增进健康,满足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2.3增加资金投入,促进农村体育活动场所建设

地方各级政府要重视和支持农村体育文化建设,增加资金投入,畅通活动经费筹措渠道。可采用政府划拨一定专项资金,地方乡镇、行政村财政支出一部分,厂矿企业捐资一部分,农民个人交纳一点点的多种融资方式。充足的资金是保证农村乡镇体育辅导站、村体育活动场所发挥功能的前提和基础。

2.4利用农村中、小学的体育资源,解决农民体育活动场所的不足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基础教育投资的增加,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逐步得到改善,农村中、小学一般都有专门的体育活动场地,配有简单的基本体育设施。若农村中、小学的体育场地设施在特定的时间段对当地农民开放,将会快速有效的解决农村体育活动场所缺乏的现状。但这需要乡镇、村干部与当地学校协商,达成协议。

民生问题论文范文第2篇

民营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世人瞩目。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发展民营经济已是我国不可动摇的经济政策。据统计,目前全国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民营企业超过1000万家,占全部注册企业数的90%。20多年来,我国民营企业的迅猛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但时至今日,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同时,加入WTO之后,又面临国外资本的进入,竞争更加激烈的新环境。我国民营企业要再上新台阶和进一步发展壮大,尤其要成为立于不败之地的长寿企业,而不能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匆匆过客。而事实上,现在绝大多数中小民营企业都不过是昙花一现。有资料表明,“中国的民营企业平均每分钟就有9家倒闭,能够生存3年以上的不足10%。”我国民营企业的生存能力如此之低下,说明我们应当探寻新的发展思路和采取应对的根本之策。笔者认为,这一根本之策就是坚定不移地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民营企业文化。本文着重阐明一种思路和可操作的举措。这就是大力提高中小民营企业主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度,使其着力提升三种意识和狠下修炼之功。唯有如此,中小民营企业才能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这样的企业文化才是支撑企业持续发展的可靠基础。

1大力提高认同度

着力培育具有自身特色的民营企业文化,是支撑民营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之策。这一点在民营企业主中,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主中未必得到多数人的认同。可以说相当多的中小民营企业主还未意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更不用说提上议事日程。因此,提高中小民营企业主对于培育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的认同度,实乃当务之急,也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起步之举。笔者认为,重要的是以下三个基本点的认同。

首先,是对企业文化生成定位的认同。所谓生成定位是指要弄清企业文化是怎样生成(或产生)及其发源于何处的问题。中小民营企业主应明确地认识到,企业文化与企业实体是共生的,如影随形,与生俱来,不是企业的身外物,更不是可有可无的什么东西。

其次,是对企业文化功能定位的认同。所谓功能定位就是认识企业文化能够起到什么作用或解什么问题。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共同的精神家园。在这个精神家园里,企业员工可以获得安全感、归属感和满足感,并进一步寄托自己的理想、信念和精神及物质的追求。企业文化在提高企业对员工的凝聚力和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及升华员工与企业甘苦与共的精神境界等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企业文化又是企业主实现自己价值追求的利器。企业主最基本的价值追求是获取利润,而这恰恰是企业文化在凝聚人心和激发员工活力等方面所起的作用有助于企业主实现这一价值追求。至于企业主更高的价值追求,如为社会提供高效、优质服务,或者创建民族品牌等等,就更要靠企业文化在激活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等方面所起的作用了。

第三,是对企业文化发展定位的认同。所谓发展定位,就是认清企业文化的前景问题。建设企业文化是应对市场竞争的权益之计,还是支撑企业永立不败之地的根本对策?中小民营企业主一定要认识到,本企业的企业文化发展前景,实际上取决于企业主自身对企业文化功能的坚定信念。我们如果从总体上思考,可以认为企业文化是中小民营企业的立业之基和活力之源及灵魂之所依。作为立业之基的企业文化,主要是通过其凝聚功能来实现。作为活力之源的企业文化,主要是通过其导向功能来实现。作为灵魂之所依的企业文化,主要是通过其价值功能来实现。它们都被一个基本的文化精神所决定,那就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当代,科学发展观是渗透于各种企业文化的最基本的文化精神。培育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也就是在中小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结合本企业的具体实际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因此,我们对企业文化发展定位的认识,实际上也是对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坚定信念。

2提升三种意识升华一种精神

中小民营企业主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无疑为企业文化起步建设奠定了重要的思想认识基础。但同时还必须意识到,企业文化建设不仅关系到本企业的兴衰,同时这还是一种社会责任。中国民营企业质量论坛2005年钓鱼台宣言明确要求:“树立诚信经营意识。牢固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观念,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公平竞争,依法纳税,严格自律,树企业良好形象,守信用,讲信誉,重信义,虚心接受公众监督。”这就将建设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社会责任摆在了中小民营企业主的面前。毫无疑问,中小民营企业主应当以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来推进本企业的文化建设。

《2006-2020年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发展规划纲要》本论文由整理提供(2005年12月17日)制定的“以人为本,铸造和谐;诚信为基,创新为魂;打造特色,彰显个性;积极引导,逐步推进”的32字指导方针,为中小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实际操作指明了基本的要领。落实这一指导方针,关键在于中小民营企业主身体力行的操作。可以说,中小民营企业主认同企业文化、强化责任意识、遵循指导方针,最后都必须落实到自己的具体操作上来。

从操作层面上说,中小民营企业主可以遵循这样的实际步骤:提升三种意识,升华一种精神。这大致上也反映了一家中小民营企业从初创到走向成熟过程中,企业文化的演进轨迹。

首先,提升老板意识。中小民营企业的创业者最初形成的就是老板意识,如此才实现了他们向老板这一角色的转变。老板意识的核心是成功或成就感。这也是老板们普遍的心态。但是,中小民营企业主如果仅仅停留于此,则难有大的作为。因为老板意识的最大局限,就是蕴含其中的霸气和土气。霸气者,就是唯我独尊的傲气,“我是老板,我怕谁!”一切都是老板说了算,这就势必失去对企业员工的亲和力,造成两者之间的思想屏障。所谓土气,主要是囿于本土观念,坐井观天,往往缺失科学的理性。因此,需要将老板意识加以提升。

其次,要将老板意识提升到经理意识上来。经理意识的核心是责任意识。作为中小民营企业的老板,必须要对企业的发展和对员工的自我发展负责,以及对企业与环境的协调负责,实际上担当着职业经理人的角色。可见,提升到经理意识,是对小打小闹的老板意识的升华,是对老板专业管理能力的挑战。

>但是,经理意识也有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精于理事,而疏于宏观思维;多着眼于现实,而缺少远见和浩然大气。因此,不能停留在经理意识阶段,还要加以提升。

第三,将经理意识提升到企业家意识上来。所谓企业家意识:一是专业意识,是经理意识的升华;二是宏观意识,能以小见大,以现状预测远景;三是学习意识,企业家不仅自身学习能力超强,且能引领员工创建学习型企业;四是创新意识,不断创新应成为民营企业家始终不渝的追求,激励员工创新则成为其天职;五是亲和意识,民营企业家要有由素养、品性、风范和魅力聚合而成的亲和力,这是为员工所折服的个性魅力,也是员工甘愿与企业风雨同舟的感情基础。如此,中小民营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最后,还必须将企业家意识升华为独具个性特色的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是指以企业家个性魅力为基础而形成的,独具本企业特色的文化理念与氛围,并融入了民族和国家意志的一种精神。是该企业无可代替的无形资产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构建企业家精神的基本元素:一是由企业家个体素质、品位涵养、德性操守、学识能力、气质风范及对环境的影响力等诸多因素综合形成的个性魅力,它是企业家精神的核心和基质;二是由前者促成的、独具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的文化理念和由其形成并体现于员工身上的浓厚的文化氛围;三是融于企业文化之中的民族和国家的意志,这是企业家精神最高的价值追求和体现,例如,创造民族品牌,正是民族和国家意志的一种体现。

我们强调中小民营企业主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一定要身体力行和率先垂范,这是否意味着企业文化就是老板文化呢?我们认为,虽然不能简单地认为企业文化就是老板文化,但是,没有企业主个性的彰显,不具有企业家个人魅力的企业文化,是缺乏生命力的。这样的企业文化难于支撑企业的持续发展。有学者认为:“民营企业文化可以说是企业家个人魅力的化身。”一位研究海尔企业的专家也说过:“海尔文化实际上就是张瑞敏本人人格和智慧的外化。”无数事实表明:成功的企业文化,一定是优秀企业家个性和人格魅力的凝聚。

3狠下修身功夫

首先,立志。古人云: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中小民营企业主应有做一个优秀民营企业家的追求,否则,难于成就大事业。并且,志当成高远,因为修身养德,明志才能致远。“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因此,民营企业家要做强做大自己的企业,那就要以修身为本,以立志为修身之始。

其次,谋断。科学决策,多谋善断是民营企业家成就大事业的必要条件。这就要靠广博的知识积累、新奇的创造意识、善于听取各种意见、明晰的认识和主见,以及果敢的魄力和气质。这一切都可以在民营企业家的经营管理实践中逐步积累。“谋贵众,断贵独”,应是民营企业家终身可鉴的古训。

第三,精业。精通于本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有关的专业知识,是中小民营企业主走向成功的基础。这就要求民营企业家必须刻苦学习,学习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把握科学发展观;学习经济、管理领域的理论与方法;学习有关的科技知识;尤其是学习如何立足于社会,做一个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广泛的社会和人文知识、精于谋事、善于待人,且具有人格魅力并能以其亲和力和凝聚力来影响他人的人。可见,“精业”是对民营企业家全方位的素养要求。“业精于勤”、“行成于思”的古训值得民营企业家终身铭记。

第四,用人。知人善任是中小民营企业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在用人问题上,民营企业家首先要克服一些思想障碍和偏见。因担心外人不可靠,就将三亲六眷安排在企业的关键岗位而不虑其力所不及;因担心大权旁落,就一切自己说了算。如此等等,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这样的民营企业又岂能长期兴旺?可见,民营企业家对发现和培养企业人才负有首要责任。要善于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中吸取养料,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如“天地之性人为贵”;“家者人之本也,人者身之本也”等)、求贤若渴的意识(如“大人之务,在于众贤”;“贤者劳于求贤,而逸于治事”等)和善于使用人才的谋略(如“智者取其谋”;“任人之长,不强其短;任人之工,不强其拙”;“用人必考其终,授任必求其当”等),以及正确处理相互关系的方法(如“和为贵”;“贵明不贵察”;“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等)。

第五,奖罚。奖罚既是用人的一种手段,也是对中小民营企业起重要作用的经济政策措施。如何运用奖与罚即激励的手段来提高民营企业的营运效率,也是需要民营企业家下一番工夫的。古人云:“天下治者,奖罚而已”。也可以说,企业盛者,奖罚而已。而要使奖罚收到实效,就需要从有关古训中吸取养料,如奖罚要严明(“明赏,则民劝功”;“严刑,则民亲法”)、奖罚要得当(“赏当其劳,罚当其事”;“赏不加于无功,罚不加以无罪”)及赏罚不以个人的好恶为标准(“不因喜以加赏,不因怒以加罚”)等。

第六,人生品位。人生品位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集中而具体的体现,也是影响企业文化的重要因素。民营企业家应有自己人生品位的追求。其实,民营企业家的谋断决策、用人理事、创新经营和待人接物,乃至情趣爱好等方面,无不反映出人生品位的追求。因此,人生品位的修炼无处不在,事事可求。中小民营企业家牢记以下古训,定会大有裨益。如:“以情恕人,以理律己”;“气象要高矿,不可梳狂。心思要缜密,不可锁屑。趣味要冲淡,不可枯寂。操守要严明,不可激烈。”超级秘书网

4结语

中小民营企业的长盛不衰和可持续发展,本论文由整理提供需要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的支撑。而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的培育和形成,关键就在于民营企业家德与行的终身修炼。我国杰出的民营企业家也必将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涌现出来,并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参考文献

1安娜.中小民营企业生存与发展战略[J].商场现代化,2006(2)

2胡秀俊,朱鹏.影响和制约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内部问题浅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6(3)

3吴云贝.温州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理性对策[J]经济师,2006(1)

民生问题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学;民生;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个人是社会的组成细胞。人的存在和发展是推动社会的进步的基本前提,因而马克思主义人学必将以人的存在和发展为研究对象。马克思主义人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推进,其人学思想也实现了自身的中国化,成为“一个对于未来社会发展具有时代性和前瞻性的重大课题”。[1]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与中国基本国情相结合的过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人学即民生问题。民生,即人民群众的生活、生存以及发展问题。民生问题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研究的基本问题,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终价值目标和实践指向。当然,要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首先要明确的问题是何谓“马克思主义人学”。关于这一问题,学术界尚无定论。比如有人指出,“马克思主义人学是全面、系统、科学地阐述人的问题的基本立场、观点的理论体系”。[2]笔者基本上赞同这些学者的看法和主张,但需要指出的是,从方法论上讲,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不能脱离特定社会、特定历史时期的特殊性来进行一般性的研究,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必须与特定社会、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研究相结合,也即从“现实的人”出发。因此,可以说,从对“现实的人”的研究出发,民生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之一。而对这一重要理论成果的分析和研究必须首先回归到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本真”中去。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中的民生思想解读

民生,即人民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从内在规定性上,它是一个集体性的概念,是“现实意义”上的人学问题。马克思主义人学建构在阶级分析基础之上,马克思主义概念中的“人”是一种归属于某个阶级的“人”,而不是一种抽象的、与现实相割裂的人。因此,民生的概念是一种具有某种阶级归属的群体性、集体性的范畴。马克思主义人学包含着丰富的民生思想,笔者将对这些民生思想进行简要解读:

1、人的实践活动规定了人的存在形式

人是最活跃的历史要素,它是一切理论和实践探索的唯一承担者和推进者。马克思从来没有从孤立的、片面的角度来描述人,他对人的研究是从一种辩证的、现实的、历史的角度展开,马克思批判西方学者所鼓吹的“抽象的人性论”,他指出人的存在和发展不是由自己的思想所决定,而是由他们本身所从事的生产活动所决定的,马克思深刻地指出,“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为,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3]随着生产手段的革新和工具的不断更新,社会分工和私有制开始逐渐产生,这不仅推动了早期社会关系的形成,以及家庭、国家的产生,而且人们还逐渐产生了自我意识,比如理论、道德、哲学和神学等,因此,人们所从事的物质生产决定了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发展。而处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的人,从其内在规定性上,是属于人民群众的一个组成部分,虽然在现实条件下,人们思想呈现多元化趋势,但从总体上、历史地来看,社会主义物质生产力状况决定着人的主要思想、普遍目标和要求,人的实践活动规定了人的存在形式。

2、人的实践成果规定和改造着人的本质

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在从事物质生产、社会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实践中,相应地创造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等三大文明。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其中物质文明决定着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状态及水平,同时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良性发展又有力地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发展。所以说,人的实践成果规定了人的本质,主要是由三大成果所规定,因此人的本质的改造和完善应当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另一方面,人的实践活动改造着人的本质。人们通过在物质文明生产过程中不断积累生产的技能和经验,在政治文明生产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参与政治活动、处理政治事务的能力,在精神文明生产过程中不断享受精神成果的营养,不断提高自己的精神消费的能力,促进自己全面素质的提高,达到了这样一种状态,即“在实践中,即通过革命使自己的‘存在’同自己的‘本质’协调一致”。[4]

3、人的全面发展:理想与现实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即实现共产主义,“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5]这就是马克思所一直秉承的“人的解放”的思想。可是在现实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人——尤其是,作为整体的无产阶级的人——在资本的压榨下,成为片面发展的“动物性”的存在。马克思将其社会理想指向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指出在未来社会中,人应当是一种全面发展的人,共产主义是一种“现实过程”,是人将实现全面发展的理想与社会现实逐步相统一的过程。而现实的社会主义阶段也以逐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

4、人的价值: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人首先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本身具备了动物的一切优秀品质,不仅如此,人还具备独一无二的社会性。社会化的劳动规定了人不同于一般动物的本质。劳动是一种对象化的活动,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人类本身。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而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在建造。人在社会劳动中首先实现的是自我价值,即运用自己的知识和力量,创造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劳动成果,同时得到社会的褒奖和奖励,从而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另一方面,人同时实现了自己的社会价值,使自己的劳动成果为社会所共享,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繁荣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片面的金钱拜物教继续了批判,指出资本主义生产的唯一目的就是获取剩余价值、攫取高额利润,“英国资产者对自己的工人是否挨饿,是毫不在乎的,只要他自己能赚钱就行。一切生活关系都是以能否赚钱来衡量,凡是不赚钱的都是蠢事。”[6]而马克思的人的价值观立基于对人的本质的深刻揭示,他指出人不是单个物的存在,它不能脱离社会关系中的种族、国家、血缘和家庭等因素,“就社会而言,依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路径,人类社会最终将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共产主义”。[7]

二、“与现实实践联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的“人学”

既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新社会的主要任务,那么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是将人的问题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现实情境中,在与这些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就表现为民生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价值是“人民主体”观。民生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事关政权稳定、国家安定。民生问题的本质是人民的利益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情景中“人学”其实就是关于人民利益的保障问题。

1、社会主义本质论体现了对人民利益的根本关怀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从政治和经济角度将解决民生问题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这是一种对人民利益的根本性关怀。以经济上的共同富裕和政治上的消灭剥削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性举措,对于中国解决民生问题指明了根本性的目标。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现代化建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坚持“三个有利于”的价值评判标准,在“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等思想的指引下,稳步推进改革开放,实现中国综合国力的迅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普遍改善。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对人民利益的方向性关怀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它为“建设一个怎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指明了方向,指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体现了对人民利益的方向性关怀。2001年在“七一”讲话中,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视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主要价值目标。这种方向性关怀,主要体现在以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所提出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等一系列重要思想中。民生问题成为党一切工作的核心,并且成为评判党的工作得失成败的重要指标。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我们工作价值的最高裁决者”。[8]在这一时期的实践中,就业问题逐渐成为民生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对就业问题极为重视,从政治高度界定了就业问题的重要性。他指出,“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就业问题解决得如何,是衡量一个执政党、一个政府的执政水平和治国水平的重要标志”。[9]此后,中央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就业的优惠政策,将解决就业问题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一个重要抓手。

3、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对人民利益的科学性关怀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重大机遇期,面对新时期新阶段的突出矛盾和主要问题,以为首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深入思考“什么是科学发展,怎样实现科学发展”这一重大时代课题,首次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念。指出中国的发展要遵循以人为本,树立和贯彻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利益的关怀进入了科学性的领域,即如何更加科学地实现中国的发展、如何更加科学地维护与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需要。这体现党和国家了对人民利益的科学性关怀。在我国,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为理论参考和借鉴,以人的实践活动——即当前所从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为本。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语境下,人就是最广大人民群众。依据此价值取向,中央先后制定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无不是以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民生工程。

三、“价值目标”:民生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研究的基本问题

民生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研究的基本问题,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遵循价值目标和现实实践指向。

1、民生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研究的基本问题

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关键词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领导以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唯一宗旨。最先提出为人民服务,就是指“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的思想和行为”,它是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特征和规范之一,是我党的宗旨,是党的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每一位党员必须秉持的基本价值观——即人民群众的利益至上。虽然为人民服务的具体内容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但党所以一贯之的是不断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民生问题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全过程的基本问题,是中国改革和发展的主题。

2、民生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终价值目标

民生的核心是人民群众的利益问题。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所从事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以维护和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发展的最终价值目标的。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的总结和概括,马克思主义本身对民生问题的关注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得以延续下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当代民生问题的关注,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对广大无产者的利益维护。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未来社会主义制度应当采取的十条措施和制度,如“促使城乡对立逐步消除”,“对所有儿童实行公共的和免费的教育等。”[10]由此可以看出,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文化能力是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重要内容,体现了“以人民为本”的价值目标。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的讨论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至二十一世纪初关于市场经济体制中人民利益的保障和维护的讨论,再到党的十六大至十八大以来,全国上下对民生问题的关注,例如,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等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始终坚持人民群众利益为根本的价值目标。

【参考文献】

[1]谭培文.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研究.人民出版社,2011.自序3.

[2]张步仁等.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13.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68.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97.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294.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565.

[7]张莉.马克思主义语境下人生价值取向探析.理论学刊,2011.8.47.

[8].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62.

[9]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506-507.

民生问题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解决民生问题,必须依赖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理论指导。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中,最关注的就是人的发展,最关注的就是人的生活,最关心的就是人的利益。必须从实际情况着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脚踏实际地关心解决民生问题。

民生问题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基本问题,也是当前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民生、关注民生。党的十七大更指出要加快推进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体系,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从哲学的角度去分析民生问题,探索解决民生问题的办法,对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民生和民生问题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就是百姓的意思。而《辞海》中对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是一个带有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的词语,话语语境中渗透着一种大众情怀。古人云:“为政之道,以厚民为本;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纵观我国几千年的历史,凡百姓安居乐业,则天下太平;凡民不聊生,必社会动荡。

民生问题,简单的说,就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最主要表现在吃穿住行、养老就医子女教育等生活必需上面。教育是民生之基,就业是民生之本,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安全网。这四大问题都是民生的基本问题。民生问题就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同党的性质、宗旨和目标是一脉相承的。解决民生问题就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要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幸福指数,把发展的目的真正体现到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只有始终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切实关注和解决他们关心的实际问题,才能从根本上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民生思想的分析

重视民生问题是马克思哲学的题中应有之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的哲学相比,它是最科学、最关注人的。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人道主义始终是资本主义的重要武器,是与唯心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与之相对的,在马克思主义之前的旧唯物主义忽视人、漠视人甚至敌视人,即便在自称为人道主义者的费尔巴哈那里,所看到的也只是抽象的人,是理想化的爱与友情。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中,最关注的就是人的发展,最关注的就是人的生活,最关心的就是人的利益。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是必须能够生活,而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历史不过是人的实践活动在时间中的展开。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那种脱离了人的活动和社会历史、与人无关的物或自然,是不存在的。与旧唯物主义不同的是,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不是从“抽象物质”出发,而是从人的存在方式——实践出发,揭示人的社会属性,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样,马克思便把哲学的聚焦点从整个世界转向人类世界,从宇宙本体转向人的生存状态,从而使哲学主题发生了根本转换。因此,马克思哲学抓住了人的存在方式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实践,并从这一根本出发,形成一个思维整体。

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真正关心人,走近人,把握人,并具有与人的现实生活与前途命运密切关联的足够丰富的科学内容。在马克思看来,单个人的解放只有在全人类的历史性解放中才能得到彻底的实现,同时,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最后构成历史进步的共产主义运动。“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认、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20页)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对人的关注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核。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的关注和专门研究,为今天我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民生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指导思想。

三、在哲学视角下分析解决民生问题

国家安定团结靠的就在于关心解决好民生问题,让老百姓分享发展带来的实惠。只有在全国人民大力支持和拥护下,党的发展的方针才能得以贯彻落实。所以说我国不仅要解决发展问题更要解决好民生问题。时下在解决民生问题中,存在一些不好的现象。比如有些领导,解决像就医、买房、上学等涉及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民生问题,总不能说得明明白白,也没有解决方案,总是找理由、找原因、找借口,导致政府和百姓之间发生许多冲突,其实,只要为官者真心为百姓办事,把百姓的每一件“小事”都当成大事来办,相信许多冲突自然都不存在了。同时,民生是全体人民的民生,不同群体的民生问题不一样,解决方法也各不相同,我们所要探讨的是一种能够解决民生问题的正确思路。

民生问题论文范文第5篇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就是百姓的意思。而《辞海》中对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是一个带有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的词语,话语语境中渗透着一种大众情怀。古人云:“为政之道,以厚民为本;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纵观我国几千年的历史,凡百姓安居乐业,则天下太平;凡民不聊生,必社会动荡。

民生问题,简单的说,就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最主要表现在吃穿住行、养老就医子女教育等生活必需上面。教育是民生之基,就业是民生之本,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安全网。这四大问题都是民生的基本问题。民生问题就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同党的性质、宗旨和目标是一脉相承的。解决民生问题就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要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幸福指数,把发展的目的真正体现到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只有始终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切实关注和解决他们关心的实际问题,才能从根本上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民生思想的分析

重视民生问题是马克思哲学的题中应有之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的哲学相比,它是最科学、最关注人的。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人道主义始终是资本主义的重要武器,是与唯心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与之相对的,在马克思主义之前的旧唯物主义忽视人、漠视人甚至敌视人,即便在自称为人道主义者的费尔巴哈那里,所看到的也只是抽象的人,是理想化的爱与友情。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中,最关注的就是人的发展,最关注的就是人的生活,最关心的就是人的利益。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是必须能够生活,而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历史不过是人的实践活动在时间中的展开。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那种脱离了人的活动和社会历史、与人无关的物或自然,是不存在的。与旧唯物主义不同的是,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不是从“抽象物质”出发,而是从人的存在方式——实践出发,揭示人的社会属性,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样,马克思便把哲学的聚焦点从整个世界转向人类世界,从宇宙本体转向人的生存状态,从而使哲学主题发生了根本转换。因此,马克思哲学抓住了人的存在方式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实践,并从这一根本出发,形成一个思维整体。

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真正关心人,走近人,把握人,并具有与人的现实生活与前途命运密切关联的足够丰富的科学内容。在马克思看来,单个人的解放只有在全人类的历史性解放中才能得到彻底的实现,同时,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最后构成历史进步的共产主义运动。“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认、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20页)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对人的关注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核。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的关注和专门研究,为今天我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民生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指导思想。

三、在哲学视角下分析解决民生问题

国家安定团结靠的就在于关心解决好民生问题,让老百姓分享发展带来的实惠。只有在全国人民大力支持和拥护下,党的发展的方针才能得以贯彻落实。所以说我国不仅要解决发展问题更要解决好民生问题。时下在解决民生问题中,存在一些不好的现象。比如有些领导,解决像就医、买房、上学等涉及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民生问题,总不能说得明明白白,也没有解决方案,总是找理由、找原因、找借口,导致政府和百姓之间发生许多冲突,其实,只要为官者真心为百姓办事,把百姓的每一件“小事”都当成大事来办,相信许多冲突自然都不存在了。同时,民生是全体人民的民生,不同群体的民生问题不一样,解决方法也各不相同,我们所要探讨的是一种能够解决民生问题的正确思路。

李瑞环同志在天津主政的时侯,开过一次全市电视转播的现场会,回答、解决老百姓有关生活方面的实际问题。有一个老大娘提出了做饭时,煤气点不着火,平时即使点着了火苗也太小,根本做不熟饭的问题。李瑞环当场就让有关的局长来回答这个问题。局长在承认确有其事后,列出全市每天的供气量和全市实际的需求量及用气高峰时又如何如何的具体数字,以说明由于“供不应求”才造成点不着火的局面。这时李瑞环打断他的话说:你不要和大娘说这些具体数字,老大娘是说煤气点不着、做不熟饭,老百姓就知道现在点不着火,那些数字对老百姓没有用,你就告诉她多长时间能解决这个问题。这番话赢得了热烈掌声,还被媒体誉为“老太太哲学”,

所以,理论要联系实际,从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才能显现其特有的社会价值,得到社会的尊重和支持,并获取自身发展所需要的社会资源。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体系,它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民生问题关系重大,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生活现状,必须从实际情况着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老百姓关注的更多是实际问题的解决,而不是一些华而不实的数据、理论、学说,问题得到解决,才能顺应民心。否则,容易激发社会矛盾,破坏社会安定团结,影响经济发展。百姓的民生问题解决了,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得到实现了,才能够实现全人类的自由发展,才能够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