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民生新闻论文

民生新闻论文

民生新闻论文

民生新闻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发展

2002年元月1日,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节目正式开播。这档新闻节目仅仅播出1周就显出其不同凡响;第2周进入AC尼尔森南京地区电视榜;从第36周开始,名列AC尼尔森南京地区电视节目排行榜第一名至今。2004年7月,“南京零距离”平均收视率为8.3%,最高点收视率达到惊人的17.7%,创造国内地方电视新闻收视奇迹。因此研究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的发展状况及改进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

一、电视民生新闻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1盲目克隆,同质化竞争严重。传播的同质化主要表现为在同一传媒市场上大量信息产品风格接近、形式相仿、内容雷同。大量媒体拥挤在一个相对狭小的时段和区域内争相开发民生新闻资源,必然会使竞争恶化、导致传媒市场的混乱。具体表现为:一是地方台各频道之间同题材竞争激烈,一方面造成新闻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导致电视新闻传播市场的结构性失调(大量定位、风格、内容雷同的民生新闻节目在同一时段内争夺受众、分摊广告);二是同一民生新闻节目报道题材狭窄且重复较多,容易使受众产生模式化影响,弱化了观众的收视期待。但目前,这些栏目间的竞争已经从质量竞争沦落到为了金钱的竞争,大量的抽奖环节占据了原本应该给观众传播信息的时段,这种新闻抽奖已经成了一种潮流,正在被其他地方的新闻节目效仿。这份声明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全国省会城市各档民生新闻节目问的激烈竞争。

古人云:“学我者死,似我者俗,叛我者生。”“零距离”的成功引起了全国范围内创办民生新闻栏目的浪潮,但地方台的盲目克隆,使栏目同质化现象更加严重。虽然在定位上略有不同,但如果同质化竞争得不到根本改观的话,节目运行成本的上升和经营利润的下降将是必然结果。脱胎于新闻节目同质化竞争的泥淖,民生新闻迅速在电视新闻节目中脱颖而出,但民生新闻的诞生并不是新闻节目同质化竞争的终结,相反,同质化竞争在民生新闻领域更为激烈。民生新闻如何跳出同质化竞争的窠臼,如何在更高层次上健康发展,获得新的生机,是学术界应该深入探讨的命题,也是“零距离”们应该不断实践、不断创新的课题。

2报道止于浅层表现,新闻琐碎化,新闻价值含量降低。电视民生新闻聚焦百姓身边事,白描市井百态,反映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媒介非批评即表扬的困境中找到了一个出口,在市民和政府之间搭起了沟通的桥梁,受到了政府的认可,也获得了百姓的普遍赞誉和喜爱。民生新闻在接近性方面做足了文章,但在报道现象之后如何帮助观众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引导受众如何应对公共危机方面显得不足,在有意识培养、提高公众应对个人和社会危机的能力方面更显不够。地方电视台的“民生大战”中,各档民生新闻节目采取拉长节目时间、安排系列报道、多信道、多手段、非线性、互动式的传播形式来增加信息含量。但某一地区一天中发生的有新闻价值的民生事件是有限的,如果生硬地拉长时间、扩大信道,只能是将零碎、琐屑、浅薄的几无新闻价值的内容一股脑地推到观众面前,日复一日的污水、垃圾、火灾、车祸等报道将形成荧屏新的视觉污染,危及民生新闻的生存和发展。

3节目流于世俗,娱乐化倾向抬头。当电视文化由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即电视进入以受众为中心的消费时代后,资讯、娱乐与媒介的互动和整合,使资讯娱乐化(或者信息娱乐化)成为一股时尚的传媒潮流。目前,部分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从新闻采集到制作、播报,都暗含着一种竞相“戏说”新闻、滥用娱乐元素的倾向。内容的肤浅和包装的矫饰使得民生新闻日益偏离新闻采制的正常轨道在形式化和庸俗化的路子上越走越远。这种娱乐化报道对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带来以下影响:第一,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信息传播中理性的缺失,进而削弱了电视新闻的文化批判意味:同时,在这些经过娱乐化修饰的新闻节目中,由于公众舆论被不确定的情绪化倾向所取代,电视观众囿于对私人化事件的“零距离”接触,其审视媒介所必需的距离消失了,就是说,受众批判的力量也缺席了。第二,助长了信息的情绪化传播,消解了新闻记录社会真实的诚意性和客观性。长此以往,将导致新闻传播中“重美学传效、轻历史事实”的不良倾向。这从事实上颠倒了信息传播中真实与效果之间的主次关系,使电视媒介的资讯可能成为社会现实的“梦工厂”。第三,夸大了信息资讯本身的娱乐功能,实质上造成了电视受众对信息获取的路径依赖,这种依赖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无形中将转化为对受众快乐获取资讯的一种软性强制。

二、电视民生新闻发展趋势

1公共新闻——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的必然趋向。在信息社会,受众已不仅仅满足于民生信息接收和反馈渠道的畅通,更希望通过媒体的介入使一些公共事件得到较好解决。而公共新闻进一步扩大了民生新闻的内涵和外延,新闻媒介由一个观察者、报道者转变为问题的参与者和解决者,这将是目前民生新闻的一次质的飞跃。现阶段地方台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自身无法解决这些问题,民生新闻要得到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完成从普及新闻信息到传播新的新闻理念的过渡,从平面的信息传递到为公民参与社会生活提供信息和议题,创建讨论、解决公共事务的平台。项国雄认为,与现在的民生新闻相比,“公共新闻”有四大优点:一是它构建真正的“公共领域”;二是提升公民对于公共事务的思考和批判能力,推动社会的民主化进程;三是推动公共事件的解决:四是有利于促进各媒体之间的合作。首先,理论上,媒体职责在于忠于客观事实的报道,但在实践中却通过组织构建公共活动的平台而参与到事件当中,既有“越位”之嫌,又失去了媒体审视、批判所必需的距离。二是现阶段观众受经济条件所限,缺乏对电话、手机乃至网络等即时接受和反馈设备的投入,客观上降低了受众参与公共事务的几率;同时,在主观上,广大农民和城市弱势群体也缺乏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三是政治的民主化进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目前的大多数所谓“公共领域”远未达到让公众参与决策的程度。

2强化地方民生新闻的核心竞争力

一是民生新闻节目报道街头巷尾被市民关心的日常事件,报道市民的喜怒哀乐、街市风光和风土人情,这些都是地域文化最鲜活的体现。“兰州零距离”的以下报道:“建兰市场应有一个公平称”(2004年12月27日),“蛤蟆滩的沧桑”(2005年1月6日),“牛肉面好吃难”“消化”“(2005年4月1日),”“移民小学”的明天(2005年5月6日),这些都因为打上了兰州这座城市强烈的地域烙印而唤起市民对地域文化的记忆和归属感。

二是民生新闻在其构建的“媒体社区”中创建了一个突破传统观念的虚拟社区,使不同观众和群体因为对节目展示的地域文化认同而结成一个有着强烈内聚力的社会人际网络,节日甚至能够促成观众在现实中的合作。2004年12月初,“兰州零距离”报道了永登一对父母双亡的“火氏姐妹”的生活境遇,节目播出后引起的社会反响直接促成了12月26日40辆出租车组成“火氏姐妹”救助车队前往探视,在此基础上又成立了100多辆出租车志愿组成的“爱心出租车队”以接近性原则为出发点,以帮助本地民众重建“地域认同”为归宿,“兰州零距离”在上述事件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

民生新闻作为一种本土化媒介所具有的天然接近性,使其在帮助本区域受众构建“地域认同”中发挥积极作用:民生新闻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将地域文化作为联结人们的纽带,并力图在其构建的“媒体社区”中建筑城市中的人际关系网络,进而达到构建和强化“地域认同”的目的,以特色塑造差异,以差异拓展空间,以当地传统文化为基础扩展,为节目发展赢得深厚的地域优势,形成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核心竞争力。

3金牌主持人打造品牌民生新闻节目。节目主持人实际上充当了舆论领袖的角色,主持人作用发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节目甚至媒体的品位、可信度和权威性。主持人分为两种:娱乐节目主持人和新闻节目主持人,新闻节目主持人强调间离效果,也就是说,主持人要在观众与节目所报道的事件和人物之间起离解作用,让观众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节目里事件和人物的感情所迷惑。但长期以来,国内的新闻主持人把这种间离效果做到了极致,甚至已经达到了隔离的程度,英国新闻学界把这类主持人称为“上摄像机的朗读人”。没有个性的主持人只能做出没有个性的节目,而没有个性的节目在现今残酷的收视率大战中是没有竞争力的。

成名新闻节目的一个共同特点是,新闻主播(主持人)对于节目的重要性日益提升。新闻主播(主持人)是节目的“脸面”,他们不仅帮助节目树立和巩固观众心目中的品牌形象,为节目增加人际传播的个性化和软性特征,而且还因其独特的个性魅力成为新闻权威性、可信度和风格化的象征。一个好的新闻主播,就是一个优秀的新闻内容的“说书人”,成为观众与新闻事件乃至社会环境之间的中介;观众对新闻节目的品牌忠诚度,也常常和对新闻主播个人形象的忠诚度紧密关联。在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中主持人有着更大的发挥余地:民生新闻内容本身所含的新奇、喜悦、遗憾、伤痛、激愤、同情、现状的白描、理性的思考、观点的交锋,都可以在他们身上得到体现,他们既是节目过程的串联者,又是节目内容的体现者,更是节目理念的表达者。对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来说,挖掘培养优秀主持人,打造“金字招牌”,是保持节目长久生命力的重要一步。

三、我国地方电视台新闻节目发展对策

1发挥电视优势,做好民生新闻。一是立足本土,坚持接近性,深挖独家新闻。与纸质传媒和音响传媒相比,电视传媒最具有消除与受众之间心理距离的优势,因为电视新闻的图像很容易拉近这种距离,特别是主持人风格和形象的平民化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赢得观众的认同,对这样的新闻节目自然就愿意付出心理投入。同时,地方电视台新闻立足本地、立足百姓的选题思路将地域色彩浓厚、生活意味十足的平民新闻呈现给观众,能让观众在惊喜荧屏变化之余爱看新闻、主动参与到新闻节目中。就城市台目前的境遇而言,能够自身获得独家新闻的可能性很小,毕竟记者不能完全包揽城市中时时、处处发生的新鲜事、突发事,但随着市民家庭摄像机的普及,其拍摄的素材则有可能成为城市台的独家新闻。

二是加强电视媒体间的资源共享。目前,设在广州电视台的“全国城市电视台新闻交换中心”已经日益完善。随着各城市台回传技术的普及,城市台之间新闻交换的速度将大大加快,一个城市的突发性事件当天或隔天就能送达各城市台,本地观众在最短时间内就能看到来自外埠最鲜活的消息,时效性甚至超过中央台。“新闻交换中心”今后更大的优势在于和境外媒体联手互换新闻素材,这将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电视新闻交换网。

民生新闻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 电视民生新闻的蓬勃发展成为新闻界少有的热闹景象,从消费视角来看,这与受众消费权力的掌握和媒介追逐利润最大化之目的分不开 " 在商业逻辑的影响下,电视民生新闻呈现出新的态势 : 传受界限模糊 ! 受众渐逐主体化 ; 叙事方式主观化 ! 故事化 ; 文本的模式化 ! 复制化 ; 语言的能指化等

这两年 , 关注人民生计 , 关心市民生活的电视民生新闻风行全国 " 从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安徽电视台的《第一时间》到湖南经视的《都市一时间》、北京电视台的《第七日》 , 从河南电视台的《民生大参考》、杭州电视台的《阿六头说新闻》到吉林电视台的《守望都市》、海南电视台的《直播海南》等 , 全国各地电视台纷纷推出自己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民生新闻的蓬勃发展成为中国电视新闻界少有的热闹景象。因此 , 本文的写作 , 试从消费文化的角度出发 , 来解读这热闹的“电视民生新闻现象”。

在现代化社会里 , 新闻信息也正像食物一样日益成为人们必需的特殊消费品 , 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基本生活资料”。但对于不同的社会群体 , 新闻具有不同的意义 , 服务于不同的目的。

在消费社会中 , “随着文化的高雅目标与价值屈从于生产过程与市场逻辑 , 交换价值开始主宰人们对文化的接受精英文化所奋力追求的境界 , 让位于受人操纵的大众 , 而正是这样的大众 , 参与着具有最低共同点的可替代性的大众商品文化消费。”这就意味着在消费文化结构里 , 受众掌握了一定的权力。为新闻信息的消费在于受众 ( 消费者 ) 透过消费行为去裁定 , 而受众为何会产生消费的欲望 , 从现象上来看 , 或许是受到信息刺激 ( 如传媒广告宣传和看过该节目受众的口头传播 ) 、因特定类型叙事或是信息满足了受众的、梦想、欲望 , 然而从本质看 , 或许是受到了当代文化与社会的渗透或影响 , 而产生了某种消费意识 , 引起了消费行为 " 受众的消费行为主要通过节目观看来完成。费斯克指出 , 电视节目首先在演播室被生产出来 , 然后作为商品被卖给经销商 ; 此后 , 在电视节目被播出时 , 它又由商品转变为生产者 , 生产出受众 , 并把受众作为商品卖给广告商。这二者共同构成了电视的金融经济。但我们不要认为这种消费过程当中的权力完全操纵在新闻制作者或发行商手里 , 受众其实也负担着莫大的权力 , 那就是受众的“消费欲望”或“消费趋向” , 往往决定了电视新闻在消费结构中的地位与未来。因为在电视的文化经济中 , 受众则从商品转变为生产者 , 透过节目制作商的广告宣传及信息本身 , 形成他们某种符号性的消费意识 ( 如品味、阶层偏好等 ), 再加上受众在生活过程所培养的文化意识 , 使得受众对新闻产生是否消费的判断 , 或为自己生产出属于自己社会经验的意义和。而受众个人的消费意识又会受到群体的影响 , 产生所谓的群体消费意识 , 这种消费意识会形成群体消费行为 , 而正是这种群体消费行为 , 在消费文化的生产与消费之间达成一个共识 , 也就是“新闻制作者与受众群体之间形成一种双方均可接受的“社会契约” , 去鼓励新闻制作者再次复制或大量生产同类型的作品 , 去影响新的受众群落。”因而受众的消费欲望主宰新闻采集、制作与表达成为常规。

但是新闻制作者为何甘心围绕着消费者的要求来运作新闻呢 ? 这是与其在市场逻辑的影响下追求利润最大化之目的分不开的。对于商业化电视而言 , 广告是其主要的收入来源。而广告收入的多少又由收视率所决定 , 收视率“百分比的一位小数点就可能意味着一年内的利润额相差三千万美元”。因此 , 收视率就成为了衡量栏目价值的唯一尺度。受“大数原则”的支配 , 媒介也就会宿命般地会走上追求受众数量最大化的道路。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新闻制作者 , 必须考虑文本在任何特定环境中遭遇到什么样的话语以及这种遭遇如何重组文本的意义及其遭遇的话语。也就是要将新闻选择与制作中新闻价值的评判权交给受众 , 文本的意义根据受众赋予文本不同话语 ( 知识、偏见、抵制等 ) 而分别建构出来。这正如费斯克所言 , “我们应当要求我们的电视新闻符合大众口味 , 并努力使它们融入大众化的社会意识。若想鼓励各种各样的人收看电视新闻 , 并让他们记住和思考它所提供的事件 , 电视新闻必须符合大众趣味 ! 相关性和令人满意的生产力的关键标准。” [1] 。

什么样的媒介制品才能吸引最大数量的受众呢。那就是能满足受众消费欲望和兴趣的媒介产品。在我国 , 由于长期以来对“工具”和“喉舌”性质的片面理解 , 媒体将自以为重要的严肃新闻灌输给受众 , 固守在僵硬的政治关怀模式之中。这种“我播你看”的媒介本位思想使媒体较少关注受众不断变化的消费心理 , 忽略了对寻常百姓生活的全方位关照。而受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伴随文化需求的增长也不断增长 , 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受众不再仅仅满足于新闻信息的告知 , 而是更希望新闻能够体现社会对受众个人主体意识的重视 , 以人性化的报道实现与自己心灵的契合。心理学中的“自己人”效应认为 , 如果受众感到传播者在许多方面与自己有相似或相同之处 , 就会在心理上将其定位为“自己人” , 从而消费其话语。如果新闻报道能够从普通民众的立场着眼 , 或者在新闻报道中以普通民众为基点进行报道 , 就会激起受众的心理感应进而产生消费行为。因而电视民生新闻把新闻价值定位于普通市民百姓的需求上 , 让新闻本质回归到“广大群众欲知、未知、应知的事实报道”上 , “完全褪去说教色彩 , 从报道内容、角度、方式上都以受众利益、喜好为出发点 , 分析满足其需求。”通过逗引消费的 , 达到虚拟的满足;通过提供“生活投诉、家长里短、实用讯息” , 营造了一个可以自给自足的、相对封闭的时空??存在落差、相对处于弱势的百姓被夸张成世界的全部 , 现实生活的落差与缺憾被新闻里“冷暖有人管、疾苦人共知”的虚妄的媒体景象缝合 , 消费者被关注被承认的心理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补偿与满足。因而电视民生新闻的出现及蓬勃发展也就成为必然。

现代经济的核心是以需求为主导的生产模式。以收视率为衡量标准的电视民生新闻为获得最大消费群体 , 走上了“受众本位之路。从而使其新闻报道呈现出新态势来。

1 、传受界限模糊 , 受众渐趋主体化

为适应需求提高收视率 , 电视民生新闻制作者积极为受众拓展更为开放的传播空间 , 变单向传播为受众的双向参与 , 使受众从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参与者 " 受众的参与意识和公共意识空前高涨 , 传统的“传者??受者“模式被打破。受众站在自己立场维护其所代表的群体利益 , 通过现场热线、手机短信、网站以及市民的记录等多种方式 , 主动参与到民生新闻节目的制作、讨论和传播过程中。在民生新闻中 , 记者和解说词退居到次要位置 , 市民成为主角 , 其出镜率超过了 50%, 有的甚至高达 80% 以上。同期声被大量地运用 , 生动的画面 ! 鲜活的市井语言使媒体与市民实现了心理的契合。并催生了一批为媒体提供素材、稿件、照片、录像或的业余记者群。如《南京零距离》约七成的新闻线索来自于受众 , 部分新闻的摄制甚至由受众自己完成 , 在其开播之初就聘请了百多名市民摄影师 , 组建一支市民大军 , 让市民成为特约记者 ; 并且每期节目中都有一个社会热门话题 , 观众可以短信或热线电话表达看法 , 并以选择结果决定下一次故事的“续篇”主题。再如湖南经视《都市一时间》曾推出“到你家”活动 , 首创双向互动讲述都市人们的家庭故事等。这些节目通过对不可预知的日常生活事件的日常化直播 , 把受众的日常生活变成电视内容 , 电视就成了生活本身 , 尽管电视里面的生活经过了选择 , 这实际也是新闻的真人秀 , 人人都可以参加 , 人人都在被观看 , 人人都在体验别人的生活。同一时间中 , 人们出入于不同的生活情境中新闻与生活的界限开始模糊 , 传播者与受众的界限也不再清晰 , 人们从角色的不断转变中体会到消费的 , 并逐步主体化。

2 、叙事方式主观化、故事化

小说家詹姆斯曾略带夸张地说 : “讲述一个故事至少有五百万种方式。”每一种讲述方式都会在受众身上唤起独特的阅读反应和情感效果 , 因此讲述直接决定着这种效果能否得到表现。在电视民生新闻中 , 采取了不同于传统新闻报道的叙述方式。

首先是叙事视角主观化。传统的新闻报道多以客观化的第三人称的角度进行叙述 " 而电视民生新闻却大多采用参与主观型视角。它以记者作为电视自身的代表 , 由记者带领电视机前的受众来经历事件的发生过程。在这里 , 记者不再代表全景式的客观世界本身 , 而是身处其中直接以所体验角色的个人化角度参与 ! 了解和体验现场 , 去捕捉更细腻 ! 更真实 ! 更深刻的信息 ; 而受众在其带领下 , 像目击者一样一步步地观察和体验 , 凭借对现场声音 ! 图象的完整捕捉和传递 , 去感受强烈的感官冲击。在这样视角中 , 叙事由宏观转为微观 , 使自己摆脱传统的叙述角度带来的宏观理论与社会实践相脱节的矛盾与尴尬 , 通过平等式的与受众的对话形式完成了自身向符号真实而非客观真实立场的回归。

其次民生新闻多采用故事化、骟情化和悬念化的新闻叙述。它的导语常常并非清楚地交待五个的问题 , 而是如讲故事一样地设置出一种悬念。如杭州电视台的《阿六说新闻》 , 主持人阿六常以抖包袱、卖关子等手法设置种种悬念 , 令观众感到新奇。再如江苏卫视的《 1860 新闻眼》 2004 年 10 月 23 日播的一则《骑马能不能进闹市》的新闻 , 开头叙述到 : 一位男子正午时分骑着枣红大马 , 在闹市区的人行道上信步闲逛。在他身体一侧的铁栏杆外 , 是滚滚车流。警察拦住他 …… 新颖别致的开篇挑起了观众的好奇心 , 这是在叙述一位中世纪唐吉诃德式滑稽、悲剧人物 , 还是 ……? 在离奇的故事情节叙述完后 , 主持人还设置了一道选择题作为悬念 : 马究竟能不能上马路让观众参与选择 , 结果要到一小时的节目结束时才公布。观众就在心怀新奇、期待和激动的悬念中自始至终守候节目。 [2] 尽管新闻的具体报道形式多样 , 但大都采用戏剧性结构 , 有情节、有铺垫、有高潮 , 来展现新闻的故事性 ! 戏剧性和新奇性从而赢得受众的青睐。

3 、文本的模式化、复制化

正如法兰克福批判学派所指责的那样 , 电视作为一种“文化工业” , 具有较强的“可复制性” , 这种可复制性对民生新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栏目风格的雷同和栏目设置的跟风上。

一是民生新闻栏目风格的模式化。电视频道以栏目为支柱 , 而栏目节目的生产总是在叙事上不断地复制整块栏目策划时设计的叙事蓝本。越是工业化的流水线生产 , 其个体电视文本对叙事蓝本的总体复制就越强。当然 , 这样的复制能鲜明地显现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标识??即报道均瞄准市民关注的热点、焦点及衣食住行等切身问题 , 将老百姓作为新闻的主角 , 让老百姓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叙事蓝本的识别性特征。使其成为一种“约会式节目” ( 国际总编辑语 ), 便于对其感兴趣的受众能够“如期赴约”。而在其具体的叙事流程上 , 叙事模式化也更显突出 , 每一个节目的开头 ! 中间 ! 结局 , 都是在准确无误地复制栏目的叙事蓝本 , 从而生产出质量水平相当的标准件来。

二是栏目叙事蓝本的相互复制。中国媒体发展区域化分割明显 , 每一个台都存在着自己的优势资源 , 在内部发展欲念涌动 , 外部领跑媒体不断刺激的情况下 , 模仿成为媒体跟进改革的主要形式。电视民生新闻在国内发韧于《南京零距离》 , 该节目的很快走红和成为国内身价最高的电视新闻栏目使得各地电视台纷纷效仿 : 湖南经视的《都市一时间》、安徽电视台的《第一时间》、南京电视台的《直播南京》、海南电视台的《直播海南》、河南电视台的《民生大参考》、杭州电视台的《阿六头说新闻》、四川电视台的《新闻现场》等都红红火火办了起来 ; 这般繁荣景象又导致制作者们“扩大再生产” , 实行台内各频道的民生新闻节目复制以期进一步提高利润点和扩大影响 , 如成都电视台就有公共频道的《成都全接触》 , 经济服务频道的《第一现场》 , 都市生活频道的《直播 60 分》 , 新闻综合频道的《绝对贴近》等。从积极方面看 , 将别人经过市场检验的成熟的叙事模式直接复制过来 , 既节省脑力又减少节目的商业风险 ; 但从消极方面来看 , 每一种文化产品的模型不可避免地潜蕴着它的文化无意识和政治无意识 " 而且国内栏目之间相互克隆导致节目的高度同质化 , 这不仅对电视节目的丰富性 ! 多样性造成损害 , 同时也是一种内耗 , 造成人 ! 财 ! 物和频道资源的浪费 , 还会带来相互间的恶性竞争 , 导致新闻内容报道走猎奇、媚俗的路线。

4 、新闻语言的能指化 [3]

符号学将符号分为能指与所指。电视符号的能指即为图像、声音 , 所指为音像传达的“义”。在后现代主义文化全球渗透的时代 , 人们消费的是电视符号的能指而非所指 , 因此精心制造能指的视听幻觉王国是当下受众的普遍心理需求。随着民生新闻的发展 , 克隆现象的增多 , 原创新闻逐步减少 , 大量没有新闻价值的新闻充斥其中 , 内容 ( 义 ) 的匮乏导致制作者追求形式的表现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因而在人们对影像文化贪图能指化的胁迫下 , 电视民生新闻渐趋呈现出语言能指化倾向 , 即大量制作以奇观、为目的的能指化作品 , 注重制造视听 , 消解意义深度。具体表现为 : 强调节目包装 , 注重片头的视听冲击 , 精心制造出后期的特技效果 , 如在节目的后期制作中加进的音响效果 , 以及每隔几秒出现的特技、字幕等视频效果 ; 通过颠覆传统新闻主持人观念的手法唤起消费者的心理认同 , 如主持人形象的变化 , 《南京零距离》的主持人孟非的光头、歪嘴形象 ; “另类”语言 ; 怪异动作如主持人的边打快板边评论等 ; 都是在疯狂制造一种能指的诱惑。总之 , 电视民生新闻语言的能指化倾向是后现代主义文化在电视文化领域中的具体表现 , 通过能指的精心制造 , 达到一种制幻效果 , 让受众在欺骗性的幻觉中得到本能满足。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 一味以收视率为衡量标准的电视民生新闻在构筑新的新闻样式的同时 , 也消解着传统新闻的一些基本立场。以受众为上帝的作法弱化了传播者对社会的话语引导功能 ; 追求新闻节目的短平快效果 , 使节目内容琐碎 , 节目形式流俗 ; 而内容的肤浅和包装的矫饰使得民生新闻走上形式化和庸俗化的道路。这不仅破坏了民生新闻的形象 , 更亵渎了民本思想 , 必将给社会带来诸多负面影响 , 同时也断了民生新闻自己的前途 " 因此电视民生新闻应把握好“俗度” , 强化信息服务意识 , 注重新闻的深度开掘 ; 同时坚持差异化策略 , 不断创新 , 以创新去适应受众需求的变化 , 用创新去战胜对手的“跟进” , 努力提高自己的“公信力、美誉度、引导力”。才能在“不进则退”的竞争中不断开拓未来 , 更新自我 , 独领。

注释 :

目前对民生新闻的讨论很多 , 有的将其叫公共新闻 , 有的将其归属于社会新闻 , 但它们都具有共性 , 即在内容上主要关注的是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与生存空间 " 因而笔者仍采用较普通的称呼??民生新闻。

参考文献 :

[1][ 美国 ] 约翰 费斯克 . 解读大众文化 [M].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0:201-202.

民生新闻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广播电视;民生新闻;人文关怀;缺失;提升

一、对广播电视民生新闻中人文缺失的表现分析

(一)部分民生新闻内容肤浅

广播电视媒体的消费者大部分是普通的百姓,广播电视新闻能否贴近百姓的现实生活,往往对其收视率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广播电视借助民生新闻,来体现对百姓生活等内容的人文关怀,受到了观众的欢迎,取得了很好的收视率。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当前我国的一些广播电视媒体,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以民生的口号,却没有进行应有的人文关怀。一些媒体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当作新闻,这造成了新闻被异化的问题。

(二)部分民生新闻人文关怀适得其反

在一些灾难的新闻报道中,有的记者表现出麻木不仁、人性缺失等问题,一些新闻媒体为了获得更高的收视率,通过本媒体的强势地位,满足百姓的知情权、以体现群众生活的原生态为理由,强行进行议题的设置,强行拉入当事人,不顾及当事人的意愿,使得当事人处于尴尬的境地等等,这类民生新闻,在达到提升收视率目的的同时,使得民生新闻的人文关怀根本无从谈起。

(三)部分民生新闻定位过低

广播电视的民生新闻,大部分是把一些感情方面的因素纳入到民生新闻的报道里面,通过情感来吸引人和感动观众,以更好地拉近媒体和观众之间的距离,让观众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信息。但是,假如在民生新闻播放的过程中,这种感情的因素,被故意的放大和应用,就很容易产生做作、煽情的问题,导致民生新闻的人文关怀发生质变。

(四)部分民生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有待提升

广播电视新闻为了获得更多的观众,提升收视率,在部分新闻报道的过程中,通过把一些"性"、"腥"等作为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实现吸引观众的目的。例如:报道某位明显的艳照、丑闻等,吸引更多关注的眼球,进而获得最大的媒体经济利润。著名的经济学家Davin-boret在他的著作中指出,在新的经济环境下,群众的注意力就是一种很好的经济资源,这种经济资源将与注意力一起共存。在现实的新闻媒体报道的过程中,有的新闻媒体为了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吸引更多的观众,提升收视率,而通过侵犯他人隐私等,来爆料和独特的视角分析。这使得处于商业背景下的新闻媒体,逐渐丧失了新闻媒体应该具备的引导、教育等功能。

二、提升广播电视民生新闻人文关怀水平的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民生新闻人文关怀的理念

在新闻媒体报道的过程中,需要全面地把握和落实人文关怀的理念。作为新闻媒介信息网的负责人,需要在人文关怀的使命下,通过高度的责任感和专业性,来进行社会变化新旧矛盾的分析,在面对复杂的信息流的时候,需要借助专业的分析和把握能力,来进行民生新闻的选题和采编。同时要提升民生新闻的思想性和目的性,把握好民生新闻的主流,做好大众与小众等内容的区分。

(二)加大民生新闻对百姓生活的真实关怀

在民生新闻报道中,生活关怀是常见的内容之一,生活关怀也是民生新闻保持同广大群众联系的一种方式。民生新闻作为新闻媒体从人文关怀的角度,进行百姓情感、现实需求的反映,通过其工作为群众排忧解难,对于百姓来讲是其基本职责。针对那些处于困难境地的人来讲,新闻媒体的帮助一方面可能会帮助其解决遇到的实际困难,另一方面能够让这些人感悟到社会的关爱,从而获得情感方面的慰藉。因此,在民生新闻报道的过程中,要加大对百姓生活和弱势群体的关注,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民生新闻的人文关怀。

(三)提升广播电视民生新闻理性关怀的水平

在广播电视民生新闻报道的过程中,理性关怀是新闻实现人文关怀的基础,也是打造民生新闻品牌,提升新闻宣传力度的主要方式。理性关怀与观众的精神和心理需求更为契合,在实现对观众生活与情感关怀的前提下,满足观众对事例本质的追寻和探索需求。因此,民生新闻可以通过深挖新闻故事的发生原因,进行讨论和深度的报道,以更为专业、客观的态度来分析客观事实的正确与否,为民众的价值判断树立一个标杆。

(四)广播电视民生新闻要体现时代性与社会性

新闻媒体在进行舆论监督的过程中,民生新闻需要保持和体现新闻媒体的时代性、社会价值导向性。通过营造真实、全面、独特的新闻报道环境,来更好地传播正义、感动与相互间的尊重。在促进和谐社会构建和社会公共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中发挥新闻媒体应有的作用。新闻媒体的人文关怀最终要落实到生命关怀的高度,才能更好地发挥和完成新闻媒体的使命。这种人文关怀是对人的深层次价值与命运的关注和尊重。例如在进行某位英模报道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大对其无私奉献的报道,也要加大社会对英模的关心、报答等报道。从而为良好的人文关怀环境的形成,创造舆论条件。

三、结语

综上所述,广播电视民生新闻作为社会宣传、价值观引领的重要途径,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紧紧把握住时展的脉搏,准确定位社会价值的存在,在落实人文关怀的过程中,以人为本,实现民生新闻关注民生、关爱民众、引导民众的功能。从而为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创造良好的舆论和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李亦仁,邹杨蓓. 民生新闻中的人文关怀--试析人文关怀在《新闻110》栏目中的运用和创新[J]. 东南传播,2007,(01).

[2]王慧. 从民生新闻看媒体的人文关怀[J]. 青年记者,2007,(16).

民生新闻论文范文第4篇

一、当前民族新闻传播和研究的一些基本情况

目前,国内民族新闻研究的现状如何呢?换言之,近年来,新闻界、理论界在民族新闻研究方面取得哪些共识呢?

(一)民族新闻事业得到了党中央和各级党委的高度重视,党对民族工作的重视也包括对民族新闻事业的重视。尤其是党的十以来,视察内蒙古时提出了“守望相助,携手共建美好家园,打造北疆亮丽风景线”的指示。这一指示精神,在内蒙古各族人民中间深深扎根,成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强大思想武器。

就民族新闻事业来看,从政治方向到政策支持,从客观指导到具体运筹,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国家管理民族事务的机构就开展了“民族好新闻”的评选工作,至今已办6届,每次从中央及地方新闻单位选送的新闻作品中评出一、二、三等奖,并进行隆重的表彰和联谊活动。从2004年起,国家民委宣传司在京多次举办少数民族新闻编辑记者培训班,由国家民委信息中心等10多个相关单位、部门组织评选的少数民族十大新闻已历五届,在少数民族地区及至全国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

内蒙古作为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在发展民族经济、政治、文化方面充当了表率。就以民族新闻事业发展而言,内蒙古自治区亦走在了前面。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区内多次召开有关民族新闻的工作会议,座谈、研讨民族新闻诸多的实践和理论问题。每年评选一次的自治区新闻奖,蒙古族语言文字同汉语言文字的作品一样,同评同奖,各领。1985年以后,自治区先后出版了有关研究民族新闻的论著10多部,定期表彰在民族新闻事业方面有所建树的媒体及记者编辑。一年一度的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使得使用民族语言文字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受到表彰,还有其他相关表彰活动,都已成为民族新闻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民族新闻不仅是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媒体要做好的一件大事,也是民族地区乃至全国各级媒体必须完成好的一项宣传任务。做好民族新闻,既要把握全局,又要从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只有二者兼顾,才能始终把握民族新闻的正确舆论导向,起到促进民族地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的作用。对于民族地区的所有媒体来讲,就是要从本地的经济特点、民族特点出发,把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具体化,采取不同角度、不同方式,创造性地加以宣传报道,鼓舞和引导各族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共同奋斗。但是,由于民族语言文字传媒是植根于民族地区和各不同民族之中,这就要求在运行中充分考虑本地区、本民族的经济状况、历史状况、地域环境、生产特点、文化传统、生活习惯、及心理认同等。走出一条民族地区传媒业发展的路子。

(三)坚持解放思想,以宣传改革和发展为宗旨,不断推进民族新闻事业出现新的局面。作为党的舆论工具,民族新闻事业必须在解放思想上走在前头,引导舆论,在改革上有所作为。在这方面,无论是理论的前瞻性研究,还是媒体的自身实践,内蒙古自治区的新闻界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比如,关于组建民族报业集团的研究,关于提高媒体传播力的实践和研究,关于民族新闻信息网络新媒体多项实践和研究,关于民族地区建设和谐社会的系列宣传报道,关于民族地区时政新闻、经济新闻、社会新闻的研究,关于民族地区媒体市场的研究,等等。这些研究和实践的成果,时代特色鲜明,新观点、新理论让人击掌顿悟,充分显示了民族新闻事业的活力和魅力。

(四)民族团结是民族新闻永恒的主题,必须持之以恒,常做常新。民族团结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本保证。任何一项工作如果没有民族团结做为基础,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因此,对于民族团结的新闻研究,始终是民族新闻研究的重头戏。在各类民族新闻宣传的会议上,始终把促进各民族的大团结做为传媒的一项基本任务,写在会议纪要之内。不少研究课题提出,必须把团结、改革和建设的宣传作为民族新闻的主题,在媒体的新闻宣传中,始终高举团结、改革和建设的旗帜,把民族团结的文章做活、做新,让民族团结的新闻大放异彩,真正成为各民族团结进步,共同繁荣的舆论阵地。

二、民族新闻发展方向的思考

如何做好民族新闻,实现民族地区新闻事业的全面繁荣,新闻界、理论界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但是,要使民族新闻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需要努力的空间还是很大的。作为热切关注这一课题的新闻学爱好者,在学习其他同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围绕民族语言文字传媒日新月异发展的现实,总结一些部门新闻立报、新闻立台、主打民族新闻的实践,对民族新闻的发展方向作如下一些新的思考:

(一)民族新闻要充分显示地区特点和民族特点

民族新闻的地区特点,应该表现新闻事件所发生的环境与其他地方不同的特点,表现当地人民经过几十年艰苦奋斗而形成的地理环境的变化。民族新闻的民族特点,应该表现发生新闻事件的各族人民的生活(经济条件、历史情况、现实状况等)所赋予的,同时又是在本民族的宣传文化(精神领域的特殊的心理素质及其他表现形式)陶冶下形成的社会存在。

就内蒙古自治区来说,面积有11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八分之一,人口有2400多万,有49个民族长期共同生活。它本身的地区特点和民族特点就很明显,给民族新闻提供了相当丰富的表现素材和机会。具体地说,地区特点应该表现内蒙古的山川、草原、大漠以及北疆名胜古迹等自然景观,表现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新矿区、新城镇;民族特点应该表现各民族人民爱国主义的精神和事迹,执行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成就,进行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教育及培养民族干部的成就。把这些特点充分表现出来,民族新闻就有了独特的吸引力。要在表现地区特点、民族特点上不断创新,新闻工作者首先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和新闻观,要把各民族对祖国的贡献作为中华民族的共同财富来对待。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报道某一个民族的成绩,不仅是宣传那一个少数民族,而是借助这一成绩来表现中华民族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水平,从而提高中华民族在国际上的威望。这里,我们还应当特别提醒,在互联网和多媒体时代,我们不能把民族特色理解成为停滞的、永不变化的、游离于时代与生活之外的一种东西,更不能把那些落后的东西不加分析地充作民族特点来报道。如果我们的民族新闻离开我们这个时代的基本旋律和节奏,离开当前的改革、开放,离开了以人为本的宗旨,是很难拨动受众的心弦的。

(二)民族新闻传播和研究要应时应势,做到坚守与创新并重

在2013年8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了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提高宣传质量、把握“时、度、效”、做好舆论引导等重大原则。民族新闻的传播与研究,必须遵循这一基本原则,担当起引导主流舆论的职责。

在这方面,我们应在坚守与创新并重上下功夫。坚守,就是坚持以导向为灵魂,以的真实性为生命、以人民为中心的新闻宣传准则。创新,就是在奏响主旋律的同时,追求多样化,按照民族新闻的特点和规律在具体报道中出新出彩,实现中心思想突出、表达模式新颖、社会效果强烈的完美统一。

在具体新闻传播运行中,做好5个特别关注:

1.特别关注民族地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各种媒体的民族新闻都要担负起与外部沟通信息的作用。人类历史就是在互相交流、互相渗透、互相借鉴、互相融合的过程中发展的。可以说,我们今天的文化、思想、语言等等,也都是各民族互相交流的产物。因此,我们应当大胆吸收外来的优秀新闻理论与实践,加以清理和消化,从而使中国的民族新闻事业以更丰富的内涵更精彩的表现走向世界。

2.特别关注本地区与地区外的经济联系。人类最重要的活动就是经济活动,离开这个活动,人类就无法生存。人类的文明进步快速发展,归根到底是生产力的发展,在民族地区全面开放的今天,民族新闻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关注、反映这一领域的生动局面。

3.特别关注外部世界优秀文化对我国民族地区的影响。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外来文化的渗透和主动引进,以及本民族文化的输出均不可避免。民族新闻在宣传外来优秀文化的同时,要为本民族文化走向世界给以更多的关注。通过舆论优势,促进人类先进文化的融合,促进本民族全新观念的确立,为各民族文化增添除旧布新、开拓创新的力量。

4、特别关注民族地区人才的引进、交流和培养。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人才相对短缺。要在这方面大造舆论,为人才引进和当地人才的培养创造宽松而优越的舆论氛围。

5.要特别关注多媒体的融合,实现民族新闻传播的多元化,让民族新闻的传播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纵览古今,面向未来,从宏观的角度,从社会历史发展变化的角度,观察、分析民族新闻的传播和研究,把握时代的重大使命,就能使民族新闻的时代特色与民族特色、地区特色实现有机的结合,从而进一步增强民族新闻的无限活力。

(三)民族新闻要打好服务牌,以优质服务推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兴旺

党的十以来,对深化改革、建设法治社会、关注民生等作了战略性的部署,并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目标的统领下,从政府部门到社会各界,都把服务民生做为工作运行的准则,全力打造服务型的社会责任团体,建立以服务为宗旨的社会运行机制,用服务去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用服务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促进社会的繁荣进步。不言而喻,作为党和人民的重要传播工具,媒体也要责无旁贷地扛起服务的旗帜,做服务型媒体,创造媒体为社会服务的新格局,民族新闻自然是服务型媒体重要的客观构成。因此,民族地区的媒体,提升民族新闻的服务质量,是民族新闻重中之重的任务。

民族新闻应在哪些方面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呢?

一是提供时政服务,把政府决策的信息及时、准确地传播出去,满足受众了解国家大事、知晓最新政策、把握改革走向的需求。二是提供思想动力服务,通过宣传新事物、新思想、新观念,启发受众的新思维,促进思想解放,提高投身改革的自觉性。三是提供物质生产活动服务,通过经济建设、改革开放、社会发展方面的信息传播,满足受众对经济信息、经营理念、竞争技能等方面的需求。四是提供生活导向服务,倡导积极充实、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倡导适度消费、科学消费、安全消费的新型消费观,倡导高尚文明的娱乐方式,等等。通过民族新闻所造就的舆论氛围,满足各族人民日益增长和不断出新的物质文化需求。

(四)民族新闻要创新传播模式,适应新时期媒体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传媒事业发生了爆炸式的巨变。首先是传播模式的多元化,新媒体的不断涌现就是一个突出的标志。微型化、社交化、移动化,已经成为时下信息传播的主流形式。从一元到多元,必然要加剧竞争的激烈程度,推动事业的快速发展。其次是传播对象的分众化,接受对象分开了组群,在接受信息时个人的偏好越来越强。研究受众对象的情趣爱好,做好媒体定位显得至关重要。第三是传媒人才的高端化。随着媒体的多元发展和高科技的武装,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多技能、新观念、勇于创新的传播人才。由此,队伍的培养成了媒体的日常话题。综观这些变化,也给民族新闻的创新提出了迫切的要求。民族新闻只有融入传媒发展的现代化潮流,才能不断出新出彩,创造出自己的品牌,从而使民族新闻以自己独特的优势做大做强,发展提升,增强影响力和竞争力,比肩于国家整个传媒事业。

(五)民族新闻传播也要打造自己的产业链条,成为两个效益并重的文化产业

民族新闻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文化产业在经济运行中的地位越来越显著。各类传媒在文化产业发展中不仅为传递信息、扩大社会交往发挥自身的优势,使本民族特有的文化得到广泛的宣传,文化价值得到了更为广泛深入的认同,而且也为地区或部门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由于文化产业的特殊性,它的经济效益亦可看作有形的和无形的二种。有形的是产业,自身进入市场实现收益,无形则是以文化的影响力激活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民生新闻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 要: 当今电视新闻的发展越来越追求平民化、故事化和娱乐化,平民化手法更是各大电视媒体争相采用的一种方法。取材平民生活,再现平民生活,应该是电视民生新闻报道风格形式的主要途径之一。“人情味”,贴近百姓、贴近社会、贴近生活,是电视民生新闻报道风格的基本特点。本文就电视民生新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进行了探析,以待商榷。

自从2002年1月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开播以来,全国各地的电视台争相推出自己的民生新闻栏目,如安徽台的《第一时间》、湖南经视的《都市时间》、福建台的《现场》等。这些新闻栏目不同程度地受到了观众的普遍欢迎。2009年的央视两会报道在栏目设置、嘉宾选择、节目表现形式上都体现了“平民化”的特点,使观众觉得平实亲切。

关于“民生新闻”的定义,目前尚无定论。虽然如此,我们可以这样说,民生新闻是从群众日常生活中采制而来的新闻,在内容上关注群众的生存状况、喜怒哀乐,在形式上充分运用先进的传播手段,以期提高新闻的时效性和互动性,进一步拉近电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民生新闻是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趋向。民生新闻不是一个有关新闻体裁样式的具体概念,而是一个新闻形式的综合概念[1]。

民生新闻的迅猛发展要归功于它独有的特点和优势。首先,关注民生现场,贴近百姓生活,平民化色彩浓厚。其次,服务性强。民生新闻是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下,以服务化的理念来关注民众生活,使新闻变得可看、管用。再次,报道领域宽广。民生新闻报道的内容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可以说是对社会生活的全方位扫描。最后,地域性强。民生新闻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由于各地域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经济发展不同,民生的具体内容也不同。

一、电视民生新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总体上说,目前电视民生新闻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节目同质化现象严重,内容缺乏深度。

目前以“直播”、“快报”等命名的民生新闻节目占领了晚间新闻部分时段,以至于“千台一面”的现象日益突出,致使新闻节目从框架到策划思路,从内容到主持风格与表现形式都似曾相识。大量可以创新形式、挖掘题材、拓宽领域的新闻素材没有被真正被发掘。某些“民生栏目”只是一味地报道天灾人祸、邻里纠纷等琐事,往往仅仅满足于对事件进行简单的记录,使新闻流于表面,缺乏思想深度。长此以往,势必会使受众产生“审美疲劳”。

(二)内容庸俗化、娱乐化现象突出。

为了吸引观众眼球,一些民生新闻对色情、暴力、凶杀内容趋之若鹜,在制作手段上存在娱乐化倾向。为追求视觉刺激,常常采用过程实拍、细节展现的报道手法,从而使低级下流、污浊不堪的东西充斥荧屏。更有甚者,在利益的驱动下,不惜歪曲事实真相,曲解新闻事件,甚至将新闻事件庸俗化,而置媒体应该具有的社会责任于不顾,过度炒作,一味追求轰动效应。

(三)缺乏求实精神,干预事件。

在人文关怀理念的引领下,媒体在报道新闻时,感情的天平往往倾向于弱势群体,带上了鲜明的感情色彩。一些媒体的舆论监督缺乏“与人为善”的宽容态度,陷入一种狂热偏执的状态,经常处于激动或者浮躁情绪的状态下,只听信当事人的片面之辞,常常在没有调查清楚之前便迫不及待地发出报道,或者打着人文关怀的旗号,不问青红皂白对当事人大加讨伐,犀利尖锐却缺乏冷静细致的思考。“富士康诉记者案”便是一典型事例,我们应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媒体应该具备人文关怀,但是前提是保持头脑清醒,具有严谨的态度。

乐于倾听老百姓的心声,坚持片面“为民代言”的报道立场,而不善于寻找能够解决问题和困难的办法,这样势必会使“民生新闻”主客体之间缺乏实质性的沟通。在一些舆论监督事件的报道上,一些媒体以煽情的语言激起公众对一方憎恨,对一方同情;或者诸媒体联合片面地宣传,有意识地压制相反意见。这种“权力”的滥用,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公众对政府、立法、司法的态度。

二、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策略

电视民生新闻诞生至今,有如破竹之势迅速发展,基本上占据高收视率和高市场份额,一时的市场追捧使民生新闻难免会出现上述一系列问题。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以上问题的话,将严重制约民生新闻发展。我认为,电视媒体应该抓好民生新闻“平民视角、民生内容、人文关怀”的本质,结合地域实际情况,走出一条符合发展趋势的“人文关怀”之路,这样才能使民生新闻蓬勃发展。具体说来,主要应该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致力于民生,提升节目品位,创新节目形式。

电视民生新闻要突破同质化、形式化的障碍,应该主要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1.抓好节目定位,培养优秀的节目主持人。

民生新闻区别于其他新闻的特点就是它关注“民生”,因此,其节目的定位也是关注人民生计,关注市民生活,因此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应该注意在语言中体现人文关怀。要培养出优秀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首先要真正树立服务民众的传播观念,提高自身修养,加强主持人的基本功训练,做到播说结合,亲切自然,用正确的观点为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提供价值坐标和行动参照。其次要形成个性化的播报风格。要认清民生新闻的“关怀民生”的特点,同时要具备独特的视角、独特的思维方式、独特的感受、独到的见解、独创的构思以及独有的表达。

2.提升节目品位。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要打造自己的品牌一定要提升节目的品位,这就要求节目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较高的格调,而不是简单记录。因此,节目应该适时引入“公共新闻”的理念,将“民生”与“公共”有机结合起来,提高节目的文化含量与社会品格。此外,还可以整合新闻资源,实现跨区域联合。这需要不同地区的民生新闻加强合作和互动,这样可以开阔本地观众的眼界,提高他们的收视兴趣,同时也丰富自己的节目内容,减轻日常工作中的选题同质化、选题匮乏的压力。

3.创新节目形式。

为了解决电视民生新闻传播形式日趋雷同的弊端,创新节目形式迫在眉睫。可以尝试本地民生新闻方言播报,如把评书等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入新闻当中。在评论方面,应该力求幽默、风趣,点到为止,寓庄于偕,让观众在耳目一新中受到某种启迪。在观众互动方面,可以采用电视、博客、播客三种形式立体化全方位地展开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让老百姓参与到节目的制作当中来,或者让观众自己制作节目,而媒体只是对其把关、修改。  (二)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强化舆论监督,确保不越位。

针对目前一些媒体娱乐化、庸俗化现象突出这一状况,电视民生新闻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1.记者要深入群众生活。

这样才能真正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才能拍摄出群众喜闻乐见的民生新闻。

2.坚持“政治家办台”。

增强政治敏感性和社会责任感是新闻工作者的第一要务。要把正确的舆论导向放在第一位,防止电视民生新闻低俗化,让具有科学性、实用性、知识性的民生新闻唱主角。

3.以正面报道为主。

新闻从业人员应该树立正确的新闻价值观,加强责任感的培养,以推进和繁荣先进文化;传播有益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批判腐朽文化。

开民生新闻先河的《特别关注》、《南京零距离》、《新闻夜航》等均以对社会的丑陋现象进行揭露和解析为其舆论监督的特色。电视媒体在进行监督性报道时,不能动辄以“救世主”、“包青天”自居,以判官的口吻,将个人化、情绪化的东西掺入报道之中。

媒介监督的过程主要是“监察”,告知以真相、真情,推动民意去督促,往往就造成了媒介的“越位”,特别是媒介的批评性报道,甚至会影响到司法程序,造成“媒介审判”现象。因此,媒体应该坚持客观公正报道,杜绝主观臆断,弄清事情原委,深挖新闻背后的新闻,做到监督而不添乱,解决不包办,到位不越位,发挥电视特有的舆论监督功能。

(三)倡导新闻专业主义精神,深化报道。

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强调报道立场的中立性,主张记者坚持中立的立场,不带个人偏见和感情色彩,客观平衡地反映事实,报道新闻;记者不追随利益集团或政党组织的价值判断,而是完全按照“新闻价值”的客观判断来选择新闻,报道事件。强调报道事实的真相,而且要报道事实的全部真相。专业的新闻自有精神,为公众提供尽可能翔实、客观、公正的报道,实现“为公众服务的目的”。

新闻从业者应该以专业主义的核心价值作为报道电视民生新闻的标准,体现民生的情怀,以及以人为本的价值趋向,立足于民,取之于民。这样,电视民生新闻必然会受到观众的青睐。

记者应该站在时代的高度,从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出发,审时度势,准确捕捉社会影响最大,最受人们普遍关注的敏感问题,必须用社会价值来判断报道的价值,加强新闻选择。

民生新闻的题材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快速反映民情,引起民众收视兴趣的层面上,更不是那些“世俗化”的东西,而应向纵深拓展,开辟引导新的健康生活方式及主流价值观念,体现深度的人文关怀的内容,最终显现媒介强大的文化整合能力。

三、结语

尚处在发展中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虽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但是这类节目在诸多省市电视台的相继成功“打响”,无疑对国内电视新闻界的采编理念注入了新的活力,民生新闻将拥有更广阔的生存空间。民生的内容及其精神理念将会贯彻于电视新闻发展之中。电视新闻从业者应该逐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发扬新闻专业主义精神,不断创新节目形式,当好“把关人”,使电视民生新闻健康、稳步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志红.对电视民生新闻的反思[J].新闻知识,2006,(8):69.

王履臻,贾大雷,金鑫.浅谈民生新闻及其误区[J].新闻传播,2006,(4):39.

徐海东.民生新闻应致力于民生[J].2006,(7):33.

江斌.民生新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新闻前哨,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