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传统民间艺术发展前景

传统民间艺术发展前景

地方特色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双刃剑。一方面它在保持各地方的文化独特性的同时,也制约着某一民间艺术的发展和创新。如何走出地域性限制并为其它地区广大民众所接受和喜欢。那么保持开放和吸纳的心态及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是每一个试图实现发扬光大传统民间艺术的理想者们永远绕不开的一个课题。在我们经常叹息,每一种宝贵的民间文化遗产,渐渐消亡的同时,我们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批评各地政府对地方文化遗产的漠视和保护不力,这种批评是具有进步意义和建设意义的。我们是赞赏这种批评的。然而我们是否也要反思一下各地方民间艺术的从业者们,在如今信息便利、怀旧情结渐行渐远的当下。

我们是否也要在题材、媒材、视觉、表现语言及宣传模式上,有所突破呢?大红大绿和不求造型细节及在各地泛滥的千篇一律的题材故事和民间广为流传的娃娃、神鬼仙道形象在艺术含金量上,究竟有多少收藏的价值?如果某一艺术种类没有艺术收藏价值。那么其灭亡只是时间的问题。

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名满中国民间艺术界的河北蔚县的王老赏剪纸艺术虽然在2003年中国美术馆首次设立常年陈列室时推出了王老赏的剪纸艺术5幅,而且在同年的9月7日人民日报第七版大地美术世界专栏刊登了王老赏的一幅戏曲人物剪纸,同时在王老赏的故乡蔚县也隆重举办了《中国剪纸王》的发行仪式并在中国民间艺术界给予了很高的艺术评价。然而那又如何?请问在玩剪纸的圈子之外又有多少人知道王老赏这个人的?虽然他的徒弟周永明等剪纸新秀,把他的剪纸技艺传到了全国乃至世界。但是随着这个时代信息便利条件的日臻完善和各地“剪纸王”的相继出现,王老赏独特的剪纸艺术和表现风格特点终将会湮灭在这滚滚经济大潮之中。在无可奈何承认现实的状态下,难道我们就真的没有一点办法将“剪纸王”这种独特的民间艺术样式发扬光大了吗?让我们再看看“毛猴曹”这个更加独特的艺术种类。毛猴是北京独有的一种民间工艺品。相传在清朝末期,由北京城“南庆仁堂”药店的小伙计发明的。用辛夷做猴身,用蝉蜕(知了壳)做头。“知了爪”做猴腿,白芨相粘,木通做斗笠。所有材料皆为中药。形象惟妙惟肖,以惹人发笑的毛猴隐喻人世间的万象百态,人们看后总有一种会心发笑的感觉。除了“猴儿汪”之外,最主要的传人有北京城的老艺人蓸仪简,人称“毛猴曹”。

在上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毛猴已销声匿迹了,直到1983年毛猴才又在北京的民间工艺品展览会上出现了,尽管这个时期也创作了一些反映新时代表象特征的毛猴作品。然而由于从业者的艺术和文化素养所局限,毛猴作品也只是停留在“小意思”、“小情趣”上。其文化和艺术的高度一直没有提升。任何传统民间工艺品,在发展到失去新奇感的时候,都会遭遇到同一个问题,那就是创新的问题。像毛猴这样的民间艺术是很难在材料和制作手法上创新的。如果变了可能就不是毛猴了。那么我们也只有一个方面可以创新,那就是题材方面。说到题材上的创新,不单是前人没有表现过的,你弄了就叫创新。关键是你选择的这个题材能否剥开世态万象的表面去拷问人们越来越失去平衡失去理智的灵魂,能否以一种批评的态度,用已有的被民众认知的媒材和艺术形式,介入到当下的民众生活中去。能否获得民众的认同感。如果诸如“我爸是李刚”、“躲猫猫”等反映社会失衡的题材案例,能用很民间很传统的艺术形式展现在公众面前。这不但对这个社会进步的本身是有益的,同时对某一渐渐淡出民众视野的民间艺术是否会重新回到艺术的舞台也提供了可能。我觉得,这很有可能是所有被遗忘和忽略的传统民间艺术重新发展的路径之一。没有文化消费,传统民间艺术的可持续发展将成为一句空话。

当一种艺术门类,在民众的“猎奇心理”、“怀旧心理”惰化后剩下的也许只有“求新认同心理”了。至于说民众文化消费的“求利心理”对于民间工艺来说,则显得微不足道。那么如何唤起文化消费者的认同感,单纯地将精力放在消费环境和消费引导上,显然起不了太大的作用。只有将民间艺术的重点放在和民众对于当下社会的广泛认知上,并将这种认知和各种已为民众熟悉的民间艺术形式有效的结合,传统民间艺术才会在当下焕发真正的活力。

作者:戴长凤单位:吉林市船营区文化馆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