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军事行动在信息化时代的特点及人才的培养

军事行动在信息化时代的特点及人才的培养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在世界各国迅猛发展,世界军事领域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军事高新技术催生了太空武器、精确制导武器、电子指挥自动化系统,构建了信息化战争的平台,战争形态实现了历史性飞跃:武器装备智能化,作战空间多维化,作战方式精确化等,客观分析和评估信息化对现代战争的影响,有助于我们形成科学的战争观、人才观,提高军事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信息化时代的军事行动的特点

何谓信息化呢?顾名思义,信息化是指利用信息工具(计算机)来生产、存储、加工、处理,并能以信息为载体实现“低成本,高效能”的活动过程。信息化发端于1946年2月14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莫尔电机学院诞生的世界上第一台现代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ENIAC)。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开启了信息化时代的大门,并演化和催生出了信息技术、信息经济、信息产业。信息化成熟于20世纪中期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普及。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促成了一场巨大的新军事变革,各国政府都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改造现有军事装备,提高武器系统的精确度,建立快速反应的军事编制体制。在信息化的强烈影响和渗透下,现代战争的战争形态、作战理论、作战方法和战争样式都发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变化,主要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军事手段由机械化转向自动化

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各种军事技术应运而生,如精确制导技术、军事航天技术、军事通信技术等等,最为典型的是美国C4技术(COMMAND、CONTROL、COMMUNICATION、COMPUTER、INTELLIGENCE),按照作战任务的性质分为战略C4系统和战术C4系统,尤其随着监视和侦察(SureillanceandReconnaissance)进入C4系统,集成为C4)SR系统,并在科索沃战争中首次得到大规模实战运用,对侦察对方情报,把握战争全局,协调部队作战行动,实时信息传递,集中兵力兵器实施精确打击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军事作战指挥与控制的信息高速公路,提升了部队反应的自动化水平。

(二)军事人才由通才化转向专业化

信息化时代的战争是高科技的较量,更是专业化技术人才的较量。世界各国的军队都对军官按不同专业实行专业管理,以指导军官的职业发展。1997年4月,美国陆军根据信息战将成为现代战争的主导作战样式这一重要判断,提出军事职业为4个专业领域,即:作战专业领域、信息战专业领域、管理专业领域和作战支援专业领域。这4个专业领域又细分为35个职能领域。信息战专业领域作为新设置的领域,包括六个职能领域,其中有四个是新设置的领域,即信息战参谋军官、战略情报军官、空间战军官和作战模拟军官。在作战支援专业领域中,也新增了4个职能领域,其中,有一个是“FA53类采办军官”,这类专业军官主要负责开发与采办计算机软件和信息技术装备。

(三)军事编制体制趋于灵活化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语言、图象、声音等信息都被转化为数字代码,通过计算机网络,以数字方式进行传递,形成了数字化军事通讯、数字化武器装备和数字化指挥控制系统等。随着信息化革命的深入,军事技术的进步和武器装备的发展,以及军事理论的创新都必然要求改革现有的军队编制。其中,缩小军队规模,提高单元作战效能成为最重要的趋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苏的军队规模曾达到了1000多万人。冷战期间,美苏的军队规模仍保持在400万左右,并实现了高度机械化。冷战结束后,世界军队规模不断下降。在20世纪90年代的10年间,“美军的现役兵力已由210万减至136万;俄军由280万减至120万;英军由30.9万减至22万;法军由66万减至54万;德军由60万减至32万。”目前,美国在伊拉克战争后缩减陆军师编制,计划将师级作战部队(1.5万到2万)改造成融空降部队和陆战部队为一体,火力与机动力兼备的“战斗群”(5000人)。英国也计划将陆军师编制由1.2万人减至8350人。在各国缩减部队规模的同时,也不断加强部队数字化水平。为了最快获取和共享战场信息,美、英、德、法、日、以色列等国积极改革军事编制,缩小基本作战单元,灵活配置作战力量,组建了各自的数字化部队。一支同等规模的机械化部队改造成数字化部队后,战斗力可提高3倍以上。

二、信息化时代军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在以信息化为主导的新军事变革中,战争目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的为取得土地、财富的目标逐步让位于各国家或民族的相对收益,战争的“绝对哲学”让位于“相对获得”,战争的直接目的是摧垮敌方意志力,从而获得臣服和现实利益。因此,军事人才培养目标也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一)根据层次需要,确立战略与战术层面相结合的专业化人才

在战略层面,培养具备全球视野,洞悉世界新军事变革方向,熟悉军事活动规律,掌握丰富国际政治经济学知识,能够自主创新,敢于设想、求证与规划统筹的高级军事管理和指挥人才。信息化时代的高级军事人才的培养需要我军高层领导的“顶层设计”,确定信息化人才培养规划,增加我军青年军官出国培训、学习的机会,提高军人福利待遇,形成“结构合理、流动自如、机会均等”的信息化人才体系。

在战术层面,培养熟悉岗位专业技能,具备发散思维,能积极改造武器装备,掌握丰富的信息化、网络化知识,并能不断更新自己知识结构和知识储备,自觉提高自己的学习型人才。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我国也应建造自己的军事统一指挥系统体系,并围绕这一体系培养信息化的专业技术人才。

如日本为了应对信息化时代战争的挑战,在2005—2009年度《中期防卫力量发展计划》中,防卫厅明确提出了一种新的作战理论—“瘫痪战”,如电子战、网络战、心理战等都是“瘫痪战”的重要手段,并把培养开展“瘫痪战”的人才作为日本自卫队末来的发展指针。随着战场日益趋向网络化,瘫痪敌作战网络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科索沃战争中,南联盟黑客对北约指挥网络进行攻击,结果导致北约指挥网电脑死机,网络瘫痪几个小时,战机无法起飞执行轰炸任务。

(二)立足于军事任务,培养具备发散思维的创新型人才

信息化时代的当今世界日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地球村”,各国相互依赖程度空前加强。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的国家利益趋于多样化、隐性化,明确我国的国家核心利益、重要利益、一般利益至关重要。现阶段我军面临的任务包含以下几个层面:

在全球层面,以维护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为根本任务,坚决听从党的指挥和领导,并能形成具备“有效威慑和吓阻”的能力,能对其他核大国形成有效制衡。

在地区性事务中,掌握绝对的话语权和主动权,形成“质和量”的绝对优势,能控制局部地区冲突。形成立体综合,快速反应的区域行动能力是我军的重点任务。

在作战单元方面,实现武器装备的精确制导化和单个军人的数字化。现代战争是“点对点”、“线对线”式战争,精确制导武器能满足现代战争有效打击的要求,成为现代化装备采购和进行作战的首选武器。精确制导武器的出现大大降低了弹药的消耗量,二战中,消灭一个目标平均需要9000发弹药,到越战时已减少到300发,而现在只需要一枚或数枚“智能”精确制导弹药即可。所以打造数字化军队是我军发展所面临的紧迫任务。

上述的军事任务需要我军必须培养出具备发散思维的创新型人才。未来的战争要求需要转变军事人才培养的观念,即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为此,对信息化军事人才的使用,领导干部应打破用人的惯性思维,抓住人才“黄金期”优先使用,及时把他们调整到能够施展才华的合适岗位上,把他们用到军事斗争准备和部队信息化建设的最前沿,用到科技练兵和驾驭新装备的领衔岗位,用他们的新观念、新知识、新技能带动部队训练方法、战术方法创新,挖掘信息化军事人才创业“黄金期”的最大潜能。

伴随着我国进一步的和平崛起,我国仍将面临“中国威胁论”的舆论压力。我国要避免大规模战争首先要具备打赢一场大规模战争的能力,“能战才能止战”,“能战才能言和”,所以必须着眼于信息化时代军事领域所发生的变化,紧紧抓住新军事革命的历史机遇,大力推进军事人才的信息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军事人才培养环境,实现我军整体质量的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