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互联网民主管理

互联网民主管理

摘要:当前民主发展的现状及互联网络的发展与其传播特点,使得互联网在日趋普及的同时对当前世界和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产生影响。在影响人们参与行政决策、行使民主权利上,互联网络如同其他科学技术一样具有“双刃剑”的特点,它对民主发展的影响表现在多方面上,既有正向推动,也有逆向阻碍。

关键词:互联网;民主;民主参与;数字鸿沟

自二十世纪末起,互联网络的发展与日趋普及将人类社会带人“信息时代”,也被称为“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个时代,知识和信息在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都成为重要的资源,正在使人们的生产、生活发生着重大的变革。在政治上,知识与信息也已经成为重要的权力源[1]。因此,网络作为信息时代的主要标志之一也逐步成为促使社会权力重新分配的新的因素,对民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民主的发展及现状

人类历史发展几千年来,民主的发展一直是政治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民主”也是政治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概念之一。尤其在经济得到高度发展的今天,政治的民主已经成为评价国家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按照字典上的定义,民主是“人民支配的政体,最高权力属于人民,由人民直接行使,或由经自由选举制度产生出人民人行使”。用美国前总统林肯的话来说,民主是“民有、民治、民享”的政权。从定义中看,民主主要指:人民的自由、平等的政治地位及广泛的政治参与。

民主政治分为两大类:直接民主政治和代议制民主政治。在直接民主政治制度下,所有公民都能参与决定国家事务,而不需要选出或任命官员起中介作用,很明显,这样的制度只有在人数较少时才是可行的。现代社会由于其规模和复杂性,实行直接民主政治制度的机会很小,今天的民主政治最常见的形式是代议制民主政治,无论对于几万人口的城镇还是拥有几亿人口的国家来说均是如此。在这种政治制度下,公民选举官员来作政治决策,制定法律以及实施各项有关公共利益的计划;我国当前的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属于代议制民主范畴。无论是直接民主还是代议制民主都要求广泛的民众参与,然而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期,民众的参与度一直是“民主建设”中存在的一个问题。民主建设的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人民的平等,即:社会每个公民享有平等的政治权利(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参与决策权等),这也是民主建设中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随着近些年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互联网开始给人民带来了思维模式、交流方式上的变化,冲击着民主政治建设的许多方面。

二、互联网络的发展及其特点

互联网,即Internet,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在美国被发明开始普及,十五年来得到了不可思议的高速发展。这种新媒体的出现首先促使信息传播领域产生了根本性变革,凭借高科技的传播手段,使其影响力迅速扩大,读者群体持续快速增长。在我国,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统计数字,1997年10月第一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时的我国网民人数仅为62万,2000年7月网民人数达到1690万,根据最近一次的统计,截至到2006年6月30日,我国的网民总人数为1.23亿,与1997年相比,现在的网民人数已是当初的198.4倍。一些数据表明,中国网民数量在北京奥运会之前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网民最多的国家。

互联网是综合利用信息技术、数字技术、通信技术等现代技术和人类现代化服务手段最集中的领域,是最现代化和大众化的信息载体和传播工具,其特点主要有:(1)传播范围广、速度快;(2)具有实时交互性;(3)用户的开放性、平等性;(4)知识主导性;(5)虚拟性等。互联网的特点与传播功能、娱乐功能、服务功能及其特殊吸引力,有着其他媒体无法匹敌的强大影响力和广博覆盖面,决定着它必将在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引发一系列深刻变革。

三、互联网对民主政治发展的影响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和通讯手段,能否正确地利用和发展,决定着它对社会民主政治发展的影响,与其他先进的技术一样,网络技术也是人类民主发展的“双刃剑”,它对民主政治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有积极的推动方面,也有消极的阻碍方面。它不仅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操作平台,而且它的发展与普及对人们的思维方式产生巨大的影响。下面我们就从几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1.互联网为“民主参与”提供了新的平台与技术

这里的“民主参与”包括民众的信息获取与、民众参与决策与民主选举。著名的传播学学者马歇尔·麦克鲁汉面对上个世纪60年代大规模发展的电视就曾经预言:“随着信息运动的增加,政治变化的趋向是逐渐偏离选民代表政治,走向全民立即卷入中央决策行为的政治。”[2](P234)当时只是针对电视发展的预言,互联网络的发展更是使这个趋向不可逆转,因为它为全民参与提供了技术保障。

首先,互联网为民众自由地获取与信息提供了新的渠道。互联网“传播范围广、速度快”等特点决定了互联网是“没有边界”的网络,只要在网络覆盖的地方,只要具有上网的物质条件,任何人都可以接入网络,从而享受网络中所有的信息,也可以把自己的信息传播到网络的各个角落。同时互联网又是“没有时差”的信息渠道,它的传播速度决定了你可以及时地了解世界各地的信息。

其次,互联网为民众参与决策提供了平台。民众对信息的自由获取与是民众参与决策的基础,也是民众正确参与决策的根本保障。互联网的“实时交互性”给民众提供于一个双向交流的平台,民众可以利用这个网络平台对政府决策、法律制定发表观点,参与讨论,间接参与决策。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对社会现象进行评判,就像近几年内的“孙志刚案”、“宝马撞人案”等事情都是通过网络传播开来的,人们通过网络自由地评论,间接地参与和影响着政府的决策。同时,政府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在民众中针对政策问题展开调查,召开网络听证会,征求民众意见,以便作出正确的决策。

第三,互联网为民主选举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直接民主需要全民参与,代议制民主同样要求全民性的参与,需要民众参与选举“人民代表”。传统的选举通常是人们排队投票,这种方式不仅造成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浪费,也因此降低民众的参与度。互联网的发展为改善这一状况提供了条件,民众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参与选举。但是,目前这一手段仍需要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完善,一是要保证绝大多数的人都有上网的条件,二是需要“网络身份”制度的健全。随着网络的技术手段的逐步完善,互联网必将全方位地引领民众政治参与的新的变革。

2.互联网弱化了现实中的“不平等”,强化了民众追求平等的愿望

虽然法律赋予人民拥有平等的政治权力和社会地位,但是由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人们在真正享有各种权利时不可能完全处于平等的位置。恩格斯曾经强调:“平等原则由于被限制为仅仅在‘在法律上的平等’一笔勾销了,法律上的平等就是在富人和穷人不平等的前提下的平等,即限制在目前主要的不平等的范围内的平等,简括地说,就是简直把不平等叫做平等。”[3]

(P647-648)但是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中,人们在现实中的不平等形象被弱化,从而使人们更加向往现实中的平等。第一,网络的“用户的开放、平等性”决定了用户之间在网络中享有完全平等的服务。互联网是一个“没有中心”的网络,虽然它发明于美国,网络一级域名的管理中心也在美国,但是网络的任何一个终端都是完全平等的,可以脱离中心运行;而且网民在网络中的关系也是平等的,只要拥有一个IP地址,你就可以享有网络中的所有资源,与网络的其他终端平等对话。第二,网络的“虚拟性”决定了用户之间在网络中拥有平等的“社会地位”。在网络世界中,人们一般是以虚拟的身份参与各类活动,可以不分贫富贵贱接受各类信息并对这些信息发表观点,在这里每个人具有完全平等的权利,你既可以与国家领导人同时浏览新闻网页,也可以同世界首富一起了解股市动向。

人们在网络社会中的平等地位迫使人们在现实社会中追求平等的愿望更加强烈,现在人们开始越来越追求现实社会中政治和社会地位的平等,他们希望得到如同网络世界中的不受经济水平、文化背景、工作性质等差异影响的平等的政治地位和参与政治生活的权利。近几年,人们开始越来越关心政治,议论政治;关注社会的不公平现象,伸出援助之手;越来越多地利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利益,这均是人们追求平等政治地位的表现。

3.网络发展带来越来越大的“数字鸿沟”,使信息霸权和阶级差距不断扩大

与网络虚拟世界中的平等和民主相比,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现实社会中在有条件接触网络和无条件接触网络的人群之间存在的“数字鸿沟”越来越大,而且这个巨大鸿沟给政治民主的发展带来了阻碍。第一,不断扩大的数字鸿沟可能带来新的“民主鸿沟”。一些对网络发展持悲观态度的人认为,数字技术会带来新的权利和财富的不平等,扩大信息富裕者与信息贫困者之间原本已经巨大的“数字鸿沟”,他们觉得这种数字鸿沟使得精英阶层在网络的发展过程中得到更多的利益,下层人群却失去相应的利益[4](P21-25)。而且,这种数字鸿沟在社会中已经影响到政治民主,从而产生了“民主鸿沟”。随着我国贫富差距的出现和不断扩大,一些社会精英阶层开始通过自身的社会地位或者自己阶层所组成的社团,利用各种途径来维护本阶层的利益;然而,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们这种政治意识就淡薄得多,这种差距在整个社会中表现为“更加的不平等”,给民主的发展带来了新的问题。第二,在世界范围来看,虚拟世界的美国霸权和英语霸权特别严重。美国是当今网民最多的国家,而且整个互联网络中有90%的信息流量是用英语传播的,因此,美国和西方的声音在网络中有着很大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是其他任何一个地区都无法与之相抗衡的。同时,网络中所宣扬的民主也是美国人的民主、西方的民主,这种信息霸权给其他非英语国家发展本国民主起到了逆向阻碍作用,使得一些非英语国家想通过网络推行自己的民主形态变得十分艰难,对于推行社会主义民主形式的我国,这个问题表现得更为突出,这正是我国发展自身民主遇到的一个严峻的问题。

4.网络信息的虚拟性和匿名性为社会政治民主发展带来新的考验

网络信息的显著特点就是虚拟性和匿名性。由于这个原因,网络成为社会平等、民主发展的推进器之一,然而由此而引起的网络信息传播的不负责任的特点,同时也为社会民主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这一特点造成网络信息中鱼龙混杂,网络环境容易受到偏激、错误的信息干扰,甚至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或团体所利用。在网络虚拟社会的自由化和多元化的局面下,巨大的信息量未经过过滤便以一种极为分散的方式进入互联网,其中肯定存在着对同一件事情不同甚至相互矛盾的观点,也会有一些过于偏激、错误的思想、信息。大量的这种信息占据网络,会使一些人陷入到它们的误导之中,它们宣扬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人们在意识形态中产生分裂,从而导致社会的不稳定,最后将对政治民主和自由的发展构成巨大的威胁,给民主发展带来新的考验。

四、结论

互联网络的发展既给政治民主的发展提供新的技术、平台和新的发展前景,同时也为我们发展民主政治带来新的考验和困境。如何很好地利用这种新的技术,在推进社会发展和民主建设中扬其长、避其短,不断发展社会民主与自由是我们面临的一大课题。首先,需要网络技术的更加完善,让更多的人可以从更多途径进人网络。其次,利用互联网推进民主还需要现实社会经济更加发展、社会财富更加丰富,为人们民主参与提供物质保障。第三,我们还需要不断净化网络环境,减少网络中不良信息的数量,同时要提高人们鉴别信息的能力,让人们能够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中分辨出好与坏。我们可以看到通过互联网络推进民主建设有一个好的前景,同时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很多。

[参考文献]

[1]曾祥正.信息网络社会的权力分配趋向[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2,(3).

[2]马歇尔·麦克卢汉.人的延伸——媒介通论[M].成都:四J11人民出版社,199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皮帕·诺里斯.公民参与、信息贫困与互联网络[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