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互联网金融概念

互联网金融概念范文精选

互联网金融概念

互联网金融概念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

当前我国互联网技术正处于飞速发展阶段,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决定了其逐渐的渗入到互联网金融行业中去,使得我国互联网金融业的发展十分迅猛。放眼国际,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亦促进了金融行业进入国际互联网金融的时代,金融行业的发展速度较之前而言大幅度的提高。然而,互联网金融的这种迅猛发展也是一把双刃剑,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亦是需要面对非常之多的风险的,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及时有效的进行分析,进而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应对。

1.互联网金融的概念

互联网金融是在传统金融方式的基础上,结合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互联网技术,实现网上支付、信用中介、资金融通的金融形势。互联网金融不是互联网与金融业的简单结合,而是在一定的市场环境下,通过安全、高效的互联网对传统金融业进行创造性变革。与传统金融业相比,互联网金融最大的特点在于包容和开放[1]。互联网金融运用社交网络等媒介,将人与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为每一位参与者提供开放、自由、平等的平台,资金的供需双方能够充分获取自己希望获得的信息。目前互联网金融已经由过去的网上银行向第三方支付、企业网络贷款、个人网络信用贷款等方面发展,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具有创意的互联网金融产品推向市场。

2.互联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政策未知性

互联网金融在我国还属于新兴产业,大量行业政策还有待完善。互联网金融的相关政策对一个行业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以余额宝和专车服务为例,余额宝是最具代表性的互联网金融产品,通过余额宝,用户不仅可以获得一定的收益,还能随时将余额宝内的资金用于消费或转出至银行卡,这是与传统货币基金最大的不同之处。余额宝已经推出即获得广泛的市场认可,但当时的余额宝尚处于金融监管的灰色地带,一旦央行禁止该类型产品的存在,余额宝很可能成为非法金融产品。随着央行正式宣布鼓励互联网金融产品发展,余额宝才有幸获得了继续发展的机会。于此相比,专车服务则在市场急速扩大的时候被各地交通运输部紧急叫停,专车市场瞬间被推翻。由此不难看出,政策未知性是互联网金融发展中首先要面对的问题,企业在发展中必须对政策变化保持高度的敏感性。

2.2监管不健全

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政策主要是基于传统金融体系制定的,尚未覆盖至互联网金融领域,而互联网金融快速扩张造成了严重的监管漏洞。首先,互联网金融尚游走在法律与监管的灰色地带,还是以余额宝为例,虽然其在问世后便引爆了市场,但余额宝仅是中介平台,自身不留存任何资金,消费者的资金在购买余额宝后直接对接天弘增利宝基金。余额宝的规模现在已经突破数千亿人民币,如此庞大的资金一旦出现问题,会对社会安定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2]。其次,P2P网贷平台跑路现象屡禁不止,仅2016年1月就出现了106家问题P2P平台。P2P网贷平台的跑路潮和提现困难正式监管措施不到位和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导致的。

2.3传统金融业的反击

互联网金融的迅速扩张引起了传统金融业的高度警惕,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传统金融业也采取了相应措施予以反击。从银行角度来看,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开始组建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和互联网金融体系。从证券公司角度来看,各大证券公司开始推行网络开户,保险公司也开始采取网络销售的方式推广保险产品。我国对传统金融业的管制较为严格,造成银行等在面对互联网金融平台时力不从心,但大型传统金融企业在社会形象、顾客口碑、营销方式等方面具有互联网金融平台难以企及的巨大优势[3]。同时绝大多互联网金融企业是轻资产公司,资金总量的限制使他们不可能大规模设立网点与传统金融机构进行直接对抗。随着未来银行利率管制的开放,银行存款与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利率差会进一步缩小,从而加剧金融业的市场竞争。

2.4信息安全性有待提高

互联网金融离不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然而互联网是一个相对开放的平台,网络安全问题是制约互联网金融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网络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1)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一直以来都困扰着互联网用户。计算机病毒对传统金融行业的影响有限,但由于互联网金融的所有交易都通过网络完成,一旦运行过程中某一个环节受到计算机病毒攻击,很可能导致整个互联网金融系统瘫痪。(2)软硬件设施水平差。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大多为小型公司,这些公司在规模、资金总量等方面极为有限,为了降低成本,软硬件设备的水平相对较差,这就造成了计算机技术与网络安全方面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首先,当交易量集中至某一时点时,服务器会因信息量过大发生瘫痪。其次,交易平台无法抵抗网络黑客的恶意攻击,客户信息存在被泄露的风险。

3.互联网金融风险的识别

3.1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是指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对互联网金融业造成的影响。目前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尚处于发展阶段,各项政策法规正在紧锣密鼓的中[4]。一旦某项政策或法律法规禁止互联网金融某个分支,将对这个子行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在实际中,传统金融业仍是金融政策制定和监管的主要对象,这些规范、监督制度对互联网金融的兼容性有限,因此互联网金融处于法律与监管的盲区,政策与监管措施的不完善大幅降低了企业的违法成本,刺激了行业内不负责任现象的发生。

3.2信用风险

信用是金融机构赖以生存的基础。对互联网金融而言,其经营主要是依靠互联网,相比传统金融业,它并没有实体网点,这既是巨大的优势也是明显的缺陷。完全网络化经营能够将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成本降到最低,但同时也更难获得消费者的信任。互联网金融行业监管问题尚处于空白,行业门槛低,这就造成了大量互联网金融公司存在诈骗、跑路等行为。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信用风险主要包括隐瞒交易过程、结果与直接窃取客户资金两个方面,然而无论哪个方面都会给客户造成巨大损失,进一步加剧行业混乱。

3.3经营风险

互联网金融业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首先,行业内部竞争呈现白热化。互联网金融业市场容量巨大,越来越多资本正在进入这个行业准备分一杯羹。截止2015年12月31日,我国P2P借贷平台共有3657家,是2014年P2P借贷平台总数的两倍以上。其次,来自传统金融业的反击。传统金融业在中国有数十年的发展时间,对金融市场的熟悉度更高,且客户基础更强大,这是互联网金融业在短时间内难以匹敌的。

3.4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因互联网金融从业人员没有遵守操作规范、系统故障、网络安全受到威胁等问题造成的潜在损失风险[5]。互联网金融对计算机和互联网具有较高的依赖度,数据安全和网络稳定是互联网金融企业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然而互联网随处可见的病毒或木马对网络信息安全造成了严重隐患。同时大多数互联网金融从业人员是由传统金融行业跳槽而来,他们在短时间内无法完全适应新技术、新功能,因此很可能因操作失误造成损失。

4.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建议

4.1完善行业法律法规

虽然互联网金融出现的时间较短,但是其影响力和影响面是其他行业无法比拟的,完善行业法律法规迫在眉睫。由于互联网金融涉及大量技术问题,因此制定互联网金融的法律法规需要互联网监管部门与金融监管部门通力配合才能完成。现行的互联网金融法律法规尚未能覆盖所有子行业,这不仅会增加消费者损失,还对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在制定法律法规的过程中,有关部门必须考虑到互联网金融的特殊性,既要对经营行为进行合理、有效的规范,也要注意不能扼杀了其创新能力。这就需要在制定法律法规时充分听取互联网金融行业从业人员的意见,并实时掌握该行业的发展状态[6]。

4.2加强行业监管

从本质而言,互联网金融也是金融行业的组成部分,只是与传统金融业相比具有了互联网属性。所以在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中必须采取双管齐下的措施。互联网金融在优化金融体系中具有突出贡献,对其监管力度必须适当,过松则无法达到预期监管效果,过紧会造成活跃性下降。互联网金融涉及第三方支付、电子商务、互联网货币基金等,虽然国内已经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针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措施,但总体而言还是偏少,这就要求监管部门紧跟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潮流,密切关注新兴的互联网金融产品,防止出现失控。

4.3加强行业自律

互联网金融的所有经营活动都是通过网络进行,这极大提高了监管难度,这也是造成监管政策迟迟难以出台的主要原因。外部监管不完善要求互联网金融企业必须加强行业自律,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在P2P借贷平台发生跑路潮后,消费者对P2P网贷的信任度大幅下降,造成真正有实力、有信誉的P2P借贷平台难以吸引消费者,这对整个行业的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必须尽快成立自律协会,实现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相互监督。自律协会定期组织自律协议,安排专门人员对成员企业的经营行为进行监督。通过航悦自律协会不仅能够有效弥补外部监督的漏洞,净化市场环境,还有有效避免行业内部的恶性竞争。

5.结语

互联网金融的不是对原有金融体系的破坏,而是促进中国金融体系良性发展的必要推动力,只有确保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才能使其更好地为社会经济服务。

参考文献:

[1]陈一鼎,乔桂明.“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信息安全风险防范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6).

[2]郭品,沈悦.互联网金融加重了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吗?———来自中国银行业的经验证据[J].南开经济研究,2015(04).

[3]姚国章,赵刚.互联网金融及其风险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2).

[4]郭品,沈悦.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理论解读与实证检验[J].财贸经济,2015(10).

互联网金融概念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消费观念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技术慢慢走进了千家万户,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在互联网技术兴起的同时,金融行业也走入了人们的视野,二者的联系也因此变得更加密切,网上银行、网上购物皆应运而生。作为特殊群体,中学生的三观并未完全成熟,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尤其是互联网金融,其不仅会对中学生的消费观念造成一定的影响,严重的话甚至会影响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互联网金融的相关概述

从字面意识上理解,互联网金融即为以互联网为依托,办理金融事务的新兴方式,但其实不然,互联网金融绝不是互联网与金融两者的简单结合,而是当人们接受了电子商务后,为了适应人们日益增长的新的需求而产生的一种全新模式,该种模式中既有传统金融行业的内涵,又有现代互联网的精神[1]。与传统金融相比,互联网金融的媒介与精髓均有所不同,其具有较高的透明度和参与度,两者之间的协作性也较为良好,且不需要过高的成本,操作又相对便捷,业务扩展也较为广泛,例如网上支付、网上银行、网上购物等,通过互联网金融,不仅能够完成第三方支付,而且能够实现资金之间的融会贯通,既促进了金融行业的发展,又促进了互联网行业的发展。

二、互联网金融对中学生消费观念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互联网金融对中学生消费观念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具体如下:第一,互联网金融可以使中学生的支付方式变得更加安全。对于中学生来说,家长常常担心孩子乱花钱,或者是将零花钱弄丢,有了网上支付后,家长便不用再担心这一问题,家长可以通过微信、支付宝向孩子支付一定金额的零花钱,中学生再用零花钱买东西时也可以采用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的方式,减少现金交易,以防偷盗与丢失,保障支付安全;第二,互联网金融可以使中学生的购物更加便利[2]。在互联网兴起的同时,各种购物网站均应运而生,人们足不出户便买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这一购物形式深受中学生的欢迎,中学生的课业较为繁忙,没有充足的时间去逛街购物,但对时尚潮流又有一定的追求,购物网站种类繁多,既不用外出,又能够满足中学生的时尚追求。

(二)消极影响

与积极影响相比,互联网金融对中学生消费观念的消极影响更多,主要有如下四点:其一,互联网金融存在着一定的消费风险。随着互联网金融应运而生的还有不少的无良商家,这些商家可能会在网上哄抬价格,主要对象即为分辨能力较差的中学生,与此同时,当中学生利用互联网进行金融交易时,信息被盗、余额流失、密码丢失等现象均有可能发生;其二,互联网金融会导致中学生盲目进行消费。现如今,网上购物的优惠较大,打折促销活动较多,中学生极有可能在价格低廉的诱惑下进行盲目消费,购买一些本没有需求的商品;其三,互联网金融会导致中学生进行超前消费[3]。一般情况下,家长并不会给予中学生过多的零花钱,这就导致当中学生在网上看到心仪的物品后,会选择使用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等方式进行购买,而实际上,多数中学生并不具备下个月还款的能力;其四,互联网金融会使中学生掉入金融借贷的陷阱。如今许多借贷公司为了打开中学生市场,以低门槛、低利息诱惑中学生进行金融借贷行为,而中学生的金融知识几乎为零,掉入金融借贷陷阱的几率便会大大增加,进而使得失信记录增多。

三、加强中学生消费观念的具体策略

(一)培养中学生的安全意识

为了减少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消费风险,不管是学校,还是家长都应当重点培养中学生的安全意识,具体策略如下:首先,学校可以组织一场关于互联网金融安全的讲座,并要求全体学生必须参加,聘请金融行业的优秀管理人员,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的培养,叮嘱学生在用互联网进行支付时应注意哪些重要事项,以防上当受骗;其次,家长在平时可以多对孩子进行叮嘱,利用日常小事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告诉孩子当进行网上支付时,不可以打开除支付页面外的其他陌生连接,商品的金额一定要看清,必要时可以向商家所要发票,保证购物安全;最后,中学生自身也应当格外注意,当进行网络购物,或网上支付的时候,不要将支付密码泄露给其他人,最好可以在手机或电脑上安装安全检测软件,防止信息或金钱流失。

(二)树立理智的消费观念

为了避免互联网金融对中学生的消极影响,学校和家长应当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理智的消费观念,中学生也应当主动地对错误的消费观念及行为进行坚决抵制,具体建议如下:首先,学校是中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引导学生树立理智的消费观念是学校的重要责任。学校可以通过组织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到金钱的来之不易,引导学生理性消费,不可过于铺张浪费,亦不可盲目消费,攀比行为更是不予提倡,以此促进学生养成适度消费、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其次,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当起到以身作则的榜样作用[4]。虽然中学生的心智已经趋于成熟,但家长的消费行为仍然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学生的消费观念,因此,家长平时应当通过自身行为使孩子养成理性消费的习惯,并控制其零花钱的数量,帮助其树立理智的消费观念;最后,理智的消费观念还是需要中学生自己加以控制方能树立。中学生应当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抵制不良商家的诱惑,控制消费欲望。

(三)宣传合理的消费常识

为了避免中学生出现盲目消费的情况,学校和家长应当齐心合力向学生宣传合理的消费常识,具体对策如下:第一,学校应当通过专题教学使学生详细掌握消费知识。随着网上支付的兴起,许多中学生对金钱的概念相对模糊,其通常有较为不成文的规定即为“在网上花的钱不是钱”,这样便极易引发中学生的盲目消费,学校应当通过教育改变学生的这一观念,使学生明确金钱的概念,减少盲目消费;第二,学校应当通过正面宣传避免学生的盲目攀比。中学生的心智处于半成熟的状态,其虽然已经具有相对成熟的思想观念,但对于时尚的追求却仍处于盲目阶段,这一时期的学生对时尚的追求较为严重,价格昂贵的物品、时髦新颖的衣服,即使家庭条件不好也会要求家长为自己购买,因此,学校应当通过正面宣传使中学生意识到,贵的不一定是好的,适合自己才是最重要的;第三,家长应当减少零花钱的给予。为了规范中学生的消费行为,使其树立正确的消费理念,家长应当减少零花钱的数量,最好以现金的形式给予,控制中学生网上购物的欲望。

(四)正确看待互联网金融

中学生错误消费观念的形成大部分来源于互联网金融的诱惑,因此,要想加强中学生的消费观念,正确看待互联网金融是一大重要途径,具体内容如下:首先,中学生应当正确看待互联网金融。学校和家长应通过教育使中学生意识到互联网金融虽然可以为生活提供一定的便利,但并不是无所不能的,其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也应当纳入考虑范围中;其次,中学生应当正确使用第三方软件[6]。例如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等第三方软件,中学生应尽量控制自己减少使用次数,避免超前消费;最后,中学生应当主动地将垃圾信息屏蔽、虚假信息删除。这样不仅能够提升个人账户的安全,而且还能够使互联网金融的积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为了树立中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念,本文将试论互联网金融对中学生消费观念的影响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在阐述互联网相关概述的基础上,对培养中学生的安全意识、树立理智的消费观念、宣传合理的消费常识、正确看待互联网金融的具体策略做出系统探究,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对中学生的消费观念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在未来,还需进一步加强对互联网金融对中学生消费观念影响的研究,继而促进中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参考文献:

[1]黄一涓.中学生消费观念和行为受消费主义文化的影响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7(08):151-152.

[2]刘一鸣.中学生消费观念的教育与引导[J].科技经济导刊,2017(01):213.

[3]汤锐.浅析当代中学生消费观念的影响因素[J].经济研究导刊,2016(27):54-55.

[4]姜依汕.网络贷款对大学生消费观念的影响[J].经贸实践,2017(20):71+73.

[5]徐妍,庄轩.在校大学生消费行为及消费观念的调查分析——以新疆高校为例[J].新疆社科论坛,2017(01):92-96.

互联网金融概念范文第3篇

1.互联网金融的概念。

1.1互联网金融是指依托于互联网等一系列的现代科技技术,实现资金融通的一种新兴金融服务。它具有“互联网”和“金融”的双重身份,将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神渗透到了传统金融业务。理论上任何涉及到广义金融的互联网应用,都应该是互联网金融。

1.2互联网金融具体可以分为六大模式:(1)第三方支付。指具有一定实力和信誉的非银行机构通过互联网技术与银行进行合作,成为用户和银行支付业务的中介,目前该模式已经不局限于互联网,更是覆盖了线上线下的各种生活场景。典型代表:支付宝、财付通。(2)P2P网贷。也叫做点对点信贷。第三方互联网公司负责搭建交易平台,借贷双方通过平台寻找到合适的交易伙伴。网站平台通过合理的机制设置来尽量保证交易的公平和安全。目前有纯线上模式和线上线下结合模式两种。两种模式的主要区别是前者不结合线下审核,后者需要平台采取入户调查的方式进行审核。(3)大数据金融。指海量的数据通过系统的分析,为互联网金融机构提供全方位的信息,通过数据的分析可以掌握交易和客户习惯、特点等信息,并进行科学的预测,使得金融机构的营销更加有效率。(4)众筹。指项目发起人依靠互联网传播的特点向网友筹集项目资金,向公众展示创意项目的同时,还可以获得所需要的资金。众筹的项目种类繁多,包括新产品研发项目、艺术展览等。(5)信息化金融机构。指运用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对传统运营流程、服务产品进行改造或重构,从而实现经营、管理全面化的金融机构。(6)互联网金融门户。指利用互联网进行金融产品的销售以及为金融产品销售提供第三方服务的平台。通常采用金融产品垂直比价的方式,将各家金融机构的产品放在平台上,用户通过对比挑选合适的金融产品。

1.3互联网金融的特点。(1)金融服务基于大数据。大数据是信息时代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金融行业是大数据的生产者,同时也是高度依赖大数据的行业,互联网金融更是将大数据作为自己的核心资产,与传统金融业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互联网行业中“用户行为分析”是指通过数据统计分析用户的习惯甚至身份特征,从而进行网络营销活动,这一切也是基于大数据基础之上的。(2)服务小众化。传统银行的金融服务主要是针对有一定规模的客户,就是经典的“二八定律”:百分之二十的客户创造百分之八十的利润,处于“长尾”的客户是不创造利润或者创造很少的利润。而互联网金融则更多地在争取小微用户,由于小微用户有需求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因此与传统金融往往格格不入,互联网金融在服务小微用户时有着天然的优势。(3)金融服务高效、便捷化。互联网金融业务主要通过网络系统完成,用户不用到银行进行排队办理业务,只需要简单的操作就可以省去大量的时间和物质成本。以支付宝钱包为例,用户购物可以不需要事先开通网上银行,只要通过淘宝账户就可以完成购物到付款等一系列的活动。(4)成本低。资金供求双方可以在网上自行进行交易,不需要传统中介,免去了很多交易成本。金融机构也可以避免实体营业店的投入和运营成本。

2.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概念。

由于互联网金融具有“互联网”和“金融”双重身份,因此它在面临传统金融风险的同时还要面临互联网自身的风险。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决定了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特征。

2.1技术风险。互联网技术本身存在着缺陷,防火墙以及反黑客技术并不完善,因此很容易被病毒或者不法分子攻击造成损失。此外,计算机操作系统本身存在漏洞,容易受到计算机病毒的入侵,使得用户信息被盗取。病毒的快速扩散和传染性使得风险范围更加难以控制。除此以外交易平台的缺陷也会对交易的双方带来不确定的风险,例如当打折促销日来临,由于数据量的集中处理,容易出现交易平台不稳定,服务器宕机等现象。

2.2系统性风险。系统性风险指由于单个或少数金融机构破产或损失使整个金融体系崩溃的风险。系统风险往往是由经济波动等突发事件导致的一连串效应,并且持续产生恶性循环的后果。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出现不仅仅对自身造成危险,同时也将风险传递给传统金融行业。

2.3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金融机构(如商业银行)虽然有清偿能力,但无法及时获得足够资金应付资产增长或支付到期债务的风险。流动风险形成的原因更加复杂和广泛,它具有不确定性、冲击破坏力大等特点。互联网金融交易更加频繁,价格波动性强,流动性风险更高。2.4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金融市场中最为典型的风险之一。它主要是指交易对手未能履行契约的义务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互联网金融中的信用风险与传统金融一样,会出现借款人违约的情况,例如P2P借贷,电子商务平台帮助双方确立借贷关系之前应当有一套合理的模式防止信用风险,例如对借款人资质的审查应当必不可少。互联网金融不断涌出各种创新产品,新的产品也隐藏着新的风险,例如相关的协议条款不完善,会导致用户的损失。2.5金融监管滞后。互联网金融企业推出的运作方式和标准尚无专业的法律规范,因此网民在享用互联网金融服务的同时,要面临着法律空白的风险,出现业务纠纷时没有法律条文作为依据。

二、互联网金融监管概述

1.互联网金融监管的理论基础。

1.1金融监管是指政府通过特定机构(如中央银行)对金融交易行为主体进行某种限制或规定。监管的对象包括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金融监管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少金融行业的风险,避免由于金融机构倒闭等风险波及整体经济。互联网金融监管在传统的金融监管基础之上又具备了互联网的特点。由于互联网金融多与网络技术相关,因此交易的"虚拟化"使得交易对象和交易过程更加不透明,信息的更加不对称性是互联网金融监管突出的一个难点。

1.2面对互联网金融风险,金融监管机构应当根据其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监管措施。

(1)严抓技术安全。互联网安全技术是金融行业在互联网上健康发展的基础,金融机构应当加大金融系统安全性的投入。监管当局也应当建立配套的监管制度,将信息安全科学化、规范化。除此以外,从事金融服务的互联网公司也应当加强自身系统的健壮性,包括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法等,从互联网技术环节尽量避免互联网金融的技术风险。

(2)加强信息透明度。互联网金融交易的虚拟化使得交易双方的身份难以确定,并且由于交易过程的网络化使得其缺少严格的线下监督。监管当局应当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将实体的交易场所搬到互联网上,从事互联网服务的企业也应当积极配合监管当局收集交易对象的信息、交易内容的信息,使得信息更加的透明更加地准确,增加信息的真实性。

(3)建立完善法律法规。法律法规是金融监管法制化、规范化的前提保障。针对互联网金融的特点,法律法规应当具有可操作性,规范操作细节。除此以外,应当加大违法违纪行为的处罚力度。

(4)加强金融监管国际合作。金融市场有全球一体化的特点,因此应当对各国金融服务制定统一的监管标准,并且加强各国金融监管机构的合作性,使得跨国金融交易更加安全可靠。

2.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分析。

2.1在我国的互联网金融环境中,由于第三方支付发展时间较长,发展相对成熟,针对另外五种金融模式的相关法律定位并不明确。

2.2国外的互联网金融起步较早,监管体系相对成熟,借鉴学习国外金融监管经验对于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有很大的益处。

(1)优胜劣汰是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有效法则。监管当局应当及时清除不合格的互联网金融企业,而作为消费者应当理性地选择规范的互联网金融企业进行业务的交易,保证交易双方处在透明公正的交易环境中。

(2)大数据的检测与分析。监管当局应当及时掌握最大限度的真实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做出有效的分析,明确监管的计量标准、风险识别的标准。

(3)确定监管主体,加强流程监管。明确各个模式的法律定位以及监管主体,监管职责明确清晰。

(4)加强信息披露。监管当局应当建立充分的信息披露框架,使得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经营信息、财政信息等公开化,消费者可以根据真实的信息进行交易。该框架有助于提高交易双方的信任度,使得交易更加频繁,也为监管当局制定监管制度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5)严厉打击非法行为。在维护良好的互联网环境的同时,应当对任何非法的行为“零容忍”,必须及时整治各类的金融违法行为,推动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

(6)加强消费者金融行业知识以及法律保护意识。培养消费者互联网行业专业知识,也是金融监管的一个重要目标,在此基础之上同时引导消费者具有清晰的法律意识,提升风险的预判性。监管当局也应当维护消费者的权利,加大损害消费者权益的打击力度。

三、总结

互联网金融概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监督法律;问题研究

引言

当下,人们对于互联网金融的概念众说纷纭,观点不一。事实上,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的业务模式及范围在不断的扩大,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互联网金融的概念是不可能进行一个精准的概括。但是很明显的一点是,互联网金融是建立在过去金融的基础上衍生而来的,它本身依旧具有金融的属性。互联网只是作为一种工具,是当代金融的一个载体。比如在第三方支付平台中,互联网作为一个平台,在P2P中扮演的是一个媒介的作用,为双方提供信息资料。所以在实际的金融交易过程中,互联网金融本身具有的是金融的属性。在通常情况下,相比较于传统金融来说,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新兴的技术,人们不再局限于现场面对面的交易,可以通过远程操控来完成交易。在互联网金融的影响下,金融市场出现了诸多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为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帮助。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互联网金融是一把双刃剑,在享受互联网金融带来的便捷同时,也使得互联网金融监管机制中所存在的漏洞逐渐显现出来。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市场中,依旧有着传统金融管理的思维方式,这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管理而言并非是最佳的选择,反而会导致在实际的金融工作监管中存在许多的漏洞,给交易双方带来许多的风险,从而影响经济的快速提升。

1互联网金融法律监管现状

如今,我国关于互联网金融市场已经设置了诸多的法律法规政策,可以有效的规范互联网金融市场,比如《证券投资基金法》等多项法规,不难发现,在当下国内互联网金融中,相关的法律条规仍然不完善,监管力度存在不足,因此在互联网金融中经常会出现许多的灰色地带,这就导致互联网金融的交易风险大大的提升。事实上,我国并没有过多的研究互联网金融领域,而是将研究重点集聚在金融、电子商务或者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方面,法律监管在新兴的互联网金融方面略显落后。此外,由于法律固有的滞后性特点,使得常常会出现先有问题,待问题日益严重成为无法忽略的社会问题时才会引起立法者的注意。2015年,我国互联网金融快速的发展,呈现出井喷式发展,一方面是行业的规模逐渐的扩大,另外一方面是行业交易金额也明显的提高。但是在经济快速提升的过程中,互联网金融由于监管制度不完善等原因导致市场上出现了许多的非法的产品。使得许多人们在交易的过程中受到了许多的损失。近些年来,随着政府对互联网金融的重视,逐渐的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这其中,虽然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整改,但是依旧存在许多的问题。如今互联网金融早已成为无法遏制的社会潮流,西方等许多发达国家也为互联网金融的法律监管问题作出了许多努力和尝试,成功案例也好,失败有待提高也罢。我们都可以在学习西方相关法律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特有的国情,创造出一套明显符合中国社会特色国情的互联网金融法律监管之路。

2目前互联网金融监管法律存在的问题

2.1互联网金融监管立法的缺失

无论是哪一个行业,都需要在法律体系的保护下才可以正常的运行下去。互联网金融也不例外,由于互联网金融刚刚兴起,因此我国对该市场并没有完善对应的法律制度进行保护。近些年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有效的推动了国内经济的快速提升,但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了诸多的问题,造成了社会的恶劣影响,比如借贷平台。一些借贷平台由于没有对应的制度进行监督,贷款人与平台出现了诸多的纠纷,对社会产生了恶劣的影响。所以在互联网金融市场中出台各类法律规章制度去约束交易双方的行为,这对于社会经济及治安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意义。但是当下我国的法律制度在互联网金融交易中并没有实现完全的覆盖,经常会出现一些灰色地带,导致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受到损失,执法人员也无法在实际的监管过程中进行工作,因此这就导致互联网金融在发展的过程中错误频出。当下,虽然我国出台了《网上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等各类的规章制度,但是这并不能完全的覆盖互联网金融,并且互联网金融的产品多样,日新月异,经常出现制度更不上产品的更新速度。从而导致互联网金融监管的缺位,造成执法部门在进行执法的过程中,没有对应的法律条文可以直接进行遵循,使得监管力度降低,风险大大的提高,社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2.2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的不完整

用以往的金融模式,来应对如今的互联网金融监督以及管理工作实属不易。由于部分互联网金融公司尚未明确监管主体以及手段,出现了非法集资,资金逃逸等情况。究其原因,互联网金融监管在其执法的过程中存在非公正性。再者,当下我国关于互联网金融监管的相关法律条文也存在许多的漏洞,对于互联网金融的法律条文监管制度并没有做到完全的覆盖,这也就导致了在实际的交易中风险大大增加。此外,互联网金融的市场经营业务混乱情况尚未出现法律法规进行调整,在进行专项立法中也没有真正的做到实际的监管,进而造成各个部门之间相互推卸责任,人们的合法权益不能够真正的得到保障。同时,国内互联网金融采取了“混合型”的经营模式、以“分业监管”作为核心的监管来应对“分业经营”形成的“分业监管”,从根本上属于机构监管。但是互联网金融中存在其特有的交叉性、“混业经营”等特性,将会造成部分的互联网企业自身在监管上并没有对应的部门来进行管控。

2.3互联网金融法律监管方式的不完善

就目前形势来看,在互联网金融中,人们逐渐的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产品,并且也利用互联网金融改善自己生活日常的方方面面,满足了日益增长的需求,可是,监管机制仍然存在漏洞。例如,互联网金融自身的管理结构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将导致在实际的业务过程中会出现许多状况,比如出现了交易不规范,投资人员、融资人员的信息不能同步,不能完全实现信息共享,使得互联网金融在交易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风险。近些年来许多的互联网金融平台难以为继,直接面临倒闭破产,这对于交易双方而言都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在互联网金融中,由于准入的门槛比较的低,鱼龙混杂,因此也经常出现诈骗等情况,造成人们的经济损失严重。在如今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中,信息安全是非常关键的,只有这样才可以保护人们的财产安全。互联网金融是时代的一个产物,是建立在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上,是信息安全技术的一部分,所以需要将其介入到信息监管体系当中。消费者在进行互联网金融交易的过程中,需要将自身的信息填写到平台中进行注册,在这一环节中,对于消费者来说不得不将自己的信息填写到其中。所以消费者就是一个透明个体的存在,任何人都可以窥探到消费者的隐私。所以在互联网交易的过程中,第一步就是完善信息技术,搭建一个安全的信息防控系统,这对于数据库中的消费者十分不利,因此,必须加强隐私保护,使得任何人都不能随意窥探消费者信息。另外,因为我国法治体系的不完善,一些投资人员在互联网金融交易中对于规则的不了解,很容易就被不法分子所“设计”,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为一些不法分子进行洗钱,久而久之就会出现自己财产受到损失,并且也触碰了法律,这对于社会的稳定是非常不利的。

3互联网金融监管相关建议

3.1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法律制度

在互联网金融壮大的过程中,相关的法律制度仍然不健全,因此需要不断的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因为法律制度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人们在市场的交易中也可以得到保护。首先,在互联网金融市场中要进行相应的法律设计,需要跟随实际,从实际出发,并且结合其他领域的法律制度,并融入到实际的制定当中。比如我国可以参考欧美等国家在金融监管中制定的各项制度,以此作为依据逐渐的融入到实际当中。再者,互联网金融交易中还需要进行相关的法律制度的普及宣传作用,因为在互联网金融市场发展过程中,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力度不足,导致交易中的消费者由于缺乏相关的法律知识,很容易出现矛盾纠纷。在互联网金融市场中的各项业务,可以一定程度的参考传统金融的业务,借用一些法律法规,完善互联网金融的专业的法律。最后,对于互联网金融中已经存在的相关法律制度需要进行及时的调整完善,这主要是因为互联网的发展是非常快速的,许多的产品快速变化,法律制度的滞后性并不能及时的迎合产品内容,所以必须要调整当下的法律制度,与时俱进,从侧面我们也能够看出法律体系内容所表现出的缜密特征。

3.2明确互联网金融监管的主体

首先“一行三会”一定要遵循“分类监管”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完善对应的制度,从而可以进行深层次的监管。另外,需要对远程操作进行严格的监督,这主要是由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许多的业务操作都是在线上进行,因此对远程线上进行监督是十分必要的,并以此来保障线上交易的安全。这在更大的程度上使得交易人员的隐私不被侵犯,会更深层次的对各项法律在互联网金融中使用的现实情况进行研究,从而保障交易人员的合法权益。同时,对于互联网企业而言,有效的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加大对信息系统的监管力度是十分重要的。另外,还需要构建新的互联网信息系统来进行分析,从而保障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不断推陈出新,企业越来越多的把原本不相关的产品重新整合成一个新的金融产品,使得各类的金融产品能够更好的服务于人们的生活,从而彼此之间的距离也在不断的缩短。此外,国家各个部门在互联网金融中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是当下经常会出现许多的职能部门权责不清晰的情况,这就导致在实际的监管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使得有必要改革现行的监管架构。因此集中监管应运而生,集中监管是由一个机构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监管,从而让金融产品的界限等问题能够迎刃而解。同时,还应整合各种监管资源,从而保护人们的财产安全,保障交易的安全性。

3.3提高互联网金融消费者的防范风险能力

除了完善规章制度,制定高标准严要求的行业准则之外,我们还应当关注法律的宣传、教育等作用。积极开展对互联网金融消费者的普法教育活动,在社区进行一系列的宣传活动,如普法周刊、社区普法互助小组,从心理上给每一个金融消费者注入“预防针”,增强守法意识与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另外,在社区建设各类的志愿者服务点,可以为消费者提供各类的真实解答,对于存在的各类疑问也可以及时的进行指导。除此之外,虽然我国当下针对消费者权益出台了多种法律法规进行保护,可是关于消费者的定义范围中并没有包括以投资收益为目的的消费者群体,这使金融消费者难以得到法律保护,还为普法宣传带来了极大的阻碍。因此,当下的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对消费者在互联网金融中的交易进行适当的指导规范,对于一些失信人员要及时的纳入到失信系统中,不断的完善当下的社会征信系统,从而使得消费者在实际的交易过程中风险大大降低。在政府引导设立的各类协会中,辅之以不参与纠纷内的中立第三方服务机构参与调解,真正做到保护每一位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4结语

虽然互联网金融是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互联网金融就是互联网和传统金融的直接融合,两者之间的有效融合是顺应时代的需求产生的,是融合了两者之间的核心在其中。互联网金融的迅速的发展,不但对传统的金融市场产生了较大的冲击,还改变了传统交易的方式,同时也给人们提供了各类的金融产品。此外,互联网金融市场还推动了经济的提升,但是与此同时也加重了监管工作的力度,使得隐私保护成为了互联网金融市场中,最为关注的内容之一。因此,只有完善并解决互联网金融监管的问题,才能够促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齐世平.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5.

[2]张岚.试论互联网金融法制监管的现状及对策[J].商讯,2020(03):82-83.

互联网金融概念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

一、互联网金融的现状

随着新的现代信息技术如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日新月异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已经逐步开启金融行业的新篇章。金融行业已经不再传统的以商业银行、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等为载体的形式,互联网金融出现了多种新模式,包括传统金融的网络化、第三方支付、P2P网络借贷、大数据金融、众筹和互联网金融门户等六大最常见和最热门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未来金融行业的发展趋势,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如何把控新局面,管理金融行业风险已经是金融行业所面临的重要挑战。互联网金融在2013年经历了最初的探索期之后,第三方支付、P2P网络借贷、众筹等互联网业务模式迅速发张,以余额宝为首的网络理财方式大量出现更是让人们对网络投资的热情倍增。互联网金融在带来普惠金融概念的同时还带出现了许多新问题,与之相关的风险亦开始慢慢暴露。近年来也频繁出来P2P网络借贷平台的不断倒闭以及“跑路”现象,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大量风险和负面影响。近截止至2016年2月,国内P2P网络借贷行业历史累计成交额为16086亿元。2015年12月初,北京e租宝网站被查出涉嫌违法经营活动。截止至2015年11月30日,e租宝待收余额高达524.89亿。在缺乏有效监管和行业自律的发展背景下,互联网金融与传统的借贷公司、非法集资等行为会使人混淆不清,让人难以进行分辨,使得广大投资者的权益无法得到充分保障。

二、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根源

追究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根源也是其模式的自身特点,即基于其依赖互联网产生的原因,因此具备相当高的开放性和兼容性,同时又不失传统金融的特征。首先,互联网金融的网络效应非常显著,如开发、平等、互动等明显的网络特点。互联网金融就是通过网络上的平台互动,使金融实现网络化、隐性化和去中介化。其次,互联网金融仍然保留传统金融行业的特点,核心依旧是为用户提供金融服务。通过平台提供的服务合同,实现资金跨期价值的转移,也符合金融为投资人带来高收益同时以高风险为代价的基本逻辑。最后,互联网金融追求的是用户的体验也是用户的利益,融资成本的降低一杯高风险所替代,跨期转移资源清算和结算支付,使金融行业和互联网行业这两类高风险行业衍生出另一种新式的风险。

三、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防范风险

由于投资者对融资者融资项目及融资平台运营情况的了解程度,与传统融资方式相比仍然较低。近年不时出现的网络融资平台倒闭甚至卷款潜逃而导致投资者损失惨重之类的消息也事出有因。P2P网络贷款、众筹等融资模式存在非面对面接触导致对客户及交易对手了解程度相对传统融资方式下降的问题。在互联网金融中,风险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面对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我国金融行业要想更多的发展,就必须做好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工作,确保金融行业稳定发展。

1.法律风险

对比当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速度,滞后的法律法规的监督系统也会带来一定的监管风险。金融创新种类形式多样化,然后有很多相关的法律法规没法及时出台,导致整个市场缺乏有效的监管力度。首先我国可以参考国外互联网金融风险的防范案例,然后通过我国现实的国情制定最合适的法规,例如对计算机安全管理法的制定也需加快日程,同时还要对电子平台进行规范管理,抓紧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监管及防范,建设持续健康稳定的法律社会。

2.技术风险

在对互联网金融进行监管以及对其风险进行防范的同时,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功能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提高。建立互联网网络金融风险制度,开展风险预警、资信调查、自动化征信等,实时、高效的大数据征信及反欺诈手段,实现信息数据整合输入以及多种手段、渠道支持反欺诈管理加速发展内部科技。聘请专门的人和岗位进行互联网金融下的风险及其防范的管理,建立安全健康的计算机管理系统。

3.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的产生是交易对手不能或不愿履行合约而给另一方带来损失的可能性,以及由于借款人评级变动或履约能力变化而导致的债务市场价值波动而引发损失的可能性。有些企业如阿里、苏宁利用自身的电商平台所累积的经营数据作为研究基础,再考量第三方验证的客户资料,进行数据挖掘,从而进行客户风险的评级分层,量化地区分企业和个人信用风险的情况。关于信用风险的应对,则应该对信用制度进行完善,加强对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并建立完整个人信用数据库,并能够在金融行业以合法的方式资源共享,保证能够在互联网上查询个人信用报告。

4.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主要源于操作不当引发的风险,与交易过程的系统失灵有关系。在互联网背景下的金融系统无论是对于工作人员还是客户都有可能出现因操作不当产生的风险损失。当前程序化的发展使得客观的操作风险可以控制,而主观的交易操作风险需要强化从业者职业道德教育与向投资者普及基本的风险收益的常识。

5.其他风险

除了上述风险,互联网金融还会出现其他种类风险。新概念的提出势必会经历阶段性的推进过程,在此期间民众会因为认知等发面的偏差对此产生认知误差。而由于互联网金融正处于发展阶段,整个行业标准尚未启动实行。所以,很多问题出现,尽量从宏观微观的角度分别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提出有效的防范和规范以及处罚措施,积极地解决问题,保证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有序地发展。

四、结语

总的来看,互联网金融在全球不仅拥有巨大的市场和机遇,同时却又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互联网金融必将会成为未来的主流,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一体化的进程也在随着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快速发展而一步步加快脚步。此时即便面对严峻的挑战,准确把握机会,实施宏观微观并重的防范措施,积极主动进行金融创新,努力减少各种类型的风险,尽力降低各类风险造成的损失,保证金融产品收益的健康稳定,使互联网金融能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向茜.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风险探究[J].中国商论,2016(5)82.

[2]何颖.浅析国内P2P网络借贷分布差异现状[J].品牌,2015(12)43.

[3]戚澜.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策略分析[J].品牌,2015(10)52.

[4]康会欣.互联网金融[J].大众理财顾问,2014.

[5]诸悦.前车之鉴:美国版余额宝Pay-Pal的倒掉[J].大众理财顾问,2014.

[6]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