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互联网时代发展趋势

互联网时展趋势范文精选

互联网时展趋势

互联网时展趋势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互联网+”;市场营销;数字管理

1引言

“互联网+”成为引爆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关键,在万物皆可联、信息皆可通的互联网模式下,经济结构、产业格局、生活模式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这种变化也给企业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在“互联网+”模式下转变营销思维,创新管理模式,开拓业务渠道,通过数字管理、数据营销、个性化的营销方案满足市场需求和消费者成为企业亟待破解的难题。企业只有快速适应“互联网+”时代,着力推动营销管理创新,建立互联网+营销管理模式,才能成为万物互联、数据互通的关键节点。如利用“互联网+”技术还能够帮助减少企业内部库存,将固有物品转化为流动资产,提高企业资金流动率,能够更好地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发展。[1]只有企业树立“互联网+”思维,结合互联网技术创新营销管理理念,推动营销管理模式转型升级,就可以为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互联网+”下企业市场营销管理特点、机遇与挑战

2.1“互联网+”下企业市场营销管理特点

与企业的传统市场营销模式相比,“互联网+”技术能够通过云端大数据更为快捷、迅速地匹配消费者需求,为其提供更加精准、更加便捷的服务内容,提高企业市场营销整体效率。互联网平台是基于网络数据大环境发展的产物,网络改变了以往纸质货币为主导的市场,市场逐渐开始转向数字货币发展,随着网络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消费者群体逐渐沦陷于更为便捷、快速的交易模式。[2]“互联网+”下企业营销管理特点主要包括:其一,高效化。“互联网+”技术构建了更加智能化的企业营销管理体系,为企业注入了科技活力,智能化、数据化、智慧化缩短了管理路径,降低了管理成本,实现了高效管理;其二,多维性。互联网可以无缝连接不同地区、不同客户、不同消费者,能够打破原有的时间、空间界限,快速地进行信息沟通、信息交流及信息传递,既能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为便捷的购买方式,又能够帮助企业通过互联网打破原有的区域性,覆盖整个目标市场,扩大销售范围,获得了更为全面的市场资源提高产品销售;其三,丰富性。互联网传播媒介全面立体,特别网络自媒体能形成“病毒式”极速传播链条,这种方式不仅改变了以往宣传渠道的单一性,还能够将产品特性更加形象地展现;其四,独特性。“互联网+”下的企业营销管理改变了传统模式的营销主体,消费者作为营销的主体,消费大数据即可实现精准对接,规避了以往强制性推销带给消费者的消极体验;其五,稳定性。基于当前互联网发展趋势,互联网用户不断跃升,大众日常生活中处处与互联网相关联,互联网已引领新时代浪潮。

2.2“互联网+”下企业市场营销管理机遇与挑战

“互联网+”下,信息传播速度、宽度加快,中间媒介点种类多样,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完成智能化、智慧化转变,在企业的营销管理各环节形成合理把控。提高流程的快速无缝融合,快循环速度,提高循环效率,有效满足客户需求。“互联网+”技术实现了消费者实体化向实体化+网络化快速过渡,通过物联网、大数据实现投资决策、营销资源、人力资金市场营销中国市场2022年第15期(总第1114期)的有效整合,实现消费数据-决策-消费者-消费数据的营销模式的创新,为企业营销管理提供更为先进的发展条件。“互联网+”技术对传统企业营销管理模式的冲击是快速多频次,企业要完成“互联网+”模式转变,不仅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对企业营销管理的系统性和适应性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3“互联网+”下企业市场营销管理存在的问题

3.1缺乏“互联网+”思维理念

多数企业对“互联网+”适应性、反应性不足,仍处在观望之中,缺乏有效应对,依旧沿用企业主体思维,而不是消费思维,无法适应当前社会发展,无法满足个性化消费需求,更无法应对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传统线下消费模式转为线上+线下,线上主导消费,大众消费模式也由传统的面对面现场交易转变为点对点的线上交易,传统的消费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现阶段经济形势的发展,这种模式直接形成了对传统市场营销管理模式的冲击。如果企业不及时转化“互联网+”思维理念,很大程度上会阻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3.2营销管理目标单一

当前大部分企业的营销管理传播媒介还依赖于电视媒体和纸质媒体,在这种模式下营销管理目标较为单一,无法匹配互联网下形成的网络消费群体,且原有营销方式单一使得消费者感到厌倦,失去热情,导致企业营销管理效率大幅度降低,宣传成本逐增而宣传效果持续下降。

3.3企业数字营销管理能力落后

部分企业缺乏超前意识和应变意识,只是将互联网+技术生搬硬套,或一味地增加信息系统来替代部分工作环节,导致实际与流程脱节,无效工作内容增加。数字化营销并不是将网络销售单一接纳其中,并不是多建设几个网站这么简单,数字化营销成为企业发展营销模式的变革,数字化时代下更关注消费者的感知力,而通过情感营销和体验营销,利用新技术提升自身的产品吸引力,这样一来才能提升产品的市场销售率。但是在大多数企业的数字化营销进程中,一般都是将传统环节由信息系统取代,对后续的数据处理及分析加工环节不够重视,只顾收据收集,不管后期应用,导致大量数据沉淀,缺乏数据处理分析的能力,导致了企业数字营销管理能力落后。

3.4“互联网+”信息化建设推进滞后

当前仅有小半部分企业正在着力推行“互联网+”信息化建设,从整个市场状态来看,企业融合“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仍然存在较大的滞后性。数字营销已经成为时代的发展主流,其便捷、高效、强大的功能是毋庸置疑的,但当看到数字营销的优势时,部门企业依然存有对数字营销的一些误解。比如盲目数字化,导致营销成为技术的牺牲品。市场营销模式趋于传统化,将销售渠道限制在某一地区范围内,线上宣传模式单一或力度不够。即使开展建设,企业内部未形成横向纵向互联网+体系构建,针对消费者的生产、营销、服务各环节处于独立的状态,没有形成合力,整合力度不够,市场营销管理信息网络被无序切割,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3.5营销队伍“互联网+”能力素质较弱

企业管理人员对“互联网+”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度不足,营销队伍认知能力较差,整体素质较弱,技术人才较为匮乏,引入力度不足。一方面,部分营销人员受教育程度影响未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不具备“互联网+”技术,缺乏创新能力;另一方面,部分员工不愿改变原有营销模式工作现状,致使创新企业的市场营销模式面临着较大的困难。根据数据显示,90%以上的2B公司都没有专门的数字化营销队伍,但是八成以上都有新媒体运营人员,换言之,当前很多企业在社交媒体营销中做得是非常不错的,但是社交媒体只是数字营销的一个分支,除却这一方面之外,企业并没有专业化且对口的人才支撑,例如,在官网的建设和维护中,大都不能将营销和产品销售结合在一起,根据信息化的发展趋势调整数字化营销策略的人才,目前依然是企业最关注、最需要的数字化营销人才。

4“互联网+”下企业市场营销管理创新策略

4.1始终树立“互联网+”思维

企业亟须转变传统的市场营销管理理念,务必要保持积极创新的观念,深入贯彻学习、发展互联网应用技术,培养互联网意识,树立互联网思维,推进互联网应用,提高企业营销管理效率,增加企业经济效益。这就意味着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化技术,基于大数据数据库分析市场发展趋势,掌控市场实时动态资源,提前预测市场发展走向,更积极地探索市场营销管理策略和模式。要始终建立“以需求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数据为支撑”的经营管理理念,积极拥抱新媒体发展,建立新媒体运营中心,强化企业网络宣传。加快推进服务队伍转型升级,应对消费者需求变化,提高客户满意度。要强化市场信息的收集、整理、汇总、分析和匹配能力,准确把握市场发展变化与消费多样化需求,努力打造一个“互联网+”思维下的现代化企业。

4.2搭建完整的“互联网+”信息系统平台

未来市场的竞争必然是信息数据的竞争,谁掌握了信息,谁就掌握了市场主导权。信息数据及数据互通是提升市场营销管理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必须搭建完整的“互联网+”营销管理信息平台,具备强大的信息交互功能和信息处理功能,对整个营销管理模式进行信息重构,通过将工作内容、工作流程信息化、“互联网+”化,提升信息的整合、分析和处理能力。要搭建产品消费及同消费者交流和服务对接的信息交流,整合同类企业和市场信息,形成完整的闭环,为企业的营销管理决策提供必要的参考。企业可通过后台数据准确对消费者个体进行画像,掌握消费者消费习惯、消费档次和消费频次,掌握市场供需是否动态匹配,分析产品的最佳销售群体和投放区域,也可以通过信息平台,收集客户意见建议,对现有的产品进行优化改进,使得市场营销管理更有目标性和精确性,提高营销管理的效率,掌握市场主动权和支配权,提升企业竞争实力。在互联网平台的搭建过程中,还需要做好整体的时展趋势分析,根据时代趋势调整营销策略,这样才能稳居时展的前沿。

4.3创新营销管理模式

企业必须要紧跟市场导向,不断提高“互联网+”技术。企业管理者需要时刻保持敏感的市场认知,建立与自身企业所匹配的营销管理方式,要充分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结合消费者需求进行模式创新,通过建立多应用数据入口,充分掌握产品在不同区域市场、分销渠道方面大量消费数据,以及产品市场价格、库存及销售趋势变化,通过快速掌握消费数据,实现对消费者的准确画像,准确对接产品与目标消费者的匹配度,加强与客户的交流,准确定位消费人群,开展多渠道的营销服务,寻求潜在的消费者,这些将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支持。除此之外,互联网世界信息千变万化,其带来的企业市场营销模式也并非一成不变,但最终的目标都是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4.4培养“互联网+”技术人才

企业需要改善潜在的互联网抵触思维,逐渐开放、接纳互联网人才,而随着企业内部逐渐深化对“互联网+”的了解,充分认识互联网技术带给社会的强大力量,在规避互联网风险的同时,有效地利用“互联网+”技术促进企业市场营销管理模式变革,一定程度上保证营销质量,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除此之外,企业需要改变营销人员的传统思维模式,逐步强化贯彻落实“互联网+”思维,针对不同的员工开展新技术背景下的教育培训课程,提升营销人员的工作热情,转变原有的工作模式,积极引进高科技专业型人才,不断为企业内部储备更多人才力量,才能更好地实现企业市场营销管理转型升级。

5结论

在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之下,企业要想在互联网时代生存,就必须用好信息化,营销在产品推广和销售中的价值深远,作为企业方,更需要正视“互联网+”下营销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找到数字化营销破冰的最佳渠道,对于企业来说,只有树立“互联网+”思维,培养专业型技术人才,建立适合企业的互联网+营销管理模式,才能够有效地促进企业长期稳定发展,这样才能保障企业长远的发展效益。

参考文献:

[1]毛菁菁.“互联网+”下企业市场营销管理创新方略研究[J].现代盐化工,2020,47(6):119-120.

[2]杨骏翔.“互联网+”下企业市场营销管理创新方略[J].商业故事,2019(4):92-93.

[3]刘元雪芝.“互联网+”下企业市场营销管理创新方略[J].经营管理信息版,2019(3):127.

[4]黄恒.“互联网+”对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创新模式影响[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9(3):21-22,27.

互联网时展趋势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汽车维修服务类专业;实训教学;改革

引言:在以往的实训教学中,师生大多

是进行现场教学,依照课堂教学需要购买汽车零部件,这种方式不仅会使教学成本增加,而且也无法让学生快速上手操作,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也将使这一问题得到改善,为高职汽车维修服务类专业实训教学改革带来良好契机。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来进行及时训练操作,解决问题,在提高实训效果的同时降低教学成本。

1“互联网+”对传统汽车维修服务行业的影响

汽车维修服务业的主营业务包括汽车维修、零配件销售以及车辆保养等项目。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各行各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汽车维修服务行业也是如此,无论是维修技术手段,还是服务、运营模式将产生螺旋式变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营销模式转变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下,许多汽车企业推出O2O商业模式,该模式的推出实现了线上线下一体化,这一变化也为汽车维修行业服务发展带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有效拓宽了汽车零配件分销渠道。企业可以在互联网的支持下获得更多采购渠道,选取质量更佳、价格更优惠的零配件进行采购。与此同时,从车主的角度来看,他们可以选择的汽车维修公司也有所增加,车主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到更多汽车维修方面的内容,维修服务、配件价格、配件渠道也不再是秘密,打破了汽车行业原有的垄断地位。

1.2服务空间转变

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企业和车主在选择服务空间时也将更加方便快捷,从车主角度来看,他们可以利用移动设备来选择服务公司,既方便有快捷,可以为车主省去更多时间;对于维修企业来说,他们可以通过连锁、共享、互助等方式将多个服务点接入服务网络,将有限的固定服务单元扩展到无线互联网服务[1]。

1.3技术路线转变

许多维修网点可以依托“互联网+”,通过共享联盟、连锁店等相互支持的方法,获得更新、更周到、更精准的维修技术咨询。就如在拆装一些复杂设备时,相关技术人员可通过扫描二维码获取详细拆解方法或视频说明。同时,维修网点还可以通过共享功能来选择更多高水平维修专业人员或远程实时维修指导,解决更多疑难问题,尽可能为车主带来更放心、更周到、更安心、更精准的维修服务。

1.4服务模式转变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持续发展,汽车维修服务模式也发生较大改变,开始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除了传统的4S店、汽车连锁和个人企业外,线上线下服务平台将推出新的服务模式,车主可以依托互联网根据汽车所需对维修保养项目、零配件等进行线上选择,选好后再到线下服务站进行具体操作。从当前汽车服务维修现状来看,甚至还有部分企业推出DIY自助维修服务,也就是在线上专业技师或网络资讯的指导下,让车主自行操作、自己动手完成汽车维修和保养。业主在在线服务技术人员或相关网络信息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维修和保养的服务模式。此外,借助“互联网+汽车”技术,还可以将汽车参数传输到集成诊断系统,确保维护维修指导更加可靠。

2“互联网+”在高职汽车维修服务类专业实训教学中的优势

2.1教学资源丰富

众所周知,互联网中拥有大量的教学和学习资源,除了文字资源外,还包括视频和图片资源,而将其应用于汽车维修服务类专业实训教学中,可以让课堂教学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汽车知识不再只是无聊乏味的文字,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中为学生播放视频和图片来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汽车内部结构,进而更好理解汽车知识,通过这种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资源相结合的教学,可以更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拓宽其对知识了解的深度与广度,进而促使教学效果得以提升。

2.2便于线上技术讲解

互联网平台是一个广阔的教学天地,没有固定的范围,也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因此,这也方便专家教师运用互联网进行授课教学。教师可以总结汽车维修知识,做成视频后到互联网学习平台,更便于学生学习,甚至于在如今网络发达的年代,教师可以直接用钉钉、QQ视频聊天功能进行线上教学,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和疑惑,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另外,通过互联网展开学习也更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主动进行知识学习,进而提升自己汽车维修知识技能。

2.3师生交流更加方便

以往教学都是在固定时间固定教室中进行,师生之间的交流也是在课堂中,在课外时间,学生很少能够接触到老师并与其展开交流。但在互联网的支持下,师生之间的交流将更加畅通,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模拟教学环境为其讲授汽车维修知识,以使学生更深入地学习汽车维修知识。

2.4情景教学体验

汽车维修服务类专业需要有大量的实践教学内容,但是在具体的实训教学中,难免存在造价太高或者具有危险性的教学内容,出于教学成本和学生自身安全考虑,这些实训教学内容难以在课堂上顺利开展。因此,这也就需要用到互联网信息技术,通过在互联网中模拟一个真实的情景来进行实训教学,让学生更直观地看到具体操作流程并通过互联网进行实践操作,提升实训教学效果。

2.5便于教师综合评价

教师可以在每节课堂结束之后在互联网平台为学生布置一些任务,通过学生任务完成情况和完成质量来了解其对本堂课汽车维修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根据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在薄弱环节,认真分析收集到的学生数据,根据数据结果对学生展开评价,并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保证教学效果。

2.6有效了解和使用工具

在实训教学中,教师可以在不同机械设备和工具上贴上二维码,学生扫码之后在手机上可以显示该设备或工具的名称、具体用途、使用规范、保养手段等内容,通过此种方式一方面可以让学生间接对课程内容进行预习,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牢牢记住不同设备和工具的名称、具体用法以及使用规范等,加强其对设备工具的了解并学会如何正确使用。

3“互联网+”下汽车维修服务类专业教学过程和教学目的

3.1教学过程。3.1.1依托互联网进行课前预习。教师可以在每堂课新授之前安排些学习任务,让学生依托互联网进行课前预习,然后使用在线学习资源详细探索课程内容,记录下自己在预习过程中难以理解的问题,之后教师可针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给予解答和相应指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思想和想法,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透彻分析,之后再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确保课程内容和教学安排更加合理,进而使学生在课内学习中获得更多汽车维修方面的知识与技能。3.1.2运用互联网开展课堂教学。学生通过之前的线上课程预习,对所学内容已经有了大致了解,之后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开展中也会更加顺利。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资源的共享功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与此同时,还可以运用互联网模拟实训操作场景,将汽车维修保养知识更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一边学生加强记忆和理解,学生也可以依托于互联网进行实践操作,提升其实践技能水平。3.1.3借助互联网进行课后线上总结。互联网是一个较好的存储教学资源的平台,教师在授课结束后,可以将教学内容和重点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梳理,之后做成课件在互联网平台上,学生可以基于自己的需要观看课件内容,对重难点知识进行重温并巩固,在重温知识对知识充分掌握后再完成教师安排的课后作业。作业完成后,学生可将作业发送给教师,教师可根据作业评判标准对学生作业进行评分,利用大数据将每个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记录下来,便于持续关注学生成绩。另外,教师要针对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给予其详细指导,以促使学生知识水平不断提升。

3.2教学目的

3.2.1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可以使用网络资源平台搜索与汽车维修方面有关的内容并进行自主学习,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3.2.2便于教师统一管理。教师可以通过在互联网平台为学生建立个人学习档案来实现对学生的统一管理,同时针对于课前预习、课后作业安排、知识点梳理等也可以利用互联网实现统一管理,学生在遇到学习困难时,也可以及时通过互联网求助教师。3.2.3便于学校进行档案查询。在互联网的支持下,学校可以对教师的教学进度进行查询,同时也可以收集学生对教师在教学中的意见与反馈,进而及时根据学生需求调整教学方法。3.2.4提升实训课教学效果。从实践的角度来看,汽车行业是一个发展极为迅速的行业,所以也需要相关专业人才具有较强的职业技能和较为丰富的知识储备。在“互联网+教育”的教学模式下,可以弥补汽车维修服务类专业传统课堂教学资源的不足。在互联网的支持下,教师在教学开展中有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学生也将获得更为专业系统化的知识,同时利用互联网共享功能学生还可以了解更多其他领域的相关知识,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动手操作机会,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2]。此外,“互联网+教育”的教学形式也将充分激发出学生对汽车维修实训课程的积极性与热爱,在一定程度上推进实训教学效果提升。

4“互联网+”下高职汽车维修服务类专业实训教学改革措施

随着“互联网+教育”教学模式的推出,“互联网+汽车维修服务”也逐渐成为汽车维修服务业未来不可阻挠的发展趋势。对此,为了更好满足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高职院校也应当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结合当下时代形式对自身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体系进行全方位改革。就目前众多高职院校汽车维修服务类专业实训教学的发展现状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为师资队伍互联网+教学意识与能力不足、实训基地缺乏相应的互联网+环境与技术。实训教学汽车维修服务类专业教学中绝不可忽视的重点内容,因而在当前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汽车维修服务类专业的实训教学改革中,还应当积极构建与互联网+相适应的实训教学体系,以全面推进实训教学效果提升。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4.1打造互联网+实训教学平台

在互联网+时代下,高职汽车维修服务类专业也应当做出相应创新变革,为相关专业学生打造一个基于互联网+的实训教学平台,该平台可为学生提供相关资讯、技术、服务等方面的训练。由于汽车维修服务类专业的实践性较强,因而在具体的实训教学中,高职院校可适当与相关互联网+汽车维修服务单位加强合作,为学生提供可以实践操作的平台和机会,包括“互联网+”技术维修、配件渠道体验等,并为其提供相关实现教学服务。

4.2开设互联网+实训课程或项目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及其广泛传播,其对汽车维修服务行业、汽车维修服务类职业教育也产生深远影响。对此,高职院校在探索汽车维修服务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路径时,还需要注意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思考探究:其一为互联网+对汽车技术的影响;其二为互联网+对汽车服务模式的影响;其三为互联网+对汽车维修服务专业教学模式的影响。为适应“互联网+”的变化,汽车维修服务类专业课程还应建立与互联网+相应的实训教学体系,具体如下:一是新增有关于互联网、物联网以及车联网知识的相关课程,加强学生对网络的了解。对此,高职院校可通过开设相关选修课或者是开展系列讲座等形式来实现,同时校方还要注意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开展相关实训项目,让学生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具体的汽车技术应用方法。二是开设线上线下实训教学实践项目。汽车维修服务类专业最重要的也是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高职院校还应开设具体的实践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基于互联网+的汽车维修技术、服务模式、技术路线等服务流程。三是组织远程服务培训。互联网时代下,高职院校汽车维修服务类专业在人才培养中还应注重学生运用互联网对汽车进行远程诊断、技术指导、车辆体检以及维修方面的能力。对此,院校可以通过引入相应的APP软件,来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通过实践来了解车辆信息数据的获取方法,进而提升学生远程服务的能力。四是加强校企合作展开顶岗实习或模拟实训。高职院校应当加强与“互联网+汽车”企业的合作,让学生到实践场地进行现场学习,体验互联网+下汽车维修服务流程。

4.3构建互联网+汽车维修服务师资队伍

互联网的广泛普及无疑为汽车行业发展也带来了巨大影响,这也为许多职业院校汽车维修服务类专业的教学改革带来较大挑战。教师是培养人才的关键,所以要想提高汽车维修服务类专业的实训教学效果还应从教师队伍着手,高职院校应为专业教师提供培训进修的机会,使其具备互联网+的思维与教学能力,并掌握先进的互联网+实训教学理念与方法,能够合理充分运用互联网平台开展实训教学,同时汽车维修服务类专业教师还应具备较强的学习和思考意识,加强对最新市场发展动态与未来发展趋势的了解与掌握,能够随时根据市场发展变化需求调整教学结构与内容,进而推动汽车维修服务类专业实训教学效果提升。

5结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无论是汽车维修服务行业还是职业教育都面临着较大的生存发展挑战。对此,为了更好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高职院校汽车维修服务类专业还应抓住机遇,顺应时展趋势,加速对汽车维修服务类专业实训教学的改革,在教学中积极引进互联网+技术,并建立基于互联网+的实训教学平台,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进而在推进汽车维修服务类专业实训教学效果得以提升的同时培养出更多满足时展需求的技术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黄俊杰.“互联网+”下高职汽车维修服务类专业实训教学改革探讨[J].时代汽车,2021,(24):82-83.

互联网时展趋势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管理环境;重要意义;新思维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对传统人力资源管理造成了一定影响,并且这个影响是多方面的。互联网时代下,只有坚持科学正确的发展战略,才会离企业的成功更近一步。除此之外,企业还要加强对团队的建设,培养一支综合能力较强的组织队伍,比对手更快地执行战略,以赢得市场先机,快人一步。企业中组织能力的培养并不仅是对个人能力的培养,而且更要发挥组织和团队的整体实力,展现团队的最大化优势,赶超竞争对手,并为企业客户创造更大价值。因此,从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企业必须建设组织能力,核心在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水平,能否全面系统地进行人力资源布局,降低人力资源开发的盲目性,从根本上提升组织能力水平,而这个过程对企业经营成功与否起着关键性作用。现阶段,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因素来自多个方面,这些因素大多数是受到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影响,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在现代化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要以动态的发展眼光看待问题,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而言同样适用。所以,企业应树立人力资源管理新思维,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发展。

1互联网时代对人力资源管理环境产生的影响

时代的交替使社会环境等方面都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在互联网时代下的人力资源管理环境也发生了变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经济业务活动的全球性从根本上推动了资源和资本的整合及重新配置,人力资源所发生的变化也非常明显。从一定程度来讲,经济一体化大背景下,人力资源的规模性特点非常突出,这无形中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活动。企业将何去何从,如何适应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挑战,本文认为,企业应树立全新的人力资源思维模式,对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行重构和革新,确保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能够与时俱进和多元化发展,从而与互联网时代下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需求保持一致。与此同时,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作为互联网时代下的发展趋势,将其应用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产生了重大影响,具体体现为以下两点:其一,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在不断提升,管理职能得到了强化。其二,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通过先进的技术,管理工作模式得到了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与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更加契合,成为企业发展的强劲动力。另外,互联网时代同样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知识对人力资源管理环境的影响非常大,企业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时,要强化对信息人员的培养和重视,培养专业性和技术性较强的员工,不断提升其综合能力素质,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也只有这样,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势才能最大化体现,企业在互联网时代下的发展也会更加持续和稳定。

2基于互联网时代下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意义

在互联网时代下,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加便捷,这种情况的出现,进一步推进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也因此得以体现。随着大量现代技术的应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现了现代化和智能化转变,工作效率大幅提高,且耗费的人力和物力成本不断减少。与此同时,人力资源管理也因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朝着人性化的方向转变,充分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提升了员工的工作质量和水平,企业竞争力也随之不断提高。通过对互联网技术的利用,可以对企业现有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和创新,使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不断提高,从而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会发生根本性变化,管理工作更加专业化、智能化和信息化,传统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弊端重重,不仅需要耗费较多成本,工作程序还相对复杂化,已经无法与企业的需求相契合,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可借助管理软件,完成信息的快速筛选和处理,继而实现管理工作的一体化。另一方面,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有利于信息的实时共享,这是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无法做到的,通过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可以加快员工工作进度,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继而推动企业实现更好的发展。

3基于互联网时代下人力资源管理新思维

3.1重审人力资源管理内容

步入互联网时代,企业的发展要做出相应的调整,更应树立全新的管理思维,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作为企业的核心工作内容,积极应对互联网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是企业获得长效发展的必然过程。通过管理方式和手段的创新,使人力资源管理效果和效率得到提高,并赋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规范性、科学性和人性化的特点,具体措施分为以下两点:一是企业应该践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淡化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中管理人员对员工强制化管理的作用,使管理人员改变自身错误的管理思想,管理人员应充分发挥自身的模范带头作用,以身作则,自觉履行工作职责和义务。二是管理者和员工共同对企业进行管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十分严重,尤其是对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下企业员工和管理者的关系进行了重新定位,企业管理者在企业中不再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客户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核心。企业管理层逐渐朝着扁平化、数据化和流程化方向发展,员工的价值被不断地挖掘和体现。在扁平化的管理模式下,每一个员工都是企业的管理者,员工具有更强的自治性,并在岗位上发挥着更加显著的作用,而这种转变,正是互联网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企业应该进行重新审视,企业的发展也会长效持久。

3.2由数据化决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从当前经济时代的发展情况来看,数据化决策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成为主要方法,通过分析大数据,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会变得更科学,能够建设更完善的信息化体制。通过数据化决策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能够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并能将复杂的流程简单化,减少人力资源不必要的损耗。在人员任用及绩效考核工作中,通过数据分析,可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同时也能够及时发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优势和不足,为实现企业规范化和科学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夯实基础。

3.3延伸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和业务职能

如何发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最大化价值,其中的专业性必不可少,从根本上提高员工的专业能力,以提升整个团队的能力水平,着手建设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工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专业化的信息数据平台。由此可以看出,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和业务职能得到了延伸发展。本文以人力资源管理大师戴维·尤里奇的思想为根本指导方向,同时结合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转型实践,提出人力资源的“三支柱”理论。“三支柱”理论中的支柱内容由共享服务中心、人力资源业务伙伴及专家中心组成。该理论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人是以资源的身份出现,将职能导向向着业务导向过渡,积极推动组织的变革和优化,促进组织能力水平的提升,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管理主体,确保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发挥最大的作用。互联网时代下,我国部分企业应用了“三支柱”理论,并结合自身发展实际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对战略落地的支撑得以实现,并延伸了人力资源的业务职能。

3.4形成供应链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企业战略实施的基础和经营目标得以实现的条件是组织中人的执行力,而执行力来自员工的能力与意愿两个方面,这就决定了“以人为本”的组织人力资源战略。企业中形成供应链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总体发展会朝着敏捷性、集成性、智能性三个基本方向发展。敏捷性是指企业需要一套新的体系保障来满足企业和业务的要求,同时适应市场和环境的变化,不断进行更新迭代。集成性更倾向于在明确目标的同时,在一个系统或多个系统,通过打破企业内部门壁垒和数据孤岛,实现对人员管理全功能的整合与高效的执行。智能性管理要求人力资源管理充分释放和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将数据分析、技术工具等进行合理使用,应用到人才管理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从而优化公司的产出。企业的竞争力不仅来自其市场地位与内部效能,还必须构建良好的战略支持体系及与之相适应的执行能力。更重要的是,企业需要有一套明确清晰的战略框架,使每个层级保持目标的高度一致,以便协调和调动各类资源,形成完善的供应链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4结语

互联网时展趋势范文第4篇

一、网络直播给传统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带来机遇

2016年,随着网络技术日益成熟,在多种现代化技术的助力下,网络直播成为一种流行风向。在现代科技的支持下,原本属于广播、电视等特有的直播方式向大众开放,在成熟的互联网技术支持下,呈现出“人人皆可直播”的局面。基于此,这一年也被称为我国的“网络直播元年”。经过几年的发展,网络直播进一步发展壮大,发展前景更为光明,与普通大众的联系也更为紧密。网络直播是基于新媒体技术呈现的一种新型信息传播渠道,也是新媒体技术的典型形式。结合当前社会大众需求变化,此种信息传播形式的出现,为传统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1就业渠道多样化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主要目标是培养专业的播音员和主持人。该专业学生毕业后多数都是从事相关专业,其工作平台多样,不仅传统的电视、广播中可见其身影,新时期的电脑、手机等新媒介也为其提供了新的就业平台。尤其是网络直播成为普遍现象,为传统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员带来了更多就业机会。以往互联网未得到广泛应用时,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员主要从事电视台主持人、广播主持人、播音员、电视台主播等职业,而随着互联网日益成熟,大众的生活生产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交互性更强的网络直播的出现更为信息传播提供了多元化渠道,如淘宝、天猫等电商平台的繁荣,使得当前的“直播带货、网络零售”等也成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员的就业渠道之一。同时,新时期微博、微信等具备交互性的信息传播渠道日益受到大众喜爱,受众规模大幅度增加,都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员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但与此同时,网络直播的发展对该专业人员的素养和能力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行业招聘标准得到提升。新时期,主持人和播音员不仅需要扎实掌握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还需要顺应社会大众需求、多维塑造个性化的传媒形象,提升其在传播过程中的生动性、直观性和形象性,这也是该专业当前发展需要重点思考的内容。另外,新时期多元化的媒体平台支持主持人和播音员多渠道信息,有效弥补了大众传播过程中人际互动不足的问题。通过网络直播与受众构建良好的互动关系,可以进一步提升受众凝聚力,基于此,该专业应紧紧抓住这一机遇,顺应社会发展形势和大众实际需求,探寻新的发展途径。

2传播形式多元化

网络直播的繁荣发展使得传统媒体受到了极大冲击,这也充分体现了新时期网络直播平台多样化、渠道丰富化的特点,可以更好地满足受众具体化、个性化的信息需求。在此种情况下,网络直播的优势和特点不仅为主播及主持艺术专业人员提供了更多就业渠道,还为其提供了更多信息传播形式。在网络直播的支持下,当前的传播内容更加丰富多样,传播形式也更加多元化,该专业毕业人员不仅可以依靠电视、广播等平台传播信息,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传播信息。另外,新媒体的网络环境扩宽了信息来源渠道,多元化的受众需求刺激了信息内容丰富性的变化,这也导致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在发展时需要调整人才培养方式,确保培养出来的人才可以适应时代要求,可以在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优势的同时,适应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具备灵活应对网络直播传播方式的能力。

3传播途径扩展化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用手机代替电视、广播的现象日益常见,尤其是年轻一代,他们越来越喜欢用手机收听、观看节目,这一模式不仅为用户提供了更为高效、便捷的娱乐体验,也为信息传播带来了更多渠道。随着时展,“机不离手”现象成为主流,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并习惯利用智能设备获取信息,这无形中扩展了信息传播途径。尤其是网络直播借助智能手机普及呈现出繁荣景象,直播平台层出不穷;利用技术优势,主播可以随时随地地通过智能设备在直播平台上进行直播,与观众实现更便捷的互动和情感交流,这能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提升信息传播效率。另外,在技术支持下,网络直播使得“地球村”成为现实,信息传播与交互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也扩大了主持人和播音员传播活动的范围和层次,用户可以自由地在信息受众和传播者之间切换。这也导致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需要顺应时展趋势,拓展自身教学内容,基于新时期信息传播特点,针对性地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助力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满足新时代的发展要求。

二、网络直播给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发展带来的挑战

1播音员、主持人队伍的构成丰富,人人都可能成为主播

网络直播的大面积推广使得新时期信息传播渠道拓宽。借助新媒体平台,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主播,这无形中削弱了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专业性,使得播音员和主持人的行业门槛大幅度降低。网络直播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播音员、主持人垄断媒体话语权的局面,在人人均可直播的时代,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优势不再,且新媒体极大地冲击了传统媒体。当前,该专业的主要就业方向仍以传统媒体为主,这也进一步增大了专业竞争压力。另外,新媒体的大幅发展,使得“主持人、播音员”数量大幅上升,虽然专业人员与非专业人员鱼龙混杂,专业性难以保证,但同样也为更多“草根”群体的发声提供了支持,使得主播群体呈现出平民化、草根化趋势,信息传播群体的进一步扩大为社会公平、民主建设贡献了力量。

2传统媒体的播音员、主持人的主导地位大大削弱

传统媒体时代,由于技术的限制,只支持单向线性传播,也就是借助播音员、主持人,以主导的姿态向受众传达信息内容,此时的播音员、主持人不仅承担信息传播功能,还具有引导舆论的作用。这种特殊的地位,使得其具有极高的话语权和权威性。基于此,该时期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竞争压力较小,专业的主要关注点便是提升人员的技能水平及专业素养。而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迅速流行改变了这一局面,双向的信息传播系统在短时间内构建完成。过去线性和单向的传播方式逐渐被取代,导致播音员、主持人无法再占据主导性地位,不能再以主导的姿态发挥信息传播、舆论引导功能。这一转变自然导致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发生调整,关注重点发生变化。新媒体的出现赋予了普通大众信息传播权利,他们不再是被动接受信息的受众,也可以自行发声,呼吁大众关注自身的诉求。这使得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目标需要加以调整。

3互动性加强,误导大众产生错误观念

网络直播信息传播方式的互动性特点是极为明显的,借助直播平台,主播和粉丝可以实现实时互动,如果粉丝对某位主播感兴趣,便可以通过打赏的方式增加互动,此时双方会建立情感上的认同;随着粉丝打赏数额增加,双方互动也日益频繁。目前,随着网络直播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直播平台面世,打赏功能也不断优化,甚至有些人为了自己喜欢的主播“一掷千金”的事件也时有发生。在当前“人人均可直播的时代”,网络直播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和发展,但同样也暴露了很多问题,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比如,在网络直播繁荣发展的过程中,较强的互动性成为部分别有用心人员谋利的渠道,他们借助网络直播难以监控、现有监管体系不完善的漏洞,疯狂利用网络直播优势误导大众,用多种形式“鼓励”大众打赏,久而久之,很多人在网络直播中对自我产生虚假认知,形成错误的消费观念,网络直播甚至成了诈骗人员欺瞒敛财的“保护伞”;同时,网络直播的实时性和互动性为虚假信息、不良信息的传播提供了发展空间,例如某些主播哗众取宠,故意以吃灯泡、吃金鱼的视频引发争议,吸引大众关注,这种直播向正在构建正确价值观念的青少年传递了错误的价值观和生命观。

三、网络直播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发展的启示

1关注大众的实际心理需求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技术实现成本相对较低。借助现代化技术优势,信息实时共享成为现实,传播渠道数不胜数,大众有了更多方式用以获取信息。在新媒体及互联网未流行时,传统的播音员和主持人会为了提高关注度、增加视听率,对传播内容进行筛选和编排,尽可能地选择符合大众心理期待的内容,并用大众喜欢的方式展现出来。这在新媒体时代仍然适用,虽然互联网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传播媒体平台层出不穷,传播渠道也更为多样,但“投其所好”这一原则仍然适用,新时期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员仍需思考如何提高大众点击率、关注度及转发量这一问题。总之,随着新技术的发展,网络直播为主播及主持人提供了更丰富的平台,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员提供了更多就业渠道,但该专业人员仍需要具备准确把握当前受众兴趣热点、主流思想等的能力和专业素养。

2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

结合实际来看,随着社会发展加快,网络直播为受众提供了真实表达诉求的平台。大众可以借助网络直播多方面获取信息,但网络直播也带来了难以忽略的不利影响,例如部分主播为了自身的利益,想尽办法提高关注度,甚至会利用网络直播难以监控、现有法律法规不健全的漏洞,借助网络直播的时效性和互动性向外传播不良信息,甚至是用低俗、庸俗的内容吸引大众眼球,这些主播“依靠自身的别具一格的风格”在网络直播中获得利益,且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主播及主持行业的正常发展。同时,网络直播也使得“人人均可成为主播”成为现实,这导致当前主播及主持行业鱼龙混杂,甚至会出现“专业人士”无法战胜“非专业人士”的现象,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挫败了选择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员的积极性;且目前受大众心理需求的影响,主要传播轻松、幽默、有趣的娱乐信息的直播人员及主持人更受欢迎,这对于传统的擅长新闻播报、经济信息播报等较为严肃的播音与主持专业人员来说,未来发展将更为艰难。基于此,在当前网络直播繁荣发展的背景下,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应有效结合当前发展需求,了解目前时代的人才需求标准,引导学生具备“适应性和独特性”平衡发展的能力,并在人才培养阶段做好心理安抚工作,在带领学生认清现实的同时,更全面地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心,科学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这将对学生的日后发展产生积极作用。总之,新媒体网络直播有着明显的互联网优势,其以直观、快速、无地域限制、无时间限制等特点影响着海量信息的推广宣传。同时,网络直播不仅停留在观看的阶段,还具有过时重播、定点播放等形式,使直播的时空性得到了有效延长。以上优势均是传统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所欠缺的,因此,在当下网络直播持续爆火的情况下,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发展虽然受到了影响,但也等来了新的机遇。该专业应积极顺应时展趋势,着重分析新媒体传播特点,并将其融入专业建设中。这将对保证该专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消夏,裴永刚.全媒体时代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变革[J].青年记者,2021(20):99-100.

[2]梁亚宁.网络直播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发展的影响和启示[J].新闻爱好者,2017(12):50-53.

[3]王耀民.传播学视域下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学科发展与教学改革探究[J].采写编,2017(05):122-124.

[4]罗幸.播音主持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学术论坛,2013,36(11):222-224.

[5]唐群,胡璨.新媒体时代复合型播音主持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J].传媒论坛,2019,2(24):72+74.

互联网时展趋势范文第5篇

1.广播电视技术在数字化不断发展背景下的发展状况

中国的科技在不断发展进步,同时中国各行各业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现在的广播电视技术不单纯是广播电视技术,现在广播电视技术与当前发展比较快的互联网技术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并且广播电视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同时,通过广播电视技术还能够实现各个网站之间的联系和对接,使越来越多人关注广播电视技术得到发展。广播电视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之间相互联系,互联网技术之间的资源能够实现有效地相互融合以及相互促进的作用,使两者在相互联系的过程当中能够实现相互促进的作用,进而使广播电视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和进步。比如:现在比较火爆的爱奇艺、腾讯等许多家视频公司,都把自己的视频或者是新闻信息与广播电视技术相互融合,使融媒体行业曲线linkindustryDOI:10.3969/j.issn.1001-8972.2022.09.037可替代度影响力行业关联度当中的一些信息和资源实现了第二次的传播,充分提升了信息资源的价值。不仅给爱奇艺和腾讯等许多家视频公司带来了较大的流量,促进了公司的发展和进步,同时提高了公司的经济收益。

2.在技术连接和融合方面,广播电视技术发展的状况

无论是广播还是电视都是比较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都需要让观众使用设备来观看和接收信息。随着互联网技术和融媒体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要达到让观众不需要通过各种设备就能够轻松准确地接收到各种信息的效果,使观众接收信息不只是拘泥于电视和广播的形式。使观众能够通过移动的设备和客户端观看一些节目,接收一些有价值的信息。融媒体时代的互联网技术和融媒体技术都在不断发展和进步,同时媒体技术与广播电视技术在连接和融合方面也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通过研究中国融媒体和互联网发展技术,以及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特点,把广播电视技术与互联网技术联系起来,使两者实现技术上的相互融合和相互促进。使两者在发展过程当中实现共赢的效果。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促进网络平台的发展,同时还能够促进传统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建立更好的信息和资源的输出方式,使广播电视技术和现在的融媒体互联网技术都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3.广播电视技术在数字化和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发展状况

3.1数字广播和传输技术

随着中国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同时数字广播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在不断发展和进步,并且在长期的发展和技术积累上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尤其是在数字化的技术方面,与传统的广播电视技术相比,利用数字化的技术进行信息和资源的传播,可以使新闻和资源传播的效率更高,传播的质量更好,进而实现内部整体流程和整个系统的升级。在数字广播技术的应用过程当中,可以对各种信息进行传输,可以保证图像和音频等传输的效率和传输的质量,利用数字化传播技术可以使各方面的信息和资源实现融合的效果。是使传输的效果更好,在数字化信息技术当中,能够通过融媒体云计算和智能化等技术条件,保证广播电视技术与互联网技术之间的连接流畅性,使信息和资源传输更加便利,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广播电视行业的经济效益。如融媒体技术可以预测编码,采用1mmpeg-2和H.264作为基本编码单元,将16%215作为基本编码部16像素的宏块使用。Avs2H.265是一种最基本的四叉树实现方法,将图像分割成64个像素,将64个像素不重叠的连续LCU分割成编码单元(Cu),可以使用n来表示64、32、16、8。使用矩形Avs2弹性和可变预测单元(TU),预测代码钚的作用是预测铜。铜是铜的基本预测单位,将图像前后的时间缩短。与铜相比,铜的单位尺寸更小,单位形式更灵活。通常,Avs2编码使用更灵活的四个树块方法、更多帧内和帧间预测模式,并且灵活的参考图像配置、采样偏移校正技术等可显著提高压缩比。

3.2FPGA技术

随着互联网和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广播电视技术也会向着更加数字化、高效化和立体化的方向发展。在当前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情况当中,为广播电视技术在内容开发方面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发展的条件。在广播电视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能够进行现场的编程设置。在广播电视技术的条件限制下,借助逻辑单元的阵列技术能够展现出广播电视技术发展的优势,以及内部的单元系统进行调整和连接,在逻辑系统的指导下,能够为广播电视技术的应用创造更加广泛的转化空间,为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促进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从观众的角度出发,为了保证广播电视技术在传输信息和传输资源的流畅,应该将FPGA技术的优势发挥到最好,并且在技术吞吐量的基础上,为广播电视技术传播资源和传播信息提供更好的技术性保障。

3.35G网络技术

5G网络技术是在4G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5G网络技术是更加高效和传播速度更快的网络技术传播方式。其中5G网络技术在传播过程当中能够显示出更强大的传输功能和更加优秀的传输能力,为广播电视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相互连接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促进了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使广播电视技术更加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广播电视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广播电视技术对传播速度和传播空间有更高的要求,而广播电视技术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利用5G网络技术与广播电视技术相互连接和相互融合,能够更好地满足广播电视技术在发展过程当中的这一需求,并且使广播电视技术在发展过程当中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增强观众的体验感。从观众的角度出发,把广播电视技术与5G网络技术相连接,能够为观众带来更好的体验感,提高广播电视技术与时代和发展环境相互适应的能力。所采用的5G网络技术在信号传播过程中,还面临着基站建设缺少这一问题,因此我国政府及有关部门需要加大5G信号基站的建设工作,对于一些偏远地区,当地政府可以通过招商引资或借贷的方式进行5G信号基站建设工作,这样便可以使高质量的网络信号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传播,使电视节目在第一时间可以送达每家每户。同时借助5G网络技术,还可以提高群众在日常生活中的生活便利性,借助5G技术网络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移动终端设备接收到电视节目信号或是浏览网络信息,充实自身的文化娱乐精神。

4.广播电视技术以后的发展方向

4.1往数字技术方面发展

现阶段广播电视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该技术的出现可以为广播电视节目的传输及采编手段提供多重途径,提高广播电视在传播中的电视节目效果。借助数字化技术可以显著提高广播电视的清晰度和信号抗干扰能力,进而减小信号对电视节目清晰度的调频概率。如数字技术可以自适应采样补偿滤波器,分组过滤后,用Sao算法对像素进行分类,根据像素类型不同强度也不同。这是补偿。Sao有两种类型,带补偿和边缘补偿边界补偿将当前像素与相邻像素进行比较,将像素当前区域的像素分类识别,然后,将对应的分类用于解码,这个操作不复杂,因为每个模板同时只有两个相邻像素。为了独立地解码LCU,LCU的上下像素不处理模板B、C、D。类似的,LCU的左列和右列像素不处理模板A、C、D。由此可见,伴随着数字技术在广播电视领域的深入发展,必将加快我国信息化社会的建设。

4.2往网络化方面发展

我国广播电视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朝着网络化的阶段发展,这不仅是我国广播电视领域的变革趋势,同时也是电视节目作为信息化手段传播的主要途径。广播电视技术网络化发展可以以电视台为基础,建议一个以网络信号为主的电视节目数据传输架构,这样便可以将电视节目的信息制作、信息编辑、信息传输等各项工作集中于一体,从而形成一个完善的电视节目信号传输架构网络。利用网络化技术进行电视信号节目信号传播,对我国省市级地区的主干网络及地方电视网络支线互联互通有着重要的促进性意义。同时利用广播电视技术的网络化发展,还可以帮助相关企业建立一个完善的网络运营体系,在经营中便可以加快信息资源之间的互通共享,使网络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拥有最大卫星广播电视的市场之一,因此在广播电视技术发展中可以将网络技术与卫星直播技术相结合,将卫星直播技术应用于广播电视节目领域的编排中。如我国早在2017年便通过自主研发新一代的直播卫星解码芯片,为广播电视的高质量信号传播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根据调查研究显示,在“十四五”期间国家将农村广播电视进行升级,实现户户通的电视节目传播计划,为全国近4亿农村用户提供卫星广播电视直播服务。

5.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