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8/7 17:33:24 阅读:
摘要:
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手段正逐渐地被公共管理所应用。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深刻影响着公共管理的要素和过程,包括管理人员、管理方法、行政决策、行政组织、管理模式等方面。受其影响传统的公共管理模式将被改变,公共管理逐渐迈向现代化管理的进程。
关键词:
公共管理;信息技术;信息化
在信息时代,信息技术被普遍应用于人类社会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同样也涉及到公共管理领域。如今,公共管理信息技术化的趋势正处于开始阶段,研究信息技术对公共管理的影响,对公共管理由此产生的变革进行合理推测,将有利于我们在公共管理领域中自觉应用信息技术,提高管理水平。
一、公共管理与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各种社会力量,广泛地运用政治方法、经济方法、管理方法、法律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高公共服务品质,提升政府绩效,从而实现公共福祉与公共利益。关于公共管理的概念通常被分为狭义与广义两种,狭义的公共管理指公共行政管理,即政府事务的管理;广义上的公共管理除包含政府事务的管理之外,还包含社会事务的管理。因此广义的公共管理不仅包含政府事务管理,也包含非政府部门的第三方机构或者私营组织对到公共事务的管理。具体来说就是公共管理的主体为了解决社会公共问题,实现公众公共利益,行使公共权力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而信息技术主要是指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它的两大基础是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随着计算机应用和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开始普遍地利用计算机来生产、处理、传输和交换各种形式的信息。信息技术是当今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它的普遍运用充分展现了信息生产要素和战略资源的作用,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社会资源可以更优化地进行配置,传统产业得以不断发展,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加快了社会运行效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部门作为公共事务管理的主体,主要职能是“市场监管、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要达到各项管理活动的高效实施,关键在于顺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公共管理的过程,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来加快公共管理模式的改革进步和创新发展,促进其现代化管理进程。通过信息化,许多政府部门之前不能做到的事情不仅可以实现,并且可以做到更高效,更优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都有了改变,公众对公共部门管理的透明度以及公共服务提供的便捷性都有了较高的需求,只有将信息技术充分应用到公共部门管理中,才能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从而满足社会的需要。
二、信息技术对公共管理的影响
1.信息技术对管理人员的影响
在传统管理工作中人员处理信息依靠人脑和文件来进行,需要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信息技术的出现改变了这种局面。公共管理人员运用信息技术,能够快速获取及处理信息,利于全面地、逻辑地和辩证地看待问题,增强了判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更为信息获取提供了便利,使公共管理人员的视野得到了开阔。管理人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及互联网对原本无法接触及了解的信息进行查阅和学习,打破工作范围的局限性,更加完美地完成工作。信息技术的应用,增加了公共管理人员处理日常工作所需要的网络知识和计算机操作技能,对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成为公共管理人员不断参与学习与培训的动力,激励着管理人员的全面发展。作为管理主体的行政人员在信息时代必须拥有丰富的知识、多样的技能和创新的精神。同时,信息技术带来的教育方式的更新,也能促使学习者获得更高的素养,并增强其自律性、自我组织能力以及参与意识。网络教育的发展更为公共管理人员学习科学的管理知识和现代化的日常行政管理手段,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渠道。目前网络大学、跨国课堂等多种远程教育方式的产生使管理人员在工作之余可以灵活的选择时间以最适合的方式进修多种课程,扩充知识面,从而为管理人员了解世界形势以及最新的公共管理趋势,充实自己,提高管理水平创造了条件。
2.信息技术对管理方法的影响
公共管理方法,是指公共部门为了最大化地实现组织活动目标,带领组织成员在公共管理过程中采用的各种手段和技术的总称。在现代公共管理中,信息技术与管理方法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信息技术支撑着所有的管理方法,而有些管理方法的制定则是为了保障信息的流通。管理方法的创新源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从而有助于实现公共管理方法的信息化和现代化,主要有以下表现:首先,有助于改善现有公共管理方法的信息基础及信息通信方式。信息技术在改进现代管理方法的信息传输和信息处理方式的过程中发挥了显著的作用。比如当今普遍应用的网络规划技术,就采取了先进的信息技术给予支持,在管理活动中行之有效,从而大大提高了行政管理效能。其次,有助于建立现代化的公共管理方式和管理途径。互联网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电子会议系统、决策支持系统、远距离控制、分布式工作的统一协调等信息手段的产生。信息系统和网络方法在管理中的运用,为公共管理提供了新手段,增强了管理决策的科学性。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管理组织运行逐渐技术化,管理手段逐渐现代化。随着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人们建立了许多计算机管理系统,计算机设备、办公自动化、多媒体等逐渐成为行政管理中的重要元素;诸如线性规划、全面管理方法、优选法、技术经济分析、预测技术等现代的管理方法,获得了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撑并融于整个管理过程中。这些现代管理方法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管理效率。
3.信息技术对管理模式的影响
信息技术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同时也给公共管理模式带来了一场革命。为了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作为公共管理主体的国家及地区政府,在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发展方面逐渐加大了建设力度,同时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化建设,构建电子政府,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创新政府管理方式。所谓电子政府是指政府部门依托互联网络,利用现代信息手段,以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作为支撑,建立起公开化的政府信息系统,以各种信息基础设施为媒介,为企业、社会组织以及公众提供政府信息和公共服务。它的基本内容包括:政务信息公开、政府网上办公、政府公共关系开展。电子政府的出现便于社会组织和公众快捷地通过互联网获得全面的政府信息与公共服务,同时可以增强政府信息传递的可获取性、及时性和公开性。通过信息技术,政府职能部门也可以通过电子政府实现网上办公,既能加快政府工作人员的办事时间,达到精简政府机构、节约政府开支、提高政府行政效率的目的,又能缩减公众的办事程序,便于公众享受快捷、高质量的公共服务。电子政府的产生同时也改善了公众传统的对政府的认识,利于政府部门更好地开展政府公共关系。目前政府网站一般都设有联络方式,社会公众可以方便地将自己的观点或意见反映给政府部门,使政府能够了解民众的合理需求,及时地接受和处理公众的意见,从而促进政府与社会的双向沟通。
三、小结
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政府的产生,对现代公共管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的管理方法,使其有了质的飞跃。而现代化的管理方法也正以其科学性、合理性、高效性推动着电子政务的进一步发展。信息技术作为一种高科技手段,推动着公共管理向现代化管理方向发展,改善了传统的公共管理模式,使公共管理逐渐科学化、高效化,从而利于公共部门为公众提供更加优质、快捷的公共服务。作为公共管理主体的政府部门,必须强力推进信息化建设,通过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对政府部门的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和管理,将管理和服务以网络技术为支撑进行集成,以此推进政府的组织结构、工作方式和业务流程的不断改进,提高政府的调控能力、廉洁程度、工作效率以及决策质量,以便更好地、全方位地向社会民众提供规范、透明、优质、高效的管理和服务,从而推动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谈玲.关于公共行政管理中信息技术应用的探究[J].法制与社会,2009年16期
[2]方蔚琼.信息时代的电子政府及其服务行政模式[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年01期
[3]蔡立辉.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政府管理创新[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4]吴健,胡珊,梁得佳.小议信息技术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J].大众科技,2010年07期
[5]秦飞.以信息技术推动政府改革——推行电子政务[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10期
作者:王丰亚 单位:河南省信息中心
文秘指导服务编辑一对一跟踪服务,不成功不收费
管理创新论文 预算管理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财政税收论文
三农问题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思想政治论文 心理学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酒店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
管理会计论文 班级管理论文
信息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电子商务论文 税收论文
房地产论文 绩效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