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少数民族旅游扶贫

少数民族旅游扶贫

摘要:以旅游扶贫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对滇东民族贫困地区的贫困状况及贫困成因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滇东民族地区实施旅游扶贫的战略,在对旅游扶贫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滇东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少数民族贫困旅游扶贫问题研究

滇东少数民族地区的五龙壮族乡位于云南省东南部师宗县,总人口3.4万人,主要有汉、壮、苗、回、彝等民族,其中以壮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38%,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落后,但区域旅游资源相对丰富。多年来,该乡在农业结构调整、工业发展、生态建设及开发式扶贫等方面做了很多探索,由于区域资源与环境的约束,成效有限。在不断的探索下,五龙乡民族群众走上了旅游扶贫开发的道路。

一、贫困状况及成因分析

(一)贫困状况

五龙壮族乡属于滇东民族贫困地区,贫困问题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比较突出。五龙乡地处云南省东部滇桂两省交界处,总面积467.11平方公里,距省会昆明市257公里,距县城59公里。2007年底,五龙壮族乡总人口为31646人,农民年均纯收入为1225元,处在滇东八个民族乡的倒数第二,低于曲靖市人均纯收入2666元的平均水平,仅为曲靖市人均水平的45.9%,也远远低于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4140元的平均水平。2005年,全国农村贫困线的划定标准是683元,农村低收入线的划定标准为944元,据此标准,五龙乡有少数民族人口11141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0171人为低收入人口,少数民族人口还有4438人处于绝对贫困线以下,少数民族贫困发生率为39.8%,远远高于全省、全国贫困发生率。

(二)贫困成因

区域性的贫困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态经济社会现象,这里,我们主要从自然背景与人文基础方面对五龙壮族乡的贫困问题进行解释。

1.自然背景。五龙壮族乡贫困人口致贫原因是多方面的,从贫困人口分布的地域特征看,贫困在很大程度上是因资源环境约束产生的。资源环境约束是五龙壮族乡贫困问题发生的自然背景,五龙乡虽然有丰富的热区资源,但由于地势的原因,人均耕地在0.7—0.84亩之间,低于滇东地区的平均水平,与联合国确定的警戒线0.8亩差不多。且没有支柱产业,经济发展一直滞后。

2.人文基础。五龙壮族乡人口质量尤其是受教育者学历层次,与曲靖的平均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较为低下的人口素质是五龙壮族乡贫困问题发生的人文基础。一般来说,区域人口素质的高低包括两个方面: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可以用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和人口死亡率来初步反映。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2000年五龙乡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66.31岁,比第四次普查时的64.22岁提高2.09岁,同期全国平均水平为71.40岁。在死亡率方面,五龙乡2000年人口死亡率为7.02%,全国平均水平为6.46%,五龙乡人口死亡率大于全国平均水平0.56个千分点。在文化素质方面,6岁以上的少数民族人口中,拥有的研究生占0.01%、大学本科生占0.31%,与曲靖市总的比例基本相当。大学专科生占0.93%,低于曲靖平均1.07%水平0.14个百分点;小学生占54.54%,高于曲靖50.03%水平4.51个百分点;进扫盲班占5.38%,未上过学的占13.11%。

二、实施旅游扶贫战略的基础条件

五龙壮族乡是一个地形地貌独特,立体气候明显,生态环境优美,亚热带风光浓郁的少数民族乡,具有旅游扶贫开发的条件。

1.自然旅游资源丰富多彩。五龙壮族乡独特的地形地貌、立体气候环境造就了五龙丰富多彩的独特自然风光。菌子山,是集森林与喀斯特自然景观为一体的山岳型风景旅游区。凤凰谷,属喀斯特地形地貌,亚热带气候,是中国唯一以生命文化为主题的风景区。五洛河亚热带风光,地处暖热区,降雨充沛,沿岸各种亚热带植物生长繁茂,壮乡村寨沿河展布,四周山地植被保存完好。南丹山大佛,山峰突起,形成近百米绝壁胜似一尊大佛。五龙云海,由于特殊的地形气候条件,在秋冬季节,形成近50——100平方公里的云海。壮村风貌,五龙乡的水寨向游客展现了现代壮乡人民的生活风貌,寨子里的竹楼、木楼倚山而建。古寨风情,作为壮族民俗博物馆,游客在这里体验壮族传统的民风民俗,神秘的宗教信仰。

2.人文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在云南的文化格局中,五龙乡历史悠久、文化繁盛,是云南民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华夷交融与民族凝聚的缩影。五龙壮族为百越民族的后裔,代表文化属百越文化,其支系属三大支系中的瑞。这里的人文旅游资源有独特的民居,五龙壮族有依山环水而居的习俗,居所周围,河流纵横,山高洞险。壮族服饰,盛装的白沙妇女,头戴镶有宝石的银制“勒子”,穿大袖品绣花长襟上衣、长裤,她们穿戴用的布料全为自己手工纺织。壮族有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民族节日,每年三月三是五龙壮族传统的、盛大的、具有民族特色的节日,节日的热闹气氛往往胜于春节。

3.旅游资源与贫困人口分布的地域重合性。云南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横断山区、乌蒙山区喀斯特山区等特贫困片区。这些地区大多社会经济发展落后,基础设施薄弱,产业结构单一,贫困程度深,历代开发力度不够等。同时这些地区也保存了比较原始的地貌、旖旎的山川、古朴而独特的风俗民情。通过云南全省部级、省级57个风景名胜区的分布,可知云南贫困地区的分布与云南主要旅游景区(点)的分布基本吻合,70%的风景名胜区都在贫困地区。五龙旅游资源丰富多样,经济社会发展落后,主要旅游资源与贫困人口分布也具有显著的地域重合性。

三、旅游扶贫存在的问题

虽然滇东民族贫困地区旅游扶贫近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在多年的扶贫实践中,也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制约着五龙的旅游扶贫开发工作,主要是:

1.政府的主导作用不明确,不利于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政府部门作为区域旅游资源的管理者,要制定旅游发展的规划和方针,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为旅游资源开发提供政策保障,这是政府部门在旅游扶贫开发中的责任和使命。但有些领导将“政府主导”理解为“政府主宰”、“政府主干”、“政府主财”。这样一来,政府利用自身的优势,使其企业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处于垄断地位,不利于其他资本形式的进入,更不能开发出满足人们日益提升的精神生活需要的旅游产品。

2.对生态环境和民俗文化的保护不够,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五龙乡的旅游资源相对较丰富,但是仅把旅游经济的增长看作是评价扶贫工作的重要指标,为了实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追求短期效益,忽视整体的社会文化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在对旅游资源开发的同时,忽视了综合开发和合理保护的原则。五龙乡还处于旅游扶贫开发的初级阶段,负面影响还没有显现出来,如原汁原味民族的文化传统被现代文明冲击,壮族民风民俗逐渐消退,这将不利于民族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认识不到位,弱化了旅游扶贫的核心目标。由于认识不到位,在旅游扶贫开发过程中只注重旅游的发展对当地经济的积极影响,忽视了当地贫困人口的受益,使旅游的大部分收益集中在少数开发商、经营者手中,弱化了旅游扶贫的乘数效应,并未完全实现帮助贫困人口脱贫的目的,甚至还屡屡出现当地开发商与居民纠纷等现实问题。因而,关注贫困人口的利益,让贫困人口从旅游开发中获得利益和发展机会是旅游扶贫开发的核心目标。五龙乡目前主要是以旅游开发为主,贫困人口的参与多是自发的、无组织的、零散的参与方式,他们的这种无指导的参与活动,往往只能获得短期的少量利益,随着旅游业向纵深方向发展,农民获得的这些利益将慢慢的消失。

4.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相对较低。五龙乡的旅游从业人员主要是从当地的农民转化而来,由于他们受教育的程度相对较低,长期处于区域封闭之中,传统的地方思想根深蒂固,很难在短时间内对其素质进行提高。同时由于民族地区的落后、生活条件差,很难吸引优秀的旅游从业人员到本地工作。

四、解决旅游扶贫问题的思路与对策

1.转变政府职能,创造良好的扶贫环境。旅游业属于政府主导型产业,农村旅游扶贫开发同样需要突出政府的主导作用。包括制定有利于当地旅游开发的政策、法令、法规,加快当地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地的整体形象,加大宣传,提升知名度。但是我们也要认清政府主导不等于政府主财,政府主导不等于政府主宰,政府主导不等于政府主干。政府主导是指在政府规划指导下,采取各种措施,有所为,有所不为,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2.注重生态环境和民俗文化的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人们在旅游开发中往往注重短期的局部的利益,忽视生态环境和民俗文化的保护。在现代思想的冲击下,当地的民俗文化面临消失的危险。良好的原始乡村生态景观和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既是农村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特色,又是吸引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游客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当地旅游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政府有关部门需要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民俗文化。

3.转变观念,扩大当地居民参与旅游扶贫。各级领导要转变观念,引导民族群众积极参与到旅游扶贫项目中来。如何使民族群众在旅游发展中获益和增加发展机会是旅游扶贫的核心问题。旅游开发的主体是旅游企业,当地群众参与其中既保证了民族群众在旅游发展中获得直接的经济利益,而且还扩大和促进了就业,让群众获得长期持续的经济来源。同时当地群众与当地自然历史和文化资源关系最密切,他们参与到旅游服务中,渲染的是原汁原味的民族乡村文化,增强了旅游吸引力。

4.提高贫困人口素质,建立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旅游扶贫的发展必须以人为本,民族贫困地区发展旅游业在人才方面的劣势很明显,因此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群众的文化素质,特别要提高民族地区旅游从业人员的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现代文化等在内的综合知识。在这方面,民族地区要坚持旅游人才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方针,逐步构建民族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基地,大量引进国内外旅游业各种管理人才和科技人才,加大旅游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力度,注重引进旅游业高新技术的消化吸收和技术创新,同时还必须提高旅游从业人员先进的技术和管理能力。

五、结论

旅游扶贫开发为滇东少数民族贫困人口提供了很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使景区附近的民族群众通过各种参与方式,增加收入,实现脱贫致富。但民族群众大部分是自发的、无组织的参与开发,往往只能获得短期的少量利益,随着旅游业的深入发展,这些利益将慢慢的消失。滇东民族地区应加强对贫困人口的引导和扶植,使旅游扶贫开发真正惠及于民。

[本文为云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参考文献:

1.李寿延.曲靖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M].德宏民族出版社,2002

2.王大超.转型期中国城乡反贫困问题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4

3.李云霞.试析云南省旅游扶贫的对策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8

4.饶勇,黄福才,魏敏.旅游扶贫、社区参与和习俗惯例的变迁[J].社会科学家,2008

5.伍延基.国内旅游扶贫开发中的几个战略问题[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4

6.王明霞,李旭超.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旅游扶贫调查与研究[J].满族研究,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