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少数民族学生教育案例

少数民族学生教育案例

少数民族学生教育案例

少数民族学生教育案例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少数民族 高等教育 美国 问题

【中图分类号】G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7-0045-02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民族和种族的多样性是其鲜明特征。按照美国的惯常做法,一般将生活在美国的几百个民族和种族群体分为白人、非洲裔人(黑人)、亚洲裔人、印第安人、西班牙裔或拉美裔人等几大类。少数民族系指白人以外的其他各民族。几百年来,少数民族一直生活在社会底层,倍受歧视,在教育领域也是如此。本文从教育机会均等的角度对美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取得的进展进行简单回顾,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今后的发展进行展望。

一、美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回顾

在南北战争之前,黑人处于奴隶地位,印第安人则被驱逐出他们的家园而迁往印第安人保留地,受尽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没有基本的公民权,教育权更是无从说起。南北战争后,美国废除了奴隶制,颁布了宪法第十四条修正案,承认少数民族和白人拥有平等的权利,少数民族高等教育也逐渐发展起来。至1917年,全国有黑人高等学校635所,但大部分学校水平都较低,仅有33所学校教授一般意义上的大学科目,仅有3所学校在学生、教师、设备、经费等方面可以和一般大学相比。[1]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少数民族争取教育权的斗争日趋高涨。1933年,北卡罗来纳州一位黑人青年申请入州立大学药学系遭到拒绝,提请最高法院裁决,结果败诉。但在其后密苏里州的盖恩斯诉讼案(1938年)、俄克拉荷马州的辛普尔诉讼案(1948年)、得克萨斯州的斯威特诉讼案(1950年)、俄克拉荷马州的麦克劳林诉讼案(1950年)中,黑人皆胜诉,最高法院要求大学不得以种族为借口拒绝申请者入学或任教。[2]在黑人和其他少数民族的不断努力下,白人高校在招生时对少数民族的限制有所放松。至1954年,白人院校新生中黑人占1%。

二战后的50年代和60年代是美国民权运动高涨的时期,也是美国少数民族争取教育权的斗争取得辉煌成就的时期。1954年,联邦最高法院对布朗托皮卡教育局一案作出判决,认为黑人和白人分校进行教育本身就是不平等,是违反宪法第十四条修正案的平等保护条款的,因而自1896年以来实施的所谓“隔离而平等”是违法的。由于南方各州抵制最高法院的判决,在消除种族隔离上实施拖延战术,因此少数民族的教育机会并没有得到多大的改善。针对南方各州的抵制和拖延,1964年国会通过《公民权力法》,重申公民不分种族、性别、肤色和民族,均享有平等的权利,规定禁止向实行种族歧视的大学提供联邦资助。1964年,国会又通过《经济机会法》,规定每年拨款3亿美元,资助贫困学生。1965年的《高等教育法》及1972年的《高等教育法修正案》,规定向贫困学生提供基本教育机会助学金。值得一提的是,约翰逊总统在1967年签署了第11375号总统令,实行“积极行动计划”(affirmative action),对少数民族和妇女在入学、就业等方面给予优先,并通过联邦拨款推行这一计划。1970年,纽约市立大学开始实行“开放入学”政策,向纽约市所有中学毕业生敞开了大门。此后,许多公立大学也实行了开放入学政策,使少数民族学生的入学机会增加了。至1997年,大学生总数为1434.54万人,其中,印第安人和阿拉斯加土著人13.88万人,亚洲裔人85.15万人,黑人153.28万人,西班牙裔人120.01万人,分别占大学生总数的1.0%、6.1%、11.0%、8.6%。人为的种族隔离已逐渐消除。1978年,50%左右的黑人学生在白人院校学习,到1987年,在传统的黑人院校就读的黑人学生仅占黑人学生总数的17%。1997年秋季,在传统黑人院校注册的黑人学生为223331人,占黑人学生总数1532800人的14%。其他民族的学生也在黑人院校就读,1997年为45836人,占黑人院校学生总数的20%左右。黑白同校已基本实现。

二、美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面临的问题

美国学者梅里荻斯•威尔逊在其著作《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使命》中指出:“没有任何材料能够恰如其分地描述少数民族在美国到底面临多少问题。我们的痼疾根深蒂固,而且难以用数据来描述。自《独立宣言》发表以来,我们一直在背离我们的理想,现在我们正在为我们的模棱两可――或者更确切地说是我们的虚伪付出沉重的代价。我们通过法律保护少数民族的权利,增加他们的机会,但我们太满足于作表面文章。”[2]在50~70年代,美国通过了一系列法令和政策来促进少数民族的教育机会,但在执行这些法令和政策时并不坚决、有效。自70年代中期起,美国政府紧缩了高等教育经费,减少了对少数民族和贫困学生的财政资助,使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又陷入困境。少数民族高等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面临着许多问题甚至危机。

1.少数民族学生注册率低于白人

衡量一个民族是否获得了充分的、均等的教育机会,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看该民族学生所占比例与该民族人口所占比例是否一致。据美国1990年的人口普查,白人占总人口的80.3%,黑人占12.10%,西班牙裔人占9.00%,亚洲及太平洋各岛裔人占2.90%,印第安人、爱斯基摩人占0.80%,其他人占3.9%。美国每10年进行一次人口普查。就人口结构的趋势而言,白人的比例在下降,少数民族的比例在上升。据美国人口调查局1997年估计,美国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28.3%,少数民族新生占新生总数的比例只有25.1%,除了亚洲裔人学生的比例高于其民族人口所占比例外,其他少数民族学生比例仍低于其民族人口所占比例。从1998年18~24岁人口的大学注册率看,白人为40.6%,黑人为29.8%,西班牙裔人为20.4%,少数民族的注册率远远低于白人。[3]

2.少数民族学生就学的层次偏低

少数民族学生占学生总数的比例以及大学生年龄组人口的注册率的高低,只是反映了教育机会在数量上的一个方面,而就学的层次结构则在一个侧面上反映了教育机会的质量。少数民族学生多在没有声望、收费低廉、实行开放入学和录取时选择性差的社区学院或公立大学就读,而白人学生则有较多的人在声誉较高、收费高昂、录取时选择性强的私立大学和名牌公立大学就读。1997年,在四年制大学中,白人学生占76.3%,黑人占10.5%,西班牙裔人占6.2%,印第安人和阿拉斯加土著人占0.8%;而在二年制大学中,白人占68.2%,黑人占11.8%,西班牙裔人占12.5%,印第安人和阿拉斯加土著人占1.3%。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其一,少数民族在经济上处于社会底层,无力支付名牌大学和私立大学的高昂学费以及远赴他乡学习的费用;其二,由于受种族歧视累积效应和课程中文化偏见的影响,少数民族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就处于劣势地位。例如在1995年,18~24岁人口的高中毕业率白人为82.6%,而黑人只有77%,印第安人和西班牙裔人则分别只有66%和56.6%。而且在高中阶段,少数民族学生有较多的人选择职业科和普通科而非学术科,因为他们需要尽早就业以养家糊口。这种差异直接影响了他们的竞争力。

3.大学的课程离少数民族学生的要求相差甚远

开设少数民族研究和多文化教育课程,对于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消除民族间的不平等是十分重要的。但自60年代大学增设以来,是否开设这类课程一直争论不休。传统势力坚决反对在有限的普通教育课程中专门抽出时间开设少数民族研究课程,因为需要增加的课程很多,如环境保护、人口、计算机教育等,而要从专业教育中抽出时间更难以做到,因为几十年来美国高等教育存在着严重的职业化倾向,削减专业课会影响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开设少数民族研究课程不仅在理论上遇到了困难,而且在实际操作中也困难重重。在经过60年代的发展之后,少数民族教育问题趋于缓和,从政策的制订者到大学的管理人员已不再把少数民族教育问题看作优先考虑的目标,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少数民族研究课程是削减课程的首选目标。教师问题也困扰着少数民族教育课程的开设。少数民族研究课程在大学没有地位,被视为“小儿科”,白人教师不屑教授,而70年代中期以来少数民族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博士生教育一再萎缩,使少数民族教师队伍缺乏新鲜血液,而且由于教师招聘中的歧视现象,少数民族毕业生进传统的白人院校教书很困难,师资力量不足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另外,白人学生对学校开设少数民族研究课程也持反对态度,他们认为这些课程耗费昂贵,浪费了本来就贫乏的资源。

4.少数民族学生的发展环境不利

首先,随着学生民族成分的多元化,种族歧视和冲突有加剧的趋势。大学校园里经常发生种族暴力事件,这些事件大多是由白人学生侮辱少数民族学生引发的。其次,大学里的校园文化活动大都是以主流文化为价值取向的,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的发展机会十分有限。再次,大学中少数民族教师不足,少数民族学生缺乏学习的榜样。1995年,在被认可组织认可的大学中,共有全日制教师159333人,其中黑人教师4768人,西班牙裔人2470人,印第安人只有373人。少数民族教师中约有1/3的人任教于传统的黑人院校,因此在传统的白人院校中少数民族教师的实际数目很少。缺乏社会化的样板和便于沟通的老师,是少数民族学生对大学生活不满意的重要原因之一。再次,大学管理人员中少数民族太少。据1995年统计,美国大学校长中白人占89.3%,黑人占5.9%,西班牙裔人占2.9%,印第安人占0.8%,就连学生、教师比例都较高的亚洲裔人也只占0.8%。学校管理层中少数民族代表不足使学校决策难以全面反映少数民族的呼声,也使少数民族学生难以和校方沟通。

三、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进步

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困境是社会问题在高等教育中的反映。重新批准的高等教育法已于1999~2000学年生效,它要求提高佩尔助学金的最高额(由3000美元提高到4500美元),并在随后的四年中每年增加200美元;降低学生贷款利率;为西班牙语种的学校设立专门的基金。这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少数民族学生上学难的问题。在课程设置方面,一些大学已经改变开设“西方文化”和“少数民族研究”课程的做法,开设多文化或跨文化课程,将西方文化与少数民族研究融入一门课程当中。这种既可以反映少数民族学生的要求,又能解决普通教育时间有限的矛盾的方法,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学校的认可。

参考文献

1 滕大春.美国教育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662

少数民族学生教育案例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帮扶措施

一、案例主题

本案例主要从帮扶一名家庭经济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入手,从其家庭环境、个人成长经历等方面进行原因分析,坚持问题导向,用“扶贫先扶智,输血先造血”的经济帮扶教育理念,处理好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的关系,达到激发行为主体意识和行动自觉性的目的。

二、背景

在新形势下,做好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是高校贯彻和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要求,对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科学文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虽然目前高校的资助体系在不断完善,资助项目也有所增多,但是由于受新疆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的限制,少数民族学生家庭经济基础普遍薄弱,容易致使一些学生产生心理落差和自卑消极情绪。本文的主人公古丽是一名来自新疆的维吾尔族学生,该生于2015年9月考入我校。入学后的高额学费使她背负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加之家庭成员情况较特殊,经济状况较差,其家人一度试图劝她退学。古丽在新的环境中无人倾诉,使她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她非常委屈多次与家人发生争执,认为自己辛苦努力来内地读大学不想轻易放弃,也不想辜负国家对她的培养。

三、解决方案及效果

基于学生的情况,我们始终坚持经济帮扶和精神帮扶相结合为方法,注重扶贫先扶智,变“输血”为“造血”,激发学生自我成长的内生动力。

1、多方借力,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经济帮助

辅导员在充分了解到古丽家庭经济情况后,帮助其提交国家助学金申请,在班级民主评议中被认定为家庭经济特殊困难,获得助学金(一等)。调动班委、舍友和同民族同学的力量,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她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另外积极为古丽提供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引导她自强自立,杜绝“等靠要”的思想,凭借自己的力量走出困境,充分发挥资助育人的作用。

2、重视学业,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在帮扶古丽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基础上,发现她在学习上也面临很多困难,根据学院党员结对帮扶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实施办法,对每一位少数民族学生指派一名学生党员对其进行帮扶。对于在专业课程的理解和掌握上存在问题的学生,建立“一帮一”帮扶小组。对于英语基础薄弱学生专门开设“少数民族英语班”。

3、搭建平台,实现从经济帮扶到精神帮扶的转化

古丽在完全卸下思想包袱后,也有了很大转变。她不但担任舍长带领宿舍取得集体荣誉,还在学校举办的活动中展现自己多才多艺的特长。由此可见在工作中以少数民族节庆为契机,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校园文化生活。树立少数民族学生校园主人翁意识,促进文化交流,构建和谐校园生活。

四、分析与启示

1、以生为本,注重少数民族学生的帮扶教育

在高校中少数民族学生普遍体现出民族性强、融合度低、适应力弱的特点。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逐步消除他们因家庭经济困难、人际交往等问题而产生的自卑、焦躁、抑郁等心理问题。在实际管理中,可成立少数民族学生的分诊室或网上诊疗室,帮助疏导其心理问题。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可以主题班会、讲座、团体辅导等形式积极开展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构建完善的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从源头上解决其思想和心理上的问题。

2、树立典型,引领少数民族学生自我服务与管理

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多才多艺、性格热情开朗的特点,应努力为其开辟途径、提供机会,使他们的才艺得到彰显。例如鼓励平时表现优秀的少数民族同学加入相关学生组织,担任班委;鼓励多才多艺的同学加入文艺社团和体育组织,使他们找到展示自己的舞台。

3、加强引导,重视民族团结教育

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帮扶工作要将多民族团结教育作为重要的一课。在做好少数民族学生帮扶的同时,也通过入学教育、民族团结教育讲座等形式、结合微信、QQ、易班等多渠道普及民族风情文化知识,使其他学生了解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学会相互尊重、相互接纳。

4、细致入微,提高辅导员自身管理能力

作为高校的学生工作者,对于少数民族学生的管理需要做到坚持引导、重在疏导、情感投入、管理到位、模范引领、多途径帮扶、师生协同配合,使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目标明确,态度积极,以呈现出良好的态势,并逐步成长为高校认可度较高的优秀群体,也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五、总结

在本案例中学生在多方助力下缓解了经济压力,适应了环境,学习和生活状态趋于稳定和良好发展,但是依旧还存在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学生是否会对经济资助和帮扶产生依赖心理,无法将资助育人的作用发挥出来;其他没有得到较多资助的少数民族学生甚至汉族学生是否会对此产生不满情绪,以至于衍生出其他问题。由此可见,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管理工作绝非一件一蹴而就的工作,这项工作的涉及面非常广,也需要长久的坚持和不断深化,需要每一个学生工作者共同探讨和摸索,寻找出新方法和新途径,不断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管理质量,坚持稳定民族团结的必然要求,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多人才。

作者:康雅婷 单位:陕西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徐志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探索与应用[J].高校研究,2005(15):15-16

[2]赵瑜,白罡.浅析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及学生工作管理[J].前沿,2012(10):106-107

[3]吴静.浅谈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2,11(08):27

[4]张学娟.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校园适应性调查与研究[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74-177

[5]马学海.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教学管理的体会与思考[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4(02):152-154

少数民族学生教育案例范文第3篇

贺卫方认为,大学法学本科教育应培养“应用型通才”。赵相林从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构筑了法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即培养基础扎实、专业面宽、人员素质高和适应能力强的高级法律应用专门人才。苏力认为,法学本科教育要完成培养“通用型、法律交叉学科型”人才的任务。目前,主流观点认为法学本科教育的基本定位为培养“通用法律人才”、“复合型的法学应用人才”,反对过分强调职业性倾向。不少学者对此却有不同意见,孙笑侠认为,法学教育是职业型的教育,而不是通识型的教育。方流芳认为,大学本科法律教育应定位为职业教育,而非培养法学大师的学术教育。培养法律人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法学本科教育只是其中的一个阶段。在这一阶段,其目标也应分阶段。要培养应用性的通用人才,先要培养其单项的职业技能,逐步渗透,最终成为复合型应用人才。所以,笔者认为法学本科教育定位应为职业型教育,这样的定位对民族大学生尤为合适。新疆的民族大学生有其独特的特点,一是他们有自己的语言,用第二语言学习法律,有语言转换带来的困难;二是新疆的法律职业人才奇缺,通过国家司法考试的人数很少,有了资格愿到民族地区工作的人更是寥寥无几;三是民族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由于没有语言的障碍,并且深谙民族地区的风俗习惯,他们在民族地区处理案件更得心应手。既然民族地区急需民族的法律职业人才,那么对民族大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位首先应该是职业型的教育。

二、新疆民族大学生的调查研究

(一)民族大学生的基本特点。

1.对国家法生疏民族学生上大学前大多没有接触过法律,他们接触到的是本民族的习惯法,他们的思维方式、处世态度都按照耳濡目染的习惯进行。加之汉语水平较差,要用第二语言精通法学理论势必难于登天。如果将法条规定对比他们的习惯法讲解,结合具体案例,引导他们讨论、比较,逐渐渗透法学理论,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在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相对失落感”民族大学生在家乡是各个群体的佼佼者,从小就受到村民、老师的宠爱。然而,到了以汉族学生为主的大学校园,由于语言不通、基础教育落后造成的学习障碍,他们的地位一落千丈,甚至平日的交流也局限在本民族学生之间。虽然学校组织的民汉互动拉近了民汉学生之间的距离,但用第二语言学习的困惑,造成的学业成绩差异使民族学生总处于被帮助的地位,角色变换使许多学生不适应。因此,增强其学习能力,恢复其自信心尤为重要。

3.渴望学习法律民族法学学生性格直率、坦诚,通过和他们交谈,发现大部分同学选择法学专业是为了将来能够处理好当地纠纷,为民汉和谐社会的建立发展作贡献。他们对本华民族习惯法有一定研究,这为学习中华民族习惯与国家法的互动奠定了基础。

4.熟悉民族习惯新疆民族大学生都是土生土长的,对民族习惯了如指掌。在以后的法律职业工作中,他们能更好地处理民族纠纷,做好国家法与民族习惯法的调适。如对结婚不登记习惯的处理及以后的离婚财产分割、离婚被告、一夫多妻等案件的裁判、调解更有利。

(二)塔里木大学法学民族大学生的实证调查。

1.汉语水平能力较差虽然民族学生在入学的第一年经过了一年的汉语学习,汉语水平有了很大的长进,但是由于他们在上大学之前基本没有接触过汉语,总体上看,凭他们的汉语水平,要想精通深奥的法学理论有些勉为其难。

2.法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调查正是由于汉语基础较差,学生用第二语言学习法学就比用母语学习困难得多。况且目前的情况是汉语老师用汉语讲解汉语课本,语言转换造成的知识上的偏差,更增加了民族生理解的难度。这种情况下,学生喜欢案例、举例法的讲课方式就顺理成章了。法学理论对法律条文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法学教学中必不可少,对民族生讲法学理论时宜用案例、举例法引导。此外,对少数志愿考研、考博的学生,可要求他们多阅读法学理论的书籍,打好坚实的法学基础,因为这部分同学将来要参与民族研究、民族教育,为培养更多的优秀民族法学大学生服务。

3.对学生司考的调查民族学生毕业后一般在民族地区工作,大部分学生学法学的目标是通过司法考试,成为法官、检察官和律师,他们课外阅读的书籍也大部分与司法考试有关。

4.学生喜欢的课程学生喜欢的课程集中在案例较多的刑法、合同法,应用较多的婚姻法、经济法上。学生不太愿意上难以理解、案例较少的行政法、国际法等课程。

三、对民族大学生的法学教学的建议

(一)对尖子生个别指导。对少数汉语基础好、志愿考研的同学进行个别辅导,努力培养一批精通法学理论的民族大学生,为以后的民族生教学培养师资力量。

(二)课堂教学重点向司法考试倾斜,以案例教学法为主。笔者认为对民族大学生来说,案例教学法、模拟法庭教学法比较实用。课堂教学以案例为主,用案例、举例等方法导入法学理论,学习法学理论的目标定位是更好地理解法条,将一些较难理解而司法考试不考的课程(如法律逻辑学)改为选修课。尽快为民族地区培养大量的法律人才,以解新疆法官、检察官、律师匮乏之急。

(三)混合编班,加强民汉互动。开展民汉法学辩论赛、法庭对抗等活动,迅速提高民族生的汉语言转换能力,达到学汉语课本像学维语课本、听汉语老师讲课像听维语老师讲课一样,不明白的地方可及时请教汉族同学。加强师生互动,建议老师兼任班主任,多与同学们交流,及时解决民族生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在与民族生交往的过程中学习一定的维语,了解其风俗习惯,为以后的教学、科研打好基础。

少数民族学生教育案例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少数民族 青少年 环境教育 桂林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各行业发展势头强劲,旅游业获得了加速发展的大好机遇。但也存在着生态文明建设跟不上经济发展步伐的情况,环境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教育观念落后、教育形式单一、实践能力低等问题,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人们环境保护观念不断提高的今天,亟需用新的理念加大环境的保护,特别是我们当前提及的少数民族。本文即以桂林龙胜各族自治县为例,探讨将环境教育与国民教育相结合,创新少数民族青少年环境教育的开发模式。

一、桂林少数民族地区环境教育的发展现状

实行改革开放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特殊政策和措施,促进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但此时,教育的重点主要是在文化知识以及理论研究上。这对于少数民族环境教育而言,实际作用相对较小。而在广西医科大学绿色沙龙环保协会在团中央“中国青年丰田环保资助项目”支持下,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小学中创建了11个广西少数民族青少年环境教育基地,如此一来,理论研究渗透到更广泛的范围,这一举措是对理论研究的一大促进,可以较好的促进中小学生对环境教育的学习。

而龙胜各族自治县作为一个以红色旅游为主的少数民族地区,不仅具有内容丰富而极具特色的红色旅游资源,也具有景色奇特的梯田景区。如此一来,环境保护对于这样一个靠旅游业发展的地区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总体而言,龙胜地区的环境保护面对着来自几个方面的压力,除需要承受当地政府施加的压力外,一方面是来自本地村民的压力,另一方面则是来自外来游客的压力。

总体来看,首先,在龙胜各族自治县中,少数民族12.88万人,占总人口的77.22%。其次,龙胜各族自治县拥有龙脊梯田、龙胜温泉等多个国家重点旅游景区。龙胜各族自治县虽然是一个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但由于开发模式单一,基础设施落后,其经济发展状况也较为落后。因此受各地经济水平的差距、文化背景的不同、政府重视程度的高低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导致龙胜各地区间的环境教育水平仍参差不齐。来自经济和地域的影响,使得他们的教育资源相对较为匮乏,师资力量短缺,也使得他们在对青少年环境教育这一方面显得较为困难和落后。

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龙胜各族自治县的教育发展前景,作为桂林市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地区,根据其在少数民族青少年环境教育中存在的如少数民族青少年环境教育的普及程度低,相关研究较少,可参考文献较少,学校环境教育的内容缺乏统一性,稳定性和系统性,又缺少灵活性、针对性和地域特色等弱点,我们可以发现并找出其解决的办法,以单一案例推出总体方案。

二、桂林市周边少数民族地区的环境教育问题及解决方案

目前,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重要以及少数民族的旅游地的不断发展,对少数民族地区环境教育政策相应增多,但由于部分少数民族地区自治县、自治乡比较贫穷和偏远,环境教育的发展相对比较缓慢。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有其独特性和差异性。针对自治区地区特色较为浓厚,所处地域的环境状况较为特殊的情况,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增加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方面的资金投入

经济是教育发展的基础,落后的经济条件会直接或间接地对教育的发展产生一系列的消极影响。在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归根到底都源于经济发展落后。所以,根据这一首要问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筹措资金,努力争取财政支持,设立专项教育经费,为中小学生态环境教育顺利开展各项工作提供物质保障。增加资金投入,一方面,需要不断增强地方政府的经济实力,使政府可以有更多的经济余力投资教育。另一方面,需要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以减轻子女的教育经费压力。

2.坚持贯彻落实政府以及教育部门下达的环保政策和任务,并长期监督

受交通和地域位置的影响,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在政策下达方面往往做得很不到位。因此,为解决这一问题,教育部门和相关机构应该做到坚持贯彻落实政府以及教育部门下达的环保政策和任务,并对下达情况以及实施情况做好长期的监督工作。

3.加强教师课堂的教育渗透和意识培养

对于环保这个极具现实性的话题而言,课堂教育是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意识的最好方式。自治区地区特色浓厚,各高校可以很好地利用所处地域的环境状况,编制富有个性的环境教育教材。克服环境教育方面过窄的缺点,增加能源节约和能源管理方面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的实践内容,不但能够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同时能有效达成相关的情感目标。教师可依据教学目标、内容以及学生和学校的现实情况,灵活的选择多种教学途径,例如社区服务、模拟游戏、实地考察、个案研究、户外教学等。

4.加强青少年课外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背景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已成为当今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实践和课外活动中进行环境教育,让学生亲自参与、亲自动手,一点一滴的扩宽他们的知识面,培养他们进行科学调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让他们更加深刻的了解和重视环境保护。少数民族学校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利用多种媒体向社会宣传其少数民族地区环境教育的经验和成果,鼓励广大师生在加强实践的同时向社会各界宣传保护环境的行动。如此一来,既可以向社会展示其对青少年环境教育的重视,又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的目光。

结语

事实上,本文在提及少数民族环境教育时,特别强调了青少年这一教育对象。就教育问题而言,不管其教育内容是什么,培养对象的核心都是青少年。因此,就保护环境这种全民性活动而言,加大青少年的教育力度,扩大影响范围,使环境保护深入人心,具有很重大的意义。由于来自时间、阅历以及经历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我们在文中对少数民族青少年环境教育的发展问题上讨论和研究的还不够透彻,还不能很好的对这方面的内容做出很好的回答,这也说明了环境教育是一块还有很大的研究和发展空间的领域。我们在日后仍将继续做好此类调查,以更好的寻找教育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王红曼:《新中国民族政策概论》,中央民族出版社;

【2】叶齐炼:《对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普及义务教育的思考》,(教育发展研究),2006(10);

【3】郭娅:《四川藏区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民族问题研究)003(1);

【4】温军:《民族与发展新的现代化追赶战略》,新华大学出版社,2004:;

少数民族学生教育案例范文第5篇

关键词:美术教育现状;具体方法;开发与利用;价值和意义

时代性是美术教育思想的核心,时代迅速发展,美术课程的设置就要更快、更准确地反映时代的特征。而21世纪的美术课程设置更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选择,我们要更新观念,把传统的、静止的课程发展成动态的、发展的、多样的课程。

一、桂林地区民族美术教育现状

桂林地区是个多民族的聚居区,主要有壮、瑶、侗、苗等少数民族,美术资源的开发已经提倡了很多年,并且有很多桂林的美术教师从事民族美术资源的开发,有了其丰富的教学经验。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美术教育,单单依靠一小部分美术教师的努力很难取得大的成果,要依靠团队的力量,加强与专家的合作和有关单位以及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才能把工作做得细致。而今天正值新的课程改革,国家给我们提供专家、支持政策来鼓励美术课堂的推陈出新,这是一个难得的好时机。

二、利用桂林地区民族美术进行美术教学的具体方法

笔者仔细阅读了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七到九年级的新课程改革后的美术课本,教材涵盖的美术知识都非常的全面。但每个年级的侧重点又不尽相同,笔者尝试着把新版美术课本上的美术课内容和桂林地区的少数民族美术相结合,整合出两个案例。

1.七年级下册《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案例

这节课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充分的准备。它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准备阶段,准备阶段由教师和学生的准备两部分来组成。教师要通过把平时积累的有关壮、瑶、苗、侗等民族的美术相关资料进行整理,挑出与色彩搭配有关的图片。学生准备好工具,主要有白纸一张,在彩色笔、油画棒、水粉颜料、水彩颜料中任选一种。第二个部分是导入阶段,开始上课,先给学生讲述一些民族美术知识。提问学生:“你们认为什么样的色彩搭配是合理的?很多民族的色彩搭配有什么特点呢?”带着这样的问题去看幻灯片。第三部分,讲解少数民族色彩搭配的特点,结合生活中的色彩搭配让学生讨论其中的不同点。第四部分,给学生讲解色彩学中怎么样区分色彩的冷暖关系。第五部分,让他们自己用画笔设计色彩丰富的少数民族装饰画。整节课要采取互动的教学方法,告诉学生生活中的色彩给我们以美的享受,如,漂亮的建筑、赏心悦目的绘画、优雅时尚的服装等,这些都离不开色彩的功劳。

2.七年级下册《活泼有趣的帽子和文化衫》案例

本节课分2课时,教师要准备好加热的工具,调好颜色的染色盆、蜡刀,学生要准备文化衫、蜡、蜡刀和做帽子用的卡纸、剪刀、胶水、手绘颜料等。而蜡染的工艺一般在少数民族中沿袭,我就以苗族的蜡染为例子来给学生讲解这堂课。我先把苗族蜡染起源的故事讲给学生:“在正式开始讲解之前,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和本节课有密切关系的,是苗族有名的《蜡染歌》,古老的《蜡染歌》给我们世世代代的讲授着蜡染的起源。”等学生完全进入故事之中后,就开始提问他们:“平时身边所见过的蜡染是什么样子的?要是让你们设计一件蜡染后的文化衫,你们会设计成什么样的图案呢?”带着这样的问题给学生看一个有关蜡染的教学录像,要是学校同意的话,最好能实地观察,让学生利用自己的便利条件近距离地观察蜡染的制作过程,然后亲自尝试,发挥其想象力,制作出自己满意的图案。最后,要进行课堂作品展示,比如说举行一个小型的服装比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完成文化衫和帽子的制作。

三、利用桂林民族美术资源优化新课程改革教学体系的价值和意义

民族资源要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其特色,首先要求教师熟悉当地的民族资源的相关知识背景,对本学校的教学资源有所了解和认识。在课程开设前认真地搜集资料、备课。总之,民族美术教学可以补充主流文化课程的单一性,从而使学校美术教育课程生动活泼,丰富多彩。

笔者通过对桂林民族美术的深入调查研究,深受启发。在这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大教育环境下,美术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我们要把民族美术的精神贯彻到中学美术教学实践之中。这样,美术教育观念的改革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新浪潮。

参考文献:

[1]程明太.美术教育[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

[2]苏韶芬,李肇隆.桂林历史文化丛书:桂林民俗[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3]郭绍纲,范凯熹.美术教育方法论[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