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12/13 17:04:22 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进步,经济越来越繁荣,社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的《管理会计》也更加成为一门老师和学生都普遍重视的课程,但是,当前《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首要的就是缺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导致学生的社会适用性存在很大问题,积极正视存在的不足,改革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实用性十分必要,文章将简要分析。
关键词:管理会计;应用型人才;问题和不足;教学有效性;教学方法
一、《管理会计》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管理会计》是财务管理专业、会计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是每一个学会计的学生必须掌握的课程,它是传统会计学中分化出来的,主要针对企业决策优化、经营管理改善、经济效益提高进行服务的一项企业会计分支,企业的管理会计,需要在充分了解企业整体经营状况的情况下,为企业的管理部门编制发展计划,为企业做出决策、控制企业的经济活动,记录、分析企业经济业务提供信息或直接参与决策,促进企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并且,科技的进步、网络的普及,极大地改变了社会信息的传播、获取速度,变革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传统会计、管理会计已不能满足信息时代的社会发展需求,作为人才培养的最重要基地,高校应积极转变教学方式,为社会培养更多的管理会计应用型人才,以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信息化。近年来,各大高校进行了一些改革,以提高《管理会计》的人才培养的实用性,取得了一些成就,不少毕业生在社会的会计岗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学校教学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制约了更多应用型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需要积极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促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二、《管理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很多高校的会计专业和金融管理专业都开设了《管理会计》这门课,但是,《管理会计》的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影响了教学有效性和相关专业学生的培养。
(一)理论和实践不平衡
《管理会计》是一门十分注重应用性的学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应以应用型为主,但是,目前我国的《管理会计》教学,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书本教育忽视实操的情况,这对这门课理论向实践的转化十分不利,也不利于学生学以致用。
(二)学校重视不足,没有形成课程体系
《管理会计》是后期逐渐从会计专业、财务管理专业分化出来的学科,与这两门主干课程相比,地位明显偏低,学校对它的重视也不足,在会计专业、财务管理专业都形成了一个从初级到中级到高级的课程学习体系的时候,很多高校基本只有一门《管理会计》课,而且课程很少,一般只安排32~48课时,作为边缘课程开在第6~7学期,那个时候学生大多忙于考证、实习、考研准备,加上课程内容多为理论,很难让学生提起兴趣,基本很难学到真正有用的东西。
(三)学科边界模糊、内容交叉
《管理会计》的课程与会计专业、财务管理相关专业的课程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内容也多有重合,比如成本管理、长期投资决策、存货管理等,但是《管理会计》开设的时间还不长,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学科系统,也没有全国统一教材,所以,很多老师在教学时,经常模糊了《管理会计》和其他两门学科的边界,教学时,也没有对其他两门课的教学内容做过调查,重复教学,浪费了时间。
(四)教学方法落后、手段单一
《管理会计》是一门年轻的学科,没有形成完善的教学系统,也没有专门培养的教师,大多是财务管理、会计学专业的教师兼职教这门课,所以能借鉴的学科教学经验很有限,教学创新也很难,导致教学方法落后,手段单一,还是以课堂书本教学,学生接受为主,教学有效性不高。
三、《管理会计》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方法创新
《管理会计》这一课程的学习对学生非常重要,要想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和效率,增强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培养更多适应社会的、能学以致用的应用型人才,应积极正视现阶段教学存在的问题,积极加以改善。
(一)强化课程体系建设
《管理会计》之所以会分化成一门独立的学科,足以说明其课程设置的必要性,针对目前《管理会计》被边缘化,单独作为一门不太受重视的学科的情况,各大高校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为培养现代社会新型管理人才,修订方案、调整课程目标,建立该课程体系,让学生不仅掌握《管理会计》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还要创新思维,加强训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管理会计》应与会计专业、财务管理专业结合的同时,与行为学、决策学、信息技术相结合,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培养既懂理论,又懂管理,能运用信息技术,能科学决策的应用型现代化人才。
(二)创造条件,重视实践教学
《管理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理论和方法,还必须能迅速及时地捕捉市场信息,对瞬息万变的市场数据进行获得、分析,归纳、总结,提出相应的发展意见,为企业发展方向的调整、扩大经营,节约成本、投资变动等提供参考和依据。先进的计算机系统、信息管理系统、信息提取工具等十分必要,学校应为《管理会计》专业配备相应的设备,便于学生的实践练习。为了更好地进行实践训练,除了校内实训,积极和校外企业合作,加强学生校外参观、考察、实验、训练等,也十分利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三)整合教学内容,厘清学科边缘
《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财务管理交叉混合的地方应进行厘清,将不同的课程的不同教学内容、重点区分开来,比如,成本会计应着重在于企业成本的最小化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财务管理课程应重点在于资金的运作,以资金的筹集、使用、分配为主线,《管理会计》应重点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信息基础和数据参考依据,所以,《管理会计》的课程,主要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基础,以预测、分析、规划、决策、考核评价等作为教学主线,构建课程教学内容,使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相关课程相互支持又相互独立,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实用性。
(四)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管理会计》的教学应采用现代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多样化的教学。首先,应积极采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计算机、多媒体、各类信息系统、软件、数据分析工具,使学生学会基本的工具应用;然后,应采用案例化教学,选取社会上典型企业的典型管理会计案例,贴近学生生活,将教学知识融入案例分析、归纳、总结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最后,应多采用小组讨论、分组教学、研究性教学等方法,让学生多动手、动脑,进行实践训练,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学校与优秀的企业进行合作,引进双师型教师对学生进行专业、系统、具有社会经验的教育也十分必要。
四、结语
《管理会计》是近年来一门比较实用的学科,很多高校都把它从会计、财务管理专业等分离了出来,但是,《管理会计》独立时间短,学科建设还不完善,教育教学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文章对此进行了简要分析,提出了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基础的课程教学改善方法,文章的研究值得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祝映兰.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管理会计教学改革探讨[J].新经济,2016(1).
[2]申艳艳.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管理会计教学改革探讨[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2).
[3]张沙沙.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管理会计教学改革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8(1).
[4]刘瑾,姜葵.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管理会计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6(5).
[5]史永红.高职应用型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方法研究[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6).
[6]张云娜.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方法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5(1).
作者:孙怡佳 单位: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文秘指导服务编辑一对一跟踪服务,不成功不收费
管理创新论文 预算管理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财政税收论文
三农问题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思想政治论文 心理学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酒店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
管理会计论文 班级管理论文
信息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电子商务论文 税收论文
房地产论文 绩效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