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量化管理和柔性管理与学生管理

量化管理和柔性管理与学生管理

1、柔性管理的理论基础及在高校管理中的运用现状

柔性管理是当代管理学的延伸和发展。该管理理念的理论基础是人本主义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人本主义认为,作为个体的人,具有积极的能动性和巨大的潜能,只有发挥个体的能动性,才能最大程度地挖掘个人的潜能。柔性管理的特点是,要紧紧依靠人们的身心特点和行为规律,以柔性管理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对管理对象进行有效管理。它倡导个性解放和权利平等,化被动为主动。因此,柔性管理对于高校管理来说,具有天然的适用性。但是,柔性管理在我国高校管理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第一,柔性管理的模糊性不利于高校管理。作为管理的对象,高校大学生具有非常多元化的情感和思想。因此,就难以利用一个单一的衡量标准。同时,由于人们内心具有非常复杂的思维过程,作为思维的外在表现,人们的行为也是多变和模糊的。高校管理者必须将学生这些模糊的行为举止进行模糊处理。但是,这种模糊性难以做到精确处理学生的管理工作,进而难以实现较为精确的管理目标,影响高校管理工作的实效性。第二,柔性管理的滞后性影响高校管理。柔性管理与量化管理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没有客观、可测的指标,因而,它要求学生对事物认识有一个理解过程,这个过程也是学生对事物内化和理解的过程。因此,对于那些突发事件的处理上,柔性管理就显得力不从心。

2、量化-柔性管理模式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综合利用量化管理和柔性管理的优势,去除各自的不足,是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必要途径。综合互补是以辩证的思想实现多种管理方式互动的有效手段。只有将量化管理与柔性管理紧密结合,才能创新高校管理的新模式。第一,综合互补,实现科学量化考核。科学、合理的量化考核方案是做好高校管理工作的基础。因此,具体实施过程中,在征得相关领导的同意和授权下,要着重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全面性,包括高校管理上的各个方面和各个流程,从学生守则、公民道德、学习成绩等多方面的综合考量;二是科学性,要符合教育的基本原则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三是可操作性,这是高校管理的基础,没有可操作性的管理方法,无论多么科学、多么全面都是镜花雪月,无法实施。同时,还要注重班级考核的量化指标要与学生管理相吻合;学生个人的量化指标要与学校集体的考核指标相吻合。第二,量化管理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柔性管理的思想。以人为本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基本理念。践行人文主义精神,就要注重高校大学生的特点和要求,从学生的根本利益出发,构建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略。在高校学生管理中,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心态。比如在大学生的德育课上,要定期的举行一些谈心式的话题和班会,引导学生有一个积极健康的心理面对生理和心理的变化。面对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形势,大学生很容易陷入颓废、消极、自我封闭的状态中。对此,在高校管理中,首先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社会的多元性和复杂性,从正面引导学生,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必须指出的是,这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管理过程,需要高校管理者倾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第三,利用量化管理,开发柔性资源。量化管理通常是原则和规范的数量表现,是高校管理工作的一次飞跃。它不仅开拓了高校管理的可操作模式,也客观上增加了管理的科学性,提高了管理的水平。可以说,量化管理在现代高校管理中具有非常突出的优势。然而,量化管理的核心是为了提高管理效率,但是很多时候往往事与愿违,强制性的管理往往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因此,可以运用柔性管理的人本特点,实现管理上的刚柔并济,避免高校管理中的抵触和局限,开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的潜能,实现科学、有序的管理局面。(本文来自于《华章》杂志。《华章》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洒艳单位:山东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