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新闻图片价值评价及其利用

新闻图片价值评价及其利用

老新闻照片作为当下新闻内容的纵深绵延

作为过往的新闻照片,对于我们当下的新闻传播,对于大众世俗的现实经验会有什么样的具体用处?检视这个数量庞大,且芜杂不整的过往图像资源,我们看到,能够拥有相当规模的图片资源积累的,在民国,自有《良友》、《现代》、《联华画报》、《北洋画报》等一干画报机构,这之后则要看那些自五十年代初时就创立的党报大社。图片几经审核后在报纸上发表出来,然后底片加小样兼说明文字核查清楚,迳直送去资料室存档。如此几十年,积累日厚,图片数量竟也洋洋大观。或许现在的人们再看那些老照片会感觉陈旧,但与今日满眼的新闻图片相比,那些旧日图片自有一种少见的憨直朴素在其中。但是,细查这数量巨大的图片,自会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比如,在某一个时代里,图像形态上有相当明显的程式化;内容倾向亦有相当明显的一致性。特别是用作意识形态宣传的党报党刊,单从其功能的角度来说,其内容都有相当强的周期性和政策上的重复性。四季事务的轮回变换,比如,这些年来每年必要召开的“两会”;每年五六月间的“扫黄打非”等等。数量巨大的所谓新闻图片发表出来,把历年类似事件的图片放到一起来看,就会发现,其实与往年类似图片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差不多。尽管如此,在一个相对长的时间段落里,再来看这些内容大同小异的图片,其中微妙的变化时空情状的差别就会显现出来。因为不同时代的图像总与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紧密相关,特别是那些表面化的东西,诸如时尚生活、社会风气、城市景观、生活习惯等等,不同时代的图像都会清晰地显露无遗。同一件事,如将每年的十一国庆图像按着时间序列码在一起,看上去是既真实又虚幻。某一年国庆的单一图片放在报纸一角,说的不过是此时此地此情此状,但码成为一个序列,构成化地再来看,意思就变了。这些早期的国庆图片具有对已往事件的图像记录的不可回溯性,使得它具有一种无可替代的价值。因此,它不仅仅是当下同一事件向此之前的绵延比照,同时也会成为当下这个事件的纵深景观。这些过往的图像资源本身或可称作旧闻,但它们从未消亡。从信息自足性的角度和传播的功能及当下效果来说,它与新闻也真是没有什么不同。特别是对于那些从未经历过去那些事件和未知其详的人们来说,“旧闻”其实就是一种“新闻”。它不仅串联了过去与现在,使同一事件在当今媒体上的图像陈述变得丰富和深入,也不仅是为当下提供历史信息并唤起人们的情感记忆,同时更是在以“新闻”的姿态告知当今的人们,同一事件曾经的情状、过程和样式。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些“旧闻”图片又重新回到了“新闻”的功能和传播平台上,并以“新闻”的形态对受众产生现实性的影响力。

旧闻影像的新鲜用法

近年来的报纸分化渐细,党报自然有其一惯的功能和运行机制,例如: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时期策划大块专题,利用大量过往的历史图片,精心设计,努力要显示一番大报的实力。其它类报纸比如都市报、晚报,因为没有党报的特别要求和功能,内容又多涉平头民众世俗生活,所以做起来要放松生动得多。此前,我们的历史记忆主要靠的是文字叙述。图像的阅读经验相对馈乏。一旦看到,我们会有一种似曾听说,却从未见到的惊讶和新奇。对于从未身临其时其境其事的大多数人来说,这完全就是新闻。从我们对信息欲求和感知的角度来说,这和当下正在发生的事件信息并无二致。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除了无数人的口述回忆,专栏快速麻利地描述和想象,官方郑重其事的活动纪念之外,大量历史性图片的披露和规模化使用,也真是让国人60年之后,再次“看到”了这场历时八年的战争。在此之前,我们的历史记忆主要靠的是文字叙述。图像的阅读经验相对馈乏。一旦看到,我们会有一种似曾听说,却从未见到的惊讶和新奇。对于从未身临其时其境其事的大多数人来说,这完全就是新闻。从我们对信息欲求和感知的角度来说,这和当下正在发生的事件信息并无二致。基于同样的动机和需求,这些图像可以在许多大型回顾性的展览、图书出版、以及相关网站中找到市场。而我们当下通过报刊杂志电视电影录相带VCD又DVD网络平台等等建立起来的观看经验,已经在不经意间,成为我们的一种惯性和强制心理我们甚至会忘记摄影术发明不过是180年的事,我们甚至会因此相信那些历史题材的电视剧中的人物,即是历史人物的真实样子。当初风靡国内的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的《老照片》,无数揭秘性的历史图书在大陆的出版的发行,都是这种诉求的必然结果。以我个人的经验,我参与策划和制作的大量此类图书,亦正是依据和满足这种诉求的结果。而且,我相信,随着人群的逐步阶级分层化和世俗生活的细致化,旧有图像资源会分别进入不同的区域,成为当下信息消费的新鲜资源。人文地理类杂志以及生活类杂志,除了历史人物及各类事件的图片外,更多的则是有关人文景观的图像记录资料。许多摄影师不经意间采集的图像,在人们匆忙的脚步当中不曾留意的景观记录的图像,一时都变得无比珍贵起来。这些图像与当下采集的新闻性图像并置在一起,构成一个时空移易和延宕的序列,从而为我们的人文地理类杂志和生活类杂志提供某一专题的丰富多样的视觉表达。缺乏这一部分图像的直接显现,我们只好回到复杂的文字描述和靠我们的想象才能了解过去的时代当中去。

操作的可能性

旧有图片资源的整理使用,首先就有个所有权问题。这些早期图像作品(1949年以后)绝大部分所有权其实应归报社所有。报社是这些图片产生的出资和组织实施者。在这样的历史条件和前提下产生的图片,不独归摄影师个人所拥有。因此,大量图片散失于个人之手,应视作国有资产的不当流失。这种流失一方面是整个报社图片资源积累的巨大损失,导致图片积累规模和依托报纸出版信息完整性的破坏,从而大大降低了图片资源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也势必会因为个人的原因,比如流通渠道太窄,或者图片的使用价钱要得太高等,导致一些重要的历史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的人为中断。因此,有必要通过法律的形式,首先明确报社旧有图片资源的所有权限。在此基础上,设计一种较为合理的方式,比如可采取合作分利的方式,来系统化地整理和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地方性媒体的图片资源在使用上会受到一定限制,但同时也是其它区域的图像资源所无法给予支持的。这就造成了地方性媒体信息的延续性是其它地区的图片资源无法提供的。另一方面,尽管媒体发展的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些地方性媒体已经在市场化和服务对象上远远超出了地域性概念,这样,域外媒体的有关山东的信息报道,亦可以利用这些旧有的图像资源,来深化当下的相关图片报道。因此,在这些地区性图片资源散失损坏之前,迅速将它电子化,建立一个公共信息平台,一可为自身媒体服务,二可成为区域化媒体共享资源,三可以为其它区域外媒体提供相关信息。从技术支持的角度说,早上十年,我们还无法将此设想快速地付诸现实运作,起码运作的成本会相当高。但是,当下高超的图像电子化处理技术,大容量的存储器,卓越的检索技术和图像网络传输技术,甚至成熟的网上费用支付技术,都已经为这种大规模的图像整理及运营使用提供了巨大的可能和便利。

本文作者:王立强作者单位:中国黄金报社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