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闻采访的教学设计

新闻采访的教学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闻采访的教学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新闻采访的教学设计

新闻采访的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采访 实践 能力 任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1 高职新闻采访课程教学现状

如何才能培养第一线需求具备职业能力的人才,这一直都是困扰高职教育的课题。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指出:“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传统的课堂教学,“填鸭式”的知识灌输,对于培养动手能力的高职学生来说,显然难以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实践教学和学生实训的方式为培养具有职业能力的人才提供一种可能。

新闻采访是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核心课程,其“学习型教育”落后于新闻媒体的变革与发展。在实际教学当中,教师通常把课程内容“填鸭式”地灌输给学生,而实训课程也因缺少职业教育的特色而流于形式,这样的教学效果与实践性的课程目标相距甚远。①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李希光教授曾指出,由于高校新闻教育跟不上新闻媒体的变革与发展,培养出的学生不会写新闻,只会写无新闻的“新闻”,许多大媒体的记者把新闻埋葬在一推空话中,变得越来越同老百姓“不相干”。②因此,超越与突破传统新闻教育之桎梏,构建全新的新闻人才培养目标与教育模式是当务之急。③

2 新闻采访实践教学模式探讨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高职学习以实践为主,可以设立“能力—任务”模式。该模式是通过任务驱动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根据不同的能力需求设计不同的任务,任务的设计以知识点的学习为最终目标,而以培养实践能力为目标,通过一个个实践任务的实现,最终达到满足职业岗位需求的目的。

新闻采访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采访能力;具备新闻发现力,即新闻敏感和判断新闻价值的能力;冷静客观分析和探求新闻真相和事实的能力。根据能力目标,设计实践任务,把实践意识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同时分阶段实施校园和校外选题采访实践。

2.1 课堂实践任务

2.1.1 口述新闻与解读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因新闻采访课程的特殊性,在理论教学环节就可设计实践任务。为了培养学生的新闻敏感以及解读新闻事件的能力,故在课堂上设计口述新闻与解读任务,不超过5分钟。

口述新闻与解读是让学生每人搜集一个最近的新闻事件。课堂上教师抽取两到三位同学用自己的话描述新闻并加以评论。学生不可读稿件,必须用自己的语言来陈述。这个过程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新闻搜集不限媒体形式。可以剪报,亦可电视、广播与网络新闻。学生述评以后,由教师讲评并打分。期中时总结半学期学生口述新闻与解读的成果及得分情况。

2.1.2 案例分析,学生主讲

给学生布置案例分析任务,学生分组讨论后,由组长上台讲解,也就是让学生以“老师”的思维给其他同学上课。此任务旨在培养学生冷静客观分析新闻事件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安排,在开学两三周之后设计任务。前两周需给学生足够的示范和指导。然后每个理论专题设置一个或几个任务,首先由学生讨论实施。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主导讨论和主讲,教师参与,适时指导学生完成任务。

任务的设计可根据新闻节目类型和新闻作品体裁分类。例如,布置作业让学生观看《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冷暖人生》、《看见》等采访视频,学生分析讨论提问方法和技巧,以及选题的社会意义。让学生带着疑问去收集资料和讨论,最终随着任务的完成,相应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另外,让学生主动收集优秀的新闻作品,分析新闻稿件背后的信息来源。通过联系采访优秀记者,获知其采写中不为人知的故事,同其他同学一起分享。在这个实践过程中,学生获得同记者前辈们交流经验的同时,训练了学生的胆量,并且培养学生采访提问的能力以及叙事能力。

2.1.3 情景模拟采访现场

所谓模拟情境教学法即根据高职高专“教学做一体化”全新教学理论,在人为创造的情境或环境里学习新闻采访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模拟工作情境训练可以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且提供了许多重复的机会和随时进行过程评价的可能性。④

新闻采访课程情景模拟采访,主要营造两种采访现场。一是模拟人物采访;二是把教室模拟成新闻会现场。

(1)模拟采访现场。两个学生一组,把教室当作采访现场,在规定的时间内,轮流向对方提问,一边提问一边记录。两个同学都完成后,其他同学可提出意见和建议,最后由老师点评,除了对提问的问题进行点评,还可以对学生的仪表仪态、用词用语、神态神情等方面点评,全面提升学生素质。(2)模拟新闻会、模拟两会、记者招待会、产品宣传会等不同形式的新闻会。⑤

情景模拟采访教学将课堂变成新闻发生的现场,为走出教室实践新闻采写做准备。任务的设置需从开学一段时间以后开始实施,因为本任务应是在口述新闻之后进行,至于两个任务的交替时间要根据学生能力培养成果来衡量。

2.1.4 请“模特”进课堂

“模特”是指各个阶层的采访对象,可以是食堂阿姨、建筑工人、校园风云人物、小吃老板等。具体任务是,请这些采访对象到课堂上,学生们细心观察后,按照记者招待会模式逐一相受访者提问。因“模特”比较受限制,所以,这个任务设置一般在第一个学期,以五次以上为佳。

2.2 校园实践任务

课堂实践任务主要培养学生分析新闻事件、观察、获取信息的采访能力,逐步训练其新闻敏感,多停留于模拟和学习阶段。学生只会看和点评新闻是不够的,最重要的还是要会采访和写作。校园实践任务是学生走出课堂开始采写能力发掘的第一步。校园对于学生来说是熟悉的,但要从熟悉的人和事中寻找新闻线索,开展采写实践,是学生积累学习新闻信心的不二场所。校园实践任务多以学生自主选题、策划、采写为主。

2.2.1 发现校园新闻

老记者们常说,新闻是“跑”出来的。跑出来的新闻有一个重要的条件,那就是记者在跑的过程中有没有一双善于发现新闻的眼睛。新闻发现力是一名准记者应该具备的基本与核心能力。学生在学习阶段养成在身边找新闻的意识,才能发现不寻常,从而获得新闻线索。找身边的新闻要从找校园新闻开始。充分调动学生找新闻的积极性,不限人和事,可以是校园流浪猫狗追踪、食堂饭菜调查、学院会议与活动,也可以选定不同的采访对象,比如校园风云人物、奖学金获得者、特立独行名声在外的学生、受人爱戴的老师等等。

发现校园新闻的任务,在开学初就可以分配给学生,定期汇总学生发现的新闻线索,一般在一个星期到两个星期左右。汇总时以新闻选题会的形式开展。学生分组报题,由教师点评该选题从哪些方面入手采访,期间其他学生也可参与到选题的讨论中。

2.2.2 校园新闻采写

记者能力和素质如何,最终都要落实在采写稿件的质量上。校园新闻采写任务与校园新闻发现紧密连接在一起。校园新闻采写任务实施在发现好的校园新闻线索以后,教师挑选合适的校园新闻选题,学生自由分组后,教师分派选题到各组成员,然后完成采写任务。

校报、校园广播和电视台是学生实践的平台。学生完成新闻采写任务后,教师提供修改意见,推选成熟的新闻稿件到校园媒体发表。教学与校园媒体可以合作,开专栏或栏目为新闻学生提供载体。这样,学生才会从受众层次与需求的角度去思考,寻找的新闻线索和新闻由头也更有针对性,并且在写作时选择新闻角度也更恰当。如果条件成熟,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也可创办自己在校内传播的内部刊物,让更多新闻人才彰显职业能力。

2.3 校外实践任务

校外实践是学生在经过课堂实践和校内实践的熏陶以后,利用学生的节假日,把新闻的触角延伸到校外的各个角落。校外实践的地点可以是车站、博物馆、菜市场、超市、乡村田间等等,只要是学生到过的地方都可以成为他们实践的基地。此任务要求学生完成从选题策划到采访获取信息再到新闻写作,培养其新闻敏感、新闻采写以及探寻事实真相的能力。

2.3.1 新闻特写训练

新闻特写训练是校外实践任务的初级阶段,包括人物特写和场景特写。这要求学生利用空余时间,通过观察和采访获取某个特定的人物或者某个特定的场景的信息,从而进行写作训练。主要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和找事实的能力。

新闻特写训练可以同课堂实践教学中请“模特”进课堂的环节相衔接。每次请来“模特”时就可做类似的练习。但因“模特”进学校毕竟是少数,所以还是需要学生走到街上去发现最合适的“模特”。场景特写可以由教师提供线索,比如校门口的麻辣烫、明星见面会或产品推介会现场、等候上公交车的场景等等。学生们一旦学会留心观察和思考自己所处的环境,并且形成习惯,那就更容易去发现新闻的发生,职业能力也就在其间养成了。

2.3.2 蹲点式走基层

自从全国新闻战线积极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新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就落到了实处。学生在学习之初就应该以此为职业理念,学会接地气地新闻采写,才能把专业变成真正的职业。蹲点式走基层是带学生到某社区或某村落,重复多次采访,进行深入的交流后写作稿件。

学生在采写过程中才能体会新闻职业精神,培养新闻敏感。笔者所在学院所处之地临近村庄,采写基层新闻的素材较丰富。“走基层”式的新闻也可以成为学生训练采写的重要手段。当学生具备一定的新闻发现力和采写能力以后,让学生多与不同阶层的人交流,学会人际交往的平等、尊重和理解。蹲点在某个村庄,让学生去寻找值得报道的新闻素材,发现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生活方式、不一样的故事和意义。

3 新闻采访实践考核方式

在设计实践任务时,采访课程的实践结果会通过新闻写作、采访手记写作、语言表达等得到检验。新闻采访实践的考核目的在于激励学生认真完成任务,从被动完成转换为主要完成,需要考核机制和鼓励机制。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增强学习专业的信心,这是实践考核的最终效果。

新闻采访的教学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媒介融合 民族院校新闻采访学 全媒体理念

《新闻采访学》是研究新闻采访这一社会活动特殊的本质、规律、方法、途径以及新闻活动方式的应用科学,属于新闻专业的核心课程。其学科本身具备完整的理论体系,同时具有实践性极强的突出特点。媒介融合时代,不同媒体间相互融合互动,新闻制作与传播的方式与理念发生深刻变革。在此背景下,民族院校新闻采访学课程的教学理念也需要与时俱变。

一、媒介融合语境下全媒体新闻采访理念建构的背景

媒介融合,是指不同的媒介结合,最终组成一种非传统的、复合型的媒介共同体。这种融合集中体现在新闻传播活动过程中的两个层面。一是信息渠道的融合,即报纸、广播、电视、网站、手机等原本各自独立的信息采集者的融合,具有兼容与包容性。二是媒体传播终端的融合,即传播平台的多元化,最终生产出不同媒介形式的信息产品。在这种融合的模式下,新闻的制作与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不同的媒体集中在一个信息操作平台上,统一策划,相互协调,取长补短,根据各自媒体和受众特点对信息进行分类”①,实现了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相较于传统媒体,融媒体背景下要求的新闻人才需要熟悉不同媒介环境,具备跨媒体采访能力,成为能够为全媒体服务的复合型人才。“以往媒体都是‘单介质’记者,即电视记者、广播记者、文字记者、摄影记者等,而在‘融媒体’时代,媒介技术的物理割裂被打破,不同媒体通过生产流程再造,实现资源重整。②这种融合人才既需要熟悉传统媒体新闻生产的流程与方式,又需要具备新媒体运行理念与技术操作能力。“只有具备了跨媒体新闻采访能力,才能适应一次采集、多媒体故事讲述、多媒介渠道的融合新闻生产流程。”③

在较长一段时间里,民族院校《新闻采访学》的主要教学理念与方法为:按照教材中不同媒介形式的采访分章节讲授,即要求学生掌握平面媒体、电子媒体、网络媒体等采访技巧与方法。目前的教学方式主要问题在于:理论内容过多,学生实践环节没有跟上课程理论步伐;教师还是课堂的绝对主体,交互性、参与性、自主性不明显;课程内容未根据融媒体时代特点进行调整,全媒体特征没有体现;未从民族院校的特殊性出发,很多特色资源没有充分利用等。因此,民族院校的新闻采访课程需要首先从教学理念做出变革,让学生从单一型向能够为全媒体服务的复合型人才转变,以顺应融媒体时代新闻生产需要。

二、全媒体理念建构:“大采访”理念思维下的“分”与“合”

在融媒体时代,我们需要建立“大新闻”与“大采访”的理念。一方面,需要强调不同媒体的特征与优势,使学生利用各自的传播优势,有针对性地传播给特定受众。另一方面,要让学生明白“跨媒体新闻采访能力并非对不同类型媒介新闻采访技巧的简单相加,而力求解决跨媒体之间新闻报道内容与形式的有效转化问题,追求媒介的融合与互补。” ④要培养学生树立“一种全媒体的思维方式,使他们面对一个新闻题材时可以很快做出判断与选择,规划出用多N媒体手段进行报道的方案。”⑤这其实是“分”与“合”的一种辩证统一思维。它既需要在讲授时强调各种媒体的优势与差异化,注重学生某一特定领域能力的培养;又需要让学生掌握融媒体新闻采访能力,增强对不同媒体技术平台的融会贯通与整合互补的技巧。

这种“合”的理念还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在新闻传播领域内的“合”,打通课程之间的关联。如相关专业之间打通,学生通过组团队、完成大作业的方式锻炼自己成为多面手:能写、能摄影摄像、能做后期编辑、能做网站、能出境采访等等。二是在教学中需要渗透进其他人文学科的内容,搭建学科之间的桥梁。新闻学本身涉及了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符号学等众多领域,在讲授时不能仅局限于新闻采访的方法与技巧,需要将更多其他相关人文学科内容引入。因此需要提升学生新闻专业素养、分析与解释社会现象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与理论修养。

三、全媒体理念下“融合新闻采访报道”多元化实践模式

《新闻采访学》课程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我们在教学中逐步开发完善了“老师讲授――学生讨论――拓展研究――实践训练”的互动授课模式。通过学生讨论、分组设计、个人和小组报告、师生互动、实地调查采访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为“课堂――课外――校外”三位一体的建设框架,建构了“融合新闻采访报道”的多元化实践模式。

(一)案例、团队、情境:课堂全媒体教学的构成形式

在新闻采访学的课堂,我们采取分小组的团队教学方式,选择热点新闻事件展开相关练习。第一步,确定选题。如我们已经做过的“美国大选事件”“韩国总统梨花门事件”“双十一购物节现象”“校园网贷现象”“小黄车校园”“大学生微商”等选题。第二步,将学生划分为“平面媒体组”“广播电视组”“网络媒体组”等并做出采访策划。确定采访对象、采访方式,撰写采访提纲,设计调查采访路径等。第三步,由学生和老师共同进入模拟环境,教师模拟示范、学生模拟操作。之后学生自己总结、互评,教师进行指导。第四步,观摩名记者、名栏目对此事件的采访报道,分析对比,找到不足,汇报交流。

(二)引导、分享、自创:课外社交媒体教学的三个维度

将社交媒体融入《新闻采访学》的课程改革,是新闻媒体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QQ教学群、微信、微博、网站、论坛等方式,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前设置议题,学生提前进入学习情境,带着解决问题的目的去听课。同时学生可以从中寻找新闻线索与采访对象,并利用网络查询有关资料。这是利用社交媒体的第一个维度。第二维度可以建立专门的《新闻采访学》课程网站分享资源,内容可包括自学知识、先修课程、学科拓展、案例展示、交流互动、作品观摩等。同时通过Facebook小组、Twitter账户等教学信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将社交平台作为自己实践成果的发表阵地。在学生采访实践中,通过社交软件以图文、视频形式进行直播,上传至相关视频网站。教师可实时监控学生实践的进度,了解其参与程度及理论知识转化程度,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第三维度,指导学生制作手机报、电子杂志、网络专题、微信公众号等,打造融媒体新闻采访的实践平台,将课堂学习与实际操作有机结合。如西北民族大学学生建立的自媒体公众号“媒妁之言”,在学生中间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在建设过程中,加强了学生的新闻采写编评的业务能力,以及版面编排、网页设计、新媒体相关的专业操作技能等。

(三)民族性、联动性、地域性:校外实践的关键因素

1.民族性:熟悉民族地区新闻规律,讲好民族地区中国故事

民族地区急需掌握少数民族语言、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等特殊素质的新闻人才。因此,新闻课程理念改革也需要探索其本土化特色。我们新闻采访课程的校外实践注重结合了少数民族新闻教育的培养目标,强调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提高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熟悉民族地区新闻采访的特殊规律,学会讲好民族地区的中国故事。

民族院校在处理《新闻采访学》课外实践性教学时,更应突出其民族性。选择实践的地点、采访对象、采访主题的确立等都可结合具体的民族性做设计与安排。如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以“甘肃临夏地区伊斯兰文化和民族文化发展研究”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实践活动确定选题为当地民族文化继承与发展情况、少数民族地区如何在现代化教育中保留自身民族特性、探索现代媒介技术对当地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影响等。学生在采访的同时教师采取辅助教学法,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之后学生进行总结,通过社交媒体分享、交流,反思得失。通过采访调查,学生了解到了少数民族宗教文化的传承手段和方式变更,理解了现代媒介如何促进宗教文化继承与传播。

2.联动性:综合不同专业与课程,培养融合新闻人才

除了新闻专业外,《新闻采访学》课程在很多高校的广播电视学、广告学、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主持等专业中也均有开设。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在实践时充分发挥各自的R涤攀疲通过团队合作让学生体会“全媒体”人才素质的要求。实践的成果分别以纪录片、摄影、人物专访、消息、通讯、深度报道、评论、旅游宣传片、广告策划案等不同形式展现,既有影视资料,也有文字内容,并通过互联网上传至网页展示。这种联动的概念一方面体现在实践教学团队成员是由学院不同专业学生构成,这种结构有助于相互间的学习;另一方面,这种实践已经突破了《新闻采访学》一门课程,与其相关的采写编评的课程、广播电视的课程、摄录制作的课程等内容学生都得到了具体的实践。因此,实践最终的成果也是打通各门课程、各个专业的“大作业”成果展示,而这也正是融媒体背景下对综合性人才的最好锻炼机会。

3.地域性: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实践活动的地点与主题除考虑民族性外,还可以考虑地域性特征。如西北民族大学《新闻采访学》课程的实践注重梳理、挖掘甘肃地域文化资源优势,落脚点放在华夏文明的传承和创新,并利用全媒体报道平台进行展示。2016年为纪念《中国的西北角》正式出版80周年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西北民族大学还与四川大学共同组织了“滚滚长江,致敬长征!――‘重走范长江之路’大型新闻教育实践活动”。在四川大学师生完成四川段的新闻实践活动之后,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师生接力甘肃段,奔赴临潭县、卓尼县,追寻范长江先生在甘肃留下的足迹,以真实的田野经历和实际行动,探索新闻教育与实践的结合。这也是《新闻采访学》课程校外实践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新闻学子实地走访过程中,通过网络展示行程中的风土人情,交流采访心得,分享精彩故事,增强了互动性与参与性。

四、结语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新闻教育,一方面需要紧跟新闻事业的发展,适应数字时代的新闻教育变革;另一方面又需要有针对性与特殊性,以利于培养的毕业生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民族新闻事业。融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新闻采访学》课程的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也带来了挑战与机遇。我们应顺应融媒体发展趋势,建构全媒体人才培养思维理念,以培养跨媒体、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推进民族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

注释:

{1}郭菁.探讨网络融合新闻对新闻传播的影响[J].商情,2012(28).

{2}王如一.“融媒体”时代新闻采访教学改革的目标与路径[J].科教文汇,2013(03).

{3}{4}苗伟、王兆屹.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采访教学的创新与探索[J].新闻知识,2013(08).

{5}彭兰.媒介融合方向下的四个关键变革[J].青年记者,2009(4).

新闻采访的教学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新闻采写 实践教学 双师型教师

清华大学教授李希光认为,新闻学是一门实践教育和职业教育,新闻学需要的是实战和实践,在新闻采访写作课堂上,训练的不仅是学生的大脑,还要训练学生寻找故事的嗅觉、观察细节的眼睛、聆听语言和各种声音的耳朵。[1]而长期以来,新闻采访写作课堂面临的问题是灌输式的教学,老师讲,学生记,没有提问,缺少交流,很少布置作业,把双向互动的新闻采写变成单调压抑的静思默听,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批判精神并没有得到充分培养。

就新闻教育而言,其学科的实践性特征和人才培养的实践性指向十分明确,实践性教学是新闻传播学教学的本质要求。对于新闻采写课来说,尤其要强调业务技能的训练和职业经验的传授,以培养学生在报道、写作和编辑方面的实践技能,因此新闻采写课的教学必须更加职业化和专业化。

一、运用“对话式”练习,培养新闻采写实践能力

笔者在新闻采写课中注重将多年的新闻采编实践工作经验与教学紧密结合,经过努力和尝试来贯彻实践教学的理念,强化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比如在课堂中开展新闻会、个人专访、新闻观察、小组讨论等各类实践教学活动,采用“对话式”练习,在提问、倾听、交谈中向学生传递新闻采写要素、新闻价值理念。

1.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开展“新闻会”活动。如在采访课上以一次火灾为例:“今天凌晨6点,你所在城市的一幢大楼发生火灾,现在是早上8点,你正在赶往现场的路上,思考如何来报道。”

首先向学生提出这样几个问题让其思考:需要采访什么人,为什么;第一个想要采访的人是谁,为什么;列出你的采访计划,包括采访对象、采访顺序、采访问题等。第二步,让学生扮演采访者,教师扮演被采访者,一问一答进行现场采访操练,并让学生做好记录。第三步,让学生根据采访记录写出新闻稿件。第四步,师生一起对新闻采访和新闻稿件进行交流讨论。

在交流讨论中,可以通过对话式练习,来帮助学生发现采访和写作中的问题,并启发其去解决这些问题。如可以提出这样一些问题:这个问题是否与采访目的或报道主题相关,是否有针对性、有意义,这是否采访对象有资格回答的问题,你对导语满意吗,你的导语是否抓住最核心的事实,你的导语是否能立即吸引读者,你对你的描写满意吗,你对你的直接引语满意吗,你对你的报道角度满意吗,等等。在听取学生回答时,教师还可以不停向学生提问,帮助学生寻找最有力的词语,挤出生动的细节,挖掘好的直接引语,引导学生将采访中最精彩的场面和细节“挤”出来,让学生明白写新闻就是写人的故事,寻找人的声音和画面,这才是最重要的新闻要素和写作要素。教师应该使学生明白,即使是针对很抽象枯燥的采访话题也要设法找到人性的角度,通过生动的动作、引语等细节,人物的轶事、性格等来加以表现,而这样的内容如果没有教师去引导,学生往往会忽略掉。

第五步,教师进行总结点评,对学生作业提出修改意见,如建议增加新的消息来源,新的报道角度,增加细节和直接引语等,让学生重写作业,学会自我编辑。

通过这样的现场操演和对话练习,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对话中来,吸引到对采访和稿件的分析解剖中来,让教师的问题成为学生的思维模式,启发学生在提问回答中学习采访写作的艺术。这种方法不仅能提升学生的采访写作能力,培养开放独立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而且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反响很好。

2.引导学生进行“传媒观察”活动。分小组布置学生分析媒体新闻,结合媒体定位对其采访、写稿、编辑等进行评价,在课堂上用5分钟来陈述其观点。

比如在“衡阳电影院火灾”的报道案例中,笔者让学生先分析媒体对这场中型火灾的报道文本,然后对学生提问:报道中出现了几个新闻源?新闻源足够吗?有没有缺失重要的采访对象?通过对话式练习,启发学生对媒体报道提出自己的质疑和批评。在“上海静安高层大火”报道分析中,通过对话式练习,让学生针对这次特大火灾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分析各报的报道有什么特点,侧重点有什么不同,并评价各媒体报道的优劣。学生既关注了当前新闻热点,又分析报道特点,提高采写技巧,同时增强新闻敏感,并训练分析事件的思维能力,一举多得。

3.在新闻采写课程中应普遍采用案例教学。案例教学又称为抛锚式教学,“锚”就是一个与实际情境相关的问题,问题一旦确定,这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2]如针对报道中的平衡性原理,笔者选择“邓玉娇案”为“锚”,分析评价各家媒体的报道。对于教师来说,关键一点在于选择确定最新的典型案例,并将案例在上课前发送给学生,在课堂上结合最新的新闻事件,与学生通过对话,共同分析探讨,解剖和练习新闻采访写作的精神和原理。由于寓抽象枯燥的理论于鲜活的新闻事件之中,学生印象深,兴趣浓,自然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

4.利用系刊、系报、系网站等平台,指导学生记者进行选题策划、新闻采写、版面设计等,培养提升他们的实践技能。国内外一些知名的新闻院校都非常重视学生实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如清华大学新闻采访写作课的“大篷车课堂”,近年来完成了楼兰古国、内蒙古额尔齐纳黑水城、乌苏里江珍宝岛等一系列走在路上的新闻采访实践课。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是国际知名新闻传播院系之一,笔者在该学院参加培训时了解到,该学院开设了一门“传媒工作坊”的本科生课程,在大二、大三的两年时间里每学期都有两个学分,所有学生必须参与策划制作杂志、报纸、电视等,由有丰富媒体实践经验的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新闻制作任务,制作出来的报纸面向社会发放四千份,电视片则上传到传理学院专门的视频点播平台。学生每个月要完成至少一个任务,由大三学生策划和主导,大二学生参与报道,两学年内要求学生掌握新老媒体的新闻制作流程,对提升学生的新闻实践能力有很大帮助。另外,该学校还组织一些课外实践活动,比如普立策新闻奖得主工作坊、暑期实习计划、海外交流团、赴北京采访奥运会、到台湾选举实地采访等等。

地方高校没有资金、人力来从事这样大规模、远距离的实地采访,但是利用学校和院系自办的报纸、杂志、电视台、网站等平台,同样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新闻采写活动,在师生共同制作新闻的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自然得到大大提升。

二、拓宽培养途径,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笔者认为,新闻采写课程的改革,关键还在于新闻教育理念的变革和“双师型”教师的培育。

当前新闻传播学教育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科研往往也不是为解决新闻传播的现实问题,而是为研究而研究,研究的选题越来越狭窄,离现实越来越远,以至于新闻学教学和科研与新闻实务界越来越不相干。因此从教育理念上,新闻教育需要实现一系列转变: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倡导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以学历为中心转变为学历与能力并重,培养素质全面的教师;以理论为中心转变为理论与实践结合,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育。[3]

具体来说,能不能培养既具有理论基础又有实际动手能力,既“上手快”又“有后劲”的学生,其中关键又在于能否建立既具备扎实的新闻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新闻专业实践能力和媒体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1.推行激励机制,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制度。对于地方高校来说,必须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双师型”教师的激励政策,鼓励教师在媒体兼职,担任与新闻业务相关的工作,并使“双师型”教师在职称晋升、教育培训、工资津贴等方面进行倾斜,对于成绩优秀的给予一定奖励,这样才能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建立起“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制度,如考核评价、培训教育等制度,更好地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素质。

2.拓宽培养途径,联合办学构建“双师”培养平台。走出学校,走上社会,与媒体、广告公司等联办新闻传播教育,是目前可行的办法,也是国外新闻教育的成功案例。媒体最大的优势是实践,拥有新闻实践人才和成功的新闻实践案例。学校缺少的是有实践经验的人才,而媒体缺少和不足的是学术和理论环境,媒体和学校二者互补互动,学生可更好地发展和随时参与实践,这对教师和学生都大有益处。因此能否成功地开展与媒体等机构的深度合作,这是决定“双师型”教师培育成败的重要一环。

新闻采写课的实践性非常强,一方面,可以采用“高校教师+媒体从业者”的模式,引进媒体资深从业人员直接参与课堂教学。来自一线的新闻工作者具备扎实的业务技能,积累了大量的实际经验和教训,以及长期养成的职业敏感、职业习惯、职业道德等职业修养,对于新闻学子而言,无疑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现实的学习价值。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媒体作为实习再教育平台,选派青年教师到新闻媒体参加实践活动,提升新闻实践技能。前期可选派教师参与媒体的新闻采写、新闻编辑等,中后期可参与媒体的专题策划、栏目策划、改版等。

3.可以加强与媒体的深度合作,积极吸收媒体实践经验作为新闻采写课等新闻专业骨干课程教学内容的补充。比如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与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加强合作,根据学科体系和教学要求,主动开出一些专题性课程如经济深度报道、时政报道等,聘请有经验的媒体人员到学校授课;也可以组成教学项目组,由学校教师与媒体人员合作,共写教案,共同备课,合作讲课;还可以吸取媒体经验,有效开展案例教学。新闻教育需要鲜活的案例,当前的新闻教学缺少对案例的全面掌握和审视,尤其缺少对关键环节的了解,难以进行深入的专业化分析,将媒体的成功失败案例引入教学,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4]

4.可以开展科研合作攻关。在科研活动中,地方新闻院系可以更多地关注地方媒体的生存状态,对他们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调研分析,致力于解决其现实存在的难题,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自身的新闻素养和对媒体的认识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希光主编.新闻教育未来之路.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41.

[2]李希光主编.新闻教育未来之路.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49.

[3]周琳.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及途径.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5.

新闻采访的教学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媒体融合;新闻采访与写作;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1)35-0116-03

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媒介融合已经成了世界传播业发展的新趋势。正如国际媒体创新顾问团的奠基人吉勒所说:“媒体分化已经成为过去式,数字化融合才是现在进行时,而复合式多媒体将是未来的发展发向。”媒介融合,包括“技术网络化、产品多媒体化、业务融合化、市场一体化、组织整合化、最终体现出来的是媒介产业融合”。[1]这种融合,使不同类型的媒介结合,形成一种不同于传统的、单一的、独立的媒体的媒体共生体。在我国,与世界潮流相响应,一大批跨媒介新闻集团不断涌现,新闻信息产品制作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在信息渠道传播多元化的形势下,把媒体传播终端有效地结合起来,实现信息的批量处理与资源共享,制作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通过传统媒体平台(报纸、广播、电视等)及新兴媒体平台(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传播给受众。

媒介融合的大趋势,为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挑战。一方面,据统计,全国900所高职院校有三分之一开设了采编与制作专业。而长期以来,传统媒体对从业人员的高学历、高起点要求,把大量高职新闻专业的毕业生拒之门外。媒介融合趋势下,对熟练掌握媒体技术手段新闻一线采编人员的需求增大,新的信息平台(如手机报、移动电视、官方微博)的搭建、新的新闻一线工种(如背包记者等)的涌现等,都拓宽了高职院校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渠道。

另一方面,在媒介融合时代,新闻媒体大都拥有多种信息平台,改变了新闻工作者单线作战的工作方式,打破了了新闻从业者的媒体专业分工界限。全媒体的生产方式也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跨媒体、全能型应用人才将成为新闻媒体人才需要的主流。这种全能型人才并不一定要身兼数职、精通每种新闻工种,而应具备“一种全媒体的思维方式,使他们面对一个新闻题材时可以很快做出判断与选择,规划出用多种媒体手段进行报道的方案。”[2]重大的题材的多媒体与全媒体报道,需要新闻采制团队分工与合作。所以,要求拥有多媒体技能的新闻从业者了解在一个大报道架构下,自己具体的工作任务和需承担的具体的工作职责。对新闻从业者来说,应既熟悉全媒体报道流程,又有某一具体媒体信息技术专长。复杂的新媒体传播形势(如信息更自由、传播者和受众身份的互换)、对新闻从业者的社会责任感及信息的分析、判断、重新组合的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

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这一精神指引下,高职院校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教育应为新闻工作一线提供高技能人才,这种人才所拥有的高技能应适应全媒体工作的具体要求。为此,高职新闻专业教育势必在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师资配备等方面作出相应的变革。如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一直定位于培养广播电视新闻采编人员。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应调整为培养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信息分析处理能力及全媒体意识、适应多媒体工作、能熟练运用多种新闻采编技术工具又具有某一媒体技术专长的人才。

《新闻采访与写作》作为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采访与写作这两项基本新闻业务技能,为适应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多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

一、教学目标:全媒体采编能力与全媒体思维能力的提升

《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一直将教学目标定位于培养学生新闻采访与写作的能力,特别是利用广播电视技术手段完成新闻采写任务的能力。为适应媒介融合这一大趋势以及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也应作出相应的变革,具体而言,包括总目标和分目标两个层次。

1.总目标

应立足于培养学生全媒体采编及全媒体综合思维等能力。

2.分目标

包括采写基础能力目标、多媒体采写能力目标、全媒体综合能力目标三个方面。

第一,采写基础能力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常规新闻采写的技巧,如采访中的策划技巧、现场提问的方式方法、现场观察的方法等;新闻写作中的常用文体如消息等的写作方法与技巧。这一目标的实现,将为多媒体采写能力的提升打下基础。

第二,全媒体采写能力目标:培养和提升学生多种媒体新闻采访与写作的能力。通过教学,让学生不仅掌握报纸文字新闻、图片新闻、广播音响新闻、电视新闻等主要报道形式的特殊要求及采写技能,更要让学生胜任新媒体新闻文体的采写,如网络新闻中的标题设计、微新闻的采写。

第三,全媒体综合能力目标:全面提升学生全媒体思维的综合能力,如利用网络平台搜集新闻线索的能力,微博等新媒体平台的新闻价值判断能力、新闻舆论分析及引导能力,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对新旧媒体海量的信息和素材进行分析、判断、处理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基于全媒体的高渗透性

要实现《新闻采访与写作》课提升学生全媒体采编能力及全媒体思维能力的教学目标,在教学内容上也应进行全方面位的更新,改变一本教材统领整门课程教学内容的现状。目前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专业课程教材多选取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的《新闻采访实务》(赵全章编著)及《新闻写作》(吴良勤、李展编著),这两本教材在编写上都以一般新闻采写技能作为线索,不仅内容较为扁平单一,而且所选取的实例也较为陈旧。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这两本教材作为实现采写基础能力目标的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应注重多媒体研究课程、多种媒体技术课程内容及多学科内容的交叉与渗透。

1.渗透多媒体研究课程

为了使学生掌握不同的新闻媒介的特性,在新闻采写教学内容中应融合渗透新闻媒体研究相关课程,如广播电视概论、网络新闻学等。如在消息写作这一环节,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般文字消息的写作,更应穿插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特性及其消息写作特殊文件的相关教学内容。

2.渗透多种媒体技术应用课程内容

为全方位地提升学生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进行采写能力,可在新闻采写教学中融会贯通其他媒体技术课程,如新闻摄影、新闻摄像、新闻播音、非线性编辑、网页制作等。

3.渗透其它人文学科的教学内容

媒介融合的大环境下,新闻工作者应具备更高的信息分析处理能力,来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在新闻采写教学中,教学内容不仅仅拘泥于新闻采写一点,而应发挥新闻教学内容的幅射作用,可以引入传播学、舆论法、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美学等人文学科的教学内容,全方位提升学生新闻专业素养,引导学生从全局的高度关照社会现实。

三、教学方式:基于媒体联动的高参与性

《新闻采访与写作》重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早有专家提出,在教学手段与方法上,首先应该突破传统的授受型教学模式,引入实例教学法、模拟情境教学等,让学生充分参与采写实践。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为实现新闻采写课程新闻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也应引入全新的理念并灵活运用。

1.全媒体采写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新闻采写教学的常规武器。“案例教学是以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和前沿性的案例为教材,在教师指导下,运用多种方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对案例提供的客观事实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作出判断和决策的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3]

在新闻采写课程中引入案例教学,一般都是在不同的教学环节引入孤立单一的的新闻采写实例作为样本。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应选取全媒体联动的重大新闻采写范例,并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让学生展开比较并互动讨论,深刻理解不同类型媒体对同一报道题材的特殊采写规律。在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除了引领学生从媒体特性分析案例外,还可以选取不同题材类型的案例,让学生运用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知识进行分析,达到与人文学科内容的融会贯通。

2.全媒体采写实践活动

新闻采写教学要组织实践训练,让学生亲身参与采访写作过程,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并能提高他们处理分析信息的能力。可以开设多媒体新闻采写模拟情景课堂,将最新的热门新闻事件作为特定情景,在课堂上指导学生策划采写方案,写作文字记者、广播记者、电视记者、网络媒体记者各自的采写提纲,并以模拟整个采写过程。还可以设计多媒体新闻专项采写训练,指学生分组合作完成。在教学内容进行的过程中要结合实际,如可以高职院校的艺术节、足球赛等活动,或以当前社会热门事件或话题作为采写任务,让学生组成多媒体报道小组,合作完成文字新闻、广播新闻、电视新闻、网络新闻的采写。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手段演示学生作业成果,并开展深入的讨论讲评。这种实践活动,完全模拟新闻媒体的多媒体报道运作方式,学生在小组合作采访报道活动中,既能熟悉多媒体信息平台的整体策划、分工配合的工作方式,又能各司其职、找到自己所擅长的媒体技术作为突破口。更重要的是,学生将调动多种学科知识、通过多种信息获取方式,完成特定的采写任务,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将得到全面提升。

四、课堂延伸:创建多媒体教学辅助平台

由于新闻采写专业课程的特殊性,仅凭课堂教学有限的时间,难以完成提升学生全多方面能力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利用校内外多媒体教学辅助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全真实践练习的机会。

1.创建多媒体教学实验平台

“在新技术条件下,教学实践平台的建设已经不是传统概念中的独立的实验室建设,而是拥有多种专业功能、多种使用目标的融合性实验教学和实习教学平台的构建。这种多功能、跨媒体、可融合的教学平台是今天新闻教育依托的设施基础。”[3]在多媒体教学平台的构建中,美国密苏里大学及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新闻传播实验中心是成功的典范。

高职院校由于受资金等方面的限制,在教学多媒体平台的创建上不能完全和国内外一流大学看齐,但仍可以利用现有的条件,盘活校内外资源,打造体现自身办学特色的多媒体实验室。可以完善新闻演播室、摄像实验室、录音室、非线性编辑室等原有实验室的设施,并将这些实验室的资源进行整合,打造为一体化统一管理的的多媒体实验平台,为学生采写小组完成多媒体新闻报道任务提供技术支持。实验室的设施并不一定要最昂贵的、最先进的,只要能完成基本采制任务即可。并鼓励学生自主购买小型、较廉价的音视频采集设备,如录音笔、微单相机、小型DV等,把多媒体新闻的采制变为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常态。并鼓励学生开通博客、微客等,不仅可以让他们关注热门新闻事件,寻找新的新闻线索、发现新闻及新的报道角度,并能鼓励学生利用这些平台自己采集的新闻,使他们提前进入多媒体新闻实践。

2.打造校园多媒体新闻中心

还可将高职学院原有校园媒体平台,如院报、校园广播站、校园电视台、校园网站、官方微博等合并改造为统一的校园新闻多媒体中心,模仿成熟的多媒体集团建立新闻采访中心、编辑中心、中心等部门,形成多渠道、各部门协同工作机制,统一采集校园新闻。这一平台的建立,不仅可以成为学校对内对外传播信息、宣传形象的窗口,更能成为学生在校园内进行多媒体新闻采写实践的基地。

3.拓展校外多媒体实训基地

充分发挥高职院校“校企一体”的办学特点。可与本地新闻媒体合作,建立多媒体新闻社会实训基地。组织学生到这些实训基地参考,加深多媒体联合协作新闻报道流程的认识。并可推荐学生利用课余实习,亲身参与多媒体新闻的采写工作,在实践工作中锻炼、提升自己的能力。

媒介融合的趋势带来新闻传播的大变革,需要高职院校新闻专业教育进行全方位的调整与改革。《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的教学改革并不是孤立的,必须有新闻专业教学总体统筹安排和多种教学条件的支持。如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拓展,需要增加计划授课时数。多媒体新闻实践教学的开展,需要加大对实验技术设备的投入,全方位的教学改革更是在呼唤既有理论深度、又具备多媒体操作能力的高水平师资。

参考文献:

[1]王珏,黄昌林.深度融合中新闻报道的形态变化[J].新闻战线,2009,(02).

[2]彭兰.媒介融合方向下的四个关键变革[J].青年记者,2009,(04).

新闻采访的教学设计范文第5篇

  早在1995年,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尼葛洛庞帝就指出:计算机离开了装有空调的大房子,挪进了书房,放到了办公桌上,现在又http://跑到我们的膝盖上和衣兜里。事实正是如此,现在,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互联网络传播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对新闻学专业的教育,产生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影响。在这里,我主要从网络传播对学生素质方面的要求来讨论新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问题。

1.基于新媒体运用能力提升的课程设置

网络时代的新闻产品从生产到传输的全过程,都将实现全程电脑化。记者无论是在新闻事件现场,还是在办公室或家中采访,都离不开电脑、网络、多媒体。编辑则通过媒介机构的内部网络调阅记者发回的稿件和图片等资料,编辑、送审或签发稿件,通过互联网络进行全国性或全球性的资料查询,甚至临时性的补充采访。报纸、杂志的出版发行,广播、电视等的编排、播出、传送等也主要是在电脑、网络上进行。这就要求新闻学专业的大学生不仅具有关于电脑、网络、多媒体的硬、软件基础知识,而且要能熟练运用文字处理、表格处理、图形图像处理直至音频文本和视频文本的处理能力。

为了使学生具备以上技术水平,国外的传播教育研究者认为:新闻院系学生的网络教育应该包括以下教程:“网络搜索工具”(web search tools),通过这门课程使学生学会利用不同的搜索引擎研究不同专题;“网络新闻资源”(journalism resources),让学生了解因特网上的记者专用的各类信息资源站点;“网络新闻组和论坛”(usenet group & listservs),让学生学会利用网络新闻组和论坛获取新闻信息。“因特网指导”(internet help),向学生传授因特网、万维网、超文本标识语言(html)、网络出版等方面的知识。

借鉴国外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们建议在现在的新闻学专业加设或强化以下课程:

“计算机导论”,旨在使学生对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有所了解。“文字信息处理”,让学生了解办公自动化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熟练掌握文档处理、表格和演示文稿处理的基本技能和常用操作。“电脑美术设计”,让学生了解photoshop、3dsmax的功能及图像基础知识,保证他们能够熟练运用文件工具、编辑工具、图像工具、图层工具、选择工具和滤镜工具来进行电脑美术设计。“多媒体制作”,让学生了解非线性编辑的基础知识,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当学会使用premiere6进行多媒体视频、音频文件的采集(从摄像机、录像机、数码相机等设备中采集素材),用premiere6进行素材的剪辑、字幕的添加、音频文件的添加、特技的添加合成,并最终制作出成功的影视作品。“新闻网页设计”,通过讲授flash和dream weaver,使学生掌握新闻网页的页面设计和网格动画的做作技巧,保证学生具有独立制作高级新闻网页的能力。“数据库基础”,让学生了解有关数据库的基本理论。

2.基于新媒体专业能力提升的课程设置

网络时代的新闻采访和编辑与传统媒介无疑具有重大差异。除此之外,还必须注意到,利用网络进行新闻评价、深度报道、传者与受众的互动等方面,也与传统媒体时代有所区别。在传播过程中,要善于运用数字式交互技术,尽可能与受众进行直接的对话和沟通。在传播结束后,还要密切注意受众的信息反馈,以便为今后的传播工作提供参考。值得一提的是,网络时代新闻学专业的大学生还应当具备较强的英语读写译的能力。英语是目前互联网络应用最广泛的语种,要想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和网络技术,媒介工作者就必须能熟练地用英语查询和阅读网上资源,用英语在网上进行环球语音和可视采访,用英语写作、报道、发电子邮件。这种能力对网络时代的新闻从业人员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帮助大学生具备以上专业素质,建议学校开设以下课程:“中西文化概论”、“文学欣赏”、“中国文学”、“西方文学”、“公共关系学”、“社会调查”、“社会学概论”、“社会心理学”、“消费者行为学”、“策划学原理”、“舆论学原理”、“政治学原理”和“社会心理学”,这些课程的开设,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政治学、社会学舆论学、文化学、心理学、调查学、策划学和中西文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保证学生有广阔的专业知识背景。

“写作学原理”、“新闻学原理”、“广播电视新闻学”、“新闻采访学”、“新闻编辑学”、“新闻评论”、“新闻写作”、“新闻心理学”、“新闻摄影学”、“影视摄像与编辑”、“媒介经营管

转贴于 http://

理”、“中国新闻事业史”和“外国新闻事业史”,这些课程是任何时代新闻学专业大学生所必须学习的核心课程,学习这些课程,使学生具备新闻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如新闻采访、新闻编辑、新闻报道、新闻评论、新闻调http://查等方面的能力。

“网络传播原理与应用”,这门课程以人类的网络传播活动为研究对象,主要概述网络新闻传播的发展历史、专业机构、传播结构、传播环境、传播特点、网络媒介的管理等基础理论与网络新闻的采编等实务。开设这门功课,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网络新闻传播的理论知识,初步具备网络新闻业务实践的基本能力,从而拥有对网络新闻的相关实际问题综合分析与动手解决的基本素质。

“网络新闻采访学”,结合新闻采访的基本理论,着重探讨网络条件下的新闻采访实践。通过学习这门课程,使学生能够独立利用网络进行在线聊天、收发电子邮件、进行网上游览等方式寻找新闻源,利用网络中的新闻组、电子小组、电子资料库搜寻背景资料,利用摄像头、话筒等辅助设备进行网络采访,并利用采访到的素材,进行网络新闻的写作。

“网络新闻编辑学”,结合新闻编辑的基本理论与实践,着重学习网络媒体的新闻编辑知识,使学生对网络媒体的结构和编排、图文编辑、影音编辑、互动性的设计和管理(如bbs设计管理、聊天室设计管理、网上调查)等有深刻的认识。

“网络新闻策划学”,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网络新闻策划的基本理论与实践。

“网络新闻专业英语”,在学习好大学英语的基础上,应当增设《网络新闻专业英语》的课程,使学生能够利用英语来更好地驾驭网络媒体,并提高他们利用英语阅读、翻译、写作、报道、评价网络新闻的能力。

3.基于新媒体批评能力提升的课程设置

这是网络时代新闻专业大学生所必须具备的政治、法律和道德素质。尽管网络时代的信息传播带来了公开化、多样化等特点,也不可避免地出现合法性、真实性、可信性等问题。这就要求网络媒介的工作者在摘编、发布相关信息时,不仅需要专业的知识和专门的时间,更需要较高的政策理论素养、法律素养和道德素养。要具备这种验证、过滤网上信息的能力,保证自己摘编和发布的信息真实、合法、有效,就应当在大学里开设以下课程:

“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教程”,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论著的讲解,使学生基本掌握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新闻理论及其实践以及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新闻思想。这是指导一切新闻工作的总纲。

“党的新闻理论与政策”,通过讲解中国共产党的新闻理论与政策的演变、发展轨迹,使学生重点掌握新时代党的新闻政策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