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文2篇

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文2篇

第一篇

一、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是准确把握舆论导向的基础

(一)坚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

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不难看出,它和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主席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华文化,必须继承发扬中华文化重要的精神特质。”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它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这种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的精神支撑,也将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我们应当对此有充分的自信,也应当把中华传统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去继承和升华。当然,我们在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要注意把弘扬传统文化和发展现代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近年来涌现出的一些时代楷模,不管是九十多岁仍坚守在手术台上为群众解除病痛的老军医吴孟超,还是为实现中国航天梦想而鞠躬尽瘁的中年精英罗阳,乃至在高考途中勇斗歹徒的青年学生柳艳兵……他们身上无不闪耀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光芒,同时又具有时代烙印。这正是需要我们媒体人去深入发现和传扬的。

(二)坚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系统学习和运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上层建筑领域的道德规范,只有扎根适合的土壤,才会不断吸收养分而茁壮成长。反之,离开了适宜的土壤,则可能“橘生淮北则为枳”。比如我们在学习和报道有关政治民主的问题时,必须弄明白,在中国这块土地上,什么样的民主制度最适合中国国情。评价一个国家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的、有效的,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看全体人民是否享有依法治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畅通表达利益要求、有效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以及国家决策能否实现科学化、民主化。我国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好制度,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我们可以借鉴国外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绝不能放弃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什么国际标准,我们也不用向谁看齐。再比如对于“自由”的理解。随着我国民主法治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中有了越来越多的自由,但在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的、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我们不允许非法持有枪支、不允许打着宗教自由的旗号进行宗教极端活动,当然也不会接受有人打着“人权”的旗号对我们说三道四。用科学理论武装人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首要任务。媒体及媒体人如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理解不深、领会不透、掌握不准,就等于手中没有武器,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这个首要任务就会变成一句空话。因此,作为新闻工作者一定要坚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系统学习,要多学一些,学深一些,用自己的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示范群众学,帮助群众懂,引导群众信,带动群众用。只有这样,才能在多元中求主导,在多样中成主体,在多变中争主流,才能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进而统一人们的思想。

(三)坚守为社会凝聚和传递正能量的责任感

当前,我们正处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关键时期,在这伟大的历史时代,为社会发现、聚集、传播、放大正能量是媒体和媒体人光荣而艰巨的责任。在这方面,许多媒体做了有益的努力和探索。如中央电视台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寻找最美乡村教师”等活动,以及在“走基层”栏目中开展的多种调查活动等等,都让受众从具体典型中深刻理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使受众既感到亲切,又受到教育和鼓舞。但是也必须看到,仍有一些新闻媒体和媒体人喜欢浮在会议上报道领导活动,而不愿深入到基层发现、报道群众中的典型人和事;有的偏重电视的娱乐功能而不重视新闻报道;有的热衷于搞轰轰烈烈的评选比赛活动;还有的挖空心思搞名人的私生活报道。这些报道,不符合大多数受众的需求,有的只是为了契合少数人的猎奇心和低级趣味,不但不能为社会提供奋发向上的正能量,反而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二、和谐统一舆论导向和新闻规律,是提高新闻报道质量、满足群众视听需求的保证

新闻报道属于意识形态、上层建筑中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它首先要讲政治取向即舆论导向。导向是新闻的魂。如果没有灵魂,新闻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同时,新闻又有自身的规律,按新闻规律办事,讲究报道艺术,才能使新闻更新、更活、更贴近生活。所以,广播电视首先要有导向观念,同时也要尊重新闻规律。舆论导向和新闻规律和谐统一,才能取得新闻报道的最佳效果,成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好载体之一。新闻传播的规律主要包括真实性、客观性、时效性、透明性、平衡性等。这同我们党倡导的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目标是一致的。“按新闻传播规律办事”的提倡与践行使新闻回到了它的本源,也为新闻吹进一股清新之风,新闻不新、套话空话连篇的局面得到了改变。2008年我国多家媒体对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报道之所以受到国内外的好评,就是因为它做到了报道的及时、透明、公开、充分,尊重了受众的知情权。这种良性的互动源于一个起点,即信息公开。而信息公开的起点,即是对新闻传播规律的尊重与践行。我们在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和按新闻传播规律办事方面迈出了可喜的步伐,那么还应在哪些方面做更大的努力呢?笔者提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把身子沉下去,把触角扎进去,为受众提供鲜活、生动的新闻信息

人民群众中蕴含着丰富的新闻素材,媒体人只有深入下去,贴近他们,才能发现、挖掘出鲜活的闪耀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和事。试想,如果记者没有深入广西的深山,怎么可能报道出那么感人的索道医生邓前维;如果记者没有深入江苏的海防小岛,怎么会有守岛28年的王继才、王士花夫妇的新闻;如果记者没有深入基层,怎么可能将高考学子柳艳兵勇斗歹徒的事迹在几小时后传遍祖国大江南北……可见,做到信息公开,满足人民的知情权,不仅要靠政府,更要靠媒体人的参与、推动。现在许多媒体都开设了《走基层》专栏或专题,这对鼓励记者深入基层,提高报道质量无疑是一件好事。但反过来想,又不能不说是一种无奈之举。它说明我们提倡了多年的深入基层仍然任重道远。什么时候到了不再举“走基层”牌子的时候,才说明我们在这方面真的有成果了。

(二)加强新闻评论,提升媒体高度,用思想和观点去影响受众

新闻报道一是传播信息,二是传播观点。在当今时代,信息本身不再是稀缺资源,而解读信息则成了争取受众的强磁场。可以说,如今的新闻竞争已进入观点时代、评论时代。正如中国传媒大学胡智锋教授所说的:“电视评论可能是最容易塑造媒体形象和使媒体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就全国情况来看,新闻评论存在少、庸、死的状况。“少”指省、市台评论节目少,尤其是市台,几乎没有评论节目。“庸”指平庸,评论不痛不痒,缺少对现实问题的针对性,缺少对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解析,也缺少批判精神和建设性的方向。“死”指评论形式呆板,说的是官话、套话,有的甚至是从领导的讲话中摘录拼凑成的,没有哲理上的分析,没有循循善诱的引导,也没有发挥广播电视语言交流和人际交流的优势。好的评论应当高扬社会主义理想,但又不能超越现实,既充满激情又不失理性。应把评论办成群言堂,让群众有表达观点的平台,这样才能更好发挥主流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同时提升媒体的品位和档次。

(三)不断创新新闻传播形式,增强新闻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当今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我们必须紧跟时代步伐,抢占传播阵地,用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媒体的信息和观点,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收到更好的效果。许多媒体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比如中央电视台相继推出的“家风是什么”“时间都去哪儿了”“奖章背后的故事”等特别报道,采用大家谈的方式,不断深化主题,即使没被采访的人,也会跟着这种讨论认真思考问题,收到了很好的启迪效果。再比如,从中央到省台都增加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容的公益广告,如辽宁卫视利用黄金时段开辟“辽宁好人”专题,每天介绍一两位时代楷模,言简意赅,声情并茂,给受众留下了深刻印象。相对而言,地方台的创新尚显不足,多半是跟着中央媒体走,央视评“中国好人”,地方就评“某某好人”;央视搞“寻找最美xx”,地方台则在各自范围寻找。当然,由于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地方媒体在节目创新方面会有许多困难,我们希望的是不比大,只比有特点,真正形成百花齐放的精彩局面。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广播电视媒体有责任承担起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任。通过我们的努力,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认同,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理念走入生活,真正接上“地气”,变得可亲、可信、可学,从而带动广大民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认同并积极践行。

作者:朱宏伟单位:辽宁省抚顺广播电视台

第二篇

一、把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长效机制作为基本任务

(一)要着力构建“融入”机制

价值观是人们认定事物、辨别是非的一种思维或取向,视而难见却又处处可察。价值观存在于人的日常生活、职业规划、行为抉择等成长发展的各个环节中,只可意会,很难言传,更难量化。同时,它又扎根于人的观念和行为范畴里,像空气一样无时不存、无处不在。所以,价值观的培育践行要体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高等教育全过程,蕴涵在人才培养各环节,覆盖到所有学校和全体师生,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生活情景和校园氛围,使之成为广大师生日常生活的基本遵循,从而达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教育效果。价值观的宣传教育要实现有效“融入”,要以建立可用管用好用的长效机制为目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要求融入教育教学,形成各级学校有机衔接的课程教材和教育教学体系。融入社会实践,形成政府、学校、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实践育人模式。融入文化育人,形成涵养优秀传统文化和校园文化品牌的培育机制。融入作风建设,形成干部教师身正为范、以上率下的示范引领机制。

(二)要综合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增强法治意识、坚持法治理念、运用法治手段

是新形势下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根本要求,也是持续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保障。要充分发挥法律规范的约束和导向作用。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任何一项工作的持续推进,都必须依靠一整套法规来调整和维系,都必须要依靠一套制度来约束和保障。要坚持正确的政策导向,切实做好有关法规、制度的设计、制订和完善工作,使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等各方面的政策措施和制度安排都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使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鼓励,使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象受到制约。要通过科学的法治实践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规律,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完善学校规章制度,优化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完善教师管理规定、学生守则公约等师生行为准则,建立诚信档案,加大对失信行为的约束和惩戒力度,健全礼仪制度,强化仪式、典礼庄严感和教育意义,推动形成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治理环境和制度安排。

二、把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细落小落实作为重要目标

(一)要增强针对性,加强分类指导

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和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在不同专业、不同年龄的师生群体有不同的体现、不同的重点。要根据对象、内容、条件、环境的特征和变化,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为师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师生的自觉行动。对于青年学生,要按照提出的“勤学、修德、明辨、笃实”要求,积极探索通过道德实践活动、学雷锋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教育引导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刻苦学习、明辨是非、求真务实、成才报国。对于党员干部,要按照提出的“三严三实”的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巩固深化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重要着力点,推动高校各级党员干部带头坚守正道、弘扬正气,努力改进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努力改进学风、文风、校风。对于广大教师,要按照总书记提出的“四有标准”,贯彻落实好关于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创新师德教育,加强师德宣传、健全师德考核、强化师德监督、注重师德激励、严格师德惩处,引导广大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二)要提高实效性,聚焦生活细节

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琐琐碎碎往往折射出一个人思想的深度和道德的高度。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要从细节、从小事上不断改进和完善。要坚持防微杜渐。“不虑于微,始成大患;不防于小,终亏大德”,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如果不拘小节,放任自流,日积月累,就会导致整个价值观的扭曲乃至道德的沦丧。党中央提出的八项规定和一系列廉政新规,管住了干部工作、生活的细微“小节”,全党全社会的风气就为之一新,人民群众衷心拥护。这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各地各高校设计的制度红线,也要立足于“补小洞”,“防大漏”,及时检视细枝末节,防范小积弊拖成大问题。教育广大师生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要注重习惯养成。正所谓“优秀是一种习惯”,青年学生立志成才报国,练就过硬本领,就是对爱国、敬业价值观的诠释;养成独立自主完成每一次考试,每一篇论文的习惯,养成亲力亲为实现每一个承诺的习惯,就是对诚信价值观的代言;生活学习中养成互帮互助、扶弱济贫的习惯,传递的就是友善价值观的暖流。要学习身边榜样。一种价值观只有具备了人格化、形象化、具象化的形式,才能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致力于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用身边人影响身边事,发挥榜样人物的示范引领作用,让师生学有榜样,比有参照。要通过深入开展教书育人楷模、辅导员年度人物、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等特色的品牌活动,大力挖掘校园好人好事,培育选树一批信得过、看得懂、学得到的先进典型,并广泛宣传他们可亲可信可学可鉴的先进事迹,激发广大师生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高度热情。

三、把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养作为关键举措

(一)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

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富的滋养和沃土,使中华文明绵延几千年而未曾中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重视文化传承。当前,文化传承中还存在一些需要大家重视的问题,比如在内容上简单复古,不加区分,把糟粕也一并拿来;在形式上简单复制,以为穿上汉服,带上冠帽,就是复兴传统文化;在宣传上打着弘扬的旗号戏说篡改,宣扬腐朽,甚至有人借机宣扬。文化复兴不是简单的文化复古。我们要深入实施《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研究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基本要素和实现形式,进一步明确学生要学什么,我们要教什么,让传统文化教育有规可依,有章可循。要创新丰富载体。文化传承离不开有效的载体,过去的评书、地方戏、小人书、连环画故事性强、通俗易懂,很好地发挥了传统文化教育作用。老百姓通过听《杨家将》、《岳飞传》等评书,对忠义报国的思想耳熟能详。即便没读过书的人,通过这些渠道也都知道百善孝为先的道理。所以,我们在日常教育管理中要结合学校地缘优势和历史、文化、革命传统,通过创作推广诗词、小说、电影等集思想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文化产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提升广大师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体察和精神共鸣。

(二)要大力繁荣校园文化

社会实践、主题宣讲、文艺演出等校园文化形式是学生喜闻乐见、深度参与的文化平台,也是开展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载体。要创新校园文化品牌。优秀的校园文化品牌是学校的“文化名片”,能够生动诠释学校的历史内涵和文化传统,彰显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精神风采。要充分挖掘和发挥校风校训的育人内涵、育人作用,形成文化育人的浓郁氛围。要广泛动员广大师生结合自身经历,以文字、图片、视频、动漫、微电影等方式表达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感悟,积极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言,要推动“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与信仰对话”、“与人生对话”、“彩虹人生”、“文明风采”等校园文化品牌活动长期化开展。要着力发展校园文艺。继续抓好高雅艺术进校园、全国大中小学生艺术展演等活动,不断提升活动的审美和人文品质,使之成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阵地。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起来、动起来,激发师生原创能力,编排一批以爱国将领、革命英雄、科学先驱、道德模范、敬业典型、公益标兵等为原型的歌舞剧、音乐剧、话剧。创作一批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歌曲、舞蹈、戏曲、相声、小品等文艺作品,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文化作品资源库。

四、把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宣传作为有力支撑

当前高校理论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已经很多,也推出一大批成果,但总体看来,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还不够,理论成果还未能转化为实践效果。所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研究,要聚焦研究方向。组织专家学者重点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脉络、核心要素、精神实质和实现路径开展研究,形成符合学校特色、文化传统和师生实际的培育理念、工作思路和践行机制,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实施纲要。要形成研究合力。充分发挥党政干部、专业教师、辅导员和学生等几支队伍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整合研究资源、凝聚研究力量,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动力系统、激励机制和实践模式。要设立研究专项,在教育部和各地各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和项目中设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研究专项,重点支持相关课题研究、学术研讨、著作出版,推动成果转化,为工作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和指导。

作者:杜玉波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