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文学经典与英语教育

文学经典与英语教育

文学经典与外语学习

教育部十分清楚地确定了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⑤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2008:1)可见,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大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至少能“用英语有效地”交际,提高“综合文化素养”。教学经验反复证明,在促进英语学习者有效交流、提高综合文化素养的众多办法之中,学习英语文学经典,是其中最有效的途径。国内外英语教育专家多力主此举。ThomasRendall教授已任北京大学英语系外国专家7年,不仅自身学养深厚,博古通今,更有北京、澳门、加拿大两国三地大学英语教育、管理的丰富经验,既熟悉英语为母语的教学,又熟悉英语为外语的教学。谈到英语文学经典之于我国的大学英语教育(含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Rendall教授认为,“学习文学经典作品至少有3点益处”:(1)文学作品情节曲折、人物鲜明,能激发学习动机;(2)经典文学作品本身即负载了所在文化的最佳语言表达。有机会学习最好的材料,为何还要学习其他次好的材料?(3)研习文学经典必然要大量阅读与写作,而阅读与写作是提升语言水平更上一层楼的最佳途径。而对于教师,教文学经典也颇有益处,能改善教师长期教重复内容产生的“倦怠”问题(唐进,2011:60)。Rendall教授强调文学经典在大学英语中的作用,早已经我国精通外语者和英语教育专家反复印证。辜鸿铭(1857~1928)不仅精通英语、德语、法语、希腊语、拉丁语、意大利语等古今欧洲语言(龚书锋,1995:1),更熟谙欧洲“语文、政艺”,且是一个“外交奇才”(冯天瑜,1985:1);俄国王储敬称辜“各国无此异才”(刘戎禺,1985:1)。辜鸿铭常以欧洲语言发表时事论文,“每一文出,各国争相移译”(罗振玉,1985:2)。据载,辜的英文著作,“给英国人看,可以和任何维多利亚时代大文豪的作品相比拼”(姜文锦记,转引自黄兴涛,1995:6)。辜鸿铭之所以学习外语如此“高效”,是因为他学习语言时重视经典的缘故。据《考试》(高考•英语版)《辜鸿铭的语言学习法》(2008:107~108)一文,辜鸿铭通过熟背《浮士德》、莎士比亚戏剧、《失乐园》等文学经典后,德文、英文水平在义父布朗心中已经“超过了一般大学毕业的文学士了。”辜认为,掌握西文之法是“先背熟一部名家著作作根基”。他对学习英文“低效”的结论是:“今人读英文十年,开目仅能阅报,伸纸仅能修函,皆由幼年读一猫一狗之式教科书,是以终身只有小成”(见兆文钧,1998:139~146)。⑥文婷(2003:34)也证实了辜鸿铭精习英语经典的方法:“到了晚年,还能一字不移地当众背出上千行弥尔顿的《失乐园》。”中华文化昆仑钱锺书先生,外语一如辜鸿铭,令讲母语者折服。大陆著述谈钱先生精通欧洲古今文字者众,在此无需赘言,仅略举一例,稍加佐证。据夏志清(1979:369)先生亲历,1979年4月23日,钱锺书随中国社会科学院代表团在哥伦比亚大学举办座谈会后,“一位专治中国史的洋同事对我说,生平从未听过这样漂亮的英文,只有一位哈佛教授差堪同钱相比(这位同事大学四年在哈佛,研究院多年在柏克莱加大⑦)。”钱先生(1997:530)借用某评论家的比喻,幽默地说:“专学外国语言而不研究外国文学,好比向千金小姐求婚的人,结果只跟丫头勾搭上了。”换句话说,总是从一些简单的小品文、小故事学英语,不学文学经典作品,则犹如买椟还珠,反裘负薪,不能得到英语的精要,恐怕“阅报、修函”都困难。著名英语教育专家刘润清教授(2003:8)结合自身经验告诫我们:“读原著[指文学经典]才是英语教育的开始”,因为大部分经典都出自“语言大师”之手,保留了“原汁原味的西方社会背景、风俗习惯、法律制度、宗教信仰、伦理道德、人情事理、自强精神,以及如何开玩笑,如何带来幽默效果。”刘教授强调:不读上几十本原著,“英文学不到家”。总之,要学好真正地道的英语,勤奋学习英语经典名著是必经之路。

文学经典与文化学习

学英语必须学英语代表的文化,这是所有外语教育者的共识。WangZuoliang(王佐良)先生(2010:8)指出:“Thebestwaytounderstandapeople,apeople’smind,people’stemper,people’scharacter,orwhatthephilosopherscalledtheinnerclimateofapeopleisthroughliterature.”Rendall教授也跟笔者谈了学英语文学经典的文化功用:学习文学作品能帮助学生获取该作品所在文化中重要的文化知识,如风俗习惯、价值观念、思想动态等。英文系的学生不应只是个“语言工匠”,虽称自己专治语言,乃至专家,实则仅仅会查字典、熟悉语法规则而已。欲深入理解外国语言,非了解其文化不可。欲了解文化,则必先学其文学。伊格斯通(转引自Hall,2005:3)说:“Thestudyofliteratureandlanguagecouldbeanopportunitytounderstandandencourageanevenmoreopenandmulticulturalsociety.”Hall(2005:81)也指出了文学的极大作用:“Thevalueofliteratureineducationalcontextsreachesfarbeyonditslinguisticmaterialitytorealmsofexperienceandone’sculture.”刘润清教授(1994:71)也十分肯定文学经典于学文化知识的必要作用:“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离开了文化内容,语言就成了空壳;语言学习者不可不学习该语言所表现的文化。”他(2003:13)还指出:“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学语言不学点文学,无论如何也学不出味道来。”虞建华(2002:8)也认为,“所谓的‘语文’是语言和文学并置的两部分的简称。为什么合在一起,道理显而易见:这两者分不开、也不该分开的。”张燕(2010:60)还指出,文学能培养学生的“文化宽容精神。”

文学经典的实用特点

有人仍反对语言教学以文学经典为主要内容,理由是文学的语言不实用。其实,文学经典包含同样实用的语言,涵盖历史、经济、商业、政治、法律、社会交往、旅游甚至科学等各科、各类语言表达,有益于提高实用语言技能。除语言外,文学经典还有以下实用的地方:第一,人文教育。刘润清教授(2003:13)警告我们:“文学作品是人文教育的组成部分没有一定的人文教育,只能培养出按电钮的野人。而人文教育就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与人相处,如何面对生活——特别是如何顶住压力,如何克服困难,如何对待坎坷,又如何以平常心面对成功和荣誉。中国的独生子女太需要这方面的教育了。”虞建华(2002:8)也说:“文学是认识人生、丰富经验、开启心智的学问。它可以陶冶情操,开阔视野,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第二,想象力、创造力和沟通能力的培养。文学经典都是作家丰富想象力的结晶。要理解作品,学生必须发挥想象力。文学经典本身的曲折情节也必然诱使读者去想象。理解文学经典内容之际,学生还将训练表达、观察、思辨、分析、判断、逻辑推理等方面的能力,而这些能力反过来必然促进其创造能力。同时,积累了英语文学经典的知识,就积累了英语文化的具体材料。掌握了这些材料,与英美各国、欧洲各国、甚至凡是了解同样经典的人交流,必然顺利,取得良好交际效果。可见,以经典文学作品为语言学习的中心材料非常实用。教、学经典文学作品,不仅能学到普通文章包含的语法、词汇、句法等内容,以及各学科(如商业、法律、化学、生物)的专业表达与知识,还能丰富人生经验、启迪智慧、完善人格、训练意志,进行卓有成效的人文教育,培养审美、思考、想象、创造、沟通等各方面的能力。特别是从长远看,远比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实用得多。正如WangZuoliang(2010:8)先生所言:“It’s[literature]goteverything,becausethelanguageofliteratureisthelanguageoflife.”既然学习文学经典如此有效,又如此实用,我们就应以经典的篇目设计教材。设计教材的过程中,必须注意:由于经典之间本身也千差万别,因此,教师或教材作者必须根据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经典的思想内容、教师自身专长及偏好,参考学生的心理状况、课程设置,选出作品适当的片断或整体,编定教材。

文学经典与教学方法

确定了经典作品为教学内容,还应明确适应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因为经典作品语言生动精彩、思想内容深刻,语言、文化信息量都大,所以在教学中,就不应将重点仅仅放在有限的语言点教学训练上。教授经典作品,必须既操练语言,又探讨发掘其思想内涵,分析其文化特点。要兼顾上述3个方面,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分阅读、理解作品,与同学一起深入讨论、分析作品。这样,学生的读、说、听、讲,甚至译等方面的能力都能同时得到锻炼,增强其听说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具体教法因人而异。一方面,教师可以结合自身特点,选取自己喜欢、擅长的教学方法。如精于写作,不妨指导学生多写课文分析总结;如擅演说,可以多组织学生进行口头报告、演讲、辩论;如长于改编、表演,则可多带领学生将课文改编为剧本,排练表演。但无论何种方式为主,听、说、读、写、译这5项能力训练都必须兼备,不可偏废。另一方面,学生的兴趣爱好、基础能力、气质性情也不尽相同,教师应选择适合激励学生学习的最佳方法,因材施教。

现代教育技术是教学方法的有益补充。语言教学同样如此。2007年,教育部公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规定:[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的教与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高等学校应根据本校的条件和学生的英语水平,探索建立网络环境下的听说教学模式,直接在局域网或校园网上进行听说教学和训练。读写译课程的教学既可在课堂进行,也可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进行。(2007:5)教育部充分认识到,互联网允许为学生量身定做学习内容,允许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故呼吁高校根据自身物质条件,利用网络优势进行英语各科(听、说、读、写、译)教学训练,改进“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促使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与其他实用能力有一个较快提高”(5)。今天,我们身处互联网普及时代。互联网是非正式学习的重要平台,能十分有效地补充正式学习,而正规学校教育和继续教育之外的学习,在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余胜泉、毛芳(2005:21)认为,利用网络“查找信息、参加兴趣小组、写博客(Blog)、参与[网络]社区讨论、通过网络交流工具获取帮助是非正式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柴迎红、秦罡引、崔丽(2006:47~48)总结了大学英语教学中撰写博客的几大优势:(1)全面增加学生听、说、读、写的训练量,从而提高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2)构建开放的语言学习和交互环境;(3)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英语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4)提供大量丰富的个性化多媒体语言学习资源;以及(5)增进师生交流。我国大学生非常喜欢网络辅助英语教学(吴丽林、吴璀,2011:39)。今天的互联网能丰富学习英语的环境和方式,促进人机、人与人互动。大学英语教学以经典作品为中心内容,结合当今互联网技术,可能取得很好的效果。首先,教师和学生要积极围绕教学选用的经典作品在网络论坛发起讨论,或者撰写有关经典的博客、微博、邮件、百度或维基文章,制作用于分享的音、视频文件,与师生和其他互联网用户进行交流。英语学习网站则可以充实文学经典,运用RSS技术(reallysimplesyndication,真正简单聚合,即网络用户订阅阅读的技术与服务),支持RSS服务,帮助提供英语学习材料,为学生提供最佳学习内容。其次,要求或建议学生至少用一定的上网时间阅读、听说、写作跟教材相关的内容,并与同学、教师、网友交流。学生交流时,特别是学习期间,教师和网络社区应鼓励学生尽量用完整、规范的语言,以利切实提高写作水平。

当然,网络辅助教学再有效,也不能取代英语教学。互联网的各项技术并不能直接保证英语教学效果。再现代化的互联网毕竟只是辅助作用。云红(2011:45)指出,学生成天面对机器,与教师、同学无交流,收效甚微。这种单纯的模式有“缺陷”。如果把现代互联网用于英语教育的技术大体分为阅读(如RSS)和贡献两部分,我们可以看到,两者的局限不利于英语自学。RSS允许读者完全根据自身的情况和需求选择阅读的内容;但徐立乐(2010:38)从“优选论”的角度指出,网络资源“质量参差不齐”,选材必须谨慎。以贡献为主的学习方式,包括博客、微博、维基、论坛、音频视频等。通过写作或者录制音频、视频,贡献内容与网友、同学、教师交流,固然可以提高英语表达技能。但是,如果写作者、录制者英语能力不高,或者常常甚至总是采用特色鲜明、支离破碎的网络语言,如r代表are,u代表you,b4代表before,mm代表agirl,7456代表“气死我了”等,那么,写作者的语言不会因为网络写作交流得到实质的提高,交际能力也不会明显提高。王清杰(2010:208)发现,多数人对类似上述的网络语言不大容忍;这样的语言会“影响交际效果”。因此,必须明确,互联网在英语教学中只能起辅助作用。只有这样,网络才能最好地发挥促进英语学习的作用。

结论

近一、二十年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着费时低效的现象。要改善这一现实,让文学经典回归中心地位是有效的办法之一。英语学习成功者、英语教学实践者的经验和研究证明了这一点。文学经典回归中心地位,不仅有利于尽快学到真正地道的英语,了解英语国家文化,还有利于人文教育,有利于培养生活、学习、工作中各种实用能力,如想象力、分析、创造、理解、评判、推理等能力,甚至还可以学到其它专业的各科知识。由于文学经典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有显著的作用,我们应积极选用经典作品,并将其当作教学的中心内容之一。英语教育者应积极选定经典篇目,编入教材;教师可以依据自身优势,结合学生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现代互联网给人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网络使用自由。英语教学可以且应该结合现有互联网技术。英语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订阅网络内容,写作博客、微博,制作音、视频文件,贡献到网络,与他人交流。现代网络技术环境下,应鼓励学生围绕英语文学经典学习英语,用恰当的语言,交流、分享学习心得,切实提高英语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作者:廖运刚单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应用英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