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研究

1、支持鼓励学生,激发学生创造动机

创造动机是直接激励和推动学生从事创造活动的内在驱动力,创造动机可来自学生的内在动机,也可以来自学生的外在动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可以相互转化。对于小学生来说,外在动机比内在动机更有直接的激励作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使用鼓励的语言。用信任的表情、及时肯定表扬学生的各种创造动机,启迪学生的创造精神。如在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练习课上,我设计了一节磁带盒的包装设计课,课上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对现有的磁带盒的外包装进行设计,学生从节省材料、美观新颖、使用便利、环保等多个方面分组进行研究,利用教师提供的学具把自己的设计方案制作出来。在学生的演示过程中,我及时鼓励学生,用赞许的眼光回报学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热情。在我的鼓励下,学生设计出了阅览式、书架式、礼品式……多种包装设计,还加深了对长方体、正方体的理解。既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能力,一举两得。事实证明:教师应利用外在动机的激励作用来促进学生的内在动机发展。因为内在动机更有助于学生进行创造活动,发展和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

2、抓住一切契机,积极发展学生创造思维

一切创造发明都离不开思维。一个国家,没有思维就没有创造发明,国家就永远落后;一个学生没有思维,学习就没有进步,数学就不能学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在研究智力结构时通过因素分析发现了聚合和发散两种不同类型的思维。聚合思维是指利用已有知识经验或传统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方向、有范围、有条理、有组织的思维方式。而发散思维是既无一定方向,又无一定范围,既不墨守成规,也不因循传统,而由已知探索未知的一种思维方式。吉尔福特认为:“经由发散思维而表现于外的行为即代表个人的创造性。”创造思维在行为上有以下三个特点: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同时,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统一。所以,教师同仁切不可只注重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而忽略了学生聚合思维培养。并且创造思维是大脑左右半球协同活动的结果。从创造思维产生的过程来看,在创造性“灵感”产生期间,右脑的功能发挥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偏重于左脑的利用和训练而忽视了右脑功能的开发。老师们要知道这个常理,在教学中通过增加一些左侧肢体的活动来挖掘右脑的潜能,以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水平。

3、教师要知行统一,培养学生创造性品质

教师要知行统一。既然明白了创造思维的重要性,没有创造思维学生就不能在学习上取得进步,那么在数学中就要用实际行动表现出来,用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过去人们在教学中较多的是在探索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觉得越来越多的人们发现创造力除了与智力密切相关外,也与学生的个性品质或为人处世的态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即人的创造力还要与他的情商有关。美国一研究机关对全国富豪中的前500名人员进行剖析研究,从中发现他们的智商大致相差不大,但成功的大小却与他们的情商有关。事实证明,高智商者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而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所以决定人的成功与失败的概率的另一个方面就决定于人的情商。把这个道理运用到教学上来,我们则可以这样说,每个学生的脑子里都具有一定的创造力,都具有创造力发展的潜质。我们除了认真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外,还要注意培养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即在学生的意志品质、吃苦耐劳上狠下功夫。学生具备了这种品质或意志,就可促进他们创造力发展和提高。因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即使遇到困难,但仍坚持不懈地学习,这就能克服学习中的困难,继续学习下去,最后把问题顺利解决。事实证明:一些吃苦耐劳的学生,他们的自信心、进取心就强,学习的提高也就会快一些,大一些,创造力的发挥也强一些。学生的创造力关系国家前途和命运,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研究方式方法。

作者:何阳光单位:广西蒙山县黄村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