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初中生物教学探究(10篇)

初中生物教学探究(10篇)

第一篇:初中生物教学多媒体应用现状

在初中教学中,生物教学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由于生物课堂本身的局限性以及教师教学观念的陈旧落后,导致初中生物课堂在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时,没有达到预期的高质量,部分教师对于对于应用多媒体教学没有信心,仍固执的运用传统模式进行教育。为了顺应时代的变迁,对于生物课堂的改革已经势在必行,将多媒体设备科学应用到生物教学课堂,学生才能更好的学到有用的知识,为未来做准备,本文对于初中生物教学多媒体应用现状做出研究,并提出部分解决方案,以期望未来初中生物教学能够跟上时代的脚步。

1初中生物教学多媒体应用现状

在初中生物教学课堂中,因为我国对于多媒体教学发展时间较短,教学软件的数量以及没有良好的软件体系等原因都成为了初中生物教师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的阻碍,其中,没有良好的软件体系,很容易就造成教师无法正常使用,以及很难在现有的教学软件中找到切入点进行学习和教学,同时,也很难找到优秀的素材进行多媒体教学。

1.1运用多媒体进行生物教学存在的弱点

正常来说,运用多媒体教学是可以对教学的有效性起积极作用的,但是多媒体教学有一个无法无视的弱点,就是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办法良好的突出教学重点,让学生无法清晰的掌握课堂重点,从而影响到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例如:在讲解植物细胞的课程上,教师通常会利用多媒体设备对于授课内容进行演示,但是课堂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植物细胞结构,在这种特定的教学目标下,运用多媒体设备教学,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了。

1.2运用多媒体进行生物教学存在的偏差

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对于多媒体的应用大多都是一些实验模拟的演示或者是一些让学生解答的问题,多媒体知识代替了课堂上的真实的实验操作罢了。其实,这样应用多媒体设备是不正确的。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真实的实验操作才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授课内容。例如在教师讲解生物的起源以及进化时,大部分的生物教师都会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比如细胞的产生等,这本身就是对多媒体设备应用的偏差,教师应该做到将抽象的知识直观的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才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授课内容。

2初中生物教学多媒体应用的注意事项及应用

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生物课堂教学具有强大的直观性,并且只要在制作出相关课件,就能够在未来继续使用,还可以为教师节省很多时间。但是在初中的生物教学中应注意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联想能力,就是加强在课堂上进行实验以及实践的应用,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

2.1初中生物教学多媒体应用的注意事项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记住一点,就是文字教材的内容才是教学课程的主体,这些材料都是根据初中生物教学大纲编制而成的,拥有着价格低廉,使用方便以及逻辑性强的优点。一般来说,教师自己制作的多媒体课件都是根据教学需要而产生的,是对于文字教材上不足之处的补充和说明,真正的目的是让学生和教师更好的理解文字教材上所讲的内容,让教学变得更具体,更形象。同时,多媒体课件能够给予学生多种感官的刺激,提升课堂效率和学生的接受程度。

2.2初中生物教学多媒体的应用方式

数字化教学设备的普及,不是让教师对多媒体教学产生依赖性,而是希望教师将多媒体教学和传统的教学的模式相结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教师太过依赖多媒体教学设备,会阻碍学生的创造力和操作能力的发展。例如,教师在进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一课时,就要涉及到教导学生学会使用显微镜。在进行实际操作学习的时候,教师只需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出显微镜的具体构造,并演示出显微镜的原理的使用方式,最后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显微镜观看植物细胞。这样的教学方式成功的将教学内容和多媒体教学融合到一起,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时展,改革生物教学模式是必然趋势,想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就必须做到将新兴科技融入到现今的教学中。学生是我们祖国未来接班人,也是未来社会建设人才的来源。所以,只有科学的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新式教学,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刘涵 单位:南京市六合区竹程中学

第二篇:初中生物教学中信息技术运用

一、通过信息技术教学,学生自身提高了对学生物的兴趣

教学中一直提到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它会指引学生,激发学生,促进学生主动去接触他想弄明白的事物,兴趣就像学生的好朋友,让他愿意为之付出努力。以往的传统教学当中是不关注培养学生兴趣的,就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爱学与否,也不在考虑范围内,多数教师以自己为主体。尤其生物这门课程,初中刚开始学,多是记忆的知识,教师如果只是照着课本读读,在黑板上写写的话,没有学生是十分喜欢的,即使喜欢,也可能只是一时,时间上没有延续性,日子长了也就厌倦了,不利于对生物的长久学习,也会使生物的课堂教学质量下降。因此,趁着学生刚开始学生物,教师一定要先入为主,信息技术的合理使用会让学生的好奇心增强,也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并且视频的和幻灯片的展示,会让生物当中的一些知识理解起来简单而且有趣,极大摆脱了传统教育不能图片化、视频化、音频化的弊端。与此同时,网络的发达,会让生物的教学资源也变得更为广泛,许多日常见不到的植物、动物、包括海洋生物等,都在网上能查找到,让学生从开始就觉得生物是一门有趣的课程,愿意用心去学习它。

二、增强了学生对生物的真实感受,改善了教学方法

上述也说到,初中学生刚开始学习生物,培养其先入为主的同时,也要增强其对生物这门课程的直观真实感受,因为生物牵扯到的知识面很广,范围也大,要求讲明白物质的形态和结构的表现这样的原理,并且这也是促进生物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重点。但是,恰恰在以往的教学方式上,教师是不重视或者是没有关注学生刚学生物的感受,就是使劲把知识塞给学生,吸收与否另说。随着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的结合,使这一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既可以估计大多数学生,又让课程有层次感可言,循序渐进,夯实刚开始学习生物的基础,打个比方,在讲解人体构造的时候,过去全凭文字叙述,学生根本没有直观的印象,运用信息技术教学可以把教材“活化”,因为通过多媒体学生能直观形象的看到人的心脏在胸腔的中间偏左下方,位于两肺之间,形状类似桃子,大小和自己的拳头不相上下。过去讲最多通过挂图,标本来演示,现在不仅可以实实在在的看到,还能通过视频的播放,切实了解其构造和工作原理,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三、通过信息技术教学,能有效利用网络资源

网络资源是共享的,也是比较方便的,加上现在人们习惯运用网络,所以,初中生物教学也可以利用网络上的资源去优化课堂教学。我们当前的初中生物教材并不是完善的,章节的设置也有所受限,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来相互弥补,把重点的知识进行延伸,把不方便、没有条件讲的课程制作成课件,在网上查找相关资料,去供学生了解,既可以和当前先进的生物技术相联系,又能够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另外,学校也可以开设一个网络资源中心,学生可以通过这一个中心来查阅相关内容,体验网络资源教学的成果,对自己的困惑点进行补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校应该屏蔽掉对学生不利的信息,让其安心的在网络资源里畅游。

四、结语

初中生物教学是学生学习生物的开始,教师应该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给学生开个好头,让其切实喜欢上学习生物。此外,教师还应该改善过去的教学方法,灵活的把信息技术教学和当前生物教学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图像、视频、声音三方面带给学生更为真实的感受,让学生理解起来更为容易些。与此同时,也应该充分利用好网络资源,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让学生学习生物的范围更宽广,让生物课堂教学更有效。

作者:刘红英 单位:江西省于都第五中学

第三篇:初中生物教学中有效教学策略

一、进行初中生物教学中“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的必要性

在进行初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意识到,只有帮助学生形成生物思维意识,让学生可以把握住生物学习的规律,才能够促进初中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的稳步提升。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在进行对初中生的生物教学过程中,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不断总结研究相应的生物教学方式,探究初中生物教学中“有效教学”方法,提升初中生物的教学效率,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形成自身的生物学习理念和方法,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初中生物教学现状

1.对学生的学习特点总结不够。

在传统的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着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习惯的脱节情况。截至目前,在进行初中生物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初中生物教师还没有形成对于生物教学的明确目的,相应的教学理念也没有完备的形成,这也就导致初中生物教学难以发挥出应有的效果。与此同时,在进行初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够充分考察学生的学习特点,就很容易导致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持续下降,进而影响到初中生物教学的效率。在这样的背景下,可以看出,目前的初中生物课程教学对于初中生的学习特点的把握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2.对初中生物教学内容没有形成合理的组织串联模式。

作为理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初中生物知识具有很强的串联性和系统性,如果能够充分把握住这一特点,就可以事半功倍地提升初中生物教学效率。但是,在目前的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对初中生物教学的基本内容进行串联分析研究。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生物教学内容也就难以形成一个整体,进而导致初中生物学习过程沦落为机械的学习过程,学生也就难以真正理解初中生物知识的精髓,这也就导致学生学习到的生物知识只是表面上的皮毛,并没有掌握完备的生物学习思维理念。

三、没有形成高效的初中生物教学方法

生物成绩仍然在中考中占据了重头戏,为了满足应试教育的考核要求,初中生物教师格外重视学生的生物考试成绩,这也就导致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是沿用传统的生物教学方法,对于创新性的高效生物教学方法没有足够的勇气进行使用。同时,在初中生物教师进行初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也没有重视到对于教学方法的有效性的总结研究。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可以看出,在未来的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要不断重视对于初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的追求,以学生的实际特点为依托,促进初中生物教学效率的提升。

四、初中生物教学中“有效教学”策略

1.结合学生特点设计初中生物教学方法。

在进行初中生物教学中“有效教学”的研究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初中生的实际特点,来制定出合适的初中生物教学方法,并在教学的过程之中贯彻“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精神,有针对性地进行初中生物教学中“有效教学”策略探析,促进初中生物教学效率的快速提升。例如,可以在进行初中生物“生物体的结构”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结合学生好奇心比较强的特点,在教学的过程中,向学生展示显微镜,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操作,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度。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既不偏离教学的中心目标,也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进而帮助学生更加有效掌握生物知识的基本运用能力,促进初中生物教学效率的提升。

2.合理规划初中生物教学结构。

为了保证初中生物教学中“有效教学”的应用效率,在进行初中生物教学方法设计的过程中,就需要充分结合初中生物知识的具体知识点分布构造,进行初中生物教学中“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首先,要保证生物课程教学内容可以合理串联在一起;其次,要保证生物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紧密结合在一起;最后,要保证规划好的初中生物教学结构可以有效促进初中生物教学效率的提升。例如,在进行初中生物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在PPT课件上建立一个一整册初中生物知识的知识架构图,并在课堂上带领学生进行对生物知识的分析研究工作,让学生自己动脑进行对这些知识点的关系的分析。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既可以防止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死记硬背,又可以保证学生形成对于初中生物知识的总体认知,进而有效促进初中生物教学效率的提升。

3.博采众长优化初中生物教学方法。

在进行初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结合“有效教学”方法的实际需要,充分结合初中生物教学的实际需要,高效促进初中生物教学效率的提升。同时,在进行“有效教学”方法研究过程中,通过师生之间的互相讨论,不断完善初中生物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进行初中生物“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就视力生产的原理在初中生物上开展课堂讨论。并让学生对近视产生的原因进行交流,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促进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理解程度的提升。在进行初中生物教学中“有效教学”的策略的制定过程中,通过对于传统生物教学方法存在问题的研究,并结合初中生的实际特点,进行相应教学方法的制定,对初中生物教学效率的提升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郑钰鑫 单位: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于都中学

第四篇:初中生物教学自主学习模式探究

一、自主学习模式下学生与教师角色和地位的转变

自主学习模式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于学生和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自主学习模式要求学生应成为生物教学活动的主体,形成师生双向互动关系。从学生的感悟能力和认知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加深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另外,自主学习模式也需要转变学习任务和课堂组织形式,从多途径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生物知识。学生可根据自主探究原则,以所学内容为指导,对教材和教学目标进行整合,在收集图表、文字、影像资料的同时结合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思考意识和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自主学习模式下,教师也需要抛弃传统生物教学模式中的主导地位,实现向辅助者和“领路人”方向转变,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核心地位。

二、初中生物教学自主学习对策

1.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学生只有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才会充分发挥自主性,主动学习。这就要求教师需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意见和看法,学生在课堂上可以自由表达个人观点和看法。学生发表观点和看法后,教师应给予正面鼓励,即使学生的观点和看法有失偏颇或错误,教师也要包容学生,而不应马上指责,以免打击学生的自信心,损害学生的自尊心,导致学生恐惧和畏惧表达看法而丧失兴趣,不积极主动学习。另外,教师还应该为学生表达意见创造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讨论学习,增强课堂互动。

2.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创设教学场景,让学生融入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自主学习,探究问题。例如,学习《尿液排出意义》时,教师可设置问题情境:根据上文所讲,血液是持续流动经过肾单位,那么尿液形成过程是一个持续性过程,而我们日常排尿则是间断性排尿。请问:为什么排尿是间断的?肾脏形成的尿液如何排出体外?排尿对人体又有什么意义呢?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思考问题,在课本中寻找答案信息。通过三个问题,让学生将问题与生活相结合,从而掌握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掌握尿液排出途径、排尿的意义以及泌尿性卫生保健的作用。

3.利用多媒体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生物课程与生活密切相连,这一特点使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技术实现自主学习。例如,讲授植物器官时,教师不必直接使用实物,而且实物体积过小,不利于学生观察。而课本图片属于二维平面图像,学生无法对植物外观进行全方位无死角观察。而多媒体技术可以给学生展示植物三维图像,让学生更清晰地观察植物的各个器官,再结合课本自主学习,掌握植物各个器官的作用。多媒体技术还可以用于实验教学,例如,讲解某个实验过程后,教师可用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过程,让学生寻找错误的实验环节,分析错误的主要原因,从而加深对实验的掌握。

三、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和学生需要根据自主学习模式的特点,首先转变个人意识和观念,明确个人在教学中的地位和角色。根据自主学习模式对教学的要求及培养目标,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探究的机会,并积极借助有利的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将生物教学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相结合,将课堂教学向生活教学扩展,让学生在生活中自主学习,才能达到自主学习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作者:王秀芸 单位: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彭堡中学

第五篇:初中生物教学兴趣培养方法

一、先提问题,后表重点

从学生身边非常熟悉、常见的生物现象中提出新颖、别致的问题(或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大家共同参与讨论。可查资料,各抒己见,最后老师归纳主要内容,突破实质性问题,表明重点。如在上绪论课时,可以提出以下问题:①飞机的飞翔与蜻蜓的飞翔是否一样?②春天时,你在一棵小树上做了一个与你等高的记号,到了秋天,是你高了还是小树上的记号高了?这样就可以使学生们很轻松有趣地知道机械运动与生命活动、植物生长与人体发育的主要内容和区别。

二、先看实物,后明知识

生物体形多样,千奇百怪。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多看实物,遵循他们这种从感性上、直观上来寻找特征,分析现象,挖掘内在知识的规律。一方面要让学生认真仔细、全面地观察;另一方面要提出思考问题,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在讲“茎的结构特征、作用”这节时,可先让学生观察莲藕的外形特征(颜色、大小、形状)、生活环境,然后折断莲藕,让学生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李天生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兴趣培养再让学生思考下列问题:①莲藕是莲的什么器官?②“藕断丝连”这个成语中的“丝”是什么东西?起什么作用?这样让学生讨论、积极发言,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激活他们的学习热情。既使学生发挥了自己的主动性,又学会了茎的有关知识。

三、先做实验,后探规律

生物教学中,实验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手段和方法,是获得真知的直接途径。一定要从一开始就培养他们认真实验、大胆实践、主动捕获知识和科学探索的良好习惯。这样通过先感性、后理性的认识过程来学习新知识,就能培养和增强他们自主学习的精神以及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主要有三类实验,即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和学生家庭实验。其中学生分组实验和学生家庭实验能有效地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能与他们好动手的心理相吻合。他们在动手做实验时,就会不断地获得新知识,并能养成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这对今后乃至一生的工作都大有好处。如在讲述“根对水分的吸收”知识时,就可以直接让学生来做实验,让学生通过萝卜在盐水中和在蒸馏水中的不同变形来探索根吸水的规律。还有探究鱼鳍的平衡作用时,可以用两条鱼,一条剪掉鳍,另一条不剪,来对比观察鱼在水中的不同反应。另外,生物实验中许多需要的时间长,但需要的器材却很普通、很简单。这时可以选用学生家庭实验,让学生在家中做好实验。让学生和家长一起参与,并由家长督促签字完成,这不仅解决了课时不足问题,还让家长更多地关心、了解自己孩子的动手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协作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如“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这个实验就可以安排做学生家庭实验。

四、先行实践,后培兴趣

有趣的科学实践活动能很好地培养和激发出学生的独立操作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有利于增强感性认识和提高学习兴趣,发挥他们主动学习和钻研精神,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如在讲述“植物营养繁殖”时,教师带领学生到附近园艺场去参观,帮助园农进行果树的嫁接、扦插等活动,使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有把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的成就感和快乐感。在讲“蚯蚓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时,可带领学生到野外去挖蚯蚓,通过挖蚯蚓—看蚯蚓—摸蚯蚓这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既领略到了大自然的风光,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又体会到了劳动的乐趣,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先观图画,后揭内容

喜欢观图看画是孩子们的天性,为使学生的年龄特征和需求规律相符合,可以有针对性地选用一些动画、插图,力求形象生动、模型逼真且简单明了,切忌过细过详,使学生在观看、欣赏的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获取新知识。如在讲述“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与联系”时,可选用孟浩然的《春晓》这首诗,进行一些课件制作,利用多媒体教学把它精妙的诗情画意加以诠释。分析诗中“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揭示了哪些生物行为活动?哪些是生物现象?哪些是非生物现象?这样就轻而易举地把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关系揭示得一清二楚。通过以上教法的尝试,能把生物课上好、上活,学生也能自觉地学习,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课堂不良行为的产生,激活了他们学习的兴趣,改变了生物课沉闷单调的陋习,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作者:李天生 单位:江西省信丰县第三中学

第六篇: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提高其教学效率的方法包括很多种,其中实验教学法是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由于生物学科属于理科内容,部分内容只是过于抽象,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感到枯燥、乏味,甚至疑惑。而利用实验教学法不仅可以将抽象的知识转为具象化,并且能够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加强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与认识。

一、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实验教学法的作用

(1)能够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初中生物作为初中阶段极其重要的课程,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初中生的思维正处于过渡时期,好奇心比较强,往往会对各种有趣的事物产生兴趣。而生物实验作为一种具有趣味性以及探究性的内容,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动手能力。比如教师帮助学生构建一个生态瓶,并且对生态瓶中的各类生物变化进行记录,让学生对其进行总结,将其中的奥妙进行分享。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树立爱探究的良好习惯。

(2)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生物知识。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很多教材内容需要实验进行完成,也有很多疑问需要实验进行解决。在生物学习中如果缺乏实验,则会导致生物学科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比如在探究种子发芽的条件的时候,教师可以选择采用实验的方法,将三颗玉米粒分别装在三个玻璃杯中,并且分别加入适量的水,分别处于不同的状态,然后对其发芽现象进行分析。这种方式下,学生不仅可以把相应的知识点记忆清楚,并且能够在实验的过程中养成思考的习惯。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激发起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兴趣,提高生物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二、初中生物教学中实验教学法的应用

所谓的实验教学法便是在教师的指引下根据实验获得相应的知识。其中,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验教学法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实验演示。

一般情况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针对某一知识点进行实验讲解,这种实验不需要特定的实验室,也不需要正规的报告,其试验内容比较简单,步骤比较少,只要生物教师将前期准备工作做好,便可以非常顺利地将整个实验的步骤展现给学生。此外,由于初中生具有非常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完成实验,并且在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这种实验的方式不仅可以节约时间,也会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2)教师“边学边教”的实验方法。

在生物课堂中,采取该方式往往需要实验室,并且需要教师的指导,让学生能够在自己动手实验中获取知识。通常情况下,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到生物实验所带来的奇妙以及趣味,并且也会增强学生对生物学习的热爱。比如在开展洋葱表皮细胞的观察中,对于实验过程中学生不懂的问题,教师可以进行记录并逐一进行讲解。通常而言,该实验往往需要生物教师的协助,这种实验方式不仅可以将学生的积极性进行调动,并且也能够在整个实验的过程中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思考,让教师对学生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究。此外,生物实验的时间可长可短,学生通过实验不仅可以增强对生物学科的了解,并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巩固知识点,提高学习成绩。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验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此外,作为基础课程,生物课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多,并且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利用实验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养成团结合作、不断探索的良好习惯。因此,将实验教学融入到初中生物教学中是当前值得推崇的一个项目。

作者:张如芳 单位:甘肃省兰州市第八十九中学

第七篇:初中生物教学课堂效率探析

要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效率,首先要明确生物学习的重要性。只有学习意识提高了,才会使学生的学习动力得到加强,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学生进行生物学习。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通过教师正确的引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愿意配合老师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效率。

一、情境教学法,提高生物课堂效率

学生的学习状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有很大的影响。好的学习状态可以使学生注意力更集中,更愿意对学习内容进行积极地思考,并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进而促进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要让学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进行生物学习,首先要为学生营造优质的学习氛围。通过应用情境教学法,可以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生物课堂效率。例如,在学习“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时,教师可以由生活中的情境,引入教学内容。通过对生活中常见食物中包含的营养物质的讲解,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并且,生活中的情境,可以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下进行生物学习,以提高生物课堂效率。

二、实验教学法,帮助学生理解问题

生物实验课是一门以动手能力为主,操作性较强的一门课程。学生对于实验课的积极性普遍较高,能够很好地配合老师完成教学任务。生物实验也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在进行生物教学时,应该根据课程内容,结合学生实际和实验难度,为学生设置合理的实验内容。通过生物实验,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例如,在学习“生物和细胞”时,这一部分内容主要讲解了细胞的特点以及显微镜的使用。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实验帮助学生学习课程内容。所以,教师可以将这两部分内容结合起来进行。在实验前教师要对实验方法进行讲解,让学生掌握实验操作的方法。实验时可以将学生分成两个人一组,进行配合实验,给每一个小组发一个细胞永久切片,小组成员之间进行配合学习。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应用显微镜观察永久切片,学生可以亲眼观察到细胞的特点,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和记忆,使学生既学会了细胞的特点,又掌握了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提高了课堂效率。初中生物教学是初中课程的重要内容。所以,教师应该通过应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生物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生物学习意识,进而提高生物课堂的效率。

作者:王四存 单位:甘肃省平凉市崇信县黄寨九年制学校

第八篇:问题式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生物教学有利于激发初中生的创造精神和探索动力,促使学生积极地思考并通过分工合作来提高自主探究的能力。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可以采取问题式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初中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和初中生物教学的效率。

一、巧设情境,促使学生主动发问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是初中生物教学的重要教学环节,当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就可以在学生提问的基础上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的集中性来设计具体的教学方案或者开展具体的实验活动,从而让学生掌握生物知识。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创设具体的实验情境,促使学生主动发问。并且教师需要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采取合适的教学措施,通过利用多媒体展示生物实验的具体步骤,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生物知识的魅力并通过观看视频来掌握具体的实验步骤,从而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学生在观看视频时会产生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所以生物教师需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或是教师可以先选择错误视频案例,让学生观察整个视频中操作人员有哪几点错误,从而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除了利用多媒体促使学生主动发问,还可以通过在课上穿插生物知识小游戏。如教师可以设计一问一答,由学生自由发问,并由学生指定同学回答问题。这样,有的学生为了难倒他人就会选择一些我们容易忽略的生活常识进行提问,于是便可以弥补教师教学的缺陷,还能促使学生拓宽自身视野,通过提问的形式掌握生物知识,激发学习热情。例如,学生会根据实验的步骤或者注意事项进行提问:“唾液的浓度是否影响淀粉的分解?温度对于唾液的作用是否有影响?”其他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会加深对这些问题涉及到的知识层面的印象,并以此提高自身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二、通过实验,指导学生自主解决

初中生物问题式教学还需要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实验,让学生在发现问题之后通过自主讨论来自主地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生物教师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使学生通过自主讨论来解决问题。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地选择实验对象并根据实验步骤选择实验器材,在学生自主选择过程中,会处于相对主动的地位。在之后,教师需要让实验对象相同的学生结为小组,通过小组合作实验,找到试验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之后需要改进的地方。此外,教师还需要指导学生逐渐发现自己在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要求学生就发现的问题找到解决的方法。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统一归纳,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参与到实验活动中可以仔细观察学生的实验步骤,并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步骤。同时,教师还需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从而感受独立完成实验的喜悦,以调动起自身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例如,初中生物教师可以设计实验,让学生观察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具体步骤是:在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分别放置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玉米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让学生在数日之后观察种子萌发的情况。(其中甲环境是干燥的棉花,置于25度的房间中;乙环境是潮湿的棉花,置于25度的房间中;丙环境是潮湿的棉花,置于冰箱4度的环境中;丁环境则是将棉花和种子完全浸没在水中,置于25度的房间中。)在规定具体的环境之后,教师可提出问题:“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是什么?”并要求学生在观察之后得出具体的结论。通过这种方式来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根据教师所设计的具体实验过程来总结归纳出影响种子萌发的外部因素有哪些。

三、设计问题,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初中生物教师在问题式教学过程中还需要设计有趣的探究式问题,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但是,教师在选择具体问题时需要结合课本,并联系初中生的生活实际,促使问题能够贴近学生生活,并使设计的问题能够符合学生的生活背景和知识水平。此外,在选择问题和设计问题时教师需要注重问题的趣味性,让学生能够带着兴趣去完成整个学习过程,并通过实验等形式,得到结论。例如,教师在教学“蚯蚓”这一节内容时,可以不直接向学生提出问题,而是找来实物让学生通过具体的观察,在指导学生观察蚯蚓的体节和刚毛的作用时,教师可以提出稍微有探究性的问题,如:“蚯蚓在什么物体上的爬行速度会快呢?”当教师抛出这一问题后,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就会主动尝试,让蚯蚓在不同的物体上运动,然后观察蚯蚓运动的速度,并由此得出结论。而且,在实验之前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对蚯蚓在哪种物体上运动速度较快做个猜想,一般学生都会猜想蚯蚓在玻璃上的爬行速度比较快,但是教师通过实验便可以让学生知道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蚯蚓只有在粗糙的表面才能够向前蠕动,在光滑的表面是无法运动的。这样,教师通过提问激发了学生观察的热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结语

总而言之,问题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并让学生在认识和反思的基础上注意规律方法的运用,然后不断地发现问题,并自主地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和自主探究的动力。

作者:夏春梅 单位:江苏省建湖县上冈实验初级中学

第九篇:微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授课方式,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一致认可。相比传统的视频教学,微课的特点更加突出,优势更大,其主要表现是:主题明确且具针对性;短小精悍,利于传播;资源容量小,方便移动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在准确理解微课的基础上,发挥微课的优势,制作并巧用微课,达到优化生物教学,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一、巧用微课,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兴趣对于初中生学习生物非常重要。只有感兴趣,学生才会主动参与课堂,其学习的动力才会更强。为了创新生物课堂导入,增强导入实效,教师可以利用新颖的微课来创设教学情境,引出学习的内容,从而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带动起来。实践证明,短小精悍的微课能够瞬间吸引学生的关注。为此,教师要结合生物教材内容制作微课,创设情境,引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例如,在学习苏科版八年级生物“我国特有的珍稀生物”一课内容时,教师巧用微课导入新课,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各种常见的生物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我国特有的珍稀生物,学生却难得一见。因此,教师可把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制作成微课,把收集的各种特有珍稀生物(娃娃鱼、白鳍豚、金丝猴、扬子鳄等)的相关资料作为微课内容,一一呈现给学生,再给图片配上简短的介绍,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这些生物,增强学生保护生物的意识。紧接着,教师引出与特有珍稀生物相关的问题,进一步引发学生思考。师:“你认为导致这些物种成为特有珍稀生物的原因是什么?我们人类应该如何保护这些生物?”微课呈现结束后,学生学习生物的浓厚兴趣就被激发出来了。学生能够自觉地交流这些情境问题,从而活跃了课堂氛围。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利用微课引出了特有珍稀生物的学习,以图片情境刺激学生视觉,再通过设计情境问题来引发学生思考,从而收获良好的教学指导。

二、巧用微课,突破难点,增强实效

生物课程中有很多微观领域的内容。教师往往难以用语言讲述清楚,如细胞的分化和分裂、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等。教师可以制作微课,以微课形式向学生展示具体的内容,引导学生更直观地感知。在制作微课时,可以为展示的内容配上一定的解说,让学生更快地理解知识,突破重点和难点问题。例如,在学习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血液”一课内容时,教师巧用微课突破难点,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对于血细胞的种类以及它们各自的形态和特点,教师难以用语言表述清楚,但教师可以借助微课形式展现显微镜下的血细胞的种类,清晰地把血细胞的知识呈现出来。学生通过观看微课,很快就认识了血细胞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通过微课的放大形式,学生也能在观察中总结其各自的特点,如红细胞:红色,量最多,圆饼状;白细胞:最大,并且有细胞核;血小板:最小,没有细胞核。对于知识吸收较慢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课后时间继续观看微课,以进一步强化所学知识。在这个教学实例中,教师巧用微课,把血细胞的特点以直观、清晰的方式呈现出来。师生间的良好互动,有助于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红细胞的形态与功能的关系、血小板的功能等,从而强化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掌握,增强教学实效。

三、巧用微课,演示实验,促进吸收

生物教学以实验为基础,是离不开生物实验学习的。但有时生物教学实验会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如设备、条件、效果、时间等),出现教师无法演示,或学生无法操作,或没有时间操作实验等问题。这些限制导致了生物实验教学效果不佳,很多学生无法深刻地理解相关的生物内容。此时,教师可以巧用微课,把现实中难以操作的实验以动态形式呈现出来,弥补实验操作的不足,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例如,在学习苏科版八年级生物“植物的生长发育”一课内容时,教师巧用微课,演示了“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这一实验过程,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由于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要持续一周才会有效果,学生每天必须定时观察、记录,需要投入一定的时间。因此,教师可以把这一实验设计成微课,向学生清晰地展示一周中种子的萌发情况,让学生直观地看到这一实验过程,并形成对照组。学生在看完微课后,再进行讨论,形成结论。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优化实验设计,提出自己的想法。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巧用微课形式,完成了实验周期较长的实验,从而提高了生物教学效率。在演示实验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讨论,从更深的角度让学生理解实验,得出结论。

四、巧用微课,引出问题,激发思维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还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微课形式辅助生物教学时,教师在播放完微课内容后,可以从中挑选出有价值的内容,设计成问题,以此引导学生讨论,在讨论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看”给予学生直观的生物内容,“说”则引导学生围绕微视频资源表达自己的看法,深化对生物知识的理解,使学生更自主地参与到生物课堂学习中。例如,在学习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一课内容时,教师巧用微课,引出问题,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为了让学生更清楚地看到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教师把这一节课内容设计成了微视频形式,以微课方式呈现,学生观看完后,再提出相关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淀粉、蛋白质、脂肪分别在哪里开始消化?它们分别在哪里被彻底消化?它们最终分别被分解成什么物质?教师设计的问题与微课内容紧密相连,便于学生结合微课内容更好地理解教材知识。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反复播放微视频,方便学生在不懂时能及时观看到相关的知识,学生在持续观看和思考中能较全面地理解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问题。最后,教师再抽取学生回答问题,以了解学生的疑惑及讨论情况。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以微课引发课堂互动,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让生物课堂在学生的互动讨论中愈发精彩。

五、巧用微课,在线练习,巩固理解

微课短小精悍,所占用的内存也比传统的视频要小。所以,学生课后在家里可以把微课下载到电脑、手机客户端、iPad等,以便随时随地观看,突破学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在生物学习中,练习是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巧用微课,设计在线练习,促进学生巩固知识。例如,在学习苏科版七年级生物“生物生存的环境”一课内容时,教师巧用微课,巩固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再呈现相关练习,引导学生完成,取得很好的练习效果。教师制作了与本课重点知识相关的微视频,如各种生物生存的环境,然后在微课中引出相关的讨论练习:生物生存需要环境吗?请举例说明;请说出两种生物,并说一说它们的生活环境;请根据你所学习的生物知识,总结生物的生存环境,并说出理由。教师可以利用创建班级论坛,或建立QQ群等方式,引导学生在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可以与其他学生互动交流来完成。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问题的基础上再进行交流。学生可以在论坛中上传自己的练习答案,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这种练习模式与传统的练习有很大区别,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厚了,学习效率在练习中也得到了明显提高。

六、结语

总之,微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属于较新的领域,还需要教师不断地探索与实践。教师要掌握微课的制作方式,还要巧用微课,巧设微课,优化课堂教学质量。

作者:王园园 单位:江苏省如东县实验中学

第十篇:初中生物教学中视频资源的应用

人类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将走进我们的生活,走进我们的课堂。教育是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设施的不断改进,极大地完善了学习和教学的环境,为当代教育事业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保障。教学视频的出现,为教育事业走向高峰迎来了曙光。教学视频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并且图文并茂、生动形象,能将晦涩难懂的知识用活动着的真实图像表现出来,并且效果逼真、形象鲜明,让学生能够快乐地学习、自主地学习。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科学、实用、艺术的视频来配合上课的内容,不仅可以开阔视野,而且也可以减轻教师备课的负担,上课学生也不会走神,彼此都能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施教、学习,也不会增加学生学习的负担,真正实现减负。教学视频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是我国科技进步的一大标志。

一、教学视频走进课堂的必要性、必然性

生物学是自然科学的六大基础学科之一,主要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以及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生物的类群非常多,如果只是依靠课本上的文字描述和几幅插图,就不能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生物的魅力,并且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导致其无法将理论与现实紧密结合。利用教学视频,能将繁琐的知识深入浅出地呈现给学生,可以帮助学生强化知识点,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让知识有实物的依托,不再那么抽象、虚化,而且丰富了课堂的教学内容,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想象力、创新能力,也让他们能够身临其境,对生物产生浓厚的兴趣。现在的生物教材涉及的内容繁杂,学生的接受难度较大,表面看来内容减少了,实际上内容、分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且苏教版教材相关知识点较分散,呈现一定的跳跃性,编排顺序也有明显的变动。所以这时候在教学中引进视频资源是很有必要的,而社会的发展也证明了教学视频走进课堂教学是必然的。

二、现阶段初中生物教学中视频资源的应用

1.生物非实验教学

生物是一门拥有古老历史而又崭新的学科。从远古时代开始,人们就开始了对生物的认识与研究,到现在为止,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材料。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只能根据课本上的文字描述以及几幅少得可怜的插图对各种生物进行学习,对其生命存在的本质以及生活的环境都停留在一个模糊的状态,不能对它的生存生长的过程进行详细的学习。但是现在,课堂中引进了视频教学,不仅可以对声音、图像进行记录,而且可以同时将声音和图像利用多媒体播放出来,能将事物的发展、形成过程真实、详细地呈现出来。比如,花朵的开放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但是教师可以在要上课的几天前,使用摄像机或DV机来记录下花朵的开放过程,然后再将其传到播放器上,按下快进键,然后学生就可以完整地看到花开的整个过程。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宏观事物的微观表现。生物与生活息息相关,并且其涉及的方面很广。视频资源包罗万象,有花草树木、高山流水、珍禽异兽,也有真菌、细菌、病毒等。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与研究,与生物有关的视频资源也在不断更新、增加。视频资源展现的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它将文字、图像、声音等完美地融合在一起,通过不断变化的画面、色彩和声音,刺激着学生的神经,将原本虚无、苍白、空洞的知识转化成图像。其中包括各种动植物的生理结构以及它们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等,打破了以往枯燥无味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复习知识点。而且在播放视频时,可以随时进行暂停、停止、回放、慢放,这个功能在重难点讲解的时候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教师利用色彩鲜艳的图片加深学生的印象,也可以放映一些有关生物方面的电影,利用视频中的情节带领学生感受大自然的旖旎风光与鬼斧神工,在陶冶情操的同时,向学生讲述生物与环境的复杂联系,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轻松愉快地讲授知识,让教师和学生都能够在愉快的气氛中度过课堂时间。

2.生物实验教学

生物是一门非常重视实验的学科。只有通过实验,学生才能彻底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生物实验教学在整个生物学科的学习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而在这个时候,教学视频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的实验视频就成了一些在课堂上无法完成的实验的“替身”,不仅能够详细地展示实验所需要的器材和材料,而且对实验的每一个步骤都进行清晰的演示,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看视频的同时,再结合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对于那些难以理解的部分,再反复播放。实验教学视频不受时间、空间和条件的约束,学生也可以把教学视频拷贝回家,在家里自己学习,不懂的再在上课时提出来,及时解决,不让今天的问题成为明天进步的绊脚石。比如在观察细胞核的裂变时,其目标太小,很难让每个学生都观察到,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如果将其裂变的过程做成动画的形式,再播放给大家看,那每个学生都会掌握其裂变的规律,并且记忆深刻。最重要的是,视频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实验步骤。若学生不了解实验步骤,在实验器材面前就容易手忙脚乱,若是不小心损坏了器材,就是对资源的浪费,因此视频教学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实验的原理,做到胸有成竹,心中有数,实验的成功率就会提高,不仅节省了材料,也让学生拓展了视野,增强了信心,激发他们去探索未知领域的热情。实验是学习生物的重要手段,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的学习中。在做一些简单的实验时,也可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制作一些视频短片,来展示实验中应该达到的预期效果,然后再来课堂上互相交流、学习,取长补短。

三、结语

总而言之,教学视频作为一种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不仅能够将知识化静为动,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深入认识、学习生物这门学科。但是视频并不能作为教学的全部,决不能让视频动画取代了教师,只有将其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结合使用,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上课的时候应用视频资源,并不是简单地播放给学生看就可以了,应该多结合实例给学生讲解,不然教学视频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不止如此,教师还应该具备制作教学课件、制作动画等技能,比如对于一些简单动态过程的展示,可以自己做一个Flash动画,这样不仅节省了上课播放视频的时间,而且只需要几秒钟的时间,学生就学到了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同时,教师也提升了自身的能力。

作者:张雪花 单位:南京市摄山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