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古代文学中民族精神探讨

古代文学中民族精神探讨

[摘要]在历史的长河里,忧患意识是一种高度成熟的智慧总结,它对一个国家和民族兴衰有着重要的影响。一个国家之所以存在于国际民族之林,就是因为它独特的文化和涵韵,其中忧患意识是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动力和前提。在中国民族文化中忧患意识得以传承和发扬,它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生活中,以及在对外交往中,逐渐创造形成的独特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凝聚力和生命力的伟大的精神支柱。本文将从中国古代文学的角度进行详细的分析民族精神的忧患意识。

[关键词]古代文学;忧患意识;重要作用;忧患意识的形成

一、忧患意识的重要性

(一)中华民族观念深入人心

中华民族经历了艰难困苦,民族之辱,但是它依然能够屹立于民族之林。明朝天启四年,荷兰殖民主义侵占了台湾,将国家分裂,郑成功开赴台湾,一举击败侵略者。曾有“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的复台诗。在近代历史的发展中,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被外国侵入,受尽外国屈辱,救国救民的忧患意识对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华儿女开始认识到民族血脉相连,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必须有忧患意识,开始觉醒和反抗。梁启超、孙中山、等人以身作则将忧患意识传扬,使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识逐渐地深入民心,在的影响下,中华民族观念得以形成与发展。

(二)促使中华儿女自强不息

曾说过“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的戚继光得到当时人民的爱戴。近代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抢夺,使中华儿女意识到国难当头,作为中华子孙有责任保护中华民族不被凌辱,中华儿女开始怀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奋发图强,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林则徐留下的“不敢稍畏一日之难,致贻百年之患”和在中,学生发出“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要求,不惜生命游行示威,保护国家利益,其中忧患意识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三)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在历史上虽然各种党派众多,但是却阻止不了中华民族对外统一战线的形成。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为国家和民族劳心尽力;文天祥为国捐躯,曾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救亡图存的忧患意识使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不断增强。

二、从中国古代文学分析民族精神中忧患意识形成的原因

(一)经济发展水平低

在中国古代的人民,大多是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平原地区,有时候也会遇到干旱之年,百姓食不果腹,民不聊生。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石壕吏》中的“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反映了当时困难的生活环境和人民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的历史现状。中国人民十分重视食物的美味,发明了各种方式的烹饪,素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孟子的大同思想提出“七十者可以食肉”,“八口之家可以无饥”反映了在古代当时的经济水平低下,从而形成了人民对“生”和“食”的担忧。从民本主义的角度分析中国古代人民,他们有强烈的“饥者歌其食”的忧患思想。

(二)个人抱负难以实现

在中国古代皇帝的地位至高无上,独权专政,一言九鼎,一意孤行,不容他人反对自己的专制;臣子素有“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忠,文人抱着自己的抱负四处碰壁,被一些权贵之士挡于门外,始终得不到君王的重用。历史上的诗人们,身世飘零、命运多舛、仕途坎坷,空有一腔热血,却没有报国之门,如宋朝的岳飞、辛弃疾、苏轼等,唐朝的李白、杜甫、李商隐等。文人们一生执著追求,然而仕途之路却充满坎坷,他们的情绪得不到排解,就寄托在自己的诗文之中,来表达自己壮志难酬的忧患思想。

(三)强烈的责任使命感

一些文学之士都会有强烈的使命感,忧患意识在中国古代文学经历了五千年的洗礼而长久不衰,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古代文学之士对国家兴亡的关注,对仕途的迷茫,对民众生存的忧虑,对民族兴衰的关注。在战争的年代,百姓家破人亡,辘辘饥肠,民不聊生,文人们始终都在关心国家和人民生存的发展,李白的“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孟浩然的“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虽然寄情于山水之间,但却始终不忘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四)儒学文化的影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最大的影响力就是儒家文化。皇帝为了专制统治,进行文化思想上的统治,其中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成为统治者的工具。儒家文化是一种鼓励文人志士积极入世的思想,具有实用性的价值。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所有的文人都把当官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在大量的作品中都表现出来,如岳飞的“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杜甫的“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以及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政治和文学相互作用使得文人志士在忧患思想的变化中,为中国古代文学留下光辉的一页。

三、忧患意识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表现

(一)对人类发展的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古人就对人类的发展产生了忧患的思想,并且对人类的发展进行总结和探究。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六十四卦就是根据人类的发展而提出的,其中的主题就是围绕忧患意识,图像是由两个八卦上下组合而形成,遵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演变。在阴阳变化中,阐述哲学思想。据《史记•周本纪》记载:文王“其囚羑里,盖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通过八卦从而推演出即将发生的事情。八卦对当时的汉代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指导作用。《易经》包罗万象,是汉代文化中的精髓。这些都构建中国人民忧患意识的发展,是中华古代文学中的灿烂之篇。

(二)对国家兴衰的忧患意识

古代文人志士对国家兴衰和忧愁通过大量的文学作品表现出来,虽然他们的抱负难以实现,但是他们始终热爱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在众多的文学作品中,屈原的《离骚》最具有代表性,它表示的是一种深刻的忧国思想。屈原自身的理想抱负和社会现实始终是相互冲突的,产生了一种“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表现出他疾恶如仇,不同流合污的处事原则,因此在屈原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的思想上写出了“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忧虑。中国古代文学中,忧患意识有了特殊的存在意义和价值,它也是文人们高尚的情操表现。

(三)对人民的忧患意识

古代文人志士,无论是自身处于怎样恶劣的生活环境,忧民的思想放于心中,同情人民的疾苦,为人民的命运而担忧。如杜牧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等。中国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曾有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大同思想。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无数文人志士关注着人民和国家的生存发展。忧患意识是中国不断前行、不断变化的内在动力。

(四)对亲人朋友的忧患意识

古代文学中,文人们更是重情重义,在自己身陷坎坷时,仍然对亲人朋友关心备至。在战乱时期远离家乡和朋友,长期得不到亲人朋友的音信,生死未卜。文学作品中有大量的表现对亲人朋友忧患意识的诗句。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王维《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孟郊《游子吟》中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等大量的诗歌反映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文人对亲人朋友极浓的忧患意识。

(五)“愁”是忧患意识表现的基本

形式所谓的“忧愁”和“忧患”是相辅相成的。如李清照的“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李商隐的“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晏殊的“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苏轼的“欲寄我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忧愁”强化了民族精神的忧患思想,用这种特有的表达方式也体现出了中华民族表面柔弱实则刚强的深沉性格。

结束语

忧患意识是个人内心的关注超越了自身的荣辱成败,而将国家、社会、人民的命运系于心中。当国家和人民遭遇到危机困难时,会有奋发图强之心,为国家和人民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忧患意识是一种文化传统,它孕育着中华文明的诞生,同时也是忧国、忧民意识,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衰的重要原因,发扬中华民族的忧患意识我们义不容辞。

作者:马敏娜 单位:永城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