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电影艺术与产业互动研究

电影艺术与产业互动研究

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互联网+”给电影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变化,电影产业和内容逐渐呈现出互联网气质和基因,科学技术带动的虚拟现实、无人机、传感器等先进技术,促进了电影艺术、产业的互动,加速了电影与互联网的融合。本文就“互联网+”生态下电影艺术、产业互动展开了详细研究,以期为我国电影事业的改革发展提供一点参考意见。

关键词:产业互动;电影艺术;“互联网+”

一直以来,电影作为一种传统传播媒介深受人们的喜爱和追捧,电影这门艺术在“互联网+”时代下,与传统的报纸、电视、广播等不同,在与互联网进行媒介融合过程中,占据着不可被代替的重要位置,有自身独特的优势。电影与互联网的融合实际上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强强联合,电影借助互联网充分发挥自身特征优势,能够推进电影艺术和产业的互动进程,开创全新的电影局面。

一、电影在媒介融合中不可代替的自身优势

(一)人们观影方式没有根本变化

随着手机功能的普及应用,当代人们对单一事件的深度思考和持续关注越来越少,通常都是同时观看电脑、电视和手机,这种多屏阅读很难让人们集中注意力,人们对手机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然而,在观看电影过程中,人们在封闭系统的电影院内,能够沉下心来置身到电影情境中,电影与互联网的融合不仅没有吞噬电影优势,反而突出了大屏幕视听这一优势,过度依赖手机的人们更想在电影院中感受没有手机的专注观影体验,享受视听刺激。人们通过智能手机搜索获取电影相关信息,根据自己需求到电影院进行观影消费,这一过程中手机成为了提升人们观影的主要流量导体,这也是电影与其他媒体在“互联网+”媒介同和中的不同之处。

(二)电影具有强势传播平台和渠道

虽然网络越来越普及应用到当代人们的生活中,但实体院线仍旧是电影最大、最主要的传播渠道,网络不是人们观看电影的主要平台。一直以来,电影的传播都是按标准要求走严格的电影发行路线,社交媒体在这一过程中没有起到过多传播作用。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院线电影发展十分迅速,电影院数量越来越多,这也带动了电影院的配置,电影银幕在不断更新优化,人们能够选择到喜欢或者就近的电影院直接观影,电影观看渠道十分畅通。这种覆盖范围非常广的实体院线网络,减少了移动互联网对电影传播的冲击。

(三)内容是电影的中心

就时展形势来看,以渠道为中心还是内容为中心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从传统媒体产业视角来分析;当某一传统媒体呈现出供大于求、产能过剩的现象时,能够将娱乐产品和信息产品销售到市场的人就是胜者,也会占领电影产业链条中的绝对主导位置;从传媒行业讲究宣教功能和文化属性视角来分析,电影内容是首位,是中心。比如报纸这一传统媒体,在新时代,纸上的新闻内容越来越难传播到当代人们群体中,拥有更多平台和渠道的新报纸媒体成为行业内的主导者,但是电影这一传统媒体却不同,内容仍旧是电影的首位,是电影的中心。这主要是品质优良的大片在拍摄期间和宣传期间,会引发所有媒体包括新媒体、传统媒体等高度关注和报道,电影市场是制片方和投资方选择宣传营销的传播平台。比如2018年张艺谋导演的电影作品《影》在上映前,关于主演邓超一人分饰两角的戏份和报道就被新老媒体传播的铺天盖地,这也说明了大片电影没有传播忧虑,电影的内容品质、故事优劣才是票房的关键。

二、在“互联网+”时代,电影产业与内容在媒介融合中的现象

(一)类型片的边界变化

目前互联网与电影的融合主要体现在电影产业的方面,合作共赢、提升经济效益是这二者深度融合的主要目标。在融合过程中,电影的艺术性发生了改变,有些类型片的边界逐渐发生变化,呈现出模糊的渐变趋势。有些热门IP改编的电影作品,在没有条框约束,充满天马行空的自由创意下很难界定其电影类型;有些原创电影作品,内容设计范围很广,既有科幻的一面,又有环保素材,还体现了爱情情感,导致其类型定位很难。这也是“互联网+”生态下,电影发展所打开的新局面。

(二)票务环节信息化

目前电影产业的票务环节正在快速的向西东互联网化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线上途径购买电影票,特别是一线、二线发展较快的城市,线上购票率远远超过线下售票率,这也带动了越来越多的线上售票平台发展,淘宝的淘影票、美团的猫眼电影等手机APP获得了当代人们的喜爱和普及使用,引领着我国电影线上营销的总格局。对于人们来说,线上购票的优势不仅仅是快捷方便,还体现在价格优惠上,很多电商通过票价打折等方式促进人们的购票行为,增加自身平台流量,人们在观影后能够在电商平台评价电影购票、观影全过程,进一步促进了电影内容的宣传和变现。

(三)IP电影对内容侧供给的冲击

近年来,电影市场涌现出大量的IP电影,比如人们喜爱的《盗墓笔记》和《鬼吹灯》系列书籍,均搬上了电影荧幕,标志着IP电影在我国的崛起。对于IP电影目前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从其构成层面来说,IP电影的改变需要购买IP版权,这也说明了IP电影并不是原创电影,而是改编电影。IP电影的激发主要来源包括游戏、动画、网络小说等,网络上热门的IP小说有着非常高的电气量,人气旺盛,这也进一步体现着IP电影具有极强的互联网气质和基因,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除此以外,二次元电影也在互联网的带动下蓬勃发展,与IP电影一起冲击了电影内容的侧供给,让电影内容的测供给呈现出信息化、互联网化的发展趋势。

三、电影技术在“互联网+”生态下的未来发展

(一)无人汽车提升了奇观性

无人汽车是近年来传统汽车公司和互联网巨头争相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在电影拍摄中,应用无人机车技术能够完成故事情节的叙事因素,大大提升电影制作的奇观性。比如,人们非常喜爱的《极限特工》系列电影,主人公和反派人物之间开展的飙车环节,使用无人车对飙技术,能够实现不可能的拍摄任务,呈现出奇观的观赏效果。

(二)虚拟现实促进了互动和体验的升级

虽然目前我国电影技术中的虚拟现实技术还没有大面积应用,仍旧处于探索阶段,但虚拟现实技术已经在国际互联网巨头行业的主要实际业务中,并且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VR纪录片逐渐在国内出现,这些都意味着电影与虚拟现实技术的深度融合是必然趋势,这一融合会经历以下三个阶段。首先是目前我国处于的观众沉浸式体验阶段,这一阶段中观众能够通过穿戴相关设备,进入到虚拟现实情境中,丰富感官刺激,感受身临其境的观影体验;其次是角色与观众互动阶段,观众在这一阶段可以成为电影故事中的角色,走出旁观者局限,投入自身感情,和电影其它角色实现互动,体会不一样的身份和经历;最后是观众再创作电影阶段,观众可以购买电影模板,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创意改变电影叙事结构和故事内容,实现电影和观众的充分打通,达到物与人深度互联的效果。

(三)传感器链接艺术与商业维度

在新时代背景下,电影很快会引入传感器技术,提升电影艺术效果。电影制作方可以通过传感器功能转却了解电影在市场中所引起的反应,精准把控影片目标观看群体的肢体语言、微表情等观影信息,将这些信息通过云计算的方式大数据处理,根据数据结果调整影片节奏和内容,提升影片艺术质量。传感器技术的应用能够将电影艺术和商业这两个维度紧密间隙在一起,让影片的创作更加重视观众,最终呈现的影片更能打动观众。

(四)无人机实现鸟瞰美学

目前无人机已经广泛应用于我国电影的拍摄环节中,随着无人机技术的更新和完善,电影拍摄中无人机的应用范围和频率越来越大,通过无人机技术能够将以往难以拍摄的细节画面清晰、全面的呈现出来,特别是在拍摄特殊逼仄的空间,可以利用无人机进行多种角度和高度的俯拍、侧拍、正拍,用不同的视角拍摄现场场景,达到鸟瞰美学的效果。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互联网+”生态下,推进电影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是提升电影艺术效果、促进电影产业互动的必然趋势,能够给观众更好的观影体验,发挥出电影和互联网的优势作用,电影产业要充分借助互联网,满足人们观影需求,增强电影人文价值,拓展电影艺术创作空间,丰富电影产业内容,推进我国电影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旭光,李诗语,李雨谏.2014年中国电影产业与艺术报告[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5,(02):59-67.

[2]项仲平,王冰雪.“互联网+”时代本土电影产业的发展路径与机制创新[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6,23(01):52-56.

[3]蔡路恒.新媒体艺术时代中互动电影研究[D].湘潭:湖南科技大学,2016年.

作者:方晓辉 单位:莆田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