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途径探析

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途径探析

摘要:传统文化不仅对青少年的文化素养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也影响着青少年的思想意识。因此,我国的传统文化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基于此,主要针对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途径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途径

新课改指出,应将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情感以及爱国主义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教学目的,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及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目标。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蕴含着丰富的知识、思想以及文化底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不仅保护了文化知识,而且传承了文明。

一、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的重要性

一个民族共同创造且共同享有的文化即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有着非常巨大的精神影响力,也会形成民族凝聚力。每个民族、国家的根基所在就是传统文化的弘扬。语文承载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从原始社会一直伴随着中华民族走向文明社会。由此可见,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初中语文的学习,亦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二、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途径

(一)阅读国学经典,品传统文化

在我国上下五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就是国学。国学影响着我国一代又一代学者,培养初中生对于国学经典的研读与学习习惯,有助于初中生吸收我国民族文化的精华。初中语文教师可以挑选经典著作,也可由学生自主推荐,亦可以根据文章、季节等灵活调整课程内容。语文教研组可以在学生中间展开诗词或经典文章的诵读活动。教师也可以利用晨读时间引导学生对诗词歌赋的赏析,让初中生在活动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神韵。

(二)利用网络的优越性,传承传统文化

当今社会,传统文化已逐步在人们心中淡化,绝大部分学生无法真正理解其中的内涵。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网络已逐渐成为学生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基于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充分借助网络平台来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及弘扬。首先,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创新教学模式。网络技术将视频、动画、声音以及文字图像等结合在一起,从多方面(听觉、视觉等)刺激初中生的感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书本教材制作成课件,并且可以将图片或者音乐等多媒体演示手段适当地插入课件中,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将静态的事物动态化,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传统文化的兴趣。其次,利用网络资源,不断丰富传统文化教学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利用网络资源,可以把各个方面的有用的教学资源引入到语文教学中,将学生的学习资料鲜活化,不断提高传统文化学习的现实感与时代感。教师给学生推荐经典的、民族的以及优秀的视听材料,使学生在了解经典的同时掌握传统文化的真谛。随着人们继承传统文化意识的增强,以诗词、成语以及汉字等为题材的电视节目(《中华好诗词》《中国成语大会》《汉字英雄》等)受到广泛关注。通过大众媒体,传统文化以一种轻松的姿态融入到了学生的生活中,初中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引导、组织初中生收看这类节目,并适当加以点评,激发初中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

(三)坚持知行合一,弘扬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的弘扬应做到知行合一。初中语文教师应不断拓宽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渠道,让学生从生活中体会传统文化,感知其魅力。第一,弘扬传统文化的最佳契机就是传统节日。例如,在端午节,教师可以询问学生所知道的传统习俗。除了吃粽子、赛龙舟、对屈原的缅怀等这些众所周知的习俗,语文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通过询问家长或亲朋好友来了解更多的传统习俗。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而且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其次,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参观家乡名胜古迹,认知传统文化”的社会调查活动,引领学生参观古迹、访问群众并收集大量的历史资料,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素养。这些活动的展开可以让学生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使得传统文化得以弘扬,学生道德素养得以提升。

三、结语

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创造力与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华文明永存的支柱所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发扬并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尤为重要。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总结初中语文传统文化的教学途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增强我国的凝聚力。

参考文献:

[1]卢贵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法[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8):76-78.

[2]段泽运.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中学语文,2016(3):29-31.

[3]王剑.初中语文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的运用研究[J].课外语文,2014(10):95.

[4]李明顺.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J].赤子(上中旬),2015(10):299.

作者:刘荣瑞 单位: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黄官寨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