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茶文化下茶包装存在的问题

茶文化下茶包装存在的问题

茶文化与茶包装设计具有互动关系。而茶这种富有丰厚文化的商品,人们购买它不仅是一种生理需求,还是一种心理需求。故设计茶包装就更需要从文化传统中汲取营养,特别是从茶文化寻找创作的依据,如:在茶包装材料、图案和外形等元素内融入茶文化、茶历史及茶精髓。精美的包装愉悦人心,能吸引人不自觉地接近它和赏识它,最后去拥有它,这就是茶包装的魅力和诱惑性。

以茶文化为背景茶包装中存在的问题

茶包装是产品在物流过程中所必需的,好的茶包装应该节约资源、绿色环保、结构合理及便于开启,并能够体现茶产品的文化特性。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和各种包装设计比赛不断开展,茶包装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可谓异彩纷呈,但是茶包装仍然落后于茶本身的发展,还伴随一些问题。如品牌意识薄弱;过度包装和欠包装;雷同现象严重。

1品牌意识薄弱

首先,商品品牌意识薄弱。市场上许多茶产品只有品名没有品牌。龙井、铁观音这些耳熟能详的茶叶,只是一个品名非品牌。部分企业将品名和品牌合二为一,致使产品名称重叠混淆;或者为了迎合市场和消费者,加强对十大名茶的了解,而主打茶产品名称,导致消费者对品牌形象模糊,而产生错觉,产品国际化的大背景下,混乱负面影响巨大。其次,包装塑造品牌意识薄弱。认为茶产品本身好就能得到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可,而忽略了一个好的合理的包装对推销产品、建立品牌形象的至关重要性,缺乏统一认识。如此现状更是催生了茶产品除产地和商标不同外,礼盒包装都“雷同”的现象。以上问题让我们深感建设茶产品品牌的迫切性和以包装塑造品牌的必要性。

2过度包装和欠缺包装

过度的包装不但增加企业的负担,而且有悖于绿色低碳向生态化及环保化的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方向。从材料与结构上看,随着包装工业的发展和现代高科技的结合,涌现出了许多新型的包装。市场上也有许多新颖别致的茶包装,但有些看似高档,却存在着过分包装,有的脱离了商品的属性,与茶产品本身的质量不相符。超出了保护商品、方便运输、介绍或说明商品的功能要求。国家对茶产品的包装规定要求包装层数控制在3层及以下,包装空隙率不得超过25%,包装成本不得超出15%等。有的茶包装过度,还有一些茶包装欠缺。散装入柜,没有销售小包装,或是包装陈旧,缺乏时代感和吸引力。在茶产品批发市场,散装茶叶暴露在空气中随处可见。虽然可方便消费者近观、触摸、闻味直观辨析茶的品质,但是这些缺乏包装保护的茶叶受气味、氧、光和潮湿的影响,极易变质,品质大打折扣。这就需要社会引导和改变消费者的传统欠缺包装观念,特别是茶企要加强品牌建设,以“一流的茶叶,诚信的包装”来赢得消费者的心。好的茶叶是要看它的色、香、味、形,但也不能缺乏特征性包装或忽视包装,适当的包装既是产品的“无声销售员”,又是企业无声的广告。

3雷同现象

从整个茶包装行业来看,现在市场上的茶包装还是以模仿的居多。这些模仿一方面是对酒类、月饼等其他商品的模仿,另一方面就是对茶包装的直接模仿。目前茶市或茶店中大量涌现的硬纸加塑的各类豪华型礼品茶销售包装及其设计,多呈现大红大紫的现象,而清幽、庄重及典雅的民族古典色或文物色几乎是微乎其微。很明显,这与盲目地仿效酒类的销售包装及其设计有关。另外,市场上一旦某个茶包装的销路好了,就出现跟风仿制。这样一来,设计雷同的包装比比皆是,等到行业要继续向前发展时,自主创新就应该成为主流了,否则只会带来恶性竞争,后果可想而知。

寓中国茶文化的现代茶包装的发展方向

大部分茶叶包装外观古朴庄重、画面空灵飘逸,意境悠远,难以超越。但艺术设计最忌千篇一律,所谓不进则退,盛极而衰。最好的办法是将传统文化精粹融入现代包装设计中。同时,在艺术表现方面吸取国际化的艺术表现,创造出自己的新文化以适应时代的需求,最终,将民族文化特色的茶包装发扬光大,走向真正国际化的大舞台。

1包装理念在融合茶文化的基础上注重发展

一是理念创“意”。现代包装设计与传统茶文化的关系,非“形”的简单套用和照搬,而是要将传统中国茶文化的精髓融入进去,在充分理解传统茶文化的基础上延期“意”传其“神”,让中国元素为现代包装设计注入新活力。开拓新的现代视觉造型设计,高标准创造出精简且富创意力量并极具现代感的艺术创作。二是理念延伸。在中国元素创新设计中不仅要注重设计语言的现代性,同时应更加关注本土受众在价值认同、意义表达等诸多方面的顺利沟通,使意义得到更好,效果传达更快。吸收传统意念推向一个更高层次的现代传达,将约定俗成并已经在中国民众心中达成共识的“意”,沿用到包装设计所固有的内涵之中,从而延展出更新、更深层次的理念精神,使其更具有现时代的文化性与社会性。三是理念拓展。全球化进程强烈地刺激了民族传统文化的神经,中国本土化设计面对着世界文化的开放格局,必然需要以变应变,即不仅要秉承传统文化的精髓,还要不囿于传统的樊篱。也就是以传统文化特有的合和精神和有容乃大的包容态度,积极应对全球文化的多元性,汲取国外设计现代元素,形成优势互补,为传统文化的更生带来更多的思考和契机,使中国的茶包装设计“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焕发出新鲜的活力和生命张力。

2包装元素在借鉴茶文化的基础上突出创新

一是传统元素的再次造型。一方面,现代包装设计在对中国元素合理地借鉴基础上进行现代性的改造,使中国元素不断获得与时俱进的动力。通过对传统图案、纹样符号和色彩等基础元素进行设计分析与再造想象,形成崭新的富有时代感的视觉审美形象,实现现代包装设计新颖的表现形式。另一方面,主动方式进行文化传承,非通常被称为的被动沿袭和积淀,而是主动的保持或继承发扬,通过自觉选择来实现。即基于对传统中国元素借鉴的基础上,在包装设计中利用传统元素的再次造型,结合现代艺术表现形式进行新的图形创作。二是现代设计的再生创造。将结构繁复、形式陈旧,不符合现代审美需要的艺术形式,加以提炼、概括、醒目强化,通过新的设计重组,再将这种立足在传统中国元素原型上,而又对原型不断分解、转变和重构的衍生型糅合到现代包装的设计之中。这样设计出来的图形,不仅能够保留传统艺术的神韵,又能够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是在新时代审美意识下的一种再生创造,也是传统图案、纹样符号与现代图形设计新旧两种形式之间的激烈碰撞,得以诞生并散发出其独特的民族神韵和魅力。三是结构形式的绿色设计。在包装结构和容器的设计上,根据茶文化特点进行绿色设计。结合各种茶杯器皿的形式特点,运用文化元素到包装上,使产品消费后得到再利用,如将深色的玻璃茶杯制作成很好的茶叶包装材料,再利用的价值很高。这种从绿色观念出发的创意技法,不但能在茶产品市场内独树一帜,并且达到高度的环保效果。

3包装立意在继承茶文化的基础上注重演变

一是民俗内涵。大众都是生活在本国传统文化构筑的氛围里,各种生活方式、习俗、伦理道德及审美习惯已经深入到这个民族的心理结构深处,成为一种心理定势。产生于各种民俗事象中,反映出一种独特的民俗内涵和审美意识的传统元素对于构建现代本土化包装设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二是形式演变。茶产品的包装设计起源早,长期根植民间,具广泛性和普及性,它们以其独立别致而又统一的格调,显示出独特的民族传统。这些符号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发展,积淀了丰富的内容,最终演变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三是特色彰显。充分挖掘传统茶文化资源,发挥、借鉴传统包装中丰富的造型形式,显示出独特、深厚并富有魅力的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如传统图形对实用性、完美性、象征性、概括性和抽象性等特征的追求;以非静止物象、时空综合和适形等造型方法,富有中国哲理、宗教宇宙观和时空观的文化思想的太极、易经中八卦的动静结合、讲求和谐的天人合一与自然观念,无不反映出正负相生、阴阳一体、生生不息的哲学观念。

4包装功能在发扬茶文化的基础上突出保质

茶包装的功能是保证质量的稳态化和便捷化,尤其是一些高价的名优绿茶,更难贮藏,必须从生产到使(食)用之前这段时间确保茶产品的色香味形。一是注重包材和结构的选择。茶产品内部直接接触材料的隔氧、防潮以及外包装的层次结构将很直接影响茶产品的品质。研究表明:新型钠米包材比普通包材的透湿量、透氧量低28.0%、2.1%,纵向拉伸强度比普通包装高20%。贮存的绿茶VC、茶多酚、氨基酸和叶绿素的保留率分别比采用普通包材明显要高,可有效提高绿茶的保鲜品质。二是注重包装技术和保鲜的应用。由于茶叶常温难保鲜,很多茶叶的品质是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变质的。因此,如何确保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的变质也是值得厂家在包装设计中需要思考和迫切解决的问题,如新昌某公司研发的专用脱氧剂置于包装袋内可以常温下延长龙井茶保质期至1年以上。三是注重包装携带和取用的便捷。当前茶企走向品牌化,不仅需要品质的保证,而且需要商业化包装,与市场接轨,才有高效用。以福建铁观音包装为例,目前的小泡袋方法,因无需再称量、携带方便、便于贮藏、提升茶叶品尝价值等受到市场的热宠,也是如今礼品茶必备的内包装形式之一,并蔓延至包括武夷岩茶和红茶等其他茶类,已成为茶叶市场竞争中增值的关键筹码。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变化,人们的审美观和价值观的体现与取向总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消费者不再单纯满足于产品所提供的基本的属性,对产品包装的艺术性的追求更趋近于苛刻,对产品个性化和差异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面对空前激烈的竞争和消费者的“挑剔”,我们需要冷静思考更需要采取积极行动,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包装设计相结合,设计出具有中国特有文化韵味的作品,更好的拓展传统文化元素在跨学科、跨领域和跨国家的应用空间。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在激烈残酷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同时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发扬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者:夏兵张士康汪一飞谭蓉陈小强孔俊豪杨秀芳单位:中国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