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浅析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浅析

一.综合医院设计受众人群分析

1.1显然医疗建筑受众人群最大部分是患者。能够为患者提供良好就医环境,减少或避免医患纠纷,是设计师的首要考虑的问题。毫无疑问,医疗市场正进行着革命性变革,未来医院会向“人性化医院”、“高科技化医院”发展。减少患者及家属在医院排队等候时间,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解决方式有以下几点:

1.1.1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及设备,患者可以自行在家里或医院统一地点,网上预约挂号,减少排队等候时间。

1.1.2提供良好的候诊及足够的空间排队等候。例如,开敞的候诊大厅或内庭设计,利用LED显示屏叫号等候。增设人体工程学的座椅及满足人际交往的安全距离。利用室内家具及绿植阻隔视线、分流人群。又如:门厅人员混杂,排队挂号应该单独设置,避免走动穿插排队的人群。

1.1.3分科室挂号利用建筑楼层不同划分不同区域。就近挂号、划价增加窗口。设置绿色通道,为急病患者、军人、行动不方便病人提供方便。减少患者等候疾苦。

1.2医护人员的办公条件的改善,为投入战斗第一线的医疗天使们提供一处安静的休息空间。提高医院人性化设计水平。

1.2.1医院就医都是病人,这里不乏传染性疾病,医护人员能用单独的卫生及洗漱空间。关爱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问题,势在必行。

1.2.2医护人员有单独的出入口、更衣室、值班室等远离患者。

1.2.3医护及相关工作人员有空间活动,放松身心、消除疲劳,有空间交流设置室外比赛场地,为工作人员提供一处锻炼身体的场所。

二.综合医院流线设计理念

医院作为人流量、车流量高度集中的场所,需要具有充足的空间解决人流、车流及污物流线的问题。不解决好此问题,势必造成病人就医不便、场面混乱的状况。医院建筑流线复杂,主要包括门诊患者、住院患者、医护人员、探视家属、药品、洁净品、食品、污物、垃圾等,必须有良好的水平与竖向交通组织设计,才能使各种人流、物流合理流动。通过合理设置医疗街、专用走廊、自动扶梯、病床梯,客梯和楼梯,使病人、医护人员均能合理流动互不影响,同时通过设置货梯,使清洁物品与污染物品相互避免交叉。

2.1重要功能科室设计

2.1.1核医学科核医学科位于门诊医技楼地下一层,包括回旋加速器1台、PET-CT1台、ECT2台。回旋加速器用于制造注射用药。科室内分为高活区、中活区、低活区,根据需要采取防护措施。PET-CT患者、ECT患者、医护人员、核源均与独立通道,互不交叉。医护人员须经过卫生通过方可进入防护区。

2.1.2放疗中心放疗中心位于门诊医技楼地下一层,设2台直线加速器、1台钴60、1台伽玛刀、1台后装机、1台模拟定位机、1台CT定位机、1台中子刀及1台热疗机。候诊区利用下沉庭院采光,可给患者舒适的心理感受。科室内部诊断、治疗与医生办公区域都相对独立。

2.1.3中心供应中心供应位于门诊医技楼地下一层,与三层的中心手术不垂直布置。其内部设有2部洁净电梯,可将无菌品直接送达手术部,保证手术部器械敷料的供应。手术后可回收污物通过建筑南侧的污梯运至中心供应收件厅,实现手术部洁污物品的垂直循环运送。中心供应式布置严格遵循洁污分区分流原则,以单向流线经分类、清洗、打包、消毒送至发件口。中心供应室采用机械排风系统,以保证室内良好的工作环境。中心供应室洁净等级为Ⅲ级。具体工艺由专业公司另行深化设计。

2.2流线行走原则

各流线有各自要求,有些禁止交叉的。

2.2.1门诊口应设计回车半径,避免和门诊大量人流产生交叉,影响到急诊就诊时间。

2.2.2传染病门应该单独开设,避免交叉感染。

2.2.3儿童门诊易设计一楼,并单独出入口,避免与成人病人交叉感染(因为儿童免疫功能发育不全)

2.2.4尸体路线应隐蔽,不应与患者及无关人相遇,更不能跟食品供应路线交叉。尸体出入口最好由太平间直接出大门至街道。

三.综合医院设计新趋势

综合医院可以配置自己的康复娱乐设施,并对外开放。例如一个健身康复中心,提供手术后恢复的物理治疗的使用,也为医院辛苦工作的医护人员提供一个活动场所。考虑增加心理指导和治疗的场所和科室。因为在古代,医疗设施不健全,医院住院主要为病人提供疗养场所。也符合现代通过调动部分病人自身免疫康复的原则。医院提供科学的康复治疗是必要的,属于介入治疗。身体机能的调动及心理疏导,对康复身体的信心不容忽视。因此,设计为提供这样一个场所提出了挑战。

四.结语

医院是人们获得新生,重拾健康的地方。是生命延续、是希望新生活地方。因此列举几个成功医院典范。以健康中心,为综合医院建筑的核心概念早在古代遗迹中早已经出现。雅典和罗马九层存在“医师院”(doctors’school)的场所。带着对上帝的敬仰和对施予医疗和保健的知识。希波克拉底(欧洲医学奠基人)就曾提出医生引导,自然治疗的理论。如今建筑可以辅助提供治愈场所这样的目的。

作者:吴锋 臧银玲 单位:长春大学旅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