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研究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

研究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

一.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兴趣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是最好的老师,是创造的非智力源泉。研究表明,人对某种事物兴趣愈浓,其注意力愈容易高度集中。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种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有兴趣地学习能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创造地学,变厌学、苦学为乐学,学生的思维被充分调动起来了。信息技术教学能集光、色、声、像、文等为一体,以形象生动的画面使学习内容图文并茂,以恰如其分的音乐展示使学生学习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状态,以极强的动画效果和多样新颖的形式把教学内容直观地、立体地、有趣地展现出来等,给学生多种感官的刺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唤起其求知欲。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有效整合能使学生集中精力听课,极好地提高学习语文的学习兴趣,实现“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18世纪启蒙思想家卢梭语)。如上《社戏》一文,可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相关内容,让学生知晓民间古老戏曲形式“社戏”是怎样的,进而对课文学习产生兴趣,积极主动地学。又如讲《春》一文时,用视频再现文本中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等画面,学生能如身临其境感受到大地回春的景象。这样的课堂有吸引力,并能诱导学生去积极探究。

2.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能增加课堂信息容量,提高语文课堂学习效率

传统的课堂教学媒介往往较为单一,课堂容量不大,密度不高,不能多渠道反复强化相关信息,教学效率相对较低。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讲究课堂效率。较短时间内增加课堂信息容量,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肯定是有一定难度,而借助信息技术教学极大地节省教学时间,尤其能扩大教学信息传递的信息量,使教学规模扩大,使教学生动,富于感染力,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增大教师控制教学信息的灵活性增加课堂信息的传输渠道,使教学效果优化。如在上《愚公移山》一文时,在总结讲解“之”、“而”、“其”等“一词多义”及特殊句式的基础上,老师可投影显示这些内容完整的板书设计,而这比在黑板上写板书要快很多,老师可以利用节省大量的板书时间让学生把有限的精力放在解决疑难问题以及听说读写等其它方面。

3.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具有理解

语文重点、突破难点的优势运用信息技术时,可利用图像、声音、动画、色彩等手段有效地适用于语文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具体,易于学生理解,引导他们向学习目标方向思考,从而帮助学生理解重点、突破难点。如在上《陋室铭》一文时,考虑到学生较难理解文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意境,老师可以选取恰当若干幅中国国画作为课件的插图或背景。为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老师可调用中国古典著名琴曲《高山流水》在课堂上适时播放。上述方法可营造课堂氛围,又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4.运用信息技术能弥补语文

教师自身不足,为教学提供帮助“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有些老师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作为语文老师应该在课堂上范读课文,可有些老师普通话水平不佳;作为语文老师要有一手漂亮的粉笔字,可有些老师板书让人不能恭维;作为语文老师课要讲得生动,课文写的美景语文老师要能用语言描绘清楚,可有些老师无法表达出来……此时若借助信息技术可把要范读的课文预先做好音频材料,可预先设计好板书,可预先把课文中的美景制成图片,让学生看时能一目了然,这样,教学时老师就轻松了些。信息技术的运用可弥补语文老师自身不足,为语文教学提供极大帮助。如,在学习《背影》这一篇课文时,首先可准备好作者朱自清的画像、简介,并形成图文资料;父亲爬月台买橘子的背影感人至深,老师可以先准备相关的视频画面;准备一些最能体现父亲特征的重要语段投影。可见,适当使用信息技术能帮助语文老师搞好教学工作。

5.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促进语

文老师自身素质提高语文课中运用信息技术教学,老师上课能较为自如地控制课堂的进度和对各种媒介的使用,无须满手粉尘、口干舌燥,表面上看似乎老师的负担减轻,其实对老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要想制作一课比较成功的教学课件,老师必须深入理解教材和教学要求,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心理规律,以及学生的学情特点和实际需求,综合音频、画面、影像等资料恰当选择,都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老师通过课件制作,在教学实践中能增长才干,提高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6.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培养

学生的想象能力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是人们对头脑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是思维的火花,是思维拓展的内驱力。它是促进学生认识能力提高的重要手段,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应充分挖掘教材因素,适时经常进行想象训练,有利于学生思维宽广性、创造新的培养。一位老师在教学《观潮》时,恰当运用信息技术课件,将阵阵涛声、奔腾的狂浪、猛烈的余波等画面与自然声响表现得逼真,学生将文本与课件材料结合,“目睹”了壮观的钱塘江,加深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丰富了想象力,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7.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让学

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老师可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正确引导,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在学习《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一文章时,老师可引导学生上网查找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介绍及图片,学生结合文本的介绍,很容易形象地理解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特征,对碑上反应的几幅浮雕图具体方位也就很清晰了。

8.运用信息技术架起师生互动的桥梁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准备相关的课件并通过一定的链接,让学生进行操作,形成师生互动共同学习的环境,达到丰富课堂内容,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如,在学习古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老师可设计有针对性的课件练习朗读,借助课件随机抽取开展朗读比赛,让学生动起来,培养其朗读能力。又如,利用家校通平台、班级QQ群联系师生,共同探讨交流,实现学习互动的目的。

二.如何实施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听、说、读、写的训练过程,更好的完成语文教学目标,给语文教学带来活力,受到老师们的青睐。但是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有其优越性、也有其局限性。反思当前信息技术教学的存在问题决不是否定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如果老师只追求形式,盲目使用信息技术,效果会适得其反。因此,我们要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实施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要合理使用信息技术,以人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信息技术不是教学目的,是种辅助手段,是服务于教学的工具,不能“喧宾夺主”,不能为了用而用,要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华而不实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大忌。实施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需重视教学应有的循序渐进的规律;重视其他教学媒介;重视提高整合课的有效性,紧扣教学目标;重视思维的“火花”迸发;重视整合层次的定位要得当;重视语言作为语文教学本身人文性的特性;重视所选的课件、视频文件、声音文件、图片文件、背景材料、字体等应适时、适量;重视根据课型及课文的内容变化而变化。总之,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要注意解读文本、合理设计,研究理论、提高技巧,取长补短、融会贯通,更新观念、不断提升。在新课程标准下,信息技术与与语文教学的“零距离”整合交融,优化了整体教学效果,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教学效率,不仅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时代的标志,教学手段的改进,更重要的是对传统理念的撞击,如何使“绿叶”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红花”语文教学,绽放光彩,还有待于语文教育者潜心研究探索,只要我们扬长避短,信息技术必定使语文教学如虎添翼,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吴春园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四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