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研究化学的方法

研究化学的方法

研究化学的方法

研究化学的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教育科学 量化研究 文献研究 思辨研究 质化研究

教育学科理论和体系的建构,依然是今天教育研究者的一项重要使命。教育学学科界限的模糊性,决定了其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则是教育科学理论建构的根本有效路径。

一、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及其分类

如果将教育学科归为社会科学范畴的话,那么,社会科学研究中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即量化研究、质化研究和文献研究方法,理应成为教育学科研究中的重要研究方法和手段。而思辨研究依然会是教育学科研究中一种不可或缺的研究方法,因为教育研究者面对的是一个有意义的、价值关涉的教育世界,教育学科所蕴含着的人文精神和人性特质,使它与人文科学有着天然的联系。

因此,教育科学研究方可归纳为四大基本类别:量化研究方法(实验法、定量调查法、数理分析和测验等)、质化研究(人类学方法、定性调查法、个案研究法)、文献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思辨方法(注重纯粹的逻辑推理的一种哲学思辨)。虽然,量化研究与文献研究、定性调查法等一样,都具有一定的科学属性,具有可积累性、可修正性等特征;都强调对资料数据的科学收集和有效占有,通过严密可靠的数据资料为寻求事物间的规律性联系和科学性结论提供必要的事实和依据(当然,量化研究通过观察、调查和测量所得出的相关数据属于第一手资料,历史研究和比较研究中的数据则主要来自于文本,属于第二手资料),但由于研究技术、手段、方法的差异性,决定了它们属于不同的研究方法类型。

二、量化研究的广泛使用是教育科学研究日趋成熟精细的标志

广义上的实证研究包含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学者张红霞认为,实证研究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比如,个案研究如果能把每一步操作都详细地记录下来,就可以认为具有一定程度的可重复性。而我们这里所指的量化研究属于狭义上的实证性研究,即主要以实验、调查、测验和数理分析等自然科学研究方法进行的实证性研究。实证性研究作为社会科学的一种研究范式,倡导将自然科学实证的精神贯彻于社会现象研究之中,主张从经验人手,采用程序化、操作化和定量分析的手段,使社会现象的研究达到精细化和准确化的水平。

20世纪初,德国学者梅依曼和拉伊力倡把教育研究从哲学思辨传统中脱离出来,走科学化、实验化的路径,要求通过科学的验证来发现和陈述事实,提出只有通过实验与观察,在有意识地简化要素条件下研究教育现象中各种复杂的因果关系,教育学才能成为一门科学。

一个多世纪以来,社会科学的各种理论、方法与技术蓬勃发展,研究方法日趋精细,并陆续引入教育研究领域,促使教育研究呈现出不同的取向和形态。从西方教育科学的发展历程看,教育科学对实证研究方法的借鉴、吸收是其发展和成熟的重要标志。教育研究者通过对教育实践中各种数据的调查、分析,通过对文献研究、质化研究、思辨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对教育实践中的众多实然问题给予问答,并进行了理论上的有益探索。

以教育管理学的发展为例,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伴随着教育管理理论的兴起,教育管理科学论成为美国教育管理研究的一个主流性理论学派。“教育管理科学论将自身奠基在逻辑实证主义的基础上,强调教育管理研究立场的价值无涉,强调教育科学理论的描述、解释和预测功能,强调教育科学理论的可应用性、可操作性,强调量化研究,重视测量、数据统计,强调观察、实验的重要性,偏爱用图标和模型说明问题”。尽管教育管理科学论在20世纪70年代后遭到了教育管理主观论和价值论的挑战,然而,纵观今天美国和欧洲的教育研究,量化研究方法依然占据着研究方法的重要地位。

马尔科姆·泰勒在分析了欧洲2000年出版的最具代表性和影响性的17种英文高等教育专业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后得出结论:在高等教育研究中,占主导的只有三类研究方法,分别是:文献分析(37%)、多变量分析(26%)以及访谈(17%),这三种研究方法占到文章数的80%之多,即文献研究方法、量化研究方法、质化研究分别占据了发表文章的37%、26

%和17%。马尔科姆还认为,这种现象并不奇怪,因为在所有的社会科学研究中,像文献评论、问卷调查和访谈这些方法都非常普遍。

从我国教育研究的现状看,国内主要教育类期刊上发表的文章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大多是马尔科姆所指的诸如概念分析、批判和现象学等思辨类型的研究方法,而关于量化研究方面的文章内容比较单一,比如,调查问卷类文章主题主要集中在学生经验方面,诸如大学生就业、创业、学习等。有学者在分析《教育研究》所发表的文章后指出,它共登载的165篇研究论文中,主要以思辨、历史文献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完成的论文为主,占86.7%,其中思辨类论文达115篇,又占有绝对优势(70%)。采用“定量方法”或自然科学方法完成的调查报告、实验报告和数理分析研究论文共计22篇,仅占13.3%。

三、量化研究的运用与效用范围

在教育领域中,量化研究要求研究者事先建立假设并确立各种关系变量,通过概率抽样的方式选择样本,使用经过检测的标准化工具和程序采集数据,同时将事物在某一时刻凝固起来,对数据进行分析、验证,建立不同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必要时使用实验干预手段对控制组和实验组进行对比,进而检验某种关于事物客观规律的理论假设。在研究过程中极力排除研究者本人对研究的影响,尽量做到价值中立。由于量化研究所具有的客观性,以及具有明确、具体的操作程序、可验证性和可重复性等特征,它在宏观研究、因果分析、规律性和趋势性问题的分析、描述、预测及验证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马尔科姆对高等教育文章研究方法特点的总结看,采用量化研究的文章主要集中在系统政策、课程设计、高等教育评估和评价、学生经验等研究层面和主题方面,关于教学质量、院校管理等研究则较多采取了混合研究方法。由此可见,教育科学中的量化研究适用于下述研究。(1)适合于宏观研究。即比较适合于教育政策、教育规划和教育预测方面的研究,适合在宏观层面上对事物进行大规模的调查和趋势性的特征预测,通过教育现象的平均情况和抽样总体的代表性,以求发现问题或提出解决问题的新视角。(2)适合于对教育现象进行数量化的因果分析和相关分析,发现趋势性的因果规律和相关规律。例如,研究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与gdp之间的数量关系、专业结构与经济结构的相关性分析等。(3)适合于课程改革、教育评估和评价、学生发展等方面的评价、描述和预测性研究。通过观察、实验、测量,将数据加以分析和归纳,发现和推断具有代表性的、可推广的特征和模型。(4)能够证实或证伪已形成的理论假设,并不断地修改或完善已有的理论假设。比如,学习心理领域的许多理论就是通过验证或证伪方法发展起来的。

信度和效度是关系到量化研究结论准确和普遍意义的关键性要素,而无论是观察、实验、测量、数据统计,还是用图标和模型说明问题,其设计和研究难度都比较大,对研究者有很高的技术要求。因此,研究者除了需要具有严谨规范的求实精神、较强的演绎归纳分析能力外,还需要对研究问题能够给予合理假设,需要具有一套完备的操作技术,包括抽样方法、资料收集方法(如问卷法、实验法)、数字统计方法(如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等。研究者不仅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样本或者选题值得进行大样本调查,同时在问卷设计、样本选择、信度和效度检验、分析工具、分析深度、合作沟通等诸多方面都应具备科学的态度和较高的专业水准。

四、基化研究的优缺点辨析

实际上,教育科学中的量化研究虽然强调事物的“量化”,即通过对观察、实验和调查,获取客观材料,从而归纳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但其根本意义依然在于寻求一种规律性认识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只是量化研究更追求和强调科学的程序、手段和步骤,依靠对事物可以量化的部分和相关关系进行调查、测量、计算和分析,以达到对事物“本质”的一定把握。一般来讲,在研究阶段上、对问题的认识程度上,定性是定量的基础,定量是定性的更高阶段。从这个意义上看,量化研究方法有以下优点。(1)量化研究方法符合教育研究的根本目的。“教育研究可以定义为对数据(用于分析和研究的各种数字、文字、图象或其他形式的资源)的系统收集和分析,其目的是对教育的方方面面进行有效的概括、预测、干预和说明。”(2)量化研究有利于数据资料的有效积累,有利于对研究问题的深度解决,有利于克服教育研究中的主观性和各种偏见。如果我们想对大学的教学改革评头论足,必须比较全面深入地了解研究型大学和普通大学的教学现状,否则难以令人信服,而这很难通过思辨或文献等方法来完成目的。大学教学的实际状况和学生对教学质量的真实想法,只有通过

问卷调查等量化研究方法才能够真实地得以反映。以张红霞、曲铭峰的《研究型大学与普通高校本科教学的差异及启示——基于全国72所高校的问卷调查》为例,该文章通过对研究型大学与普通高校本科教学的差异性的问卷调查,通过大量调查数据的整理分析,客观真实地为我们揭示了不同类型高校的大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情况和影响满意度的相关因素。其得出的结论有些出乎我们的意料:研究型大学(北大、清华除外)的教学质量问题普遍严重;教学经费不足是质量问题的首要原因。由于研究者客观中立的研究立场和科学求实的科学态度,由于问卷内容的严谨规范和数据资料的真实可靠,尽管结论令人意外,但却很难否认该结论的真实性。(3)量化研究能够通过清晰易懂的图表、数字或简短的文字说明事实、实质和趋势。比如,马丁·特罗通过相关数字对高等教育精英阶段、大众化阶段(毛入学率15%以上)和普及化阶段(50%)作出了科学论段,形象说明了高等教育不同发展阶段的数字特征。

量化研究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量化研究除了对研究者的技术性有较高要求外,还需要研究者秉持一种客观中立的立场,尽量坚持价值与事实的适度分离。但是,当研究者因某些原因想用自己的研究支持某种观点时,就有可能产生偏见,这势必会影响结论的真实性。虽然研究者应坚持价值无涉这一原则,但真正将价值与事实分离却很难做到。(2)作为量化研究中的一种重要研究手段——问卷调查法,其抽样误差总会客观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使研究的总体效度受到影响。问卷调查和结果往往会受到经费和人为因素的干扰,而且,大多数问卷往往比较浅显,不能深入到引出应答者真实意见和情感,也就不能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以《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一文为例,研究的主题是关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的调查,但调查的人群却只有在校大学生,调查内容主要反映在校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创业意向与家庭背景关系、大学生赞成创业或不赞成创业原因、大学生创业知识等问题方面,而有些结论与问题内容不构成必然关系。比如,结论对策中的“政府应优化大学生创业的社会环境”与问卷内容无法呼应。(3)基于访谈法的量化研究结果的效度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访谈者的观察能力、反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4)发现趋势性的因果规律和相关规律具有相当大的难度。研究者在对复杂教育现象进行数量化的因果分析和相关分析时,不同变量的选择会对结论产生极大的影响,而且,如政策等变量因素在实证研究和数据预测中很难得以体现。预测与实际的不符使人们在很大程度上对宏观预测的科学性提出质疑。比如,关于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预测方面,20世纪90年代相关实证性预测文章对我国2010年的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的最大胆的预测也没有超出1000万人,而2008年我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已经超过2 700万人。在对教育现象的相关分析中,有些相关分析显得比较牵强,令人难以认同。有时从一项相关研究的结果中获得有关原因和结果的推论是困难的。当变量a和b相关时,研究者不能明确地推断出是a引起b,还是a和b是由第三个变量c引起的。

要培育专业教育服务机构,完善教育中介组织的准入、资助、监管和行业自律制度,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专业学会、基金会等各类社会组织在教育公共治理中的作用。这些方针和政策,为教育科学研究工作、为教育科研机构的转型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研究化学的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科学方法;化学教育

初中生在九年级首次接触化学课程,也是他们思想的转变时期。这时需要培养他们的思想方法和思维习惯。化学这门课程联系现实中的物质的组成变化,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在一定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这对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能力有一个很好的导向作用。因此在化学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育的科学方法。对几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如下:

一、教学方法的依据

学生将来都要走向社会首先要顺应社会的需要。随着科学信息的发展,不能只掌握书本知识,而是要在大量信息中高效的处理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社会信息进行教育,让学生能够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判断和分析。其次掌握学生的心里,初中生在此阶段是一个转型期,思维方式正在发生改变,但是在组织性、灵活性和逻辑能力等方面还有很大欠缺。初中化学的中的实验课恰能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在实验课时让学生结合课本进行观察、分析、对比和总结等,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能力。再次,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变化的一门自然科学。实验、观察和资料收集是初中化学的三个重要学习途径,实验中充满了很多的未知,学生能够进行推理、比较和归纳,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教学的原则

根据新教学大纲的提出,教师越来越重视科学教学,根据自身的经验提出以下教学原则:首先,理论联系实际,现代教育不仅要把教材内容较好还要求紧密结合实际。知识和实际情况结合一起才能让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其次,由浅入深,科学教学方法的学习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教师在授课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教学,要针对不同学生认知能力来制定相应的方法。比如说:学生在刚开始接触化学时,可以先通过几个有趣的化学实验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在以后的过程中让他们进行推理分析。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操作基础和知识基础之后,可以让他们自己进行简单的试验设计。再次,师生互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题,通过老师的指导,让学生积极的参与课堂教学,发挥他们的主管能动性。初中化学本来就是倾向于实验课,老师通过实验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进行讨论。

三、教学方法

初中化学的学习为以后的高中、大学的学习奠定基础,这门课程是以实验和简单原理为基础,比较容易被学生接受。下面结合几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在教学过程中科学方法的教育,每一门课程的编排都蕴含着科学的思想。初中化学的教材中也是如此,在的学习中首先是每一个具体环节的学习,最后是归纳总结。这种思想是以知识为载体的,这个过程能够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化学讲述的是物质的构成、性质和本质特征,化学的各个知识点都在不断的完善中,并且每一个知识点都有严谨的科学性,每一个概念都蕴含着科学方法,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分析能力来传给学生。

第二,联系实际进行科学教育,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学生理解科学方法。科学方法的教育意义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一定的实验基础上进行实际操作,使他们了解科学方法。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创建合理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比如说让学生对酸碱盐的反应的试验进行自行操作,并归纳总结规律性;还有自然界的“鬼火”是怎么形成的?这都能锻炼学生的认知能力。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运应开放性思维方式进行思考问题。

第三,在实验中进行科学教育方法,化学的进步都离不开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的课本上有很多的实验示例,课后讨论题也大多数涉及到实验的研究。比如:通过典型的实验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通过试验进行对比、归纳和总结;对特殊试验进行更充分的科学教育;对于化学发展史上的实验进行验证和优化;在安全可靠的基础上自己设计实验。

第四,形成知识网。化学知识内容分散,需要理解的内容较多,而且有些知识容易混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持久性不够好。所以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知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将知识系统化,形成一个让学生容易理解的网络结构。

四、小结

本文从教学的依据、教学的原则和教学方法上总结了这几年的教学经验。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自身的认知能力和心里状况、联系实际等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的重要性,尽快适应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郑丽岩.初中化学老师的定量认识思维现状调查分析[J].

[2]梁青.初中化学高效课堂建设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以烟台市为例[J].

[3]阮明.初中化学中科学方法教学研究[J].

研究化学的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方法,创新

我们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基本上是整堂课以老师单纯地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记忆为主。由于方法单一所以学生课堂效率较低从而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无从谈能力培养了。如何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最大可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是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也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

1.实验导入新课法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教学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各种现象纷呈的实验也是化学的乐趣所在。因此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的第一方法是实验。课堂上的演示实验或者趣味实验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例如我们在讲到过氧化钠的性质的时候,我们可以用趣味实验来引入。在蒸发皿中放上一薄层脱脂棉,平铺上少量过氧化钠粉末,用细长的玻璃管向过氧化钠粉末缓缓吹气。学生在看到脱脂棉燃烧的时候会很好奇:老师好厉害啊!难道老师有特异功能?接着的实验可以让学生上讲台做,同样蒸发皿中放上一薄层脱脂棉,平铺上少量过氧化钠粉末,用胶头滴管向过氧化钠粉末上滴几滴水,脱脂棉也燃烧起来,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提起来了,这时候教师再讲解过氧化钠的两点性质即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学生就很想知道其中的道理了,听课时也就更认真了。

同时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通过设计一系列合理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实验中的问题。问题设计要有启发性和迁移性,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更能大大开阔学生的思路,为学生创造性的发挥提供更广阔的天地。而迁移性的问题有助于学生触类旁通,以点带面,降低学习的难度。同时问题设计要有由易到难,降低学生探究的难度,避免学生产生畏惧心理。

2.自主探索——探究性学习法

化学教学活动应努力丰富学生对化学的感受和经验,使学生获得的感受和经验与人类积累的化学知识得以沟通的活动。因而,化学学习应是学生主动地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研究、探索新问题的过程,应是学生从化学的角度发现并解决问题、完成认知建构、发展探索与创新意识的过程。优化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在操作上应注意选材呈现实践性、应用性和发展性;过程要突出自主性、建构性和独创性;结论要体现多元性、开放性和创造性。教师要改变以例题、讲解、示范为主的教学方式,以开放、宽容的态度,以期待、信任的眼光引导学生投入到充满着探索性和挑战性的学习活动中去。突出探究性学习,教师要深入了解并科学调控探究性学习的过程,要广泛提供并不断丰富探究性学习的资源,使研究性学习成为可能、变成现实,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的各方面素养。高中化学新教材中安排了许多适合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内容,教师在教学中也应有意识地利用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探究性问题的设计,例如:氯水成分的探究、氢氧化铝的制备优化方案的探究、实验证明醋酸是弱酸的方案设计探究、Fe(OH)2的制备探究等等。

3.互动教学法

互动教学法的具体实施可主要分为预习质疑、诱导设疑、实践探究、归纳迁移这四个环节。

预习质疑:鼓励学生超前学习,要求学生自己在课下阅读教材,并自主选用教辅材料(包括参考书、工具书、网络等),可以互相合作,小范围讨论和交流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在这一环节中,老师要善于点拨学生看书,怎么样找概念中的关键字眼,怎么样看书中的图表,怎么样理解文章的某一句话等等。这一环节特别有利于学生独立探究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的形成,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培养,也有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

诱导设疑:在课堂中,首先由老师组织全班学生讨论、思考,共同解决学生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学生的讨论、争论、取长补短,纠错立正,解决部分问题。还剩下的疑难问题,可由老师相机指点,讲清关键,打开学生思路,启迪学生思维,解决问题。当然老师也可以灵活掌握,相机诱导,继续激疑、解疑,活化学生思维,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这一环节要求老师要善于收集学生的疑问,还要善于启发学生质疑,诱导学生解疑。

实践探究:主要是强化学生动手动脑的实践练习,包括实验练习和习题练习。化学本身就是一门实验科学,通过学生设计实验方案、亲自动手操作、观察记录现象、分析处理数据、获得实验结论的这样的实验探究过程,学生不仅能获得知识、还可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孜孜不倦的 钻研精神,观察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通过必要的定题量定时间的习题训练,通过发散性及迁移性的习题练习,可以提高学生提高思维的发散性、敏捷性和变通性。

归纳迁移:师生要共同归纳学过的知识点,归纳应尽量由学生完成。如果学生有困难,那么老师要从旁启发点拨,引导学生运用分析、比较、综合、演绎等方法,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归纳。化学这门功课给学生的感觉就是结论太多,要记得的东西很多,以至于许多学生厌学。如果让学生能自己归纳起来,那么我想记忆的负担会很轻,化学也会很容易学,学生学起来要有兴趣得多。如果是学生难于发现和归纳的结论,那么要重视结论的形成过程而不是直接给出结论。也就是说,应该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掌握某一结论,不能死记硬背,学得过死。

教无定法贵要得法。课堂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创造是教学活动的生命力。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是好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研究化学的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一体化;政治学;经济学;国际政治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1-0-02

近年来,关于一体化的研究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传统的政治学、经济学研究方法已相对成熟,近年来从国际政治经济学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的也已崭露头角。本文拟用传统政治经济学和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相关原理及方法对一体化问题进行对比分析研究。

一、一体化研究的传统方法

对一体化的研究最早始于政治学家,因而政治学研究方法是最初的传统方法。二战后欧洲一体化启动后,由于其经济一体化的先行实践,经济学方法迅速兴盛起来,成为一体化研究的主导。冷战后,随着整个世界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深,政治学方法重新引起人们的重视。

1.政治学研究方法及其特点

政治学家是最早系统研究一体化问题的。政治学研究的传统方法有三个主要特点。首先,建立在政治现实主义基础上的“国家中心论”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对政治现象的研究总是基于国家这一基本行为主体。其次,将研究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体化的动因上面。第三,在国家间关系上,强调相对于其它关系而言的政治关系的主导地位,即国家间的安全与政治问题为“高级政治”,经济及其它问题为“低级政治”,国家对外政策和对外行为总是受高级政治支配的。

传统政治学方法对一体化研究的影响是深远的,这主要体现在政治学者在一体化研究中的一些重要理论假定上。

第一,一体化主要是一种国家的政治行为,是政治共同体之间为谋求政治、安全与战略利益,在政治上进行讨价还价的过程,经济过程是完全服务于政治需要的。第二,一体化的基本前提并非经济发展水平的相近性,更重要的是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一致性,即政治利益高于经济利益。为了实现共同的政治价值,经济利益的暂时受损可以接受。第三,一体化的动因源于政治家的参与和决断。

2.经济学研究方法及其特点

在一体化研究领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后来者。但是却随着经济一体化在表象上成为主导趋势的条件下,研究热度迅速密集起来,并产生了一批研究方法和理论。

概括地讲,经济学在研究一体化问题时,重点关注“地区经济一体化”本身的经济福利含义,而很少关注这些问题背后的政治因素和它们的政治后果。因此,经济学关于一体化所构建的理论明显具有明显静态分析的特征。迄今,流行于西方的这类专门化的一体化理论主要有关税同盟和共同市场理论、最佳货币区理论。

在对关税同盟和共同市场研究的过程中,一体化经济学家既肯定贸易自由化对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又强调结成经济同盟对区域成员国经济福利的重要性。

在对最佳货币区理论的研究中,经济学家主张,货币区(即货币流通的区域)不应仅根据国家的政治疆域来划分,而应更多地考虑经济上的特征和需要。这种最佳货币区理论通过把不同国家的货币联系在一起的制度安排,能够形成高度一体的共同市场。

上述这些经济学关于一体化的理论,反映了经济学家这样一种观点,即经济一体化的最基本动因就是追求经济福利和繁荣,其方式就是最终达到共同市场。这种研究将一体化进程中的政治和经济因素尽可能地分割开,特别是将一体化的终极政治目标忽略掉了。

一体化研究的传统理论与方法从各自侧重的某个方面,揭示和探讨了一体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对现实的区域一体化现象具有重要的价值。但是,其缺陷在于突出了一体化的某个或某些方面,而没有能够对一体化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存在以偏概全的倾向。在当今世界一体化不断加深的发展趋势下,理论研究不断深化和创新,一种新的对一体化研究的分析方法——国际政治经济学方法应运而生。

二、一体化研究的国际政治经济学方法

国际政治经济学兴起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逐渐成为国际问题研究中的主导范式之一,同时也成为研究一体化的重要方法和视角。

1.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

国际政治经济学主要考察的是国家与市场、政治权力与经济财富之间的互动关系。其中,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作为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主要流派,其着眼点就在于强调一种对国际政治学和国际经济学进行综合研究的方法。把国际政治经济学看作是两个独立存在的研究领域之间的一个交叉学科,对政治与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欧盟(EU)作为比较成熟的区域一体化的范例,国际政治经济学对它的研究作为一种分析问题的视角提供了一套研究方法。首先,从欧洲一体化本身而言,它既是一种在欧洲联盟层面上的政治——经济一体化互动,即欧洲在政治和经济领域的共同体化,又是一种欧洲联盟各成员国之间、成员国与作为超国家机构的欧洲联盟之间的政治经济互动,体现的是一种欧洲区域范围内的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其次,从全球范围看,欧洲一体化的发展对欧洲联盟在整个世界政治经济中地位、作用的影响,也是政治经济交织在一起的。

从欧洲国家走向一体化的过程中,可以确立一体化条件的模式。(1)把一体化视为价值一体化。实现这种一体化可以采取两种形式,一种是平均制,即各个价值得以集成一体是因为各行为者具有相互吻合的利益;一种是等级制,即首先通过挑选等级最高的价值来解决诸价值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以便对价值的一体化作出安排。(2)把一体化视为行为的一体化。实现这种一体化可以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诸行为者之间在等级﹑人口组成﹑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上越来越相似,贯穿一体化的过程;一种是相互依存方式,即诸行为者之间在文化、政治、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日益增加的过程。(3)把一体化视为诸组成部分与整体之间的角色转换。实现这种一体化可以采取两种制式,一种是忠诚制式,即某一单位得到其组成部分的支持,形成一种输入,其中包括遵从行为或从各部分向整体调拨资源;一种是分配制式,即某一单位的各组成部分向其提供输入,包括国家为个人确立一种民族特性,确保个人安全,并带来市场交流和提高生活水平等经济福利。上述模式中体现的条件仍然反映了国家的不可逾越性。

在承认国家独立的前提下,把一体化视为使有关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活动体制化。据此,一体化的内涵应包括:(1)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间确立某种共同遵守的原则、规范、规则、章程和程序来指导各自的行动;(2)建立相应的国际机构和磋商制度、协调程序等一整套机制,以便权威地协调各国之间的行动。回顾欧盟历程,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是通过建立共同体的机制,制定和实施一系列集团内部的国际协调的政策机制而体现出来的。这种组织体制和政策机制的确立及其逐步充实和完善,是共同体一体化发展的具体内容。共同体这样一个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完备化,它的超国家性质的发展,它的组织活动的制度化,共同调节领域的扩大是衡量它的一体化发展水平的标志。欧洲国家走向一体化的实践展示了一体化进程发展的一般规律,这是世界经济和国际政治相互作用和影响的重要表现。

2.一体化研究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假定

根据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为了进行必要的理论分析,对一体化的研究作如下理论假定。

(1)一体化是一种发展过程和特定状态。一体化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际行为主体聚合为新的国际行为主体的过程﹑趋势或结果和状态。因此,一体化至少有两层含义:第一,一体化是一个发展过程和趋势。即在某一区域、某一集团乃至整个国际社会的行为主体在一定领域内重新分化、组合、聚合为新的行为主体的过程或发展趋势。第二,一体化是一种状态和结果,即在国际行为主体全球或地区范围内聚合成新的行为主体的状态和结果。

事实上,观察一体化有各种角度,从动态的角度出发,一体化本身也是一种不断发展的事物。一体化滥觞于二战之后,最初从经济一体化开始,逐渐向政治一体化、军事一体化渗透和发展。到目前为止,这一过程还远没有完成;从静态的角度出发,一体化作为一个发展事物在其各个发展阶段和各个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纯粹将一体化看作一个过程也不能真正揭示其本质和特点。因此将一体化既看成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又看成是某种特定的状态最为恰当。

(2)一体化的基本特征是的让渡、自愿性和平等性。一体化所涉及的实体之间的相互融合不同于其它类型的国家间的合作与合并,必须是出于自愿而参与一体化,同时在一体化的机构内享有平等的权力。第一是的让渡性。作为一体化组织,必须是一种超国家或跨国家的联合,而且有一个超越国家之上的权力管理机构,国家加入其中必须让渡一定的,各成员国让渡的是大致相当的,并以此作为一体化机构的权力资源。第二是自愿性。加入一体化是出自各成员国的自愿而非强制。各国根据对加入一体化后所获得的利益的评判取舍,自愿加入一体化组织。同时也保留随时收回让渡的权力和退出一体化组织的权力。第三是平等性。作为一体化的成员,从理论上和法理上说,彼此间都是平等的。各国所做出的让渡在程度上是大致相等的,各国共同享有共同体内部经各国让渡的基本权利并平等地承担相应的义务。以上三者缺一不可。

国家的让渡是一体化最重要的特征。虽然一体化的形式各异,结合程度有松有紧,共同目标有高有低,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一体化的组织机构集成了成员国的某一部分权力,在“超国家”的地位上对成员国进行某种程度的管辖或协调。此特征和其它两个特征一起保证了一体化和国际政治中的强权政治的区别。这都是从的角度去考虑一体化的特征的。

(3)一体化产生的基础和前提可以认为是利益的作用。如果从现实主义的角度出发,可以认为一体化展开的前提有两个方面:一是利益的基本统一,即各行为体的利益和目标基本一致;二是利益的总体保障,即加入一体化带来的利益必须大于诸行为体各自为政所能获得的利益。

可以认为,一体化形成的基础和前提是:第一,各国必须具有共同的利益和利益期待,这是一体化形成的主观基础;第二,具有进行一体化的有利的国际环境和国际背景,即社会政治制度相容、经济水平发展相当、地缘及历史联系密切、民族文化和心理相近、对外政策目标大体一致等。这是一体化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除此之外,地缘政治经济的联系也是一体化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基础。

(4)一体化是一个政治经济互动的过程。一体化过程既涉及国家间经济上的,也涉及政治上、文化上,或整个社会的融合,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一种全面互动过程。同时,由于它涉及的是一种实体间的相互融合,并将最终形成具有资格的单一实体,因而就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国家间合作,涉及的也不仅是一般的国家间政治或经济关系,而是作为一种融合和让渡的过程,还表现出一种政治的和法律的过程。作为一个政治的和法律的过程,一体化的基本目标就是国家间的融合或合并。这其间国家及其政治领导人的作用必不可少,同时国家间必要的法律安排和在此基础上的制度设置也是不可或缺的。虽然一体化中政治的和法律的过程表现明显,但并不等于说只存在政治一体化。从根本上说,一体化是一个政治一体化和经济一体化交织进行、相互作用的过程。政治一体化需要经济一体化作为基础,经济一体化需要政治和法律制度的保障。经济一体化包含着政治一体化,例如关税同盟和货币联盟都意味着国家政治的部分让渡。政治一体化推动着经济一体化,例如没有让渡国家政治的意愿和措施,经济一体化是不可想象的。所以,在一体化进程中,政治一体化和经济一体化是相互作用、互为条件的;只有两者之间协调发展,一体化才有可能顺利进行。

总之,当今世界一体化正处于迅速发展演进之中,它究竟对国际关系产生何种深刻影响还有待进一步观察。目前在国际关系实践中存在的一体化现象主要还是局限在部分领域或特定的区域,这种区域一体化形式与国际一体化的关系如何,需要继续研究。国际政治经济学为一体化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和视角,需要继续拓宽视野,探赜索隐,综合运用多学科优势,创新研究工具和方法,对一体化问题进行深入持久的分析研究。

参考文献:

[1]余开祥,等.欧洲共同体——体制﹑政策﹑趋势[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

[2][美]卡尔·多伊奇.国际关系分析[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

[3][美]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M].

[4][美]S.霍夫曼.当代国际关系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5]宋新宁,陈岳.国际政治经济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大出版社,1999.12.

[6]金应忠,倪世雄.国际关系理论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4.

[7]蔡鹏鸿.东亚双边自由贸易区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J].当代亚太,2005.3.

研究化学的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 教学方法 创新

1前言

教学实践表明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之一,化学实验的教学在中学化学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与学生化学知识的培养有着密切的关系。化学实验中,学生可以非常直观的获取化学知识,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对化学规律的巩固、化学概念的认知、以及化学知识的理解,是一种提升学生能力关键环节之一。如何使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已成为老师关注的热点之一。在近几年新教材的实践中,也可以看到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实验的设计、改进等都会对学生的创新起到积极的作用。前人的教学理论以及自身的工作经验都表明,不断积极的将化学实验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才能确保化学实验的活力以及其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本文就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进行简单的阐述。

2实验教学的创新

2.1重视探究性的实验

化学实验的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并发挥实验的探究功能,否则将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果及积极性。由此,应依据化学课程的设计理念,在实验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性进行学习。以“二氧化碳的制取”实验为例,实验所用的药品虽然在教材中都已经标出,学生虽然能够将药品记住,但在接触到其他可以制备产生二氧化碳的药品时发生混淆。这时就需要对实验的教学进行创新,首先让学生对其所学的能够生产二氧化碳的反应进行回顾,并就该反应能否进行实验室的制备进行分析,最终进行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所用药品的确定。①使用盐酸或硫酸与碳酸根化合物进行反应;②采用分组实验来确定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最佳药品。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激发,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主动的进行化学相关知识的获取,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仅进行一定的指导和协助的作用,实现了真正的自主性学习。

再以教材中“氢氧化钠溶解时放热”的实验为例,在传统的教学中,是通过用手触摸的方式对这个现象进行感知,这种方式有着其局限性。对此实验进行一定的创新,在讲解时,将烧杯中的水煮沸后离开热源,此时水就会停止沸腾,只需向烧杯中加入一定的氢氧化钠固定,水又开始沸腾。这种经过创新的实验会让学生对其现象记忆深刻,同时也可以理解更加全面。

探究性的实验,能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其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以及科学创新。

2.2完善实验的装置及设计

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化学实验的装置都是正规化的仪器,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规范化的操作。但某些实验的装置具有复杂、演示现象不清晰、环境污染等缺点。由此,对实验的装置进行改进性设计有利于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以“单质碳还原氧化铜”实验为例,原课件中该反应的现象不清晰,且反应时间长。在教学中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对其进行积极的改进:首先将铜丝的表面进行氧化,得到黑色的化合物氧化铜;然后把氧化的铜丝放入含有木炭粉中进行加热使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一段时间将铜丝取出就能看到铜丝的表面由黑色变为红色。改进后,实验的现象非常的明显,且实验时间较短。

再以“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为例,在教学中可用简单的演示实验对其进行解释,这有利于学生的掌握。在装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子中倒入一定的氢氧化钠溶液,密封后摇动塑料瓶,就会发生塑料瓶变瘪的现象,同时也会产生噼里啪啦的响声。用注射器吸取一定的盐酸并将其注射到塑料瓶住,就可以看到塑料瓶恢复原貌。明显的现象对很难理解的反应进行简单的解释,这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实验的设计创新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也可以对学生的智慧进行启迪。教师对实验的创新有利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也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2.3增设家庭小实验

新教材在实验内容中安排了一定的“家庭小实验”,以课外实践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兴趣及实验能力。以“软水和硬水”的区别为例,在学习完该知识后,可让学生将用久毛巾尝试着去变软。在学过盐与酸的内容后,可以在家中用苏打与醋进行反应,感觉盐与酸的反应等。这种家庭“小实验”有利于学生对于所学知识和技能温习和巩固,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动手能力。

2.4开展微型化学实验

微型化学实验是近期国内外在绿色化学的理念下,以预防化学污染的新思想就常规的实验方法进行创新。微型实验的实验仪器通常来源于生活中的废弃品,这样学生在动手创作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加深相关知识的理解,还能展现自身的设计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勤俭节约的培养。例如,废弃的胶囊板可以用作点滴板、果冻壳可以用作小烧杯、青霉素瓶可以用于酒精灯的制作、矿泉水瓶可以用于洗瓶的制作等。这种利用生活废弃品进行化学实验仪器的制备过程,给予学生创新的机会,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更能让其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应依据实验的情况进行常规、微型实验的选择或结合进行取长补短,已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3结语

上述内容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性研究,也是中学素质教育的要求之一。在化学实验中,学生可以非常直观的获取化学知识,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对化学规律的巩固、化学概念的认知、以及化学知识的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在授课的同时对教学的效果及方式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创新。是达到学生创新意、思维及能力培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剑春.南京市初中化学教学建议[Z].南京市教研室,2009.

[2]程玉珊.微型化学实验初探[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8,11:32-33.

[3]周宁怀.微型无机化学实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