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中小学生良好品德养成教育探究

中小学生良好品德养成教育探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农村、城镇居民的旅游人数持续上升,同时,在旅游过程中,出现了大量关乎“文明短缺”的现象,这增加了人们对文明话题的关注度。中小学教学,以争做文明人为培养目标,对中小学生的良好品德教育专门设计了实施方案,提升中小学生的文明话题认知水平。本文通过相关文明话题,对中小学生的品德培养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中小学生;品德教育;策略;教育方式

近年来,我国针对城市文明问题、公民文明问题做了很大的改进,逐步将国民素质提升。文明教育要从小开始培养,这样的概念深入人心。中小学生培养良好的品德素质成为社会不可推卸的责任。从中小学生的文化素养水平、个人为人处世态度、公共行为中,可以发现,中小学生的品德养成与家庭有相当大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积极推进家风建设。中小学良好的品德习惯为学生带来如沐春风的体验,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帮助学生养成爱护卫生等好习惯。

一、提升中小学生的品德意识

(一)宣传标语

培养学生的品德意识需要全方位进行,首先,加强学生的道德意识。首先是街道的宣传栏上、小区的通知栏上、道路两旁的围墙上都张贴有关个人品德的宣传资料。这样做不仅对市民来说是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对中小学生的品德培养也是一个耳濡目染的过程。例如:在宣传栏上张贴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即使没有刻意去背读,但是在长期的观察后也能将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记住甚至倒背如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是人的潜意识的作用。通过这种视觉刺激进行道德晕染已经不是新鲜的行为了。在古代,我国教育学家就运用这种思维的优势进行道德传播,这也是现代社会重视的“孝”与“忠”的美德延续至今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家庭环境的熏陶

1.父母的启蒙意义

父母一直以来都被看作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在孩子身上留下的印记十分重要。如果家长本身没有对孩子进行道德品质的教育,那么这个家庭对孩子而言是一个缺乏启蒙教育的家庭。近年来,我国提出正化“家风家教”的有关理论思想正是因为看到了家庭对于人的影响之大。首先,父母要做好守好本分,教育孩子要以身作则。例如,诚实守信四字的贯彻行动,在商鞅时期,为了贯彻国家法治政策,商鞅身体力行,履行了对待百姓的承诺,从而获得了社会认可,得以贯彻相应法治政策。

2.父母对孩子诚实守信素质的培养

著名的启蒙教育还有“曾子杀猪”这一则故事,曾子害怕因为承诺的消逝给孩子带去不良好的影响,他就本着守信的原则杀了猪。对孩子而言,他的行为是真诚的。在真诚的教育之下,孩子道德发展得比较全面,这样,孩子即使在将来面对大困难时,由于父亲的正直与诚信已深深埋藏于心,为他打下了一堵坚强的后盾,他也能迎难而上,这就是家庭教育带给孩子的精神力量。现在的孩子面临的诱惑更繁杂,因此父母的责任更加重大,家长应汲取“曾子杀猪”的守信道理为孩子进行启蒙教育。

二、学校对学生道德教育的方式

(一)校园活动的品德教育

在中小学生集中的环境里,活动是必不可少的沟通渠道。学生在进行娱乐活动时,自我意志力最强大。娱乐活动是激发学生的创新力、思考力、记忆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安排节目的演出、演讲比赛、辩论比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力、创造力,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为学生的思维体系建构完整的行为指标。在活动过程中,教师通过各个流程的设计,完善学生对自我的认识,为学生设计合适的思维空间,保证良好品德培养的贯彻和落实。例如,校园歌唱比赛。学校下发指令,班主任随后选举声音比较具有特色的学生参加歌唱比赛,安排其余学生组织啦啦队,以及安排一部分学生负责后勤工作,并设置专门学生做观赏节目的嘉宾。这样,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任务,对于自己的任务,学生会强调执行,切实做好自己的本分,避免纷争以及矛盾冲突,这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班级的团结性、提高了小团体的组织能力,加强了中小学生良好品质的建设。

(二)教师对自我品德素养的培养

教师扮演着教育事业最关键的角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巩固自身的道德素养,加强自身的素养培训。教师进行知识体系的建构离不开书籍的辅助。博览群书一直被认为是自我修养的重要途径,哲学类书籍更是有着个人的认知系统对行为层面的引导的作用。总而言之,教师要注重自身道德品质的培养,形成适应社会发展的道德观,对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才能真正做到尽职尽责。

(三)教师对媒介的灵活运用

提高自身的素养还可以通过网络媒介。当代社会提供的便利的线上课堂,不仅能辅助学生学习,还可以帮助老师提升自身教学素质。例如,在进行孝道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线上提供的相关资源进行学习,了解各大名家针对“孝道”提出的观点,汲取他们的精粹,再进行自我认知的过滤,最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达给学生。其次,影视作品也是一个拓展个人关于道德品质的认知的途径。《洛丽塔》是一部反传统道德的教育范本,作为教师,如果只是单纯地抵制这类话题的存在,那这种教育对学生而言是一次不完整的行为引导。教师辅导学生正确认知整个社会,态度应当是开放的,要从一次客观的思维中获取完整的信息,形成自己真诚的想法,这对教育事业而言,也是一次挑战性行为。

(四)完善校内宣传设施的建设

在进行良好的道德品质宣传时,运用媒介传播手段是相对有效的。校内张贴《三字经》或者《大学》《中庸》的文字符号是营造氛围的重要途径。例如,学生对《三字经》信手拈来,是来自耳濡目染的潜意识驯化。校内的宣传手段还要不断开拓才能吸引更多学生,特别是当今时代,抖音快手横行校园,小孩子都能对一些段子倒背如流,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潮流思想掩盖了主流思想的色彩,学生了解道德品质的重要性更多是通过这类软件,但实际上,以书本直接传达的知识才能真正存留于记忆细胞当中。校内的宣传设施改革面临十分严峻的态势,不仅要从视频软件上夺回主流道德的传播权,还要深化学生对良好道德的认知程度。综上所述,我国的中小学生品德教育是不断发展的。真正提升道德意识不能一味依靠制度的变革或者媒介方式的变更。关于处理中小学生道德品质问题的举措,最重要的还是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为学生开拓一片新的土地,为学生的成长提供适当的养料,让学生自己去了解社会,而不是依靠旁人的讲述来构建自己对“道德”的认知。

参考文献:

[1]杨红梅.小学生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J].甘肃教育,2020(16).

[2]赵一彪.新时代小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教育策略[J].文学教育(下),2020(06).

作者:李鸿 单位: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郭城驿镇华峰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