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新生本科院校学科建设对策

新生本科院校学科建设对策

1新生本科院校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根源

对学科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这类院校的科研活动多处于自发状态,没有上升到自觉状态,科研工作管理没有从实践上升到理论层面。部分中高层领导和学术方面的“带头人”未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对学科建设的认识尚很肤浅。在长期发展中形成“重专业,轻学科”的思想仍未转变,学科建设中总是带有浓烈的专业建设的色彩,没有体现出学科建设的中心地位。往往将学科定位和专业定位相提并论,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之间的关系还没理清。由于缺乏学科建设的顶层设计,系部在开展学科建设时显得很盲目,抓不到实质,也缺乏这方面的指导。学科成果相对较少而且质量不高。由于长期缺乏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使得科学研究的成果整体水平不高,很难见到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多数成果属于经验总结和对他人研究成果的应用和推广,很少有独创性和创新性。科学研究的动力不足,往往是为职称评定而进行科学研究,多数成果偏重于教学研究,没有把科学研究变为一种主动行为,所以投入的时间和精力都有限,职称晋升后马上就会出现科研上的断层。学科研究方向凝练不够,人们常常各自为战,无法形成合力,缺乏学科之间的融合,总是以系部为中心开展研究,缺乏广泛的研讨和交流,特别是缺乏学科之间的研讨和交流,使得凝练学科方向的路子十分狭窄,造成研究成果呈现散点分布,很难形成有特色的学科研究方向和高水平成果的出现。由于科研基础薄弱,学术梯队凝聚力不够,学术带头人没有发挥实质性作用,对本学科研究前沿与研究热点的整理分析不够,制约了科研水平的提升和学术梯队的成长。由于不能培养自己的研究生,且在人才引进中往往是为了提高研究生比例和满足教学需要,缺少对学科方向和结构优化的考虑,对人才研究方向分散,难以创造新的研究成果。同时,这些院校轻视了对年轻教师的科研能力培养,大部分青年教师授课任务繁重,备课、上课占用了绝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几乎没有时间搞科研,学术水平得不到持续提升。从长期来看,这类院校教师队伍会出现分化现象,如科研岗、教学岗、教学管理岗、科研管理岗。实现不同岗位同一级别待遇相同可解决科研队伍“滥竽充数”、人浮于事的现象。

2新生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策略

注重学科交叉,凝炼学科方向。学科方向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学科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根据学校实际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通过学科的交叉、融合和渗透,凝炼出有特色的学科方向。新生本科院校基础薄,底子弱,决定其将长期处于学术研究链条的中下游,应该“识相”,找准自己的位置,在科研上做好“打长工”的思想准备。在信息、人员广泛交流的今天,特色优势能否形成是个大问题,即便苦心经营了很长时间,在某一方面具有了特色,其优势或特色能否保持也依然是个问题。要积极通过各种人脉关系去分实力雄厚的科研机构一杯羹。在大科学的时代,要当“大公司的员工”,不要当“小企业的老板”。所从事的科研领域太有特色了,必然会处在“学术孤岛”上,学术圈内搞这方面研究的人太少,甚至无。这就存在被学术界认同的问题,申请课题,,学术交流都会变得相对困难。合理配置资源,建设重点学科。重点学科是一所高校发展的支柱和命脉,体现了高校的优势和特色,决定着高校的竞争力和发展后劲,也与高校的品牌和声誉密切相关。在资源极其有限的条件下,建议尽快完成重点学科评选工作。优势/重点学科确定标准为:已有教师知识背景的情况、流派相同;已申报课题的情况、学科前沿、方向和热点、结合当地经济需要。学科方向凝聚的宗旨:形散而神不散。对最终评定的重点学科,应在师资配备、人才引进、资金投入、后勤保障等方面予以倾斜,优先支持重点学科发展。通过重点学科建设打造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力争在重点学科中尽早实现硕士学位授予点零的突破。坚持按需引进,建设学科队伍。在学科队伍建设方面,建议完善人才引进制度,坚持按需引进原则,优先引进学术骨干和学院紧缺人才。各系部应上报所需人才的专业、学历、职称等要求;学校研究各系部上报的人才需求并确定最终的人才引进计划;人事处应严格按照学院确定的人才引进计划引进相关人才,避免重复引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引进学院紧缺的人才,加快学科队伍建设步伐。完善激励机制,建设科研成果。学科建设的重要载体是科学研究,通过科学研究取得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是学科建设的重要标志。科研成果应该是立体的多级形式,主要包括科研立项、课题经费、发表的专著和论文,发明的专利以及各类成果的获奖等。积极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但申报的科研项目不宜太杂。校内项目虽然有申报指南,可能不具代表性,今后要“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相结合,80%的“命题作文”,20%的“非命题作文”,目的是为了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重视学术生态建设,容忍“科研怪人”。科研管理符合科研人才的性格特点,实现差异化管理铺平学科建设的发展道路。科学研究,如果只靠个人努力,没有周围大环境的支持也是不容易成功的。浓厚的学术氛围是科研成果产出的沃土。建议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核心价值观,建设有利于科学研究的学术环境。教授直接参与学科建设的规划和决策,在学术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在行政权力之外建立起一套以知识评价为标准的学术权力,让教授真正牛起来。教研室的刚性的科层制管理模式适应不了本科学校的发展,应建立扁平化的事业部结构:如科研团队、课题组,更适合学科建设要求,实现“无序的合理性”。强化合作意识,建设学术团队。学术团队是学科建设的根本。没有团队,拥有再多的人才也是一盘散沙,要么各干各的,要么互相拆台,无法形成研究合力。一个优秀的学术团队,不但要与外界建立良好的科研合作关系,更要在团队内部形成合作共赢的和谐氛围。团队应具有可流动性,科研团队以课题为中心建立,有实力、有基础的教师(知识+魅力+社会影响力)可以申请冠名实验室或团队,明晰责任,培养科研领军人才,并具有一定的决策权。实现工作量化,完善职称评聘。这类院校的多数教师仍习惯于“教书匠”的角色,主观上对大学科研的重要不足,不能正确理解科研与教学质量、人才培养及自身素质的关系;客观上承担的教学任务过重,没有精力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应给科研留一些空间,上短课,集中上课,留一点搞科研的时间,“闲人出思想”,可以“日日做科研功课”。实现教师“缺席的在场”,使其有精力、有时间、有心情搞科研。另外,现有的职称评聘条件也促使教师重视教学而忽视科研。协调相关部门,做好资源保障。学科建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各个部门都应该协调配合,为实现学科建设规划的总体目标服务。建议成立学科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协调人事、财务,规划、科技、国有资产管理等相关职能部门,保证学科建设各项任务的顺利落实,为学科建设总体目标做好资源保障。系部和学校分工不同,系部在学科建设中更应重视具体的措施研究,针对系部具体的情况,解决怎样做的问题。因图书主要是为了系统学习知识,而论文主要是寻找新的学科增长点,二者分工不同,图书资料采购工作重图书更应重论文、数据库建设。

作者:梅步俊王志华单位:河套学院农学系河套学院土木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