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生儿护理技巧

新生儿护理技巧范文精选

新生儿护理技巧

新生儿护理技巧范文第1篇

1.1一般资料

抽选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时间段内我院治疗的200例剖宫产术产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中产妇年龄是20-36岁,平均是(29.5±4.4)岁,新生儿Apgar评分是9-10分,90例直切口,10例横切口;观察组中产妇年龄是21-39岁,平均是(30.6±4.7)岁,新生儿Apgar评分是9-10分,85例直切口,15例直切口,对比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但具备可比性。200例产妇签订知情同意书,同意参与本次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培训母乳喂养的专业知识,并开展健康教育,以提高产妇以及家属对于母乳喂养的认识;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产妇护理方案的基础上,再实施Orem自理模式。

1.2.1支持教育系统

在住院期间,支持教育系统一直存在,能够实时观察产妇的心理需求,并及时发现产妇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进行矫正,或产妇家属进行指导。护理人员需向产妇及其家属详细介绍有关于挤奶、换尿布、抚触、淋浴等相关知识。

1.2.2完全补偿系统

剖宫产术后6h内就需开展完全补偿护理,主要是因为剖宫产术产妇的自我护理能力还未恢复,护理人员需做好基础、皮肤、专科等护理,以疏导产妇的不良心理,提高产妇对于母乳喂养的认识,增强信心。

1.2.3部分补偿系统

需在剖宫产术6h后开展,主要是因为产妇以恢复清醒,除了手术切口疼痛外,产妇生命体征较为稳定,护理人员需积极鼓励产妇进行自我护理,并辅助产妇变换为半卧位,以方便给新生儿喂奶、淋浴以及换尿片等,并指导这个过程中产妇的不当行为。

1.3判定标准

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对产妇的自我护理能力进行观察,并对产妇的新生儿护理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估。优:产妇出院前,已能够熟练进行哺乳姿势,例如:卧、怀抱以及坐等;良:产妇在护理人员的辅助下能够顺利进行;差:产妇无法自行完成哺乳姿势,且在护理人员的帮助下也无法完成。产妇需通过笔试方式进行评估,优:≥90分;良:70-8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60分。

1.4统计学处理

通过软件SPSS18.0统计分析本次探究的相关资料,计量资料开展t检验,计数资料开展x2检验,P<0.05表示两组比较存在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妇母乳喂养技巧掌握程度比较

通过本次探究过程中发现:观察组产妇的母乳喂养技巧掌握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

2.2两组产妇新生儿护理知识掌握程度比较

观察组产妇的新生儿护理知识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

3.讨论

新生儿护理技巧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生儿护理;优质护理管理;护理效果

新生儿护理是产科护理中的重要组成,新生儿身体素质差,器官、组织发育未成熟,护理风险较多,且新生儿不能言语,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督[1]。在临床中若不能识别护理风险则可能增加护理缺陷事件风险,提高黄疸、感染等疾病患病效率[2]。此外在新生儿护理中部分产妇参与度不高,导致其对相关护理知识了解较少,护理能力较差,这一现象在初产妇中较为常见[3]。新生儿外界抵御能力较差,需予以精细的护理,不仅仅护理人员要实施全面的照护,还要提高家属护理能力,确保出院后新生儿能够得到悉心的护理[4]。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常规护理难以满足当下要求。优质护理管理以患者为对象全面深化护理内涵,提升护理质量,在临床中得到护士、医师、患者的肯定[5]。本研究应用优质护理管理,观察其护理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于我院的158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79例。纳入标准:①单胎。②新生儿胎心正常。③产前检查无头盆不称。④阴道分娩。⑤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新生儿重要器官疾病功能不全。②合并全身免疫系统疾病。对照组男婴30例,女婴49例,日龄3~15d,平均(6.37±2.45)d。研究组男婴31例,女婴48例,日龄3~16d,平均(6.80±2.41)d。组间基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根据新生儿病房各项工作开展护理活动,密切监护新生儿体征,进行喂养、脐部护理等,家属进行产科常规宣教。研究组进行优质护理管理:①体位护理:密切监督新生儿体位情况,帮助新生儿更换体位,交替平卧位、俯卧、侧卧位的摆放。新生儿床上用品选择舒适、柔软的材质,避免造成损伤。仰卧位时床头抬高15°,将毛巾垫于肩下,保持肩部与外耳道处于同一水平。俯卧位床头抬高,保持下肢、腹部、胸部以及头部呈三阶梯状。侧卧位用布卷成鸟巢状,用海绵作为底垫,柔软面部制成包套,将水枕垫置于幼儿头颈部。加强体位护理管理,每隔2h更换一次体位,预防压力性损伤。②信任支持:我科收治生病的新生儿,新生儿住院没有母亲陪伴,跟产妇接触很少,因此产妇在分娩后往往担心新生儿状况。护理人员需向家属解释我院新生儿病房工作制度,获得家属的信任与理解。③饮食护理:进行健康宣教对家属普及母乳喂养的优势,积极鼓励母乳宣教,指导哺乳方式,母乳喂养时正确姿势、新生儿体位、哺乳技巧等。实施催乳确保新生儿能够获得足够的营养物质,促进其生长发育。④排便护理:观察新生儿出生后12h排便情况,排便量、排便颜色,按摩腹部促进粪便排除,若24h后新生儿迟迟不排便需进行检查。记录小便量,观察小便颜色,大小便后及时清洗,清洗后擦干臀部,穿好纸尿裤。若为红臀患儿需待臀部自然晾干,涂抹护臀膏,穿好纸尿裤。⑤脐带护理:脐带脱落前需观察脐带状况,出生24h内包扎脐带,24h内后打开纱布,促进脐带干燥、脱落。洗净双手捏起脐带,棉棒蘸取75%酒精擦拭脐带根部周围,清洁分泌物及血迹,每日清洁两次。穿戴纸尿裤时勿遮盖脐带,避免被尿液污染。脐带脱落后时常有分泌物渗出,用棉棒蘸取75%酒精擦拭,消毒纱布遮盖脐带,在创面愈合前避免盆浴。⑥细节护理:保持新生儿床单整洁,病房空气良好,暖箱温度适宜,晨间、晚间加强护理,按时对新生儿肚脐、皮肤进行拼接,定时更换纸尿裤,避免臀红。新生儿喂养期间加强护理力度,预防呛奶、吐奶等。⑦疾病护理:护理期间密切注意患儿体温、皮肤状况、意识等变化,保持皮肤干燥,积极预防黄疸、湿疹。早开奶促进胎粪及时排尽,避免发生母乳喂养性黄疸。保持新生儿病房空气清新,家属探视时做好防护措施,谢绝患病人员的探视。⑧健康教育:对家属积极进行健康教育,强调家属参与新生儿护理的优势。宣讲母乳喂养优势,母乳喂养咨询师指导方法技巧。围绕脐带消毒、沐浴、穿衣等方面事项制作健康宣教手册,同时护理人员在床旁进行一对一演示,手把手指导家属进行操作。定期组织座谈会,就新生儿护理相关知识进行讲解,结合图片、视频等提高家属的理解。⑨延续性护理:出院后新生儿各项护理工作由家属进行,为了在院外予以悉心的护理指导,护理人员建立微信群,就饮食、洗浴、日常生活管理等事项发送推文至微信群,及时解答家属问题,及时通知预防接种事项。

1.3观察标准

以护理缺陷事件发生率、疾病发生率、家属护理知识掌握情况、家属护理正确率为观察标准。①护理缺陷事件发生率。常见缺陷事件为跌倒、坠床、延误检查、用药不当等,护理缺陷事件发生率=护理缺陷事件例数/新生儿例数×100%。②疾病发生率。新生儿常见疾病为臀红、黄疸、湿疹、皮肤感染,疾病发生率=疾病发生例数/新生儿例数×100%。1.4统计学方法通过SPSS23.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x-±s)表示。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缺陷事件发生率研究组护理缺陷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疾病发生率研究组疾病发生率更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新生儿护理技巧范文第3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3月~2010年1月医院收治的164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年龄23~32岁,其中初产妇99例,经产妇65例;顺产126例,剖宫产38例。将2012年2月~2013年2月医院收治的200例产妇作为实验组,年龄24~35岁,其中初产妇128例,经产妇72例;顺产149例,剖宫产51例。所有产妇无其他妊娠合并症,分娩过程顺利,无产后出血等并发症,新生儿均为单胎足月、体重2500~4000g,无胎膜早破及宫内窘迫,无畸形以及相关遗传病。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分析总结对照组新生儿出现的护理问题,实验组根据对照组的护理问题提出防范对策并进行规范护理管理,问卷形式评估比较两组新生儿护理差错的发生情况和护理纠纷的发生率、新生儿情况、产妇精神状况与新生儿护理能力情况。

1.2.1护理问题

1.2.1.1护理管理制度不完善

产妇和新生儿的护理安全制度不完善,落实不及时,导致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如消毒不严格,来往看望探视人员增多,接触新生儿未洗手,室内空气污浊、通风较差,容易造成新生儿感染。另外护理人员对新生儿监护管理措施不到位,自身无菌操作意识淡薄,手卫生观念差,容易发生院内交叉感染。

1.2.1.2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

部分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对护理操作流程不重视,巡视时间间隔延长或者不巡视,对待家属问题不耐心,敷衍回答,导致对新生儿发生的变化处理不及时,防范意识缺乏,容易诱发安全事故,造成护理差错的发生,威胁新生儿的安全。一些护理人员护理操作不严格,专业知识欠缺,临床经验不足,对新生儿和产妇生理、心理变化了解的不够深入,无法对病情变化做出正确判断。

1.2.1.3产妇育儿经验不足

产妇大多数是初产妇,且有地区差异、文化差异,对育儿方法不清楚,老人对育儿过多干预,继续进行以往传统不科学的育儿方法等,均可对新生儿的健康安全造成影响。如不了解产后初乳和如何避免乳汁淤积,产妇哺乳姿势不当易致新生儿窒息,更换尿布不及时可因排泄物刺激致臀红、皮肤破溃,脐部护理等知识缺乏,在照顾新生儿的过程中产生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为实施母婴同室、由产妇亲自照顾新生儿带来困难。

1.2.1.4护理人力资源不足

目前护理人员编制不足,在临床一线工作的护士与患者比例不当,护士工作量繁重,压力巨大,导致观察新生儿时间不够、次数减少,对产妇的健康教育不够全面,发生情况不能及时处理,造成不良后果。

1.2.2防范措施

1.2.2.1加强管理

病室环境要保持整洁,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限制探视时间和人员,按照院方陪侍制度的要求执行,病区门口由专人看管,防止院外推销人员或犯罪分子进入。护理人员在护理中常接触多名新生儿,在护理完新生儿后应严格进行手的清洁消毒,重视手卫生管理,防止新生儿之间交叉感染。

1.2.2.2定期培训教育

加强护理人员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是进行护理工作的重要前提。对护理人员要定期进行医德医风的理念教育,进行新生儿护理和孕妇产后护理等相关理论知识、熟悉护理安全制度及风险防范预案、规范技能操作和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培养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耐心的“三心护士”,避免发生抱错新生儿、烫伤、割伤、摔伤新生儿等意外伤害事件。

1.2.2.3传授育婴知识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对新生儿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无论是初产妇还是经产妇,护理人员要教育其改变传统的育儿方法,可通过健康教育公开课及宣传手册等手段途径,正确指导产妇母乳喂养的方法,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教会产妇观察新生儿的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生理现象和脐带、皮肤的护理,并宣传婴儿抚摸、按摩、游泳的好处。使产妇能有效掌握育儿方法,适应角色变换,避免因不适应、缺乏知识经验导致的紧张焦虑心理状态。

1.2.2.4人力资源配置合理到位

增加产科护理人员,根据病室床位数和护理人员合理安排,执行弹性排班制度,避免护理人员过劳、过累,护士长根据个人情况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障护理人员能够对母婴同室病房中的产妇和新生儿在规定时间内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母婴同室新生儿情况、产妇精神状况与新生儿护理能力情况

实验组发生新生儿识别错误、新生儿意外伤害、产妇紧张焦虑情绪、母亲角色适应和产妇对新生儿的哺乳、沐浴、穿衣、更换尿布等护理能力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差错的发生情况和护理纠纷的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眼组,护理差错发生率和护理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小结

新生儿护理技巧范文第4篇

1.1对象

选取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初产妇共114例为研究对象,其中产妇年龄最大34岁,最小20岁,平均25.8岁;自然生产52例,剖宫产62例;新生儿男62例、女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7例。两组产妇在年龄、生产情况、生产方式和新生儿性别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模式

对产妇和新生儿按实际情况进行护理,每日由护理人员将新生儿带到统一的新生儿处置室对其进行沐浴、抚触以及脐部护理,家属可通过玻璃屏风观看。

1.2.2实验组采取母婴床旁护理模式

具体护理过程如下。(1)新生儿护理:对新生儿和产妇进行一对一的床旁护理,在床旁对新生儿进行尿布更换、沐浴、抚触以及脐部护理,家属及产妇可在旁直接观看,并适当地现场宣讲相应知识。(2)新生儿护理知识宣教:针对不同产妇及其家属进行不同的新生儿知识宣教,以一对一宣讲模式让产妇及其家属对新生儿护理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并向其发放健康知识手册,主要包括母乳喂养的优点和正确喂养方法、突发状况处理、新生儿常见生理现象的处理措施以及新生儿日常护理方法等,让产妇更全面、更科学地护理和照顾自己的孩子。(3)产妇自我护理能力训练:产妇生产之后其生理状况和身体状况都会发生改变,而护理人员不可能对产妇进行全程护理,因此,护理人员在进行母婴床旁护理过程中需对其进行自我护理能力训练。如母乳喂养的技巧、乳房的正确护理方法、正确饮食方式、产褥期常见状况及处理方法,以便产妇出院后能正确、全面地实施自我护理。

1.3评价指标

将所有产妇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对新生儿护理知识的掌握、母乳分泌时间以及自我护理能力等指标进行详细记录,以供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其组间构成比较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两组护理满意程度对比分析

对照组57例产妇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为84.2%,实验组57例产妇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为96.5%,实验组产妇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2.2两组各项指标对比分析

调查显示,实验组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的掌握、母乳分泌时间以及自我护理能力都明显优于对照组。

3讨论

新生儿护理技巧范文第5篇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的340例产妇均为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将这些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有160例产妇,其平均年龄为(27.4±2.4)岁,其中有67例经阴道分娩的产妇,有93例经剖宫产分娩的产妇,其住院天数为(5.5±2.3)天,其新生儿的体重为(3.4±1.2)g,其新生儿的胎龄为(40.1±1.3)周。观察组有180例产妇,其平均年龄为(27.5±2.6)岁,其中有74例经阴道分娩的产妇,有106例经剖宫产分娩的产妇,其住院天数为(5.8±2.6)天,其新生儿的体重为(3.3±1.5)g,其新生儿的胎龄为(40.3±1.5)周。两组产妇的年龄、分娩方式、产后住院天数等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为对照组产妇的新生儿采用母婴分离的方式进行常规护理,由护理人员对其新生儿进行体温、呼吸监测、更换尿布、测量体重、洗澡、臀部护理及喂养等操作,不要求产妇或其家属参与对新生儿的护理。为观察组产妇的新生儿采取母婴同室的形式进行护理,将其与新生儿安排在同一病房,在为其新生儿进行护理的过程中要求产妇或其家属共同完成所有的护理操作,以提高产妇护理新生儿的能力。护理人员应通过发放资料、现场讲解等方法对产妇及其家属讲解护理新生儿的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并促使产妇尽早开奶,以提高其新生儿的母乳喂养率。在产妇为其新生儿更换尿布、进行沐浴、脐部护理及臀部护理时,护士从旁进行指导,纠正其错误的做法。若产妇发生乳汁分泌不足、乳头扁平等情况,护理人员应为其进行关于母乳喂养的健康教育,并列举一些为新生儿进行母乳喂养获得理想效果的案例,让其认识到为新生儿进行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增强其进行母乳喂养的信心。若产妇出现紧张、不安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应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帮助其更快地完成母亲角色的转换。在产妇及其家属对新生儿进行护理期间,应嘱其密切观察新生儿的体温、呼吸及体重的变化,以免发生意外情况。

1.3评价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两组产妇护理新生儿的能力、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及对母亲角色的适应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分析两组产妇发生紧张情绪的程度,将其紧张情绪分为“不紧张”、“轻度紧张”及“重度紧张”。将两组产妇对母亲角色的适应性分为“适应”和“不适应”。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4.0统计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对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对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以(例,%)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与对照组产妇相比,观察组产妇发生紧张情绪的程度较低,护理新生儿的能力、对母亲角色的适应性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较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