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研究

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研究

一、理想的学风

从改善学生学习风气的意义上讲,学风建设就是引导学生以不断精进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完善自己的人格修养为人生目标,养成以学为乐的人生旨趣的“修身”的过程。“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所谓“意诚”就是意念真诚,不要自己欺骗自己,一切发自内心真实,才能自然而然的有所行动,并且坚持长久,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的最终目标是要落实为学生渴望学习的主观意愿和为学习付出辛苦的决心;而所谓“心正”则是指端正情志,排除各种情绪对于自己学业的打扰,追求内心平静,避免“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结果,使学习沦为一场劳时费力却了无成效的“磨洋工”。

二、建设理想的学风的途径

隐性课程让学生喜欢学习,充分备课是基础,用冯友兰先生的话说,教师对一门课程的掌握要比教科书多几倍,才能“信手拈来,皆成妙趣”。不过即便如此,因众口难调,无论教师如何尽心费力的准备课程,仍然无法调动起所有学生的兴趣,如果对学科不感兴趣,任凭你口若悬河,我自瞌睡连天,因此单凭在常规课程之内用功是不够的,常规课程更没有鼓励学生完善人格修炼心性的任务,因此如陆游所说:作诗的功夫在诗之外,教师也必须重视常规课程之外的育人途径,才能教育出有思想、独立判断力、主动学习的能力和意愿的人才。“隐性课程”是个舶来的概念,是指通过非学术途径,潜移默化的、间接地向学生传递课堂知识以外的态度、动机、价值观和其他心理方面的成长。既然学风就是学生的治学精神和态度,那么隐性课程就适合于对它加影响。

三、如何利用隐性课程进行学风建设

任何教学活动,尤其是称其为“课程”,都必须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据此确立教学原则

(一)警校要培养什么样的警察

理想的警院毕业生应该是专业精湛的警察。他们应该是坚守公安核心价值观和职业伦理底线的警察,他们不会毫无原则的适应环境,因为他们源源不断的走上公安一线,会使整体的警察文化逐渐的发展和提高。他们应该是有人文素养的警察,不仅精通专业,又要了解社会,理解人性,工作勤奋,有生活情趣,心理健康。

(二)我们要向学生传递什么价值

隐性课程要传递的价值必须是有感染力的才能实现激励学生学习热情和修养心性的意愿。冠冕堂皇的词汇的堆砌和灌输是达不到预期目的的,必须做到人性化,重视学生的需求。我们传递的“正确”价值也应包含着对人作为人所必然具有需求的关怀。凡是正常人都有过上体面生活、自我实现和获得受人尊重的社会地位的需求,这些是警察职业能够提供的。

1.为何从事警察行业

职业荣誉感。警察可以是一个很有魅力的称谓。很多人(尤其是男性)儿时都有过警察梦,幼年时代我们崇拜警察的唯一理由就是因为他是正义和力量的象征,与一切邪恶力量为敌,成年以后,除了正义的感召力,警察职业对我们又有了更多的意义:第一,警察身着制服,这种明显的标志标明了警察这一少数群体成员的身份,单纯为了这身制服而义无反顾的踏上从警之路的就大有人在。第二,警察是政府权力的流动象征,警察坚守岗位,社会的正常秩序才得以维持,警察出生入死,民众才得以安居乐业。人皆有证明自身存在意义的需求,从事作为社会的守护者的警察职业无疑可以满足这种需求。第三,警察工作中存在危险,它让从警人员和家属为其安危提心吊胆的同时也给这份工作增添了一分光荣,有什么比直接面对穷凶极恶的罪犯更能彰显个人的胆识和勇气,有什么能比将高智商罪犯绳之以法更能体现个人的智慧。战胜内心恐惧,战胜敌人而带来的对自身价值的认同和成就感也是其它工作难以比拟的。

2.警务工作的服务对象——立警为民

《警察法》明确规定,人民警察必须维护人民的利益。人民警察服务于社会中最广泛的群体——人民大众,警察要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恪尽职守确保社会秩序稳定,要不遗余力的打击违法犯罪保障民众安全,在工作中遵守法律和程序,尊重人权,做好这些工作才能不辱使命,维护警察职业的荣誉。

3.做一个坚守职业伦理的警察

任何行业都有纪律,纪律维护着职业伦理,触犯了职业伦理的禁忌会使从业者丧失尊严,违反了职业纪律会受到惩戒,毁了前程,甚至失去安身立命的根本。

(三)言传身教

教师作为教书育人者,有责任把自己的生活过得有声有色,让学生看到,知识能提高生活水平,人文素养可以改善生活质量。一个因工作努力、学识渊博、遵守职业道德而生活体面,品位高雅,心态平和的教师站在讲台上本身就很有说服力,胜过一切说教。

四、辅助机制

行为强化心理学实验证实,人的行为与态度互相支持,也就是说行为可以塑造自我,行为的改变最终会导致心理的改变。例如,由于美国最高法院的决定,美国白人对于综合学校(黑人白人混校)的支持率马上提高了一倍。正如亚里士多德说:“我们由于行使正义而变得正义,由于练习自我控制而变得自我控制,由于行为勇敢而变得勇敢”,学习也是一样,如果我们能够成功的强化学生学习的习惯,他们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变得喜欢学习,如果他们被引导上了一条勤奋之路,即使开始可能不太情愿,最后也可能成为一个勤奋的人,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例如通过布置课后作业或思考,督促学生在课后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学习上,逐渐培育学习的热情。

作者:王晨宇 单位: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公安情报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