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初中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研究

初中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研究

摘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美术教育在整个初中阶段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良好人格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需要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让美术教育与素质教育和情感教育相结合,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潜移默化地陶冶和净化学生的心灵,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情感教育;实践研究

1情感教育的内涵

对于教育本身来说,任何学科的教学都离不开情感教育,特别是美术等艺术学科,要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首先需要明确其内涵。情感教育即“以情促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环境,妥善处理教学过程中情感与认知的关系,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增强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认知态度和价值观,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

2初中美术教学为何要渗透情感教育

深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实际的美术教育活动中,由于家庭、学校及社会对美术教育的片面化和功利化理解,导致学生美术教育教学出现不少误区和问题,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家长对美术教育认识片面化。当前大部分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美术教育和美术认识片面化,忽视孩子真正的兴趣爱好,强制他们学画,同时还急于求成,想把孩子个个培养成大画家、大艺术家,使他们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和厌倦感,不利于美术教育的最终开展。第二,学校美术教育办学思想不正确,功利心强;教学中仅重视学生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培养,忽视学生的情感需要。很多学校为了迎合家长所谓的“学习成效”,兴办不少美术兴趣班,用一些画家的名画和优秀学生画,让学生反复临摹,再带他们去参加各种比赛获奖,增加学校的名气。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使得美术教学脱离学生身心发展和生活实际,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最终导致学生不教就不会画。第三,社会以成人的眼光评价学生的作品。社会对学生美术作品的评价普遍以“画得像不像”为标准,这种不科学的标准硬是将学生的大胆创造和天真想象评判为画得不像,不重视学生天赋和个性的表达,严重打击他们的自信心,从而使他们产生厌倦心理,严重者损害他们的身心健康。为此,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和定位美术教育的本质,积极探索和发现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策略———情感教育,让学生在视听体验、亲身参与和实际操作中去激发情感进行创作,从而唤起自身对于生命个体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及未来的勇敢追求,最终达成全面和谐的发展。

3初中美术情感教育策略

接下来,我将结合自身的美术教学经验,从具体原则和策略方面对情感教育进行实践和探索。

3.1美术教学情感教育的原则:

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应该把握好三项基本原则,即示范引导、潜移默化和课题内外相结合的原则。教育是个上行下效的过程,教师首先要从言行举止、美术专业素质和人格品德等方面给学生良好的示范,为“美育”和“德育”打下坚实基础。其次,教师要将情感教育有机地融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最后还有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完美结合,积极利用其他方面的资源,丰富课外活动,强化对学生的情感引领和教育。

3.2美术教学情感教育的策略

3.2.1大力挖掘情感素材,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正所谓“心有所思,情有所溢,而后有所撰作”,因而每一个艺术创作都是作者真实情感的深情流露。身为美术教师,我们要认识到情感培养和心灵沟通对美术教育的重要影响,大力挖掘饱含美好情感的美术教学素材,特别是那些能够体现正确价值观、爱国意识和良好品德的素材,让学生站在原创作者的立场上进行情感体验,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并让他们学会在创造中自然地表达感情,寓情于景,最终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3.2.2努力创设情境模式,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情生于境,境能移情,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由境入请的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他们在欣赏和创造美的过程中受到真正的熏陶和感染,并将情感化为内在的创作源泉和动力。我在上油画欣赏课《父亲》时,就利用了这种情境教学法,从而达到以情促学的目的。首先,让学生对罗中立的《父亲》进行感知,让学生结合欣赏到的画面谈谈父亲这一形象以及自身对父爱的感受,唤起学生与父亲之间的美好回忆。其次让学生在回忆与交流的过程中寻找差距,想象80年代的劳动人民的生活,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何要在那样的年代去创造一个年过半百、饱经沧桑、形象‘丑陋’的父亲形象?学生在带着问题进行感知和情感体验后,再让他们对《父亲》进行表现或再创造。在给同学们介绍完作者的创作缘由后,有的学生不禁潸然泪下,引起了强烈的精神共鸣。他们开始明白那土里土气的乡巴佬形象,就是千千万万勤劳朴实善良父亲的代言人,他们的身上具有中国民族传统的美德,也凝聚了对家庭对子女深深的爱。由此,借助学生熟悉的教学情境,不仅让他们学会尊重和赞美父亲,同时也能激发他们提升自身品德素养,创作出真正具有生命力的作品。

3.2.3不断融入生活内容,调动学生的创作热情: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教学中融入生活内容,可以很好地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其创作热情。在课堂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艺术兴趣,进行游戏或活动教学,并让学生交流与分享自己的创作情趣,从而培养全体学生的审美创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例如让学生做贺卡、亲情卡;穿丝线;贴纸撕纸;建立自己的画册和工艺品集等,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进行美术学习,锻炼学生的动手和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同时树立起坚强自信的性格。综上所述,在美术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过程,仅仅依靠几节课不会出现立竿见影的效果。我们要在尊重学生人格和情感的前提下,将情感教育融入教学中,用心去与学生交流,用情去与学生沟通,树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和谐的教育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体性,重视美术的创作过程和情感体验,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培养学生情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家摄.中学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践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07(01)

[2]吕立永.探讨如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中学时代.2014(20)

作者:陈煜军 单位:忠义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