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小学美术教学流程分析

小学美术教学流程分析

无论是在教学设计时,还是在听课点评中,我们对课堂教学关注得最多的是这一环节在处理策略的效益,而对于一节课中教学环节的先后顺序却关注甚少。同样的教学内容,同样的教学板块,有时顺序的不同就会造成迥异的教学效果。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同样也是如此,因其教学手段和方式较之其他课程更为丰富化、多样化,在课堂教学中环节之间的设置、先后的安排就显得尤为重要。一般而言,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以及教材内容的实际情况,采用以下几种教学程序,也就会产生相应的教学效益。

一、依照规律,按部就班的程序

按照固有的顺序进行教学,是美术教学采用得最为普遍的一种教学方式,顾名思义就是从学生认识事物的最为基本的规律入手,引导学生经历从容易到困难、从简单到繁琐、从外表到内核的认知顺序进行教学。这一教学程序完全尊重学客观的认知规律,能够有效地让学生在相应的思维逻辑中逐步走进事物之中,形成较好的教学效益。例如在教学《手印指印变变变》,教师就引导学生采用顺序式的教学设计:教师首先出示全新的不同指印,并引导学生尝试从不同的方向、角度以及大小形状添加新的形象,掌握指印以及变化的方法。而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不同方式运用手掌的指头、根部,甚至拳头形状进行刻印,从而形成多彩多样的刻印方法;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寻找画作中的指印和手印新形象,将手印和脚印进行巧妙而自然地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创造出更加契合认知的新形象。本案例中,教师对教学板块程序的设计,具有鲜明的自然规律,起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效果,虽然内容相同,但学生似乎经历了不同的游戏体验,对于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具有较大的促进和提升。

二、设置悬念,先入为主的程序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如果每一节课都按部就班的模式进行教学的话,就会显得模式过于单一,长此以往还会造成学生的厌学情绪,实在得不偿失。再说,也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运用顺序式的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灵活对教学顺序做出及时地进行调整,让更多的教学设置引入课堂,形成多变的课堂教学格局,以保障学生学习效益的集中提升。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倒装的教学模式就能够有效地激活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充分发挥这一模式目标引领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先行出示学生的半成品或者完全成功的作品,让学生在先睹为快的前提下提升学习的兴趣,这样的设置可以为整节课的教学埋下有效的伏笔,留下有效的悬念,也促进学生建立有效的任务驱动。如在教学《我的地图》一课时,教师并没有按部就班进行教学,而是在课堂教学一开始就首先画出了自己家到学校的“地图”,为学生作出的示范作用,并借机提出了学生的学习目标。接着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曾经去过的最有趣的地方,比如动物园、游乐场,并在表述中回想自己曾经经历过的地方和建筑物,从而构建出“我的地图”的轮廓,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在绘画中展现自己曾经发生的愉悦经历。在这样的教学板块中,学生的绘画作品越发丰富,具有较强的趣味性,一幅作品成了一次游玩的有效印证,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随机应变,相应安插的程序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双方思想意识不断交流碰撞的对话过程。而教师与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人,他们都具有极强的主观能动性,因而教学过程不可能如同教师最初设计的一样一成不变。而一旦发生变化,就可能形成教学流程的更改。因而,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帮助根据课堂教学实施的质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原有的教学顺序上作出及时调整,安插相应的教学环节,适当补充相应的教学内容,增设相应的教学环步骤,以促进课堂教学目标的丰富性和多样化,从而达成更为臻美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三原色三间色》这一课时,当教师引导学生尝试运用红黄蓝三个原色进行调色时,有一位学生建议是否可以用黄和绿两种色彩进行调配。此时,教师并没有因为与自己的教学流程并不符合就断然拒绝,而是引导学生自主尝试,并让其他学生一起观察颜色的变化。当颜色呈现出带黄的绿色时,教师则相机进行引导:三种原色两两调和的时候,如果某一种颜色的量偏大,就会形成偏重于这种颜色的间色来。此时,学生的思维积极性高涨,他们纷纷建议再用黄色和紫色调和,教师依然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在这个案例中,教师显然并没有预设黄色与紫色、黄色与绿色调和的环节。但在教学环节中,学生思维运转积极有效,他们蹦出了自己的思考和问题,教师如果死板而僵硬地将原有的教学思路奉为圣经,而不敢有丝毫的调整的话,就会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求知欲望如果长时间得不到有效满足,就会丧失学生的学习动力,造成严重的后果。而该教师则淡定自若,给予了学生充足的时空,放手让学生自行安排和实践,得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流程的设计安排是源于对学生学习状态的尊重与思考,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质态进行设计。当然,美术课堂教学的流程也不仅仅局限于此,而要根据不同的态势以及学生的情况,进行具体的设计,才能完全契合学生的认知需要。

作者:朱艳 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