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大学语文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策略

大学语文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策略

摘要:高职院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核心能力包括社会适应能力、再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在大学语文课程中,应通过深度解读文本、革新课堂模式、拓展学习方式三大策略来达到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学语文;社会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

2000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处理好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关系,既要提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又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根据这一要求,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时,应该转变教育理念,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眼前的就业谋生问题,还要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作长远打算。“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指一个人在完成一定阶段学校教育过后,所达到的知识、技能、素质,应既可满足当前就业需要,又能满足今后继续发展需要的能力。”笔者认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核心能力应该指向“社会适应能力”“再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因为“社会适应能力”能满足学生当前就业需求,要在职场中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具备“再学习能力”,而要谋求长远发展,就必须具备“创新能力”,这是一种潜在的要求,也是更高层次的要求。在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中,大学语文虽然属于基础性学科,但在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具体说来,有三大策略形成培养方案。

一、挖掘教材文本,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毕业后走向社会是绝大多数高职生选择的道路,而高职院校的责任和义务之一便是帮助毕业生尽快尽好地实现学生身份向职业人身份的转变。体现在课程教学中,那便是课程的教学必须具备一定的“实用性”,即至少能满足学生的当前就业需要。当学生跨出学校大门时,等待他们的便是如何在单位找到立足之地并站稳脚跟,此时,若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就会为其职业生涯抢占有利先机。这里的“社会适应能力”包括与人交流沟通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情绪控制能力、耐受挫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其实某种程度上讲,就是一种情商的培养。大学语文是关于语言的、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在培养学生情商方面无疑具有其他学科无法代替的优势。在具体操作方面,笔者认为最好的策略就是立足教材,深度解读文本,探寻文本内容与社会适应能力的交集,形成教学内容。大学语文涉猎深广,包罗万象,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挖掘文本中与“情商”有关的特质,放大体现它。一些文本本身,显而易见地拥有这些特质,如苏轼的《定风波》,游赏途中突遇暴雨,却“吟啸且徐行”,雨过天晴之后,依然淡定如初,“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再联系苏轼一生政治生涯的沉浮,生活经历的坎坷,其身上的旷达、乐观精神正是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强调突出的,以适时引导学生耐受挫折能力的培养。司马迁的《垓下之围》中,项羽在面临失败之际,始终固执地认定是“天之亡我”,并自刎乌江,也是很好的情商培养的范本。即在工作生活中,应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总结经验教训,莫轻言放弃,因为“卷土重来未可知”。再如的《卜算子•咏梅》,借意志坚强的梅花表达面对困难时的坚强乐观,也是学生在今后工作生活中应当具备的一种情怀。而李斯的《谏逐客书》和李密的《陈情表》都是针对一具体问题成功地说服了皇帝,这是一种劝说的技巧,也是语言的沟通能力,而在今后工作中,学生难免会遇到跟同事、领导委婉提出建议的情况,教师正好可借此类文本对学生进行语言沟通训练。上述易于关联能力的文本在具体教学中操作起来当然方便,而教师需要下功夫的是在一些关联能力不那么明显的文本中,挖掘相关能力,这就需要教师有一定的敏锐性。如在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梅花是一副饱受摧残的形象,然而,即便是沉郁的风格与词风完全相反,教师也可以做到别具一格地去挖掘新意,从他的梅花“寂寞开无主”,挖掘孤独和执着的话题:当你面临枯燥、单调的工作时,你耐得住寂寞吗?从梅花“无意苦争春”中挖掘淡泊与坚持的话题:职场需要淡泊吗?“苦争春”的坚持能否得到“香如故”的结局?从“一任群芳妒”中挖掘无奈与洒脱的话题:当你因“优秀”而被“群芳妒”时,你能洒脱吗?你将如何面对呢?诸如此类的作品文本还有很多,教师如果深挖教材文本,总能找到文本中的责任担当意识、团队合作意识等,只要找到这些“社会适应能力”的某一个点作为突破口作为课堂内容,也就凸显了大学语文的“实用性”,这也正与“感悟文本—生成能力—指向运用”的职业教育理念相契合。

二、改变课堂模式,培养学生“再学习能力”

当代社会,随着科技信息化速度的加快,知识更新的速度也变得更快,而新的职业与工作岗位的要求层出不穷,这就意味着我们要跟上社会的节奏,就必须具备“再学习的能力”。因为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只占到他终身所需知识的很小比重,而大部分所需知识来源于社会的“再学习”。在这种情况下,任何教育都不可能教给学生终身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因此,学校教育必须转变教育理念,避免狭隘的专业技能传授,应注重培养学生获得知识的能力,即“学习能力”。在传统的大学语文课堂中,教学方法仍然是以教师讲授为主体,虽然这种教学方法的长期存在有其合理性,突出了大学课堂中知识面传授的广度与深度,但从根本上讲,仍是教师成为课堂主角,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形成“教师在讲台自我陶醉,而学生并不买账”的尴尬局面。能力的培养应该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学习能力的培养更应该依靠学生自身的参与,他人无法替代。这就促使大学语文课堂必须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用任务驱动法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任务驱动法,具体说来应该包括一个明确而具体的任务、公开的成果展示、合理科学的评价方式。以贾平凹的《西安这座城》为例,这篇散文对于大部分陕西学生来说,易于理解并能激起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传统的课堂上,可能就是引导学生梳理西安城的各个方面的特征,找出关键语句进行解读,再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等。而采用任务驱动法,可以这样进行:把班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这需要形成常态定势),分配给每个小组具体的任务,如西安城的大街小巷的名称来历、西安城的古建筑、西安方言中的古语保留、西安民俗、西安人特点等等。把任务分配给小组以后,小组开始合作探究,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讨论交流,也可以借助网络资源,查阅手机等。这一过程本身就是学习能力培养的过程。最终,由小组选派代表总结发言,其他小组给予评价。这时就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比如可以制作一个评价表,有评价依据(语言表达、逻辑思维、概括全面等要素)和对应评价分值,最终的分值总和反映小组的任务完成情况。而教师需要做的就是组织课堂,适时补充总结。这样,在任务驱动的模式中,始终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每个人参与进来并得到反应回馈,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得到充分突显。教师除了在课堂上采用任务驱动模式组织教学以外,课下也可探索其他途径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比如,可以结合学生习惯了手机、网络的生活实际,组建班级网站或QQ群、微信群,定期或不定期在此平台上,课程任务,激励学生参与完成,或分享对学生生活工作有用的美文,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方式让学生有一种学习的需要,继而把学习当作一种习惯,最终树立“学习是永无止境的,我必须终身学习”的理念。理念一旦确立,即便走向社会,只要与学习相关的问题,便也轻而易举了。

三、拓展学习形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同志曾经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改革创新成为当代中国的最强音,也是时代精神的核心。“改变决定出路,创新才有未来。”当代的职业人置身于这种社会潮流背景中,必须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在竞争激烈的行业之间、同行之间脱颖而出,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的事,但也绝不是难如登天的事,只要有意识地在课程教学中注重引导,一定会卓有成效。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现在拓展学习形式方面。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重在打破固有观念、思维,即尊重学生质疑、求异精神,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待学生千奇百怪的想法。教学过程中应当贯穿蔡元培先生提倡的“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原则,鼓励学生言之有理。如朱自清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以优美的文字意境著称,但在赏析过程中,也有学生直言文章让人读不下去,语言表达优美但过于啰嗦,修辞的反复运用有卖弄文字之嫌,意境的美被文字的大网缚住,难以心领神会。面对学生的质疑,教师需要做的不是如何为朱自清辩解,用学术大家的评论来纠正学生的观念,而是给予充分肯定,呵护学生的用心思考,这会给学生埋下一颗创新的种子,说不定哪天创新的能力就开了花。教师还可以尝试其他多种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如遇到诗歌类的题材文本,要求学生将诗歌改编成歌词。比如诗经中的《静女》是一首描写男女约会的爱情诗,学生正处于爱情的敏感期,对爱情歌曲痴迷,可以结合自己对爱情的理解,把这首古诗改编成现代韵味的歌词,具有别样的效果。也可以把一些诗歌,加上细节想象,改编成故事。如杜甫的《羌村三首》,生活气息非常浓厚,学生通过自己对安史之乱那段历史的了解,加之自己的想象,改编成趣味生动的故事。还可以把一些小说文本进行续编故事,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如电影剧本《泰坦尼克号》,假如杰克没死,他和露丝的结局会如何?再有,可以结合教学实际,经常举办辩论赛,锻炼学生逆向思维能力,如学习鲁迅先生的《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吗》,可以将此作为辩论赛的话题,去理解当代中国的自信与不自信,进而知耻而后勇,学会社会承担与责任。最后,还可以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现代媒体手段,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很多学生在网络中娱乐精神很强,段子手、方言配音秀、小咖秀等,才华横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手段,不妨以“娱乐的精神”化解学习中严肃的问题,可谓寓教于乐,也不失一种创新能力培养的蹊径。大学语文教学需要改革,改革应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需要,除了以上的三大策略,教师应该进一步深思:如何发挥大学语文的学科优势,为社会发展、个人发展更好地服务?这是当代社会对语文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语文教育必须完成的使命。

参考文献:

[1]胡云斗.如何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2).

[2].不断根据实际的要求进行创新(《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作者:张金玲 单位: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凤翔师范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