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生情绪论文

大学生情绪论文

大学生情绪论文

大学生情绪论文范文第1篇

1.1情绪具有内隐性与外显性并存的特点

女生情绪具有一定的内隐性。与男生比较,女生性格内敛,表面上平和细语,但内心深处却积攒着抑郁、愤怒、苦恼、恐惧、兴奋、激动等情绪,所以,有的时候很难发现她们真实的想法。女生情绪具有一定的外显性。他们喜欢与自己的闺蜜聊一些她们关于生活、学习、爱情的方面的话题。在寻求帮助的同时,敞开心扉,这个时候他们将自己内心的想法全部暴露出来。所以女大学生的情绪变化无常,让人难以捉摸。

1.2情绪中表现出感性大于理性的特点

女生的某种情绪得不到控制,一旦持续时间较长就会产生集聚效应,使得情绪大范围的扩散,将这种情绪强加到相似的事情或相似的环境当中。不自觉的将情绪带给别人或带到这件事情当中,感情用事,失去理性思考,这样不仅会影响自己的生活,也可能会影响到其他人的正常生活。

2.网球队女大学生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2.1有利于教练开展训练

队员情绪管理对教练员展开训练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生学习过程是一个通过认知、产生动机、情绪调整等配合完成的系统工程。学生有一个好的情绪才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加强学生情绪管理,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将帮助学生抵制抑郁、烦躁、愤怒、激动等不良情绪给学生带来消极影响。在网球训练中,学生只有保持一个好的情绪才会对训练抱有积极的态度,在执行教练训练意图及在完成训练任务上会有高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有利于促进球队内部的和谐

情绪是一种表达内心想法与情感的心理活动,在人与人之间起着表达与传递信号的作用。事实上情绪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较语言更具有优势,更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所以良好的情绪管理将会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那么,在球队中保持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需要教练对队员进行良好的情绪管理教育,认识到情绪管理对对内和谐的重要性。好的情绪可以传播甚至泛化,使得大家都具有好的情绪;消极的情绪也会互相传染,将大家的情绪搞得消极。只有每个人都抱有积极的情绪才会保障球队内部环境的和谐。

2.3有利于自身训练水平的提高

自我情绪的管理对于队员自身训练水平提高具有重要作用。积极地情绪使得学生有好的心情、好的状态,从而会积极投身训练当中,充分理解技、战术的应用;如何合理的分配体能;积极承受训练带来的强度与负荷,保质保量的完成训练任务,从而提高训练水平。相反,情绪管理不好会导致训练懈怠;不能认真理解教练意图;甚至思想怠慢导致身体肌肉消极运动所产生的意外受伤,伤病的产生不只是训练效率的低下,还有可能长时间的养病,这种状况队员自身从何谈训练水平的提高。

3.网球队女大学生情绪管理策略

3.1提高认知水平,做好自我情绪管理

提高自我认知水平。情绪的不稳定并不是源于事情本身,而是是否有理性的思考,女生看待事情往往带有感性色彩去解释与评价,如果改变我们的认知水平,理性看待问题,改变了对事情的看法,消极情绪、不稳定的情绪将会改变。提高认知水平,理性思考人或事将会促进自我情绪的管理。合理的宣泄与表达。合理的宣泄与表达在一定意义上会释放不良情绪,让心胸豁然开朗,有如释重负只感觉。合理宣泄可以通过打墙、发球等练习手段进行,可以对墙狂打但注意千万不要受伤。合理表达注意观察对方的情绪,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想就会在表达出自我感受的同时不去伤害到对方。尝试不同的情绪体验。情绪急躁的时候可以做一些平静心态的事情。如练习第二次发球,要求稳定性,这样可以调节急躁情绪。情绪抑郁时做一些亢奋的事情。如练习第一发球,调动自己的兴奋度,从而调节抑郁的情绪。

3.2建立师生间的交流平台,辅助学生情绪管理

教练是一支队伍的灵魂,没有教练的技术与精神指导,这支队伍是没有战斗力的。其实教练有时像队员的父母,有时像队员的哥哥姐姐,他们需要教练的关怀与指导。教练作为队里面年长者在人生阅历和情绪管理上都更有经验,所以,教练在训练场上是技术顾问,在场下是心理医生,这种角色的转换不可缺少。尤其作为队员情绪的间接管理者更需要和队员进行沟通,而且察言观色、建立信任、有心灵上的沟通这些一样都不能少。所以教练与学生应建立一个心灵交流的平台,辅助学生进行情绪管理。

3.3加强队伍凝聚力,提高情绪管理效率

一个好的球队并不是训练的时候到,结束离时开,它一定是大家除训练外还有其他情感的交流,这样的队伍才是有凝聚力的队伍。重点是,一支凝聚力强的队伍会给所有队员精神上的支持,而且当团队的凝聚力驱使时,带给大家的是自信、乐观、快乐等积极情绪,遇到烦心事或困难会有大家的支持与帮助,有利于个体不良情绪的宣泄与表达,抑郁、急躁等情绪会明显改善。

4.结语

大学生情绪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学业情绪;数据库应用基础;激发学业情绪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22-5257-03

1 概述

Pekrun 等人(2002) 首次明确提出了学业情绪(academic emotions)概念,即学业情绪是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与学生学业活动相关的各种情绪体验,包括在课堂学习活动中和课外学习过程中以及考试期间的情绪体验[1],Efklides(2005) 提出学业情绪具有三个特征[1]。近几年来,学业情绪已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并且将学业情绪应用到实际教学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徐先彩从个人、家庭和班级的角度探讨了环境对学业情绪的影响[1],王俪嘉研究教师课堂理答方式对学生学业情绪的影响[2],叶程成[5]在积极学业情绪:青少年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源指出积极学业情绪有助于促进青少年学生认知策略的形成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同时积极的学业情绪有助于青少年学生自主掌握学习过程、监控学习结果进而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已有研究对学业情绪在课堂教学中的理论研究较多,肯定了学业情绪对教学的意义和价值,但对学业情绪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较少,并且学业情绪研究领域集中于文科课堂,尤其是英语课堂[3],没有针对理工科课程的专门研究,研究具体的教学方法研究较少。

本文将针对这一现状,对“数据库应用基础”课程进行学业情绪研究。首先分析该课程的特点,然后总结该课程学习效果的影响因素,并指出通过改变“教学方法”可以改进效果,最后提出了怎样将学业情绪理论应用到该课程的教学方法中。

2 数据库应用基础课程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2.1 数据库应用基础课程的特点

以青海大学“数据库应用基础”课程为例,该课程是针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大学二年级文科学生开设的计算机必修课程,开课学期在大学二年级上学期或下学期,先修课程为“计算机应用基础”和“程序设计基础VB”,共32学时,其中理论16学时,实验16学时,实验与理论的比例为1:1。该课程的特点包括:有先修课程,专业性较强,要求学生有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编程能力,但课时安排学时短,信息量大。学生的特点包括:学习主动性、自觉性较差,兴趣低,先修课程掌握较差,英语、数学基础较薄弱。

2.2数据库应用基础课程的影响因素

徐先彩将学生学业情绪的影响因素分为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1],个人因素包括自我认知,成就目标和认知能力。环境因素包括:课堂教学质量、重要他人对学业的期望,班级整体学习水平,教师反馈,互动学习和家长同伴的支持。

针对以上特点,总结出青海大学学生在“数据库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学习效果受以下五个方面影响:先修课程的学习体验和成绩,学生学习的能力,学生的喜好程度,课程的特点,课堂教学方法。其中,先修课程的学习体验和成绩,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生的喜好程度可以归结为个人因素,课程的特点和课堂教学方法可归结为外部因素。如图1影响因素图。

2.2.1 个人因素

在个人因素中,先修课程的学习体验和成绩决定了学生对计算机类课程的学习兴趣,如果先修课程的学习过程顺利、感兴趣、愉快、成绩较好,就会对下一门计算机课程有所期待,并且有信心学好;反之如果学习较困难、没有兴趣、成绩较差,就会对下一门计算机课程产生抵触和害怕情绪,在潜意识中有学不好的想法,从而影响学习效果。

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学生学习好坏的重要衡量标准,学习能力强,能够很快获得学习乐趣,有成就感;反之亦然。最后学生的喜好程度在能够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虽然该课程是必修科,但该课程不是专业课,加上课程难度较大,多数同学抱着混学分的态度,因此从心理上不够重视,学习动机不强,从而影响学习。

2.2.2 外部因素

在外部因素中,课程的特点是技术性和专业性较强。从而在讲授过程中,专业术语多,概念多,讲解时逻辑性强,前后联系紧密。

这个课程对于文科学生来说难度较大,不仅需要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还要在此基础上编写程序,这个过程要求学生将理论转换为实践,对于文科学生来说需要一定时间的适应。

“数据库应用基础”课程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课程的教学方法,这个课程属于计算机技术,因此,教师在讲授时很难做到生动、形象、趣味性强,但能做到条理清晰、逻辑性强、理论联系实际。此教学方法下,学生形成的课程口头评价是:内容枯燥乏味、课堂气氛沉闷、理论性强,听不懂。此外,这种评价体现在学生的评教表中。

通过以上对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分析来看。内部因素中先修课程的学习体验和成绩是无法改变的,学生的学习能力是由学生自身条件决定的,学习能力的提高可以通过外界因素,但最终起作用的还是学生本身。外部因素中课程的特点是由教学任务和学科特点决定的,其难度不会因为学生的差异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改变。

但是可以通过外部因素中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等。教学方法不仅包括根据课程内容和特点组织教学,还包括课堂气氛的组织。课堂气氛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营造的,其中教师是主导。课堂气氛是一个情绪场,包括教师和学生的情绪,它们之间互相影响和作用。因此,如何改善学生的情绪是调节课堂气氛的根本。

俞国良在学业情绪研究及其对学生发展的意义[4]指出良好的学业情绪不仅有助于学生认知活动的开展和主动学习态度的培养, 而且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等。马惠霞在不同教学方法激发与调节大学生学业情绪的教育实验[3]中指出采用不同教育对大学生英语课堂教学中学业情绪的激发与调节情况。

3 改善学生学业情绪的方法

学习情绪是在教学或学习过程中与学生的学业相关的各种情绪体验,包括高兴、厌倦、焦虑、气愤等。Pekrun等人根据愉悦度和唤醒度9种学业情绪(愉快、希望、自豪、放松、气愤、焦虑、羞愧、失望和厌倦)归为四类,即积极高唤醒情绪(愉快、希望、自豪);积极低唤醒情绪(放松);消极高唤醒情绪(气愤、焦虑、羞愧);消极低唤醒情绪(失望和厌倦)。

改善学生学业情绪可以将学业情绪理论应用到“数据库应用基础”课程中,通过提高学业情绪中积极高唤醒情绪和积极低唤醒情绪的感受度,降低学业情绪中消极高唤醒情绪和消极低唤醒情绪的感受度。

3.1理论课中学业情绪理论的应用

该课程包括理论课和上机课,传统的理论课上课方式为多媒体教学,包括使用ppt讲解理论,例题演示,其中不包含任何与课程内容不相关的话题。在应用学业情绪理论后,使用的教学方法是:

1) 介绍课程内容时,简单说明本课程与前两门先修课程的关系,但不能强调因果关系,如前两门课程的成绩决定本门课程的学习好坏;

2) 组织课程内容时,使用如表1激发学业情绪的教学方法,其中方法1和3是必选方法,方法2和4在每2学时的课程中可使用其中之一,所用时间共15分钟。

3.2实验课中学业情绪理论的应用

实验课的传统上课的方式为:布置实验任务,学生练习,教师辅导。在应用了学业情绪理论后,使用的教学方法是:

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根据课堂时间教师对每一位同学进行上次实验任务的提问,学生应答方式包括口头回答和实际操作。王俪嘉在教师课堂理答方式对学生学业情绪的影响[2]提出的教学建议是激励启发、严词相济和情感传递。

在实验中,教师对学生应答方式把握积极、鼓励、正向引导。该方法要求教师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状况,情绪状况,能让学生有被关注的感觉,能够做到个别辅导和及时反馈。此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进行调整。

4 小结与展望

在过去十年中,越来越多研究关注学业情绪这一领域。学业情绪及其影响因素[1]总结该领域研究所达成的共识及存在问题。该文的研究内容一方面基于以上启发,一方面源于教学实践总结。此外,现有研究中,没有针对理工科教学中探讨学业情绪理论的研究。因此,该文使用上述教学方法影响学生学业情绪是理工科课程的尝试。

在实践教学中,已将上述的教学方法应用到数据库应用基础教学中,从课堂上学生的反应、学生的反馈和课堂的气氛来说教学效果较好,能够有效的改善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自觉性不强等实际问题,能够提高愉快、希望、自豪、放松、情绪的体验,降低气愤、焦虑、羞愧、失望和厌倦情绪的体验。

下一步需要进行教学实验,使用马惠霞提出的问卷“大学生一般学业情绪问卷”进行使用教学方法前、后的测试。然后根据问卷,计算9种学业情绪的变化,分析变化的项目、程度等,最后调整教学方法。让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技能,还要从课堂中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能够获得自信、学会思考、热爱学习。

参考文献:

[1] 徐先彩. 学业情绪及其影响因素[J]. 心理科学进展,2009(1):93-94.

[2] 王俪嘉. 教师课堂理答方式对学生学业情绪的影响[D]. 西南大学,2010.

[3] 马惠霞. 不同教学方法激发与调节大学生学业情绪的教育实验[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4):384.

大学生情绪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认知能力;语文成就;初中生;抑郁;焦虑

一、问题提出

已有研究发现,消极情绪是影响学业成就的一个重要因素(Chen, et al., 1997; Cole, et al., 1996)。但消极情绪如何对学业成就产生影响,尚没有得到充分回答。由于认知能力在学习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学业活动得以开展的基础,掌握、运用知识的过程实际上也是认知活动的过程,因此可能是消极情绪影响学业成就的内在原因。

(一)消极情绪与学业成就的关系

青少年时期最常见的消极心境是抑郁和焦虑(Kashani & Orvaschel, 1988)。对抑郁与学业成就的研究发现,两者之间具有显著负相关。如Fr.jd等(2008)对2516名7-9年级(13-17岁)初中生的研究发现,青少年自我报告的抑郁分数越高,其标准化学业成就分数就越低。此外,抑郁对学业成就有负向预测作用。如Chen等(2000)对中国儿童(平均年龄为12岁)的一项历时两年的纵向研究发现,抑郁可以负向预测儿童两年之后的社会适应和学业成就表现。焦虑与在校学生的学业成绩也有一定关系。例如,Roy等(1994)对126名8年级女生的研究发现,个体的焦虑水平和数学成就之间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而且这种关系受到了个体数学学习兴趣的调节,具体来说,对于数学兴趣较高和兴趣中等的个体来说,焦虑对其学业成就具有正向作用,而对于兴趣较低的个体来说,焦虑则不利于其数学成就的取得。

(二)消极情绪与认知能力的关系

临床研究发现,消极情绪会影响个体的认知表现。具体来说,抑郁和焦虑对认知能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注意能力、记忆能力和执行功能上。与控制组相比,抑郁个体在注意、短时记忆(Williams, et al., 2000)和工作记忆(Harvey, et al., 2004; Langenecker, et al., 2005)中的表现更差。与抑郁相比,关注焦虑与认知功能之间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但也有研究在临床样本中发现了焦虑对短时记忆(Humphreys & Revelle, 1984)和工作记忆(Darke, 1988)的消极影响。

一些理论对情绪影响认知进行了探讨。其中,Ellis等(1988)的资源分配理论是情绪影响认知功能的重要理论,该理论有两个前提,其一,个体执行心理操作的能量或资源在容量上是有限的(Kahneman, 1973);其二,情绪总是与特定的行为倾向相关联(Frijda, 1986; Lazarus, 1991; Levenson, 1994),这种行为倾向会占用有限的认知资源,从而干扰个体的认知表现。举例来说,抑郁会诱使个体陷入对重大生活事件的思维反刍状态(Lyubomirsky,et al., 1999),这种状态会干扰个体对认知任务的注意集中能力,降低其认知表现(Lyubomirsky, et al., 2003; Watkins & Brown, 2002;),且抑郁水平越高,个体越容易陷入思维反刍状态(Lam, et al., 2003)。

资源分配理论比较宽泛地概括了情绪对认知能力的一般作用模式,而加工效能理论(Eysenck & Calvo, 1992)、注意控制理论(Eysenck, et al., 2007)则主要阐述了焦虑对认知过程的影响机制,认知速度理论(Den Hartog,et al., 2003)则强调了抑郁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机制。根据焦虑的加工效能理论,焦虑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是由工作记忆受损引起的。该假设可以概括为,过度焦虑使得个体将有限的认知资源分配在个体所担忧的事情或可能出现的模糊危险上,从而减少了分配给计划、注意控制、短时存储等认知任务的资源(Rapee, 1993)。在此基础上,焦虑的注意控制理论更加强调焦虑对执行功能中注意控制成分的影响而放弃了其它认知成分(Eysenck, et al., 2007)。与这种消极情绪会导致特定认知功能下降的假设不同,抑郁的认知速度理论认为与抑郁相关的认知功能障碍是由于抑郁患者的加工速度下降造成的,基于这种普遍的下降,抑郁患者会表现出一种一般而非特定认知成分的功能下降(Den Hartog, et al., 2003; Tsourtos, et al., 2002)。以上理论虽然各有侧重,但都一致假设情绪会消耗有限的认知资源,导致要么降低正确率,要么降低反应速度,从而影响个体的认知表现。

(三)消极情绪、认知能力与学业成就的关系

在情绪、认知能力和学业成就两两之间的关系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探讨后,同时考虑三者之间的关系并考察情绪和认知能力共同影响学业成就的可能机制,已经顺理成章,然而相关研究却较少。只有两项研究探讨了消极情绪通过记忆能力对学业成就起作用的路径机制。在其中一个研究中,Yousefi等(2009)对400名15-19岁高中生的研究发现,被试在韦克斯勒工作记忆任务上的得分完全中介了自我报告的考试焦虑对标准化学业成就的影响。在另一个研究中,Yousefi等(2009)报告了短时记忆在抑郁分数预测标准化学业成就中的完全中介作用。

综上,当前研究对三者之间关系的探讨尚不充分,只有一项研究发现抑郁对学业成就的影响完全通过短时记忆中介,而对其它认知成分如选择性注意、空间能力、推理能力在消极情绪对学业成就的影响中是否有作用,则鲜见报告。由综述可知,消极情绪主要通过影响个体对有限认知资源的分配从而对认知功能产生干扰。而认知资源有限性不仅限于特定的信息加工阶段,而是广泛存在于一切信息加工过程中。依此推论,消极情绪对认知能力的影响也应该广泛体现于各种能力中。因此,各种能力都可能在消极情绪对语文成就的影响中起作用。据此我们假设:消极情绪对初中生的各种认知能力和语文成就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消极情绪通过认知能力对语文成就产生影响;不同认知能力在其中的作用可能不同。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被试

本研究被试来自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9所初级中学7、8年级学生共5143人(年龄范围为12-17岁,平均年龄为13.96岁,标准差为0.76)。经过初步的数据筛查,最终留下有效被试4772人。

(二)测查工具

选择性注意:使用划消任务进行测查。以数字和短线为刺激材料,要求被试在限定时间内又快又好地划去目标刺激。共4道题,每题测查时间为1分钟。

短时记忆:使用视觉数字再认和配对联想再认任务进行测查。视觉数字再认任务共有1 道题,包括12个目标刺激和12个干扰刺激,学习时间为40秒,测验时间为1.5分钟。配对联想再认任务有15道题,学习时间和测验时间均为2分钟。

空间能力:主要测查了空间表征能力和心理旋转能力。其中,空间表征能力通过隐蔽图形任务来测查,共包含11道题目,测验时间为2分钟。心理旋转能力的测查采用二维有意义和无意义图形以及三维S-M立方体图形作为刺激材料,包含16道题,测验时间为3.5分钟。

推理能力:使用数字类比、图形类比和图形序列任务测查。数字类比任务共包含22道题,图形类比任务共包含19道题,图形序列任务共包含18道题,每个任务的测验时间均为12分钟。

语文成就测验:包括语文积累和阅读两个方面。语文积累共18道题,阅读共20道题,共计38道题。测验时间为60分钟。

焦虑:是消极情绪的测查指标,通过“儿童青少年外在焦虑量表”测查被试最近三个月的焦虑感受,该量表为学生自评量表,共28题,采用2点计分。

抑郁:是消极情绪的测查指标。通过“儿童青少年抑郁量表”测查被试两周以来所体验到的抑郁情绪。该量表为学生自评量表,共10题,采用3点计分。

以上各个任务在本次测验中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78-0.94之间。各个任务与效标之间的关联效度在0.36-0.87之间,认知能力总分与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第四版的相关为0.65。

(三)数据处理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采用Amos17.0进行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三、研究结果

(一)初中生消极情绪、认知能力与语文成就的相关

首先,我们计算了初中生消极情绪、认知能力与语文成就的平均数与标准差,初中生焦虑评分得分为10.69分,抑郁平均得分为4.72分,这意味着从总体水平来看,初中生报告了较低的消极情绪体验,说明初中生的总体情绪状况良好。接下来,我们分别计算了初中生消极情绪、语文成就与各认知能力的相关程度,结果显示,各变量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在-0.06-0.64之间,具体结果见表4。

(二)初中生消极情绪与语文成就:认知能力的作用

由上述结果可见,初中生消极情绪、各认知能力与语文成就之间具有一定程度的显著相关。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一系列结构方程模型考察各认知能力在消极情绪影响语文成就中的中介作用。图1考察了消极情绪对语文成就的直接贡献。由结果可见,消极情绪能显著预测语文成就,标准化路径系数为β=-0.11。模型的拟合指标良好。

由图2结果可知,选择性注意加入后,消极情绪对语文成就的直接效应变小,标准化路径系数从β=-0.11变为β=-0.08,但依然显著。此外,从消极情绪到选择性注意以及从选择性注意到学语文成就之间的路径系数都显著,这表明选择性注意能力在消极情绪和语文成就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总的来说,消极情绪和选择性注意对语文成就变异的解释率为5%。

由图3可见,短时记忆加入后,消极情绪对语文成就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从β=-0.11变为不显著,这表明短时记忆在消极情绪对语文成就中起完全中介作用;总的来说,消极情绪和短时记忆对语文成就变异的解释率为30%。

此外,空间能力和推理能力在消极情绪对语文成就的影响中也起完全中介作用;其中,消极情绪和空间能力对语文成就变异的解释率为22%;消极情绪和推理能力对语文成就变异的解释率为36%(图4-5)。

我们分别计算了各认知能力在消极情绪影响语文成就中的间接效应量。具体来说,选择性注意在消极情绪影响语文成就中的间接效应为β=-0.01;短时记忆在消极情绪影响语文成就中的间接效应为β=-0.06;空间能力在消极情绪影响语文成就中的间接效应为β=-0.06;推理能力在消极情绪影响语文成就中的间接效应为β=-0.08。

总的来说,消极情绪对语文成就既有直接影响,同时还通过各认知能力对语文成就产生间接影响。对包含不同认知能力的四个模型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消极情绪对语文成就的直接效应由β=-0.08到不显著,同时,消极情绪分别通过选择性注意、短时记忆,空间能力,推理能力影响语文成就的间接作用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四、讨论

(一)消极情绪对初中生语文成就和认知能力的影响

本研究表明,以抑郁和焦虑为代表的消极情绪对初中生语文成就以及选择性注意、短时记忆能力上的表现均具有显著的负性预测作用,这与已有研究结果一致(Fr?jd, et al., 2008; Williams, et al., 2000; Harvey, et al., 2004; Langenecker, et al., 2005; Darke, 1988)。此外,本研究还发现,消极情绪对初中生空间能力和推理能力上的表现也有负性影响。我们的研究结果将从两个方面深化人们对消极情绪作用的认识。第一,已有研究对消极情绪与认知能力之间关系的探讨主要集中在注意、记忆领域,而对其它认知成分如空间能力、推理能力等是否有影响则鲜见报告,而我们发现,消极心境会对与学习活动息息相关的各种认知能力产生影响,包括选择性注意、短时记忆、空间能力和推理能力。我们的结果可以被已有的情绪认知理论解释,即消极情绪主要是通过影响个体对有限的认知资源的分配从而对各种认知功能产生干扰的。由于认知资源的有限性广泛存在于一切认知加工过程中,因此,消极情绪对认知功能的干扰也广泛体现在各种认知能力中。第二,已有研究对消极情绪和认知能力之间关系的探讨多集中在临床样本中,而我们发现,在健康的初中生样本中,消极情绪也会对个体的认知能力产生影响。

(二)消极情绪影响初中生语文成就的机制

我们发现,选择性注意、短时记忆、空间能力和推理能力都在消极情绪对初中生语文成就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其中,关于短时记忆中介作用的结果和已有研究一致(Yousefi, Redzuan, et al., 2009)。本研究对已有研究的拓展在于,我们还发现了其它认知能力在消极情绪影响语文成就中的中介作用。这说明消极情绪对语文成就的影响是通过影响各种认知能力发生的。这不难理解。语文学习离不开各种认知能力的参与,因此,消极情绪只有通过对各种具体能力表现产生影响,才能对语文学习起到制约作用。

另外,不同认知能力在消极情绪影响语文成就中的作用是不同的。其中,选择性注意能力在消极情绪影响语文成就中所起的间接作用最小,其次为短时记忆、空间能力和推理能力。这首先与各认知能力对语文成就的影响不同有关。由以往研究可知,语文成就受推理能力的影响最大,受选择性注意的影响最小,因此,表现在这里,也是推理能力在消极情绪影响语文成就中的间接作用最大,选择性注意的间接作用最小。这不难理解,相对于选择性注意来说,推理能力在语文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如果推理能力受到消极情绪的影响,对语文成就造成的影响势必会更大。其次,这也与消极情绪对不同具体能力的影响不尽相同有关。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选择性注意和其它三种认知能力上,而在其它三种能力之间没有差异。这也不难理解。由于选择性注意与其它能力相比更加基础,自动化程度更高,因此受消极情绪影响的可能性就更小。其它认知能力相对来说,自动化程度较小,鉴于消极情绪对认知能力影响总体来说是有限度的,因此在这些能力上没有差异。

我们的研究表明,单独考察消极情绪与学业成就的关系时,消极情绪对初中生语文成就具有显著的负性预测作用,这与已有研究结果一致(Fr?jd, et al., 2008)。这些结果意味着,对于初中生的学习来说,情绪具有一定的现实适应意义。本研究关注的是持续时间较长的心境,由于心境具有弥漫性,它一旦出现而没有得到及时排解,其中的一些关键症状如抑郁个体出现的思维反刍状态、认知功能下降、兴趣丧失、主动性差、精神运动性迟滞等可能会损伤个体的能动性,导致各种学业相关的退缩行为(Kirkcaldy & Siefen, 1998; Kovacs & Goldston, 1991),这不可避免地会对个体的学习产生影响。焦虑对个体的影响也大致如此。根据焦虑的应激理论,过度焦虑会干扰思维活动、使人丧失自信,从而可能对个体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动机产生影响,导致学习成就下降(Cassady, 2004)。但也要看到,消极情绪无论对学业成就还是对认知能力的影响都不大,可以解释1%的学业成就变异和认知能力变异。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认知能力和学业成就都是相对稳定的个体表现,虽然会受到情绪状态的影响,但是在整体上保持相对稳定。这启示我们在认知和学业情境中,既要充分认识到消极情绪的负性作用,又不可过于夸大它的影响,本研究为我们形成对消极情绪的客观态度提供了重要的实证支持。

参考文献

Cassady, J. C. (2004). The influence of cognitive test anxiety across the learning-testing cycle.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14(6), 569-592.

大学生情绪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理情绪疗法;大学生;心理咨询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028-02

近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了越来越的关注,高校也开始设置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配备专门的心理咨询老师来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的困扰。本文主要介绍大学生的心理咨询中常用的一种心理咨询的方法――合理情绪疗法。

1.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

合理情绪疗法(Rational-Emotive Therapy,简称RET)是本世纪50年代由埃利斯(A・ElliS)在美国创立的。合理情绪治疗是认知心理治疗中的一种疗法。 [1]合理情绪疗法的主要理论是ABC理论,这一理论是建立在埃利斯对人的本性的看法上的。

1.1 ABC的理论。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本身所引起的,而是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起的。[2]在ABC理论模型中, A(activating events)是指诱发性事件; B(beliefes)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congsequences)是指在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通常,人们会认为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是指由诱发性事件A引起的,即A引起C。ABC理论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即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起因。

1.2 不合理信念的特征。人们的情绪及行为反应与人们对事物的想法、看法有关。在这些想法和看法背后,有着人们对一类事物的共同看法,这就是信念。合理的信念会引起人们对事物的适当的、适度的情绪反应;而不合理的信念则相反,会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当人们坚持某些不合理的信念,而使情绪长期处于不良的状态中时,那将会导致情绪障碍的产生。因此必须采取适当的方法来纠正不合理的信念。合理情绪疗法就是要以理性治疗非理性,帮助来访者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以合理的信念代替不合理的信念,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合理的信念给他们的情绪带来的不良影响,通过改变认知的治疗方式来帮助来访者减少或消除他们已有的情绪障碍。

对于人们所持有的不合理的信念,韦斯勒等曾总结出三个特征:绝对化的要求、过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极。在合理情绪治疗的整个治疗过程中,与不合理的信念的辩论是咨询师帮助求助者的主要方法。因为辩论一词英文Disputing的第一个字母是D,治疗效果的效果英文Effects的第一个字母是E,加入D、E两个字母,合理情绪疗法的整体模型就变成ABCDE了。即:A.(Activating events)――诱发性事件;B.(Beliefs)――由A引起的信念(对A的评价、解释等);C.(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Consequences)――情绪的和行为的后果;D.(Disputing irrational beliefs)――与不合理的信念辩论;E.(new emotive and behavioral Effects)――通过治疗达到的新的情绪及行为的治疗效果。

这个模型的具体含义是:当事人在事件A面前表现出来的消极情绪和不良行为C,体现和反应当事人不合理的信念B,针对B的不合理之处进行辩论,也就是进行D这一工作,用合理的信念代替对方不合理的信念,消除导致不良情绪的内在因素,形成良好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在运用与不合理的信念辩论技术时,首先要找到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只有真正准确找到对方的不合理信念,辩论时咨询师才能有的放矢;其次,通过辩论,以积极提问的方式促进来访者主动思维。[3]

2.大学生中出现的不合理信念的原因

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涉及到很多因素,不仅有生理、心理等等还有一系列的社会因素在内。如现在的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学生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自己期望中的工作。究其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

客观原因主要是社会及家庭对于大学生寄予的期望,社会认为大学生是天之骄子,是高级劳动者,是领导者,是决策者。社会舆论也时不时的表现出这样的一种观点,如我们经常可以在网上发现在这样一种现象,大学生进入国家的事业单位大家觉得是正常的,如果有一个大学生自己创业比如做一些诸如养猪、养牛的工作,大家就会拿出来评论一番,这在无形中就给大学生一个压力。

主观原因是这些大学生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与观点出现了偏差所造成的。首先,对问题的看法过于绝对,认为只有事业单位才算是大家公认的好单位,就算工资待遇发展前途都不如其他的单位无所谓;其次,把事情的结果想的太糟糕,假如自己没有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那么自己的一切就完了,自己生活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最后,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从小没有受到什么挫折,觉得所有的事情都会如自己所愿,心想事成,世界不是任何一个人的,所以任何人也不能掌控社会的发展方向,因此,竟然,我们改变不了社会只有改变自己。

3.理情绪疗法在大学生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在合理情绪疗法中最常运用的一种方法就是"产婆术",即苏格拉底的辩论术,就是通过与不合理的信念辩论,从而使来访者自己认识到自己信念的错误,从而改变来访者的不合理信念,用合理信念来代替。对当前的大学生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他们进行指导,去防止他们不合理信念的出现。

首先,全面看问题。对于任何事情与事物,我们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要从宏观的角度来看问题,把握大局,认真思考事情的现在将来,然后再做出决定,这样有利于大学生明白自己所处的环境,做出合理的决策,把心理困扰消灭在萌芽中。

其次,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我们对于事情的预测,主要是看它未来的发展方向,某一件事现在看起来很平常,也许到了某一时刻它的潜力就完全发挥出来,所以我们不能只用现在来定型它的将来,要用一种发展的动态的眼光来看待问题,这样我们就不会把事情看的过于糟糕,就不会因事物的悲观心态而造成心理困扰的产生。

最后,要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任何事物都用其两面性,所以我们不能只看到一面,要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即要看到它不好的一面,也要看到它好的一面,正确评估,趋利避害,这样就不会把事情看得过于绝对。

参考文献:

[1] 段兴华,张星,侯再芳.杰理性情绪疗法的理论及应用.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3(3)

大学生情绪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情绪情感;心理学方法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载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承载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原则、内容、方法,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成效。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明确的思想政治教育指向性。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包括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中国近现代历史、思想道德与法律知识。思政课承载的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思政课的严肃和理论性,这也是实现思政课有效性,使学生能把思政课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所面临的一大挑战。

思政课也是一门课程,和其他课程相比有其特殊性,也有共性。思政课的内容要灌输给学生,并且使学生能够接受内化,需要我们去探索使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教学方法。本文主要探讨从情绪情感心理学方法来提高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性。

1、情绪情感心理概述

情绪情感是人类心理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人们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人们对待事物往往表现出好憎喜恶的主观感受,这些主观感受和内心态度体验就是我们的情绪情感,常常伴随着舒适、喜欢或不满等心理和生理的倾向性反映。如果客观事物满足了人的心理或生理的需要,我们往往会表现出愉悦之情,并引导人的行为;反之,则表现出郁闷、愤怒等负面情感。

我们的情绪情感按性质可分为正面性情绪情感和负面性情绪情感。正面性情绪,如快乐、喜欢等能给我们带来正面性的引导,使我们在工作学习行动中积极向上,解决问题迅速,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完成工作学习任务。负面性情绪情感往往产生消极的效果。如果受教育者怀着悲伤的情绪接收教育者所传授的信息,肯定会影响接收质量,受教育者的注意力在悲伤的情绪上,不在教育者传授的信息上,会阻碍思维,反应迟钝,教育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情绪情感具有鲜明的两极性,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老师,就应该注意把握学生的情感倾向,向积极正面的情绪引导。

情绪情感具有渗透指向性,情绪情感一旦形成,会影响人的其他心理活动,并带上与之相应的情绪情感色彩。在一个班集体里,一个同学的情绪可能扩散给全体同学,相互感染,一旦消极情绪在学生中传播,影响的不是个体,会影响整个集体的教育效果。

2、情绪情感的功能

情绪情感和动机紧密相连,情绪情感可以直接转化为我们的行为动 机并支配我们的行为。情绪情感是认识转化为行为的催化剂,对人的行为起着很大的调节作用。学生对思政课所传授的知识抱有怎样的一种感情,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如果学生喜欢思政课,就会全身心投入,努力学习,积极行动;反之,则会消极应付,思政课就毫无实效性。思想政治理论课也需要有强烈而深厚的情感作为动力。

情绪情感的第二个功能就是协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良好的情绪关系可以使受教育者对思政课产生积极正面的情绪,提高思政课的有效性。各种情绪情感的表达可以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产生互动、沟通。平淡的、没有激起学生内心情感波动的教育是不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教育者和学生产生了共鸣,引起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就会主动学习,并转化为自身的知识体系,最后外化于行动。在感情上,受教育者认可了教育者,才会对教育者的施教积极配合,主动接受教育者所发出的信息,这样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才有了保障。

3、情绪情感的心理学方法

根据情绪情感的特征功能,将之运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大有裨益。

3.1创设带有正面性情绪情感的教学情境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是思政教学发生的主要场所,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要求、目标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正面情绪氛围,以感染学生,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产生共鸣。如榜样示范法,就可以让先进模范讲先进,让有理想的人讲理想,让守纪律的人讲纪律,这样才能产生感染力,使学生情真意切地感受到榜样的魅力,并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以榜样为示范。

教师还可创设模拟各种情境,在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正面情绪,感到真实的存在,内心受到震撼,然后在学生怀有正面情绪的时候,灌输理论知识。只在有触动的学生的情感深处时,才会认同,学于心,并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自身践行,这样就达到了思政课的目的,实现了思政课的有效性。

3.2教师以自身的正面性情绪感染学生

情绪情感具有协调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关系的功能,教师必须利用好这项功能,把自身的积极情绪传输给受教育者,以情动人。受教育者在情感上接受了教育者,才会更容易接受教育者所传输的信息。

思想政治教育是民主、平等的教育,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必须以平等的关系相处。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有些教育者未能正确认识自身与受教育者的关系,凌驾与教育者之上,单纯地把受教育者当成接收的对象,缺乏情感交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就出现了感情屏障,试问没有感情交流的教育又怎么会达到好的效果。老师以自身平等的情感感染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真诚沟通,共同合作,完成思政课的教学目标。

教师作为教育者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发挥着举足重轻的作用,教师要运用好各种教学方法,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性。情绪情感心理学方法是较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运用好这种方法,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颇有帮助。

【参考文献】

[1]胡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2]张大钧.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3]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