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产业结构调整及布局研究

产业结构调整及布局研究

一、山东省产业结构的现状和问题

(一)山东省产业结构发展现状

1、产业结构整体呈逐步升级态势

建国以来,山东省产业结构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970年以前为第一产业占绝对优势的“一二三”阶段,1970—1989年的20年间为“二一三”阶段,1990年开始进入“二三一”阶段。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产业结构在调整中逐渐好转。三次产业结构的比值由1978年的33.2:52.9:13.8演变为2010年的9.2:54.2:36.6,2011年这一比值为8.8∶52.9∶38.3。图1显示了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三次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变化趋势。从整体态势来看,第一产业产值占山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在不断下降,而第二、三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值则不断提高。从1978年至2010年,这几十年间第一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不断下降,下降幅度已近72个百分点。但是进入21世纪以来,第一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下降的速度有所减慢,这与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是相吻合的,即农业的产值比率会在某一程度趋于稳定。第二产业在1978-2010年间占GDP的比值呈曲折上升趋势,由1978年的52.9%上升至2010年的54.3%。第三产业所占比率呈稳步上升态势,且所占比重提高幅度十分明显,从1978年的13.8%上升至2010年的36.6%从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来看,如图2所示,1980年山东省的劳动力就业中,三次产业的比例为78.9:12.3:8.9,到2010年这一比例已变成35.5:32.6:31.9,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在劳动力总量中的比重显著下滑,第二、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在不断增加,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重要部门。总体而言,无论从产出结构,还是从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变动来看,山东省第一产业所占比重逐步下降,第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日益提高,呈现工业化加速发展的特征,符合产业结构发展规律,并且山东省产业结构的演变趋势与全国三次产业演变趋势基本一致。

2、各产业内部实力日益增强

从第一产业内部来看,第一产业已经改变了以往以农业种植业为主的格局。从产值比重来看,第一产业内部农业所占比重大幅下滑,从1978年的82.9%下降到2010年的55.2%;牧业和渔业所占比重增速明显,从1978年的15.3%上升至2010年的39.4%;林业所占比重始终较低且变化不大,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在2%以内。从实物产量来看,2010年粮食、棉花、油料等产量分别为4335.7万吨、72.4万吨和342.2万吨,和其他省份相比居于全国前列。从第二产业发展来看,山东省的工业优势凸显。工业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实力明显增强,形成了一批竞争力较强的支柱产业、实力雄厚的骨干企业和市场占有率较高的知名品牌。一些先进制造业如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支柱产业如化学工业以及一些传统优势产业如金属冶炼、金属制品业等,由于关联效应突出,发展动力强劲,“十一五”以来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其他工业发展速度,在山东省的工业化进程中具有强大带动作用。从轻重工业关系来看,山东省整体以重工业为主,霍夫曼系数(即轻重工业之比)由1978年的0.95下降至2010年的0.48,重工业发展较快,符合霍夫曼定律。从第三产业发展来看,山东省第三产业总体趋势良好。近些年第三产业总产值保持着11%以上的增长速度,“十一五”期间从2006年的7187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14343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5.8%。其中批发零售业作为第三产业中比重最大的部门,最近几年保持着近20%的增长速度,其增加值从2006年的1612亿元达到2010年的4257亿元。金融业、房地产业等现代服务业也有了较快增长。金融业发展势头强劲,2010年金融业增加值达1361亿元,比2009年增长了27.4%。房地产业从2006年的780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1622亿元,增长幅度较为明显。

3、产业布局整体科学合理

山东省深入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通过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以及鲁南经济带,实现产业布局合理、区域协调发展的局面。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以全省15.95万平方公里海域和沿海7市51个县(市、区)所属的6.4万平方公里陆域为主体规划区,形成“一核、两极、三带、三组团”的总体开发框架。按照国家批复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以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海洋经济改革发展示范区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为目标,精心组织实施国家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发挥全省优质资源富集地带的优势,把胶东半岛打造成高端产业聚集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包括东营市、滨州市,潍坊市的寒亭区、寿光市、昌邑市,德州市的乐陵市、庆云县,淄博市的高青县和烟台市的莱州市,共19个县(市、区),陆地面积2.65万平方公里。根据国务院批复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按照高效、生态、创新的原则,以资源高效利用和改善生态环境为主线,构筑现代产业体系和生态保护体系,建设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特色产业基地、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区和环渤海增长区域。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包括济南、淄博、泰安、莱芜、德州、聊城、滨州7市,行政区划面积5.2万平方公里,以济南为核心,形成“一核两轴三环”增长格局。通过加快省会建设发展,带动了周边地区一体化发展,培育和发挥了教育科研、金融服务、高新技术、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综合优势。鲁南经济带包括日照、临沂、枣庄、济宁、菏泽5市,面积5.05万平方公里。通过以鲁南临港产业集聚区为龙头,充分发挥港口资源、自然资源、区位等优势,建设日照钢铁精品基地,把鲁南定位于全国重要的能源和精细化工、优质建材、机械制造、商贸物流、文化旅游、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并力图把鲁南经济带建成全省经济新的增长极。

4、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十一五”以来,山东省以自主创新为核心,以产业化为立足点,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医药和生物、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海洋开发等“四新一海”为重点,加快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和特色产业集聚工程,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目前山东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快速发展,集成电路设计、测试、封装等产业链基本形成,成为带动产业快速增长的新生力量。新医药和生物产业总量全国领先。初步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生产体系,总体规模居全国第一位。拥有新材料领域高新技术企业373家,约占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21.5%;新能源产业发展迅猛。海洋开发产业走在全国前列。新能源汽车产业起步良好。高端装备制造业实力迅速增强。节能环保产业蓬勃发展。节能环保企业已达26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年实现增加值超过1000亿元。山东省目前拥有部级企业技术中心100家,居全国首位。“十一五”期间高技术产业实现年均产值增长超过30%。2010年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第六位。

(二)山东省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1、产业结构低度化仍然存在

与沿海发达省份相比,目前山东省产业结构低度化问题相对明显,主要表现为第一产业比重较高,第二、三产业多是传统产业,行业结构性问题较为突出。如表1所示,从第二产业内部结构来看,与广东省、江苏省等发达地区相比,山东省在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高端产业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在采矿业和农副食品加工业等产业方面优势明显,但这些资源性、基础性工业企业大多处于产业链条低端,分布比较散乱,产业链长度不够,也未能形成规模较大的产业集群。(如表2)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来看,传统服务业所占比重较高,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落后。目前山东省的第三产业仍然是以交通运输、批发零售、餐饮住宿等传统部门作为服务业增长的主要力量,而金融、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明显落后于广东省、江苏省和浙江省等发达省份。

2、区域产业结构差距较大

在总体产业层次提升的前提下,山东省内区域产业布局的结构性矛盾也不容忽视。山东省内地区间产业结构发展不均衡,东部与西部经济发展差距仍然较大。从工业化水平来看,东部沿海和胶济地区已经进入工业化高级阶段,而西部地区尚处于工业化阶段的初期和中期水平。传统上按照地理位置将山东省划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东部包括济南、青岛、淄博、潍坊、东营、烟台、威海七市,中部包括日照、济宁、泰安、莱芜、德州、滨州六市,西部包括菏泽、临沂、聊城、枣庄四市。图3显示了东、中、西三部分2010年的三次产业结构比重情况。从东部七市来看,位于山东半岛和胶济沿线的东部各地市二、三产业比重多在90%以上。第二产业占比上升速度较快,特别是胶东半岛制造业和加工业的发展,形成了以交通机械、电子、石油化工、纺织、食品为主的工业体系,且第三产业比重比中西部地区要高。从中部六市来看,整体产业结构层次低于东部地区。中部六市第二产业比重较高,但大多以采掘、原材料加工等重工业为主,重工业比重明显大于轻工业,能源资源消耗总量大,环境污染治理任务重。而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规模较小。从西部四市来看,该地区与东中部地区相比,产业结构层次低。虽然该地区第二、三产业比重都有所上升,大部分地市工业总产值都超过农业,但2010年该地区第一产业比重仍高达13%左右。工业主要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轻工业所占比重较大,并且以农产品为原料所占比重依然很高。

3、产业发展过度依赖工业

山东省产业发展过度依赖工业,由此导致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可能会成为未来产业结构调整的障碍,这可以从比较劳动生产率和经济结构偏离度两个指标得到反映。比较劳动生产率是指某种产业国民收入相对比重与该产业劳动力相对比重之比。比较劳动生产率越高,表明本部门的产值与劳动力比值越大。第一产业和第二、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率的差距越大,经济的二元性越显著。图4显示了历年山东省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情形。从图中可以看出,山东省第一产业和第二、三产业之间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十分显著。2010年山东省第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为0.26,第二、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为1.66和1.15。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过低,剩余劳动力数量大,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突出,进而使得山东省产业结构面临巨大的调整困难和产业升级压力。结构偏离度用于考察各产业劳动力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对称性。偏离度为0意味着产值与就业在结构上高度一致,大于0意味着产业就业吸纳能力偏弱,小于0表示该产业存在隐性失业。图5显示,山东省第一产业偏离度长期处于0以下,并呈加深趋势,农业人口过多可能会成为经济发展的制约。第二产业偏离度长期大于0,就业吸纳能力偏低。第三产业虽然就业与产值结构相近,但由于第三产业在山东省经济中所占比重过低,并未能充分发挥其吸纳就业、促进增收的作用。

二、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在动力与资源支撑

(一)内在动力

1、宏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从国内宏观经济环境来看,我国依然处于重要的发展机遇期。虽然我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是国家一系列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同时经济结构和增长质量也稳步提升。从我省的宏观经济环境来看,我省的发展动力依然强劲。“十一五”期间,我省经济年均增长13.1%,2011年我省实现生产总值45429亿元,增长10.9%。“蓝黄”两大战略深入实施,国家支持沂蒙革命老区政策和山东钢铁产业结构调整试点方案有效落实,为我省创造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坚实的实体经济为现代产业体系的快速形成提供了稳固的基础。

2、内需对经济的拉动力逐步增强

内需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我省内需对经济的拉动力在逐步增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首先,居民消费能力不断提升,消费结构加快升级。近些年来,我省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居民的消费能力也因此不断提高。“十一五”期间我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达到5.3万亿元,年均增长18.9%。2011年,我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6676亿元,同比增长17.3%,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城乡统筹发展步伐加快,2011年我省城镇化率达到50.9%。其次,投资增长平稳,结构进一步优化。“十一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8.1万亿元,年均增长22.5%。2011年我省固定资产投资达25928亿元,同比增长21.8%,其中技术改造、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的投资增速均高于投资平均增速,民间投资比重达到80.4%。优先保证重点在建续建项目的资金需求,有序启动“十二五”规划重大项目建设,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开工。

3、对外经济发展较为顺利

受到发达经济体金融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的复苏进程依然艰难曲折。尽管如此,我省的对外经济仍然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首先,对外贸易继续保持较快增长。2011年,实现进出口总额236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4.8%。其中,出口1258亿美元,增长20.7%;进口1102亿美元,增长29.8%。同时,贸易伙伴呈现多元化。对欧盟出口份额占17.4%,为全省第一大出口市场;对美国、日本、韩国三大传统市场的出口份额分别占15.8%、13.3%和11.5%;对东盟出口份额占7.8%。来自东盟的进口份额占17.0%,已成为全省第一大进口来源地。第二,利用外资结构渐趋优化。实际到账外资111.6亿美元,增长21.7%。其中,服务业实际到账外资38.3亿美元,增长35.9%,占全省总额的34.3%,比重比上年提高3.6个百分点。新批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72个,增长一倍。第三,对外经济合作进展顺利。2011年,境外投资积极推进,协议投资总额29.6亿美元,增长33.7%;其中中方投资27.1亿美元,增长46.4%。新核准设立境外企业(机构)372家,比上年增长3.3%;境外资源开发项目55个,增长27.9%。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稳步发展,对外承包劳务工程完成营业额74.7亿美元,增长42.7%;外派各类劳务人员48,836人,增长3.3%。总之,我省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已基本形成。

4、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阶段性进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三次产业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产业结构也日益优化,这为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创造了良好的基础。农业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2011年我省粮食总产达到885亿斤,实现连续九年增产。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依靠“双轮驱动”战略,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工业调整振兴三年规划目标基本完成。服务业跨越式发展不断推进,2011年服务业投资占投资总额达到50%,历史性超过第二产业,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不断提高。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三次产业比例由2010年的9.2∶54.2∶36.6调整为2011年的8.8∶52.9∶38.3。

(二)资源支撑

1、人才培养卓有成效

“十一五”末,全省普通小学、初中学龄儿童净入学率分别为99.99%和99.89%;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保持在95%以上;全省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222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8%。我省实施的素质教育已经走在全国前列。2011年,各级各类教育继续协调快速发展(见下表3),尤其是高等教育,基本实现了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重大转变,人才培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和创新能力稳步提升,为全省创新体系建设和经济文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另外,我省教师队伍的素质稳步提升,教育保障能力得到切实加强。全省有50多名高级人才入选国家“”,197位院士、177个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在站人数达1578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推进,建设部级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1所,部级技能大师工作室3所,全年培养高技能人才16.5万人。

2、自主创新能力日益提高

近些年来,我省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创新型省份建设取得新突破。截止2011年底,我省已经拥有中科院3个研究所、30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1个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实验室,29个国家质检中心,国家综合性新药研发技术大平台、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国家深海基地等重大科学工程落户山东。拥有部级企业技术中心100家,居全国首位。全省拥有部级创新企业35家、部级创新服务中心33家,均位居全国首位;国家高新区8家,与江苏省并列全国第二。据《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1》显示,山东区域创新能力跃居全国前列,成为创新能力较强的地区之一。“十一五”期间,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年均增长超过30%。2011年,我省获得部级科技成果奖励39项,评选省科学技术奖励497项,取得重要科技成果2379项,专利申请量11.0万件,比上年增长35.5%,专利授权量5.9万件,增长14.3%,每万人发明专利授权数达0.6件。我省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1.8%,为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了较为充分的经济支持。

3、财政和金融健康发展

财政收支增势较快。地方财政收入“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20.7%,2011年地方财政收入达3455.7亿元,增长25.7%。其中,税收收入2602.4亿元,增长21.1%,占地方财政收入的75.3%。地方财政支出5001.2亿元,增长20.7%。民生领域支出继续加大,达到2738.9亿元,增长29.6%,占全省财政支出的54.8%,高于上年比重3.8个百分点。其中,教育支出增长35.2%,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24.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20.3%,医疗卫生支出增长43.5%,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21.4%。金融信贷向重点领域倾斜。2011年年末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6987亿元,比年初增加5349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2306亿元,新增2556亿元,占全部新增存款的47.8%。年末本外币贷款余额37522亿元,比年初增加5029亿元。对小企业贷款支持力度加大,小型企业新增贷款1124.6亿元,比上年增长18.7%,增速分别高于大、中型企业9.3和2.7个百分点。对县域经济信贷投放进一步增加,县域新增贷款1725.4亿元,占全省新增贷款的38.3%,比重提高1.6个百分点。

4、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强化。水利投入的多元化机制日渐成熟,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干线工程基本建成,南水北调续建配套工程、引黄济青改扩建工程和进一步治淮工程今年已全面启动。饮水安全、道路建设和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顺利开展,覆盖全省的新型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加快形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2011年末,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达23.32万公里;铁路共完成客运量287万人,客运周转量34200万人公里;全省沿海港口7处、485个生产性泊位,内河通航里程1150公里;共有2家运输航空公司,8家通用航空公司,8家运输机场,3家通用机场。邮电通信业平稳增长。2011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771.2亿元。其中,电信业务总量为723.6亿元,邮政业务总量47.6亿元。光缆线路总长度51.0万公里;长途自动交换机容量45.7万路端。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923.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7118.0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94.4部。全省网民超过5000万人,备案网站18.9万个。

三、山东省产业结构优化构想

(一)建设工业强省,打造现代制造业基地

以实现工业由大变强为核心,按照“双轮驱动”的要求,一方面抓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一方面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以高端产业、高端产品、高端技术为主体的现代制造业体系。

1、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把握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升级的新趋势,结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新特征,确立以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医药和生物、海洋开发为重点,深入实施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战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加快形成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1)新材料产业依托我省新材料产业基础优势,发挥创新型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以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资源节约、绿色环保为方向,重点发展高性能纤维、特种高分子材料、特种金属材料、精品钢新型材料、功能陶瓷。(2)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以济南国家信息通信创新园、济南国家软件基地和青岛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为依托,培育一批重点骨干企业,重点发展物联网、云计算、下一代通信信息网络、高性能集成电路、高端计算机、高端软件、新型显示等高端信息技术产品。(3)新能源产业以打造高端产业链为目标,重点发展太阳能、风能、核能、生物质能,推进页岩气开发和智能电网建设,提高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力,实现新能源装备生产和示范推广应用协同发展,大幅提升全省新能源产业的综合竞争力。(4)新医药和生物产业面向健康、粮食、环境等重大需求,以新医药、生物育种、生物制造为重点,支持德州、青岛生物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做大做强,建成全国重要的新医药及生物产业集群,加强自主创新,推进产业化,促进产业集聚,打造生物经济强省。(5)海洋开发产业抓住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大力发展海洋生物、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精细化工等海洋开发新兴产业,加强技术集成与专业分工,培植延伸产业链条,着力打造带动能力强的海洋优势产业集群,建成集海洋科技开发和资源勘察、海洋资源综合利用和高端装备制造于一体的全国重要的现代海洋产业基地。

2、改造提升传统工业

按照创新驱动、优化结构、提升水平、绿色发展的要求,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调整优化原材料产业,改造提升消费品工业,以增量优化带动存量调整,以先进产能取代落后产能,推进重点产业结构调整。(1)装备制造业以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市场为导向,以自主创新为动力,做大做强汽车、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机床、农业机械、工程建筑机械、电工电气、内燃机、纺织机械、轻工机械和石油化工机械十个重点产业,建设特色鲜明、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或基地。(2)原材料产业石化行业要积极探索原料多元化发展新途径,重点发展炼化一体化、临港石化工业和精细化工,严格限制低端污染化工项目建设。冶金行业要控制总量,优化品种结构,研制发展深加工产品和新型材料,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建材行业要以节水、节能、节材为方向,发展资源综合利用型、环境友好型新型建材系列产品。(3)消费品产业抓住国家拉动消费的重要机遇,突出绿色环保、质量安全,加快消费品产业产品和技术的更新换代,做强产业链终端,实施品牌战略和差异化战略,拓展国内外细分市场。

(二)加快发展服务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以实现跨越式发展为目标,加快重点城区、重点园区、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四大载体”建设,引导服务业合理集聚发展,逐步形成“突出两核、提升两翼、拓展两沿”的服务业发展布局,全面提高我省服务业发展水平。

1、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围绕社会化服务、专业化分工,降低流通和服务成本,提高生产经营效率,加快构建完善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支持发展龙头企业和集聚区,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融合发展,使生产性服务业成为全省服务业跨越发展的主体。金融保险业: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加快金融市场建设,积极推动金融创新,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构建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一体化发展的金融体系。支持恒丰银行、齐鲁证券、泰山财产保险等地方金融企业扩大规模,提升实力。支持济南打造区域金融中心,发挥青岛金融服务优势,增强区域中心城市金融服务功能。现代物流业:加快构建综合运输体系,完善全省综合运输规划,推进基础设施网络化建设。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完善物流基础设施,支持建设大型物流园区,加快提升物流业专业化、信息化、社会化和规模化服务水平。信息服务业: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推进“数字山东”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拓展服务领域,大力发展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充分发挥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作用。商务服务业:适应社会化分工和产业发展的需要,支持发展各类专业化服务机构。加快发展租赁业,大力发展中介服务,积极发展会展业。

2、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以提高服务科技含量、规范服务标准和提升服务质量为目标,全面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消费扩大和消费升级的需求。批零餐饮业:推广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管理方式,推进商业结构和业态调整,改造零售业,完善批发业,提升住宿餐饮业,大力推进商贸流通业现代化。旅游业: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整合区域优势旅游文化资源,支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弘扬“好客山东”品牌,积极推进旅游大项目建设,培育旅游大企业,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房地产业:完善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的市场机制和政府保障机制,努力增加有效供给,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加强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合理引导住房消费,稳定有序发展房地产业。服务贸易: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提高我省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的能力,优化服务贸易结构,积极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加快发展服务外包,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贸易发展格局。家庭和社区服务业:完善服务设施和网络,扶持发展各类专业化服务企业,满足居民消费需求。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构建家庭和社区服务网络,拓宽家庭和社区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

3、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

适应人们消费需求多样化和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瞄准国内外服务业发展的新趋势,加快推进服务创新,大力发展市场潜力大的新兴服务业,逐步将其打造成为全省服务业的亮点。创意产业:积极发展创意产业,通过科技支撑和市场化运作,培育创意产业发展主体,突出创意产业发展重点,加快发展工业设计,使其成为服务业发展的新引擎。节能环保服务业:适应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的需求,优先发展节能服务业,积极发展环保服务业,加快发展资源循环利用服务业,加快发展节能环保服务业。健康服务业:适应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和生活方式变化的需要,倡导健康消费理念,培育健康服务机构,加强健康服务业管理,积极发展以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医疗、营养保健、健身休闲等为主要内容的健康服务业。

(三)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巩固农业基础地位

进一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全面提升农业发展水平,构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格局,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再创我省农业发展新优势。

1、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优化农业结构

按照发展高端、高质、高效农业的要求,保障农产品的有效供给,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强农业十大产业体系建设。(1)粮食按照稳定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和品质的要求,全面实施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推广高产稳产粮田建设工程,构建运转高效、供给稳定、储备充足、调控有力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2)畜牧业以建设现代畜牧产业体系和提高畜产品产量、质量和效益为重点,坚持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创建、科技化支撑,以良种繁育、标准化生态饲养、特色产业培育为重点,调整优化畜禽品种结构,加快“五大产业区”建设,再创山东畜牧业发展新优势。(3)渔业坚持生态、高效、品牌渔业发展理念,以实施渔业“双十工程”为主要抓手,不断提升渔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实现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变,做强养殖业,做优捕捞业,提升加工业,拓展服务业,培植文化旅游渔业,打造全国最大的高端高质“蓝色食品基地”。(4)蔬菜以保障市场供应、确保质量安全、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全力推进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设施蔬菜,挖掘提升地方名产蔬菜,做深做精加工出口蔬菜,全面提升产业的加工增值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5)果业以提质增效为主攻方向,积极转变果业发展方式,以苹果、梨、葡萄、桃四大水果,枣、板栗、核桃三大干果为重点,创建一批省级标准化示范园,带动全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全面提升果业的整体素质。(6)苗木花卉立足我省区位、资源和产业优势,抓好种质资源保护与创新、良种选育与推广、质量检验与监督三大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特色苗木花卉,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做好优良品种选育,强化设施栽培,推广特色基地建设,把我省打造成北方最大的苗木花卉生产基地和集散中心。(7)油料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为手段,整合资源,提高油料加工精深度和附加值,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和标准化战略,强化建设标准化花生出口示范基地、油用花生基地和食用加工花生基地,实现油料加工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8)棉花以棉花新品种培育和新技术推广为重点,以提高单产和品质为核心,全力推进区域化布局、轻简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努力构建棉种生产、棉花加工、质检、储备一体化保障体系,促进棉花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9)种业以健全完善育、繁、销一体化种子产业发展格局为目标,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加快新品种培育与推广,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培育壮大种子龙头企业,强化种子质量和市场监管,合理配置种业生产要素,做大做强种子产业。(10)乡村旅游坚持“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富农”,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培育一批影响力大、带动作用强的乡村旅游示范区,开发具有传统和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知名品牌,把乡村旅游业培植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新亮点,提升“好客山东”品牌内涵。

2、提高农业生产标准化水平和农业产业化层次

适应绿色消费、生态环保、安全健康的市场需求,着力扩大优质、生态、安全农副产品供给。加快制定和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和安全标准,积极推行农产品原产地标识制度和终端产品认证制度。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和产地环境整治,推进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和绿色控害技术综合运用示范基地建设,完善动植物疫病防治体系。加快建立和完善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质量检测和检疫体系网络,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以促进农业生产工厂化、管理企业化、组织规模化为重点,继续实施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工程,支持龙头企业提高层次、扩大规模,推进上下游产品加工的联合与协作。突出资源优势和特色品牌导向,引导带动农业生产提高层次、争创名牌、增值增效和节约资源。以农民组织化推进农业产业化,支持农民以生产要素参股龙头企业,鼓励农村经济能人牵头建立各种类型的专业合作组织,建立各类公司、合作组织和广大农户紧密合作机制,形成以产权为纽带、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

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国际经验

在国际经济格局中,发达国家通常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领跑者,我国以及我省当前还处于“跟随者”的地位。日本、韩国和以色列三个国家在其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都有过“跟随”的历史或正在“跟随”,他们的经验对我省的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

日本是世界上最早致力于产业政策制定与产业结构设计的国家。二战结束以后,日本的经济百废待兴,尽管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但在短时间里迅速成为世界发达国家,这与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的成功是分不开的。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的突出特点就是根据经济发展的目标和市场需求,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日本的产业政策可以分为产业结构政策和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结构政策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成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产业组织政策则是整个产业政策实施的重要保障。

1、合理选择主导产业,给予政策扶持

在日本战后的经济发展中,日本政府采用了佐贯利雄的“战略产业领先增长论”,随着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变化,适时地调整主导产业。二战后,日本的主导产业从轻工业到火力发电业、石油加工业、石油化学工业、钢铁工业等重化工业,之后又把主导产业自觉地转为汽车、家用电器业等机械、电子工业,各种主导产业为其他关联产业和基础产业创造着机会和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规模也随之扩大。制定科学的以发展主导产业为中心的产业结构政策,在此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根据产业发展规律确定调整产业结构的方向

日本产业结构调整初期,生产力低下,产业结构落后。为了打破这种产业结构的后进性,筱原三代平在研究了产业发展动力的基础上提出了两条规划产业结构的标准: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率基准。根据这两个标准,日本政府确定了当时需要促进发展的主导产业和潜在主导产业。这些产业中的许多产业在当时并非是日本的优势产业,但很有发展前途,于是,日本政府采取了全力扶植的办法,一方而对这些弱小产业进行保护;另一方而,鼓励这些产业走上出口导向的发展路径。

3、通过技术进步促进产业结构演变

在日本的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技术进步是一个重要因素。二战后,日本的技术水平已经大大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为弥补这一差距,产业结构调整初期,日本提出了新商品、新工艺、新工厂的良性循环设想,通过从美国和西欧购买大量技术和设备,对国外先进技术进行引进、吸收和改造,倡导“技术立国”,短期内实现了重工业化。同时,日本的产业技术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在汽车制造、钢铁生产、家用电器制品、半导体技术和电子产品、原子能技术和精密机械等主要支柱产业部门中,其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都居世界前列,在世界市场上极具竞争力。

4、依靠市场机制,加强政府引导

日本产业政策能够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政府适度的宏观调控作用。它通过财政金融政策控制社会总需求,通过产业政策发展重点产业部门,调控社会总供给,实现社会供需的总体平衡。但日本政府的宏观调控采用适度和间接诱导的方式,即制定的产业政策只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发展指明一个大方向,为达到产业政策的目的,通过税收、信贷等手段鼓励相关产业的发展,并通过各种形式进行沟通和协调,说服相关产业与其合作。

(二)韩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

韩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比日本稍晚一些,韩国政府在1962年、1967年和1980年分别提出了“重点发展轻工业”、“重化工业化”、“产业结构高级化”等政策目标。这些政策对韩国产业结构转换起到了重要的协调和促进作用。韩国的许多产业政策与日本的基本相似,但是,由于两国的国情不同,韩国的产业政策也具有自己的特色。

1、通过产业结构合理化推动经济全面发展

韩国在工业化初期主要采取了强有力的“政府主导型”产业政策,其中包括:通过政府直接干预金融活动而使金融业成为“政策金融”,为重化工业部门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低息政策性资金;采取强有力干预,促进企业合并,扩大企业规模,以提高产业的集中度等。韩国的三次产业结构调整,既考虑了自身的经济基础和发展阶段,又及时抓住了国际产业结构演变的机遇,顺利地接过了每一轮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中转移出的产业,从而打破了产业结构内向发展的封闭模式,同工业发达国家的产业之间形成了互补关系。韩国战后成功地引进和利用外资,并注重对外资投向进行引导,弥补了国内投资资金严重不足,既促进了经济总量的高增长,又加速了产业结构的转换和升级。

2、多种举措鼓励技术进步

韩国政府一直将科学技术进步视为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注重制定与经济发展计划紧密配合的技术进步政策。早在1962年,韩国就提出了“技术立国”的战略方针,为此韩国大力进行人力资源开发、技术引进、技术创新等措施。从20世纪50-60年代属于单纯引进或产业移植阶段,到70年代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以及实现国产化的阶段,再到80年代对国外先进技术的模仿与创新相结合的阶段,直至90年代为独立能力的发展进行奋斗的阶段,这个过程充分展示了一个发展中国家通过引进、消化、吸收与改进国外先进技术,积累自身“技术能力”的技术进步战略的成功典型。

3、出口导向型的工业化

韩国被认为是依靠出口导向型产业政策推进经济增长的一个典型国家。韩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初期以确立自立经济为目标,强调产业的进口替代。但是不久碰到外汇短缺、国内市场狭小等障碍,迅即转向出口导向型工业化。为扶植出口产业,韩国政府实施了各种出口支援政策,健全对出口的奖励补偿制度,制定出口与工业化相结合的产业政策,而其他的经济政策围绕产业政策展开。这样的产业政策促进了国内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增强了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我省的资源状况和市场状况虽然与韩国不同,但是,鼓励出口有利于提高企业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的能力。而且,目前我省许多产业的核心技术和中间产品还需要大量进口,出口则以初级产品为主,长此以往,在国际贸易中将形成劣势积累。如果要打破这种后进的状态,就需要发展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产业,充分发挥国际贸易对产业结构的促进作用,这样做还有利于完善区域内的产业链条,带动其他产业发展。

4、产业政策的法律化

为了支持产业结构调整,韩国政府制定了许多经济法规,如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初,为培育重化工业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包括《机械工业振兴法》、《造船工业振兴法》、《电子工业振兴法》等,这些法律法规经“国会”批准后由总统颁布施行,使得各项活动都有法可依,而且执法极严,奖罚分明。同时,法律、法令、条例、决定随形势变化而变化,制定若干新法规并及时向全民通告旧法规的修正和废除。产业政策法律化不仅使各单位在经济活动中有明确的行为标准,而且有利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使得产业政策更具有针对性和稳定性。

(三)以色列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

以色列虽然国土面积不大,但是它在发展高效农业,以农业信息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方面却做得非常出色。高技术和超集约是以色列农业的显著特点。以色列通过发展高效农业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发,并保持较高的农业研发投资水平

以色列农业研究与开发的资金来源是多渠道的,除了政府提供的大量资金外,还有由美国、荷兰以及欧盟等提供的基金,以及农业销售税和化工、种子、农药、食品行业的私人公司等提供的研究经费。

2、注重利用三次产业的互动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

一方面,利用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第二产业来改造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另一方面,利用农业的长足发展来推动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

3、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技术

以色列十分注重发挥生物技术的巨大功能,不断培育一批具有高技术含量的作物品种。另外,通过开发一系列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成功地实现了温室中的气候、供水和施肥的自动化控制,借此大力发展了工厂化农业。

(四)对我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启示

日本、韩国和以色列三个国家在其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成功经验是可以加以借鉴的,具体来说,对我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启示有以下几点:

1、因地制宜地选择主导产业,给予重点支持

我省在进行产业规划时,因地制宜地选择产业关联效果显著、收入弹性高、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并重点给予财政、税收上的支持,保证其优先发展;对于进入或者处于衰退阶段的产业,制定产业进入和退出机制,限制企业在这些行业的进入,鼓励原有企业退出该行业或者更新改造原有技术和工艺,从而促进产业的优胜劣汰。

2、着眼长远,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

相比上述各国,我省现在的优势产业中,资源型的产业居多,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不足,在规划产业调整方向上,需要采取措施对这些产业进行保护,扶持一些目前比较弱小,但是长期来看能够加速经济发展的产业。

3、重视高新技术的引进和吸收,逐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我省产业结构调整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技术的引进、吸收和创新规模小。在技术引进方而,我省的产业对外联系较少,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近年来虽然有所提高,但是总量还很小。在自主创新方面,高技术产业比重偏低。因此,在制定产业政策时,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遵循产业的“雁行”发展规律,内引外联,在学习和模仿外来技术的基础上,加强产、学、研的联系,建立健全科技产权交易市场,加快先进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4、完善法律法规,为产业结构调整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我省在产业调整的过程中,要为产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一方而,要在充分发挥和运用市场机制的前提下,防止企业垄断和过度竞争,促使企业进行有序竞争;另一方面,要在政府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扶持、调控的职能作用下,保证企业作为市场竞争和结构调整中的主体,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政策建议

(一)加大政策引导与扶持力度,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加大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扶持力度

这方面可以借鉴以色列在发展高效农业方面的经验,注重利用三次产业的互动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具体来说,首先,为适应现代农业对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政策导向上应着力加大重点农田水利工程的投入,并通过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支持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搞好农业土地开发整理复耕等,为农业生产和流通创造有利条件。其次,财政要加大农业科技开发研究及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投入力度,可通过财政贴息等方式引导鼓励民间资本投向农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再次,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可以通过省财政安排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资金、外向型农业发展资金、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资金等形式,大力扶持一批规模大、消化农产品和劳动力能力强、带动农民增收成效显著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组织和经济组织,促进优势产业集群发展。做到既能利用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第二产业来改造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又可以利用农业的长足发展来推动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

2、推动工业结构的高端提升

政策上可以综合运用财政贴息、税收调节和政府采购等多种方式,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对传统产业的技术革新与改造。对于符合产业结构导向、发展前景好的高新技术项目实行重点资助,加速其产业化和规模化进程。实行延期纳税或贴息返还等政策,充分落实有关税收优惠政策,积极推进增值税转型改革,加快制造业从传统低端、低附加值制造到现代高端、高附加值制造的转变。

3、加快服务业的跨越式发展

要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政策上可以考虑在及时足额落实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效用,进一步创新扶持方式,更多的采用贴息、担保、补助、奖励等方式,吸引金融资本、企业资本、外资和其他社会资本共同支持服务业发展,并引导资金更多的投向金融保险、科技信息、商贸、旅游等现代服务业。

4、以节能减排为契机,实现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

韩国和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都表明,技术进步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力量。从山东省目前的经济基础和产业现状来看,可以以节能减排为契机,实现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从政策上来看,可以通过激励和约束并举的方式,发挥财税机制的导向作用,降低产业升级换代的风险和成本,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大财政基本建设投资向节能环保项目的倾斜力度,为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安排必要的引导资金,为贷款提供财政贴息。建立激励型财政补贴政策,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支持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和低碳经济技术创新、污水管网建设和处理能力、淘汰落后产能、节能管理能力建设及污染减排监管体系建设等。建立健全清洁生产专项资金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加大实施节能降耗以及生态环保的财政激励政策力度,对企业节能新产品、新工艺开发等实施财政资助和奖励。大力支持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工作,支持钢铁、水泥、焦炭、火电等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并严格控制对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的财政投资。

(二)客观认识东中西部差距,在协调发展中逐步解决问题

1、因地制宜制定差别化产业政策

山东省东、中、西差距的形成是一个较长时期的演变过程,具有一定历史必然性,其中既有资源、地理区位和历史因素的影响,也与非均衡发展的客观要求有关。缩小东中西地域差距,根本途径是合理配置省内资源。应根据各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因地制宜的实施有利于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的经济政策。对于优化开发区域和重点开发区域,实施激励型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以优化产业结构、节能减排等为约束条件,安排奖励型财力转移支付。对于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宜按照基本公共服务的最低标准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给予适当补偿。可充分利用西部地区拥有的资源和劳动力优势,大力推进工业化,培育壮大支柱产业,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

2、加速推进重点区域带动战略

继续按照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重点区域带动战略部署,努力发挥经济政策职能作用,认真研究和落实区域经济发展激励帮扶政策,促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鲁南临港产业区和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建设。创新财税引导机制,提升各类园区建设质量,培育一批特色产业集群地带,提升产业竞争优势。

3、突出抓好县域经济发展

政策上应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和着力点,积极调整产业布局和资源配置方式,因地制宜地发展都市辐射型、外向经济型、资源加工型、龙头企业带动型等特色经济。加强城镇建设与产业布局的配套衔接,推动规模结构合理化、产业发展集群化、土地利用集约化和城镇面貌特色化,促进产业向园区集中、要素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增强吸纳人口、带动经济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能力。积极引导农村人口就近有序转移,对有稳定劳动关系并在城镇居住的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逐步取消暂住证,实行居住证制度,促进转化为城市居民,并享有与当地居民同等权益。完善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研究制定新一轮县域经济综合考评制度,进一步扩大县级和强镇的自主权、决策权及经济管理权限,加快推进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加大对县域的转移支付,推动县级、乡镇综合改革。科学定位各级财政发展目标,不断调整完善省以下税收分享方法,在保证省级适度调控能力的前提下,着力提高县乡财力比重。可结合实施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试点,进一步完善县级财政收入质量改善奖励、财政支出结构优化奖励、县级财力差异均衡奖励等“五个机制”,继续落实财政困难县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增收返还政策,建立起发展越快、地方留成越多的政府间财力分配格局。

(三)坚持创新导向,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

1、加大政策对科技的直接投入

韩国和日本的经验表明,政府多种举措的促进技术进步、支持技术创新,对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显著作用。应进一步加大财政对科技研发的直接投入,逐步扩大研发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使科技投入的增长与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同步。在加大财政投入规模的基础上,优化财政科技投入结构,着力支持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发、科技基础条件建设,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为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可以设立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通过发挥财政资金的政策性、导向性作用,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创业创新投资领域,引导资金积极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

2、增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支持

山东省已于2010年设立了新兴产业和重点行业发展专项资金,采取贷款贴息、无偿资助等方式,对新材料、新医药、新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重点扶持。今后应进一步健全财税政策支持体系,引导和鼓励各类社会资本加大投入。整合财政资金加强省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基金、企业自主创新及技术进步专项引导资金的支持力度。同时采取贴息、参股、风险补偿等手段引导社会投资,支持新兴产业技术研发、生产和推广,支付创新成果转化和创新平台建设,尽快形成新兴产业规模优势。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内引外联,在学习和模仿外来技术的基础上,加强产、学、研的联系,建立健全科技产权交易市场,加快先进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

3、强化企业的自主创新主体地位

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离不开企业的自主创新。可以通过对企业的研发活动实施税收优惠和财政奖励,提升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的积极性。调整原先进队高技术企业及其产品和服务的税收优惠,转变为对所有企业的研发活动实施税收优惠,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可通过财税激励政策鼓励企业创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通过进行体制、技术、政策环境的配套完善,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加速新兴产业体系的建立和发展。

作者:张庆堂高洁王传荣刘旭宁郝海波单位:山东省财政厅山东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