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建筑业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思路探究

建筑业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思路探究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以及群众日常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建筑企业项目的全流程财务风险控制工作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其不仅会对建筑企业集团工程项目的整体建设质量以及建设效率产生影响,还会对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带来直接影响。因此,文章将建筑业企业项目全流程的财务风险划分为投标阶段、施工建设阶段以及竣工验收阶段这三个方面,并依次提出风险控制的基本措施,从而保证建筑业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不受影响。

关键词:建筑业企业项目;全流程财务风险控制;思路探析

引言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建筑业已经逐渐成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其主要是将生产流程详细划分为投标、施工以及结算这三个重要阶段,这也使得建筑业企业与其他社会企业在生产模式方面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差异。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建筑业在本质上属于一种资金密集型以及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在施工、设计以及结算方面存在着不确定性,并且在资金的周转方面所耗费的时间也相对较长,使其产生的财务风险很难解决。

一、项目投标阶段的财务风险控制措施

在当前的建筑行业中,其投标市场内部的竞争十分激烈,并且其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规范的行为,主要体现在发包方的资信风险、财务风险以及低利润投标风险。因此,建筑业企业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来做好防范措施:

(一)建立起全面的投标风险评估机制。建筑企业在获得招标文件后,应当深入分析投标人自身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在图纸方面,更要认真、仔细的审查,并核算出具体的工程量。同时,还应当加大对合同文本的研究力度,而相关建筑企业的主要任务,就在于建立起更加科学、合理的风险评估机制,这就需要站在企业自身经济实力以及项目盈亏的角度上,来思考建筑企业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并以此为基础来决策出投标方式。尤其是在初始阶段中,更应当全面思考企业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因素,其中重点考虑的就在于建筑企业所用设备的劳动力以及生产率,明确企业的债务偿还能力以及财务状况,从而建立起更加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

(二)调查好发包方的资质情况。发包方自身的财务状况以及资信状况,会对其未来承接建筑项目的整体财务风险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建筑企业应当更加理性的选择那些风险较低的发包方,这也是建筑企业在财务风险控制以及风险管理中的关键所在。而建筑企业的基本情况,就可以在深入主管部门、招投标管理部门的基础上进行更加详细的了解,如果是那些并不需要招投标的项目,就要做好手续办理以及项目合法性的情况调查,准确、客观的评价好发包方的项目资金来源以及未来的现金流量,保证投标项目不会出现相应的法规风险。

(三)准确选择分包商。分包商自身的资信会对建设项目的整体质量以及整体进度产生直接影响,通常情况下,分包商的资信会低于总体承包商,或直接属于一些特定建筑领域的建筑企业,这也使得分包商与总承包商之间数据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被进一步凸显出来,也提升了总承包商自身的风险。而这种风险,则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控制:首先,应当严格把关分包队伍,建立起相应的分包商选择标准;其次,在分包单位的选择过程中,应当将总包合同中详细规定出的条款作为前提所在,并且要按照合同内容来预收质保金;最后,要求相关的分包企业,必须要提前支付施工款,而工程款的支付返还以及业主单位的质保金,都需要同步展开,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缓解资金压力,转移企业内部出现的财务风险[1]。

(四)严格把关合同管理内容。建筑企业在工程施工以及合同签订过程中,必须要明确合同签订双方的主要义务以及权利,并且拥有一定程度的法律法规支持。首先,在对中标项目进行合同签订时,必须要保证其主要内容与相关法律法规保持高度一致,并在深入、认真的了解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做出更加理性的判断,如果其中涉及了违约条款以及工程款结算的主要方式以及时间,就应当在合同中详细填写需要承担的经济责任,避免出现模糊不清的问题,防止那些可能出现的经济纠纷;其次,建筑企业内部的经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也要全面了解合与合同相关的法律法规;最后,还要明确合同中出现的附加条款以及附加协议,特别是具体工程款项的拨付以及税金的缴纳等,都需要加以重点关注。

二、项目施工阶段的财务风险控制

在建筑项目的建设施工阶段,其中最关键的问题就在于施工质量、施工制度以及其他方面的具体要求,是否与发包方所提出的设计方案以及成本管理保持一致。因此,建筑企业应当将内控活动、风险评估以及环境控制等多方面要素,融入管理过程之中,在控制好施工风险的同时,完善内部的施工控制内容。

(一)强化成本管理。在建筑项目的施工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加大成本管理力度,针对所用的工程材料来做好预算管理工作,制定出相应的材料使用制度,按照施工计划中的基本要求来领取工程材料,保证不会出现材料浪费的问题,节约建筑企业的经济成本;而在辅助材料的用量方面,应当采取包干制度,对于那些超支的部分要进行罚款,节约的部分就要积极给予奖励,从而进一步提升工作人员节约辅助材料的积极性;对于建筑工程中所用的大型机械设备,就要合理安排好具体的设备进场时间,尽量减少机械设备在施工现场中的限制时间,保证大型机械设备能够在满负荷的工作条件中提升整体工作效率[2]。

(二)完善设计方案以及评审制度。建筑企业在建筑项目的建设施工阶段,最重要的就在于制定出合理、先进的施工方案,从而达到提升质量、减少工期以及降低成本的主要目标。当前建筑企业降低成本的主要途径就在于优化整体施工方案,并且在施工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应当将遵循合同工期作为基本原则,还要充分结合建筑施工项目中的现场条件、施工规模、施工性质、施工规划以及复杂程度等复杂因素,进行更加全面的综合考虑。而采取设计方案的评审制度,就可以最大程度地弥补设计方案中存在的不足,在改进工程设计方案的同时,帮助相应的财务部门积极参与到其中,使得建筑项目实施阶段的成本管理以及成本运算等工作更加完善。

(三)完善内部的审计工作。对建筑施工项目展开的内部审计工作,如果仅仅只是局限在查错以及纠弊方面上,就已经无法满足建筑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因此,应当站在财务风险全流程控制的角度上,来对建筑施工项目进行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的全面审计。而针对企业在合规性以及综合财务方面的绩效审计,建筑企业就可以将其整体目标转移至施工质量、工程监督、成本控制、合同执行、物资设备以及工程具体进度等多个方面中,从而保证内部控制测试工作以及审核分析工作的完整性以及有效性。

(四)建立起项目的融资制度与垫资制度。建筑企业在向银行进行借款时,应当在得到财务杠杆利益的同时,优化内部的整体资本结构,而最重要的就在于动态的监控企业的偿债指标以及财务指标,例如负债率、流动率以及资产速动率等。由此可见,只有更好的设定出负债结构,才可以更加理性的明确建筑企业的短期资金、长期资金以及自由资金与借入资产之间存在的比例关系。除此之外,建筑企业还应当在每年的年初阶段,制定出资金的具体预算方案,更好地对后续企业资金的管理工作以及调节工作加以指导。同时,在资金预算的制定阶段,不仅要遵循项目预算与管理预算有效融合的基本原则,还要坚持全局性原则以及系统性原则,使得最终编制出的预算能够在满足机关管理层经营开支的同时,还可以满足施工现场的生产开支。

三、竣工结算中的财务风险控制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完毕后,在竣工验收工作中应当及时报送出相应的竣工结算报告。通常情况下,建筑业中使用的结算书,是严格按照合同条件、招标文件要求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来规定计算的,并且其中还拥有着证明材料的原件以及复印件,对后续备查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而作为建筑企业,及时的报送相应的结算内容,还可以避免一些争取过期后得到不审计方认可的情况发生。此外,在实际竣工结算中,还要注重以下几点原始证据的积累:

(一)收集保存好相应的书面资料。在建筑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其产生的资料一般都是原始资料,具体包括施工组织、施工技术、工程验收以及往来函件等一手资料,还有工程变更通知单、政府材料、工程师暂停施工单以及机械费、人工费等价格条件,都需要进行详细的保存,这些资料也是后续工程竣工结算工作中产生纠纷后法庭进行取证的关键证据,必须要对其进行妥善保管,从而保证建筑企业的未来发展权益[3]。

(二)及时备案变更协议内容。建筑企业在建设项目的竣工结算阶段中,其对变更协议进行备案工作,是具有一定法律依据的,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中,其内部的第21条内容中明确提出:“在统一建筑工程中,但是人在另行订立的建筑工程施工合同中,如果与经过备案的中标合同在实质性内容上出现差异时,就要将备案的中标合同作为主要依据。”在这一具体规定中,已经详细指出了那些“黑合同”将不会受到法律法规的保护。因此,在合同的履行阶段中,尽管合同双方在协商后变更合同内容的现象不断发生,但通过备案变更协议的方式,就能够更好地保证建筑企业的合法权益。

四、结语

在建筑业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其内部具体项目的全流程财务风险控制工作,对整体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建筑企业必须要提升对于全流程财务风险控制工作的重视程度,在招投标阶段、建设施工阶段以及竣工验收阶段中,更加详细地分析出引发财务风险的主要原因,并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解决,从而保证建筑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不会受到影响。

参考文献

[1]林垚.建筑业企业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研究[J].智能城市,2020,6(11):66–67.

[2]本刊编辑部.建筑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之路[J].中国建设信息化,2020(02):16–20.

[3]孙莉.建筑业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困境及对策探讨[J].中国市场,2020(03):71–72.

作者:刘晓 单位:云南能投缘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