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措施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措施

摘要: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推动者。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显得尤为重要。随着近年来高校因学生心理问题导致犯罪案件率的不断上升,表明了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发展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指导人们形成正确思想行为的科学,是高校引导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的辅助课程。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大学生

0引言

心理健康,是现代人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如同生理健康一样,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也是有标准的,不过人的心理健康标准不及人的生理健康标准具体与客观。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且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主体能作出良好的适应,并且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个体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在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影响,从而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就已具备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

1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1.1家庭环境因素

大学教育阶段不同于之前的义务教育阶段,除去学生学习方法与内容的不同,高校学生的人际交往范围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是每个学生直接接触,也是接触最多的群体———同学,来自全国各地,拥有不同的背景、性格和特征的学生们汇集在一起组成不同的学生群体。家庭环境,包括家庭的整体氛围与教育方式、家庭成员性格特征的差异和区别都决定了每个学生个体的性格特质。因此,在人际交往的同时就会产生多种多样的状况,也会出现每个个体不尽相同的心理状态,作用在不同的学生个体身上会出现不同的心理发展结果。

1.2外界刺激因素

外界刺激主要包含来自同学、学业和周边环境氛围的压力与影响。第一,由于大学生群体中学生之间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很大程度上会造成同学之间互相不正当的比较竞争,形成恶意攀比的不良风气。第二,来自学业学术方面的压力。在中学阶段我们的教育更加偏向于填鸭式教育方式而非注重综合素质教育,但是大学高校的教育方式则是教师授课与学生自主学习将结合,以学生自我学习能力为主,以教师授课教学为辅。

1.3心理素质水平因素

心理素质主要是指在遗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教育学习和训练所形成的心理综合能力。部分大学生之所以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是由于心理适应能力方面的欠缺。初次步入大学生活,刚刚从中学生的身份转变为大学生,现实中许多学生在中学时代一直或名列前茅、备受瞩目,或者拥有许多文体方面的特长,而进入大学发现周围同学都很优秀,自己之前的优越感无法显现出来,因此心理上受到打击。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差距造成了部分大学生心理落差得不到及时的纾解,容易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

1.4先天遗传因素

从遗传的角度来讲,基因决定因素难以改变。由此可知,先天遗传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的性格特质、行为模式、行事规律等。在心理层面上,先天遗传因素的好坏也决定着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如何,这与每个人的后天心理发展有密切关联。

2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存问题

2.1自我认知偏差

大学生的自我评价偏差主要表现为自卑心理与自大心理两方面。自卑心理与自大心理是一个问题的两个相反结果。自卑心理是由于个别大学生因为某些方面的条件逊色于他人而造成的自我贬低,无法及时调整心理落差而造成的不健康的心理状态;自大心理与自卑心理相反,是个别同学不正确地认为自己某些方面优越于他人而产生了过分骄傲的心理状态,给予自己过分的、不符合实际的自我肯定和自我表扬。二者都是自我认知偏差的表现。

2.2人际关系压力

初入大学校园,接触到的同学来自四面八方,性格取向和兴趣爱好也都不尽相同。当代大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缺乏关爱他人以及互相谅解的意识和能力。这就决定了大学生们在互相联系与交往的过程中会出现多种多样的问题。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时主要表现为以下三方面的错误心理。首先,具有猜疑心理的人主要表现在与人交往、相处中对他人的不信任和猜忌,并不断地一审视和怀疑的眼观看待其他的人、事、物。猜疑心理往往导致的结果是捕风捉影,猜忌成性,过于敏感,自寻烦恼。其次,做戏心理则是把交朋友当作是逢场作戏,往往朝秦暮楚,见异思迁,且喜欢吹牛。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只是在做表面文章,伪装自我已经成为他人的朋友,实则内心并不认同彼此的朋友关系。

2.3择业就业压力

由于当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生存压力日益增大,很多大学生对未来毕业就业前景缺乏自信心[2],大学生在选择职业的同时往往优先考虑与自己的专业或者兴趣爱好相关的工作,而现实不会尽如人意。面对当下社会毕业生人数过多,就业岗位数量少的问题,一些大学生不愿意从事陌生领域的工作,也不愿意放低要求选择待遇普通的职位,或者缺乏自主创业的条件,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工作岗位的供需不平等现象的出现。因此,在就业问题上部分大学生会表现出功利心理和好高骛远心理。

3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路径

3.1提高校内心理保健服务机构的建设水平

心理咨询机构是学生表达问题和宣泄情绪的必要必备场所,心理咨询教师主要的作用是是为前来咨询的学生解惑答疑和进行心理开导,旨在与学生通过谈话交流的方式或者通过进行某种手段的心理治疗,如催眠、心理测验等,帮助学生回归正常的、健康的心理状态,避免出现更严重的心理问题。因此,建立设施完善的心理咨询系统是每所高校的必要要求,也是保障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所以,高校必须建设完备的心理咨询机构,引进高水平的心理咨询教师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心理发展。

3.2提高辅导员的素质和能力

辅导员直接与学生接触,主管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事务,因此相对授课教师来讲与学生有更多的接触,也更便于观察学生的近况,了解学生的想法。在进行管理的同时,辅导员更应该关心爱护学生,及时为学生解答疑问。由此看来,提高高校辅导员的能力和水平十分重要。高校辅导员应具备一定的理论能力和实践基础,要能够掌握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心理学知识,以便更好地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来。要提高辅导员的素质和能力,应该做到在招聘时对应聘者进行全面的考察,要综合笔试、面试的成绩,而不能以偏概全、以点概面;同时,还可以对辅导员开展定期的培训课程,利用实际案例分析讲解,不断充实和更新辅导员已有的知识储备。辅导员在利用所学知识对学生进行开导和辅导的时候,要注意切不可套用“模式模板”的教育方法,要注重联系不同同学的不同实际问题,根据所得信息加以具体分析,找出最适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3.3普及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及心理健康相关讲座

首先,通过开设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有助于在理论上重新武装同学,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为同学们的自身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以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开导同学的心理,有助于增强学生们的自我调节能力,并且有助于转变学生固有的减压思维和方式。其次,心理健康讲座是通过辅导人员与同学们面对面的交流方式,利用相关课程理论引导学生深入剖析自我,发现自身的真正需求,从而决定通过何种方式,采取何种行动满足自我需求。只有当自我需求得到充分满足之后,才能找到心灵与身体彼此之间的平衡,维持生理和心理正常的运转。

3.4利用适当的运动合理减压

压力聚集到一定程度才会爆发,所以平时的生活中释放压力和自我排压减压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学校学院应该积极安排体育课。体育课可以为学生每日的运动量提供一部分保障,让同学们选择自己喜爱的运动,发现运动的乐趣。在进行运动锻炼的同时排解压力,发泄负面情绪。其次,课下的户外活动给学生们充分运动和亲近大自然的机会,比如天气回暖时以班级或专业为单位开展春游活动,鼓励回归大自然,通过户外运动释放身心。

参考文献

[1]杨芷英.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72.

[2]昝桂丽.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教育,2015(3).

作者:张淼 李晓兰 单位: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