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中职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

中职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共调查无锡汽车工程学校四个系部一至三年级440名学生,通过前测调查问卷分析,选择其中100名轻度心理问题者(有轻度抑郁与焦虑症状者)进行元认知心理干预,其中男58人,女42人,平均年龄16.7±0.5岁。

1.2研究方法

1.2.1以班级为单位统一发放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问卷调查,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解释指导,调查对象认真填写,及时收回。指标设定包括焦虑情绪、人际敏感、强迫、抑郁、偏执、敌对性、恐怖、精神病性、躯体化等9项因子。

1.2.2以SCL-90阳性均分或9个症状因子任一项≥2分则考虑有心理问题发生,以各因子≥2分计检出率排序。

1.2.3采用SPSS

18.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t检验。

1.3干预方式

为了保证干预的有效性,对学生的干预时间为2个月,其主要干预手段包括:

1.3.1认知调整

由于笔者学校心理咨询师数量有限,所以除心理师进行适当或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外,主要采用朋辈辅导的方式对学生作出认知干预。让经过培训的朋辈辅导员作为帮助者通过一定的方式来帮助被干预的学生,通过朋辈辅导策略促使被干预的学生重新审视自己的认知结构并不断的做出调整。一是面谈,这可以在专门的朋辈辅导室进行,面谈主要是个别辅导。这种方式有利于消除被干预学生的顾虑,打破心理屏障,使辅导不断深入发展,达到调整其认知结构的目的;二是电话,朋辈辅导员或心理师可以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电话交流,让被干预的学生得到关怀与温暖,在心理上得到开导和慰藉,让被干预的学生不断审视原有的不良认知结构并积极寻求解决的方法;三是网络,朋辈辅导员或心理师可以通过QQ、电子邮件等网络媒介,对被干预的学生运用各种心理学理论或方法,帮助他们以恰当的方式解决其心理问题。

1.3.2临床心理训练

运用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对被干预的学生进行临床心理训练,实质是消除其在特定情境下自动实现的消极情绪反应,重塑积极条件性情绪反应,因此干预特定情境下的条件性情绪反射是治疗的关键。心理师事先与被干预的学生商定喜欢的风景想象及未来理想的人生定位,讲清暗示训练的原理及注意事项。在轻松的音乐背景下,采用渐进式肌肉绷紧放松结合想象放松、深呼吸放松等方法使他们进入一种轻松宁静的状态。训练咨询期间对被干预的学生共计进行心理放松练习8次,每次1个半小时的心理放松训练。

1.3.3愈后防复发指导

为了保证干预效果的延续性与有效性,在干预过程中要求被干预的学生对每一次的咨询、训练方式及内容做咨询笔记,一方面帮助他们加深印象,对现有的元认知干预技术有充分的了解;另一方面也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按照现有的咨询及干预方式进行,从而更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抑制自己的焦虑、紧张以及偏执等心理,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并告知被干预的学生,当遇到应激事件时,症状可能会反复,这时不要惊慌,只要其按照心理师教授的方法认真去做,即可很好地控制情绪。这些方法包括绷紧放松肌肉、深呼吸、运动及积极的自我暗示等。

2.结果

2.1总体状况

表1的结论,被干预的中职生其心理障碍主要是集中在躯体化(36%)、焦虑情绪(18%)、强迫(14%)、人际敏感(14%)这四项。由此充分说明了中职生本身的自卑心理、不善于人际交往以及在日常学习和生活过程中由于低人一等的认识所带来的焦虑情绪等等。通过元认知心理干预之后,其中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偏执、恐怖五项因子得分显著降低,干预效果显著(P<0.05;<0.01)。而焦虑情绪、强迫、敌对性、精神病性四项,虽然因子得分有一定的下降,但是干预效果不显著,仅仅具有统计学意义。

2.2实验回访

在干预之后的1个月、3个月、6个月对所有被干预的学生都进行了追踪访谈,通过回访得知其现有的心理状态均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无论是与人交流还是在生活中的自信都有一定的提升,增强了其人际交往的能力。同时,有超过9成的学生表示依然在生活中坚持进行相应的训练,在刺激情境下能够快速进行自我诊断并运用元认知策略进行自我调控。

3.讨论

中职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如何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一直受到现代学者的关注。张晓玲等就南通三所中职校的学生心理健康普测中检出的高危人群进行比较分析,希望通过对不同高危人群的统计学研究,能够找出其中的规律,并为以后的干预机制与措施奠定基础。吴建玲等也认为中职生是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CheckList90,SCL-90)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作者对量表中的阳性检出者情况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从整体上而言,中职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较过去有显著的提升,因此改善中职生的心理状况,既要面向全体,同时必须要兼顾个别,重在发展的原则,针对部分高危人群必须要采取包括心理疏导、朋辈支持以及自我治疗等多方面的干预措施。笔者认为除了全面开展心理辅导工作之外,更重要的是使中职生心理和行为问题能防患于未然或化解于萌芽状态。而本文借助于合理的元认知干预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中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偏执、恐怖五项因子得分显著降低,干预效果显著(P<0.05;P<0.01),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改善了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

作者:乔洪波单位:江苏省无锡汽车工程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