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题教学优化策略探究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题教学优化策略探究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问题解决题的解答成为考量学生对数学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也可借此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对此,本文基于问题解决题的教学,聚焦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有效的问题解决,以此促进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的提高,为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定稳固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解决;优化策略

问题解决题是小学数学练习中的重要题型,主要用于考察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相信身处教学前沿的诸位教师也深有体会,学生应用能力水平的高低,不仅反映着数学教学质量的好坏,也是对教师能力的考查和检验。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一味“讲”,也应适当关注“练”,并注重把握“练”的度,避免因过度的练习,消磨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对症下药”,才能使问题解决题的教学获得优化,使学生真正受益。

一、优化问题设计,感悟解题策略

如何优化问题的设计是教师进行问题解决教学的关键。问题问得恰到好处,才能够启发学生思维,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望[1]。教师在设计课堂问题时,不能简单地抛出问题,而应当从“激趣”角度出发,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迫切地想获得新的知识。对此,教师可以尝试运用生活化元素为学生设计启发性问题,以此来激活学生的答题兴趣。例如,教师在教学“角的度量”时,并未采用以往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两个角的大小来认识角的度量,而是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设计了一个游戏情境,让学生通过玩《愤怒的小鸟》游戏来感受角度变化的乐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进行有效引导,学习解题策略

(一)引导把握关键词

问题解决相较于其他题型而言,文字较多,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读题基础。对于大部分小学生而言,年纪较小,注意力难以集中,常常会出现“读了下句,忘了上句”的情况。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指读”和“圈关键词”的策略进行读题,帮助学生找准解题信息,读懂题目要求。在学生读题时,一边用手指“指着”题目信息,一边用笔“圈关键词”,更有助于集中注意力,使学生养成边读边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例如,教师在教一年级学生做问题解决时,教材中出现了这样一道题:“有24条红金鱼、10条黑金鱼和6条黄金鱼,红金鱼和黑金鱼一共有多少条?”于是,教师要求学生边读边用手指出相关文字。在学生读完题目后,教师又要求学生在“红金鱼”上面标记对应的数量“24”,在“黑金鱼”上面标注“10”,并圈出问题的关键词“一共”。当学生再次回顾题目,也就明确了题目的重点信息,知道要排除“6”做加法运算,列出正确的计算公式。可见在问题解决中,“指读”和“圈关键词”的重要价值。

(二)引导学生画图

1.在画图中发现错误相信不少教师常常会碰上类似的情况:学生已经意识到自己出错了,却找不到错在哪里。这主要还是由于学生没有真正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此,教师可以借助画图,帮助学生找出错误点。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解决问题“小刚有10枚邮票,小明有6枚邮票,小刚再给小明多少枚邮票,两人的邮票就同样多?”时,学生不假思索便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写出了式子:10-6=4(枚)。很遗憾,这个解题是错误的。考虑到这一问题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而言,在理解上存在一定困难,对此,教师借用一些简单的图形表示邮票,通过画直观图帮助学生理解问题信息。在图片的辅助下,学生认识到,之前的式子错在将小刚多出的邮票全都给了小明,这样就导致小明的邮票数反而比小刚多了。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发现,只需要小刚将多出来的部分分出一半给小明就行。正如这一案例所示,借助画图能够将抽象化为直观,方便学生理解题目用意,找准错因,进而顺利解决问题。由此可见,教师对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需求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因而能够做到“按需培养”,以此促进学生能力的有效发展。

2.在画图中理清思路

部总关系和相差关系是现行教材中一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的数学知识。在一年级的上学期,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数学知识积累,懂得“用括线和问号表示的实际问题”,因此在解决数量关系相关问题时,教师可以引领学生通过画线来理清题目要素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分析问题。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解决“已经摘了23个桃,树上还剩5个,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这一问题时,就采用了画图策略,带领学生进行解题。学生通过画括线,明确了“23”为已摘部分,“5”为余下未摘部分,题目要求原来的总数,因此,学生用问号在总数位置进行标记,由此得到括线图。此时,学生再次回顾括线图便能整理出其中的关系:已经摘的部分+剩下的部分=原来的总数。接着,教师对原题目稍作修改,变成了“摘了28个桃,吃了一些还剩7个,吃了多少个桃?”,让学生自行完成画括线图,并列出计算公式。学生根据此前的经验,很快便画出括线图,总结出了新的数量关系:摘的总数-剩下的部分=吃掉的部分。可见,在恰当的时候将画图引入问题解决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清解题思路,实现“问题解决”的第二层目标。

三、熟悉问题类型,掌握解题规律

在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数学经验、能够运用一定的数学方法自主解题后,便进入了辨别题型阶段[2]。在这一阶段中,教师要重视因势利导,将以下两种意识渗透于解题教学之中。第一种是审题意识。在学生拿到题目后,不要急着让学生动笔解题,而要引导他们提取题目中的关键信息,读懂题目,才能理顺解题思路。第二种是合情推理意识。当学生读懂题目后,要引导他们根据已知信息进行推理。通过“从题目中你懂了什么,这道题属于什么题型”“说一说该题目的已知量和未知量”“哪些量可以通过推算获取”等提问,培养他们的推理习惯。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解决“电影院卖出200张电影票,其中成人票每张80元,学生票每张40元,总票房为14000元,院线卖出成人票和学生票各多少张?”这一问题时,就有如下教学安排:教师通过假设法,引领学生列出虚拟票房公式200×80=16000(元)。考虑到实际票房与虚拟票房之间的缺额为2000元,教师又通过假设,让学生将一张成人票转换为一张学生票,则票价减损为80-40=40(元)。最后,学生得出来答案:学生票2000÷40=50(张),成人票200-50=150(张)。从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在熟悉题型的基础上,迅速反应与该题型相对应的解题方法,并通过反复巩固练习,实现其对各类题型解题规律的有效把握,自成一套解题方法。

四、进行有效归纳,积累解题经验

不少学生常常有一个错误认识,以为计算出答案后,学习任务也就顺利完成。事实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在学生完成解题后,还应注重反思。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有反思意识,引导学生在解题后回顾计算过程,从多角度探寻解题思路,以进一步活跃学生思维,加深解题认知。解题思路的形成,通常是在反复的练习、验证、反思中形成的,因此,要重视反思过程,让学生在反思中学会总结,善于总结。要让学生形成问题解决的思路,需要通过抽象思维演绎问题的发展经过来化难为易。小学数学题虽不会过于复杂,但也会暗藏一些陷阱,有的题目会将信息故意混淆,有的题目则用暗语进行表达,以此来迷惑学生,使得他们在无意间做出错误决策。例如,在解决问题“甲、乙两个水管同时往水池中放水,甲管每分钟注水3升,乙管每分钟注水5升,水池容积为24升,两管齐开,何时能将水池注满水?”时,会发现题目设计就有一定的暗示性。该题目属于一道相遇问题,但题目全文并无与路程相关的关键词提示。在这道题中,水池的蓄水量实际上就相当于相遇路程,而注满速度相当于速度,注满水的时间相当于相遇时间。如果学生没有熟练掌握相关变式,确实难以找准解题的关键。学生数学素养的最终形成,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娴熟的解析问题的技能外,还要求学生善于处理复杂的综合题。问题解决的题型复杂多变,并不能用单一的解题思路来顺利解答,要求学生有很强的应变能力。对此,教师应当从多角度启发学生思维,先易后难,逐步扩展,将同类型题进行多次变式,引领学生在反复练习和归纳中总结出多元化解题方案,能够独立完成综合问题的解答。总而言之,问题解决作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常见题型,是考验学生综合运用水平、提高学生思辨能力的有效手段。对于正处于智力发展黄金期的小学生而言,学会不同的解题思路,有助于开发思维潜能,令他们终身受益。对此,数学教师应重视问题解决教学,采用科学的教学方式,聚焦于问题解决,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郭学锐,武军.问题解决:小学数学教学的“真问题”[J].基础教育论坛,2021(24):80-81.

[2]洪建周.基于新课标的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思考[J].教育艺术,2021(7):76-77.

作者:李艳 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新区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