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初中历史主题式教学模式与实践

初中历史主题式教学模式与实践

摘要:主题式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已成为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如何从课例中挖掘出本课主旨并以此中心为主线进行备课,进而构建出生动有趣并具备一定深度的初中历史课堂,并非易事。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如何针对主题进行教学设计,并将其环环相扣等,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探究的重要内容。下面就以部编版初一上册第14课为例,针对如何在初中历史课堂中运用主题式教学模式,谈谈我的实践与探索。

关键词:初中历史;主题;教学探究

一、课前准备:确定主题

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如何开展主题式教学,课程标准就像“风筝线”一样,教师只有紧抓风筝线头,纵使教学活动如何设计,课堂教学过程如何多变都不会偏离本课主题。关于《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这一课,《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通过“丝绸之路”的开通,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落实课标,紧扣学情,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要求。(见表1)基于课标的解读以及教材分析,我确定本课以“丝路之通”“丝路之行”“丝路之固”三个部分串联成线,呼应“丝绸之路”这一主题,在教学过程中设置系列问题:通哪里?为什么通?怎么通?怎么行?怎么固?环环相扣,突出强调“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并以此展开教学。

二、教学设计:学生活动突出主题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主题的突出并不能凭空进行,必须依赖载体来呈现,比如史料、图片、课堂学生活动等形式加以润色。在确定本课主题后,我将教学内容与学生活动设计相融合,紧扣课文主题,为学生设计多种形式的教学任务,把主题式教学模式贯穿始终。【紧扣主题,导入新课】首先,以总书记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视频为开篇,从视频中学生初步了解古丝绸之路一直散发独特的历史魅力,不管岁月如何变化,这条道路一直从来没有被遗忘过。教师过渡:同学们,我们看到视频所呈现给我们的是一条见证了两千年历史的沧桑之变的长路,这条道路的名字叫做(学生答:丝绸之路)。是的,这条沉睡千年的丝绸之路正是因为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再次受到全世界的瞩目,2014年丝绸之路申遗成功,之后韩国和日本也纷纷加入丝路申遗的队伍,古老的丝绸之路到底有着怎样的历史魅力呢?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走进本课的学习。(学生思考、回答,教师过渡,导入新课。)课前导入,我将古丝绸之路和今天的“一带一路”倡议所产生的化学反应展示给学生,既突出本课“丝绸之路”的主题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展开本课教学。【合作探究,重点突破】1.丝路之通——张骞通西域(1)西域的具体位置(出示西域地理图片)思考:西域的具体位置;谈谈西域具体的社会情况。(学生思考、回答,教师点拨。)(2)张骞出使西域的原因(出示材料,思考问题)材料一是时天子问匈奴降者,皆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逃而常怨仇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因欲通使。——[西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二十三《大宛列传》材料二自高祖以来,我大汉人民屡遭匈奴侵扰。现招募一勇士,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共灭匈奴。重赏!思考: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张骞出使西域的原因并分析其目的。(学生分析材料,思考、回答,教师点评讲解。)(3)张骞出使西域的路线,思考张骞此途中会遇到的困难(学生活动)(4)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基本史实并分析其意义材料一:张骞通西域后,西汉皇朝和西域各国的联系逐渐密切起来,汉武帝每年派往西域的使者,多则十几次少则五六次,每次多达百余人甚至数百人。——《大国崛起:把握中国四大王朝的历史脉象》材料二:没有张骞出使西域,也就不会有丝绸之路的开辟。没有丝绸之路的开辟,也就不会有了汉朝和西域以及和欧洲文化的交流,所以,通西域的意义十分重大。——张岂之(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思考: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有何历史意义?2.丝路之行——丝绸之路(1)丝绸之路的路线(2)丝绸之路中西交往的物品(运用希沃多媒体教学学生活动环节,增加课堂趣味性。)(3)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设计1:尝试给“丝绸之路”重新取名:_________之路设计2:思考:丝绸之路的开辟,对于汉朝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丝路之固——对西域的管理思考:根据课文完成上述表格,教师点拨讲解。设计2:汉明帝派出使西域,取得西域各国的信任,并留守西域。班超被派出使,开辟了通往西亚的路线。【课堂小结,提升认识】(以板书来进行总结,再次点明本课主题)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一、丝路之通——张骞通西域二、丝路之行——丝绸之路(陆上、海上)

三、丝路之固——西域都护的设置

【检测反馈,课后练习】(略)点评(杨玉颖):(1)本节课主线明确,通过学生活动巧妙地突破本课的重点难点。(2)课件设计很注重细节,特别是讲到丝绸之路的路线图时,图片中骆驼的出发是根据路线的方向进行设计的,是个很好的引导。(3)对丝绸之路的设计,能以丝绸之路重新命名这样的环节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点评(赖伟华):(1)根据课标,课堂的中心应该多放在对丝绸之路的讲述上,让学生通过更多的史料或活动,理解其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前面对张骞通西域环节用时过多,在这一部分让学生通过更多的史料或者活动来理解其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2)本课主题线索明确,环环相扣,整节课很流畅,是一堂优质的历史课。

参考文献

[1]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与考试指导意见[R].福建:福建省教育厅,201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张芬芳 谢文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