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中职模具专业产教融合教学新模式

中职模具专业产教融合教学新模式

摘要:文章以集美工业学校为例,在模具专业教学中探索实践“产教融合”新模式,将道德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学课堂,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首要任务;在专业教学改革中不断优化升级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采用项目式教学,短期“学徒制”模式、冠名“订单”班等形式,以企业就业为主导,实现产教融合。与此同时,协同闽南本地模具企业,不断升级教学硬件,建设专业教学基地,共同推进校企合作和协同教学。

关键词:产教融合;模具制造技术;教学新模式;学徒制

1概论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强对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顶层设计与支持,目的是为制造业的发展不断注入强劲的动力。现代制造业中机械、电子、汽车、航空航天、计算机、医疗等领域的大部分零部件需要利用模具加工成型,因此,模具设计与制造的水平直接影响国家制造业的兴衰。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技能型人才将直接进入制造企业的生产一线,学生的综合素质影响产品制造的水平,进而决定生产产品的质量。因此,学校培养出符合模具行业市场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具有重大意义。教育部印发的相关意见指出在教育教学中要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就业质量。目前,笔者所在区域学校的模具制造技术专业的教学模式较为传统,与企业生产实际存在错位。因此,有必要进一步通过教学软硬件的升级,改革教学模式与完善教学环境,实现产教融合,提升学生的行业岗位应用能力,从而为区域模具行业输出符合企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2模具专业教学中产教融合的新模式

2.1道德思政进课堂,坚持立德树人。教育事业必须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立德树人是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根基,也是中职学校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首要任务。零零后的学生在多元化环境下长大,个人意识强,思维跳跃,动手操作能力强,但普遍存在怕吃苦、意志不坚定等不足;另外,中职学生未成年,心智不够成熟,对三年后的专业就业岗位前沿认知不够,意志不够坚定,缺乏工匠精神。因此,在任何模式的教学中仍需植根爱国主义精神,不断坚定学生专业选择的理想信念,培养学生的工匠品质,树立岗位自信。产教融合下的教学新模式要实现立德树人,还是得专业教师在教学课堂中一点一滴地渗透,围绕这个目标来教,有机融入思政教育、行业文化和专业知识。针对模具制造技术专业可以融入爱国情怀、7S素养、工匠精神等职业素养,如笔者教研组的“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综合实训”课中,通过校企融合,利用企业实际生产项目为导向,以工匠精神的内涵“敬业、精益、专注、创新”命名进行分组实施教学;并根据学生学习特点,量身定制模具设计与制造行业岗位,在教学过程中融入行业职业素养等教育内容。

2.2理论与实践结合,优化教学内容与策略。结合模具类企业实际情况与时俱进,不断优化专业课程体系与内容。模具制造技术专业综合度高、专业性强,传统陈旧的教学内容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针对模具专业的学生特点,围绕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通过校企联合建立科学规范的课程内容体系来丰富人才培养的内容。如,笔者学校根据行业发展动态,将“3D打印技术”等课程加入模具制造专业的课程体系,以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为将来就业作更充分的准备。将以往以工种划分的实践教学内容优化为“模具设计与制造综合实训”课程,以模具企业实际生产项目作为任务导向,注重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性与自主性,根据行业工作岗位分配学生的具体任务,由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员共同指导,将模具专业理论知识、职业道德素养等贯穿在实训中,学生在项目实训中完成模具产品分析和模具设计、制造、装配、调试的整个模具设计与制造流程的实训学习[1]。转变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实现产教融合,打造以企业实际生产项目为引导的专业课程体系。通过理实一体化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把专业技能核心课程内容优化为具体的企业生产项目,在项目实施、任务完成的形式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将企业实际工作流程融入课堂教学中,使专业教学更加贴近生产一线;采用专业教师评价、企业负责人评价、组内与组间互评等多主体评价,线上与线下多形式评价结合等形式,确保评价的科学性与可靠性。另外,疫情期间专业技术课程如何在线上、线下结合开展带给教师们新的思考。笔者教研组以云班课为管理平台,利用腾讯会议等直播工具,结合公开的网络资源,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以企业实际任务为项目情境,任务驱动法贯穿整个教学项目,综合采用企业情景模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方法开展教学。教学过程合理运用三维虚拟仿真、微课、趣味小游戏、动画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学,不仅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也丰富了课堂的教学形式,增加课堂的生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参与,以提升教学效率。

2.3“学徒制”模式,校企协同项目式教学。现代学徒制是以学校教师、企业师傅联合带徒弟的形式传授技艺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学徒制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校企协同培育人才,结合企业实际需要设置专业的课程标准,由校企共同制定课程考核方案。目前,学徒制的教学模式实施过程时间跨度较长,并针对一个班大批学生的实施还涉及到下企业的各项安全、管理难等问题。笔者学校模具制造技术专业根据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简化学徒制模式,组建“学徒制”模式小组8-10人,以“航空杯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为教学实施项目,通过与厦门某工贸有限公司协作共同指导教学项目,以短期“学徒制”模式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协作的教学过程,并将模具产品转化为一定的经济效益。在“学徒制”模式合作教学过程中,企业技术员与我校专业教师共同指导学生设计航空杯产品、模具零件图,完成模具加工制造、零件检测、模具装配与调试、航空杯的产品生产。其中,部分制造加工与生产教学过程由合作企业技术员和教师带领学生下企业现场完成,如试模调试、模具产品航空杯的生产过程等。如图1,通过实施短期“学徒制”教学模式加工制造的模具产品已正式投入生产,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同时也为全校师生生活带来便利。

2.4冠名“订单”班,以企业就业为主导。冠名“订单”班以校企合作企业的名字为专业班级冠名,以该企业的就业为主导。学校在招生阶段以冠名“订单”班的形式招生,如“齐强胜模具班”,在入学教育中请来企业兼职教师开展冠名企业文化宣传、专业启蒙教育,为学生将来就业方向种下坚定不移的信念种子。冠名“订单”班的专业教学实施主要通过与校企合作企业共同开发教材,实施短期的联合培养,使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模式更符合企业的生产实际。在订单班的教学实施过程中,课程内容与策略灵活可变,可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进行调整,通过校企共同培养学生,联合考核合格后的学生将直接到合作企业就业。

2.5升级教学硬件,建设专业教学基地。教学基地的建设使得专业教学硬件得以保障,模具实训中心对接本地模具企业先进生产工艺,并将其引入到实践教学当中,紧跟模具行业发展趋势,引入智能制造概念,促进相关设备升级的同时促进专业的升级,以服务区域模具领域的经济发展。学校在创建模具专业实训中心的过程中,深入实践产教融合,校企协同合作,建设具有产业导向的先进教学实践基地。通过整合本区域模具企业和学校资源,不仅升级教学硬件设施,还将先进的模具制造工艺、特色企业文化和企业制度引入到学校具体的实践教学案例中。在教学实施中,协同闽南本地区的模具企业共同推进合作与教学,企业负责将本土企业文化、先进的生产工艺、管理流程带进学校,学校负责将企业提供的资源进行实践教学转化,通过组建教师梯队、优化课程内容体系、升级模具制造等相关硬件设备,保障在校教学设施与硬件资源。

3总结与展望

中等职业学校是模具产业领域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摇篮,在模具专业的教学中必须坚持与产教融合、校企共同培育人才的模式,以培养中职学生的道德素养、专业素质、就业能力和提升专业教学水平为抓手,不断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转变教学策略、抓主干课程、升级教学基地硬件设施。近年来,我省推出学业水平考试,学生升学报考率逐年上升,因此,如何在培养学生就业综合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打通学生学历上升通道值得教师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保障学生升学机会的同时坚定学生的专业理想信念,让学生在就业之前具备厚实的职业能力、职业素养,以拓展其职业生涯。

参考文献:

[1]柯文场,刘海燕.中职学校模具专业综合实训教学模式探索[J].职业,2017(32):100-102.

[2]张志浩.“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在技校数控实训课中的探索与研究——以黄岩工业技工学校为例[J].职业,2018(12):29-30.

[3]张杨,周海泉.产学结合教学模式在中职学校模具专业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以核工业南昌高级技工学校为例[J].职业,2016(09):76-77.

[4]何柏海.高职院校模具综合实训模式的改革与探索[J].模具工业,2012,38(04):73-75.

作者:刘海燕 单位:集美工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