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学校双元制教育

学校双元制教育

一、“双元制”职业教育概述

“双元制”的德文词是“Dualsystem”,是一种青少年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和部分时间在职业学校里接受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的义务教育形式。它将企业与学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教育紧密地结合起来,是一种主要以专业技术工人为培养目标的职业教育制度。

由定义可以看出,职业学校是“双元制”中的“一元”,企业是“另一元”,这是“双元制”教育的根本特征。除此之外,“双元制”还有一些基本特征:一是有双重身份的学生。学生既是企业的学徒,又是职业学校的学生;二是两个学习场所。在企业中接受技能训练,在学校中学习理论知识,以企业培训为主;三是两类教师。在职业学校里教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的理论老师,在企业里传授、指导与培训实践技能的实训教师;四是两类教学大纲。职业学校的理论教学大纲,企业的实践技能大纲;五是两类考试。技能考试和资格考试。技能考试由行业协会负责实施,其目的是考核学生对企业培训所传授的技能和知识的掌握程度。理论考试由职业学校负责,一般包括笔试和口试;六是两类证书,考试证书与毕业证书(或培训证书)。

“双元制”教育模式的优点是:一方面既保持了传统的“师傅带徒弟式”学习技能方法的直接性、有效性,同时又克服了传统的“师傅带徒弟式”学习技能方法的随意性强、理论知识的缺乏。另一方面使学校和企业紧密结合,克服学校闭门办学所造成的与企业要求脱节的情况,使学生一毕业便能直接上岗工作。

二、“双元制”教育模式在我校的实施

我校是一所具有二十多年历史的国家重点技工学校,在这二十多年里,我校一直非常重视教学质量的保证和提高,不断进行教学研究和改革,2005年上半年,日本大日光独资子公司赛斯电子(无锡)有限公司经过多方考察,最后选中我校作为该企业培养员工的合作学校,由此拉开了我校开办“双元制”教育模式的序幕,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教育成效显著。从2005—2008年二届毕业生近400名“赛斯班”学生,毕业后全部在该公司顶班生产,约占全厂职工人数的25%。其中担任科长级干部的有近10人,其他管理人员近20人,约占中层干部的20%,有11人因工作成绩突出,被送到日本总部培训。通过校企合作与交流,企业认识到“双元制”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对企业自身发展的现实意义和长远影响,为新的教学模式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推动了我校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三、我校构建和实施“双元制”的主要特点

我校构建和实施“双元制”的主要方式可以概括为“两个主体,三个三”。

“两个主体”:办学主体有两个,一个是学校,一个是企业;学校与企业没有隶属关系,双方通过签订协议使企业成为办学主体。

“三个三”:三个沟通渠道,三个学习地点,三个学习内容。

三个沟通渠道:学校校长-企业厂长,学校科组长-企业主管,学校实习指导教师-企业技术师傅。

三个学习地点:学校教室,学校实习工场,企业生产车间。

三个学习内容:在学校教室学习文化基础和专业理论,在学校实习工场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在企业车间进行现场观摩和顶岗操作。

学校实施的“双元制”借鉴了德国“双元制”,但又不同于德国“双元制”,它的最大特点是渗透式“双元互动,校企双赢”。具体内涵是:企业为学校提供资金、设备、技术师资、管理经验、耗材、实习机会、培训实习教师等支持,学校为企业提供员工学历培训、输送毕业生等服务。学校和企业在合作中优势互补、互学互动、互利互惠,双方形成相互渗透,达到“双赢”。四、“双元制”教育模式在我校运用实施的体会

(一)“双元制”教育模式在我校之所以办得如此成功,关键在于公司与学校高度重视和双方良好的合作。

1.公司与学校的高度重视

赛斯电子(无锡)有限公司具有鲜明特点,即办事极其认真严格,注重产品质量,非常重视企业员工的培训。特别强调一个观点:“企业产品的先进性由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设计决定,但企业产品的质量却由一线的生产工人决定。”所以在合作办学的多年里,赛斯电子(无锡)有限公司一直都从资金、人力、物力等方面大力支持。

我校同样高度重视该“赛斯班”教学工作,最初该班组班时是在全校所有学生中挑选最好的学生,配备最好的教师,在各项安排上都优先考虑。

2.双方真诚相待、积极沟通、友好合作

多年来这种合作办学的模式进行得顺利的另一个因素是双方真诚相待、积极沟通、友好合作。合作初期,双方就成立了由双方共同组建的考试委员会,该班一切重大事情都必须经该委员会讨论批准。公司培训部主任经常主动与学校有关部门沟通,协商解决问题。学校多年来也长期派责任心较强、业务水平较高、教学经验较丰富的教师到公司培训部协助教学和管理。

(二)通过实施“双元制”教育模式,转变了我们的教育观念,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培养和锻炼了教师。

通过与赛斯电子(无锡)有限公司多年的合作办学,我们从中学到了许多好的经验和方法,并把它们用于我校的其它专业的教学中。我们轮流派多名教师到公司协助教学和管理,这些教师在公司不仅专业知识得到提高,而且有更多时间接触生产一线,对企业的生产运作、技术要求有更深层的了解,为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创造了条件。

(三)“双元制”教育模式是一个非常好的职业教育模式,值得大力推广。

经过多年的办学经历,我们深深体会到:“双元制”教育模式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职业教育教育模式,它有效地加强了企业和学校的联系和合作。学校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培训教材由企业参与制定,可以说是一种“订单式”职业教育,培养目标非常明确具体,针对性强,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知识的学习,学习的效率和效果都非常好,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很浓厚。同时学生在工厂学习期间,较早地经受了企业职业环境、企业管理、企业文化等的熏陶,一毕业就能较快地融入企业中。另外,这种教育模式有超过一半时间在企业,大大减少了学校的实习教学负担,学校也省去了购买设备的大量经费开支,节省了办学成本。可以说“双元制”教育模式是一种对企业、学校、学生都有利的“三赢模式”,具有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双元制”教育模式在我国发展缓慢,政府、企业、学校社会各方应共同努力。

“双元制”教育模式,是一个在欧洲运行时间较长,并被证明较为成功的职业教育模式。如在奥地利,“双元制”职业教育学校占全部中等职业教育的43.5%,是中等职业教育中比重最大的部分。但在我国却发展缓慢,其原因是政府、企业对此不够重视,学校想搞,企业不理,政府不管,所以难以实现。我们希望:政府能高度重视和大力宣传这种教育模式,并采取一些相应措施鼓励企业积极支持和参与职业教育。特别是国内企业要提高认识,主动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来,不要一方面感叹找不到合格的适用技能人才,一方面又不愿支持和参与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1]陶玉琼.中德职业教育的比较与借鉴[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4,(1):81-82.

[2]郑向荣.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历史、内涵、特点及问题[J].理工高教研究,2003,(3):80.

[3]梁秀梅.德国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J].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大学学报,2004,(3):18.

论文关键词:“双元制”教育模式实施

论文摘要:德国是目前世界上职业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之一,除了有比较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之外,还有独具一格、享誉世界的职业教育模式——“双元制”。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由于受传统文化、经费投入、制度缺失等因素的影响,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在国内职业院校中的推行并不顺畅。本文通过分析研究,阐述了“双元制”教育模式在我校的实施过程及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