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教育

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教育

摘要:中华民族精神表现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和自强不息。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大学生是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加强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键词:培育;民族精神;途径;大学生

正文:

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形成了为绝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心理素质、思想感情、理想信念、价值取向和道德准则,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民族的守护神,同时也是一个民族自豪骄傲、自尊自强的巨大动力。

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近代以来,爱国救亡、科学民主、革新自强的追求,升华和发展了传统的民族精神。尤其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丰富和发展着我们的民族精神。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高举爱国主义旗帜。为国家和民族的独立、发展做出了最大的牺牲,形成了自己的优良传统。这些优良传统。不但继承和发扬了民族精神,而且不断增添着新的内容。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高举爱国主义旗帜。以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新内容丰富和发展了民族精神。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党高举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旗帜。振奋和弘扬民族精神。并以抗

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以及“六十四字创业精神”等新鲜内容.使民族精神得到前所未有的发扬光大,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民族精神的内涵。

二、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方法

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要充分发挥教学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的作用,要通过网络在内的各种途径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这就要求在活动内容和工作方式上力求有所创新,体现时代性、主体性和个体性。要通过具体的活动、可控的团体环境、灵活多变的手段影响年轻人。

(一)发挥“两课”教学主渠道作用。

1.首先加强国情教育,增强民族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民族责任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国情教育则是增强民族责任感的有效途径。没有对国情的清醒认识就不可能有深沉的民族责任感,没有对国情的正确认识就不可能找到报国之路。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四个多样化”趋势日益突出.利益关系中的深层矛盾和长期积累问题不断暴露,腐败问题成为举国关注的焦点。网络社会正在挑战传统的思想意识形态工作.“人世”带来对各个行业不同程度的冲击等.这些国情教育对大学生增强民族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2.加强国际形势的教育,增强民族忧患意识。对大学生进行国际形势的教育,可以使他们对世界格局和大势有冷静客观的把握,树立健康的忧患意识。现今.西方发达国家借经济全球化之势推行的“和平演变”战略及新的干涉主义和霸权主义仍在威胁着人类安全。科索沃战争、美伊战争充分表明世界并不太平。信息化大潮将每一个国家都卷人其中。给经济、科技上的弱势国家带来诸多风险和挑战。这些国际形势都提醒大学生要居安思危,增强民族忧患意识。

3.要加强历史和传统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亍1华民嫉精神是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积淀升华堵育民族精神,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历史、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教育,让他们了解中华民旗的悠久历史,丁解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占代文明,了解中国的光荣传统。特别是要J解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旗独立解放、国家繁荣昌盛而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光辉业绩,从民族英雄、革命先烈的高尚品格和感人事迹中汲取力量,陶冶情操,激励他们自觉投身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去。

4.要全体教师、各个部门积极参与,形成合力,发挥全员育人的作用。教师应在教学中结合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本学科的特点,自觉地加强民族精神教育,并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如自然科学教师可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可适当介绍一些古今中外尤其是中国历史上优秀科学家的事迹,培养学生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文体教师可结合教学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等等。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校园文化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空问的群体文化。也是一种对内体现为育人氛围,对外向社会树学校形象的社会文化。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既适应学生的身心特点,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又能使学生在其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教育.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还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增长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在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以校园文化为载体,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创造浓郁的氛围和更多的机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有力措施.其中最有效果的活动有如下三种:

1.开展以培育民族精神为目的的各种活动。诸如开展以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旋律为内容的演讲会、演唱会、报告会、朗诵会、画展:开展各种对培育民族精神有益的竞赛:组织参观革命斗争博物馆、历史博物馆、革命战争图片展,祭扫革命烈士墓,拜访革命老前辈。观看爱国主义影片,阅读革命书籍等等,使学生在其中受到民族精神的教育和启迪:在民族传统节日开艇以民族精神教育为月的的各种专题讲座或专项教育活动.以增强教育的效果。

2.宣传和学习先进人物和模范群体的事迹、精神。先进人物和模范群体之所以成为“先进”和“模范”。就在于他们的行为符合了一个民族对真、善、美的评判标准。其行为所体现和昭示的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内在特质相契合.是民族精神在当代生活中的体现。对真、善、美的不懈求索正是人类作为万物之长的灵异之处。先进人物和模范群体的行为实践着人类对于真、善、美的追求.闪耀着高尚的民族精神之光。体现着时代精神,对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感召力。宣传和学习先进人物和模范群体的事迹、精神.使民旅精神的教育南拄象奠为具体.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可真切感受到民旗精神的伟大力量.民族精神的教育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3.耍抓住有利于振奋民旗精神的重大活动和匝大事件.形成培育民族精神的热潮。重大活动多为目的明确、意义蕈大和影响,泛的活动。它为民族精神教育提供r鲜活载体和良好时机。比如,以香港、澳fJ顺利回归,北京中奥成功,上海成功等重大活动为契机,激发学生的民旅自豪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神舟六号发射成功、奥运健儿取得佳绩等都是中华民族的喜事,令中华儿女欢欣鼓舞。要充分利用这个机会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一方面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学生的飚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另一方面弘扬航天载人精神.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精神。党的十七大也是一次振奋和凝聚民族精神的盛会。承大事件本身具有突发性和意外性,对一个国家和民族可能造成一定消极影响,但只要善于掌握和利用也可转化为民族精神教育的契机。“美国轰炸我驻南使馆”、“撞机事件”、“98年长江洪灾”、“2003年SARS危机”等重大事件也对我们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和物质损失.但这些重大事件最后都成精神的绝好机会。

4.加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能力的培养。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是一种内在的品质,它不像一般人文知识那样,通过死记硬背就可以掌握.它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养成教育。只有通过养成教育,才会把民族精神融人人的心灵,内化成人的品质,形成为人的习惯,化为人们的自觉行为。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真正参与教育活动中。这样才会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大学生一方面要自觉加强有关民族精神的理论学习,利用业余时间大量阅读传统文化书籍,积极吸纳传统文化的精髓,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另一方面要积极投身到社会调奁、科技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亲自感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和劳动人民用结一致、艰苦创业的动人情景.以增强对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群众的感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