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校体育教师素质教育

高校体育教师素质教育

【摘要】高校教师,作为体育教学中主体的人,在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写作论文和创造的活动中都贯穿着他的主体性、价值属性,完成给予的高校体育工作任务。因此,体育教师要大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综合能力,要具有广博精深的体育专业知识和教育,成为德才兼备,一专多用的复合型教师。

【关键词】素质教育体育教师综合能力教育理念

“走进校园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走向社会”。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全社会的一种共识,这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和谐,而且还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的主要实施者,其道德修养、心理素质和业务水平直接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效果。要求他们不仅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和师范技能,而且必须具备高尚的“师范人格”。高校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教学中主体的人,在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创造历史的活动中都贯穿着他的主体性、价值属性,完成社会给予的高校体育教育工作任务。

一、高校体育教师应具有的素质

高校体育教学,是为国家培养多层次、多类型、有创造力的、有个性魅力的人才,这样就要求高校体育教师具有较高思想素质,健全的人格,良好的情绪与人际关系,宽阔的视野,较强的能力以及健康的身心,这样才能对不同学生的教育类型和人才类型实施不同的教育过程和课程体育。

1.在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的体育教学中,师生间的直接交往与接触较其它学科老师多,对学生的教育效能具有较强的广泛性,教师对学生教育的范围和影响也大于其它学科教师。体育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健康的象征,因此体育教师的健康人格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手段,它会对学生的理想、信念、兴趣、能力、性格等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高校体育教师不仅要有坚定的正确的政治思想,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还要有较好的个人品质,做到为人师表、热爱学生、严以律己、以身作则、谈吐文雅、举止文明、热情开朗、精神饱满、坚定果断、吃苦耐劳、乐于奉献、团结合作等等,潜移默化地去影响自己的学生。

2.全新的观念是人高层次心理需要的反映,能产生强大的内驱力,激励教师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的教学追求。在学校的新形势下,高校体育教师必须具备:全体教育观、全面教育观、主动教育观和高效教育观。具体来讲,体育教师应为全体学生提供平等的机会和发展条件,无论成绩好坏,对学生都要一视同仁,对学生的关爱不能感情用事,更不能掺杂个人好恶。体育教师必须从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生活、心理、个性等方面关心和指导学生,不仅要教学生掌握知识,指导学生学习,还要教会他们学习的,更要教学生做人的道理,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体育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使学生掌握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解决的能力,真正提高学生的自学、自练能力,唤起学生的自觉、自主意识,为学生主动求知、主动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3.体育教师要具有广博精深的体育专业知识和教育科学,对所教学科的全部必须深入透彻的理解和掌握,并能熟练运用,举一反三,及时把新知识、新信息、新内容传授给学生。这就要求体育教师通过多渠道、多形式接受再教育,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业务水平,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体育教师还要具有深厚的教育科学理论知识,因此,体育教师应加强教育科学理论的学习,系统地学习教育学、心、教材教法等教育理论知识,只有掌握了教育科学理论和教育,才能做到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二、对高校体育教师的新的要求

体育教师要适应21世纪学校体育的发展,必须通过继续教育不断更新知识。在学习中应注重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终生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培养,通过学习和积累,不断地更新已有的知识。通过继续教育,提高自身的运动能力,提高教学组织、教学管理、讲解和示范、语言表达的能力,提高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反馈教学信息及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体育教师不仅要掌握本专业的知识,还要懂得教育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在当代智力密集型结构的信息中,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赢得最新的信息和知识,谁就有成功的希望。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师的知识水平直接着学生对知识、技术的学习和掌握。体育教师不能再是仅仅懂得一些运动技能的教师,而应是一个理论扎实、知识广博、能力很强、经验丰富的教育者。

综上所述,作为新世纪的体育教师,要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素质,确立正确的道德观、体育观,进一步增强敬业意识,弘扬奉献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只有对自己所从事的体育教学工作有了正确的认识,对它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才会对自己的工作有强烈的自豪感、光荣感、责任感,从而才能严格要求自己,把毕生的精力献给祖国的教育事业。

[1]陈晓春.体育教师素质谈[J].体育学刊,2000(4):87-90.

[2]樊临虎.21世纪体育教师基本素质构成要素的[J].体育学刊,2000(6):98-101.

[3]杨勇.浅谈高校体育教师的素质教育[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2(11):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