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文化传统教育学

文化传统教育学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厚实、充满智慧,同时也承载着因袭的重负,具有与其他类型文化迥异的多种特征,本文主要谈谈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特征——重伦理道德,并进一步谈谈中国教育学的尚德传统。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学尚德所谓文化传统,是指一种文化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完善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道德风尚、审美趣味等一整套社会意识、社会心理及行为习惯。这既是一种具有稳定结构的文化模式,需要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而逐渐形成,并使得全民族大多数人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认同和传承,又是一种不断变异、进化的动态系统,构成它的各种要素都会在传承中有所扬弃、转化和更新。

一、中国文化中重伦理道德的传统

1、中国伦理道德思想的发展

中华民族重德性,古人认为:人的一生所应追求的理想人格,也就是能够坚持和履行以“仁义”为核心的伦理理想的君子。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以德性修养为安身立命之本。在中国传统的安身立命观念中,最注重的是个人的自我德性修养。

早在西周时期,统治者就提出“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的思想,这为中国古代伦理思想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当时的一些最主要的学派几乎都提出了各自的伦理道德学说,儒家以“仁”为最高道德准则,法家以“礼”为最高道德准则,墨家以“义”为最高道德准则,道家以“道”为最高道德准则。而儒家的伦理道德理论,其影响最为深远。

儒家创始人孔子创立了儒家以仁学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思想体系,孔子要求志士仁人在德性修养方面达到仁、智、勇的“三达德”境界。一旦一个人达到了这一德性修养的境界,就能做到“知(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孔子自己的人生就是孜孜追求这一德性的一生。孔子提出仁的内涵是“仁者,爱人”(《论语·颜渊》),仁的基本原则是“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颜渊》),继孔子之后,战国时期的孟子进一步发展了儒家的仁学思想,提出了仁、义、礼、智这些道德对于人的必要性,论述了“尽心知性”、“寡欲”、“养浩然之气”等的修养功夫,使孔子的仁学思想更趋完善。

汉代,董仲舒提出了“独尊儒术”,倡导以儒家仁义道德来教化天下,注重德性修养,重视道德教化。他把仁、义、礼、智、信列为“五常之道”,把它与“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一起,作为封建道德的核心内容,由此形成的“三纲五常”成为了中国古代社会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最基本道德原则和规范。

到了宋代,朱熹发挥了德性修养理论,他把《礼记》中的一篇《大学》单独拿出来,列为“四书”之首,强调其中的自我修养的八个步骤:诚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修身是中心环节,是立身之道,是立国之道,这种德性修养的传统在历史上造就了无数个像范仲淹那样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志士仁人,他们身上所体现的崇高德性已成为我们民族的道德理想追求。

2、理想人格思想

所谓理想人格,是指为人们崇奉、取法的人格,表现为一种文化精神或价值取向。自先秦时代起,几乎各学派都提出了自己关于理想人格的学说,儒家推崇内圣外王的仁德人格,法家推崇贵法重势的智术人格,墨家推崇人己两利的兼爱人格,道家推崇淡泊无为的顺天人格。

儒家推崇的仁德人格,是中国古想人格思想的主流。仁德人格的核心是“仁”,即“忠恕之道”,“忠”指“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指“己所不欲,勿施与人”。“仁”在伦理意义上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对内,它是从人内心发出的谦虚温和的情感意识,对外,它以一种恻隐至善之情去影响和感化别人。

儒家把品德高尚,有道德觉悟的人称为“君子”,君子坚持仁道,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胸怀坦荡,谦虚和乐,自强不息。君子仁德人格的最高理想是“圣人”。圣人除了内在心性修养达到高峰之外,还要求外在事功上有相当大的成就,也就是内圣与外王的高度统一。圣人的修养并非只有帝王才能达到,“人皆可以为尧舜”,按照“诚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路径,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圣人。

仁德人格强调忠、孝、信、义等道德规范,推崇慈、智、勇、刚、毅、勤等行为方式,提倡“内省”、“慎独”、“诚正”等道德修养功夫,凸现了理想人格中德性因素的崇高性。儒家崇尚的理想人格有明显的道德至上的特点,把道德看成是人生活的最高层次,人生的目的便是在“内圣外王”的进修中挺立自己的道德人格。

二、中国教育学的“尚德”

伦理道德是社会生活秩序和自我人生规范的自觉理性约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成分,在这一伦理型文化的规范和影响下,中国的教育学有了“尚德”的传统。中国教育学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伦理的,渗透在教育学活动的各个方面。

1、在教育目的方面

古代的教育目的主要是,要培养贤人、士、君子、圣人等有高尚人格的人,孔子的“君子”、孟子的“大丈夫”即为此。

历代教育家都将人格培养置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孔子把人口、财富、教育作为“立国”的三要素,并把教育放在治国治民的首要地位。《礼记·学记》中明确地把教育的作用概括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从孔孟、庄子直至宋明理学,都把“做人”、培养“仁爱”之心作为教育的首要目的。孔子把知、仁、勇作为君子应有的三种品德:“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其中,智是前提,仁是核心,勇是表现。孟子则提出了“大丈夫”的人格理想,他认为世上最珍贵的东西不是物质财富和权利地位,而是存在于每个人内心的道德品质和精神境界,“大丈夫”应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礼记·大学》把孔孟的这些思想概括为“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事实上已成为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基本指导思想。

2、在教育内容方面

在教育内容上,注重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古代思想家们时时处处都在考虑如何启发人的道德自觉,提升道德境界,诸多的教育名篇如《学记》、《大学》、《中庸》、《师说》等所讲都是有关于道德教育。先秦儒家认为人应该遵循一定的道德规范、原则进行生活,任何个人只有学习、实践以至于自觉掌握道德规范、原则之后,才能正常地生活在人类群体之中,配合他人地行为,满足共同的需要,使人与人之间关系协调发展。

古代教育学中的课程论在内容选择、编排、实施上主要以道德课程为主,即以经书、史书为主,辅以个人生活体会和道德实践,强调“文道统一”、“知行合一”。孔子以文、行、忠、信四教来教育自己的学生,都含有道德教育的性质。至于他编撰的《诗》、《书》、《礼》、《乐》、《易》与《春秋》这些基本教材,尽管里面有一些自然的和社会的知识,但是主要的还是通过它们来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

3、在教育方法方面

在教学方法上,强调道德修养过程中的学、问、思、辨、行并重的修养方法,强调道德教育应因材施教、启发诱导,重视蒙学家教、整肃门风。在主内和主外两种根本的教育方法之间,古代的教育是以主内为主的,强调学生的内省、自求、自觉、自制。

古代教育还对人格培养的途径进行了科学的探索。认为:道德教育首先必须使受教育者了解和懂得社会的行为规范,从蒙学开始就发展其道德认识能力,包括建立基本的道德理念、发展道德判断能力和培养道德选择能力;当感性与理性、利益与道德发生冲突时,需要有强烈的道德理念和坚强的意志力通过“强恕而行”来调解个体的心理矛盾;培养和发展良好的个性道德心理品质是道德教育的实质所在。

参考文献:

1、陈超群著.中国教育哲学史·第一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3月版

2、韩钟文著.先秦儒家教育哲学思想研究.齐鲁书社,2003年12月版

3、黄鹤主编.中国传统文化释要.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版

4、张应杭、蔡海榕.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版

5、石中英.教育学的文化性格.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