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基础教育阶段教体结合的研究

基础教育阶段教体结合的研究

“教体结合”新思路下,在教育系统统一管理下,因为教育部门明确认识到了肩负的重任,才会把体育教育与文化教育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那么必然不会使学生因为参加课余训练而荒废学业,也因为教育系统统一的管理,才使得课训学生因训练或是竞赛掉课后有专人补课成为了可能。这样,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使他们得以在今后获得社会竞争力。而且,文化知识的学习使他们在训练比赛中更能清晰地理解教练的意图。

1使“普及”与“提高”落到实处

数量是质量的保证,有研究表明,培养1名世界级的运动员必须有10名国家健将水平的运动员,而要有100名有培养前途的青少年一级运动员,就必须有1000名本专项的优秀青少年运动员,这称为“十进制”训练选材网。美国“NBA”取得的成功也表明这个道理。有人统计,每5000名参加正式训练和联赛的学生、半专业运动员才能产生一名NBA球员,按NBA360人计算,那么美国各年龄段参赛和在训的男运动员应有180万,是我国目前全部在训队员的50.7倍,这就是美国成为“篮球王国”的根本所在。而且,“普及”与“提高”还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因为通过学校培养的学生运动员在大型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可以带动其他学生参与运动的极大热情与积极性,这种良好的校园运动氛围又会激发学生努力提高运动成绩,树立远大理想。

2有众多懂业务肯钻研的体育教师可以成为教练员

虽说运动训练与体育教学所遵循的规律和方法不同,但是,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初中、小学的课余训练是指学生学习必要课程之余从事的运动训练,有它自己的特点与规律。东德学者研究表明,7~14岁是学习动作技术最快的时期,而我国学者也提出过“早期专门化训练”,可以认为在初中、小学阶段,特别是小学阶段应该是以学习运动专项中的技术动作为主,而这必须是以教学形式来完成,我们广大的体育教师是这方面的行家,可能会比体育系统的教练员们更有耐心、责任心与童心,而且一般也都有一定的运动经历和运动感受,再加上体育系统组织的相关培训与自我学习、提高,会使体育教师在课余训练中得心应手、如虎添翼。

目前,有学者认为经过“大中小学一条龙”业余训练体系的运动后备人才是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最佳的后备人才来源。因为我国中小学学校课余训练还不能够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高校往往“曲线救国”,招收退役专业队队员甚至是现役国手。综观世界,体育强国与大国的体育人才主要是学校培养的,乔丹、刘易斯等出自学校;NBA至今只有3名本土球员未在大学打过篮球;前苏联在解除400多所少体校和竞训中心后,大部分教练员安排到学校,在新体制下建立以学校为中心的训练基地。所以,我们认为只要掌握运动训练规律,学生运动员也能成为优秀的竞技体育人才。值得欣喜的是,有关人士透露,下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将由教育部组队,由真正的学生运动员参加。当我们定位于把学生运动员培养成为专业运动员或职业运动员时,为安置退役运动员、为运动员文化水平低等困惑的现状将会不复存在,那么我国竞技体育的良性、可持续发展时期将会到来。

3基础教育阶段“教体结合”新思路可持续发展的困难

3.1新思路中教育系统领导下的“课余训练网络”是一个新生事物,不同于以往的传统校,如何合理地安排、管理,是一个要妥善解决的问题。这个必须依靠实践来逐步完善,我们不能期望它的介入,立即解决现阶段“教体结合”下产生的所有矛盾。

3.2参加课余训练的学生,特别是进入初、高中后学生运动员的划分班级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单独编班,如果处理得不好,这些学生以及科任教师会不自觉地产生“运动成绩第一的错误认识”,也因为这样,就会使一部分学生家长、学生放弃参加课余运动训练的机会,曾出现过这样的例子,一名运动成绩、学习成绩都很出色的学生被一著名高校作为高水平运动员特招,因其不想背负“特殊生”的身份而拒绝,自己考入该校后,学校仍希望该生参加高水平运动队,但要编入该班学习,又遭拒绝;划入常规班级,不可避免地因为训练、竞赛而掉课及不同程度的影响学习,当然,通过学校的协调和科任教师的责任心驱动,可以在掉课后,安排时间统一补课甚至是平时就有意识的对他们加强辅导与自主学习的能力的培养,这样可以使课余训练对学生的影响将至最低,同时,这批学生还能够充当各班的体育骨干,增强各班的活力。所以,我们倾向于划入常规班级的这种做法。

3.3广大体育教师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目前很多地方对体育教师提出“思想素质好,既能上好体育课,组织好课外活动,又能独立带好一个运动队”的要求,可是体育教师的周课时一般是14节以上,多的更达到20节左右,再进行课余训练,他们所付出的辛劳是可想而知的,而且所得到的津贴也是很少或是无偿的,再加上职称评定时所带运动队的成绩并不能够与教学成绩同等对待等,影响广大体育教师进行课余训练的积极性。

4基础教育阶段“教体结合”新思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

4.1保障体系

保障体系应该由政策与规划、经费提供、教练员落实、运动员选材等几个方面组成。教育、体育系统应该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政府的政策驱动,使教育系统把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任务真正落到实处,树立主体意识,制定课余训练的管理制度与扶持政策,如《学校课余训练评估指标》等;体育系统也要转变位置,增强服务意识,积极发挥自身优势,配合教育系统“课余训练网络”的建立与近、远期合理规划,对体育教师进行选材、训练、竞赛方面的种种指导与业务培训,并且选派、推荐优秀教练员到有关学校直接参与课余训练。当然,有些地区已经实行教育局与体育局合并,从“教体结合”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来是一个很好的决策。训练与竞赛经费的提供的来源:首先是国家对运动训练的投入应该向教育系统倾斜;其次是学校正常的体育经费与专项训练经费;再次体育彩票的收入应该划出部分作为课余训练经费;最后是随着运动水平的提高可以找到企业赞助。选择具备教练能力和资格的教师担任教练员。通过人事制度、奖惩制度的改革,提高他们的工作责任心。建立项目中心组,由中心组提出该项目的多年系统训练规划,定期进行体育专项技术研讨与专题讲座。有选择地选派青年教练员参加体育系统举办的教练员培训班,适当引进体育系统高级教练员。目前,教练员(包括体育系统的教练员)科研水平难以保证选材的科学性,教育系统应该与体育科研机构合作,逐步建立健全选材机构,配备必须的兼职(专职)人员,加强组织性,整体作战,形成科学选材网络;建立系统性,逐步建立运动员选材和身体机能的各种数据库,进行资料的有效积累;根据实际,建立各项目各年龄层次的选材标准。

4.2学训体制

应该树立“输送育人”的意识,各县、市以体育传统校或教学质量好的学校为中心,辐射到周边学校以及符合自身优势与发展规划的学校,形成各个运动项目的课余训练网络,由中心组制订多年训练计划,加强中、小学间课余训练的系统性与连贯性。学校、科任教师要根据新课程的理念,提高课堂效率,确保合理的训练时间,而教练员也不能以训练为由占用学习时间,如果由于竞赛耽误了学习,教练员应该在赛后腾出训练时间,请他们及时给学生补上落下的课,协调处理好学、训时间上的矛盾,而在思想教育问题上,更是应该各方面协同一致,不能放松与轻视。建立以运动成绩、文化水平、思想状况等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保证学生运动员都会受到良好的正规教育。

4.3竞赛体制

全运会应该允许教育系统以行业体协的名义参赛,这样,一定会带动中小学课余训练的发展。各县市应定期分项举行优苗赛、达标赛、选拔赛等形式多样的网络学校间的竞赛,在参加省、市等上级中小学体育竞赛时,以课余训练成绩突出学校的名义组队,教育主管部门负责协调,可以在课余训练网络的学校内抽调出色的学生运动员参赛。同时,竞赛时还应该拒绝专业队运动员的参加,激发学校教练员的训练热情。

4.4激励机制

教育督导评估、考核时,应该对课余训练成绩显著的网络学校予以关注;对按规划进行课余体育训练的学校给予必要的经费资助;对项目成长性好的学校给予重点扶持;对成绩突出的学生可以建立制度,达到一定的综合评价水平后直接安排到中心学校,便于进一步的提高与输送,并且应该与高校接轨;对教练员制定的相关政策,降低带队教师的课时数,职称评定与课余训练实绩挂钩等,通过一系列的激励措施,促进课余训练的良性发展。

5结语

基础教育阶段“教体结合”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可以说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来进行关注,本文所指的新思路只是针对原有弊端所提出的一种举措,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去有效实施,还面临着很多实际问题需要去思考、探索,这样才能保证奥运争光计划的落实,保证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迈进。

作者:杨浩单位:江苏省如皋市外国语学校